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退熱的方法有哪些

退熱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5 07:26:19

❶ 成人快速退燒的方法有哪些

發熱應予緊急處理,採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 盡快降溫。可用冷濕毛巾敷額。可將75%酒精兌水一倍稀釋,用小毛巾蘸濕擦抹頭、頸、腋窩、胸背和四肢。可以吃點退燒葯 維c銀翹片裡面好像有柴胡 退燒的 不過要是一天還沒退燒就要上醫院看病

❷ 最快的退燒方法

物理退熱我們常用的是這種擦浴的方法,尤其用酒精擦浴。那酒精擦浴我們可以用醫用酒精。當然是75的,但是一定兌一些溫開水,把它稀釋,稀釋了之後,擦的話,頸部,像四肢,或者是腋窩下,或者是背部,這樣的話,通過溫水的蒸發,還有酒精的揮發,使溫度可以得以下降。除了酒精之外,酒精擦浴之外,還有一些個別的,酒精得不到,用一些溫開水擦也有一定的效果。還有就是體溫過高的話,就是頭枕冰袋,有一個冰箱里頭,弄點冰塊,或者是用一些紗布裹完以後,用個袋子裝起來之後,頭枕在頭部,這樣的話也會有一定的效果。

快速退燒的方法有很多,有物理降溫,也有退熱葯,還有中葯。辛溫解表或辛涼解表退熱,還可以瀉火解毒退熱等各種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物理降溫,比如溫水擦浴,或者酒精擦浴,能夠比較快的把高熱退至中熱,或者中低熱。葯物主要有西葯,比如常用的布洛芬(美林口服液)還有尼美舒利顆粒都可以解熱鎮痛退熱。中成葯可以用小柴胡顆粒,中葯退熱的葯物也比較多,如金銀花、黃芩、大黃。但風寒風熱要分清楚,風熱感冒可以用風熱感冒顆粒,風寒感冒引起的發熱,可以用風寒感冒顆粒,這些都是具有解表、退熱功效的。

❸ 有哪些正確的物理退燒的方法

冷敷法

具體方法: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也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將熱水袋中灌入冷水或放入碎冰塊,墊上一層布後枕於頭下,小冰袋可放在腋根部。

注意:採用冷敷法時,要檢查冰袋是否漏水,並且在過程中應該定時更換袋中的冷水。

溫水洗澡

如果發燒時精神狀態好的時候,可以通過洗溫水來幫助降溫。

注意事項:水溫要注意,應該調節在27~37攝氏度。因為水溫太高會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而水溫太低則可能因受涼而加重病情。

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嬰幼兒發燒時可以通過酒精幫助降溫。

具體方法:准備75%的酒精100毫升,加溫水等量,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不能過冷,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致使熱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時,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從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進行,腋 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有利於降溫。

