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運動預防的方法有哪些

運動預防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10 08:35:35

① 大學生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生命在於運動,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對於維持身體的健康非常有用。相信一些人在運動過程中也會發生運動損傷的可能性,為此,小編再次提醒大家,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這樣才能享受健康的人生喲。

  • 4

    在生病時期,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減少甚至取消日常的體育鍛煉,痊癒恢復期後,再逐漸增加運動量。

  • 5

    當因劇烈的運行或某種原因導致運動損傷時,要及時穩固受傷部位,然後根據自己的受傷部位和程度,及時有效的進行必要的救治。受到運行損傷時,最好不要到處亂走動,以免加重病情。

  • ② 如何避免運動損傷

    李力是個初一的學生,課間看到學校的足球比較空曠,於是就跑過去。當他看到足球門的時候,忍不住跳上去練起了單杠——他把足球門當作單杠來使用了。突然,足球門倒塌,李力被砸在了足球門下面。後來才知道,原來足球門是活動式的,四角沒有固定,當他當作單杠使用時,足球門的重心發生了偏移,倒下後砸傷了他。

    進行體育鍛煉是好事,但運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在運動中受到損傷,那就得不償失了。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一般情況下,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

    (1)認識不足,措施不當。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積極地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2)准備運動不足。不做准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易造成肌肉損傷、扭傷;准備活動敷衍了事,在神經系統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准備活動的內容不得當;過量的准備活動致使身體功能不是處於最佳狀態而是有所下降。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缺乏經驗、思想麻痹、情緒急躁;或在練習中因恐懼、害羞而產生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等。

    (4)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差,或動作要領掌握不正確,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發生損傷事故。

    (5)不良的氣候變化。如過高的氣溫和潮濕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狎或其他損傷事故。

    對臨床上的青少年運動傷害情況做的統計顯示,除無法預料的腦傷害外,膝關節傷害佔了一半,踝傷害佔了30%,其餘的是骨骼肌肉傷害、暑天脫水傷害等。這些傷害無一例外都是不適當的運動方式所致。了解一些體育運動的相關安全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傷和意外。那麼,如何做好安全預防工作呢?

    (1)注意衣著,適當增減衣服。體育鍛煉時,衣服要寬松,不應穿帶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帶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質物體,女生不得穿高跟鞋、男生不得穿皮鞋,要穿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患有近視眼的同學,如果不戴眼鏡可以上體育課,就盡量不要戴眼鏡。如果必須戴眼鏡,做動作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做墊上運動時,必須摘下眼鏡。

    (2)使用運動護具。各種關節護具如足關節的護踝、肘關節的護肘、保護腰椎的腰帶以及健美褲等,能夠在人們的競技運動乃至平日的體育健身活動中,為關節及肌肉分擔外來的壓力和沖擊。而關節則是運動中最容易損傷的部位,還有關節的過伸或過屈都有可能對肌腱造成損傷,所以適當佩帶運動護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關節受損和肌腱過度拉伸。例如,打籃球時戴上護腕、護膝、護踝,踢足球時戴上護腿板,打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時戴上護肘、護腕都是很好的運動損傷防護措施。

    (3)做好、做足運動前的准備活動。准備活動是進行一切練習前的必備部分,只有充分地做好、做足准備活動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前的准備還包括要仔細研究體育器械,掌握相關體育器械的使用常識,這樣才能安全地進行鍛煉,並取得好的效果。

    (4)運動時適當補充水分。夏天青少年運動最常見的損傷是由於脫水引起的中暑、肌肉痙攣以及其他損傷。每年世界夏季馬拉松比賽,總有參與者因為脫水導致傷亡。白開水和礦泉水解「口渴」,但不及淡鹽水解「體渴」。建議青少年夏季運動前後可以喝一點淡鹽水補充鈉離子,另外不妨在淡鹽水中再加少量的糖以補充能量。此外,要避免在烈日下進行長時間劇烈運動。

    (5)學會運動中的保護性動作。比如,當身體失去平衡時,運動者應立即或向前、或向後、或向左、或向右跨出一大步,以保持平衡。又如,人從高處跳下時,要用前腳掌先著地,同時屈膝緩沖。再如,進行健美活動、「功夫」健身者,切忌「硬拉」、「深蹲」,以防損傷相應部位的肌肉群。

