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數學巧算
在加減混合,乘除混合同級運算中,可以根據運算的需要以及題目的特點,交換數字的位置,可以使計算變得簡便。特別提醒的是:交換數字的位置,要注意運算符號也隨之換位置。根據運算定律和數字特點,常常靈活地把算式中的數拆分,重新組合,分別湊成整十、整百、整千。
2
方法一:兩位數乘法的巧算方法
首位是1的兩位數相乘
從個位起:
1. 兩尾數相乘,作個位。注意進位。
2. 兩尾數相加,作十位。注意進位。
3. 兩首數相乘,作百位。
如:18×19= 342:8×9=72,則進7,2作個位 ;
8+9+7=24,則進2,4作十位;
1×1+2=3 作百位。
12×13=156
末位是1的兩位數相乘
從個位起:
1. 兩尾數相乘,作個位。肯定是1
2. 兩首位相加,作十位。注意進位。
3. 兩首數相乘,作百位和千位。
如:41×71=2911 31×21=651
3
方法二:湊整先算
1.計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24+100=124
因為44+56=100是個整百的數,所以先把它們的和算出來。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因為53+47=100是個整百的數,所以先把+47帶著符號搬家,搬到+36前面;然後再把53+47的和算出來。
2.計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把15分拆成15=4+11,這是因為96+4=100,可湊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因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與31之和,再把31+69=100湊整先算。
3.計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將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為2+18和1+19可以湊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因為28+2=30可湊整,但最後要把多加的三個2減去。
4
方法三:減法中的巧算
1.把幾個互為「補數」的減數先加起來,再從被減數中減去。
例 3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 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減去那些與被減數有相同尾數的減數。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 =1941
3.利用「補數」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先變整,再運算(注意把多加的數再減去,把多減的數再加上)。
例 5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①式=500+6-400+3(把多減的 3再加上) =109
②式=323-200+11(把多減的11再加上) =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減去) =1464
④式=987-(178+222)-390 =987-400-400+10=197
㈡ 4723十909用簡便方法怎樣計算
4723+909
=4723+900+9
=5623+9
=5632
㈢ 4723+909用簡便方法怎麼做
簡便計算過程方法如下
解:4723+909
=4723+900+9
=5623+9
=5632
㈣ 4723一(723一238)的簡便運算
4723一(723一238)
4723 - 723 + 238
=4000+238
=4238
㈤ 三年級的奧數題!急急急!
小學三年級奧數:盈虧問題三年級的老師給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位同學分4顆,發現多了3顆,如果每位同學分5顆,發現少了2顆。問有多少個小朋友?有多少顆糖?解答:(3+2)÷(5-4)=5÷1=5(位)…人數4×5+3=20+3=23(顆)……糖或5×5-2=25-2=23(顆)【小結】 盈虧問題公式(1)一次有餘(盈),一次不夠(虧),可用公式:(2)(盈+虧)÷(兩次每人分配數的差)=人數。
小學三年級奧數:投票三年級一班選舉班長,每人投票從甲、乙、丙三個候選人中選擇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並且在計票過程中的某時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比其它兩人都多的候選人將成為班長,那麼甲最少再得到多少票就能夠保證當選?解答:在計票過程中的某時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說明一共統計了17+16+11=44張選票,還有52-44=8帳沒有統計,因為乙得到的票數只比甲少一張,所以,考慮到最差的情況,即後8張中如果沒有任何一張是投給丙的,那麼甲就必須得到4張才能確保比乙多。因此,甲最少再得到4票就能夠保證當選了。
小學三年級奧數:黑白棋子有黑白兩種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與有3枚黑子的堆數相等。那麼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解答: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說明了在分成3枚一份 中一白二黑的有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就是說有 三枚黑子的有42-27=15堆;所以 三枚白子的是15堆:還剩一黑二白的是 100-27-15-15=43堆:白子共有:43×2+15×3=158(枚)。
