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江蘇地區蠶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江蘇地區蠶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1 11:02:50

如何種植蠶豆 蠶豆的種植方法

蠶豆種植方法如下:
(一)選用良種:蠶豆應選擇產量高、品質優、抗病力強的優良品種,以本地大白葫豆為佳。
(二)精細整地:蠶豆喜濕但不耐澇,應選取土質肥沃、陽光充足地塊種植,前作收後,翻耕整平,冬閑田要開好圍溝、廂溝,按廂寬1~1.5米,廂高25厘米,溝寬35厘米的規格做成深溝高廂,耙平廂面,使其溝溝相通不漬水。
(三)合理施肥:以農家肥、磷鉀肥為主。一般每畝用豬牛糞、土雜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30~3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拌和做底肥,播種後窩施蓋種;當幼苗達5~6片真葉時,畝用腐熟人糞尿5擔,加硫酸鉀或氯化鉀5~7.5公斤,兌水澆施;盛花初莢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2~0.5公斤兌水50公斤葉面噴施,以防落花、落莢,影響產量。
(四)適時播種:提早播種會出現早花、影響產量,推遲播種則會影響來年春種作物,應於霜降前後5天,按行距33厘米,窩距12~18厘米的規格播種,窩播2~3粒,播種深度為5~6厘米,畝播種量8~15公斤,播種後覆蓋土雜肥,有條件的可實行根瘤菌拌種。
(五)加強田管:主要把握五個關鍵技術,一是播種後7天發現缺株,應就近挖取較密的幼苗,帶土移補,也可用已催芽的種子補種。二是當幼苗達5~6片真葉時,結合追肥中耕培土一次。三是在盛花期,選擇晴天無風的上午,用鐮刀割、或用手摘去頂芽4~6厘米。
(六)打頂整枝,防治病害。蠶豆打頂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冬至前後打頂,摘除主莖生長點,促進提早分枝,增加有效分枝數;第二次整枝在30-40%植株開始形成第一豆莢時,摘除嫩枝2-3厘米,能提高結莢率20%左右。蠶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銹病等。注意防治。

㈡ 蠶豆的種植時間和方法是什麼

一、時間:適時播種是達到全苗、壯苗、奪取蠶豆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溫度高,導致生長過旺、抗寒能力弱,易遭凍害,花莢期也易遇低溫危害;若是播種過晚,因氣溫低而出苗時間長、出苗不齊,植株營養生長不良、分枝少、成熟遲,因此後期產量低。根據我區的氣候特點,10月10日左右播種的田塊一般能在花莢期、結莢期避過重霜,因而脫落較輕。

二、方法:在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地區,應選用耐肥抗倒伏品種,以發揮增產潛力;在土壤貧瘠、施肥水平低的地區,選用適應性廣、耐瘠的穩產品種。種前,每667?用鉬酸銨10g、福福鋅50g拌種。先用溫水把鉬酸銨溶解,與種子拌勻,再與炭疽福美拌勻,現拌現播。

㈢ 蠶豆一般在什麼季節播種大概多久成熟

一:蠶豆播種季節

蠶豆的種植一般是在春季或者秋季,具體時間還得根據所在地區等。如果是在北方種植,最好在春季的三四月份進行,因為這個時候溫度相對穩定一些,種下後能夠更好的生長,之後結出的果實也就更多,更加飽滿。如果是在南方的話,最好是在每年秋季的十月—十一月之間,能在11月初播種完最好,因為要避免冬季溫度太低,阻礙幼苗的生長,進而影響後期的成長速度和結果實的速度。溫度太低的話,蠶豆開花以後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蠶豆通常在春天收割,也就是4月份左右。由於種植時間不同。在中國西北和一些北方地區,春播時間可以從3月到4月。如果在南方種植,蠶豆可以在秋天的十月種植。不同地區的種植時間也不同。目前蠶豆的種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所以生長周期也有所不同。

綜上所述:蠶豆的種植季節隨著所在地區的不用而不同;所以蠶豆的成熟時間也就不相同。蠶豆是非常好的農產品,吃蠶豆有利於身體健康,蠶豆富含大量的營養價值,為我們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好處。

㈣ 蠶豆種植時間幾月種合適

蠶豆種植分為春播和秋播兩種,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春播要及時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保證苗齊、苗勻、苗壯。干籽粒蠶豆的生產應避免早秋播種,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播種完畢為宜,以避免蠶豆花期遭受低溫霜凍危害。

