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水發方法有哪些

水發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02 16:49:51

Ⅰ 簡述水發漲法的概念和原理

水發漲法就是使干品原料吸收水分,把其中的各種物質如蛋白質、纖維等軟化,使其體積膨脹、增大,盡量恢復到新鮮時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軟嫩狀態的過程。

原理:干貨原料由於食材本身性質、結構、體積等特性,水發溫度、水發時間都會影響到食材的復水率。

其分類:

1、冷水發

把乾料放在冷水中,使其自然吸收水分,盡量恢復新鮮時的軟、嫩的特性。乾料放在冷水中,能自然吸收水分,這是由於水對其毛細管的浸潤作用,加水後可以使乾料不同程度地吸收,恢復成新鮮時的形狀。冷水發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易行,並能基本保持乾料原有的鮮味和香味。

2、熱水發

把乾料放在熱水中,促使原料加速吸收水分,成為松軟嫩滑的全熟或半熟產半成品,這種方法,叫做熱水發。

熱水發主要是利用熱的傳導作用,促使乾料體內分子加速運動,加快吸收水分。其具體的操作方法有泡發、煮發、燜發和蒸發四種。

Ⅱ 干貨發料的熱水發有哪些種類

把干貨放在熱水(溫水或沸水)中,經過各種加熱和操作過程,使其迅速吸收水分,漲大回軟,成為酥軟的原料,這一發料方法叫做熱水發。熱水發可分為泡發、煮發、燜發和蒸發等四種。

(1)泡發是把乾料浸在沸水(或溫水)中經過一定的時間,不再加熱,隨著水溫的逐步下降,就可達到乾料逐步泡發漲大的目的。只需一道熱水操作程序即可完成,一般適用於體小、質微硬或帶有異味的原料,如:發菜、粉絲乾等。

(2)煮發是把乾料浸在熱水中,然後,上火加熱煮沸,使其內層吸收水分,漲發回軟。對於體大、內部堅硬和帶有較重腥臊氣味的原料比較適用。如:海參、魚皮等。

(3)燜發是指乾料在煮發後,如繼續煮下去,就容易使外層皮開肉爛,內層仍未發透,所以在煮發後需要結合另一個操作過程,就是改用微火或把鍋端離火位,蓋上鍋蓋,進行燜發,燜到一定的時間可達到漲發的目的。

(4)蒸發就是把乾料放在盛器里上屜蒸,利用蒸氣使其漲發。蒸發可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料的鮮味和原汁,以提高乾料的質量。蒸發一般適用於如干貝、蝦乾等帶有鮮味的原料。

Ⅲ 干貨漲發,水發按其溫度不同可劃分為哪兩種方法

一、干貨漲發,水發按其溫度不同可劃分為冷水發和熱水發,而冷水發和熱水發裡面也分為好幾種,一般情況之下分為浸發、漂發、泡發、煮發、燜發、蒸發。

我們在生活當中最常用的熱水發方式,就是通過熱水煮食物的方式。比如說,我們想要去除豬肉裡面的腥味,那麼就會把豬肉全部放到水中加上將蔥蒜,這樣就能夠達到很好地去腥效果。我們生活當中的有一些干貨,其實可以用冷水發,也可以用熱水發,最終達到的效果都差不多,只不過在時間上熱水發會比冷水發更快。

