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建築物傾斜監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建築物傾斜監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08 09:44:25

A. 您好,我想詢問 使用經緯儀如何進行一般建築物的傾斜觀測呢。具體的操作方法。謝謝

可以採用經緯儀進行測量,一般是測量樓頂部與樓底部之間的橫向變形差。具體參考建築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第6.2節的規定進行測量。

6.2.1 建築主體傾斜觀測應測定建築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剛性建築的整體傾斜,可通過測量頂面或基礎的差異沉降來間接確定。
6.2.2 主體傾斜觀測點和測站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從建築外部觀測時,測站點的點位應選在與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線上距照準目標1.5~2.0倍目標高度的固定位置。當利用建築內部豎向通道觀測時,可將通道底部中心點作為測站點;
2 對於整體傾斜,觀測點及底部固定點應沿著對應測站點的建築主體豎直線,在頂部和底部上下對應布設;對於分層傾斜,應按分層部位上下對應布設;
3 按前方交會法布設的測站點,基線端點的選設應顧及測距或長度丈量的要求。按方向線水平角法布設的測站點,應設置好定向點。
6.2.3 主體傾斜觀測點位的標志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築頂部和牆體上的觀測點標志可採用埋人式照準標志。當有特殊要求時,應專門設計;
2 不便埋設標志的塔形、圓形建築以及豎直構件,可以照準視線所切同高邊緣確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位;
3 位於地面的測站點和定向點,可根據不同的觀測要求,使用帶有強制對中裝置的觀測墩或混凝土標石;
4 對於一次性傾斜觀測項目,觀測點標志可採用標記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與照準要求的建築特徵部位,測站點可採用小標石或臨時性標志。
6.2.4 主體傾斜觀測的精度可根據給定的傾斜量允許值,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當由基礎傾斜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基礎差異沉降的觀測精度應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
6.2.5 主體傾斜觀測的周期可視傾斜速度每l~3個月觀測一次。當遇基礎附近因大量堆載或卸載、場地降雨長期積水等而導致傾斜速度加快時,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施工期間的觀測周期,可根據要求按照本規范第5.5.5條的規定確定。傾斜觀測應避開強日照和風荷載影響大的時間段。
6.2.6 當從建築或構件的外部觀測主體傾斜時,宜選用下列經緯儀觀測法:
1 投點法。觀測時,應在底部觀測點位置安置水平讀數尺等量測設施。在每測站安置經緯儀投影時,應按正倒鏡法測出每對上下觀測點標志間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傾斜量)和位移方向(傾斜方向);
2 測水平角法。對塔形、圓形建築或構件,每測站的觀測應以定向點作為零方向,測出各觀測點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離,計算頂部中心相對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對矩形建築,可在每測站直接觀測頂部觀測點與底部觀測點之間的夾角或上層觀測點與下層觀測點之間的夾角,以所測角值與距離值計算整體的或分層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
3 前方交會法。所選基線應與觀測點組成最佳構形,交會角宜在60°~120°之間。水平位移計算,可採用直接由兩周期觀測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標變化量的方向差交會法,亦可採用按每周期計算觀測點坐標值,再以坐標差計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6.2.7 當利用建築或構件的頂部與底部之間的豎向通視條件進行主體傾斜觀測時,宜選用下列觀測方法:
1 激光鉛直儀觀測法。應在頂部適當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線下的地面或地板上安置激光鉛直儀或激光經緯儀,按一定周期觀測,在接收靶上直接讀取或量出頂部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作業中儀器應嚴格置平、對中,應旋轉180°觀測兩次取其中數。對超高層建築,當儀器設在樓體內部時,應考慮大氣湍流影響;
2 激光位移計自動記錄法。位移計宜安置在建築底層或地下室地板上,接收裝置可設在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激光通道可利用未使用的電梯井或樓梯間隔,測試室宜選在靠近頂部的樓層內。當位移計發射激光時,從測試室的光線示波器上可直接獲取位移圖像及有關參數,並自動記錄成果;
3 正、倒垂線法。垂線宜選用直徑0.6~1.2mm的不銹鋼絲或因瓦絲,並採用無縫鋼管保護。採用正垂線法時,垂線上端可錨固在通道頂部或所需高度處設置的支點上。採用倒垂線法時,垂線下端可固定在錨塊上,上端設浮筒。用來穩定重錘、浮子的油箱中應裝有阻尼液。觀測時,由觀測墩上安置的坐標儀、光學垂線儀、電感式垂線儀等量測設備,按一定周期測出各測點的水平位移量;
4 吊垂球法。應在頂部或所需高度處的觀測點位置上,直接或支出一點懸掛適當重量的垂球,在垂線下的底部固定毫米格網讀數板等讀數設備,直接讀取或量出上部觀測點相對底部觀測點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6.2.8 當利用相對沉降量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可選用下列方法:
1 傾斜儀測記法。可採用水管式傾斜儀、水平擺傾斜儀、氣泡傾斜儀或電子傾斜儀進行觀測。傾斜儀應具有連續讀數、自動記錄和數字傳輸的功能。監測建築上部層面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建築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的樓板上。監測基礎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基礎面上,以所測樓層或基礎面的水平傾角變化值反映和分析建築傾斜的變化程度;
2 測定基礎沉降差法。可按本規范第5.5節有關規定,在基礎上選設觀測點,採用水準測量方法,以所測各周期基礎的沉降差換算求得建築整體傾斜度及傾斜方向。
6.2.9 當建築立面上觀測點數量多或傾斜變形量大時,可採用激光掃描或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方法,具體技術要求應另行設計。
6.2.10 傾斜觀測應提交下列圖表:
1 傾斜觀測點位布置圖;
2 傾斜觀測成果表;
3 主體傾斜曲線圖。

