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頸椎小關節紊亂有哪些治療辦法
頸椎小關節紊亂症是指頸椎的小關節超出正常的活動范圍,多見於中青年,初次起病者一般年齡較輕,常因外傷、勞累或受涼等因素誘發。治療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治療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方法有哪些:
1、葯物治療,必要時適當配合中、西葯予以活血化瘀及消炎止痛治療。
2、針刀治療,治療原則是針刀松解病變的軟組織,一定要在正規的醫院進行,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另外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a 定點要准確。
b 手持針刀必須要有支點。
c 病變的松解剝離范圍切勿過大、過深。
d 要熟悉解剖位置,防止損傷神經和血管。
3、手法治療,針刀術後立即配合手法正骨復位糾正失穩的錐體小關節,常採用的是頸椎錯位仰卧位手法,復位原則:先向健側復位,後向患側復位。
4、還可以採用一些物理療法,進行康復訓練,已達到治癒的目的。
治療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方法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完了,頸椎小關節紊亂症常可經常復發,從而影響頸椎的穩定性,長期反復發作者可促使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加速頸椎病的發展,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在治療後一定要注意預防和護理。
腰椎小關節接近矢狀位,有利於腰椎前屈、後伸運動,當超過運動范圍不能復位時,就會嵌壓滑膜和關節囊,引起腰痛、腰椎活動受限等臨床症狀,稱腰椎小關節紊亂症。那麼,腰椎小關節紊亂症的治療原則有哪些呢?
腰椎小關節紊亂症的治療原則
一、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者,可行腰椎關節囊和滑膜切除術。
二、卧床休息,口服鎮痛葯和解痙劑。
三、斜扳手法復位:安全、快速、有效解除劇烈腰痛和肌肉痙攣的方法。不需要麻醉,通過放鬆腰背肌、快速旋轉復位使嵌頓的滑膜解除壓迫。
四、針灸、按摩、理療:有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的作用,但不能治癒。
五、局部封閉:短期內止痛效果良好。
六、腰背肌功能鍛煉:增強腰椎穩定性,防止復發。
頸椎小關節紊亂症多見於中青年,初次起病者一般年齡較輕,常因外傷、勞累或受涼等因素誘發,起病較急,治癒後容易復發,常可反復發作。
局部表現為頸部疼痛,頸項強直,活動明顯受限,嚴重病例可出現斜頸樣外觀。此外,因頸椎病變局部的植物神經末梢受到刺激以後可發生一系列反射性症狀,病人可感有頭昏、視物模糊、復視、眼震、吶吃、面部麻木等表現,即頭—頸綜合征。
檢查可發現病變頸椎棘突向一側隆起或呈現明顯偏歪,椎旁常有明確壓痛點,此外風池穴或肩胛內緣也可有壓痛。症狀較重者尚可查出有頸項強直、肌肉緊張、活動明顯受限、斜頸畸形等體征。
X線檢查一般無頸椎退行性改變,正位片可顯示頸椎側彎畸形,病變棘突偏歪;側位片可發現患椎有旋轉表現,即可出現病變頸椎椎間小關節雙影改變(雙凸現象)、椎根切跡呈現雙影改變(雙凹現象)及椎體後緣雙影(雙邊現象),而其上下頸椎卻顯影正常;斜位片則可顯示椎間關節間隙有相對增寬或狹窄現象。
考慮為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患者,經治療棘突偏歪得到糾正後,症狀消失或明顯好轉,即可確立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診斷。
頸椎小關節錯位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帶給患者很多的病痛。很多人苦於尋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法,病痛繼續折磨怎麼辦?別擔心,臭氧髓核消融術幫您恢復健康。
頸椎小關節錯位長此以往給患者帶來健康的威脅,患者會經常性的頭暈頭疼,有時引起手麻,頸肩疼痛等。頸椎小關節錯位長期得不到治療還會引發頸椎病。那該怎麼解決呢?
