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蕎麥,蕎麥種植,怎樣種植蕎麥,蕎麥種植技術
包括: 蕎麥形態特徵和生態特徵、蕎麥類型與分布、蕎麥品種資源與品種、蕎麥種植新技術、蕎麥主要病蟲害及其綜合防治等。
『貳』 蕎麥芽苗菜種植方法
蕎麥芽苗菜高產栽培技術
蕎麥芽苗菜,是新型的特色蔬菜,鮮嫩可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富含蘆丁,對於人體血管有擴展及強化作用,是高血壓和心血管病患者的一種較好的保健食品,蕎麥苗可以涼拌,爆炒,也可以做湯味道清香。
1.生產場地及設備 場地:大棚
栽培架:一般長為150CM,寬50CM,高200CM,層間距40-50CM。
育苗盤:外徑長60CM,寬24CM,高4-6CM的平底有孔黑塑料盤。每次用完須清洗干凈,並用0。1%高錳酸鉀浸泡消毒2小時。
其它:噴水壺若干個,舊報紙,浸種盆或水池。 2.品種選擇
2.在蕎麥芽苗菜生產中,一般選擇山西蕎麥或日本蕎麥以及各地優良品種等。
3.浸種,播種
(1)浸種 選用當年新鮮的蕎麥種子,過篩去雜後,曬種1-2天(夏天只能在陽光下曬2-3小時),然後用清水浸泡種子,除去浮在四面癟籽,殘籽,將種籽撈出淘洗2-3遍,再用清水浸種,夏天浸種10-16小時,冬天浸種20-24小時,浸泡好後清洗干凈,瀝干水,可用綠亨2號拌種,防止爛種,爛苗,爛根。一包20克的綠亨2號可拌20斤干種。
(2)播種 育苗盤內鋪一層報紙,每盤播種150-200克干種,然後10-20個盤摞疊一起,最底盤是墊雙層濕報紙的空盤,最上一盤也是墊有濕報紙的空盤。保持室內溫度22-26度催芽3天左右,當苗長1-2厘米時,則分別上架,催芽期間,每日倒盤一次,同時,用手動噴霧噴水一次,保持種子及基質的濕潤。
4.管理
(1)溫度 蕎麥生產適宜的溫度為15-35度,因此,6-8月份商溫季節生產要用遮陽降溫,或逆通風降溫(即白天關門窗,晚上開門大通風,有條件的可製冷降溫)。冬春期間生產蕎麥芽苗菜,為了保溫最好用塑料大棚,加蓋二層膜,草簾等保溫設備。
(2)光照 要求較強的光照,在保證濕度的前提下,適當
多照射陽光。夏季陽光太強烈,應用遮陽網遮陽,陰雨天及睛天的早晨和傍晚揭去遮陽網。
(3)濕度要求在75%-85%之間,濕度低於75%,生長緩慢,長得不整齊,不脫種子殼,濕度超過85%容易爛根,爛苗。
(4)上架後的管理,兩厘米的時候放在弱光區呆一天,讓它適應光照,第二天開始見強光,每天2-3次水,陰雨天少澆水,乾燥天多澆水。
(5)採收 當芽苗長到高10-15厘米左右,子葉綠色,平展,肥大,下胚軸紅色,幼苗整齊不倒伏,不爛根,這時就要及時采割或整盤出售。
『叄』 蕎麥怎麼種,蕎麥的種植方法
蕎麥種植方法:
條播
主要是畜力牽引的犁播。根據地力和品種的分枝習性分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條播以167~200厘米開廂,播幅13~17厘米,條播的優點是深淺一致,落子均勻,出苗整齊,在春旱嚴重、墒情較差時深墒播種、適時播種、保證全苗。條播還便於中耕除草和追肥,條播以南北壟為好。
點播
採取打塘人工點播,這種方式除人工點播不易控制種子量外,每畝的穴數也不易掌握,營養面積利用不均勻,還比較費工,以167~200厘米開廂,行距27~30厘米,窩距17~20厘米,每窩下種8~10粒種子,待出苗後留苗5~7株。
開廂勻播
廂寬150~200厘米,廂溝深20厘米,寬33厘米,每畝播飽滿種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區小麥收獲後,先耕地隨後撒種子,由於撒播無株行距之分,密度難以控制,田間群體結構不合理,密處成一堆,稀處不見苗。田間管理困難,一般產量較低。
施肥
蕎麥是一種需肥較多的作物,要獲得高產,必須供給充足的肥料,根據研究,每生產100kg蕎籽粒,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純氮4.01~4.06kg,磷1.66~2.22kg,鉀5.21~8.18kg。吸收比例為1∶0.41~0.45:1.3~2.02,氮、磷、鉀的比例和數量與土壤質地、栽培條件、氣候特點有關,但對於乾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別增施氮磷肥是蕎麥豐產的基礎。
『肆』 蕎麥什麼季節播種
蕎麥一年四季都有播種: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也稱春蕎、夏蕎、秋蕎、冬蕎。
