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養好珍珠梅
珍珠梅原產於亞洲北部,我國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山東、山西、內蒙古等地均有分布。性喜陽光並具有很強的耐陰性,耐寒、耐濕又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一般土壤中即能正常生長,而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中長勢更強。我國北方園林綠地、住宅庭院普通栽培。生長較快,萌櫱力強,耐修剪。可用剔除老枝的方法新舊交替,不斷更新復壯。在生長季節,如不採種宜在花後隨時剪去殘存花枝,以保持完美的株姿。
根據珍珠梅分櫱力強、生長迅速的特性,常採取分株繁殖。5年生以上的株叢可長成很大的冠幅,可於早春萌芽前將老株叢四周的土壤刨開,然後把周邊的根櫱苗逐棵切離母體挖掘出來,移入苗圃培養,1 年以後即可成苗出圃。大批量繁殖苗木時可採用播種法。種子干藏,翌年春播。因種子細小,操作需精細,覆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度。播後蓋膜,疏蔭,保溫保濕。出苗後仍需疏蔭養護。幼苗生長緩慢,不耐水澇和乾旱。也可採用扦插繁殖。
珍珠梅多在園林庭院單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但必須經常灌水,特別春夏乾旱時節要保持土壤濕潤。入冬前灌足冬水,在高寒地區應保護越冬,其他管理均較粗放。珍珠梅株叢豐滿,枝葉清秀,貴在缺花的盛夏開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長。尤其是對多種有害細菌具有殺滅或抑製作用,適宜在各類園林綠地中種植。特別是具有耐陰的特性,因而是北方城市高樓大廈及各類建築物北側陰面綠化的花灌木樹種。
在園林綠化中常見栽培的同屬植物還有:東北珍珠梅,株叢高2米,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1枚至19枚,雄蕊長於花瓣,花期6月至7月,最盛可延至10月上旬。產我國東北及內蒙古,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也有分布。高叢珍珠梅,高達6米,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3枚至17枚,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大型圓錐花序頂生,徑約15厘米至20厘米,花期7月至8月,果圓柱形,下垂。產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地。 珍珠梅為薔薇科珍珠梅屬落葉灌木,高2米~3米,小葉13枚~21枚,互生,呈卵狀披針形,長4厘米~8厘米,葉緣具鋸齒。花序圓錐形頂生,排列緊密,長18厘米左右,花乳白色,花莖較小,花期6月至8月。珍珠梅分布於我國華北、西北等地。
珍珠梅喜光,亦耐陰,耐寒,冬季可耐零下25℃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也較耐鹽鹼土。珍珠梅喜濕潤環境,積水易導致植株爛根,缺水則影響植株生長,故雨季應注意及時排水,乾旱季節應澆足水,澆水後要及時鬆土保墒,初冬和初春季還應澆好封凍水和開凍水。珍珠梅耐瘠薄,除在栽植時施入適量有機肥外,每年開春適當追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可使植株生長旺盛,花多,花期長。珍珠梅萌孽性強,耐修剪,修剪應在冬季落葉後進行,可將病蟲枝、過密枝、老弱枝進行疏剪,夏季花後如不需留種,應及時剪除殘花,節約營養,供給植株生長所需。
珍珠梅的繁殖可採用分株、播種和扦插等方法,但以分株開花最快,可於早春未萌芽前,用鐵鍬將植株周圍的萌孽苗挖出,以3株為一叢,栽於事先挖好的種植坑內,坑中可施入一兩鍬腐熟的圈肥做基肥,種植後及時澆水,以後視土壤干濕情況澆水,分株的珍珠梅3年後可開花。
珍珠梅的病害較少,主要蟲害有刺蛾、紅蜘蛛和介殼蟲。除平時應加強水肥管理,注意通風外,還應於冬季結合修剪,清除蟲害枝,減少越冬蟲源,在其生長期如有發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介殼蟲,用三氯殺蟎春醇1000倍液防治紅蜘蛛,用50%馬拉松乳油1000倍液防止刺蛾。