臭氧自1840年由德國人Schordein發現並命名,1990年末,臭氧注射在歐洲被引進作為椎間盤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近10年來,臭氧在椎間盤疾病及軟組織疼痛方面的應用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臭氧髓核消融術通過微創介入手段直接注射臭氧於椎間盤髓核組織內,臭氧注入椎體後能迅速氧化髓核內的蛋白多糖,使髓核細胞膜和細胞內結構破壞,造成細胞變性壞死,細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喪失,使髓核滲透壓降低從而導致水分丟失,髓核體積縮小,達到緩解和治療的目的。
頸椎小關節錯位有了臭氧髓核消融術這種新療法,從此還您一個健康的身體。北京恆安骨科醫院專注於患者的健康,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負責。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你知道哪些?頸椎病是一種慢性疾病,而很多人對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不是很了解,那麼,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就來具體介紹一下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1、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之神經阻滯或者病灶注射療法,是直接將葯物注射到神經根、神經節、神經干附近或注射到包含神經組織在內的疏鬆結締組織內,對改善病變部位的血流循環、血流速度、血流量,對消除疼痛、麻木,改善頭暈、失眠、耳鳴、視力疲勞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頸椎牽引療法對頸椎病是較為有效且應用廣泛的一種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此療法適用於各型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有效,對退行性變化嚴重的頸椎病患者,應注意牽引的時間、強度和角度。對病程較長的脊髓型頸椎病進行頸牽引,有時可使症狀加重,應慎用和不用。
3、傳統的按摩、推拿療法對頸椎病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但是這種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對於頸椎小關節紊亂、頸椎半脫位、嚴重骨質疏鬆症等疾患,慎用和禁用頸椎旋轉復位手法。建議採用旋轉復位手法進行頸椎病治療時,要在頸椎X光檢查的基礎上進行。
4、理療也是較為有效和常用的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5、葯物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常用的葯物有:解熱鎮痛劑、擴張血管葯物、解痙類葯物、營養和調節神經系統葯物、增強骨代謝的鈣劑等都是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6、各種外敷葯的局部應用對減輕因肌肉筋膜炎和肌肉勞損所引起的疼痛有良好效果。這同樣是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之一。
以上就是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你知道哪些的相關介紹,僅供參考,在此希望頸椎病患者能選擇正規的醫院接受頸椎病的治療
希望可以幫得到你
Ⅱ 腰椎小關節紊亂症狀和治療
屋漏偏逢連夜雨
【解釋:】屋子漏了,可是偏偏又趕上連夜下雨。船本來就遲到了,但是又趕上逆風航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禍不單行。引申為本來已經夠倒霉的了,但恰巧還有火上澆油的更大的打擊.整句話內容: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馮夢龍<醒世恆言>
其實這只是人的一種心態,「屋漏」不一定會逢「連夜雨」的。
船遲又遇打頭風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是馮夢龍《醒世恆言》意思是說:屋子陋了,可是偏偏又趕上連夜下雨。船本來就遲到了,但是又趕上逆風航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禍不單行。引申為本來已經夠倒霉的了,但恰巧還有火上澆油的更大的打擊。
船破又遇頂頭風,非常倒霉.
Ⅲ 脊椎小關節紊亂怎麼辦
頸椎小關節紊亂通俗一點來講就是頸椎錯位,那麼大家知道頸椎錯位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嗎?