    (6)掌握適宜的運動「度」和「量」。普通人應以有氧運動鍛煉為主,一般運動鍛煉可以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鍾。但要注意的是,在任何鍛煉活動中,單個動作重復次數不宜過多,一個肢體或關節不要過久地做同一動作,盡量不做過屈或過伸的動作,以免造成關節損傷。普通人有氧鍛煉活動強度的簡單觀察方法是,如果在鍛煉活動中說話困難了就說明強度有些大,可以調整;而感覺呼吸困難了,就說明運動強度已過大要減小運動強度。

    (7)做好運動後的放鬆活動。運動後放鬆與運動前准備一樣重要,肌肉在練習過程中高度緊張後需要及時地放鬆從而獲,導體息。具體做法可以用音樂放鬆法,意念放鬆法等。

    ③ 各種常見運動損傷預防措施與手段有哪些

    一、發生運動損傷後的救治

    措施(一)踝關節韌帶損傷的救治措施

    傷後應當立即用拇指指腹壓迫痛點(即韌帶損傷處)止血。趁局部疼痛尚輕,腫脹未明顯,還沒有出現踝關節兩側肌痙攣時,立即進行踝關節強迫內翻試查,以了解韌帶是否斷裂。如外側副韌帶損傷應將踝關節包紮於輕度處翻背屈位。

    用綳帶將踝關節包紮於輕度處翻背屈位,制動4~7天,亦可同時配合外敷活血散淤消腫止痛中葯。4天以後可保持原固定下地走路,並配合按摩、理療和踝背伸抬腿練習。按摩方法採取踝關節外側推摩手法,足背和小腿前外側用捏和揉捏手法。1~2周可基本痊癒。如是在比賽中受傷需要繼續參賽者,可採用粘膏支持帶固定後參加比賽,賽後進行治療,方法同前。

    傷後,急性期應當抬高患肢,休息。一旦腫脹、疼痛開始緩解時,要積極進行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練習及屈伸活動。解除固定後,在彈力綳帶或護踝的保護下,逐漸參加一般鍛煉。重壓患處無疼痛,踝關節強迫內翻試驗亦無疼痛時,可完全去除支持帶恢復正常訓練。

    (二)膝關節急性損傷的救治措施

    輕微側副韌帶扭傷處理。疼痛較輕,腫脹不明顯,無關節屈伸功能障礙者,置患膝於微屈曲位,停止活動2~3天,外敷活血止痛中葯。然後,開始步行鍛煉,用葯酒作按摩治療。膝關節患處由遠心向近心作輕推摩,大小腿肌肉用揉捏法。每練習直膝抬腿及負重直抬腿、抗阻直膝抬腿2~3次,總時間約40~50分鍾。若參加比賽,應用黏膏支持帶及彈力綳帶保護。

    較重的側副韌帶扭傷處理。患處有較明顯的腫脹,患膝呈半屈曲位,伸屈功能受限,患者有疼痛加劇傾向的病例,早期治療著重於止血、止痛和保護受傷韌帶不致進一步加重損傷。一般採用棉墊或橡皮海綿加彈力綳帶壓迫包紮,再用托板將患膝固定於微屈位然後抬高患肢休息。2~3天以後去除壓迫材料,開始按摩治療,按摩方法與輕微扭傷同,隔天1次,亦可配合外敷和內服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中葯或理療,繼續托板固定。與此同時,應開始每天做2~3次股四頭肌靜力收縮(綳頸)。傷後10天左右可加大按摩力量,增加按摩手法,增加直膝抬腿練習並逐漸過渡到負重地膝抬腿練習,同時仍可配合外用和內服舒筋活絡中葯。2~3天以後解除托板固定,開始練習走路,繼續按摩治療並增加彈筋手法,同時練習膝關節屈伸運動,並逐漸過渡到屈曲位抗阻力伸膝練習。剛恢復下地走路時,傷處可粘貼活絡膏或橡皮膏,患肢鞋跟用楔形墊墊高0.5~1厘米以防止反復扭傷,墊高鞋跟直至局部無壓痛和肌力恢復正常為止。按摩、理療、中葯熏洗對恢復膝關節功能都有良好效果。