B. 高層建築主要進行哪些觀測

一、沉降觀測

1施工對鄰近建(構)築物影響的觀測

打樁和採用井點降低水位等,均會使鄰近建(構)築物產生不均勻的沉降、裂縫和位移等變形。為此,應在打樁、井點降水影響范圍以外設基準點,對距基坑一定范圍的建(構)築物上設置沉降觀測點,並進行沉降觀測。並針對其變形情況,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2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觀測

高層建築施工使用的塔吊,噸位和臂長均較大。隨著施工的進展,塔吊可能會因塔基下沉、傾斜而發生事故。因此,要根據情況及時對塔基四角進行沉降觀測,檢查塔基下沉和傾斜狀況,以確保塔吊運轉安全。

3地基分層和鄰近地面的沉降觀測

這項觀測是了解地基下不同深度、不同土層受力的變形情況與受壓層的深度,以及了解建築物沉降對鄰近地面由近及遠的不同影響。這項觀測的目的和方法基本與地基回彈觀測相同。

4建築物自身的沉降觀測

這是高層建築沉降觀測的主要內容。當澆築基礎墊層時,就在墊層上設計指定的位置埋設好臨時觀測點。一般每施工一層觀測一次,直至竣工。工程竣工後的第一年內要測四次,第二年測二次,第三年後每年一次,直至下沉穩定為止。一般砂土地基測二年,粘性土地基測五年,軟土地基測十年。

二、位移觀測

1日照對高層建築物上部位移變形的觀測

這項觀測對施工中如何正確控制高層建(構)築物的豎向偏差具有重要作用。觀測隨建(構)築物施工高度的增加,一般每30m左右實測一次。實測時應選在日照有明顯變化的晴天天氣進行,從清晨起每一小時觀測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測得其位移變化數值與方向,並記錄向陽面與背陽面的溫度。豎向位置以使用天頂法為宜。

2建築物本身的位移觀測

由於地質或其它原因,當建築物在平面位置上發生位移時,應根據位移的可能情況,在其縱向和橫向上分別設置觀測點和控制線,用經緯儀視准線或小角度法進行觀測。

傾斜觀測

1建(構)築物豎向傾斜觀測

一般要在進行傾斜監測的建(構)築物上設置上、下二點或上、中、下多點觀測標志,各標志應在同一豎直面內。用經緯儀正倒鏡法,由上而下投測各觀測點的位置,然後根據高差計算傾斜量。或以某一固定方向為後視,用測回法觀測各點的水平角及高差,再進行傾斜量的計算。

2建(構)築物不均勻下沉對豎向傾斜影響的觀測

這是高層建築中最常見的傾斜變形觀測,利用沉降觀測的數據和觀測點的間距,即可計算由於不均勻下沉對傾斜的影響。

C. 傾斜監測應根據不同的現場觀測條件和要求可採用哪些方法進行監測

傾斜監測
建築物傾斜監測應測定監測對象頂部相對於底部的水平位移與高差,分別記錄並計算監測對象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和傾斜速率。應根據不同的現場觀測條件和要求,選用投點法、水平角法、前方交會法、正垂線法、差異沉降法等。
裂縫監測
裂縫監測應包括裂縫的位置、走向、長度、寬度及變化程度,需要時還包括深度。裂縫監測數量根據需要確定,主要或變化較大的裂縫應進行監測。

