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判斷肥胖症
兒童肥胖症有以下症狀:
1、皮下脂肪飽滿,脂肪堆積主要在面部、腹部、臀部和肩部,四肢肥胖,特別是上臂和臀部。
2、孩子經常感到疲倦、氣短和行動笨拙。孩子們胃口很好,比普通孩子吃得多。
3、喜歡澱粉、糖果和高脂肪食物,不喜歡蔬菜等清淡食物。
② 單純性肥胖主要有幾種診斷方法A.1種B.2種C.3種D.4種E.5種
1、當a>0、b>0、c>0時,值為3;
2、當a>0、b>0、c<0時,值為1;
3、當a>0、b<0、c<0時,值為-1;
4、當a<0、b<0、c<0時,值為-3;
5、當a<0,、b>0、c<0時,值為1;
6、
答案為D.4種。
③ 單純性肥胖常用診斷方法有哪些並做簡要評價
減肥不要太快。最好的方法就是;科學健康減肥,經濟實惠又不反彈,還沒有任何副作用。早睡早起,吃飯睡覺有規律。不吃油炸油膩的食物,不喝飲料甜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早晚跑步1小時,晚飯早吃少吃,做到經常鍛煉,持之以恆,1個月後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④ 單純性肥胖的病因有哪些
肥胖不僅影響形體美,更容易引起與肥胖有關的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因此肥胖應引起重視。
肥胖的原因是由於進食的熱量多於人體的消耗量,脂肪含量過高。體重超過標准(理想)體重20%者稱肥胖症,超過標准10%者稱超重。
肥胖症一般分單純性和繼發性兩類,繼發性肥胖有原發性疾病的特有臨床表現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結果,診斷比較容易。無明顯病因可尋者稱單純性肥胖症,它又可分體質性肥胖及獲得性肥胖症兩型。體質性肥胖往往有家族史,自幼肥胖,脂肪細胞增生肥大。進食過多或消耗過少是引起獲得性肥胖的主要原因,致脂肪細胞肥大,但無增生。
單純性肥胖症的原因未完全明確,已知有外因和內因引起的。外因以飲食過多、活動過少為主。內因方面有遺傳因素,常有家族史,常伴高脂血症與高脂蛋白血症,很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痛風等病症。另外,精神神經因素也應引起注意,當精神過度緊張、心情不好時,交感神經興奮,食慾受抑制;當迷走神經興奮,刺激胰島素分泌過多時,食慾常旺盛。
臨床上超重或肥胖均以女性最為常見。經產婦、絕經期或口服女性避孕葯者易發生肥胖,這表明雌激素與脂肪合成代謝有關,體內脂肪的沉積,不論性別,與年齡成正比。此外,性腺及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有可能會引起肥胖。
積極防治單純性肥胖,不僅僅有利於美觀,主要還在於減輕由肥胖引起的種種不適感,提高生活和勞動質量。預防本症比治療更易奏效。控制進食量,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經常進行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用氣功減肥及減肥器減肥,近期療效滿意,遠期療效如何還有待觀察。各種減肥苗條霜,療效難以肯定。葯物治療大多數採用食慾抑制劑和代謝興奮劑,前者大多為苯丙胺的衍化物,如2-苯丙胺、甲基苯丙胺、氟苯丙胺等,但這些葯物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副作用,不利於身體健康。總之,肥胖症不能完全依賴葯物治療,用葯物治療時必須有專科醫生的指導。
⑤ 肥胖有哪些類型判斷肥胖的標準是什麼
什麼叫肥胖?肥胖有哪些類型?
肥胖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肥胖可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兩大類。
平時我們所見到的肥胖多屬於前者,單純性肥胖所佔比例高達99%。單純性肥胖是一種找不到原因的肥胖,醫學上也可把它稱為原發性肥胖,可能與遺傳、飲食和運動習慣有關。
什麼是繼發性肥胖?
所謂繼發性肥胖,是指由於其他健康問題所導致的肥胖,也就是說繼發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繼發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僅為1%。
根據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將繼發性肥胖分為下丘腦性肥胖、垂體性肥胖、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庫欣綜合征導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別因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疾病而致。其中,成人以庫欣綜合征和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為多見,兒童中以顱咽管瘤所致的下丘腦性肥胖為最多。
一般而言,對於一個肥胖者,我們首先要想到繼發性肥胖,要考慮在其肥胖的後面,有沒有什麼毛病,而不能一上來就說是單純性肥胖。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您把一個單純性肥胖考慮為繼發性肥胖,只是提高了對引起肥胖的疾病的警惕性而已,對患者沒有什麼害處;而如果您把一個繼發性肥胖誤認為單純性肥胖,就可能放鬆警惕,貽誤病情。結果不但肥胖的問題解決不了,還可能由原來的疾病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只有排除了繼發性肥胖之後,我們才能作出單純性肥胖的診斷。
什麼是單純性肥胖?