    (三)足部損傷的救治措施

    受傷後的救治措施同踝關節損傷的救治辦法,注意制動和包紮固定。

    在恢復期間,用受傷腳趾寫字練習。坐在凳子上使受傷的腳懸在空中,然後用受傷腳的腳趾練習寫大寫英文字母,或寫1、2、3、4、5、6等直到26。完整地寫26個英文字母,或26個阿拉伯數字,每組做3次,每天做兩遍。

    用腳趾拉毛巾,對關節靈活性進行練習。坐在椅子上,將一條毛巾平展地放到面前的地板上,受傷腳的腳跟放在地板上,用腳趾向坐的方向拉動毛巾,當完全把毛巾拉過來後,再把毛巾平放原位,每組做5次至10次,每天做兩遍。為了增加做練習的難度,可在毛巾上放適當的重量,如一本厚書,以增加練習時的阻力。還可做腳拉橡皮管的練習,這種方法比較綜合,可同時對力量和靈活性進行練習。練習呈坐姿,先將橡皮管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系在受傷的腳上,用腳向外拉橡皮管,然後向內放鬆,再向前拉,再放鬆,反復練習,每組做10次至15次,每天做兩遍。

    (四)腰部扭傷和勞損

    休息。傷後初期,宜仰卧於有墊子的木板床,短期可在腰部墊一薄枕以便放鬆腰肌;也可以與俯卧位相間交替,避免使受傷組織再受任何牽扯,以得修復。輕度扭傷,休息2~3天,較重扭傷,需休息一周左右。

    按摩。傷後即可進行穴位按摩,能減輕或消除腰痛。常用按摩手法有;推拿、揉、叩打、彈筋、按壓、搓、擦摩等,既可依此順序進行,也可選擇其中若干手法有機地組合應用,每次10~20分鍾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體療。加強腰、腹肌鍛煉,對增強肌肉彈性和耐力,提高脊柱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改善肌肉的供氧狀態,過多卧床休息是不適當的。體療的原則應該是在不引起疼痛和肌肉痙攣的前提下進行肌肉靜力性收縮鍛煉,需持之以恆。

    (五)其他外部損傷的救治措施

    鼻出血。鼻出血時把頭後仰,用拇食指在鼻翼外面相對擠揉壓迫(傷者用口呼吸)數分鍾。額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面部擦傷。面部擦拭傷的處理辦法是:用30%過氧化氫將擦傷部位臟東西擦洗掉,或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將擦傷部位的臟東西洗掉,擦乾,然後搽上紅葯水或紫葯水。

    掌、指和關節扭傷。多是手指受到側方外力沖擊而致傷。多以手部隔擋時技術動作錯誤,以手指接觸而引起。輕度扭傷關節穩定性正常者,可於微屈位輕輕拔伸牽引,外擦葯酒,輕捏數次,不揉、不扳,然後用粘膏將靠近傷側的健指連同患指固定在一起,第三天開始練習主動屈伸活動,繼續外擦葯酒。扭傷稍有側方活動者,宜用一塊弓形小夾板放在掌側將患指固定於半屈位,有時也可採用上述粘膏固定法,3周以後開始練習關節伸、屈活動。

    骨折和脫臼。對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骨折後肢體不穩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如一時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關節固定於軀幹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於對側的肢體上。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門板或擔架上,軀干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不致移動,不能抬傷者頭部,這樣會引起傷者脊髓損傷或發生截癱。昏迷者應俯卧,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肺內。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一旦發生脫臼,應囑病人保持安靜、不要活動,更不可揉搓脫臼部位。如脫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彎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掛在頸上,再用一條寬頻纏過腦部,在對側腦作結。如脫臼部位在髖部,則應立即讓病人躺在軟卧上送往醫院。