D. 建築物的變形觀測包括哪些內容

1、外部變形觀測是指變形體外部形狀及其空間位置的變化,如傾斜、裂縫、垂直和水平位移等,因此變形觀測又可分為垂直位移觀測(常稱為沉降觀測)、水平位移觀測(常簡稱為位移觀測)、傾斜觀測、裂縫觀測;

撓度(建築的基礎、上部結構或構件等在彎矩作用下因撓曲引起的垂直於軸線的線位移)觀測、風振觀測(對受強風作用而產生的變形進行觀測)、日照觀測(對受陽光照射受熱不均而產生的變形進行觀測)以及基坑回彈觀測(對基坑開挖時由於卸除土的自重而引起坑底土隆起的現象進行觀測)等。

2、內部變形則觀測是指變形體內部應力、溫度、水位、滲流、滲壓等的變化。通常,測量人員主要負責外部變形的觀測,而內部變形的觀測一般由其他相關人員進行。

與常規測量相比,變形觀測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測量精度要求較高,一般性的也要達到毫米級,重要的、變形比較敏感的則要達到0.1mm甚至0.01mm。因此,變形觀測多屬於精密測量。

(4)建築物傾斜監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監視對象和變形體可大可小,可以是整個地球,也可以是一個區域或某一工程建(構)築物,因此變形觀測可分為全球性變形觀測、區域性變形觀測和工程變形觀測。

另外,對於工程變形觀測而言,變形體和監視對象又可以是各種建(構)築物,也可以是機器設備及其他與工程建設有關的自然或人工對象,所以工程變形觀測又分為工業與民用建築變形觀測、水工建築變形觀測(如大壩變形觀測)、地下建築變形觀測(如隧道變形觀測)、橋梁變形觀測、建築場地變形觀測、滑坡(變形)觀測等。

進一步,還可以分為基坑及支護變形觀測、地基基礎變形觀測、上部結構變形觀測、相鄰建築及設施變形觀測等。

通過變形觀測,一方面可以監視建(構)築物的變形情況,以便一旦發現異常變形可以及時進行分析、研究、採取措施、加以處理,防止事故的發生,確保施工和建(構)築物的安全(因此,變形觀測又常常稱為變形監測);

另一方面,通過對建(構)築物的變形進行分析研究,還可以檢驗設計和施工是否合理、反饋施工的質量,並為今後的修改和制訂設計方法、規范以及施工方案等提供依據,從而減少工程災害、提高抗災能力。可見,變形觀測的意義非常重大,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E. 如何觀測建築主體傾斜

建築變形測量規范6.2.1條
建築主體傾斜觀測應測定建築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剛性建築的整體傾斜,可通過測量頂面或基礎的差異沉降來間接確定。

6.2.2 主體傾斜觀測點和測站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從建築外部觀測時,測站點的點位應選在與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線上距照準目標1.5~2.0倍目標高度的固定位置。當利用建築內部豎向通道觀測時,可將通道底部中心點作為測站點;
2 對於整體傾斜,觀測點及底部固定點應沿著對應測站點的建築主體豎直線,在頂部和底部上下對應布設;對於分層傾斜,應按分層部位上下對應布設;
3 按前方交會法布設的測站點,基線端點的選設應顧及測距或長度丈量的要求。按方向線水平角法布設的測站點,應設置好定向點。

6.2.3 主體傾斜觀測點位的標志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築頂部和牆體上的觀測點標志可採用埋人式照準標志。當有特殊要求時,應專門設計;
2 不便埋設標志的塔形、圓形建築以及豎直構件,可以照準視線所切同高邊緣確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位;
3 位於地面的測站點和定向點,可根據不同的觀測要求,使用帶有強制對中裝置的觀測墩或混凝土標石;
4 對於一次性傾斜觀測項目,觀測點標志可採用標記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與照準要求的建築特徵部位,測站點可採用小標石或臨時性標志。

F. 如何採用經緯儀投點法對建築物進行傾斜觀測畫圖表示

採用經緯儀投點法對建築物進行傾斜觀測畫圖表示:可以採用經緯儀進行測量,一般是測量樓頂部與樓底部之間的橫向變形差。具體參考建築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第6.2節的規定進行測量。

