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有哪些方法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0 10:59:05

『壹』 固體廢物的處理

固體廢料(或稱廢物)的處理是指將固體廢物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學等途徑,達到減量化、無害化或部分資源化,以便於運輸、利用、貯存或最終處置的過程。處理並非徹底消除了固體廢物的危害,只是部分解決問題。按所用處理方法的原理可分為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熱處理和固化處理。

(1)物理處理

通過濃縮或相的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且不破壞固體廢物的化學組成,使之成為便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固體廢物的物理處理通常作為後續處理處置或資源化前的一種須處理過程,常用的有壓實、破碎、分選、濃縮、脫水等。

壓實是利用機械的方法增加固體廢物的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減小體積的過程。進行固體廢物壓實處理的機械稱為壓實器。固體廢物的破碎過程是減少其顆粒尺寸,使之質地均勻,降低孔隙率和增大容重的過程。固體廢物的分選是指依據固體廢物的粒度、密度、磁性、電性、光電性、摩擦性、彈性和表面潤濕性等的不同,將其中可回收利用或不利於後續處理處置工藝要求的成分分離出來的過程。固體廢物分選按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篩分、重力分選、磁力分選、電力分選、光電分選、摩擦及彈性分選和浮選等。固體廢物濃縮是含水量很高的廢物(如污泥)在進行脫水前的預處理。其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間隙水,減小污泥的體積。常用的濃縮方法有重力濃縮、離心濃縮和氣浮濃縮。對於含水率高的固體廢物如污泥,為便於其後續處理處置和資源化,必須對其進行脫水處理。常見的脫水處理為真空過濾脫水、壓濾脫水和離心脫水。脫水後,有些處理和資源化工藝要求對固體廢物進行乾燥處理。

(2)化學處理

採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適於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使固體廢物發生化學轉化從而回收物質和能源的處理方法。此類方法適於處理所含成分單一或所含幾種化學成分特性相似的廢物,包括中和、氧化-還原、化學沉澱和化學溶出等方法。

中和是根據酸鹼中和原理和質量守恆定律,可以將固體廢物的pH調整到可接受的范圍或中性。主要用於化工、冶金、電鍍與金屬表而處理等工業中產生的酸、鹼性泥渣。氧化-還原是通過氧化-還原化學處理,將固體廢物中可以發生價態變化的某些有毒成分轉化為無毒或低毒,且具有化學穩定性的成分,以便後續處理處置和進行資源回收。化學沉澱是工業廢水(如電鍍廢水、製革業中的合格廢水等)中的重金屬通常採用添加化學試劑如鹼、絡合劑等使之產生化學沉澱而去除。例如,用生石灰、氧化鎂或苛性鈉提高溶液的pH,使金屬離子的溶解度降低,並形成金屬氫氧化物沉澱。化學溶出是將固體廢物加入液體溶劑內,使廢物中的某一種或幾種有用的金屬溶解於液體溶劑中,以便後續工序從溶液中提取有用金屬。該法在固體廢物有用金屬的回收中經常使用,如可用鹽酸溶出固體廢物中的鉻、銅、鎳、錳等。

(3)生物處理

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的目的,成通過一些特異性微生物的作用,使固體廢物性質發生改變,有利於有害成分的溶出。與化學處理相比,生物處理比較經濟,現已被廣泛用於固體廢物的處理。按其對氧氣的需求程度分為厭氧處理、兼性厭氧處理和好氧處理。固體廢物實際處理中常用的生物處理方法有沼氣發酵、堆肥、生物溶出。

沼氣發酵是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下,經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產生沼氣的過程。適於進行沼氣發酵的固體廢物是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有機固體廢物,如人畜的糞便、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城市有機垃圾、作物的秸稈等。產生的沼氣是清潔的能源,沼液和沼渣可作為餌料、肥料,沼渣可作為食用菌的栽培基質。

堆肥分厭氧堆肥和好氧堆肥兩種。好氧堆肥應用最為普遍,是有機廢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發生降解,並同時使有機物發生生物穩定作用(向穩定的腐殖質方向轉化)的過程。好氧堆肥過程中能產生55℃以上的高溫,持續時間可超過1周,能殺滅寄生蟲卵和病原菌等。堆肥的原料與沼氣發酵相同,堆肥的產品可用作園林花卉的基質和有機肥。

生物溶出,常見的有生物瀝浸(以前也稱為生物淋濾或生物瀝濾處理),主要是利用嗜酸性硫桿菌在氧化無機物質如亞鐵和還原性硫的過程中產生的氧化作用並導致介質pH值下降,而使固體廢物中的重金屬活化、溶解進入溶液中,經過脫水即可除去固體廢物中的重金屬溶液中的重金屬可回收利用。目前,南京農業大學已成功採用該方法處理製革污泥和城市污泥,因為該方法還同時具有對污泥的調理作用,極大地改善污泥的脫水性能。