珍珠梅生性強健,管理粗放,對水肥要求不嚴,加之其耐陰性強,樹形優美,花期較長,可在園林綠化中廣泛應用,可栽於建築物背陰處和高大的喬木下,是較好的耐陰觀賞樹種。
② 珍珠梅怎麼養護
通常等到盆土變干時在澆足量的水即可。生長期需要每隔一個星期給它澆水一到兩回,這時它需要的水分消耗比較快,所以可以相對多澆水。它對肥料的要求一般不高。入盆時可以加入足量的基底肥,基本就可以滿足它的正常生長。
③ 珍珠梅盆景怎麼養 珍珠梅的養殖方法
1.種子採集與處理:每年9~10月份采種,將蒴果先放在通風冷涼的室內,陰干,輕輕揉搓,除去種殼和雜質,放入紙袋內保存。
2.整地和做床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地塊作為育苗地,也可採用大棚育苗。育苗地土壤要疏鬆、肥力較好。低床育苗,床面寬1.0~1.2米,長5~10米,深翻,清除雜物和雜草,採用呋喃丹或辛硫磷滅蟲,多菌靈土壤消毒。播種前灌足水。
3.播種方法:珍珠梅種子細小,播種採用坐水法。播種時土壤以濕潤但不發粘為好。將地耙平,整細,種子混土撒播,播後覆蓋細薄土,最好為森林腐殖土,隨即用噴壺灑水,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
4.苗期管理:播種後地表覆蓋遮陽網,每天灑水1~2次,露地育苗3~5天出苗,大棚育苗2~4天出苗。出苗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幼苗出齊後逐步減少遮陽時間,增加日照時間,大棚苗在20天左右後撤去遮陽網,露地苗在30天左右撤去遮陽網。露地播種育苗,1年後苗高5~15厘米,2年生可長至50厘米左右。2年生移栽定植,株行距40厘米×60厘米,4~5年出圃,大棚育苗,當年生長高可達30~50厘米,第2年露地移栽定植,3~4年出圃。 珍珠梅適應性強,對肥料要求不高,除新栽植株需施少量底肥外,以後不需再旋肥,但需澆水,一般在葉芽萌動至開花期間澆2-3次透水,立秋後至霜凍前澆2~3次水,其中包括l次防凍水,夏季視乾旱情況澆水,雨多時不必澆水。花謝後花序枯黃,影響美觀,因此應剪去殘花序,使植株干凈整齊,並且避免殘花序與植株爭奪養分與水分。秋後或春初還應剪除病蟲枝和老弱枝,對一年生枝條可進行強修剪,促使枝條更新與花繁葉茂。
①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栽培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則生長更好,開花更繁茂。
②對施肥要求不高,剛栽培時需施足基肥,就能滿足其生長要求,一般不再施追肥。以後結合冬季管理,每隔1~2年施1次基肥即可。
③春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夏秋乾旱時,澆水要透,以保持土壤不幹旱;入冬前還需澆1次防凍水。
④花後要及時修剪掉殘留花枝、病蟲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齊,避免養分消耗,促使其生長健壯,花繁葉茂。
④ 珍珠梅是室外還是室內花
珍珠梅是一種美麗的花朵,開花的時候,雪白的花朵,就像是晶瑩的珍珠。
珍珠梅放在室內養殖是可以的,但是由於珍珠梅為灌木植物,生長較快一般生長幾年就需換盆修根,所以通常是作為盆景養殖觀賞,日常養護需要勤加修剪才能保持株型美觀,同時控制植株大小,使其不會佔用太大的室內空間,放在室內養殖還需放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每天還需保持1-2個小時的充足光照,以早晚的陽光為宜,如果光照不足會導致植株出現徒長的現象。
所以珍珠梅可以放在室內養殖但是並不是特別適合,放在室內養殖對於養殖技巧的要求比較高,不容易養好,所以對於初次接觸珍珠梅的花友還是室外養殖較好。
⑤ 珍珠梅怎麼家養方法圖 珍珠梅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
養 珍珠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栽培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則生長更好,開花更繁茂。
2、澆水:珍珠梅在春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夏秋乾旱時澆水要透,以保持土壤不幹旱,入冬前還需澆1次防凍水。
