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15 21:45:33

『壹』 請問相聲技巧有哪些

著名相聲藝術家馬季在談及相聲的基本概念時指出:「(相聲)就是通過組織一系列特有的『包袱』來使人發笑的藝術,這里所指的包袱是語言藝術的包袱,這里所指的語言是包袱藝術的語言……、包袱兒、笑聲,可說是相聲藝術的三大要素,並且缺一不可。」(引自馬季《卅年回首一吐為快》載《曲藝》1987年第2期)。

在他列舉的三要素中,語言、笑聲是其它一些喜劇藝術也具有的,只有包袱才是相聲藝術特有的。包袱在相聲藝術中處於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對包袱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分析是研究相聲藝術的關鍵。

「包袱」一詞是個形象化的比喻詞,它實際上指的是相聲中喜劇性矛盾醞釀、發展的一個過程。所謂的「三翻四抖」,則是相聲包袱常採用的結構。其中「三翻」是指對矛盾假象反復進行渲染和強調;「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後揭露矛盾的真相。

喜劇矛盾的特徵是「用另一個本質的假象來把自己的本質掩蓋起來」(引自馬克思《導言》載《馬恩全集》第1卷第5頁)因此在喜劇矛盾中,各種假象就特別多。假象其實也是一種現象,它的特點是能夠提水與其本質相反(或相離背)的表象,然而,假象又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極為深刻地反映著本質。

因此,真實的喜劇矛盾具有著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特點。在對口相聲中,喜劇矛盾——包袱的雙方(現象與本質等等)由捧逗雙方分別擔任,並通過對話逐步揭露矛盾。喜劇藝術手法(如誇張、誤會、巧合等)為各門喜劇藝術廣泛採用,並非相聲所獨有。

然而,相聲在運用這些手法時自有其特點。例如,許多戲劇、電影運用視覺形象構成誤會,(影片《大獨裁者》、《黑鬱金香》等都出現了兩個相貌酷肖的人)而相聲在運用誤會手法時卻大都依靠對話。

例如《改行》中說到藝人龔雲甫改行賣菜,他把「挑子一放,一摸肩膀兒,這個痛啊!他把《遇皇後》的叫板想起來了:『唉、苦哇!』老太太一聽:『噢!黃瓜苦的,不要啦。』」很顯然,這個包袱採用了誤會手法,誤會是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造成的。離開了對話的雙方,也就無法引起誤會。

通過對話組織包袱,是相聲中運用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不僅在「子母哏」類型的相聲中是如此,在「一頭沉」類型的相聲中也是如此。

不僅在對口相聲中是如此,在單口相聲中也是如此。例如在單口相聲《珍珠翡翠白玉湯》中,那個攢底的包袱就是由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群臣之間的對話構成的,這類利用對話構成的包袱在相聲作品中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對話不僅體現於包袱的組織方法上面,而且體現於各種相聲藝術手段的運用上面。

「說學逗唱」是相聲的四種最基本的藝術手段,「說」是說笑話和繞口令,「學」是模仿各種叫賣聲、唱腔和各種人物的語言,以及模仿各地方戲曲。「逗」是抓哏逗笑,「唱」專指唱太平歌詞。這些藝術手段的運用只有納入對話的范圍才是符合相聲創作藝術規律的。

(1)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早期發展

相聲一詞,古作象聲,原指模擬別人,又稱隔壁相聲。經華北地區民間說唱曲藝進一步演化發展,並融入了由摹擬口技等曲藝形式而形成,一般認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

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為單口笑話,名稱隨之轉變為相聲。後逐步發展為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經過多年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

晚清年間,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主要用北京話,各地也有「方言相聲」。

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庄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貳』 說相聲有什麼技巧

一、要知詞意。 相聲演員在學說一段相聲之前,要知道這段相聲作品的意義。要知道作品的主題思想和人物思想。

二、要吐字真 。作為一個相聲演員,要有伶俐的口齒。相聲是笑的藝術,也是語言藝術。什麼段子也離不了說唱哏、學哏,也離不了說,因此它要求演員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觀眾耳朵里去。