(4)熱處理

通過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的組成和結構,以同時達到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的,包括焚燒、熱解、焙燒、燒結和濕式氧化等。焚燒是對固體廢物進行有控制的燃燒,並獲得能源的一種資源化方法。固體廢物經焚燒處理能同時達到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固體廢物的焚燒在焚燒爐中進行,焚燒爐的種類主要有爐排式、流化床和回轉窯焚燒爐等幾種。熱解是大多數有機化合物具有熱不穩定性,在缺氧與高溫條件下發生裂解,形成分子質量較小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產物的過程。產生的氣態產物和液態產物可作為燃料氣和燃料油。適於熱解處理的固體廢物有廢塑料、廢橡膠、城市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及污泥等。

(5)固化處理

採用惰性的材料(固化基材)將有害廢物固定或包覆起來以降低其對環境的危害,因而能較安全地運輸和處置的一種處理過程。適於固化處理的固體廢物主要是危險廢物和放射性廢物,它常是危險廢物和放射性廢物進行安全填埋或淺(深)地層埋藏處置前的預處理。按使用的固化劑的不同分為水泥固化、瀝青固化、塑料固化和玻璃固化等。

『貳』 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固體廢物處置是指最終處置或安全處置,是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環節,是解決固體廢物的歸宿問題。一些固體廢物經過處理和利用,總還會有部分殘渣存在,而且很難再加以利用,這些殘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還有些固體廢物,尚無法利用,它們都將長期地保留在環境中,是一種潛在的污染源。為了控制其對環境的污染,必須進行最終處置,使之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隔離。
以往,「處置」是指無控地「將固體廢物排放、堆積、注入、傾倒、泄入任意的土地上或水體中,使這些廢物進入環境」,很少考慮其長期的不利影響。隨著環境法規的完善,向水體傾倒和露天堆棄等無控處置被嚴格禁止,故今天所說的「處置」是指「安全處置」。
固體廢物處置方法包括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陸地處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庫或貯留池貯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幾種。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農用:即利用表層土壤的離子交換、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滲濾水浸出、降解產物的揮發等綜合作用機制處置固體廢物的一種方法。該技術具有工藝簡單、費用適宜、設備易於維護、對環境影響很小、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長肥效等優點,主要用於處置含鹽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體廢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於農田作為一種處理方法已引起重視。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工作證明,施污泥、粉煤灰於農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產的作用。
(2)土地填埋處置:它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埋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最終處置技術。因其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適於處置多種類型的廢物,已成為一種處置固體廢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處置種類很多,採用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徵可分為山間填埋、平地填埋、廢礦坑填埋;按填埋場的狀態可分為厭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隨填埋種類的不同其填埋場構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填埋主要包括:廢棄物壩、雨水集排水系統(含浸出液體集排水系統、浸出液處理系統)、釋放氣處理系統、入場管理設施、入場道路、環境監測系統、飛散防止設施、防災設施、管理辦公室、隔離設施等。
衛生土地填埋適於處置一般固體廢物。用衛生填埋來處置城市垃圾,不僅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費用低廉,還可同時回收甲烷氣體,在國內外被廣泛採用。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著重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幾個主要問題。
①場地選擇:一般要考慮容量、地形、土壤、水文、氣候、交通、距離與風向、土地徵用和廢物開發利用等諸多問題。
一般來講,填埋場容量應滿足5-20年的使用期。填埋地形要便於施工,避開窪地,地面泄水能力要強,要容易取得覆蓋土壤,土壤要易壓實,防滲能力強;地下水位應盡量低,距最下層填埋物至少1.5m;避開高寒區,蒸發大於降水區最好;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在各種氣候下運輸的全天候公路,運輸距離要適宜,運輸及操作設備噪音要不至影響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填埋場地應位於城市下風向,避免氣味、灰塵對城市居民造成影響,最好選在荒蕪的廉價地區。
②填埋方法的選擇:常用的填埋方法有溝槽法、地面法、斜坡法、谷地法等。
土地填埋法的操作靈活性較大,具體採用何種方法,可根據垃圾數量以及場地的自然條件確定。
③填埋場氣體的控制:當固體廢物進入填埋場後,由於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作用會產生好氧與厭氧分解。填埋初期,由於廢物中空氣較多,垃圾中有機物開始進行好氧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水、氨氣,這一階段可持續數天;但當填埋區氧被耗盡時,垃圾中有機物轉入厭氧分解,產生甲烷、二氧化碳、氨氣、水以及硫化氫等。因此,應對這些廢氣進行控制或收集利用,以避免二次污染。