水彩筆和鉛筆(奧數精選習題)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0-05-17 15:27:41
標簽: 數的整除
筆商店有水彩筆和鉛筆一共163支,如果水彩筆拿走19支後,水彩筆的支數就正好是鉛筆的5倍.原有水彩筆和鉛筆各多少支?解答:原有水彩筆139支,鉛筆24支。分析:水彩筆拿走19支後,正好是鉛筆數量的5倍.此時水彩筆和鉛筆的總數也應減少19支,列式成163-19=144 (支),且正好是鉛筆支數的1+5=6 倍.鉛筆有:144÷6=24 (支),水彩筆有:24×5+19=139 (支).植樹問題一塊長方形地,長為60米,寬為30米,要在四邊上植樹,株距6米,四個角上各有一棵,共植樹多少棵?解答:共植樹30棵。分析:長方形的周長為:(60+30)×2=180 (米),株距為6米,封閉圖形,根據公式,共植樹180÷6=3 (棵).平均數問題南南、北北兩個人的平均年齡是11歲,東東、南南兩個人的平均年齡是15歲,那麼北北比東東小幾歲?解答:北北比東東小8歲。分析:南南、北北的年齡和是:11×2= 22(歲),東東、南南的年齡和是:15 ×2=30(歲),所以北北、東東的年齡差為:33-22=8 (歲).最值的差由0、2、5、7、9寫成的沒有重復數字的四位數中,能被 5整除的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差是多少?解答:差為7675.分析:能被5整除的最大四位數是9750,能被5整除的最小四位數是2075,則差是7675.能被5整除的數的個位數為0或5。組成一個新的數時,高位上的數越大,則該數越大,反之亦然。
劍法中的巧算(奧數精選習題)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0-05-17 15:19:55
標簽: 奧數 / 奧數習題
第一題:巧算下面各題① 36+87+64 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解答:①式=(36+64)+87=100+87=187②式=(99+101)+136=200+136=336③式=(1361+639)+(972+28)=2000+1000=3000第二題:拆數補數① 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解答:①式=(188+12)+(873-12)(熟練之後,此步可略)=200+861=1061②式=(548-4)+(996+4)=544+1000=1544③式=(9898+102)+(203-102)=10000+101=10101第三題:劍法中的巧算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解答:①式= 300-(73+ 27)=300-100=200②式=1000-(90+80+20+10)=1000-200=800第四題:巧算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解答:①式=4723-723-189=4000-189=3811②式=2356-256-159=2100-159=1941第五題:巧算① 506-397 ②323-189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解答:①式=500+6-400+3(把多減的 3再加上)=109②式=323-200+11(把多減的11再加上)=123+11=134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減去)=1464④式=987-(178+222)-390=987-400-400+10=197
晶晶的圍棋方陣(奧數精選習題)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0-05-17 15:13:44
標簽: 圍棋 / 奧數 / 奧數習題
1、晶晶用圍棋子擺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最外一層每邊有圍棋子14個.晶晶擺這個方陣共用圍棋子多少個?分析:方陣每向裡面一層,每邊的個數就減少2個.知道最外面一層每邊放14個,就可以求第二層及第三層每邊個數.知道各層每邊的個數,就可以求出各層總數。解:最外邊一層棋子個數:(14-1)×4=52(個)第二層棋子個數:(14-2-1)×4=44(個)第三層棋子個數:(14-2×2-1)×4=36(個).擺這個方陣共用棋子:52+44+36=132(個)還可以這樣想:中空方陣總個數=(每邊個數一層數)×層數×4進行計算。解:(14-3)×3×4=132(個)答:擺這個方陣共需132個圍棋子。2、用個同樣的杯子裝水,水面高度分別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這4個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解:分析求4個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當於把4個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個杯子里,看每個杯子里水面的高度。解:(4+5+7+8)÷4=6(厘米)答:這4個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3、甲班的圖書本數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圖書本數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圖書多少本?