    二、跆拳道運動的損傷預防

    跆拳道是一種既防身又強身的奧運競技項目,選手們雖有各種防護器材的保護,但強有力的攻擊仍可能造成部分選手遭受運動傷害。因此,如何保護選手、延長選手的運動生涯,成了不可忽視的課題。跆拳道運動傷害釋義醫師認為,跆拳道選手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踝部、足背、膝前部、脛骨、股前部、股後部、腰椎、手指等,此外還有其他20個部位也容易經常受傷,必須多加註意。醫護人員認為強烈撞擊、局部過度使用、姿勢不正確、用力不當、二度重創、熱身方式不對或不足,以及技術動作不成熟等,都是造成運動傷害的主要因素,其最常見症狀包括挫傷(撞傷)、肌肉拉傷、韌帶扭傷、骨膜炎、關節炎、肌腱炎等。建議跆拳道練習者要正確地在訓練前及訓練後進行適度的熱身,訓練前熱身30分鍾左右,訓練後20分鍾左右。訓練強度及訓練量必須適當,依年齡、體格、技術熟練程度、訓練級別、疲勞恢復情況等實施。練習或比賽時保護裝備必須齊全,對打時一定要穿著完整的護具上場。每一訓練場都應設防護員或醫師。訓練期必須保持比賽量級之體重,避免青少年及瘦型身材選手減體重。注意訓練節奏,避免技術水平差異過大的選手對打。

    (一)如何減少跆拳道實戰中受到的傷害

    對打不要硬碰硬,否則你的手臂和對方的脛骨都容易受傷。就跆拳道而言,主要就是借著步法、身法和手法的配合,來化解對方攻擊的大部分力道。初學者看到對手朝自己踢來總是很緊張,會下意識地直接伸手去擋,結果兩敗俱傷。你多實戰幾次,就會慢慢看出對手的攻擊是有一定軌跡的,你不需要硬擋,而是利用跆拳道靈活的步法閃開主要的攻擊力道,而手也不是去硬隔,而是順勢撥開,這樣雙方都不會受傷。當然,對手的實力越強,你就越難看出攻擊的軌跡進而化勁,所以關鍵還是在自己平常的訓練以及實戰經驗要足夠。

    (二)對跆拳道運動傷害的防護

    事前預防重於事後治療,不管在跆拳道平時訓練或比賽對打,身為選手或教練都必須了解如何預防傷害發生,並完全了解保護選手之道。

    以下提供十項預防跆拳道傷害之建言:①選手要正確適度的於訓練前及訓練後熱身,訓練前30分鍾左右,訓練後20分鍾左右。②訓練強度及量必須適當,依年齡大小、體格壯瘦、技術熟練、訓練期別、疲勞恢復等漸進實施。③練習或比賽時必須注意保護裝備齊全,對打時一定穿著完整之護具才能上場。④每一訓練場應增設防護員或醫師。⑤練習動作必須符合人體運動力學原理。⑥比賽期後,必須有適當之時間調養,約三十天。⑦訓練並隨時與告知教練比賽太勉強,注意個人身體當時情況。⑧訓練期就必須保持比賽量級之體重,避免青少年及體型屬於瘦型身材之選手降體重。⑨注意訓練課程安排節奏、運動相互位置需保持安全距離。⑩避免技術層面差異過大之選手對打。跆拳道運動傷害發生後,教練及選手必須知道冷敷、熱敷、止血、固定、送醫之運動傷害處理方式。

    對於跆拳道運動傷害的六項治療建言:①使用冷敷法之方式,將冰塊或冰水袋直接和皮膚接觸冷敷10~15分鍾,休息5~10分鍾,反復4次左右。使用於急性挫傷、關節韌帶扭傷、肌肉拉傷等。②並用熱敷法(冷熱交替式水療法)之方式,將患部浸於38~40攝氏度的熱水中約4~6分鍾,立刻改浸於10~16攝氏度的冷水中約1~2分鍾,反復5次左右。第一次及最後一次需浸於熱水中,使用於舊傷或傷勢不再惡化時。③若出血狀況嚴重時,使用止血法,於傷口處直接加壓、利用壓力點控制血流、利用止血袋或止血器止血等。並學會固定病患受傷部位避免因移位而再度受傷。④傷害發生之處理最後階段必須將傷者送醫,並向提供醫生受傷經過情形。⑤適當運用中醫及西醫之療效,如果是急性挫傷及扭傷應避免中醫推拿方式。⑥復健期應作適當輕度活動促進復原能力。