Ⅳ 水發海參的方法

用料

干海參 若干

凈化水 若干

冰水 若干

水發海參的方法的做法

Ⅳ 乾料漲發的主要方法有水發,油發,鹽發,鹼發,和火發五種.12,蔬菜為什麼要先洗後

干製品漲發一般可分為水發、鹼發、油發、鹽發、火發等。1、水發水發是干製品最常用的一種漲發加工方法,多數干製品均可採用此法加工。一般即使採用其他方法漲發的干品,也要經過水發過程,水發是基本方法。水發分為冷發和熱發兩種。1)冷發冷發包括「浸」和「漂」。浸是把乾料浸在冷水中,使其吸收水分漲發回軟,此法一般用於體積小而質軟的乾料。漂是一種配合其他漲發方法的發料過程,即將發好的料用清水漂洗,清除原料本身或在漲發時物料中污染的雜質和氣味。2)熱發熱發是採用煮、燜、蒸、泡的加熱方法,使干製品迅速吸收水分漲發回軟的水發方法。煮:用於體大堅硬,不易發透的乾料。燜:是煮沸後的一個操作過程。將物料煮沸後蓋好燜,以達到漲發目的。蒸:將原料放在蒸籠屜中進行蒸發。此法一般用於容易散碎的原料,可以使原料不散亂,保持原形且湯汁清亮。泡:泡就是將原料置於沸水中或溫水中泡發。一般適用於體小質嫩、較硬或略帶難聞氣味的乾料,泡發水溫根據季節不同靈活掌握,冷天需沸水,熱天可用溫水泡之。2、鹼發鹼發是用鹼水泡發乾料的方法。一般使用食用純鹼。鹼發可短時間內使乾料松軟漲大,並保持原料的脆性。但鹼對原料有腐蝕性,破壞原料的營養萬分。所以一般能用其他方法漲發的乾料盡量不用鹼發加工。鹼發時必須掌握好鹼水濃度和泡發時間。體大堅硬的原料,鹼水濃度高;體小質嫩的原料,鹼水濃度低,浸泡時間亦短。鹼發時一般先將乾料用冷水浸泡,待初步軟化後,放入鹼水中泡發,發好後用清水漂洗除去鹼質和異味。3、油發油發適於彈性強、含膠質多的干品,如魚肚等。1)油炸將乾料加入食油中(浸沒為度)加熱至160-180℃,使物料膨脹,鬆脆即可,但不能焦枯。2)水浸把油炸後的原料,放入沸水或冷水中浸泡回軟。3)漂清把油炸經水浸軟的原料,用水漂清除去原料的油分,以免烹調時影響風味。4、鹽發鹽發的作用原理與油發基本相同,一般可用油發的原料也可用鹽發。鹽發的方法是將粗鹽放入鍋中炒熱除去水分,使鹽散開後原料下鍋慢慢翻炒,邊炒邊燜,直至發透。然後將發透的原料用沸水泡軟,放進清水中漂洗,除去鹽分和異味。5、火發火發包括烤、燒、刮、浸、滾、煨等操作過程。火發加工時先將物料外皮用火烤焦,然後颳去烤焦層,用水漂泡、煮滾、煨等繼續漲發。(二)各種干製品的漲發根據水產干製品各自品種的特點,分別採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漲發,以使干品的組織回軟。1、海參漲發海參品種多,由於氣候條件不同,生產的產品質地軟硬不一,發料加工方法也有所不同。如烏皺參、岩參、灰參等外皮堅硬,宜用火發與水發結合進行加工。將海參用適當火力燒至外皮焦枯發脆,用刀颳去外層焦黑部分至見到深褐色。將海參放在冷水中浸2天,待其回軟放入水鍋中煮沸,再改用小火燜2小時,起鍋去腸。原只的海參還要開肚去沙,用冷水浸漂,熱天約4小時,冷天約一晝夜,浸後下鍋煮40-60分鍾,撈出整理;如仍有硬的還需復煮,直到全部回軟後再浸漂4-5小時,漲發過程結束。雖然海參的種類多,質量不一,但其漲發過程大致相同,僅在細節上略有差異,如質量好的干海參漲發時間長一些,質量次的時間短一些。有的海參泡1次就適於開肚去腸,有的需煮後才能開肚,在具體漲發加工時需靈活掌握。水發海參時,不可沾染上油分和鹽分。如遇油分,海參易腐敗溶化;如遇鹽分,則不易發透。海參漲發的容器最好用陶瓷盆、缸或木桶。2、魚肚漲發魚肚是由魚鰾曬制而成的干製品,其漲發可分油發和水發兩種。1)油發先用溫水清洗魚肚,稍晾後入溫油油炸。油溫不能太高,嚴防炸焦發黃或外焦里不透。當魚肚炸至手摺即斷,斷面如海綿狀時即完全炸透,可撈出。一般油發後還需放在鹼水中洗脫油分,再用醋洗去鹼後在清水中漂洗干凈待用。2)水發用清水浸泡魚肚數小時後將其洗刷干凈,放入砂鍋中加水燒開後離火,待水冷卻後再燒。每天燒2-3次,及時換水,待魚肚綿軟無粘性時取出,用水浸泡待用。3、魚翅漲發先用開水浸泡魚翅,然後颳去皮上的沙子。較老的魚翅需反復浸泡,刮數次至沙凈為止。將修整干凈的魚翅入冷水鍋加熱,水沸後離火。待水涼取出翅脫去骨,再入冷水鍋,加少許鹼,燒沸後用文火煮1小時左右出鍋,換水漂洗2次,去盡鹼味即可烹制。漲發魚翅時將魚翅按大小、老嫩、厚薄不同分開水發。如國產白翅、綿碎翅、三連小沙翅等,翅板薄且堅硬,沙質牢固,皮薄,宜少煮多燜。漲發加工中忌用鐵制器皿,以免翅身發生黃色斑點。4、魷魚漲發1)油發每500克干魷魚用15克香油,少許鹼,同放水內將魷魚泡至漲軟為止。2)熟鹼水發將干魷魚用冷水浸泡3小時撈出,放入熟鹼溶液中再泡3小時,即可漲足發好,取出放冷水中反復漂洗,除盡鹼味即可。熟鹼溶液配製:取純鹼500克,石灰200克加入4.5升沸水中攪拌均勻,再加4.5升冷水至溶液冷卻後,除去沉澱物即為5%濃度的熟鹼溶液。3)生鹼水發生鹼水發魷魚,一般將500克純鹼與10升冷水混合,配成5%純鹼溶液。根據魷魚老嫩程度加水泡發,其過程與熟鹼法相同。鹼水濃度要根據魷魚老嫩程度及季節溫度高速夏天鹼水宜淡,冬天鹼水宜濃。質地老,鹼水濃度高;質地嫩,鹼水濃度低。5、烏賊魚干漲發烏賊干漲發與魷魚干類似。首先將乾料漂洗浸泡數小時,撈出浸入鹼液中7-8小時,撈出用清水反復漂洗。鹼液配製:漲發干魚500克,需用石鹼150克,干石灰100克,加水配製(石鹼需用開水沖化)。每500克烏賊魚干紗發至2.5千克左右。海參製作的關鍵是泡發,皮薄肉軟的刺參,用開水浸泡10小時後,換一次水,待水降溫後開肚去排水管和腸沙,然後放開水鍋內煮15分鍾,再放入潔凈的容器內浸泡。第二天再將海參和容器內的水一起煮開,換冷水上即可。一般需發兩三天。而梅花參體厚大,泡浸時間則要12小時以上,用溫水浸泡後,換水蒸沸慢火燉一小時,離火自然冷卻,摘去排水管和參壁上的結締組織。第三次換上沸水燒開,轉慢火,水不能滾動,燉30分鍾,離火自然冷卻。以上大約上六