(4)江蘇地區蠶豆種植時間和方法擴展閱讀:

蠶豆生於北緯63°溫暖濕地,耐-4°C低溫,但畏暑,對溫度要求隨生育期的變化而不同,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6-25℃,最低溫度為3-4℃,最高溫度為30-35℃,在營養生長期所需溫度較低,最低溫度為14-16℃,開花結實期要求16-22℃,如遇-4℃以下低溫,其地上部即會遭受凍害。

㈤ 種蠶豆的方法步驟

蠶豆種植方法如下:

(一)選用良種:蠶豆應選擇產量高、品質優、抗病力強的優良品種,以本地大白葫豆為佳。

(二)精細整地:蠶豆喜濕但不耐澇,應選取土質肥沃、陽光充足地塊種植,前作收後,翻耕整平,冬閑田要開好圍溝、廂溝,按廂寬1~1.5米,廂高25厘米,溝寬35厘米的規格做成深溝高廂,耙平廂面,使其溝溝相通不漬水。

(三)合理施肥:以農家肥、磷鉀肥為主。一般每畝用豬牛糞、土雜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30~3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拌和做底肥,播種後窩施蓋種;當幼苗達5~6片真葉時,畝用腐熟人糞尿5擔,加硫酸鉀或氯化鉀5~7.5公斤,兌水澆施;盛花初莢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2~0.5公斤兌水50公斤葉面噴施,以防落花、落莢,影響產量。

(四)適時播種:提早播種會出現早花、影響產量,推遲播種則會影響來年春種作物,應於霜降前後5天,按行距33厘米,窩距12~18厘米的規格播種,窩播2~3粒,播種深度為5~6厘米,畝播種量8~15公斤,播種後覆蓋土雜肥,有條件的可實行根瘤菌拌種。

(五)加強田管:主要把握五個關鍵技術,一是播種後7天發現缺株,應就近挖取較密的幼苗,帶土移補,也可用已催芽的種子補種。二是當幼苗達5~6片真葉時,結合追肥中耕培土一次。三是在盛花期,選擇晴天無風的上午,用鐮刀割、或用手摘去頂芽4~6厘米。

(六)打頂整枝,防治病害。蠶豆打頂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冬至前後打頂,摘除主莖生長點,促進提早分枝,增加有效分枝數;第二次整枝在30-40%植株開始形成第一豆莢時,摘除嫩枝2-3厘米,能提高結莢率20%左右。蠶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銹病等。注意防治

㈥ 幾月份種蠶豆最合適

導讀:蠶豆什麼時候種植 在北方及西北地區的春蠶豆種植時間在3月上旬到4月中旬播種;南方秋蠶豆區種植時間在10月播種,即長江下游在10月中旬,中游在10月下旬,華南和浙江在10月下旬,雲南和貴州為立體農業,在不同區域播種期的幅度在9~10月,以10月上、中旬播種面

蠶豆什麼時候種植

在北方及西北地區的春蠶豆種植時間在3月上旬到4月中旬播種;南方秋蠶豆區種植時間在10月播種,即長江下游在10月中旬,中游在10月下旬,華南和浙江在10月下旬,雲南和貴州為立體農業,在不同區域播種期的幅度在9~10月,以10月上、中旬播種面積最大。

蠶豆在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區正常情況適宜於10月5日—15日播種;海拔1750—1900m的豆作區10月10日—20日播種;海拔1950—2200m及以上地區在10月15—25日播種。

蠶豆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
在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地區,應選用耐肥抗倒伏品種,以發揮增產潛力;在土壤貧瘠、施肥水平低的地區,選用適應性廣、耐瘠的穩產品種。目前,我區主要品種有大粒青皮豆「2002-40」、「2004-44」和「79-6」、「735-6-3」等。

2、種子處理
蠶豆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播前曬種2~3d,以提高發芽率。播種前,每667?用鉬酸銨10g、福福鋅50g拌種。先用溫水把鉬酸銨溶解,與種子拌勻,再與炭疽福美拌勻,現拌現播。

3、播種時間
適時播種是達到全苗、壯苗、奪取蠶豆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溫度高,導致生長過旺、抗寒能力弱,易遭凍害,花莢期也易遇低溫危害;若是播種過晚,因氣溫低而出苗時間長、出苗不齊,植株營養生長不良、分枝少、成熟遲,因此後期產量低。根據我區的氣候特點,10月10日左右播種的田塊一般能在花莢期、結莢期避過重霜,因而脫落較輕。