在填埋氣體控制方面,早期國外一般將填埋氣體作為一種有害氣體進行管理和處置。進入70年代後開始將之作為一種有價值尚待開發的再生資源,並對填埋氣體產生、遷移規律進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已開發填埋氣體回收利用的技術設備,部分國家已發展到商業應用階段,成功地將填埋氣體用於工業、民用燃料及發電。我國在這方面發展較緩慢,據悉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即將回收沼氣發電。
④浸出液的控制:填埋場浸出液一般源於降雨、地表徑流、地下水湧出、廢物本身水分、滲出液成分較復雜,其COD高達4~5萬mg/L,氨氮達700~800mg/L。
浸出液屬高濃度有機廢水,若不加以控制必然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常用的措施是設置防滲襯里,即在底部和側面設置滲透系數小的粘土或瀝青、橡膠、塑料隔層,並設置收集系統,把浸出液收集起來。
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填埋處理主要遇到兩大問題:一是填埋場容量是有限的,舊的填埋場封閉以後,新的填埋場的選擇是非常困難的。填埋處理在世界各國都出現地荒。此外填埋設施難以受當地居民歡迎。新場址的選擇往往遭到反對,因此世界各國填埋的主要潮流是盡量設法延長填埋場的壽命。填埋場由原始廢物的直接填埋轉向在填埋處理前先進行預處理,例如先經過焚燒,對焚燒殘渣再進行填埋,這樣可使填埋容積減少80%左右。
(3)深井灌注處置:這是指把液體注入到地下與飲用水和礦脈層隔開的可滲性岩層內。一般廢物和有害廢物可採用深井灌注方法處置。但主要還是用來處置那些實踐證明難於破壞、難於轉化、不能採用其它方法處理或採用其它方法費用昂貴的廢物。深井灌注處置前,需使廢物液化,形成真溶液或乳濁液。
深井灌注處置系統的規劃、設計、建造與操作主要分廢物的預處理、場地的選擇、井的鑽探於施工。以及環境監測等幾個階段。 自然資源短缺 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雙重壓力,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生活。對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是節約資源、防止污染的有效途徑和最佳辦法。許多國家正致力於固體廢物資源化的實踐與研究。我國在自然資源的利用方面存在著「三低」:人均佔有量低,礦產的總儲量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佔有量僅世界平均水平的1/2;資源的利用率低,屬粗放式的「資源消耗型」,浪費嚴重;固體廢物資源化程度低,一般不到20%,而其餘的80%作為廢物排放造成環境污染。因此,綜合利用固體廢物,實現資源化和無害化,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般來說,固體廢物都有開發利用的價值。就我國來說,工業廢渣、廢礦的年排放量為6億噸,這些固體廢物中含有大量的金屬、稀有金屬和建築材料,仍可開發利用;廢金屬資源的社會積蓄量達6億噸,每年至少有3500萬噸可以回收利用,價值在220萬元以上;城市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含有可循環再用的紙類、纖維、金屬和玻璃等,有的固體廢物能焚燒發熱,用來發電和供熱;有機物質含量高的垃圾(如糞便),可以通過發酵,集中回收沼氣,用來發電或供應燃氣。
在固體廢物的資源化方面,我國遵循了環境上無害性、經濟上效益性和技術上可行性的原則,使固體廢物資源化朝著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同步」的方向發展,同時取得了初步成效。
含鉛危險固體廢物的環保再生處理方法
錫鉛合金焊料在電子信息產品製造過程中廣泛應用,在焊接過程中,由於高溫氧化產生大量的氧化渣。氧化渣的主要成分為錫鉛氧化物,屬於含鉛危險固體廢物,其無序排放物對人類和環境具有極大的危害作用,為國家強制管理的危險固體廢物范疇。
處理廢焊渣一般採用直接加熱分離法,這種處理方法不僅回收率低,而且由於「鉛煙」 揮發直接進入大氣,造成環境二次污染,已被禁止使用。本文採用液體覆蓋還原技術,不僅有效地抑制了「鉛煙」揮發,而且可將錫鉛氧化物還原,使廢焊渣的回收率達到 90%以上,既保護了環境,有提高了資源的再生利用率,效果理想。
採用加熱和液體覆蓋及還原技術不僅可使錫鉛氧化物還原,由於其處理溫度較低,不產生鉛煙或其它有害氣體。錫鉛氧化物的還原過程為:
PbOx + R = Pb + OR (1)
SnOy + R = Sn +OR (2)
式中:PbOx 為鉛氧化物,R 為液體還原劑,Pb 為還原鉛,OR 為氧化物,SnOy 為錫氧化物, Sn 為還原錫。
在上面的再生處理工藝中,成功地採用了液體覆蓋還原劑。這種還原劑為無毒的有機類材料,是可生物降解物質,其本身和氧化物對人類和環境無害。
液體覆蓋還原處理廢焊料工藝,一方面,由於溫度控制在 240℃以下較低范圍,遠低於 400℃以上鉛煙產生的溫度。另一方面,液體還原劑的表面覆蓋也有效地抑制鉛煙的逸出。這樣,不僅有效地還原了焊渣中的鉛錫氧化物,而且也有效地避免了殘余物和鉛煙對環境的污染。 1、廢焊膏
對廢焊膏採用物理加溫處理工藝,使廢焊膏中的焊劑和焊料分離。在處理過程中,由於溫度控制在 240℃以下較低范圍,且有焊劑覆蓋,不產生鉛煙和其它有害氣體;廢焊膏容器用溶劑洗凈後可作為普通的塑料製品處理,清洗液可以蒸餾回收。
2、廢焊渣
採用加熱和液體覆蓋及還原技術不僅可使錫鉛氧化物還原,由於其處理溫度與上述廢焊膏加溫處理溫度相同,亦不產生鉛煙或其它有害氣體。
3、預處理
按檢驗結果對焊膏和焊渣進行分類。焊料的預處理工作是去掉包裝物,並要求包裝物不能有殘留的焊渣;焊膏的預處理工作是將其從塑料包裝瓶中取出,並將塑料瓶用溶劑洗凈。
4、含鉛固體廢焊料再生處理工藝流程
表1 是含鉛固體廢焊料再生處理的工藝流程。按表所示,首先要對廢焊料進行檢驗分類,並對廢焊膏、廢氧化渣和掏鍋料分別採用不同的工藝進行回收處理。
表1 含鉛固體廢焊料再生處理的工藝流程
加工步驟 廢焊料檢驗分類 1 2 3 廢焊膏 加溫處理 分離 出料 氧化渣料 加溫處理 加還原劑 出料 掏鍋料 加溫處理 除氧化渣 出料 5、無鉛廢焊渣的回收處理
無鉛廢焊渣的回收處理工藝可採用表 1 所示的處理工藝,但需要注意的是無鉛焊料的交叉污染問題突出,分類和篩選工作是非常重要。如果處理不當,回收獲得的焊料將是混合物,其再利用價值大大降低。 1、安全防護
由於採用電加熱器對含鉛固體廢物進行再生處理,要確保用電安全,作業時應穿絕緣鞋並帶絕緣手套。加熱攪拌時,注意防止加熱器中液體濺射,以免燙傷身體。焊料出料和澆鑄時,要小心操作,避免高溫液體濺射。澆鑄鋼模必須乾燥,地面不準積水並嚴禁油污。加熱器加料作業時應防止爆炸物和潮濕物混入其中。加熱器應定期由專人負責維修,確保作業安全,杜絕隱患。作業現場保持清潔衛生,通風良好。
2、環保措施
在含鉛固體廢焊料裝卸和運輸過程中,要求含鉛固體廢焊料的包裝應有足夠的強度,避免焊料散落污染環境。每次作業都要配帶鐵桶和其他專用工具,以便在焊渣散落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及時清理。含鉛固體廢焊料的再生處理,鉛煙和廢灰是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兩個因素。廢灰是焊料處理後的殘余物,呈小顆粒或灰狀。這種殘余物是鉛錫的氧化混合物,其對專業冶煉廠仍具有再利用價值。在含鉛固體廢焊料的再生處理時,這種殘余物收集在鐵桶中保存,定期有償處理給冶煉廠,就不存在殘余物污染環境的問題。