分析:上圖把乙班的圖書本數看作1倍,甲班的圖書本數是乙班的3倍,那麼甲班的圖書本數比乙班多2倍.又知"甲班的圖書比乙班多80本",即2倍與80本相對應,可以理解為2倍是80本,這樣可以算出1倍是多少本.最後就可以求出甲、乙班各有圖書多少本。解:①乙班的本數:80÷(3-1)=40(本)②甲班的本數:40×3=120(本)或40+80=120(本)。驗算:120-40=80(本)120÷40=3(倍)答:甲班有圖書120本,乙班有圖書40本。4、某人到食堂去買飯,主食有三種,副食有五種,他主食和副食各買一種,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買法?分析:要在八個8之間只添加號,使和為1000,可先考慮在加數中湊出一個較接近1000的數,它可以是888,而888+88=976,此時,用去了五個8,剩下的三個8應湊成1000-976=24,這只要三者相加就行了。解:本題的答案是888+88+8+8+8=10005、在下面算式合適的地方添上+、-、×號,使等式成立。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1992分析:本題等號左邊數字比較多,右邊得數比較大,仍考慮湊數法,由於數字比較多,在湊數時,應多用去一些數,注意到333×3=999,所以333×3+333×3=1998,它比1992大6,所以只要用剩下的八個3湊出6就可以了,事實了,3+3+3-3+3-3+3-3=6,由於要減去6,則可以這樣添:333×3+333×3-3-3+3-3+3-3+3-3=1992。解:本題的一個答案是:333×3+333×3-3-3+3-3+3-3+3-3=1992。
三年級奧數應用題解題技巧
來源:奧數網整理 文章作者:—— 2010-03-25 15:10:00
標簽: 應用題 / 三年級
【試題】 劉老師搬一批書,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正好搬完這批書的一半。剩下的書每次搬20本,還要幾次才能搬完?【解析】(1)12次搬了多少本?15×12=180(本)搬了的與沒搬的正好相等(2)要幾次才能把剩下的搬完?180÷20=9(次)
試題】小華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華少拍5次。照這樣計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華要拍同樣多次要用幾分?【解析】(1)小英每分拍多少次?25-5=20(次)(2)小英5分拍多少次?20×5=100(次)(3)小華要幾分拍100次?100÷25=4(分)答:小英5分拍100次,小華要拍同樣多次要用4分。
【試題】同學們到車站義務勞動,3個同學擦12塊玻璃。(補充不同的條件求問題,編成兩道不同的兩步計算應用題)。補充1:「照這樣計算,9個同學可以擦多少塊玻璃?」【詳解】(1)每個同學可以擦幾塊玻璃?12÷3=4(塊)(2)9個同學可以擦多少塊?4×9=36(塊)答:9個同學可以擦36塊。補充2:「照這樣計算,要擦40塊玻璃,需要幾個同學?」【詳解】(1)每個同學可以擦幾塊玻璃?12÷3=4(塊)(2)擦40塊需要幾個同學?40÷4=10(個)答:擦40塊玻璃需要10個同學。
【試題】兩個車間裝配電視機。第一車間每天裝配35台,第二車間每天裝配37台。照這樣計算,這兩個車間15天一共可以裝配電視機多少台?【詳解】方法1:(1)兩個車間一天共裝配多少台?35+37=72(台)(2)15天共可以裝配多少台?72×15=1080(台)方法2:(1)第一車間15天裝配多少台?35×15=525(台)(2)第二車間15天裝配多少台?37×15=555(台)(3)兩個車間一共可以裝配多少台?555+525=1080(台)答:15天兩個車間一共可以裝配1080台。
【試題】把7本相同的書摞起來,高42毫米。如果把28本這樣的書摞起來,高多少毫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詳解】方法1:(1)每本書多少毫米?42÷7=6(毫米)(2)28本書高多少毫米?6×28=168(毫米)方法2:(1)28本書是7本書的多少倍?28÷7=4(2)28本書高多少毫米?42×4=168(毫米)
試題】紡織廠運來一堆煤,如果每天燒煤1500千克,6天可以燒完。如果每天燒1000千克,可以多燒幾天?【詳解】要想求可以多燒幾天,就要先知道這堆煤每天燒1000千克可以燒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燒1000千克,可以燒多少天,還要知道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1)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1500×6=9000(千克)(2)可以燒多少天?9000÷1000=9(天)(3)可以多燒多少天?9-6=3(天)。