    (三)跆拳道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

    另外,在訓練中要遵守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運動量由小到大,全面身體素質訓練和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相結合,練習技術動作由簡到難,當運動員疲勞時應減少運動量,不做高難度動作,只要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損傷的發生是可以防止的。

    ④ 體育鍛煉中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關於體育鍛煉中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1、體育活動前的預防:

    思想上要重視、檢查場地、擺放好器械設備、穿戴合適的運動服裝。

    2、體育課中的預防:

    要做好准備活動、掌握知覺過程,產生意識預見、要嚴肅認真,並組織嚴密。

    適度合理的選擇運動方式,對於較強的運動。如籃球、足球等這類項目運動中,要注意上肢的力度,不要過分用力,並保持相對的緊張度,以防外來的突然性暴力動作,同時保持低重心,加固根底也是很好的自我保護方法。

    (4)運動預防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關於運動損傷的預防:

    鍛煉給大家帶來各種各樣的好處,身體變好,精神面貌不一樣了,身材窈窕了……但由之而來的運動創傷病人也是越來越多,比較嚴重的比如膝關節半月板撕裂、交叉韌帶斷裂、肩肌腱斷裂等。

    楊渝平提醒,如果你打算開始一項長期堅持的運動,應當先對身體條件有一個評估。平時不怎麼運動的人,器官的運動功能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肌肉鬆弛、韌帶較硬,中樞神經、內臟系統功能較低下,如果急於進行激烈和不當的運動,就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平時不運動的人開始運動需要循序漸進,比如開始一段時間先做一些動作緩和的運動,鍛煉的強度也應該稍小一些,給身體提供一個緩沖和適應的過程,讓身體逐漸適應運動的節奏。

    運動前做好熱身,如牽拉韌帶,放鬆肌肉,充分活動關節等等;在室外運動時穿保暖、透汗的衣服,這樣逐漸把身體調整到適合運動的狀態。

    隨著秋季的來臨,可以多進行室內的運動項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體能訓練、瑜伽、舞蹈等。但隨著馬拉松熱的興起,以及我國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成功,長跑、滑雪、滑冰等室外運動項目也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⑤ 運動損傷的預防有那幾種措施

    受傷幾乎成了所有喜愛運動者的一大煩惱。其實,所有傷害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防止傷害可能發生的最佳方法就是訓練中嚴格遵守以下五個簡單步驟:

    適當熱身

    決不要一開始就投入正式訓練。要逐漸預熱,慢慢進入狀態,以便為正式訓練做好准備。若是寒冷天氣,有必要多穿一些來保溫,並延長預熱時間。不要以大活動量來熱身,可以採用一些柔韌性拉伸操作為活動的開始來預熱肌體,時間不要過長,10分鍾左右即可。讓血液充氧,並把能量物質輸送到全身。

    正確訓練

    正確訓練不僅指身體每個部位訓練方式的正確性,而且還包括安排每個練習前後順序的合理性、正確性。因為,流向你肌肉的血液才是建造和保護肌肉的實施者。讓你希望的部位持續充血並在訓練中保持的時間越長越好。比如,你練完胸部之後,接下來練肩部將是最佳選擇,而不是去練小腿。許多二頭肌受傷大都發生在臂部訓練的開始部分——彎舉練習。這是因為,反握直杠、杠鈴的方法不當,對肘關節造成過度的壓力所致。不管別人怎麼說,千萬不要把杠鈴彎舉放在臂部訓練的第一個動作。

    不要使肌肉過度疲勞

    當身體發出「我不行了」,「不能再練了」的信號,而你又無視這一信號繼續我行我素的話,那麼,你離受傷就不遠了。要知道訓練中的超負荷和過度訓練是性質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雖然他們在訓練中相差甚微,但給你帶來的結果卻是完全相反的。必須認清並能區別二者之間的不同。

