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先張法預應力鋼筋和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有什麼區別
1、鋼筋混凝土步驟不同
先張法:拉鋼筋,後澆灌混凝土構件。後張法:先澆灌混凝土構件,後張拉鋼筋。
2、施工工藝不同
先張法施工的3個階段:張拉鋼筋、澆灌混凝土和養護、放鬆鋼筋建立預應力。
後張法施工的3個階段:構件製作和養護、張拉鋼筋建立預應力、灌漿和錨頭處理。
3、應用方向不同
中、小型預應力構件一般採用先張法,大型預應力構件一般採用後張法。
4、鋼筋放張不同
先張法拉鋼筋後澆注混凝土。後張法: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的情況,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
(1)預加應力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先張法和後張法張拉程序:
先張法主要要張拉程序為:在台座上按設計要求將鋼筋張拉到控制應力→用錨具臨時固定→澆注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切斷放鬆鋼筋。
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
預加應力的方法 :先張法施工簡單,靠粘結力自錨,不必耗費特製錨具,臨時錨具可以重復使用(一般稱工具式錨具或夾具),大批量生產時經濟,質量穩定.適用於中小型構件工廠化生產
後張法張拉程序:
1、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其主要張拉程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防止鋼筋生銹)。
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稱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2、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其主要張拉程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塗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不建立粘結力)→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
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不必預留孔洞,穿筋,灌漿,簡化施工程序,由於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增大,降低造價,適用於跨度大的曲線配筋的梁體。
B. 裝配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水池壁板環向預加應力有哪些方法
一建市政第四版教材中1K414022( P171)介紹了兩種方法:
1、環向纏繞預應力鋼絲,用繞絲機施工,局部採用電熱張拉。
2、電熱張拉施工。
C.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施加預應力的方法有哪些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施加預應力的方法有:先張法,後張法。
澆築混凝土構件時,預先在構件中留出孔道.當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後、將預應力鋼筋穿入孔道,用錨具將預應力鋼筋錨固在構件的端部,在構件另一端用張拉機具張拉預應力鋼筋,張拉預應力鋼筋的同時,構件受到預壓應力。
當達到規定的張拉控制應力值時.將張拉端的預應力鋼筋錨固。對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在構件孔道中壓力灌入填充材料(如水泥砂漿).使預應力鋼筋與構件形成整體。
優點
1、抗裂性好,剛度大。由於對構件施加預應力,大大推遲了裂縫的出現,在使用荷載作用下,構件可不出現裂縫,或使裂縫推遲出現,所以提高了構件的剛度,增加了結構的耐久性。
2、節省材料,減小自重。其結構由於必須採用高強度材料,因此可減少鋼筋用量和構件截面尺寸,節省鋼材和混凝土,降低結構自重,對大跨度和重荷載結構有著明顯的優越性。
3、可以減小混凝土梁的豎向剪力和主拉應力。預應力梁混凝土梁的曲線鋼筋(束)可以使梁中支座附近的豎向剪力減小;又由於混凝土截面上預應力的存在,使荷載作用下的主拉應力也就減小。這利於減小梁的腹板厚度,使預應力混凝土梁的自重可以進一步減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預應力混凝土
D. 什麼叫做預應力
在砼受拉區內,用預先加力的方法,將鋼筋拉長,當鋼筋拉長到一定數值時,把鋼筋錨固在砼上,然後放鬆張拉力此時鋼筋即產生彈力回縮,由於鋼筋已被錨固,故將回彈力傳給砼,從而砼受到壓力而壓緊,通常這種壓力叫預應力。
E. 預應力施工方法有幾種它們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預應力施工主要分先張法和後張法兩種:
1 先張法。清理底模--鋼筋綁扎--安裝預應力鋼筋--張拉預應力鋼筋--支側面模板--澆築混凝土--預應力鋼筋放張--切割預應力鋼筋--吊移預應力構件。
2 後張法。清理底模--鋼筋綁扎--安裝預留孔道膠管--支側面模板--澆築混凝土--拔出預留孔道膠管--在孔道內穿入預應力鋼筋--張拉預應力鋼筋--孔道內壓漿--封錨--吊移預應力構件。(如預留孔道採用埋入波紋管,則無拔膠管工序)。
F. 什麼叫預加應力
預加應力:
在工程結構構件承受外荷載之前,對受拉模塊中的鋼筋,施加預拉應力,提高構件的剛度,推遲裂縫出現的時間,增加構件的耐久性。
對於機械結構來看,其含義為預先使其產生應力,其好處是可以提高構造本身剛性,減少振動和彈性變形這樣做可以明顯改善受拉模塊的強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強
(6)預加應力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預應力混凝土按預應力度大小可分為 :
全預應力混凝土和部分預應力混凝土。全預應力混凝土是在全部使用荷載下受拉邊緣不允許出現拉應力的預應力混凝土,適用於要求混凝土不開裂的結構。
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是在全部使用荷載下受拉邊緣允許出現一定的拉應力或裂縫的混凝土,其綜合性能較好,費用較低,適用面廣。
G. 什麼是預應力混凝土混凝土預加應力有哪些方法
預應力混凝土主要用於橋梁 就是混凝土澆築完成後要進行鋼絞線張拉 來增加橋梁的使用壽命。
H. 根據張拉鋼筋與澆築混凝土的先後順序,預加應力有哪兩種
1、先張法:是在澆築混凝土前張拉預應力筋,並將張拉的預應力筋臨時錨固在台座或鋼模上,然後澆築混凝土,待混凝土養護達到不低於混凝土設計強度值的75%,保證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有足夠的粘結時,放鬆預應力筋,藉助於混凝土與預應力筋的粘結,對混凝土施加預應力的施工工藝。先張法一般僅適用於生產中小型構件,在固定的預制廠生產。
2、後張法: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其主要張拉程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防止鋼筋生銹)及錨頭處理,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稱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I. 施加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有哪些方法
根據張拉鋼筋與澆築混凝土的先後次序,施加預應力的方法可分為先張法與後張法兩種。
1.先張法:在澆築混凝土之前張拉預應力鋼筋的方法稱為先張法,先張法的主要工序為:將鋼筋固定在台座上,按設計要求將鋼筋張拉到控制應力,用夾具將預應力鋼筋臨時固定在台座上,再支模、澆築並養護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後(約為混凝土設計強度的75%,且混凝土齡期不小於7d),切斷並放鬆預應力鋼筋。在預應力鋼筋回縮的過程中,利用其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而使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在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中,預應力的傳遞主要是通過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
2.後張法:在結硬後的混凝土構件上張拉鋼筋的方法稱為後張法,後張法的主要工序為:先澆築混凝土構件,並在構件中預留預應力鋼筋的孔道,待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約為混凝土設計強度的75%以上)後,穿預應力鋼筋並張拉預應力鋼筋;當預應力鋼筋張拉至設計要求後,在張拉端用錨具將其錨住,阻止鋼筋回縮,從而使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最後在孔道內灌漿,使預應力鋼筋與構件混凝土形成整體。在後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中,預應力的傳遞主要是依靠設置在預應力鋼筋兩端的錨固裝置(錨具及其墊板)。先張法的生產工序少,工藝簡單,質量也容易保證,適用於可批量生產的中小型構件。後張法不需台座,便於在現場製作大型構件,但工序較多,操作也較麻煩,適用於大、中型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