4、整地
採取200~267cm拉線起溝開墒,溝寬27cm、深27cm,凈墒面173~240cm。溝與溝相通,排水不良田塊的溝要挖深,墒面不宜過寬。採取起溝碎土後,打塘點播,然後用細糞或細土蓋種,保證出苗。

5、合理密植
肥力條件好的田塊可適當稀播,肥力條件差的田塊應適當密植。田豆密度一般在7000~8000株/667㎡,株行距為40cm×40cm,每667㎡播3500~4000塘,播種量為8~10kg;播山地蠶豆密度在9000~10000株/667㎡,株行距為40cm×33cm,每667㎡種4500~5000株,667㎡播種量為10~12.5kg。

6、施肥
在每667㎡施農家肥1000~1500kg的基礎上,於播種前每667㎡施普鈣30~40kg、鉀肥5~10kg,把兩種肥料混合後施入塘中間,將豆種按在塘兩邊,將其與肥料分開,播種後蓋細土或細糞。蠶豆3~4葉時,每667㎡用尿素2~3kg、普鈣10~20kg、鉀肥5~10kg,將三種肥料混合,對水澆於根部。開花結莢期是蠶豆一生需肥的高峰期,氮肥佔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的80%、磷佔90%、鉀佔63%,一般每667㎡用尿素3~5kg、鉀肥5kg,對水澆施於根部。另外還可以選用磷酸二氫鉀或鉬肥進行葉面噴施,以提高百粒重。

7、灌水、整枝
蠶豆是需水較多的作物,苗期葉片少、氣溫低,一般不灌水。花莢期、現蕾期、鼓粒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及時灌好花莢水、現蕾、鼓粒水是保證蠶豆正常生長的基礎。主莖葉長到3~4薹復葉時,要及時擇去主莖頂端1~2薹葉,開春後打去無效分枝與弱枝。

8、堅持化學除草和防治病蟲害
及時拔除田間雜草、防好鼠害,適時防治斑潛蠅及病害。一般在開春前防治2次,開春後綜合防治病蟲害3次。用葯時間掌握在12月上旬、次年1月下旬、2月下旬。蠶豆蚜蟲、根腐病、葉斑病是為害蠶豆生長發育期的主要病蟲害,及時防治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9、採收
作為蔬菜食用的蠶豆,以青、嫩、籽粒飽滿、口感好為標准進行采擇。過早則籽粒小、過於幼嫩、產量低;過遲則質地堅硬,不宜餐桌食用。選擇最佳的採摘時期才能達到較好的市場經濟效益。

㈦ 蠶豆什麼時候播種

我們無論種植任何作物時都要適時播種,因地制宜的原則,那麼蠶豆什麼時候種植?蠶豆的種植時間在地區上有哪些分別?
蠶豆在不同的地區種植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種植方法也不盡相同,南方稻田種植冬蠶豆的時間,應在水稻收割後搶時播種,長江沿岸播種時間為寒露到霜降之間,華南雙季稻地區在小雪前後。北方一般在春季解凍之後抓緊時間播種。

種植蠶豆的地區:是中國蠶豆的主要產區,包括雲南、四川、湖北、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江西和陝西南部等省(市、自治區),10~11月播種,4~5月收獲。主要是水稻的後作,冬季與小麥、油菜輪作;。春播蠶豆種植區:包括甘肅、內蒙古、青海、山西、陝西北部及河北北部、寧夏、新疆、西藏和四川西北部等省、自治區,一般3~4月播種,8月收獲,一年一熟。
-
-
-
河南採用春播蠶豆3-4月播種,基本上化凍以後就可以種了,8月收獲。

㈧ 蠶豆什麼時候種植,蠶豆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一般來說南方蠶豆都是秋冬季節開始播種的,然後來年4到5月可以收獲。而北方蠶豆則由於天氣較冷等原因只能春季開始播種,自然收獲時間也相對較靠後一些。