『叄』 為降低污染常採用的固體廢物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礦業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處置是指最終處置或安全處置,是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環節,是解決固體廢物的歸宿問題。一些固體廢物經過處理和利用,總還會有部分殘渣存在,而且很難再加以利用,這些殘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還有些固體廢物,目前尚無法利用,它們都將長期地保留在環境中,是一種潛在的污染源。為了控制其對環境的污染,必須進行最終處置,使之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隔離。
以往,「處置」是指無控地「將固體廢物排放、堆積、注入、傾倒、泄入任意的土地上或水體中,使這些廢物進入環境」,很少考慮其長期的不利影響。隨著環境法規的完善,向水體傾倒和露天堆棄等無控處置被嚴格禁止,故今天所說的「處置」是指「安全處置」。
固體廢物處置方法包括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總體環境意識的提高,海洋處置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庫或貯留池貯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幾種。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農用:即利用表層土壤的離子交換、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滲濾水浸出、降解產物的揮發等綜合作用機制處置固體廢物的一種方法。該技術具有工藝簡單、費用適宜、設備易於維護、對環境影響很小、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長肥效等優點,主要用於處置含鹽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體廢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於農田作為一種處理方法已引起重視。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工作證明,施污泥、粉煤灰於農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產的作用。
(2)土地填埋處置:它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埋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最終處置技術。因其工藝簡單、
土地填埋處置
成本較低、適於處置多種類型的廢物,目前已成為一種處置固體廢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處置種類很多,採用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徵可分為山間填埋、平地填埋、廢礦坑填埋;按填埋場的狀態可分為厭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隨填埋種類的不同其填埋場構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填埋主要包括:廢棄物壩、雨水給排水系統(含浸出液體給排水系統、浸出液處理系統)、釋放氣處理系統、入場管理設施、入場道路、環境監測系統、飛散防止設施、防災設施、管理辦公室、隔離設施等。
衛生土地填埋適於處置一般固體廢物。用衛生填埋來處置城市垃圾,不僅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費用低廉,還可同時回收甲烷氣體,目前在國內外被廣泛採用。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著重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幾個主要問題。
①場地選擇:一般要考慮容量、地形、土壤、水文、氣候、交通、距離與風向、土地徵用和廢物開發利用等諸多問題。
一般來講,填埋場容量應滿足5-20年的試用期。填埋地形要便於施工,避開窪地,地面泄水能力要強,要容易取得覆蓋土壤,土壤要易壓實,防滲能力強;地下水位應盡量低,距最下層填埋物至少1.5m;避開高寒區,蒸發大於降水區最好;交通要方便,具有能在各種氣候下運輸的全天候公路,運輸距離要適宜,運輸及操作設備噪音要不至影響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填埋場地應位於城市下風向,避免氣味、灰塵對城市居民造成影響,最好選在荒蕪的廉價地區。
②填埋方法的選擇:常用的填埋方法有溝槽法、地面法、斜坡法、谷地法等。
土地填埋法的操作靈活性較大,具體採用何種方法,可根據垃圾數量以及場地的自然條件確定。
③填埋場氣體的控制:當固體廢物進入填埋場後,由於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作用會產生好氧與厭氧分解。填埋初期,由於廢物中空氣較多,垃圾中有機物開始進行好氧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水、氨氣,這一階段可持續數天;但當填埋區氧被耗盡時,垃圾中有機物轉入厭氧分解,產生甲烷、二氧化碳、氨氣、水以及硫化氫等。因此,應對這些廢氣進行控制或收集利用,以避免二次污染。
在填埋氣體控制方面,早期國外一般將填埋氣體作為一種有害氣體進行管理和處置。進入70年代後開始將之作為一種有價值尚待開發的再生資源,並對填埋氣體產生、遷移規律進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目前已開發填埋氣體回收利用的技術設備,部分國家已發展到商業應用階段,成功地將填埋氣體用於工業、民用燃料及發電。我國在這方面發展較緩慢,據悉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即將回收沼氣發電。
④浸出液的控制:填埋場浸出液一般源於降雨、地表徑流、地下水湧出、廢物本身水分、滲出液成分較復雜,其COD高達4~5萬mg/L,氨氮達700~800mg/L。
浸出液屬高濃度有機廢水,若不加以控制必然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常用的措施是設置防滲襯里,即在底部和側面設置滲透系數小的黏土或瀝青、橡膠、塑料隔層,並設置收集系統,把浸出液收集起來
的。

