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瓜病害有哪些
(1) 黃瓜霜霉病
黃瓜霜霉病
黃瓜霜霉病在苗期子葉上出現褪綠、呈枯黃不規則病斑,濕度大時葉背面有灰黑色霉層。黃瓜成株期一般先從中部葉片發病,向上、向下傳播擴展,黃瓜葉上出現淺綠色水浸狀斑點,擴大後受葉脈限制,病斑呈多角形,黃綠色;然後變淡褐色,後期黃瓜病斑成片,黃瓜全葉干縮。濕度大時,黃瓜葉背面也會出現灰黑色霉層。
(2) 黃瓜枯萎病
黃瓜枯萎病
黃瓜枯萎病幼苗期莖基部變黃褐色或全株枯萎,多呈猝倒狀。黃瓜成株期,黃瓜枯萎病發病之初黃瓜葉片從下向上逐漸萎蔫,似缺水狀,中午更為明顯,早晚恢復正常。後期黃瓜整株葉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復常態。
(3) 黃瓜疫病
黃瓜疫病
黃瓜苗期嫩尖呈暗綠色,似水浸狀軟腐,最後黃瓜全株枯死。黃瓜成株期病葉產生暗綠色水漬狀斑點,後擴展為近圓形的大病斑,濕度大時,很快形成全葉腐爛。
(4) 黃瓜白粉病
黃瓜白粉病
黃瓜發病初期,黃瓜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的小粉斑,逐漸擴大成邊緣部明顯的連片白粉,最後變成灰白色或紅褐色,黃瓜葉片也變成枯黃色且發脆,一般不脫落。
Ⅱ 黃瓜病害較多,如何防治黃瓜病害
病毒病在田間不呈均勻分布,往往會有中心病株,或者病株分布零散,多地邊先發病,即使相鄰株,也有健株和病株之分;而生理性病害往往是呈片狀、條狀分布,症狀表現一致,且同時發生。你也可以在下地利用陽光進行土壤高溫消毒,發生病害的農田夏季用水徹底澆透,可促使菌核腐爛;黃瓜定植前每畝用50%腐霉或異菌脲可視性粉劑1.5kg,拌入20kg的過篩細土,攪拌均勻後耙於土壤中;
在播種之前給種子消毒殺菌,可以用把種子放在55℃的溫水中,浸泡15分鍾,水和種子的比例為4:1,浸泡時拿工具在水裡攪一攪,怕水溫下降的話,可以在中途加溫水。到了浸泡時間可以讓溫度自然下降間隔期為5天;或2%氨基寡糖素水劑300~450倍液噴霧,間隔期為7~10天;或5%菌毒清水劑250~300倍液噴霧,間隔期為7天;或3%三氮唑核苷水劑900~1200倍液噴霧
Ⅲ 黃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黃瓜霜霉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水浸狀黃色小斑點,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展,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至深褐色。潮濕時病斑背面長出灰黑色霉層,病情由植株下部逐漸向上蔓延,莖、卷須、花梗等均能發病。嚴重時,病斑連成片,全葉黃褐色乾枯卷縮,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健壯植株,採用地膜覆蓋,合理澆水,加強放風管理,控制田間溫、濕度,特別要防止葉片結露或產生水滴。設施栽培可採用高溫悶棚法控制發病,具體做法是:在霜霉病發生初期,於晴天中午密閉大棚,使棚內溫度上升至45℃,維持恆溫2小時,隔7~10天再處理1次,悶棚前須澆透水,悶棚後須大放風。
發病初期,選用80%烯醯嗎啉水分散粒劑20~25克/畝,或52.2%霜脲氰·惡唑菌銅可濕性粉劑60克/畝,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50克/畝,或25%嘧菌酯懸浮劑30~50克/畝,對水噴霧。間隔6~7天,視病情防治2~3次。設施內可用百菌清粉塵劑噴粉或煙霧劑熏治。注意在採收前10~15天不要用葯。
(2)黃瓜白粉病發病初期葉面產生圓形白粉斑,後逐漸擴大到葉片正、背面和莖蔓上,病斑連成片,整葉布滿白色粉狀物,嚴重時葉片變黃乾枯,有時病斑上產生小黑點。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設施內加強通風透光、降低濕度;發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40毫升/畝,或25%嘧菌酯懸浮劑30~50克/畝,對水噴霧。間隔7~10天,視病情防治2~3次。注意在採收前10~15天不要用葯。
