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粱種植很廣泛,怎樣種好高粱
甜高粱的品種。甜高粱莖稈中含糖分較多,抗葉部病害能力較強,植株高大,產量高。高粱忌連作。連作因地力消耗較多,肥力下降,而且容易引起黑穗病等病害,產量將受到較大影響。
B. 高粱的高產是農民關心問題,怎麼種植高粱才會產量高
高粱播種後20~25天,苗高15cm時,進行第一次間苗,直到苗高25~30cm,再進行第二次間苗,最後保持株距在10 cm左右。在植物短缺的情況下,可以挖出從間伐中拔出的壯苗進行再植。高粱生長期間,根據雜草的發生情況,中耕除草應進行2~3次,尤其是生長初期,以免影響發育。如果使用除草劑,應在播種後噴灑,發芽前覆土。第一次中耕除草後,在植株側面追肥,並在植株莖上種植土壤,以防止倒伏和促進發育。高粱耐旱。但如果在幼穗形成期(播種後35天左右)、乳熟期(播種後60天左右)、乳熟期(播種後75天左右)乾旱,產量會受到很大影響,應進行適當的灌溉。雨季要隨時清除積水,避免病蟲害,延長成熟期。
再施拔節肥,一般在十葉期左右,結合氣候、土壤、苗期條件等。乾旱可以提前到九葉期。在土壤水分適中、肥力較高的情況下,可適當推遲。土壤肥沃,植物茂盛,可以越追越晚,越追越少。一般每畝施尿素15-20公斤即可。如果土壤乾燥,最好使用干凈的人糞作為拔節肥料。拔節肥占追肥總量的三分之二。輕施孕穗期肥料,孕穗期追肥時間,一般用尿素7.5-10公斤/畝或其他與氮肥等量的肥料或人畜糞便追肥,以保花、增加粒重。適當噴施生長調節劑,在高粱生長期噴施一些生長調節劑,可以促進或控制植株生長發育,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促進氮磷營養向穗部的轉運,提早開花,加速籽粒灌漿,提早增產。矮壯素,拔節期噴施0.1%矮壯素溶液,每畝75公斤,可減少植株13-14厘米,增加千粒重1-2克,提早成熟4-5天,增產7-15%。
C. 高粱怎麼種植
高粱的籽粒可用作精飼料,莖葉可青刈利用、調制青貯飼料和乾草。與玉米相比,高粱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產量高、再生性好等優點,是解決貧瘠地區飼料來源的一種很好的飼料作物。但高粱籽粒表皮含有單寧,不利於飼料消化;莖葉幼嫩時含有羥氰配糖體,進入牲畜體內後會轉化為氫氰酸,造成體內缺氧,導致呼吸困難以至死亡;施肥多時植株體內易積累硝態氮,有害奶牛健康。因此,高粱在利用時應高度重視。
種植飼用高粱應選甜高粱的品種。甜高粱莖稈中含糖分較多,抗葉部病害能力較強,植株高大,產量高。高粱忌連作。連作因地力消耗較多,肥力下降,而且容易引起黑穗病等病害,產量將受到較大影響。高粱對前作的要求不嚴,但以豆類作物和葉菜類作物為好。播種前要施足有機肥料、深翻耙細、整平地表;播種時,施適量種肥。播種可條播,也可點播,行距60厘米,播種深度3~5厘米,每666.7米2播種量1.5千克左右。高粱出苗後,要進行中耕除草、培土,有條件的要灌水施肥1~2次,發生病蟲害應及時防治。收獲種子的高粱在種殼發黃後收割,青貯用則在開花至種子乳熟時留茬7~10厘米刈割,作青飼料利用時應在株高1.5米以上後刈割。高粱青刈後灌水施肥可促使殘茬再生,不需要重新播種。高粱種子產量一般200~300千克/666.7米2,莖葉產量4000~6000千克/666.7米2。
D. 高粱的種植技術與管理有哪些
一、高粱種子的處理方法
1、發芽試驗播前進行發芽試驗是確定播種量的依據,種子發芽率在95%以上時才能做種。
2、選種、曬種播前應將種子進行風選或篩選,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做種,並進行曬種,播後出苗率高、發芽快、出苗整齊,功苗生長健壯。
3、浸種崔芽用55-57℃溫水浸種3-5分鍾,景干後播種,有添墒保苗與防治病的作用。
4、葯劑拌種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種雙拌種,每公斤種子用5克拌種雙。
二、高粱的田間管理方法
1、間苗、定苗出苗後3-4片葉時進行間苗,5-6葉時定苗,這樣可以減少水分養分消耗,促進幼苗穩健生和劃壯苗早發的有效措施之一。
2、中耕苗期中耕2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10-15天後進行第2次。可保墒提溫,發根壯苗,又可消來雜草,減輕雜草危害,撥節後如營養生長過中進行中耕培土歧根早生快發,增強抗風抗倒、抗旱保墒能力。
3、蹲苗一般從定苗開始到撥節結束。信開苗根四周土露出地下莖節,進行扒土曬根,有利提高地溫,促進根系下扎,可使高染生長健壯,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強,能獲得較高產量。
三、高粱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高粱的主要病蟲害有高粱黑穗病、蚜蟲和地下害蟲。防治地下害蟲用5%四拌磷1.5公斤對細土15公斤,播種時均勻撒在壠溝內即可。芍兒可達40天。