『肆』 固體廢棄物的最常見處理方式是什麼

固體廢物處理指的是將固體廢物轉化成適於運輸、充分利用、存儲或最後處置的形態的過程。固體廢物處理的目的是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有物理處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熱處理、固化處理。

固體廢物處理

(1)物理處理物理處理是利用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變成方便運輸、存儲、充分利用或處置的形態。物理處理方法包含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物理處理也常常是回收固體廢物中有價值物質的重要手段。

固體廢物處理方法

(2)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是採取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進而到達無害化,或將其轉變變成適於更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因為化學反應條件繁雜、影響因素較多,故化學處理方法一般 只有在所含成分單一或所含幾種化學成分特性類似的廢物處理方面。對混合廢棄物化學處理也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化學處理方法包含氧化、還原、中和、化學沉澱和化學溶出等。有一些有害固體廢物通過化學處理,還也許產生富含毒性成分的殘渣,還須對殘渣進行無害化處理或安全處置。

(3)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是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進而到達無害化成綜合利用。固體廢物通過生物處理,在容積,形態、組成等方面均發生重大變化!

方便運輸、存儲、充分利用和處置。生物處理方法包含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象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較,生物處理在經濟上般相對比較便宜,應用也十分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較長,處理效率有時不太穩定。

(4)熱處理熱處理是利用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的組成和結構,同時到達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的。熱處理方法包含焚燒、熱解、濕式氧化以及焙燒、燒結。焚燒法是充分利用燃燒反應使固體廢物中的可燃性物質發生氧化反應,進而到達減容並充分利用其熱能的目的。利用焚燒法能夠 消滅細菌和病毒,佔地面積小,還可充分利用其熱能發電等。現階段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城市生活垃圾多採取焚燒法來處理。熱解處理指的是將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在高溫下裂解,可獲取輕質燃料,如廢塑料、廢橡膠的熱解等。

(5)固化處理固化處理是採取一種惰性的固化基材將皮物固定或包裹起來以減低其對環境的危害,進而能較安全地運輸和處置的種處理過程。固化處理的對象主要是有害廢棄物和放射性廢棄物。因為處理過程需添加較多的固化基材,因而固化體的容積遠比原廢棄物的容積大。

『伍』 固體廢物的最終處置方法有哪些

1、物理處理

物理處理是通過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成為便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物理處理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物理處理也往往是回收固體廢物中有價值物質的重要手段。

2、化學處理

化學處理是採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為適於進一步處理、 處置的形態。由於化學反應條件復雜、影響因素較多,故化學處理方法通常只用在所含成分單一或所含幾種化學成分特性相似的廢物處理方面。

3、生物處理

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

4、熱處理

熱處理是通過高溫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的組成和結構,同時達到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目的。熱處理方法包括焚燒、熱解、濕式氧化以及焙燒、燒結。焚燒法是利用燃燒反應使固體廢物中的可燃性物質發生氧化反應,從而達到減容並利用其熱能的目的。

固體廢物處理的意義

對城市地區造成的固體廢物制定出全方面的、綜合性能正確處理整體規劃是極其必要的。固體廢物綜合性正確處理的目的性是將城市地區中各種各樣廢棄物集中化到一定的地點,根據固體廢物的特點,把各種各樣廢物處理整個過程組成一個系統,便於把各整個過程獲得的化學物質和能量轉換開展科學合理的集中化充分利用。

通過正確處理能夠對廢棄物開展合理有效的應急處置,降低結果是廢棄物排放量,緩解對區域的環境污染問題,避免 二次環境污染的擴散,與此同時還能保證做到總正確處理費用低,自然資源可利用率高。

『陸』 怎樣處理固體廢物

固體廢棄物處理通常是指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一般都是由專業的固體廢物處置單位收集處置,可以上危匯網看看的,有很多固廢處置的公司信息,幫你對比價格進行挑選性價比高的處置單位。目前,採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1、壓實技術
壓實是一種通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填埋場壽命的預處理技術。壓實是一種普遍採用的固體廢棄物預處理方法。如汽車、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採用壓實處理。適於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棄物還有垃圾、鬆散廢物、紙帶、紙箱及某些纖維製品等。對於那些可能使壓實設備損壞的廢棄物不宜採用壓實處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廢棄物,如焦油、污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壓實處理。
2、破碎技術
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尺寸減小,預先必須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破碎處理。經過破碎處理的廢物,由於消除了大的空隙,不僅使尺寸大小均勻,而且質地也均勻,在填埋過程中更容易壓實。固體廢棄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沖擊破碎、剪切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用的低溫破碎和濕式破碎等。
3、分選技術