三、要發音準。 相聲演員發音要准確。發音主要指的是唇、齒、牙、舌、喉五音要准。

相聲演員是用丹田發音,雖不象戲曲演員那樣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說能唱,丹田氣足,聲音要美,說出來好聽,唱出來夠味兒。

四、要氣口勻 。相聲表演藝術,沒有鼓板伴奏,看起來好象沒有節奏。其實不然,相聲表演藝術無論是說什麼哏,都有節奏。相聲是以氣口為節奏,氣口要均勻,使觀眾聽著順耳愛聽。

五、要語氣對。 語氣是表達感情的,分為高低、快慢、輕重。同樣一句話,語氣不對,意思就變了。

六、要動作穩 。相聲是表演藝術,它要求演員動作沉穩准確。相聲表演人物,動作是輔助面部表情的。

用手勢動作,是為把聽眾的眼神,引導到演員的面部表情上來,讓聽眾看見演員面部表情的神兒(眼神)和像兒。

七、要工模擬。 模擬就是「學」。相聲表演藝術是敘述中穿插著人物對話,人物對話中穿插著敘述。這一藝術特點,決定了相聲表演離不開模擬表演。

一段相聲有幾個人物,相聲演員不化裝,恁著語言和神兒、像兒,要把人物說活。

八、要包袱兒寸。 包袱兒寸,是說相聲演員用藝術技巧抖包袱兒時,要掌握好寸勁兒。相聲表演藝術要掌握遲疾頓寸,遲是慢,疾是快,頓是停頓,寸是寸勁兒。

九、要捧逗合。 捧逗合是捧逗合作。甲為逗哏,乙為捧哏。甲乙二人要配合好,才能說好一段相聲。

十、要風格新。 相聲表演藝術的風格、流派多種多樣。不論哪種風格、流派,都要給觀眾清新之感。

(2)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擴展閱讀:

相聲的四大基本功

基本功-說

講故事,說話和鋪墊的方式。包括說、批、念、講四種手法。

說,指吟詩、對對聯、猜謎語、解字意、繞口令、反正話、顛倒話、歇後語、俏皮話、短笑話、趣聞軼事等。

批,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國》、《批聊齋》等。

念,指」貫口」,曲目主要有《菜單子》、《地理圖》、《洋葯方》等。

講,講的曲目主要有《講帝號》以及單口相聲《解學士》、《化蠟扦兒》等。

基本功-學

模仿各種人物、方言和其他聲音,學唱戲曲的名家名段,現代也有學唱歌跳舞。各種口技、雙簧,摹擬方言、市聲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風俗習慣禮儀。

摹擬方言,又叫「倒口」,過去也叫「怯口」,是為表現人物的愚昧憨厚。

基本功-逗

製造笑料,抓哏取笑。甲、乙二人,一賓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貶評論,諷刺嘲謔。

基本功-唱

「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詞」。太平歌詞是相聲的本功唱。演唱」發四喜」、」弦子書」、」太平歌詞」以及」農家樂」等以間小調,還有學唱各種戲曲、曲藝,統稱之為」柳活」。

閱讀全文

與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蟲牙土方法怎麼治 瀏覽:291
水膠體敷料使用方法 瀏覽:828
粉絲的訓練方法 瀏覽:777
鋁蓋發霉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316
做生意都有哪些賺錢的方法 瀏覽:441
黃金三角手臂鍛煉方法 瀏覽:11
根號15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圖片 瀏覽:912
語音提示器安裝方法 瀏覽:204
c32漏電保護空開連接方法 瀏覽:367
附件炎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335
36x1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258
高阻計使用方法 瀏覽:951
水質超標的解決方法 瀏覽:575
英語大師教學方法 瀏覽:155
男性眼袋怎麼消除簡單方法 瀏覽:907
鈦金條有幾種安裝方法好看 瀏覽:829
披薩餅的製作方法和視頻 瀏覽:387
青田玉鑒別方法 瀏覽:914
魅族3夜間模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4
如何清理水垢的好方法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