單純性肥胖是指並非由於其他疾病或醫療的原因,僅僅是由於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它是獨立於繼發性肥胖之外的一種特殊疾病。當然,許多現在認為是單純性肥胖者實際上還是有某種疾病或者是功能紊亂的,只不過現在還缺乏診斷的手段或者診斷的依據而已。
在所有肥胖者中,99%以上是單純性肥胖。這種肥胖的確切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比較肯定的是:任何因素,只要能夠使能量攝入多於能量消耗,都有可能引起單純性肥胖。這些因素包括進食過多、體力活動過少、社會心理因素、遺傳因素、神經內分泌因素等等。引起單純性肥胖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體積增大,這種體積增大是細胞內脂肪堆積的結果。所以按照病理改變把單純性肥胖分為兩類:增生性肥胖和肥大性肥胖。增生性肥胖的脂肪細胞不僅僅體積變大,而且脂肪細胞的數目也有所增多;肥大性肥胖的脂肪細胞則只有體積變大,而數目不變。
另外,按照發病年齡的不同,可以把單純性肥胖分為幼年起病型肥胖以及成年起病型肥胖。其中幼年起病型肥胖都是增生性肥胖,而且患兒脂肪細胞的數量一生都難以減少。所以有人發現2歲以前就很胖的小孩終身容易肥胖,減肥困難。幼年起病型肥胖的孩子中,有80%到成年後依舊會發胖。青春期起病的青少年多為增生肥大性肥胖,他們的脂肪細胞數量多,體積又大。而成年起病型肥胖則以肥大性肥胖為主,也有一少部分是增生性肥胖。
再有,按照脂肪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分布,單純性肥胖又可以分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兩種。腹部型肥胖又稱為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內臟型肥胖、蘋果形肥胖,這種人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內,四肢則相對較細。臀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積在臀部以及腿部,又稱非向心性肥胖、女性型肥胖或梨形肥胖。腹部型肥胖患並發症的危險要比臀部型肥胖大得多。比如有人觀察一組白人女性,發現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腹部型肥胖的女性患糖尿病的機會則高達普通女性的10.3倍!當然,與非肥胖者相比,臀部型肥胖仍然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危害,僅僅是比腹部型肥胖略小而已。應該注意的是,對上面的命名,不能望文生意,比如說,"男性型肥胖"就不是男同胞的專利,也有很多女性的肥胖是腹部型的,也就是說,女性也可以出現「男性型肥胖」。
判斷肥胖的標準是什麼?
嚴重的肥胖一眼就看得出來,但多數人需要進行身高、體重的測定和體質指數的計算。知道標准體重和理想體重范圍的確定方法後,衡量一個人是否肥胖就沒有困難了。具體方法如下:
1.根據實際體重占理想體重的百分比來衡量:實際體重/理想體重比值(%)=實際體重(公斤)÷理想體重(公斤)′100%。根據這個公式,若結果在90~110%之間,表明體重正常;若在110~120%之間,屬於超重;若大於120%,則可診斷為肥胖。反之,若在80~90%之間,屬於低重;若小於80%,則屬於消瘦。在確認肥胖後,仍可進一步進行分級:若在120~130%之間,為Ⅰ度肥胖(輕度肥胖);若在130~150%之間,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在150~200%之間,為Ⅲ度肥胖(重度肥胖);若大於200%,則屬於病態肥胖。
2.根據體質指數來衡量:如前所述,體質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根據此公式,若結果在20~25公斤/米2之間為正常;若在25~27公斤/米2之間為超重;若在27~30公斤/米2之間為Ⅰ度肥胖(輕度肥胖);若在30~40公斤/米2之間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大於40公斤/米2,則屬於Ⅲ度肥胖(重度肥胖)。
上述兩種公式計算簡單、實用,因而得以在臨床廣泛應用。然而,有時僅靠體重一項指標來判定是否肥胖並不準確,例如一些運動員,因肌肉發達,其體重可能已達到上述肥胖標准,但一般並不將他們列入肥胖行列。為准確起見,有時需採用測定體脂來判定是否肥胖的方法。若男性體脂含量大於25%或女性大於30%,則可診斷為肥胖。
⑥ 單純性肥胖的常用診斷方法有哪些
1、用低熱值食品代替高熱食品,用家禽肉、瘦肉代替肥肉。用雞蛋、牛奶、豆製品代替糖多、油大的點心。巧克力、奶油冰激凌、糖果應不吃。
2、補充各種維生素,還可適當補充一下營養品,如人參,西洋參,澳紐林瑪咖等,緩解疲勞,補充體力。
3、有氧鍛煉,如步行、慢跑、有氧操、舞蹈、騎自行車、游泳、跳繩、爬樓梯等。
4、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營養,積極鍛煉,充足的睡眠,善於調節心理壓力,保持穩定情緒;不吸煙、不吸毒、不酗酒。
⑦ 肥胖的常用指標有
肥胖症的診斷通常臨床上最簡單的方法用體重指數(BMI)來評價。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2(m2)。根據中國的標准,BMI 小於18.5為低體重;在8.5~23.9為正常體重;BMI在24~27.9為超重;BMI在28~31.9 為肥胖。肥胖症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疾病。
肥胖症的常見症狀包括:
常見表現有:
體重緩慢增加或短時間內迅速增加;