固體廢物分選是實現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分選將有用的充分選出來加以利用,將有害的充分分離出來;另一種是將不同粒度級別的廢棄物加以分離。分選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質方面的差異,將其分選開。例如利用廢棄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別進行分離;利用粒徑尺寸差別進行分離;利用比重差別進行分離等。根據不同性質,可以設計製造各種機械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分選包括手工撿選、篩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渦電流分選、光學分選等。
4、固化技術
固化技術是通過向廢棄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體廢棄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種無害化處理過程。理解的固化產物應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良好的機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濕、抗凍—融特性。這樣的固化產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場處置,也可用做建築的基礎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固化處理根據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玻璃固化、自膠質固化等。
5、焚燒和熱解技術
焚燒法是固體廢物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過程。好處是把大量有害的廢料分解而變成無害的物質。由於固體廢棄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漸增加,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利用其熱能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以此法處理固體廢棄物,佔地少,處理量大,在保護環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歐洲國家較早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焚燒廠多設在1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並設有能量回收系統。日本由於土地緊張,採用焚燒法逐漸增多。焚燒過程獲得的熱能可以用於發電。利用焚燒爐發生的熱量,可以供居民取暖,用於維持溫室室溫等。目前日本及瑞士每年把超過65%的都市廢料進行焚燒而使能源再生。但是焚燒法也有缺點,例如,投資較大,焚燒過程排煙造成二次污染,設備銹蝕現象嚴重等。
熱解是將有機物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高溫(500-1000C)加熱,使之分解為氣、液、固三類產物。於焚燒法相比,熱解法則是更有前途的處理方法。它的顯著優點是基建投資少。
6、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固體廢物的分解作用使其無害化。種種技術可以使有機固體廢物轉化為能源、食品、飼料和肥料,還可以用來從廢品和廢渣中提取金屬,是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有效的技術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堆肥化、沼氣化、廢纖維素糖化、廢纖維飼料化、生物浸出等。
對於因技術原因或其他原因還無法利用或處理的固態廢棄物,是終態固體廢棄物。終態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是控制固體廢棄物污染的末端環節,是解決固體廢棄物的歸宿問題。處置的目的和技術要求是,使固體廢棄物在環境中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隔離,避免或減少其中的污染組成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
終態固體廢棄物可分為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1、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為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海洋傾倒是將固體廢棄物直接投入海洋的一種處置方法。它的根據是海洋是一個龐大的廢棄物接受體,對污染物質能有極大地稀釋能力。
進行海洋傾倒時,首先要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選擇處置場地,然後再根據處置區的海洋學特性、海洋保護水質標准、處置廢棄物的種類及傾倒方式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和經濟分析,最後按照設計的傾倒方案進行投棄。遠洋焚燒,是利用焚燒船將固體廢棄物進行船上焚燒的處置方法。廢物焚燒後產生的廢氣通過凈化裝置與冷凝器,冷凝液排入海中,氣體排入大氣,殘渣傾入海洋。這種技術適於處置易燃性廢物,如含氯的有機廢棄物。
2、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的方法有多種,包括土地填埋、土地耕作、深井灌注等。土地填埋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地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處置技術,它是目前處置固體廢棄物的主要方法。
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衛生土地填埋是處置一般固體廢棄物使之不會對公眾健康及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種處置方法,主要用來處置城市垃圾。通常把運到土地填埋場的廢棄物在限定的區域內鋪撒成一定厚度的薄層,然後壓實以減少廢棄物的體積,每層操作之後用土壤覆蓋,並壓實。壓實的廢棄物和土壤覆蓋層共同構成一個單元。具有同樣高度的一系列相互銜接的單元構成一個升層。完整的衛生土地填埋場是由一個或多個升層組成的。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該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問題。
安全土地填埋法是衛生土地填埋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對場地的建造技術要求更為嚴格。對土地填埋場必須設置人造成或天然襯里;最下層的土地填埋物要位於地下水位之上;要採取適當的措施控制和引出地表水;要配備浸出液收集、處理及監測系統,採用覆蓋材料或襯里控制可能產生的氣體,以防止氣體釋出;要記錄所處置的廢棄物的來源、性質和數量,把不相容的廢棄物分開處置。