【試題】一台拖拉機5小時耕地40公頃,照這樣的速度,耕72公頃地需要幾小時?【詳解】要求耕72公頃地需要幾小時,我們就要先求出這台拖拉機每小時耕地多少公頃?(1)每小時耕地多少公頃?40÷5=8(公頃)(2)需要多少小時?72÷8=9(小時)答:耕72公頃地需要9小時。
【試題】一塊三角形地,三邊分別長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邊上植樹,株距6米,三個角的頂點上各植上1棵數,共植樹( )棵。【詳解】此題植樹線路是封閉的,這類題的特點是:因為頭尾兩端重合在一起,所以棵數等於分成的段數。題中要求三角形三個頂點上要各栽一棵樹,因此我們要按照三條邊來考慮。因為156÷6=26(段),186÷6=31(段),234÷6=39(段),所以每邊恰好分成了整數段,這樣,從周長來講,應栽樹的棵數與段數相等。即共植樹:26+31+39=96(棵)。
【試題】巧算與速算:41×49=( )【詳解】相乘的兩個數都是兩位數,且十位上的數字相同,個位上的數字之和正好是10,這就可以運用「頭同尾合十」的巧演算法進行簡便計算。「頭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數字乘十位上的數字加1的積,再乘100,最後加上個位上2個數字的乘積。41×49,先用(4+1)×4=20,將20作為積的前兩位數字,再用1×9=9,可以發現末位數字相乘的積是一位數,那就在9的前面補一個0,作為積的後兩位數字。這樣答案很簡單的就求出了,即41×49=(4+1)×4×100+1×9=2009。
1、甲、乙兩位學生原計劃每天自學的時間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學時間半小時,乙每天減少自學時間半小時,則乙自學6天的時間僅相等於甲自學一天的時間。問:甲、乙原訂每天自學的時間是多少分鍾?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學時間半小時,乙每天減少自學時間半小時,甲比乙多自學一個小時,乙自學6天的時間僅相等於甲自學一天的時間,甲是乙的6倍,差倍問題。解:乙每天減少半小時後的自學時間=1/(6-1)=1/5小時=12分鍾,乙原計劃每天自學時間=30+12=42分鍾,甲原計劃每天自學時間=12*6-30=42分鍾。2、一大塊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樣的正方形小塊。小明和小強各有一大塊金帝巧克力,他們同時開始吃第一小塊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鍾吃1小塊,14時40分吃最後1小方塊;小強每隔30分鍾吃1小塊,18時吃最後1小方塊。那麼他們開始吃第1小塊的時間是幾時幾分?分析:小明每隔20分鍾吃1小塊,小強每隔30分鍾吃1小塊,小強比小明多間隔10分鍾,小明14時40分吃最後1小方塊,小強18時吃最後1小方塊,小強比小明晚3小時20分,說明在吃最後一塊前面共有(3*60+20)/10=20個間隔,即已經吃了20塊。那麼,20*20=400分鍾=6小時40分鍾,14時40分-6小時40分=8時。解:18時-14時40分=3小時20分=3*60+20=200分鍾,已經吃的塊數=200/(30-20)=20塊,小明吃20塊用時20*20=400分鍾=6小時40分鍾,開始吃第一塊的時間為14時40分-6小時40分=8時。
1、已知△,○,□是三個不同的數,並且△+△+△=○+○,○+○+○+○=□+□+□,△+○+○+□=60,那麼△+○+□等於多少?分析:由一、二可知,□是△的2倍,將它代換到三中,就是三個△加2個○等於60,而△+△+△=○+○,所以,△+△+△=○+○=60/2=30,△=10,○=15,□=20。解:△+○+□=10+15+20=45。2、用中國象棋的車、馬、炮分別表示不同的自然數。如果,車÷馬=2,炮÷車=4,炮-馬=56,那麼「車+馬+炮」等於多少?分析:車÷馬=2,車是馬的2倍;炮÷車=4,炮是車的4倍,是馬的8倍;炮-馬=56,炮比馬大56。差倍問題。解:馬=56/(8-1)=8,炮=56+8=64,車=8*2=16,車+馬+炮=8+64+16=88。3、聰聰用10元錢買了3支圓珠筆和7本練習本,剩下的錢若買一支圓珠筆就少1角4分;若買一本練習本還多8角,問一支圓珠筆的售價是多少元?分析:剩下的錢若買一支圓珠筆就少1角4分;若買一本練習本還多8角,說明圓珠筆比練習本貴1角4分+8角=9角4分,那麼,3支圓珠筆就要比三本練習本貴94*3=282分=2元8角2分,這樣,就相當於在10元中扣除2元8角2分加8角,正好可以買11本練習本,所以,每本練習本的價錢是(1000-282-80)/11=58分=5角8分。解:圓珠筆-練習本=14+80=94分,每本練習本的價錢是(1000-94*3-80)/11=58分=5角8分,圓珠筆的售價=58+94=152分=1元5角2分。