按摩針灸也可以治療頸椎小關節紊亂1)按摩:採用經絡按摩,即頸椎小關節紊亂患者採取坐姿,操作者站在他的身後,一隻手握住患者的額頭,另一隻手用拇指點壓痛點;然後在患側的肩部和背部做自上而下的按摩,重復4-5次,並要求他做一些活動,如低頭和旋轉頭部;然後,操作者用左手托住患者的頭枕,用另一隻手托住患者的下領,同時用雙手慢慢向上拉,在拉的過程中使頭部和頸部向後傾斜,或左右旋轉3-4次;最後,用輕柔的手法做3-5分鍾的局部按摩。這種方法可以放鬆肌肉和肌腱,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頸部肌肉痙攣和疼痛。2)針灸:選擇風池、大椎、外關、局部壓痛點等。強烈刺激,保持針刺5-10分鍾。
Ⅳ 小關節紊亂如何治療
腰椎小關節紊亂綜合征在急性期主要的治療是卧床休息,同時可口服止痛解痙劑如安定、舒筋靈等,可緩解和消除腰肌痙攣,減小椎間關節的壓力,對於促進嵌頓滑膜的退出十分有效。此外尚可試用。 牽引:病人俯卧位,腹部墊枕,術者兩手握踝緩慢牽引達1min,然後慢慢松開,1min後再重復牽引,連續數次後,卧床休息。 針灸:取腎俞、腰陽關、志室、氣海俞、阿是穴等,針後可拔火罐。 理療:急性期可用電興奮刺激以使肌肉鬆弛,其餘超短波、微波治療應在恢復期或慢性疼痛時使用。 小關節囊封閉:急性期可止痛解痙,慢性期可鎮痛消炎,對本病的康復很有利。 手法治療:手法可解滑膜嵌頓,使關節位置恢復正常,有緩解痙攣、解除疼痛的
Ⅳ 腰椎小關節紊亂焦慮症怎麼護理
臨床上腰椎小關節治療方法為對症治療,早期的影像學檢查可以分析病情是否有骨質增生、狹窄、神經受壓等病情,這樣更有利於幫助患者緩解對腰椎健康造成的影響。在確定疾病後,還應該聽從醫生的安排,選擇手術、葯物或者是更有效的方法來改善疾病,下面了解一下,腰椎小關節紊亂如何治療?
第一、腰椎小關節紊亂通常診斷為急性腰大肌筋膜炎或急性腰扭傷,表現為患者運動時無法移動腰椎,並且疼痛特別嚴重。在西醫上,它是一種急性腰大肌撕裂,這時西醫治療要符合臨床治療標准,比如消炎葯、止痛葯的效果都不錯。
第二、實際上,除了椎間盤外,腰椎的兩個椎體之間的許多關節還具有上下小關節,並且小關節容易扭傷。這時進行傳統的中葯療法,通常是手工按摩,達到減輕壓力的目的。
第三、腰椎小關節紊亂治療應該注意卧床休息,讓肌肉緩慢地自我修復,讓受損部位緩慢癒合。隨後使用少許消炎止痛膏,也就是一周左右的時間,病症就會逐漸好轉。不過,有些人在行走或移動時,會出現復發性脫位,即所謂的脫位或失調。因此,腰椎小關節紊亂治療方法很多,當病症嚴重時,不如考慮進行綜合治療。通過以上的合理治療,病症才能在短時間內治癒。
腰椎小關節紊亂治療方式已經有所了解,由於腰部疼痛會影響患者的正常活動,對以後的日常生活不利。如果疼痛非常明顯,可以選擇一些緩解疼痛的葯物來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要注意休息,否則會導致病情變得更加嚴重,尤其是在後期發病過程中,還要保證良好的姿勢來緩解病情。
Ⅵ 腰小關節紊亂如何治療啊
腰椎間小關節紊亂症是腰部急慢性損傷的常見病,屬祖國醫學「腰部傷筋」或「閃腰」的范疇。筆者在臨床上運用手法配合中醫辨證分型,治療90例腰椎間小關節紊亂症的病人,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90例,男65例,女25例,年齡20~60歲,其中30歲~55歲佔90%,病程最短1小時,最長15天。均為彎腰搬物或彎腰起身時受傷。 2 診斷要點 2.1 有急性腰部扭傷史,大多數為彎腰抬重物或彎腰起身時,突然覺腰正中劇烈疼痛而不敢動彈。 2.2 病人主訴腰部正中劇痛,站立位時,髖膝關節微曲,兩手扶腰,卧位時屈身側卧,懼怕別人搬動。 