『柒』 固體廢物一般是如何處理的

固體廢物處置方法包括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一、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隨著人們對保護環境生態重要性認識的加深和總體環境意識的提高,海洋處置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

二、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庫或貯留池貯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幾種。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

1、農用

即利用表層土壤的離子交換、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滲濾水浸出、降解產物的揮發等綜合作用機制處置固體廢物的一種方法。該技術具有工藝簡單、費用適宜、設備易於維護、對環境影響很小、能夠改善土壤結構、增長肥效等優點,主要用於處置含鹽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體廢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於農田作為一種處理方法已引起重視。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工作證明,施污泥、粉煤灰於農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產的作用。

2、土地填埋處置

它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埋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最終處置技術。因其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適於處置多種類型的廢物,已成為一種處置固體廢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處置種類很多,採用的名稱也不盡相同。按填埋地形特徵可分為山間填埋、平地填埋、廢礦坑填埋;按填埋場的狀態可分為厭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

隨填埋種類的不同其填埋場構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填埋主要包括:廢棄物壩、雨水集排水系統(含浸出液體集排水系統、浸出液處理系統)、釋放氣處理系統、入場管理設施、入場道路、環境監測系統、飛散防止設施、防災設施、管理辦公室、隔離設施等。

衛生土地填埋適於處置一般固體廢物。用衛生填埋來處置城市垃圾,不僅操作簡單,施工方便,費用低廉,還可同時回收甲烷氣體,在國內外被廣泛採用。

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著重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幾個主要問題。

3、深井灌注處置

這是指把液體注入到地下與飲用水和礦脈層隔開的可滲性岩層內。一般廢物和有害廢物可採用深井灌注方法處置。但主要還是用來處置那些實踐證明難於破壞、難於轉化、不能採用其它方法處理或採用其它方法費用昂貴的廢物。深井灌注處置前,需使廢物液化,形成真溶液或乳濁液。

深井灌注處置系統的規劃、設計、建造與操作主要分廢物的預處理、場地的選擇、井的鑽探於施工。以及環境監測等幾個階段。

組成

的城市固體廢物的組成變化很大,從市政當局到自治市,並將它與時間顯著變化。在擁有完善的廢物回收系統的城市,廢物流主要由塑料薄膜和不可回收的包裝材料等難處理廢物組成。在 20 世紀初,英國的大部分家庭垃圾 (53%)由明火產生的煤灰組成。