建築主體傾斜觀測應測定建築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剛性建築的整體傾斜,可通過測量頂面或基礎的差異沉降來間接確定。

當從建築外部觀測時,測站點的點位應選在與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線上距照準目標1.5~2.0倍目標高度的固定位置。當利用建築內部豎向通道觀測時,可將通道底部中心點作為測站點。

基本概念

經緯儀測繪法是用經緯儀測繪地形圖的一種方法。測繪時,將經緯儀安置在測區內的控制點上,在旁邊放有展繪控制點的測圖板;經緯儀對中、整平,水平度盤對准0°,瞄準已知方向定向;再用望遠鏡觀測各地物與地貌點,測出各點的水平距離和高程;按測圖比例尺和所測得的數據在測圖板上標定各地物與地貌點位,並注出高程,經過逐站逐點測繪,最後在圖板上測繪出地形圖。

G. 建築傾斜監測點有哪些布置方法

建築傾斜監測點布置方法如下:
1、監測點宜布置在建築角點、變形縫兩側的承重柱或牆上。
2、監測點應沿主體頂部、底部上下對應布設,上、下監測點應布置在同一堅直線上。
3、當由基礎的差異沉降推算建築傾斜時,監測點的布置應符合豎向位移監測點的布置規定。

H. 建築物沉降變形觀測的方法有幾種謝謝!

建築物變形觀測 (就找了這些)
測定建築物及其地基在建築物本身的荷載或受外力作用下,一定時間段內所產生的變形量及其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工作。內容包括沉降、傾斜、位移、撓曲、風振等變形觀測項目。其目的是監視建築物在施工過程中和竣工後,投入使用中的安全情況;驗證地質勘察資料和設計數據的可靠程度;研究變形的原因和規律,以改進設計理論和施工方法。
建築物地基和基礎變形觀測 內容主要有:
基坑回彈測量 在基坑開挖前、中、後期,測出事先埋設在基底面上的觀測點,由於基坑開挖引起的高程變化。開挖前和開挖後兩次的高程差為基坑的總回彈量。
地基分層沉降測量 測出埋設在不同土層上的觀測點因荷載增加而引起的高程變化,以求得各土層的沉降量和受壓層的最大深度。
建築物的沉降測量 測出建築物或基礎上的觀測點,因時間推移或因地基發生變化所引起的高程差異,比較不同周期的觀測值即得沉降量。
以上內容都屬於以垂直位移為主的變形觀測,其方法是首先按建築場地地形、地質條件和對變形觀測的精度要求,合理布設變形控制網點(見工程式控制制測量)。在建築物附近比較穩固的位置埋設工作基點,直接用以測定建築物上的觀測點的位移,盡可能在變形影響以外的穩固位置埋設基準點(檢查點),用以檢核工作基點本身的穩固性(見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觀測)。工作基點與基準點一般都組成網形,用精密水準測量的方法來施測和檢驗。高程變化值的測定通常採用精密水準方法,也可用液體靜力水準儀、氣泡傾斜儀、電子水準器等進行測量。
建築物上部變形觀測 內容主要有:
傾斜觀測 測定建築物頂部由於地基有差異沉降或受外力作用而產生的垂直偏差。通常在頂部和牆基設置觀測點,定期觀測其相對位移值,也可直接觀測頂部中心點相對於底部中心點的位移值,然後推算建築物的傾斜度。
位移觀測 測定建築物因受側向荷載的影響而產生的水平位移量,觀測點的建立視工程情況和位移的方向而定。
裂縫觀測 測出建築物因基礎有局部不均勻沉降而使牆體出現的裂縫。一般在裂縫兩側設置觀測標志,定期觀測其位置變化,以取得裂縫的大小和走向等資料。
撓度觀測 測定建築物受力後產生的撓曲程度。一般測定設置在建築物垂直面內不同高度觀測點相對於底點的水平位移值。
擺動和轉動觀測 測定高層建築物和高聳構築物在風振、地震、日照等外力作用下的擺動量和扭曲程度。
上述內容多屬於以水平位移為主的變形觀測,其方法除在穩定地區建立變形控制網,檢驗工作基點或基準點的穩固性外,通常使用測角前方交會法、經緯儀投影法、觀測水平角法、激光準直法和垂線觀測法等,來定期測定觀測點的位置變化。對於特定方向的水平位移,還可用視准線法和引張線法進行觀測。近年來,開始應用的近景攝影測量方法,對於測定地基基礎與建築物沉降、建築物傾斜、測求裂縫參數、模型變形狀態參數,以及建築機械構件變形的檢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近景攝影測量通常使用攝影經緯儀、普通攝影機或高速攝影機,按正直、等偏、交向等攝影方式,可在一定時間段或瞬間連續記錄建築物和試驗模型的大量點位變形信息。並使用立體坐標量測儀、電子計算機、精密立體測圖儀或解析測圖儀,按解析法或模擬解析法,測定觀測點隨時間所產生的二維或三維相對變形量。所攝得的像片,作為檔案資料還可在其他任何時候進行檢核量測。
變形觀測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首先,將觀測成果進行初步整理,再以時間或荷載為橫坐標,以累計變形量為縱坐標,繪制各種變形過程線,以便初步了解變形的幅度、趨勢和建築物的安全情況。其次,要對觀測資料進行歸納和分析。通常採用回歸分析的方法,先選擇合適的擬合方法,再按最小二乘法與統計檢驗的原理求得回歸方程,從而找出變形的規律性。由此方程即可根據各個自變數來推求所需因變數(即變形值),以推算、預報今後的變形情況,研究應採取的措施。對於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觀測點穩固性的檢驗,在有固定的起算點時,用統計檢驗的方法,根據定期重復觀測的結果,用最小二乘法計算各點的離差矢量,進行F(兩個正態母體的方差是否相等)檢驗,以判斷水準點高程的變化是由於水準點的升降還是由於觀測的誤差所引起。在沒有固定的起算點時,採用秩虧自由網平差方法計算各點的位移值,根據定期重復觀測成果,判斷其穩定性。
隨著高大建築的增多和古建築的維修,變形觀測工作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變形控制網的布設,已在研究應用優化設計的理論和方法;觀測方法除了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傳統觀測儀器和方法外,將逐步應用全能激光測量儀、自動垂直儀、電子測斜儀、位移攝影探索器等光電、電子儀器和攝影測量技術,使測量過程日趨自動化;觀測數據的處理,已廣泛應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來檢驗點位的穩定性,由單一變數統計分析發展到多變數動態的定性定量統計分析,對建築物的安全將提供更可靠的預測與預報。