不管是南方秋季種植蠶豆,還是北方春季種植蠶豆,首先我們要考慮的是適合蠶豆生長的氣候環境。蠶豆主要在較溫暖而略濕潤的氣候下生長,需水較多,但又不能受漬,耐寒性較差,也不耐高溫和乾旱。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左右,適於多種土壤栽培,以耕層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粘質壤土或比較肥沃的砂質壤土;在pH值6~8之間的土壤上可生長良好,所以可廣泛適應我國各地的紅壤水稻土、紫色土以及濱海的鹽鹼地水稻田生長。

㈨ 幾月種蠶豆

蠶豆的生產應避免早秋播種,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播種完畢為宜,以避免蠶豆花期遭受低溫霜凍危害。此外,採用「蠶豆稻後免耕直播栽培技術」種植的蠶豆,最適播期為水稻收獲後15-20天,需要根據田塊的含水情況來選擇具體播期,田塊出現淹積水情況或者田塊已經乾涸出現細小裂縫均不是最適播期,稻田起壟種植蠶豆則在起壟後即可進行播種。
蠶豆怎麼

1、清炒蠶豆

將新鮮的蠶豆用清水洗干凈之後放在蒸鍋里,然後在裡面放入適量清水,煮至水開,再煮一兩分鍾即可端出來備用。在炒鍋裡面放油開火燒熱,再放入生薑、蒜泥、花椒和辣椒末翻炒,然後再放入煮好的蠶豆,翻炒至蠶豆破皮即可盛出來。

2、培根炒蠶豆

取出適量蠶豆放入盆中,再在其中倒入適量熱開水,焯2分鍾即可拿出來,同時把培根切成小塊,在炒鍋中放入油開火燒熱至七八分熟,然後再把培根放進去翻炒,再放入松子仁,炒至微黃即可把准備好的蠶豆放進去,翻炒至熟時再放入鹽和生抽,再炒兩分鍾即可出鍋。

3、蠶豆山葯拌

取出適量山葯和胡蘿卜用水洗干凈,然後再把皮去掉並切成薄片,在煮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和准備好的蠶豆,煮熟之後再撈出來,盛碗備用,然後再換鍋把水燒開,在其中放入山葯和胡蘿卜的薄片,放點鹽和橄欖油,煮幾分鍾即可撈出來放入盛蠶豆的碗中,根據個人口味在其中放入喜歡的調味,攪拌均勻後即可食用。

蠶豆的營養價值

1、益智健腦

蠶豆含有的磷脂、鈣、鋅、錳等成分,是神經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有健腦益智的作用。此外,蠶豆中含有的膽鹼物質可以加快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速度,經常食用有利於增強記憶力,腦力工作者尤其適合食用。

2、防癌抗癌

蠶豆中含有一種特殊蛋白質,叫植物凝血素,這種物質可以有效阻止癌細胞的生長繁殖,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人體經常食用可以起到抗癌防癌的效果。

3、補充鈣質

蠶豆中富含鈣元素,經常食用蠶豆有利於為人體補充鈣質,促進骨骼阻止對鈣質的吸收,對於促進骨骼細胞的生長繁殖和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有莫大好處,缺鈣者可經常食用。

4、清便排毒

蠶豆中富含膳食纖維,這種纖維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提高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從而增加人體的排便量,有利於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清除內部毒素,使腸道保持干凈清潔,不僅可以預防便秘和腸癌,還能夠排毒。

5、預防心血管疾病

蠶豆中含有的蛋白質,不含膽固醇,可以有效延緩動脈的硬化,預防動脈硬化症。此外,蠶豆中富含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人體排便量,減少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降低因人體內膽固醇含量升高而誘發疾病的風險,可以有效預防心臟病、腎衰竭、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可經常食用蠶豆來防治疾病。

6、補中益氣

蠶豆性味平甘,有健脾益氣、補中益氣等功效,對於脾虛腹瀉者來說,可以經常食用。

7、補充營養

蠶豆營養價值非常高,主要成分有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胡蘿卜素、鈣、鐵、磷、鉀等礦物質、磷脂、膽鹼等,為人體生長、代謝、發育補充需要的營養物質。

㈩ 南方蠶豆什麼時候種最合適

蠶豆的種植分為春播和秋播兩種,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春播要及時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保證苗齊,苗勻,苗壯,干籽粒蠶豆的生產應避免早秋播種,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播種完畢為宜。