3、光照:珍珠梅耐半蔭,但在陽光下生長也好。
4、施肥:珍珠梅對施肥要求不高,剛栽培時需施足基肥,就能滿足其生長要求,一般不再施追肥。以後結合冬季管理,每隔1~2年施1次基肥即可。
5、修剪:珍珠梅花後要及時修剪掉殘留花枝、病蟲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齊,避免養分消耗,促使其生長健壯,花繁葉茂。
6、病害:珍珠梅的主要病種有葉斑病、白粉病、褐斑病,主要預防的蟲子有金龜子、斑葉蠟蟬等,要做到及早防治,促使植株健康成長。
珍珠梅養殖注意事項:
1、珍珠梅適應性強,對肥料要求不高,除新栽植株需施少量底肥外,以後不需再旋肥,但需澆水,一般在葉芽萌動至開花期間澆2~3次透水,立秋後至霜凍前澆2~3次水,其中包括一次防凍水,夏季視乾旱情況澆水,雨多時不必澆水。
2、珍珠梅花謝後花序枯黃,影響美觀,因此應剪去殘花序,使植株干凈整齊,並且避免殘花序與植株爭奪養分與水分。秋後或春初還應剪除病蟲枝和老弱枝,對一年生枝條可進行強修剪,促使枝條更新與花繁葉茂。
3、珍珠梅在深秋時清除病殘植株,減少病菌來源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加強光照,增施磷鉀肥,增強抵抗力發病後應及時剪除受害部分,或拔除病株燒毀噴葯。休眠期噴灑等量式1%波爾多液,發病初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代森銨800~1000倍液。
4、珍珠梅花蕾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落花後要及時修剪殘留花枝、病蟲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齊,避免養分消耗,確保來年健康生長,花繁葉茂。
⑥ 如何科學管理養護珍珠梅
選盆
盆栽使用20-30厘米的口徑花盆。盆土使用遠土,在春秋季換盆分株的時候進行栽種。
澆水
在盆土比較乾燥的時候進行澆水。
施肥
珍珠梅對施肥的要求不高,剛栽培的時候需要施足基肥,就能夠滿足它的生長要求,一般不再施加追肥。以後結合冬季的管理,每隔1-2年施加一次基肥。
修剪
珍珠梅花後要及時進行修剪並剪掉殘枝,保持植株的整齊,避免養分的消耗,促進生長健壯,枝繁葉茂。根頸容易萌發枝叢,並可以適當的加以剪除。
換盆
沒過2-3年進行一次換盆。換盆的時候應該大量剪除老枝乾和老根子,以便刺激後萌發新枝更新。
⑦ 珍珠梅盆景的養殖方法 珍珠梅盆景怎麼養
珍珠梅是適應性很強的花種,栽培管理比較容易,表現在:①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栽培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則生長更好,開花更繁茂。②對施肥要求不高,剛栽培時需施足基肥,就能滿足其生長要求,一般不再施追肥。以後結合冬季管理,每隔1~2年施1次基肥即可。③春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夏秋乾旱時,澆水要透,以保持土壤不幹旱;入冬前還需澆1次防凍水。④花後要及時修剪掉殘留花枝、病蟲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齊,避免養分消耗,促使其生長健壯,花繁葉茂。
⑧ 植物珍珠梅的養殖方法有哪些
珍珠梅原產於亞洲北部,我國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山東、山西、內蒙古等地均有分布。性喜陽光並具有很強的耐陰性,耐寒、耐濕又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一般土壤中即能正常生長,而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中長勢更強。我國北方園林綠地、住宅庭院普通栽培。生長較快,萌櫱力強,耐修剪。可用剔除老枝的方法新舊交替,不斷更新復壯。在生長季節,如不採種宜在花後隨時剪去殘存花枝,以保持完美的株姿
方法/步驟
1、根據珍珠梅分櫱力強、生長迅速的特性,常採取分株繁殖。5年生以上的株叢可長成很大的冠幅,可於早春萌芽前將老株叢四周的土壤刨開,然後把周邊的根櫱苗逐棵切離母體挖掘出來,移入苗圃培養,1 年以後即可成苗出圃。大批量繁殖苗木時可採用播種法。種子干藏,翌年春播。因種子細小,操作需精細,覆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度。播後蓋膜,疏蔭,保溫保濕。出苗後仍需疏蔭養護。幼苗生長緩慢,不耐水澇和乾旱。也可採用扦插繁殖。