各產區的具體適宜播期應根據品種的熟性(生育期)、當地的無霜期及>10℃的有效積溫數,使蕎麥的盛花期避開當地的高溫(>26℃)期,同時保證霜前成熟為基本原則。
按地區可區分如下:我國北方旱作區及一年一作的高寒山地多春播;黃河流域冬麥區多夏播;長江以南及沿海的華中、華南地區多秋播;亞熱帶地區多冬播;西南高原地區春播或秋播。
蕎麥喜涼爽濕潤的氣候,不耐高溫、乾旱、大風,畏霜凍,喜日照,需水較多。
蕎麥是無限花序,開花時間長,籽粒成熟不一致,從開花到成熟需要 30~45天。若收獲過早,大部分籽粒尚未成熟;收獲過晚,先成熟籽粒易脫落,均會影響產量。
當植株籽粒達 75%~80%、變為褐色或灰色時即可收獲。應選擇陰天或晴天早晨進行收獲,以防落粒。收割後先晾曬,然後脫粒曬干,含水量在 13%左右進行儲藏。
『伍』 蕎麥的種植人群很多,蕎麥怎麼種植需要注意什麼
說起蕎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蕎麥本身是一種粗糧,因為粗糧的營養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所以市場對粗糧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也正是因為市場的缺口越來越大了,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戶都開始種植蕎麥了,但是蕎麥可不是那麼容易種植的,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蕎麥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吧。
最後,如果蕎麥的生長環境符合上述條件,那麼蕎麥就不會出現病害,不過也有可能出現蕎麥鉤刺娥。一般來說,蕎麥鉤刺娥僅僅是出現在開花的時期,所以是比較好防範的,只要發現了蕎麥長了蕎麥鉤刺娥,就立刻進行葯物治療,那就能夠保證在最短時間內除掉蕎麥鉤刺娥這個威脅,蕎麥的生長也不會因此而出現問題了。
『陸』 蕎麥的種植時間 蕎麥什麼時候種植
一、蕎麥什麼時間種植?
蕎麥是一種雜糧,營養價值高,現在市場上比較多的是蕎麥茶、蕎麥面條、蕎麥粉等等。蕎麥在春季3月底-5月初可以播種,這個季節大部分產區都可以種植蕎麥、北方地區一年可以種兩季,秋季7月底-8月可以播種,秋播宜提早,不適合延遲,因為蕎麥畏霜凍,秋播種植太晚會影響產量。
蕎麥什麼時間種植?蕎麥的種植時間和種法
二、蕎麥的種植時間和種法
1、時間
春季3~5月播種,秋季8月底播種,北方旱作區宜春播,一年一季,中部地區氣候涼爽,一年可以播種兩季,春季宜晚,秋播宜早,不過一定要把握播種時間。
2、方法
蕎麥可以進行條播、點播和撒播,如果撒播撒籽不勻,採用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播幅13~17厘米。播種蕎麥的時候可以藉助工具。播種前深耕土壤,土壤施基肥,提高土壤肥力,播種時間春季和秋季。
3、澆水
蕎麥適合旱作,它的生長依賴於自然降水,一些乾旱地區澆水也不宜過勤,在開花灌漿期需水量大,需要進行人工補水,以保證蕎麥的高產。
4、施肥
種植蕎麥想要獲得高產,要給它供給充足的肥料,從幼苗期開始,土壤基肥要施足,生長期增施氮磷肥,乾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要注意補肥,種肥為輔,有機為主,尤其是灌漿期一定要肥力供應得上。
5、除草
幼苗生長期田地里的雜草也會較多,定期中耕除草,不僅可以減少雜草對土壤費力的消耗,還可以疏鬆土壤,讓蕎麥生長得更好。中耕除草的次數根據地區、土壤、苗情及雜草決定,中耕除草結合追肥培土進行。
『柒』 蕎麥的種植技巧有很多,蕎麥播種技巧有哪些
大多數土壤類型都可以生長,但最適宜的土壤是土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質地柔軟。蕎麥種植中,土壤肥力是蕎麥生產的基礎,整地是對播種和蕎麥生長發育的前掘蕎麥屬於喜陽型草本植物,在地塊的選擇上需要考慮到光照問題,如果是背陰的山坡地塊,太陽直射的時間較短,不利於蕎麥的正常生長,那就不適合種植蕎麥。同時還要考慮到灌溉和排澇的問題,。
根據各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情況、市場需求以及其他的一些種植需要考慮到的因素來進行科學的選種,要避免盲目的進行引種。苦蕎麥莖桿軟,根系弱。在選擇地塊時要以土質疏鬆稍偏酸性的地塊為佳。(我區屬粘土,土質軟硬,且透氣性不強)同時具備土壤儲水性通透性較好,地塊肥沃的地塊則更易於苦蕎麥的生長發育。