蠶豆的種植方法
1、品種選擇
在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的地區,應選用耐肥抗倒伏品種,以發揮增產潛力;在土壤貧瘠、施肥水平低的地區,選用適應性廣、耐瘠的穩產品種。目前,我區主要品種有大粒青皮豆「2002-40」、「2004-44」和「79-6」、「735-6-3」等。
2、種子處理
蠶豆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播前曬種2~3d,以提高發芽率。播種前,每667?用鉬酸銨10g、福福鋅50g拌種。先用溫水把鉬酸銨溶解,與種子拌勻,再與炭疽福美拌勻,現拌現播。
3、播種時間
適時播種是達到全苗、壯苗、奪取蠶豆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溫度高,導致生長過旺、抗寒能力弱,易遭凍害,花莢期也易遇低溫危害;若是播種過晚,因氣溫低而出苗時間長、出苗不齊,植株營養生長不良、分枝少、成熟遲,因此後期產量低。根據我區的氣候特點,10月10日左右播種的田塊一般能在花莢期、結莢期避過重霜,因而脫落較輕。
4、整地
採取200~267cm拉線起溝開墒,溝寬27cm、深27cm,凈墒面173~240cm。溝與溝相通,排水不良田塊的溝要挖深,墒面不宜過寬。採取起溝碎土後,打塘點播,然後用細糞或細土蓋種,保證出苗。
5、合理密植
肥力條件好的田塊可適當稀播,肥力條件差的田塊應適當密植。田豆密度一般在7000~8000株/667㎡,株行距為40cm×40cm,每667㎡播3500~4000塘,播種量為8~10kg;播山地蠶豆密度在9000~10000株/667㎡,株行距為40cm×33cm,每667㎡種4500~5000株,667㎡播種量為10~12.5kg。
6、施肥
在每667㎡施農家肥1000~1500kg的基礎上,於播種前每667㎡施普鈣30~40kg、鉀肥5~10kg,把兩種肥料混合後施入塘中間,將豆種按在塘兩邊,將其與肥料分開,播種後蓋細土或細糞。蠶豆3~4葉時,每667㎡用尿素2~3kg、普鈣10~20kg、鉀肥5~10kg,將三種肥料混合,對水澆於根部。開花結莢期是蠶豆一生需肥的高峰期,氮肥佔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的80%、磷佔90%、鉀佔63%,一般每667㎡用尿素3~5kg、鉀肥5kg,對水澆施於根部。另外還可以選用磷酸二氫鉀或鉬肥進行葉面噴施,以提高百粒重。
7、灌水、整枝
蠶豆是需水較多的作物,苗期葉片少、氣溫低,一般不灌水。花莢期、現蕾期、鼓粒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及時灌好花莢水、現蕾、鼓粒水是保證蠶豆正常生長的基礎。主莖葉長到3~4薹復葉時,要及時擇去主莖頂端1~2薹葉,開春後打去無效分枝與弱枝。
8、堅持化學除草和防治病蟲害
及時拔除田間雜草、防好鼠害,適時防治斑潛蠅及病害。一般在開春前防治2次,開春後綜合防治病蟲害3次。用葯時間掌握在12月上旬、次年1月下旬、2月下旬。蠶豆蚜蟲、根腐病、葉斑病是為害蠶豆生長發育期的主要病蟲害,及時防治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9、採收
作為蔬菜食用的蠶豆,以青、嫩、籽粒飽滿、口感好為標准進行采擇。過早則籽粒小、過於幼嫩、產量低;過遲則質地堅硬,不宜餐桌食用。選擇最佳的採摘時期才能達到較好的市場經濟效益。

閱讀全文

與江蘇地區蠶豆種植時間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雞蛋茶的食用方法 瀏覽:973
ppr帶水接管方法視頻 瀏覽:1000
鋼絲繩安裝三通的方法 瀏覽:962
40除32簡便方法 瀏覽:330
測出自己懷孕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74
汽車平面軸承安裝方法 瀏覽:570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04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雜化方法 瀏覽:846
桃木劍打磨方法視頻 瀏覽:643
腦神經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35
眼睛黃素瘤治療方法 瀏覽:830
回血鴿子配對方法視頻 瀏覽:183
蜂蜜怎麼熬製作方法 瀏覽:214
平板閃退的解決方法 瀏覽:453
單色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434
適用於對比研究的方法 瀏覽:311
荒島上快速獲得淡水的方法 瀏覽:157
增多肌肉的訓練方法 瀏覽:846
劓刑讀音是什麼行刑方法 瀏覽:622
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