1、甲、乙、丙共有100本課外書。甲的本數除以乙的本數,丙的本數除以甲的本數,商都是5,而且余數都是1。那麼乙有書多少本?分析:甲的本數除以乙的本數,商5餘1,說明甲是乙的5倍多1,丙的本數除以甲的本數,商5餘1,說明丙是甲的5倍多1,是乙的25倍多6(5+1),因此,這是一個和倍問題。解:乙的本數=(100-1-6)/(1+5+25)=3本。2、小明、小紅、小玲共有73塊糖。如果小玲吃掉3塊,那麼小紅與小玲的糖就一樣多;如果小紅給小明2塊糖,那麼小明的糖就是小紅的糖的2倍。問小紅有多少塊糖?分析:如果小玲吃掉3塊,那麼小紅與小玲的糖就一樣多,說明小玲比小紅多3塊;如果小紅給小明2塊糖,那麼小明的糖就是小紅的糖的2倍,即小明加2是小紅減2後的2倍,說明小明是小紅的2倍少6(2*2+2)。因此,這是一個和倍問題。解:小紅的顆數=(73-3+6)/(1+1+2)=19塊。3、有貨物108件,分成四堆存放在倉庫時,第一堆件數的2倍等於第二堆件數的一半,比第三堆的件數少2,比第四堆的件數多2。問每堆各存放多少件?分析:第一堆件數的2倍等於第二堆件數的一半,第二堆是第一堆的4倍;比第三堆的件數少2,第三堆是第一堆的2倍多2;比第四堆的件數多2,第四隊是第一堆的2倍少2;和倍問題。解:第一堆的件數=(108-2+2)/(1+4+2+2)=12件,第二堆的件數=12*4=48件,第三堆的件數=2*12+2=26件,第四堆的件數=2*12-2=22件。
1、南京長江大橋共分兩層,上層是公路橋,下層是鐵路橋。鐵路橋和公路橋共長11270米,鐵路橋比公路橋長2270米,問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和鐵路橋各長多少米?分析:和差基本問題,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數=(和+差)/2,小數=(和-差)/2。解:鐵路橋長=(11270+2270)/2=6770米,公路橋長=(11270-2270)/2=4500米。2、三個小組共有180人,一、二兩個小組人數之和比第三小組多20人,第一小組比第二小組少2人,求第一小組的人數。分析:先將一、二兩個小組作為一個整體,這樣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問題公式得出第一、二兩個小組的人數和,然後對第一、二兩個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問題計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組的人數。解:一、二兩個小組人數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組的人數=(100-2)/2=49人。3、甲、乙兩筐蘋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從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蘋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分析:從甲筐取出放入乙筐,總數不變。甲筐原來比乙筐多19千克,後來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對19千克進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於是,問題就變成最基本的和差問題:和19千克,差3千克。解:(19+3)/2=11千克,從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蘋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㈥ 各種運算規律,舉個例子,11×11=121,和這差不多的,要有解析,運算過程。
一、加法中的巧算
1.什麼叫「補數」?