    集中精力

    當你開始訓練後,不要讓別人分散你的注意力。那種漫不經心,邊練邊聊式的訓練所造成的損傷隨時可能發生。

    合理的營養

    食物是我們賴以不斷前進的能量物質。沒有合理的營養補充,我們將難以進步,無法達到最佳狀態。所謂合理就是在遵循共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迎合個性的特殊需求。合理的營養能快速修復我們有意破壞的肌纖維,使之更加健壯,從而使受傷幾率大大降低。

    ⑥ 預防運動受傷的方法有哪些

    一、認真做好准備活動。對訓練中負擔較大和易受傷的部位要特別做好准備活動。

    二、做好放鬆和整理活動。訓練後必須做一些伸展放鬆練習,以加速運動部位的恢復。

    三、大重量訓練要適可而止,做動作時不要速度太快和突然啟動。

    四、加強醫務和場地檢查。最好定期進行體格檢查,以便及早發現隱患,採取措施。

    五、注意身體的警號,長期有時斷時續的肌肉酸脹疼痛等是身體發出的警號。

    六、認真總結預防傷害的經驗。要認清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找出其發生的規律,從而更好地進行預防。

    ⑦ 怎樣預防運動中的安全問題處理方法有哪些

    一、 運動損傷的預防

    1、學習運動創傷的預防知識,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做好組織工作,採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檢查運動場地和器材,穿著合適的服裝與鞋子。

    3、在激烈運動和比賽前都要做好准備活動。

    4、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活動內容,適當控制運動量。

    5、掌握運動要領,加強保護和幫助。

    6、加強醫務監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二、常見的運動損傷與處理

    1、擦傷(皮膚表面受到磨擦後的損傷)

    處理:A、輕度擦傷:傷口乾凈者一般只要塗上紅葯水或紫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傷:(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講解)、抬高肢體法、綳帶加壓包紮法、手指直接指點壓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神經的感覺,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腫的作用,常用於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擊而出血)

    處理:應使受傷者坐下,頭後仰,暫時用口呼吸,鼻孔用紗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額和鼻樑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傷(當關節活動范圍超過正常限度時,附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傷處理:應先止血、止痛。可把受傷肢體抬高,用冷水淋洗傷部或用冷毛巾進行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程度,減輕疼痛。不要亂揉私心動,防止增加出血。然後在傷處墊上棉花,用綳帶加壓包紮。受傷48小時以後改用熱敷,促進淤血的吸收。

    4、挫傷(在鈍重器械打擊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組織、肌肉、韌帶或其它組織受傷,而傷部皮膚往往完整無損或只有輕微破損。)處理同(3)。

    5、腦震盪(頭部受天外力打擊或碰撞到堅硬物體,使腦神經細胞、纖維受到過度震動。)

    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腦震盪。

    處理:對輕度腦震盪的病人,安靜卧床休息一、二天後,可在一星期後參加適當的活動。對中、重度的腦震盪,要保持傷員絕對安靜,仰卧在平坦的地方,頭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時送醫院治療。

    6、脫臼(由於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使關節面脫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處理:動作要輕巧,不可亂伸亂扭。可以先冷敷,紮上綳帶,保持關節固定不動,再請醫生矯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壞)

    處理:首先應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後包紮固定,送醫院治療。

    閱讀全文

    與運動預防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pr帶水接管方法視頻 瀏覽:1000
    鋼絲繩安裝三通的方法 瀏覽:962
    40除32簡便方法 瀏覽:330
    測出自己懷孕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74
    汽車平面軸承安裝方法 瀏覽:570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04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雜化方法 瀏覽:846
    桃木劍打磨方法視頻 瀏覽:643
    腦神經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35
    眼睛黃素瘤治療方法 瀏覽:829
    回血鴿子配對方法視頻 瀏覽:183
    蜂蜜怎麼熬製作方法 瀏覽:214
    平板閃退的解決方法 瀏覽:453
    單色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434
    適用於對比研究的方法 瀏覽:311
    荒島上快速獲得淡水的方法 瀏覽:157
    增多肌肉的訓練方法 瀏覽:846
    劓刑讀音是什麼行刑方法 瀏覽:622
    控制器參數的工程整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671
    嘌呤片計算方法 瀏覽: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