(3)黃瓜灰霉病病菌多從開敗的花侵入使花腐爛,並長出淡灰褐色的霉層,進而向瓜條侵入。花和幼瓜的蒂部初為水浸狀,逐漸軟化,表面密生灰綠色霉,致果實萎縮、腐爛,有時長出黑色菌核。葉片被害一般由落在葉面的病花引起,並形成大型的枯斑,近圓形至不整齊形,表面著生少量灰霉。爛瓜和爛花附著在莖上時,能引起莖部腐爛。
防治方法:加強通風散濕;清除病株殘體,及時摘除病果、病葉及病花;發病初期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50克/畝,或40%略霉胺可濕性粉劑57克/畝,對水噴霧。間隔6~7天,視病情防治2~3次。注意在採收前10~15天不要用葯。
(4)細菌性角斑病初為水漬狀淺綠色斑點,漸變淡褐色,背面因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後期病斑中部乾枯脆裂,形成穿孔。潮濕時病斑上溢出白色或乳白色菌膿,不同於霜霉病。果實和莖上染病,初期也呈水浸狀,嚴重時潰瘍或裂口,溢出菌液,病斑乾枯後呈乳白色,中部多生裂紋。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種子用100萬單位農用鏈黴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設施栽培時採取地膜覆蓋、膜下澆水、小水勤澆等灌溉措施,並進行合理放風,降低棚內濕度;發病初期用20%噻菌銅懸浮劑100克/畝,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200克/畝,對水噴霧。間隔6~7天,視病情防治2~3次。注意在採收前10~15天不要用葯。
Ⅳ 大面積種植黃瓜主要有哪些病蟲害,怎樣才能有效防治
保護地黃瓜主要病害有哪些保護地黃瓜主要病害有立枯猝倒病、霜霉病、黑星病、細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疫病等,這些病害不僅影響黃瓜植株的健康生長,而且還導致黃瓜產量嚴重降低,因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保護地黃瓜病害防治措施,具體如下。一、改進和提高栽培技術1、培育壯苗,適時栽培。2、施足基肥,適當增施磷鉀和生物肥。3、合理澆水,做好是採取噴霧狀水滴選擇晴天的上午澆水。4、種植保護地黃瓜時,最好是適時輪作利用高壟栽培,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Ⅳ 菜園種黃瓜如何預防病蟲害菜農如何解決病蟲害
感染性病害的防治:如角斑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等。原因是黃瓜被病原體入侵,途徑為土壤、蟲子、種源、水肥等傳播感染。蔓枯病:是一種容易由傷口誘發的病症,有時也會有葉子的感染從而傳染到了藤蔓。病發症狀為藤蔓的枝節點慢慢變成黃褐色,之後開始出現黑色斑點,最後藤蔓會枯萎壞死。發病時間多集中於雨季。
Ⅵ 黃瓜如何防治病蟲
黃瓜病蟲害主要有以黃瓜霜霉病、黃瓜白粉病、黃瓜炭疽病、黃瓜灰霉病為主,其出現病害主要原因是隨天氣轉暖、氣溫逐漸回升,管理不當使其出現高溫高濕的環境而造成。黃瓜病蟲害防治技術如下:
1、霜霉病
【危害特徵】霜霉病在地勢低窪通風不良澆水過多的情況下,危害較為嚴重,主要為害葉片,偶爾也為害莖、花梗。發病初期有水漬狀多角形病斑,病斑不穿孔,濕度大時背面病斑可能長出黑色霉層,嚴重時由於病斑數目多、擴展快、病斑相互癒合,造成葉片提早焦枯死亡。
【防治方法】生態防治:保持室內通風良好,控制室內的溫度,白天保持在25度左右,晚上控制在15度左右。葯劑防治:發病時用50%菌成兌水2000倍液噴霧,病重地在3-5天重復噴一次。
2、白粉病
