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藝術表現手法有哪些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三個方面:
①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虛實、動靜)、抒情、議論、鋪陳等。
②表現手法:
起興、聯想、烘托、襯托(正襯或反襯)、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比、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含蓄蘊藉等。
③修辭:
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
⑵ 藝術表現手法有哪些
藝術手法主要是誇張、象徵、擬人、神化、變形、怪誕、想像等。
1.簡介:
(一)誇張。誇張即誇大,言過其詞。作為修辭手法,誇張就是用誇大的詞句來形容事物的特點。作為藝術手段,誇張要藉助豐富的想像,擴大和強調描寫對象的某些特點,突出其本質特徵,達到增強藝術效果的目的。
(二)象徵。象徵就是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是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種類似或聯系,使被象徵的內容得到強烈、集中而又含蓄、形象的表現。
(三)擬人。擬人是指賦予人類以外有形無形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為和語言能力。擬人亦稱「人格化」。
(四)神化。運用神化的藝術手法進行創作,賦予童話形象以超自然的力量。運用神化手法時,常常藉助於魔法寶物。
(五)變形。即形象的異變。童話創作中,常常運用幻想、誇張等手段把人形變成其他各種事物,或者使人體的某部分變形。前者稱為全部變形,後者稱為部分變形。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⑶ 什麼叫藝術手法有幾種
藝術手法,藝術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稱表現手法。指藝術家在藝術創造過程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現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
藝術手法,較為常見的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對話、比喻、誇張、象徵、變形、烘托、渲染、對比、反襯、伏筆、暗示、雙關、擬人、排比等。
藝術手法與內容有著密切的互為依存的辯證關系,藝術手法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的辯證關系,其作用在於使藝術作品的內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現。隨著藝術創作的發展,藝術手法也在不斷地豐富更新。藝術手法的運用,必須服從於特定的藝術內容的表達,並與欣賞者的審美能力相適應。藝術手法使用得當,可以增強藝術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在藝術創作中,各種藝術手法一般是交互運用的,而且受體裁的制約,即不同體裁對藝術手法有所側重。藝術手法是否運用得恰當、嫻熟、和諧、巧妙,是衡量作品藝術性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藝術手法有著歷史的繼承性,不同民族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鑒。
藝術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形式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 抒情、說明五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重點。描寫方式有肖像描寫(相貌描寫和神態描寫)、語言描寫、行為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寓情於事、托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
比喻 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 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借代、擬人、對偶、誇張、排比、反問、設問、襯托、反復、反語、互文、疊詞、婉辭,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轉文,復沓(句子和句子之間可以更換少數的詞語,叫復沓)。詩歌鑒賞中經常用到的一般有比喻、擬人、對偶、對比、襯托、等。
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在初中語文中是經常提及的兩個名詞術語:它們之間區別很大。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准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初中課文常見的修辭方式有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對比、借代、反復、反語等。表達方式也叫表達方法,其內涵包括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五個方面。
詩歌表現手法:
賦、比、興、渲染、烘托、映襯(正襯\反襯)、虛實結合(以虛襯實\以實襯虛)、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聲襯靜\以靜襯聲)、正側、欲抑(欲抑先揚&先抑後揚)、點面(以點代面\點面結合)、象徵、聯想、想像、引用(用典\化用)、白描、留白、一語雙關等。
主要表現手法簡介:
賦:鋪陳敘事。
比:借一物而喻它物。
興:起興,先言他物而引起所詠之物。借它物來引出所要描繪的中心事物的描寫方式。
烘托:本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人烘託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驚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物烘託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託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凄涼、孤獨、悲傷的心情。
聯想和想像: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採用。如李白常把現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構全詩,詩人的想像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嚮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的神來之筆。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等,詩人藉助這些歷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象徵:本是一種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質不同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運用在詩歌當中,也稱比興。詩詞當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和化實為虛的藝術效果。如唐代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巧借新婦拜見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滿希望的心理,寫自己應試前緊張而又希望得到賞識的心態。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早春新葉萌發,詩人在一陣驚喜中忽發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雙靈巧的手,擺弄那富有靈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細葉的吧!比喻使描寫化實為虛,形象更生動了,情感更濃郁了。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則是象徵。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鵬、天馬、雄劍及高山大河,來寄託他的理想,象徵他的才能;喜歡選取高潔美好的事物如明月、鳳凰、松柏、美人等,來象徵好的人品節操;又常選取遭摧殘、受拘羈的人物事件來比喻他的經歷和處境。