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同時還能幫助降溫。

具體方法: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❹ 退燒的方法有哪些

在非緊急情況下都不應該濫用退燒葯,但有時候身體發熱造成體感上的不適,就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式讓孩子舒服一些
(1)補充水分多通風,保持理想空氣指數
發燒體溫超過38.5℃後,體液損失非常大,對於氧氣的需求也明顯,每高於正常體溫1℃,對氧氣的需求就提高13%,這兩點都與熱性驚厥的發生密切相關。一定要多補充水分!這不是孩子願不願意,而是必須!穿衣的多少以孩子的感覺為依據,如果覺得冷甚至打寒顫,即使發燒也要多加衣物,把襪子、帽子和圍巾都穿上,覺得熱就脫,出汗得盡快擦乾,不能吹風,衣物要吸汗透氣。
(2)溫水擦浴降溫
溫水擦浴是發燒時常用的一種物理降溫方式,能夠暫時降低體溫緩解不適。但正確的擦浴方式,爸爸媽媽們可要認真掌握。
准備:三塊毛巾(一塊敷額頭,一塊擦浴,一塊擦乾),熱水袋或暖寶寶貼敷孩子足底,面盆裝水約七分滿,水溫在35℃左右,不能讓皮膚有寒涼的感覺;
環境:關好門窗不能有風直接吹入;
不能擦拭的部位:心前區與肚臍
擦浴方式:將浸濕的毛巾擠干至不滴水,擦拭孩子全身皮膚表面。過程中盡量少暴露身體,擦哪裡露出哪裡,以防受寒。擦拭順序由上至下(頸部上肢背部下肢),在頸部、腋下和手肘內側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可以多停留以增加熱量散出。
另外,最近網路上還流傳著一種神奇的德國媽媽的「濕毛巾綁腿退燒法」,這種方法的原理其實與溫水擦浴類似,但小腿上沒有大血管經過,用溫毛巾綁小腿退燒效果其實有限。
(3)疏通膀胱經&肺經
疏通經絡能夠讓外周血管擴張,讓熱量通過皮膚釋放出來。5歲以下寶寶,把手腳搓熱,柄沿膀胱經捏脊,而5歲以上兒童兒童適合用無痛刮痧,用無痛刮痧梳沿膀胱經疏通經絡,輕輕敲打肺經由下而上。
低燒:用發汗解表的按摩法最為對症
1. 推三關300~500次
2. 揉外勞宮1~2分鍾
3. 重揉太陽穴1~2分鍾
4. 拿風池50次
5. 清肺經15分鍾
6. 掐揉二扇門4-5分鍾
7. 推天河水300~500次:天河水就像人體的清涼之源,用食指和中指兩個手指,由腕到肘直推。
高燒:清熱涼血的按摩手法
1. 退六腑300~500次:退五臟六腑實熱
2. 打馬過天河20~30次,方向和位置與天河水一致,不過操作手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兩指蘸水,然後從腕到肘方向在皮膚上敲打,這個聲音就像是小馬過河時馬蹄拍打睡眠發出的響聲。打至手微微發紅就行,每次都要從下往上打滿。
3. 蘸水捏脊20次
4. 搗小天心1~2分鍾
(4)泡腳發汗退熱
准確的說,發汗不僅僅只是降溫,更是一種退燒的方式。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感冒發燒肢體酸痛頭悶腹脹,可一旦汗流出來,體溫就會漸漸下降,全身難受的感覺也會開始消退。流汗,是身體降溫最自然的方式,當出汗的時候,血管舒張毛細孔開放,這樣有利於體熱發散,同時汗水的蒸發也能夠帶走大量熱量。家長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孩子吃退燒葯起效後,就會開始流汗,溫度也就退下來了。
發汗降溫雖好,但要通過物理發汗降溫(相對於吃退燒葯降溫)也有一定風險,因為此時體溫中樞「設定值」並沒有改變,要發汗降溫,體溫會經歷一段先升再降的過程,如果挨不到流汗身體就已經受不了熱暈過去,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選擇安全的發汗方式就特別重要。
要看一種發汗方式好不好,需要考慮三方面因素:
I)安全性:發汗過程可控,方便家長實時觀察孩子情況,若真的出現意外能緊急處理。
II)發汗量: 發汗雖然有助於降溫,但是不能出得過度,微微發汗去病,大汗淋漓反而會傷害身體。體有熱證,汗出太多不僅傷了津液(傷陰),也會損傷身體的陽氣,體內陰陽俱虛,正氣虛損,就沒有能量把邪氣祛除出去,病就好不了。
III)發汗過程會不會容易受寒:發汗後毛細孔張開,若受寒了反而會使病情惡化。

❺ 物理退燒方法

物理退燒的辦法,主要包括降溫貼降溫,同時也可以用溫水泡澡。在進行降溫的同時,家長要讓孩子多喝水,以上就是常見的物理降溫辦法。
物理退熱的辦法包括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降溫貼降溫,降溫貼貼的方法也是很有學問的,一般都是貼在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包括頸部、枕部、額頭這些部位,包括腹股溝,都是可以貼降溫貼的、。
另外就是溫水泡澡,溫水泡澡建議家長一定要保證室內恆溫,或者比較暖和的情況下,可以給患兒泡澡,還有溫水擦浴。溫水擦浴相比泡澡來說更安全、有效性更好一些,因為可以反復的讓患兒皮溫得到蒸發。
另外就是多飲水,還有冷毛巾冷敷,包括酒精的擦浴,這些都是一些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

❻ 發燒是最快的退燒方法是什麼

快速退燒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降溫以及葯物治療兩種方式。物理退燒可以通過多飲用溫水,使用退熱貼蓋覆在患者的額頭,可以配合溫水浸濕毛巾後擰干,在患者的腋窩、後背、胸腔等部位進行反復性擦拭,達到快速降低體溫的目的。葯物治療可以採用解熱鎮痛類葯物如布洛芬混懸劑、復方對乙醯氨基酚片、酚麻美敏混懸液等,可以緩解因流行性感冒或者其他炎症性疾病而引起的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不良症狀。但是需要注意解熱鎮痛類葯物只能起到暫時性緩釋作用,需要到正規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查明具體病因後再進行對症性治療。