【危害特徵】白粉病為害植株地上各部分,但以葉、蔓受害為主。初期葉片兩面出現白色近圓形小粉斑,後擴展成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嚴重時整葉布滿白粉,發病後期白色霉斑因菌絲老熟變為灰色,病葉黃枯,有小黑點。
【防治方法】田間管理:盡量選用抗病品種,注意透光、合理灌水、降低空氣濕度、施足有機肥。葯劑防治:發病初期用天諾顆粒豐殺菌型兌水1000倍液噴霧,間隔5~7天噴一次,重復2~3次即可。
3、灰霉病
【危害特徵】灰霉病不僅危害黃瓜,還對青椒、茄子、菜豆等均有破壞,灰霉病主要危害黃瓜的葉、果、花等,灰霉病病菌從敗謝的雌花中侵入,長出灰褐色霉層,繼而侵入幼瓜,造成頂部腐爛,變軟萎縮,大瓜受害病部先發黃,直至腐爛脫落。
【防治方法】田間管理:高哇栽培、降低田間濕度、合理灌水、傍晚澆水,要適當通風排濕,促其健壯生長。葯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
4、炭疽病
【危害特徵】炭疽病主要危害莖、葉片等。初出現水浸性小斑點,葉片受害病斑近圓形,紅褐色,外有暈輪,乾枯時病斑中部破裂。果實受害發生黑褐色病斑,易彎曲變形。
【防治方法】土壤處理: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進行土壤消毒,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清除病殘植株,增施磷鉀肥。葯劑防治:噴灑1:2: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5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用45%百菌清煙霧劑每畝250克熏蒸。每7~10天使用1次,連續3~4次。
黃瓜蟲害主要有潛葉蠅、白粉虱、瓜蚜等,在防治過程中應該以加強田間管理為主,黃瓜蟲害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潛葉蠅
【危害特徵】幼蟲孵化後潛食葉肉,呈曲折蜿蜒的食痕,苗期2~7葉受害多,嚴重的潛痕密布,致葉片發黃、枯焦或脫落。蟲道的終端不明顯變寬,是該蟲與線斑潛蠅、南美斑潛蠅、美州斑潛蠅相區別的一個特徵。
【生物防治】釋放姬小蜂、反顎繭蜂、潛蠅繭蜂等,這三種寄生蜂對斑潛蠅寄生率較高。施用昆蟲生長調節劑類,可影響成蟲生殖、卵的孵化和幼蟲脫皮、化蛹等。
【葯劑防治】
①5%銳勁特懸浮劑,50~100毫升/畝,40%七星寶乳油600~800倍液,防治時間掌握在發生高峰期,5~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②昆蟲生長調節劑5%抑太保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對潛蠅科成蟲具不孕作用,用葯後成蟲產的卵孵化率低。
③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發生高峰期,噴施,5~7天1次,連續2~3次,採收前7天停止用葯。
2、白粉虱
【危害特徵】分泌大量蜜液,嚴重污染葉片和果實。葉部症狀:成蟲和幼蟲群聚為害,並分泌大量蜜液,嚴重污染葉片和果實,並引起煤污病。
【生物防治】
①培育「無蟲苗」:育苗前熏蒸溫室除去殘余蟲口,清除雜草殘株,在溫室通風口加一層尼龍紗避免外來蟲源。
②盡量避免混栽:特別是黃瓜、西紅柿、菜豆不能混栽。調整生產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頭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為害輕的蔬菜,二茬再種黃瓜、番茄。
③摘除老葉並燒毀:老齡若蟲多分布於下部葉片,茄果類整枝時適當摘除部分老葉,深埋或燒毀以減少種群數量。
④麗蚜小蜂:麗蚜小蜂可以成功地防治溫室的粉虱。當白粉虱成蟲在0.5頭/株以下時,每隔兩周共3次釋放麗蚜小蜂成蜂15頭/頭株。
⑤黃色對白粉虱成蟲有強烈誘集作用:在溫室設置黃板(1mX0.7m纖維板或硬紙板,塗成橙皮黃色,再塗上一層粘油每畝用32~34塊,誘殺成蟲效果顯著。黃板設置於行間與植株高度相平,粘油一般使用10號機油加少許黃油調均,7~10天重塗1次。注意防止油滴在作物上造成燒傷。