⑷ 散文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有哪些
文章的藝術表現手法一般包括這些:
托物言志、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借景抒情、敘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揚先抑、順敘、倒敘、插敘、襯托、卒章顯志、象徵、照應、寓情於景、反襯、烘托、托物起興、渲染、虛筆、虛實結合、 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動靜結合、 動靜相襯、大手筆、層遞、 深化主旨、以小見大、點面結合、主次、遠近、通感、白描、繪聲繪色、對比、設置懸念、聯想、想像等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
⑸ 藝術都有哪些表現形式
表現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襯托,卒章顯志,象徵,想像,聯想,照應,寓情於景,反襯,烘托,托物起興,以樂襯哀,渲染,虛實結合,欲揚先抑,設置懸念,點面結合,開門見山,伏筆,照應開篇,點題,首尾呼應,諷刺,以聲襯靜,對比。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1)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2)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3)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睢》《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像,豐富的想像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徵。象徵,簡單說就是「以象徵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徵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5)藝術表現方法有哪些種類擴展閱讀
藝術手法一般指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 註: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表現手法
⑹ 藝術分類最基本的6種方法分別是什麼
迄今,還沒有公認的藝術分類標准。各個藝術理論的派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而且互有交叉,在時間上越靠近現代的藝術分類,就越顯得繁復而且具有爭議。
藝術傳統上包括以下種類:語言藝術(文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播音主持),視覺藝術(繪畫、雕塑,設計),表演藝術(舞蹈、音樂、相聲)。
一般來說,根據表現方式和用途的不同,藝術可分為:
1、語言藝術(文學、播音等)
2、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建築等)
3、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相聲等)
4、綜合藝術(電影、電視、歌劇、音樂劇等)
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分為:
1、時間藝術
2、空間藝術
3、綜合藝術
(6)藝術表現方法有哪些種類擴展閱讀
在過去20年中,馬克思主義者關於藝術的著作明顯地以方法論的論著為主(即抽象地制定一種合適的馬克思主義的藝術概念),只有為數不多的論著從事一些實質性的研究。
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克林詹德爾就工業革命中的藝術這一專題所作的重要研究,在這里,他特別注意了藝術和技術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新型的人」的力量的增長對藝術的影響作用。
他的這項研究完成比較早,但近些日又重新發表。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例外是威列特對魏瑪時期的德國在繪畫、建築和音樂方面的現代派運動所作的詳細考察。
至於最近的理論探討,則集中在以下兩個主題上:
(1)藝術就是意識形態,
(2)藝術是人類創造力的一個基本表現。這兩個主題從一開始就引起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的注意,其根源則在於馬克思自己對藝術的不同看法。
一方面,認為藝術就是意識形態而進行的分析勢必要去說明,在一個統治階級存在的特殊的歷史階段中藝術風格(包括形式和內容)在該階級的整個思想觀念中佔有特殊的位置。這就必須像戈爾德曼在文學創作方面所主張的那樣:
首先要建立起藝術創作和風格的內在含義的結構,然後再確定結構在一定生產方式的階級關系這種更為廣泛的結構中所佔的地位。無論是普列漢諾夫還是拉斐爾,在上面提到的研究工作中,都曾試圖這樣做。
另一方面,由於有一些藝術可以被看作是被壓迫階級爭取其解放斗爭的思想武器,於是,現實主義和現代派的論戰在很大程度上便圍繞著「革命藝術」的固有特性及其分析。把藝術視為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一個有意義的方面,是對通俗藝術和「文化工業」(參看文化條目)的興趣的不斷增長。
法蘭克福學派的某些成員(如阿多爾諾和馬爾庫塞)的著作,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根據他們的觀點,在先進的資本主義時代中的藝術,不僅由於機械再生產及其廣泛傳播而引進退化,而且還在促使互相爭議的階級和集團的安定聯合方面具有較大的力量。
同時,由於激進的創新容易被占統治地位的思想的機體所吸收,任何革命藝術的意識形態影響就被削弱了。然而,本傑明則持有相反的看法;在他看來,機械再生產的主要作用是毀滅了精神人物的藝術「光環」,是對「傳統的摧枯拉朽」,並締造了無產階級與新的文化形式(例如電影)之間的聯系。
人們把藝術主題看作是創造力的表現,從而提出了在分析美學價值(參看美學條目)和人性(參看心理學條目)方面的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在這兩個方面,不僅直到近些年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從相對上說仍不很發展,而且在過去20年來逐漸增加的一批著作還反映出馬克思主義思想家之間的深刻分歧。
不過,從社會實踐的意義上說,把藝術看作是一種普遍的人類創造力的表現和一種解放力量的觀點(盡管這種觀點最終可以用理論術語來歸納),意味著在社會主義社會里馬克思主義對待藝術態度具有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藝術(像一般精神生活一樣)應當自由地發展,形成「百花齊放」,而不是一定要去適應某種藝術教條的要求,特別是一種政治權力強加的教條;
第二個原則是跟上面提到的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表述的思想大體上相符,也就是在容許優秀天才人物的「陽春白雪」發展的同時,要更廣泛地把美術的創造活動作為一般人的需要和樂趣之源加以培養和鼓勵。