❼ 退燒最好辦法是什麼

退燒最好的辦法包括多喝白開水、喝薑糖水、物理降溫、酒精降溫、按摩法和搓腳。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准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葯。

1、多喝水。如果是發低燒,首先要多喝水,喝白開水最好,用大杯子倒水喝,直到喝到喝不下去為止,多上幾次廁所,體力的病毒就已經排出體外一部分。

2、喝薑糖水。然後還可以在家裡煮薑糖水喝,把姜切片或者切碎後加紅糖大煮,趁熱喝下去,然後睡覺出出汗,在剛開始發燒並不嚴重時,這個方法很有效。

3、物理降溫。還可以用物理降溫法,倒溫水,拿毛巾浸泡溫水,擦拭身體,特別是額頭、腋下、手心腳心。

4、酒精降溫。酒精降溫用小毛巾蘸30%的酒精,擦寶寶的腋窩、腹股溝等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注意不可全身擦試,否則很可能會造成酒精中毒。

5、按摩法。按合谷穴合谷穴定位:位於第一、二掌骨之間,也就是俗稱的「虎口」。操作方法:用拇指點按患者左手合谷穴50次,然後換右手。法6、搓腳,搓腳心和四肢先搓腳心,再搓小腿、小手、胳膊、後背,最後再把耳朵搓熱,再搓搓百會穴。等到患者出汗,體溫也就降下來了。

注意事項:

1、用退熱貼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分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2、小兒發燒對爸媽而言,最方便且迅速的是使用退燒葯。但退燒葯的使用應掌握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不同的退燒葯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並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

❽ 小孩發燒怎麼退燒最快呢四種偏方退燒快

首先要弄清楚小孩體溫是多少才算是發燒呢?正常人體溫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一般腋窩溫度為36℃—37.4℃。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
更細一步劃分為:37.3℃—38℃為低度發熱;
38.1℃—39℃為中度發熱;
39.1℃—41℃為高熱;
超過41℃為超高熱。

如何退燒呢?
一、物理降溫。
1、通過冰敷或冰袋,酒精擦浴,只帶走局部皮膚的熱量,這種退燒效果不好。
2、在提高環境溫度前提下,用溫熱毛巾敷身體、洗溫水澡等使皮膚血管擴張,這種退燒效果最好。(如果小孩體溫不超過38.5℃,我經常用這種方法給小孩退燒。)
3、再有,排尿和排便過程都可利於降溫,如果小孩超過48小時未排便,可暫用開塞露。
4、不要給小孩穿太多的衣服,不利散熱。
5、記住:一定要讓小孩多喝水、奶或者米湯之類的液體。孩子發燒不喜歡喝水,家長應該想辦法少量讓孩子補充液體。因為即使服了退燒葯,如果體內水分不足,散熱不夠,退熱效果就不好。如果體內水分不足,退燒葯就會失靈。

二、葯物降溫。

什麼時候要用葯物降溫呢?
如果小孩體溫達到38.5℃就可以用葯物來退燒。因為很多時候體溫還會繼續上升。38.5℃服用退燒葯後,退燒葯物起效時正好是39℃左右。否則,過高溫度有可能導致高熱驚厥。服用退燒葯後,體溫降至38℃以下即可。因為低熱可刺激免疫系統成熟。

什麼退燒葯最安全呢?
1、泰諾林,它的有效退熱時間是3—4小時。
2、美林,它的有效退熱時間是6—8小時。
當小孩高熱時,可使用兩種退熱葯交替,減少葯物的副作用。服泰諾林3—4小時,若體溫再度超過38.5℃,可以服用美林;如果6—8小時後再升高,可以服泰諾林。如此交替服用。

什麼時候要去醫院呢?
1、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即使高熱也不用太擔心;如果孩子精神狀況差,即使不發燒也應看醫生。如果在發燒的同時,孩子顯出非常難受狀,服葯降溫後仍然非常難受,那就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
2、如果孩子僅僅是發燒,沒有其他症狀,那麼,只要能夠通過物理和葯物降溫體溫控制在38.5℃以下,多給小孩喝水,保證排尿和排便就可以了,最好在發熱後24小時再到醫院檢查。
通常,你去醫院時醫生會要求給小孩驗血。通過血常規確定小孩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如果不是細菌感染不要用抗生素啊,因為病毒感染,抗生素是無效的。如果小孩僅僅是發燒,沒有其他不適,不要急著要求醫生輸液啊。