2、珍珠梅多在園林庭院單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但必須經常灌水,特別春夏乾旱時節要保持土壤濕潤。入冬前灌足冬水,在高寒地區應保護越冬,其他管理均較粗放。珍珠梅株叢豐滿,枝葉清秀,貴在缺花的盛夏開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長。尤其是對多種有害細菌具有殺滅或抑製作用,適宜在各類園林綠地中種植。特別是具有耐陰的特性,因而是北方城市高樓大廈及各類建築物北側陰面綠化的花灌木樹種。
3、在園林綠化中常見栽培的同屬植物還有:東北珍珠梅,株叢高2米,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1枚至19枚,雄蕊長於花瓣,花期6月至7月,最盛可延至10月上旬。產我國東北及內蒙古,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也有分布。高叢珍珠梅,高達6米,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3枚至17枚,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大型圓錐花序頂生,徑約15厘米至20厘米,花期7月至8月,果圓柱形,下垂。產陝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地。 珍珠梅為薔薇科珍珠梅屬落葉灌木,高2米~3米,小葉13枚~21枚,互生,呈卵狀披針形,長4厘米~8厘米,葉緣具鋸齒。花序圓錐形頂生,排列緊密,長18厘米左右,花乳白色,花莖較小,花期6月至8月。珍珠梅分布於我國華北、西北等地。
4、珍珠梅喜光,亦耐陰,耐寒,冬季可耐零下25℃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也較耐鹽鹼土。珍珠梅喜濕潤環境,積水易導致植株爛根,缺水則影響植株生長,故雨季應注意及時排水,乾旱季節應澆足水,澆水後要及時鬆土保墒,初冬和初春季還應澆好封凍水和開凍水。珍珠梅耐瘠薄,除在栽植時施入適量有機肥外,每年開春適當追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可使植株生長旺盛,花多,花期長。珍珠梅萌孽性強,耐修剪,修剪應在冬季落葉後進行,可將病蟲枝、過密枝、老弱枝進行疏剪,夏季花後如不需留種,應及時剪除殘花,節約營養,供給植株生長所需。
5、珍珠梅的繁殖可採用分株、播種和扦插等方法,但以分株開花最快,可於早春未萌芽前,用鐵鍬將植株周圍的萌孽苗挖出,以3株為一叢,栽於事先挖好的種植坑內,坑中可施入一兩鍬腐熟的圈肥做基肥,種植後及時澆水,以後視土壤干濕情況澆水,分株的珍珠梅3年後可開花。
6、珍珠梅的病害較少,主要蟲害有刺蛾、紅蜘蛛和介殼蟲。除平時應加強水肥管理,注意通風外,還應於冬季結合修剪,清除蟲害枝,減少越冬蟲源,在其生長期如有發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介殼蟲,用三氯殺蟎春醇1000倍液防治紅蜘蛛,用50%馬拉松乳油1000倍液防止刺蛾。
7、珍珠梅生性強健,管理粗放,對水肥要求不嚴,加之其耐陰性強,樹形優美,花期較長,可在園林綠化中廣泛應用,可栽於建築物背陰處和高大的喬木下,是較好的耐陰觀賞樹種。
8、珍珠梅是適應性很強的花種,栽培管理比較容易,表現在:①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栽培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則生長更好,開花更繁茂。②對施肥要求不高,剛栽培時需施足基肥,就能滿足其生長要求,一般不再施追肥。以後結合冬季管理,每隔1~2年施1次基肥即可。③春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夏秋乾旱時,澆水要透,以保持土壤不幹旱;入冬前還需澆1次防凍水。④花後要及時修剪掉殘留花枝、病蟲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齊,避免養分消耗,促使其生長健壯,花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