Ⅵ 節約用水的發法有哪些

自從雲南大旱以後,我也開始節約用水了。洗手用水可以留著沖馬桶,洗衣服我改用半自動的了,這是我節約最多的地方,然後淘米水可以澆花、洗菜(第一遍用淘米水可以洗的更干凈)

Ⅶ 什麼是水發干貨六字泡發法

水發可以歸納為浸、滾、燜、漂、蒸、泡6個字。六字泡發法是一般的水發方法,而這些方法的運用還要根據干貨原料性質而定。

浸:凡是質地干硬、內質厚大或夾沙帶骨的干貨原料,在進行加熱前,必須先在冷水浸泡回軟,不經回軟過程而用急火燒滾,外皮容易破裂滲入泥沙,也不好出骨。

滾:是指水燒開鍋後泡發干貨原料。

燜:是燒滾的延續操作過程。原料在沸水中,如繼續用急火,易使原料皮開肉爛,影響其質量。因此,燜的目的是使原料回軟發透,而不使原料質量受其影響。

漂:通常情況下應是凡漂必洗,如海蜇腥味較重,干制後原料內部腥味還沒有去掉,只有反復漂洗,使清水滲入內部,驅除腥味,才能保證質量,不然,加工出來的菜餚,會因腥味影響質量。漂還可以用於體大的干貨,如魚翅等發透後必須經過反復漂洗才能去掉邪味。