2.3 腰部肌肉緊張,骶棘肌痙攣明顯,錯位棘突旁壓痛,腰後伸試驗(+),X線照片,一般無異常體征,部分可能出現腰椎小關節排列不對稱,有後凸、側彎和椎間隙左右不等的表現。 3 治療方法 3.1 手法治療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術者用拇指點揉腎俞、氣海俞、委中、阿是穴,力量由輕漸重,約5分鍾,點揉完後,在脊柱兩側用手掌循足太陽膀胱經自上而下進行按摩約5~10分鍾,以達到鎮痛緩解肌肉痙攣的目的。 牽抖法:按摩完後,患者俯卧位,一助手拉住患者兩腋下,一助手拉住患者雙踝關節,術者在中間輕捶腰部,持續3~5分鍾,助手將患者雙下肢抬起,使腹部離床,在維持牽引的同時,作肢體腰部的快速抖動。旋轉方法:牽抖完後,患者側卧位,患側在上,患側髖關節深屈曲,健側微屈曲,術者立於患者背後,令患者全身放鬆,一手扳肩,一手推臀,使上身旋後,骨盆旋前,當活動到最大范圍時,術者用力作一下推扳動作,此時即可聽到「喀咔」的響聲,這是手法復位成功的關鍵,疼痛可頓時減輕。亦可用坐位旋轉法,患者正坐於凳子上,助手固定病人膝部,術者坐於病人患側,一手穿過病人腋下至頸部,一手拇指壓住錯位椎體棘突旁,令病人放鬆,下壓病人頸部使上半身彎腰60~90°,向患側旋轉至最大范圍時,使患者軀干向後內側旋轉,同時按住棘突的拇指用力頂推棘突,此時可聽到「喀咔」的響聲,表示復位成功。復位後,再作腰部按摩,上下理順手法約3~5分鍾。 3.2 分型及辯證施治 氣滯血瘀型: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以桃紅四物湯加絲瓜絡、桑枝、牛膝。 寒濕入絡型:治療以散寒化濕,通經活絡,補氣血,方以獨活寄生湯加威靈仙、川加皮。 氣血虧虛型:治療以補益氣血,強筋壯骨,舒筋活絡,方以八珍湯加土鱉、杜仲、狗脊。 肝腎陰虛型:治療以滋補肝腎,養陰降火,舒筋通絡,方以六味地黃湯加牛膝、土鱉、寬筋藤、秦艽。 濕熱型:治療以清熱通絡燥濕,方以四妙丸加桑枝、茅根、川木瓜、蠶砂。 4 療效標准及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准 優良:腰椎間小關節錯位1次糾正,復位後,腰痛大部份消失,彎腰60°~90°,後伸10°~30°,左右側屈15°~30°,腰左右旋轉10°~30°,起卧行走自如,2~7天痊癒,功能恢復正常。一般:腰椎間小關節錯位2次復位糾正,復位後,腰部劇痛減輕,彎腰40°~60°,後伸0°~10°,左右側屈5°~15°,腰左右旋轉5°~10°,需藉助別人攙扶起卧行走,8~12天痊癒,功能恢復正常。差:腰椎間小關節錯位沒有糾正,腰痛難愈,腰部活動受限,行走不便,反復發作。 90例病人經治療後,優良75例,一般15例,無差病例。療程最短3天,最長12天。90例病人經追蹤復查半年~1年,無復發。 5 典型病例 患者陳某,男,45歲,於96年3月25日下午彎腰取物起立時,突覺腰部劇痛難忍,站立不穩,舉步艱難,被他人送我院治療,來院時病人腰部板硬,大汗淋漓,膝髖微曲,兩手撐腰,不敢彎腰轉動,檢查病人兩側腰大肌緊張,腰4-5棘突明顯壓痛,無放射痛,腰後伸試驗陽性,舌質紅,苔黃稍厚,X線照片,腰椎輕度向左側彎,生理彎度消失,腰4-5左側小關節排列不對稱,診斷為腰小關節紊亂症(氣滯血瘀型),立即給予手法按摩、牽引、斜扳、理筋等手法治療,患者疼痛當即大減,能彎腰70°,後伸20°,旋轉20°,行走自如,但仍感覺腰部有酸痛不適,給予中葯桃紅四物湯加味,桃仁10克、川紅花3克、川芎10克、當歸20克、赤芍10克、絲瓜絡25克、枳殼10克、牛膝10克。第二天,病者疼痛基本消失,但仍感覺腰部酸倦不適,再行手法按摩理筋15分鍾,中葯按上方服2劑痊癒。追蹤復查半年無復發。 