影像藝術節是一種以舞台為載體的文化傳播方式,它通過戶外大屏幕等媒介讓經典藝術從劇院走向城市公共空間,營造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
⑺ 美術 表現手法有什麼
美術的表現手法分別有以下幾種:
1、內畫:內畫,是我國一種特有的傳統工藝,它的產生起源於畫鼻煙壺。內畫的畫法是以特製的變形細筆,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
2、版畫:版畫(print)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廣義的版畫可以包括在印刷工業化以前所印製的圖形普遍具有版畫性質。
3、中國畫: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被稱為中國畫,又稱國畫。
8、指畫:指頭畫又稱指畫,一般不用或極少用毛筆。史書上記載得比較明確的創始人是清初康熙年間的高其佩。
9、工藝美術:對物質材料進行藝術性的改造與加工,使之具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一種造型藝術。
10、油畫: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以易於油劑(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
(7)藝術表現方法有哪些種類擴展閱讀:
美術的含義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繪畫、雕塑、設計、建築。現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主個門類里,例如:書法、攝影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術
⑻ 美術 表現手法 有哪幾種
中國畫如果從用筆方式來看,可分為工筆畫、寫意畫和工寫結合三類。這是三種不同的繪畫表現形式。中國畫如果從繪畫內容上考慮,可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動物畫四類。
中國分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科,也有兼工帶寫。西方包括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連環畫,漫畫,電腦製作,SD動漫等。
工筆畫的用筆工整細致,著色時層層渲染,細節入微,要用極細致的筆觸來勾畫。寫意畫則用筆簡練、豪放、甚至潑墨。通過對物象形神的描繪來表現作者的情趣。用概括、誇張的手法、豐富的聯想來達到深遠的意境。
從唐代起就有上述兩種繪畫風格。工寫結合也稱「兼工帶寫」,是介於前兩者之間的一種繪畫風格,如在一幅畫中,山水用寫意畫法,樓閣用工筆畫法,兩者結合起來,形成獨特的效果。
(8)藝術表現方法有哪些種類擴展閱讀
水墨畫
水墨畫,是中國繪畫的代表,也就是狹義的「國畫」,並傳到東亞其他地區。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
油畫
油畫(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
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油畫是西畫主要畫種之一。
版畫
版畫(print) 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廣義的版畫可以包括在印刷工業化以前所印製的圖形普遍具有版畫性質。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葯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版畫藝術在技術上是一直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的。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獨特的刀味與木味使它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與地位。
水粉畫
水粉畫,是用水調合粉質顏料描繪出來的圖畫。水粉顏色一般不透明,有較強的覆蓋能力,可進行深細致的刻畫。運用得當,能兼具油畫的渾厚和水彩畫的明快這二者的藝術效果。
壁畫
繪在建築物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分為粗底壁畫、刷底壁畫和裝貼壁畫等。壁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倫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畫,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壁畫創作十分繁榮,產生了許多著名的作品。
我國自周代以來,歷代宮室乃至墓室都有飾以壁畫的制度;隨著宗教信仰的興盛,又廣泛應用於寺觀、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樂宮,至今大量保存著著名的佛教壁畫和道教壁畫遺跡。)
漫畫
漫畫是繪畫種類之一,又稱諷刺畫。高速畫一詞來源於義大利文Caricare,義為誇張,後來演變為專指具有諷刺和滑稽意味的圖畫,即Caricature一詞。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表現、諷刺、批評(或歌頌)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⑼ 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多種手段,可分為哪幾類呢
藝術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4類,具體如下:
1、藝術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藝術的存在方式不同。
時間藝術包括音樂、文學。空間藝術包括建築、雕塑、繪畫。時空藝術包括戲劇、影視、舞蹈。
2、藝術分為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藝術的審美方式不同。
聽覺藝術指的是音樂。視覺藝術包括建築、雕塑、繪畫、書法,盆景,餐飲。視聽藝術包括戲劇、影視。
3、藝術分為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藝術的內容特徵不同。
表現藝術主要包括音樂、舞蹈、建築、書法。再現藝術主要包括繪畫、戲劇、雕塑、電影。
4、藝術作品分為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藝術的物化形式不同。
動態藝術主要包括音樂、舞蹈、戲劇、影視。靜態藝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雕塑、建築、工藝美術。
(9)藝術表現方法有哪些種類擴展閱讀:
藝術的表現形式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
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
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
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
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
⑽ 表現手法有哪些藝術手法有哪些
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以樂襯哀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
欲揚先抑等等
藝術手法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以及章法結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