在沒有大量回收活動的發達地區,主要包括食物垃圾、市場垃圾、庭院垃圾、塑料容器和產品包裝材料,以及來自住宅、商業、機構和工業來源的其他雜項固體廢物。大多數城市固體廢物的定義不包括工業廢物、農業廢物、醫療廢物、放射性廢物或污水污泥。垃圾收集由市政當局在特定區域內進行。

術語「殘余廢物」是指家庭來源留下的廢物,其中含有尚未分離或送去處理的材料。廢物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分類,但以下列表代表了一個典型的分類:

1、 可生物降解的垃圾:食物和廚房垃圾、綠色垃圾、紙張(大多數可以回收利用,但可能會排除一些難以堆肥的植物材料)。

2、 可回收材料:紙張、紙板、玻璃、瓶子、罐子、錫罐、鋁罐、鋁箔、金屬、某些塑料、紡織品、服裝、輪胎、電池等。

3、 惰性廢物:建築和拆除廢物、泥土、岩石、碎片。

4、 電子電器廢棄物(WEEE)——電器、燈泡、洗衣機、電視、電腦、屏幕、手機、鬧鍾、手錶等。

5、 復合廢物:廢衣服、利樂包裝食品和飲料紙盒、玩具和塑料花園傢具等廢塑料。

6、 危險廢物,包括大多數油漆、化學品、輪胎、電池、燈泡、電器、熒光燈、氣溶膠噴霧罐和化肥。

7、 有毒廢物,包括殺蟲劑、除草劑和殺菌劑。

8、 生物醫葯廢棄物、過期葯品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固體廢物

『捌』 固體廢物的處置方式有哪些

1.焚燒(固定床、流化床、旋轉窯、熱解氣化)
2.填埋
3.固化(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熔融固化、葯劑穩定化)
4.物理化學法(篩分、酸鹼中和、氧化還原、破乳、絮凝)
5.生物處理法(微生物、植物穩定)
6.資源利用
7.水泥窯共處置

『玖』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方法有哪些

1. 焚燒(固定床、流化床、旋轉窯、熱解氣化);
2. 填埋;
3. 固化(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熔融固化、葯劑穩定化);
4. 物理化學法(篩分、酸鹼中和、氧化還原、破乳、絮凝);
5. 生物處理法(微生物、植物穩定);
6. 資源利用;
7. 水泥窯共處置

『拾』 對固體廢物有哪些基本處理方法

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
①利用礦物廢料作建築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填墊材料,冶金、化工和輕工等工業原料。
②利用含碳、油或其他有機物質的廢物從中回收能源。
③利用含有土壤、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廢物作土壤改良劑和肥料。
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和利用固體廢物資源的主要措施為:

①改革生產工藝,少排廢物:提高產品質量,生產使用壽命長的產品,使物品不致很快變成廢物。採用精料,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物排放量。例如在選礦工序中,
提高鐵礦石品位,可以少加造渣劑和焦炭,從而減少高爐渣的排放量。工業先進國家採用這種方法後,高爐渣排放量比原來可減少一半以上。
②發展物質循環利用工藝:改革傳統工藝,發展物質循環利用工藝,使生產第一種產品的廢物,成為第二種產品的原料,使生產第二種產品的廢物又成為生產第三種產品的原料等等,最後只剩下少量廢物排入環境,這樣能取得經濟的、環境的和社會的多方面的效益。
③把固體廢物納入資源管理范圍:制訂固體廢物資源化方針和鼓勵利用固體廢物的政策。建立起固體廢物資源化體系,把有明確用途的廢物納入資源分配計劃;暫時不能利用的廢物作為後備資源儲藏起來。
④制定固體廢物的管理法規:有關防治固體廢物的污染和利用固體廢物的政策都通過立法手段體現出來。一些國家都制定固體廢物管理法規以及環境標准。

閱讀全文

與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雞蛋茶的食用方法 瀏覽:973
ppr帶水接管方法視頻 瀏覽:1000
鋼絲繩安裝三通的方法 瀏覽:962
40除32簡便方法 瀏覽:330
測出自己懷孕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74
汽車平面軸承安裝方法 瀏覽:570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04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雜化方法 瀏覽:846
桃木劍打磨方法視頻 瀏覽:643
腦神經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35
眼睛黃素瘤治療方法 瀏覽:830
回血鴿子配對方法視頻 瀏覽:183
蜂蜜怎麼熬製作方法 瀏覽:214
平板閃退的解決方法 瀏覽:453
單色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434
適用於對比研究的方法 瀏覽:311
荒島上快速獲得淡水的方法 瀏覽:157
增多肌肉的訓練方法 瀏覽:846
劓刑讀音是什麼行刑方法 瀏覽:622
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