I. 經緯儀垂直投影法來測建築傾斜,具體是怎麼操作的

6.2.1 建築主體傾斜觀測應測定建築頂部觀測點相對於底部固定點或上層相對於下層觀測點的傾斜度、傾斜方向及傾斜速率。剛性建築的整體傾斜,可通過測量頂面或基礎的差異沉降來間接確定。
6.2.2 主體傾斜觀測點和測站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當從建築外部觀測時,測站點的點位應選在與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線上距照準目標1.5~2.0倍目標高度的固定位置。當利用建築內部豎向通道觀測時,可將通道底部中心點作為測站點;
2 對於整體傾斜,觀測點及底部固定點應沿著對應測站點的建築主體豎直線,在頂部和底部上下對應布設;對於分層傾斜,應按分層部位上下對應布設;
3 按前方交會法布設的測站點,基線端點的選設應顧及測距或長度丈量的要求。按方向線水平角法布設的測站點,應設置好定向點。
6.2.3 主體傾斜觀測點位的標志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築頂部和牆體上的觀測點標志可採用埋人式照準標志。當有特殊要求時,應專門設計;
2 不便埋設標志的塔形、圓形建築以及豎直構件,可以照準視線所切同高邊緣確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為觀測點位;
3 位於地面的測站點和定向點,可根據不同的觀測要求,使用帶有強制對中裝置的觀測墩或混凝土標石;
4 對於一次性傾斜觀測項目,觀測點標志可採用標記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與照準要求的建築特徵部位,測站點可採用小標石或臨時性標志。
6.2.4 主體傾斜觀測的精度可根據給定的傾斜量允許值,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當由基礎傾斜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基礎差異沉降的觀測精度應按本規范第3.0.5條的規定確定。
6.2.5 主體傾斜觀測的周期可視傾斜速度每l~3個月觀測一次。當遇基礎附近因大量堆載或卸載、場地降雨長期積水等而導致傾斜速度加快時,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施工期間的觀測周期,可根據要求按照本規范第5.5.5條的規定確定。傾斜觀測應避開強日照和風荷載影響大的時間段。
6.2.6 當從建築或構件的外部觀測主體傾斜時,宜選用下列經緯儀觀測法:
1 投點法。觀測時,應在底部觀測點位置安置水平讀數尺等量測設施。在每測站安置經緯儀投影時,應按正倒鏡法測出每對上下觀測點標志間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傾斜量)和位移方向(傾斜方向);
2 測水平角法。對塔形、圓形建築或構件,每測站的觀測應以定向點作為零方向,測出各觀測點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離,計算頂部中心相對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對矩形建築,可在每測站直接觀測頂部觀測點與底部觀測點之間的夾角或上層觀測點與下層觀測點之間的夾角,以所測角值與距離值計算整體的或分層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
3 前方交會法。所選基線應與觀測點組成最佳構形,交會角宜在60°~120°之間。水平位移計算,可採用直接由兩周期觀測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標變化量的方向差交會法,亦可採用按每周期計算觀測點坐標值,再以坐標差計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6.2.7 當利用建築或構件的頂部與底部之間的豎向通視條件進行主體傾斜觀測時,宜選用下列觀測方法:
1 激光鉛直儀觀測法。應在頂部適當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線下的地面或地板上安置激光鉛直儀或激光經緯儀,按一定周期觀測,在接收靶上直接讀取或量出頂部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作業中儀器應嚴格置平、對中,應旋轉180°觀測兩次取其中數。對超高層建築,當儀器設在樓體內部時,應考慮大氣湍流影響;
2 激光位移計自動記錄法。位移計宜安置在建築底層或地下室地板上,接收裝置可設在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激光通道可利用未使用的電梯井或樓梯間隔,測試室宜選在靠近頂部的樓層內。當位移計發射激光時,從測試室的光線示波器上可直接獲取位移圖像及有關參數,並自動記錄成果;
3 正、倒垂線法。垂線宜選用直徑0.6~1.2mm的不銹鋼絲或因瓦絲,並採用無縫鋼管保護。採用正垂線法時,垂線上端可錨固在通道頂部或所需高度處設置的支點上。採用倒垂線法時,垂線下端可固定在錨塊上,上端設浮筒。用來穩定重錘、浮子的油箱中應裝有阻尼液。觀測時,由觀測墩上安置的坐標儀、光學垂線儀、電感式垂線儀等量測設備,按一定周期測出各測點的水平位移量;
4 吊垂球法。應在頂部或所需高度處的觀測點位置上,直接或支出一點懸掛適當重量的垂球,在垂線下的底部固定毫米格網讀數板等讀數設備,直接讀取或量出上部觀測點相對底部觀測點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6.2.8 當利用相對沉降量間接確定建築整體傾斜時,可選用下列方法:
1 傾斜儀測記法。可採用水管式傾斜儀、水平擺傾斜儀、氣泡傾斜儀或電子傾斜儀進行觀測。傾斜儀應具有連續讀數、自動記錄和數字傳輸的功能。監測建築上部層面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建築頂層或需要觀測的樓層的樓板上。監測基礎傾斜時,儀器可安置在基礎面上,以所測樓層或基礎面的水平傾角變化值反映和分析建築傾斜的變化程度;
2 測定基礎沉降差法。可按本規范第5.5節有關規定,在基礎上選設觀測點,採用水準測量方法,以所測各周期基礎的沉降差換算求得建築整體傾斜度及傾斜方向。
6.2.9 當建築立面上觀測點數量多或傾斜變形量大時,可採用激光掃描或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方法,具體技術要求應另行設計。
6.2.10 傾斜觀測應提交下列圖表:
1 傾斜觀測點位布置圖;
2 傾斜觀測成果表;
3 主體傾斜曲線圖。

閱讀全文

與建築物傾斜監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性眼袋怎麼消除簡單方法 瀏覽:907
鈦金條有幾種安裝方法好看 瀏覽:828
披薩餅的製作方法和視頻 瀏覽:387
青田玉鑒別方法 瀏覽:913
魅族3夜間模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4
如何清理水垢的好方法 瀏覽:691
塗油漆的檢測方法 瀏覽:910
汽車前蓋間隙檢測方法 瀏覽:787
中考邢台填報志願的方法與步驟 瀏覽:503
翻腕上籃訓練方法 瀏覽:200
自己怎麼測肺活量怎麼測試方法 瀏覽:792
勃起功能障礙治療方法 瀏覽:678
現有檢測甲醛的方法 瀏覽:804
食療手抖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548
經濟學中規避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75
房顫的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763
6缸活塞安裝方法 瀏覽:354
常用應用題解題方法介紹 瀏覽:779
路亞竿魚鉤的連接方法 瀏覽:853
柔性防水膠帶安裝方法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