兩個數相加,若能恰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整萬…,就把其中的一個數叫做另一個數的「補數」。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補數」;89叫11的「補數」,11也叫89的「補數」.也就是說兩個數互為「補數」。
對於一個較大的數,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補數」來呢?一般來說,可以這樣「湊」數:從最高位湊起,使各位數字相加得9,到最後個位數字相加得10。
如: 87655→12345, 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講利用「補數」巧算加法,通常稱為「湊整法」。
2.互補數先加。
例1 巧算下面各題: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 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補數來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練之後,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4.豎式運算中互補數先加。
如:
二、減法中的巧算
1.把幾個互為「補數」的減數先加起來,再從被減數中減去。
例 3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 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減去那些與被減數有相同尾數的減數。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
=1941
3.利用「補數」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先變整,再運算(注意把多加的數再減去,把多減的數再加上)。
例 5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①式=500+6-400+3(把多減的 3再加上)
=109
②式=323-200+11(把多減的11再加上)
=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減去)
=1464
④式=987-(178+222)-390
=987-400-400+10=197
三、加減混合式的巧算
1.去括弧和添括弧的法則
在只有加減運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弧前面是「+」號,則不論去掉括弧或添上括弧,括弧裡面的運算符號都不變;如果括弧前面是「-」號,則不論去掉括弧或添上括弧,括弧裡面的運算符號都要改變,「+」變「-」,「-」變「+」,即:
a+(b+c+d)=a+b+c+d
a-(b+a+d)=a-b-c-d
a-(b-c)=a-b+c
例6 ①100+(10+20+30)
② 100-(10+20+3O)
③ 100-(30-10)
解:①式=100+10+20+30
=160
②式=100-10-20-30
=40
③式=100-30+10
=80
例7 計算下面各題:
① 100+10+20+30
② 100-10-20-30
③ 100-30+10
解:①式=100+(10+20+30)
=100+60=160
②式=100-(10+20+30)
=100-60=40
③式=100-(30-10)
=100-20=80
2.帶符號「搬家」
例8 計算 325+46-125+54
解:原式=325-125+46+54
=(325-125)+(46+54)
=200+100=300
注意:每個數前面的運算符號是這個數的符號.如+46,-125,+54.而325前面雖然沒有符號,應看作是+325。
3.兩個數相同而符號相反的數可以直接「抵消」掉
例9 計算9+2-9+3
解:原式=9-9+2+3=5
4.找「基準數」法
幾個比較接近於某一整數的數相加時,選這個整數為「基準數」。
例10 計算 78+76+83+82+77+80+79+85
=640
習題一
一、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① 1000-547
② 100000-85426
③ 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
④ 78053000000-78053
二、用簡便方法求和:
①536+(541+464)+459
② 588+264+148
③ 8996+3458+7546
④567+558+562+555+563
三、用簡便方法求差:
① 1870-280-520
② 4995-(995-480)
③ 4250-294+94
④ 1272-995
四、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
① 478-128+122-72
② 464-545+99+345
③ 537-(543-163)-57
④ 947+(372-447)-572
五、巧算下列各題:
① 996+599-402
② 7443+2485+567+245
③ 2000-1347-253+1593
④3675-(11+13+15+17+19)
習題一解答
一、直接寫出計算結果:
① 1000-547=453
② 100000-85426=14574
③ 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
=11111111108888888889