【葯劑防治】
①用背負式機動發煙器或3MF-3背負式植保多用機把1%溴氰菊酯或2.5%戊菊酯(殺滅菊酯)油劑霧化成0.5~5μm的霧滴,懸浮在空氣中殺滅成蟲。
②當平均每株成蟲2.7頭和6.6頭時用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ppm和200ppm噴1~2次,當成蟲為19.5頭時用撲虱靈100ppm和聯苯菊酯(天王星)5ppm混用噴2次。
③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滅殺丁)乳油2000倍液噴霧隔6~7天1次,連續防治3次。
④甲基克殺蟎(滅蟎猛)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聯苯菊酯0.8~2g/畝,用葯後1天對成蟲防效在99.%以上。
3、瓜蚜
【危害特徵】葉片卷縮,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葉受害,提前枯落,縮短結瓜期,造成減產。
【生物防治】
①培育無蟲壯苗。嚴格從育苗時期用好防蟲網,培育無蟲苗。
②用黃板誘蚜。利用蚜蟲對黃色的趨性,採用黃板誘蚜。
③保護天敵。如小黑蛛、星豹蛛、突花蛛、七星瓢蟲、龜紋瓢蟲、黑襟毛瓢、草蛉、食蚜蠅、華姬獵蝽、微小蝽、蚜繭蜂、麗草蛉、大草蛉、癭蚊、蚜黴菌等。
【葯劑防治】
①發現有蚜蟲為害時,可用0.65%茴蒿素100毫升,加水30-40kg後噴灑,或韶關黴素200倍液,加0.01%洗衣粉,或2.5%魚藤精乳油600~800倍液,或用煙草水(煙比水=1:30-1:40)噴灑。
②20%速樂浮油1000倍液,或40%菊馬乳油2000倍液,或21%增效氰·馬(滅殺斃)乳油4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隔10~15天再噴一次。
Ⅶ 黃瓜的病蟲害都有哪些該如何正確防治
症狀主要是對葉造成傷害,幼苗減病,子葉正面出現圓形亮黃色斑點,擴大後呈黃褐色,葉背面長滿紫色真菌層。性周期開花結果後發病較多,表現時間達到頂峰,特別是結果部位功能葉發病最多。葉子下礦泉水漬狀斑點逐漸由淺黃色變為鮮黃色,斑點被葉脈限制為多邊形形狀,放大後連接成大的病點。嚴重的時候,病葉從葉邊向上捲曲,黃褐色乾燥,早晚和空氣濕度高的時候,葉等跡象成為水漬,長到深紫色到紫色黴菌。
預防和治療方法
葯劑防治發病初期,25%三唑酮濕粉2000倍液,50%甲吐不暢的增濕粉800倍液,每隔7 ~ 10D噴灑一次,可連續使用兩三次。要注意葯物濃度,避免在絕技和高溫下使用。3.3.2加強種植管理,避免溫室栽培脆弱白粉的花,為底肥配適量的磷、鉀肥。黃瓜種植不能過度。加強田間通風和室內通風,降低濕度。生長中後期要適當追肥,不僅要防止植物生長,還要防止偷腥。
Ⅷ 黃瓜的病蟲害防治及具體方法有哪些
黃瓜,也叫青瓜、剌瓜,黃瓜根系分布淺,再生能力較弱。黃瓜病蟲害主要以黃瓜霜霉病、黃瓜白粉病、黃瓜炭疽病、黃瓜灰霉病為主。
1、霜霉病:在地勢低窪通風不良澆水過多的情況下,危害較為嚴重,主要為害葉片,偶爾也為害莖、花梗。發病初期有水漬狀多角形病斑,病斑不穿孔,濕度大時背面病斑可能長出黑色霉層,嚴重時由於病斑數目多、擴展快、病斑相互癒合,造成葉片提早焦枯死亡。
防治方法:生態防治:保持室內通風良好,控制室內的溫度,白天保持在25度左右,晚上控制在15度左右。葯劑防治:發病時用50%菌成兌水2000倍液噴霧,病重地在3-5天重復噴一次。
2、白粉病:為害植株地上各部分,但以葉、蔓受害為主。初期葉片兩面出現白色近圓形小粉斑,後擴展成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嚴重時整葉布滿白粉,發病後期白色霉斑因菌絲老熟變為灰色,病葉黃枯,有小黑點。
防治方法:田間管理:盡量選用抗病品種,注意透光、合理灌水、降低空氣濕度、施足有機肥。葯劑防治:發病初期用天諾顆粒豐殺菌型兌水1000倍液噴霧,間隔5~7天噴一次,重復2~3次即可。