5
最後,請各爸爸媽媽們注意:孩子患病時需要使用相應的治療葯物,我們應該做到:能口服就不要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

❾ 常用的退燒方法有什麼

第一種:物理降溫,就是用酒精擦腋下,膝蓋窩,肘窩關節的地方,靠酒精的揮發散熱,第二種,使用退燒葯,比如尼美舒利顆粒,安瑞克,對乙醯氨基酚顆粒口服都可以,還有直腸給葯的對乙醯氨基酚栓,都可以降溫

❿ 有什麼快速退燒的方法

發燒,恐怕每個人都有切身體會。中醫治療發燒的方法很多,但如果選錯了,不但不能治療疾病,往往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1.發汗退熱法
這是最常見的退熱方法,適用於感冒發熱的病人。常見的發熱與惡寒怕冷同時出現,無汗或有汗不暢,因受邪性質的不同和病人體質的差異,又可分為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兩大類。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明顯,體溫較高,一般有汗,且兼有頭痛、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可通過發汗散邪,使邪熱外達,發熱隨之減輕,從而達到退熱之效。風寒感冒表現為發熱較輕,惡寒明顯,一般無汗,且兼有頭痛,肢體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脈浮緊等,治療上應該辛涼解表、發汗退熱,可以用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熱顆粒來治療。同時,我們還可通過多喝熱水,多蓋被子捂汗、洗桑拿、用熱水泡腳的方法發汗來起到退熱的目的,但洗桑拿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風;發燒時皮膚的毛孔都閉塞,刮痧能使毛孔開瀉,裡面的邪氣可以排泄出來,也有退燒的功效。
2.熱者寒之法
可用葯性寒涼的葯物來達到退熱的目的。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發熱而不惡寒的病人。如見「四大」症狀,即表現為高熱不退(大熱),汗出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飲(大渴),脈象洪大而數(大脈)等症狀,就是熱盛津傷證,此時不能用發汗退熱法,宜用甘寒退熱法,可用中葯白虎湯來治療。如見高燒不退,煩躁,口燥咽干,大便乾燥,小便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症狀的,為熱毒熾盛證,當用苦寒清熱法,可用三黃片來治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喝些冷飲料,但由於葯物和飲料都偏屬寒涼,易傷脾胃,要適可而止。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上的還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可將冰塊放在額頭、腋下等部位或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熱。此外,還可按住風池或曲池穴10分鍾,達到發汗退熱的效果。
3.通腑泄熱法
也叫做「釜底抽薪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葯物來達到退熱的目的。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高熱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現胡言亂語,舌苔黃糙起刺等症狀。這時要用清熱的葯物同時配上通便的葯物,大便排下後,熱也就降下來。這就是通利大便,瀉下熱結,使邪熱從下而去,可達到去火退熱之功,臨床上可以用防風通聖丸來治療。還可適當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過度腹瀉。此外,按摩天樞、大腸俞、大橫、內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熱的功效。
4.滋陰清熱法
即用滋陰的葯物來治療陰虛發熱的病症。主要適用於由於陰虛而導致的胸口發熱,手腳心發熱,伴有煩躁不適,夜間出汗等症狀,多見於體型瘦弱的人,也常見於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腫瘤等疾病。此時不能應用前面所講的方法,而應該滋陰清熱,可以用知柏地黃丸或大補陰丸來治療。還可按摩照海、太溪、湧泉、三陰交等穴位,多吃鮮藕、菱角、鴨梨等食物。

閱讀全文

與退熱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傷性耳鳴治療方法 瀏覽:555
怎麼樣製作生日蛋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979
測量力的變化的方法 瀏覽:913
怎麼辨別壞蛋的方法 瀏覽:154
外牆門窗檯花邊安裝方法 瀏覽:210
硫酸亞錫分析方法 瀏覽:995
最簡單的電機裝置方法 瀏覽:423
古人的讀書方法並簡單介紹30字 瀏覽:275
男胖子脖子黑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328
大圓肌的鍛煉方法圖片 瀏覽:498
面罩使用方法 瀏覽:703
卡通圖片編織方法 瀏覽:260
花樣系鞋帶方法視頻 瀏覽:890
初中數學常規方法和技巧 瀏覽:909
研究關節的方法 瀏覽:321
材料入庫出庫有哪些方法 瀏覽:598
淘寶黑名單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18
三星賬戶怎麼解鎖設備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5
去痣什麼方法最好 瀏覽:941
t4電子支架的連接方法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