④ 78053000000-78053=78052921947
此題主要是練習直接寫出「補數」的方法:從最高位寫起,其各位數字用「湊九」而得,最後個位湊10而得。
二、用簡便方法求和:
① 536+(541+464)+459
=(536+464)+(541+459)
=2000
② 588+264+148
=588+(12+252)+148
=(588+12)+(252+148)
=600+400
=1000
③ 8996+3458+7546
=(8996+4)+(3454+7546)
=9000+11000(把 3458分成 4和=9000+11000 3454)
=20000
④ 567+558+562+555+563
=560×5+(7-2+2-5+3)(以560為基準數)
=2800+5=2805
三、用簡便方法求差:
① 1870-280-520
=1870-(280+520)
=1870-800
=1070
②4995-(995-480)
=4995-995+480
=4000+480=4480
③ 4250-294+94
=4250-(294-94)
=4250-200=4050
④ 1272-995
=1272-1000+5
=277
四、用簡便方法計算加減混合運算:
① 478-128+122-72
=(478+122)-(128+72)
=600-200
=400
② 464-545+99+345
=464-(545-345)+100-1
=464-200+100-1
=363
③537-(543-163)-57
=537-543+163-57
=(537+163)-(543+57)
=700-600
=100
④ 947+(372-447)-572
=947+372-447-572
=(947-447)-(572-372)
=500-200
=300
五、巧算下列各題:
①996+599-402=1193
②7443+2485+567+245=10740
③2000-1347-253+1593=1993
④3675-(11+13+15+17+19)=3600
㈦ 12×305用筆試怎麼算
12×305用筆算就是,(300+5)乘12=3600+60=3660.
數學巧算方法
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做題基礎,在考試中每個題目其實都有相應的時間分配,如果孩子的運算能力差,就會在一道題上浪費很多時間,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很難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且保證答案的正確。所以一道題上花費了太多時間就會影響做其他題目。而且只是說一般的計算題要是在應用題中,即使孩子的算式列對了,結果錯了也會扣不少分吶!這樣孩子的分數怎麼可能高呢。那麼,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數學巧算方法的建議吧!
在加減混合,乘除混合同級運算中,可以根據運算的需要以及題目的特點,交換數字的位置,可以使計算變得簡便。特別提醒的是:交換數字的位置,要注意運算符號也隨之換位置。根據運算定律和數字特點,常常靈活地把算式中的數拆分,重新組合,分別湊成整十、整百、整千。
數學巧算方法
2
方法一:兩位數乘法的巧算方法
首位是1的兩位數相乘
從個位起:
1. 兩尾數相乘,作個位。注意進位。
2. 兩尾數相加,作十位。注意進位。
3. 兩首數相乘,作百位。
如:18×19= 342:8×9=72,則進7,2作個位 ;
8+9+7=24,則進2,4作十位;
1×1+2=3 作百位。
12×13=156
末位是1的兩位數相乘
從個位起:
1. 兩尾數相乘,作個位。肯定是1
2. 兩首位相加,作十位。注意進位。
3. 兩首數相乘,作百位和千位。
如:41×71=2911 31×21=651
3
方法二:湊整先算
1.計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24+100=124
因為44+56=100是個整百的數,所以先把它們的和算出來。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因為53+47=100是個整百的數,所以先把+47帶著符號搬家,搬到+36前面;然後再把53+47的和算出來。
2.計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把15分拆成15=4+11,這是因為96+4=100,可湊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因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與31之和,再把31+69=100湊整先算。
3.計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將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為2+18和1+19可以湊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因為28+2=30可湊整,但最後要把多加的三個2減去。
4
方法三:減法中的巧算
1.把幾個互為「補數」的減數先加起來,再從被減數中減去。
例 3① 300-73-27 ② 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 27) =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 =1000-200=800
2.先減去那些與被減數有相同尾數的減數。