3、灰霉病:該病不僅危害黃瓜,還對青椒、茄子、菜豆 等均有破壞,灰霉病主要危害黃瓜的葉、果、花等,灰霉病病菌從敗謝的雌花中侵入,長出灰褐色霉層,繼而侵入幼瓜,造成頂部腐爛,變軟萎縮,大瓜受害病部先發黃,直至腐爛脫落。
防治方法:田間管理:高哇栽培、降低田間濕度、合理灌水、傍晚澆水,要適當通風排濕,促其健壯生長。葯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
4、炭疽病:主要危害莖、葉片等。初出現水浸性小斑點,葉片受害病斑近圓形,紅褐色;外有暈輪,乾枯時病斑中部破裂。果實受害發生黑褐色病斑,易彎曲變形。
防治方法:土壤處理: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進行土壤消毒,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清除病殘植株,增施磷鉀肥。葯劑防治:噴灑1:2: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5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用45%百菌清煙霧劑每畝250克熏蒸。每7~10天使用1次,連續3~4次。
Ⅸ 黃瓜的主要蟲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瓜蚜以成蟲或幼蟲群集在葉背面和嫩莖上吸取汁液,造成葉片向背面捲曲,嚴重時植株生長發育停滯,分泌的蜜露常引起煤污病,並能傳播各種病毒病。 防治方法:消滅蟲源;在設施內掛銀灰色薄膜或採用銀灰色地膜覆蓋,可起到避蚜作用;有翅蚜對黃色有趨性,在瓜蚜遷飛時可在田間懸掛黃色黏蟲板或黃色板條(25厘米×40厘米),其上塗上一層機油,每畝30~40塊,每10天左右更換一次黏蟲板;發生初期及時用3%除蟲菊素水分散劑30克/畝,或3%啶蟲眯乳油10毫升/畝,對水噴霧。設施內可用殺瓜蚜煙霧劑或敵敵畏煙霧劑熏殺。注意在採收前10~15天不要用葯。 (2)溫室白粉虱以成蟲或幼蟲吸食葉的汁液,使葉片褪綠變黃、萎蔫,甚至枯死,分泌的蜜露常引起煤污病,並可傳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消滅蟲源;設施通風口增設防蟲網或尼龍紗等,控制外來蟲源;人工繁殖釋放麗蚜小峰(按每株15頭的量釋放麗蚜小蜂成蜂),進行天敵防治;溫室內設置黃板誘殺(參見蚜蟲部分);蟲害發生初期選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4毫升/畝,或1%除蟲菊素·苦參鹼水乳劑50毫升/畝,或5%啶蟲眯乳油40~60毫升/畝,對水50千克噴霧。7~10天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設施內也可選用溴氰菊酯煙劑或殺滅菊酯煙劑進行熏煙防治。注意在採收前10~15天不要用葯。
Ⅹ 黃瓜的主要病害都有哪些,大面積種植黃瓜該注意什麼
黃瓜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蟲害的威脅,常見的有白粉虱、美洲斑潛蠅、硃砂葉蟎和蚜蟲等,現在介紹它們的防治方法。
1、白粉虱
黃瓜由於土傳、肥傳、蟲傳、種傳和水傳的常見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蔓枯病和枯萎病等等病害,除了常規農業防治外,只有葯劑防治最有效果。農業防治包括土壤消毒滅菌、清除病蟲害殘留物以及農業廢棄物、清除雜草、深耕細作、使用生物菌肥、使用發酵腐爛熟透的有機肥、種子消毒滅菌等等農業措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葯劑防治可以使用廣譜性或者針對單一病害的專用葯兩種方法消滅病菌。廣譜性殺菌劑有多菌靈、苯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福美雙等等葯劑,專業殺菌劑有黴菌靈、惡霉靈、霜霉靈等等殺菌劑。一般防治病害使用廣譜性殺菌劑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