6 體會 6.1 當腰部突然閃挫,或彎腰前屈等活動時,小關節負壓增加,突然伸直引起關節錯位,小關節錯位後,滑膜嵌頓入關節內,引起腰肌反射性痙攣,產生劇烈疼痛,如關節不能及時復位,滑膜不能及時松解,會導致關節滑膜炎症水腫,粘連增厚,產生慢性腰痛,因此臨床必須及時診斷,復位。本病須與腰背筋膜扭挫傷,腰椎間盤脫出相鑒別,一般腰背筋膜急性扭傷,疼痛程度沒有小關節紊亂症嚴重,壓痛點比較廣泛,多在腰背筋膜處,腰椎間盤脫出多有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試驗陽性,CT檢查有助鑒別。 6.2 手法的作用 手法能有效地解除肌肉的痙攣,松解嵌頓的滑膜,整復錯位的關節,使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在手法前,應向病人解釋手法的步驟方法,消除病人緊張情緒,使之配合,切忌用暴力,如病人肌肉過於緊張,強行操作不但不能復位,反而會加重損傷。因此,復位前,經過對腰肌的按摩、點揉、牽抖等的手法,令肌肉鬆馳,疼痛減輕,才能使復位成功。復位時,聽到關節復位的響聲,這就提示復位成功。臨床治療中,起病後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治療時間越短。 6.3 中葯治療 通過臨床實踐觀察,按照中醫整體觀點的指導思想,對腰部閃挫傷辨證分型治療,正確選方用葯,內外兼治,能大大提高療效,從而能達到調和氣血疏風活絡,補益虛損的目的。
Ⅶ 腰椎小關節紊亂的治療方法
腰椎小關節紊亂綜合征在急性期主要的治療是卧床休息,同時可口服止痛解痙劑如安定、舒筋靈等,可緩解和消除腰肌痙攣,減小椎間關節的壓力,對於促進嵌頓滑膜的退出十分有效。此外尚可試用。 牽引:病人俯卧位,腹部墊枕,術者兩手握踝緩慢牽引達1min,然後慢慢松開,1min後再重復牽引,連續數次後,卧床休息。 針灸:取腎俞、腰陽關、志室、氣海俞、阿是穴等,針後可拔火罐。 理療:急性期可用電興奮刺激以使肌肉鬆弛,其餘超短波、微波治療應在恢復期或慢性疼痛時使用。 小關節囊封閉:急性期可止痛解痙,慢性期可鎮痛消炎,對本病的康復很有利。 手法治療:手法可解滑膜嵌頓,使關節位置恢復正常,有緩解痙攣、解除疼痛的。
Ⅷ 腰椎小關節紊亂怎麼辦
假如是腰椎小關節紊亂
,可以推拿,理療和封閉等治療,但你只有25歲,
關節紊亂的可能性較小,需要骨科醫生詳細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Ⅸ 腰椎小關節紊亂。怎麼治療
1.腰椎小關節紊亂綜合征在急性期主要的治療是卧床休息,同時可口服止痛解痙劑如安定、舒筋靈等,可緩解和消除腰肌痙攣,減小椎間關節的壓力,對於促進嵌頓滑膜的退出十分有效。此外尚可試用。
2. 牽引:病人俯卧位,腹部墊枕,術者兩手握踝緩慢牽引達1min,然後慢慢松開,1min後再重復牽引,連續數次後,卧床休息。 針灸:取腎俞、腰陽關、志室、氣海俞、阿是穴等,針後可拔火罐。
3. 理療:急性期可用電興奮刺激以使肌肉鬆弛,其餘超短波、微波治療應在恢復期或慢性疼痛時使用。 小關節囊封閉:急性期可止痛解痙,慢性期可鎮痛消炎,對本病的康復很有利。 手法治療:手法可解滑膜嵌頓,使關節位置恢復正常,有緩解痙攣、解除疼痛的。
Ⅹ 腰椎小關節紊亂 中醫怎麼辦
你確定只是小關節紊亂? 真的只是這個,你去個好點的中醫院里的推拿科,找個 好的 推拿師,一般推兩三次就好了。 不過你我想你肯定不會相信的。 想試下么,大概一次不超過20塊。一般要達到一定療效他才會讓你走,所以如果沒效你大可以一直讓他推,累死他為止。
哦,你也不用擔心什麼出意外,你到那 他會先 親自對你進行檢查 ,他感覺有問題才會讓你找x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