例4① 4723-(723+189) ② 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 =1941
3.利用「補數」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先變整,再運算(注意把多加的數再減去,把多減的數再加上)。
例 5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①式=500+6-400+3(把多減的 3再加上) =109
②式=323-200+11(把多減的11再加上) =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減去) =1464
④式=987-(178+222)-390 =987-400-400+10=197
以上就是一些數學巧算方法的相關建議了。
㈧ 拓展題巧算383_197=383_(200_o(□)o=383_200 o(□)o這道題什麼算
演算法:383-197=383-(200-3)=383-200+3=183+3=186。
簡便運算方法:
1、分配法。括弧里是加或減運算,與另一個數相乘,注意分配。
例:45×(10+2)=45×10+45×2=450+90=540
2、提取公因式。注意相同因數的提取。
例:35×78+22×35=35×(78+22)=35×100=3500 這里35是相同因數。
3、注意構造。讓算式滿足乘法分配律的條件。
例:45×99+45=45×99+45×1=45×(99+1)=45×100=4500。
數學計算的小技巧:
1、「湊整」先算
兩個數相加,若能恰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整萬…,就把其中的一個數叫做另一個數的「補數」。如:1+9=10,3+7=10,2+8=10,4+6=10,5+5=10。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補數」;89叫11的「補數」,11也叫89的「補數」。也就是說兩個數互為「補數」。
對於一個較大的數,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補數」來呢?一般來說,可以這樣「湊」數:從最高位湊起,使各位數字相加得9,到最後個位數字相加得10。對於不能直接湊整的,可以把其中一個數進行拆分,再湊整。
2、計算等差連續數(等差數列)的和
相鄰的兩個數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數就叫等差連續數,又叫等差數列,如:1,2,3,4,5,6,7。等差連續數的個數是奇數時,它們的和等於中間數乘以個數。等差連續數的個數是偶數時,它們的和等於首數與末數之和乘以個數的一半。
3、基準數法
先觀察各個加數的大小接近什麼數字,再以把每個加數先按接近的數字相加,然後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減去。例題23+22+24+18+19+17,通過觀察發現所有的加項比較接近20。
4、減法中的巧算
把幾個互為「補數」的減數先加起來,再從被減數中減去。例如:400-63-37= 400-(63+37)=400-100=300。
先減去那些與被減數有相同尾數的減數。例題4723-(723+179)=4723-723-179=4000-179=3821。
㈨ 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和性質用字母怎樣表示
1. 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字母表示:a+b=b+a 。
題例(簡算過程):
6+18+4=6+4+18=10+18=28
2. 加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字母表示:(a+b)+c=a+(b+c) 。
題例(簡算過程):
6+18+2=6+(18+2) =6+20=26
3. 乘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
字母表示:a×b=b×a。
題例(簡算過程):
125×12×8=125×8×12=1000×12=12000
4. 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以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
字母表示:(a×b)×c=a×(b×c) 。
題例(簡算過程):
30×25×4=30×(25×4)=30×100=3000
5. 乘法分配律: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
字母表示:(a+b)×c=a×c+b×c 。
題例(簡算過程):
12×6.2+3.8×12=12×(6.2+3.8) =12×10 =120
6. 減法的性質:
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幾個數,可以從這個數里減去所有減數的和,差不變。
字母表示:a-b-c=a-(b+c) 。
題例(簡算過程):
20-8-2=20-(8+2) =20-10=10
7. 除法的性質:
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相除。
字母表示:a÷b÷c=a÷(b×c)
題例(簡算過程):
20÷8÷1.25=20÷(8×1.25) =20÷10=2
㈩ 4723-(723-238)簡便算
=4723-723+238
=4000+238
=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