蒸:一般不易煮爛的原料都需要蒸,蒸發又要根據原料的不同而蒸制,如鮑魚需要連續蒸幾次;干貝在蒸時要加調料,以便提高其鮮味。

泡:一般適用體小質嫩的原料,只需要開水光泡就可以發透。泡又分冷水泡、溫水泡和沸水泡,要根據原料而定。

Ⅷ 水發魚翅的方法

魚翅發法:發魚翅時,應先將大小老嫩分開,以便分別掌握火候,防止小而嫩的已爛,大而老的尚未發透。大而老的魚翅一般翅針粗,質粘糯,質量高,但因翅板大,皮蒼老、沙粒很難褪出。因此,發時先將魚翅薄邊剪去,防止漲發時砂粒進入翅內;然後用冷水泡10~12小時,使其回軟,再放入開水鍋中煮1小時,然後用開水燜至沙粒大部分鼓起時,用刮刀邊刮邊洗,去凈沙粒,如未除凈可用開水再燙一次。接著,將魚翅按老硬、軟嫩分開,分別裝入竹籃內,加蓋放入鍋內燜,這樣可避免翻滾的開水將魚翅擊碎。老硬的燜5~6小時,軟嫩的燜4~5小時。燜透後,稍涼即出骨再燜1~2小時。燜的過程中要注意檢查,至全部發透取出、用清水洗凈、去除異味,備用。小而嫩的雜翅.一般翅板薄且硬.沙粒亦難除,宜少煮多燜,先剪去翅邊.放入蓋內用開水泡。水溫降低後,換開水再泡,直到能颳去沙粒為止。然後將翅根切去,軟硬分開。分別裝竹籃,入鍋內燜3~4小時,稍涼即出骨去腐肉。燜時要注意檢查,內外全部燜透,始可取出洗凈、備用,發好的魚翅忌用鐵器盛裝,否則會因化學變化而使魚翅出現黃斑,影響質量。發好的魚翅也不宜在水中浸漂過久,以免發臭變質。注意:1、注意選料,不管用什麼等級的魚翅,都不能使用發霉變質的魚翅。2、浸泡時,一定要勤換溫水,最少也要換3次,以免因水臭導致魚翅變質。3、煲煨前須用兩片竹笆將魚翅夾緊。這樣做一是避免魚翅煳鍋,二是避免魚翅變形、散爛。4、煲煨時應注意時間。老硬魚翅一般煲煨5~6小時;軟嫩魚翅一般煲煨4~5小時。煲煨魚翅的時間不宜太長,若太長,魚翅表面也易因破裂而鑽進沙子。當然煲煨時間也不能過短,否則煺不掉黑色的外膜和沙粒。5、煨制時,應採用小火煲煨的方法,不能開鍋。如果火旺水沸,便有可能將魚翅表面煮開,翅面變腐,沙粒混進翅肉內,不易刮皮去沙。另外,發制前應根據魚翅大小和老嫩的程度將其分開,以便分別進行發制,否則,小而嫩的魚翅已爛,老而堅的卻尚未發透。6、煲煨魚翅時不能使用鐵鍋和銅鍋。因魚翅中含硫蛋白質,遇鐵、遇銅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化鐵等,使魚翅表面出現黑色、黃色斑點,影響成品的質量。發制魚翅時,建議最好選用瓷缸、不銹鋼等器皿煲煨。7、煲煨魚翅時,或魚翅發好後,均不能染有油、鹼、鹽等物質,否則會引起魚翅肉體表皮溶化,影響成菜的質量。8、魚翅煲煨好後,在去肉和骨渣時,要用竹簽輕輕撥挑,盡量保持魚翅的整齊,以免影響成菜的美觀。9、魚翅去掉骨渣、沙粒後,要用清水反復地清洗和連續沖漂,一是為沖掉骨渣和沙粒,二是為了漂凈腥味。

Ⅸ 列舉幾種水發原料的加工辦法

質地干老、肉厚皮硬或者夾沙帶骨的乾料,如熊掌、魚翅、燕窩等,在用熱水發料前,要先在冷水中浸至回軟後再加熱。腥臊味重的原料,經過熱水發料後仍不能除盡異味,或經過鹼發,鹽發和油發的原料,經熱水洗滌後還帶有鹼、鹽、油的成分,或柔軟無張勁,也應當再用冷水浸泡,除去腥味,增加張力。

閱讀全文

與水發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碧緹福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586
國家隊排球線路專項訓練方法 瀏覽:977
矛盾與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80
排列三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332
正宗的干條燕窩食用方法 瀏覽:889
米蕎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瀏覽:648
論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 瀏覽:90
前列腺癌治療新方法上海 瀏覽:755
怎麼股癬治療方法 瀏覽:97
化學消毒劑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0
越南蒸雞肉的正確方法 瀏覽:488
自動水管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74
仁和雪蓮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76
降血糖的方法圖片 瀏覽:569
色漿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245
治療失眠的好方法周教授 瀏覽:752
三星手機恢復出廠設置的方法 瀏覽:829
如何改善唇深的方法 瀏覽:203
地球計算方法最新2012 瀏覽:491
兒童游泳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