防治蚜蟲,可用3%的樂果粉劑,每畝2.5公斤進行葉面噴施,也可以用5%甲拌磷1.5公斤對細土15公斤,撒於田間即可。
E. 種植高粱要想高產,注意這幾點
高粱生長過程中耐旱、耐澇、耐瘠,易種易管,產量高,在較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也能栽培。但隨著品種更新和技術進步,在高梁種植上應注重如下關鍵技術:
一、品種選擇
可選湘兩優糯高粱1號、兩系雜交糯高粱等表現良好、產量高、適應性廣的品種。
注意事項:
1嚴禁使用敵百蟲、敵敵畏、殺螟松、殺螟硫磷、磷胺、 辛硫磷、甲胺磷等農葯。
2不宜連作,合理輪作。
3常用化學除草劑與方法:①每667平方米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200~300克對水50千克均勻噴施土表。②每667平方米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150克加50%殺草丹乳油150毫升或60%丁草胺乳油50毫升對水50千克噴施土表。
F. 高粱一畝地能產多少斤
一般在600-1000斤左右。
陸縣海潮鎮陳灣潘清友種植常規高粱果角紅2.2畝,平均畝產347.6公斤。嘉銘鎮湖松村種植戶李忠貴種植雜交高粱魯諾8號1.6畝,平均畝產695.9公斤。 瀘州市平均畝產釀造高粱321.7公斤,比上年增長5.5%。
高粱形狀特徵
一年生草本。稈較粗,直立,高3-5米,橫徑2-5厘米,基節上有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略呈粉狀;葉舌為硬腦膜,先端圓形,邊緣具纖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0-70厘米,寬3-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略呈耳狀,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或白色粉末。
穗疏鬆,主軸外露,長15-45厘米,寬4-10厘米,總梗直立或微彎曲;主軸有縱棱,疏生短柔毛,分枝3-7,輪生,粗糙或有細毛,基部濃密;每個總狀花序有3-6節,節間粗糙或略扁平;無柄小穗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5-6毫米,寬3.5-4.5毫米,基部純,有胡須。
G. 高粱如何栽培才能高產呢
高粱是世界第五大谷類作物,第四大糧食作物,具有獨特的抗旱、耐澇、耐鹽鹼能力,高產穩產,被稱為「鐵稈莊稼」。主要作用為食用、飼用、釀造、制帚、製糖和新能源等。
五、施肥技術
高粱耐瘠薄,但需肥較多。一般高粱每生產100kg籽粒需要氮3.25±1.37kg、磷1.68±0.48kg、鉀4.54±1.14kg。三者的比例約為1∶0.52∶1.37。苗期吸收的氮為12.4%、磷為6.5%、鉀為7.5%;拔節至抽穗開花吸收的氮為62.5%、磷52.9%、鉀65.4%;開花至成熟吸收的氮為25.1%、磷40.6%、鉀27.1%。底肥施有機肥最好,每畝施2-3噸。種肥選含磷量較高的復合肥(12-18-15)為好,種肥一般每公頃施250-350公斤復合肥即可。
六、主要田間管理技術
1.化學除草。一是苗前封閉除草,採用38%莠去津懸浮劑1710-2280克/公頃+96%異丙甲草胺1152-1440克/公頃或50%滴丁•莠去津懸浮劑有效成分1500-2250克/公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低決定用量上下限)。二是苗後除草,在高梁3-6葉期用38%莠去津SC1008克﹢50%二氯喹啉酸WP30克莖葉噴霧處理或用38%莠去津SC1008克﹢20%氯氟比氧乙酸異辛酯180克莖葉噴霧處理。
2.合理密植。3-4葉期進行間苗,6-7葉期再定苗。密度以品種不同,中稈品種一般在11萬-12萬株/公頃,高稈品種9萬-10萬株/公頃。不宜過密,過密晝夜溫差小,夜間呼吸作用強,消耗養分,產量降低。
3.肥水管理。拔節期追肥,以氮肥為主。拔節追肥可增加穗三級枝梗數(穗粒數),增加產量。有條件的可在拔節孕穗期灌一次水,防止掐脖旱。追肥應選擇在高粱9-10葉時進行,每公頃施尿素250公斤,加30公斤鉀肥,追肥深度應該在8cm左右。
4.中耕。高粱在苗期一般進行兩次鏟趟。第一次可在出苗後結合定苗時進行,淺鏟細趟,深趟至犁底層不帶土,以免壓苗,並使壟溝內土層疏鬆;在拔節期結合追肥進行第二次中耕,此時根尚未伸到行間,可以進行深鏟,鬆土,趟地可少量帶土,做到壓草不壓苗。這時中耕要深,可在10厘米以下。中耕要和培土結合進行,以促進去持根早生快長,增強防風、抗倒伏、抗旱和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