『捌』 蕎麥種植時間
苦蕎的播種時間一般是每年的春末夏初,大概在5月份左右,尤其在5月中下旬更為合適。苦蕎麥是我國乾旱地區最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但是我國國土廣袤,氣候各不相同,要想要種植苦蕎,還必須根據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
拓展資料:
蕎麥是短日性作,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蕎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在亞洲和歐洲國家也有分布。蕎麥性甘味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的功效;同時蕎麥還可以做面條、餄餎、涼粉等食品。
蕎麥的谷蛋白含量很低,主要的蛋白質是球蛋白。蕎麥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高而蛋氨酸的含量低,氨基酸模式可以與主要的穀物(如小麥、玉米、大米的賴氨酸含量較低)互補。蕎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澱粉。因為顆粒較細小,所以和其他谷類相比,具有容易煮熟、容易消化、容易加工的特點。蕎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含量是一般精製大米的10倍;蕎麥含有的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也比一般穀物豐富。
『玖』 蕎麥什麼時候種植
蕎麥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當年可多次播種,各區域氣候不同,播種時間不同。
播種區域時間:
我國北方旱作區及一年一作的高寒山地多春播。
黃河流域冬麥區多夏播。
長江以南及沿海的華中、華南地區多秋播。
亞熱帶地區多冬播。
西南高原地區春播或秋播。
註:
春播在3月底~5月初,秋播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就要播完,秋播宜提早,不宜推遲。
播種方法要點:
各地的地形、土質、種植制度差異很大,故播種方法也各不相同。
主要有條播、點播和撒播,科學種植蕎麥應倡導條播。
撒播因撒籽不勻,出苗不整齊,通風透光不良,而產量不高。
點播太費工。
條播播種質量高,有利於全面協調發育,以苦蕎麥產量的提高。
條播:
主要是畜力牽引的犁播。
根據地力和品種的分枝習性分窄行條播和寬行條播。
條播以167~200厘米開廂,播幅13~17厘米,條播的優點是深淺一致,落子均勻,出苗整齊,在春旱嚴重、墒情較差時深墒播種、適時播種、保證全苗。
條播還便於中耕除草和追肥,條播以南北壟為好。
點播:
採取打塘人工點播,這種方式除人工點播不易控制種子量外,每畝的穴數也不易掌握,營養面積利用不均勻,還比較費工。
以167~200厘米開廂,行距27~30厘米,窩距17~20厘米,每窩下種8~10粒種子,待出苗後留苗5~7株。
開廂勻播:
廂寬150~200厘米,廂溝深20厘米,寬33厘米,每畝播飽滿種子3~4kg。
撒播
在一些地區小麥收獲後,先耕地隨後撒種子。
由於撒播無株行距之分,密度難以控制,田間群體結構不合理,密處成一堆,稀處不見苗,田間管理困難,一般產量較低。
『拾』 蕎麥適合什麼時候播種
蕎麥主要為春季播種和秋播,春季一般在三月底到五月底最為適合,如果要進行秋播,最好要早一點,在6~7月好。
蕎麥是一種適應性強的作物,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一些亞洲,歐洲國家也有種植,而且對土壤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所以,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大家也可以試一試。那麼,你可能會問,如果我想嘗試種植一下蕎麥,那麼什麼時候播種最好呢?
如果想提高作物的產量,除了要了解種植時間外,我們還需要知道哪些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