男性以軀幹部和頭頸部發胖為主;
女性以腹部、下腹部、乳房及臀部發胖為主。
輕、中度單純性肥胖者一般無任何自覺症狀。
重度肥胖者多有怕熱,活動能力降低,甚至活動時有輕度氣息急促,睡眠時打鼾等情況。
大部分肥胖症患者可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的相關表現。
高血壓相關表現:如頭暈、頭痛、疲勞、自覺心跳加快等;
糖尿病相關表現:如血糖明顯升高、多飲、多食、多尿;
痛風相關表現:如大腳趾等關節疼痛、紅腫,以及關節變形、腎結石、腎衰竭等。
⑧ 怎樣判斷肥胖的原因
1.繼發性肥胖
是繼發於一些其它疾病引起的肥胖,大部分都是內分泌疾病(比如說皮質醇功能增多等等)引起來的,出現了這種肥胖以後就要去積極地治療原發病,但是這些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提及的肥胖。
2.單純性肥胖
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的"肥胖",可以把它定義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它是由於能量攝入和消耗不平衡以後,過多的能量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為了能夠有效地儲存這些剩餘的能量,體內的脂肪細胞就會增多,或者是脂肪細胞的體積增大,這就使得人身體里的脂肪比例異常增高,引起的一種與代謝相關的疾病。
引起肥胖的因素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佔了很重要的一個比例,到現在為止研究人員發現了至少有二十多種基因,都是與肥胖相關的,而這些基因在將肥胖遺傳給後代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了。就目前來說,對於遺傳沒什麼好的辦法,所謂的基因治療還沒有發展到這個層面。
2.環境因素
我們今天談到的單純性肥胖,除了遺傳因素以外,還與一些環境因素有關。環境因素包括飲食、運動、作息、心理精神壓力以及不同生理階段的一些變化,這些都跟肥胖有關系。
小喬酵素新年禮盒裝
⑨ 判斷肥胖的標准都有哪些
作為每一個希望減肥的人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首先弄清什麼是肥胖?肥胖分幾類?自己是否屬於肥胖?絕不能盲目減肥,以免損害健康。
什麼是肥胖
當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所含的熱量超過人體自身所消耗的能量時,多餘的部分轉化成脂肪,從而引起肥胖。肥胖是一種會導致體內內分泌及代謝紊亂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就是說肥胖不僅僅是形體美觀問題,而是一種危害健康的疾病。
肥胖如何分類
肥胖通常有兩大類: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其中絕大多數是單純性肥胖。繼發性肥胖主要指由於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肥胖,如炎症、創傷、出血、腫瘤等各種原因引起的下丘腦病變,垂體功能減退症、垂體瘤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皮質醇增多症、胰島素病變及某些遺傳疾病等均可引起肥胖。繼發性肥胖的治療以原發病的治療為主,因而不在這里過多敘述,以下我們所說的都是指單純性肥胖。
如何判斷是否肥胖
在我們知道了肥胖是一種病之後,還要弄清你是否肥胖?肥胖的判斷通常有三種方法可以選擇:
第一種方法理想體重計演算法
有三個常用的經驗公式,任何一種都可以:
(1)標准體重(㎏) = 身高(cm)-100
(2)標准體重(㎏) = 身高(cm)-105 (年輕女性再減2.5kg)
(3)標准體重(㎏) = [身高(cm)-100]×0.9
然後將自己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比較:
判斷標准
如果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相比>10%為超重,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相比>20%以上為肥胖;
·20%~30%為輕度肥胖
·30%~50%為中度肥胖
·50%以上為重度肥胖
舉例來說:身高172公分的男性,實際是體重87千克。
判斷是否肥胖,先計算理想體重: 172-105=67(kg)
再計算實際體重與理想體重的比值(87- 67)/67×100%=29.85%,根據肥胖標准,為輕中度肥胖
第二種方法是計算體質指數(BMI)——用體重的千克數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 = 體重(㎏)/身高(m2)
判斷標准
·按2001年中國肥胖問題專家組提出標准為
·BMI 18.5~23.9為正常
·BMI <18.5為消瘦
·BMI 24~27.9為超重
·BMI ≥28為肥胖
還以上面的例子來說:身高172公分的男性,實際體重87千克。
BMI= 87(kg)/1.72(m2 )=29.4,因此屬於肥胖。
第三種方法是測量腰圍或測量腰臀圍並計算腰臀比例(WHR)
判斷標准:
WHO建議:腰圍(WL)男性超過94cm;女性超過80cm視為肥胖。亞洲人標准低於此標准。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建議中國成年男女超重標准為85cm(男),80cm(女)。
腰臀比即腰圍(W)/臀圍(H)
判斷標准:
·一般認為超過0.9(男)或0.8(女)可視為中心性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