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測量溫度的方法
溫室的溫度可以用接觸式的帶內置感測器的溫度儀來測量,風速可以用德國德圖的風速儀來測量,多種型號根據不同的環境要求來選擇。
021-54260145
http://www.shph.com.cn/
2. 溫度測量的分類方法有哪些
溫度測量儀表按測量方法分類溫度測量時按感溫元件是否直接接觸被測溫度場(或介質)而分成接觸式溫度測量儀表(膨脹式溫度計,壓力式溫度計、電阻溫度計和熱電偶高溫計屬此類)和非接觸式溫度測量儀表(如輻射式高溫計)兩類。
3. 生活中進行溫度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1.水銀溫度計
2.某些花朵顏色的變化
3.熱敏電阻阻值的變化
4. 測量溫度除了使用溫度計,還有什麼方法
我們平時常用的玻璃溫度計多為水銀溫度計,里邊裝的是汞。汞的沸點為356.95℃,這對於測 量一般氣溫是足夠用的。但是,工業上有時要測量上千度的溫度,這樣一來,水銀溫度計就 不能用了。人們於是找到了金屬鎵來幫忙。 鎵的沸點很高,為2070℃,但熔點很低,只有29.78℃。也就是說,把鎵入在手上,人的體 溫就能使之熔化。這一性質決定,用鎵來測量29.78℃到2070℃內的溫度最為適宜。人們把 鎵充入耐高溫的石英細管中,做成高溫溫度主,廣泛用於工業領域。 熱電偶溫度計用於超高溫的測量,它的的工作原理是: 兩種不同的導體接觸構成迴路時,迴路中將產生電勢,這種電勢的大小直接與兩個接點之間的溫度差有關,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利用熱電效應製成的感溫元件就是熱電偶,利用熱電偶作為感溫元件組成的溫度計就是熱電偶溫度計。 在古典電子理論中,熱電勢由溫差電勢和接觸電勢兩部分構成。 溫差電勢是由均質導體的兩端溫度差引起的。接觸電勢是當兩種不同的導體A與B接觸時,因兩者的自由電子密度不同,在接觸點產生電子擴散,而形成的電勢。接觸電勢不但是溫度t的函數,其對熱電勢的貢獻也遠比溫差電勢大。 測出熱電偶因為溫度變化產生的熱電勢,根據熱電勢和溫度變化之間的函數關系就能知道引起熱電勢的溫度值。 我所知的目前測量的溫度可以精確到0.1度,再精確些在技術上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過分精確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5. 怎麼測量屋子裡的溫度
測量屋子的溫度的方法如下:
首先,測出屋子的面積和體積,可以用捲尺大致估測,給出大致范圍。
通過以上方法就能解決怎麼測量屋子的溫度問題。
(5)測室溫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NTC熱敏電阻器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階段。1834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硫化銀有負溫度系數的特性。1930年,科學家發現氧化亞銅-氧化銅也具有負溫度系數的性能,並將之成功地運用在航空儀器的溫度補償電路中。隨後,由於晶體管技術的不斷發展,熱敏電阻器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1960年研製出了NTC熱敏電阻器。NTC熱敏電阻器廣泛用於測溫、控溫、溫度補償等方面。
測溫儀故障診斷:
症狀:OL(在顯示屏上)。
問題:目標溫度超出范圍。
動作:選擇指標范圍之內的目標
症狀:-OL(在顯示屏上)。
問題:目標溫度低於范圍。
動作:選擇指標范圍之內的目標
症狀:顯示屏空白。
問題:可能電池耗盡。
動作:檢查和/或更換電池。
症狀:激光不工作。
問題:1、電池低電量或電池耗盡。2、環境溫度高於40℃(104℉)。
動作:1、更換電池。2、適合用於環境溫度低的區域
6. 有幾種測量溫度的方法好的給分!
這個太多了啊……我隨便說幾種了。
生活中最常見的應該是利用物體的熱脹冷縮測溫度,比如家裡用的溫度計、體溫計等等,這種很好做但是精密程度不夠,反正生活中用的也不需要那麼精密。
然後就是一些電子器件測溫度,可以利用溫度感測器。就是利用某些材料電阻隨溫度的變化,通過電學上面測電阻用公式換算到溫度等於多少度。感測器用處應該很多,不光是測溫度,側壓力、光照強度等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就是把想要測的量全轉化成測電學量,然後公式換算出溫度。
另外還有溫差電偶。這是用了一種比較特殊的原理,叫溫差電現象,就是電路兩端溫度差會產生一個電壓。這種測溫度也是用了轉化成電學量這種思想。據我所知是很精密的,物理實驗裡面用得比較多。
7. 生活中進行溫度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1.水銀溫度計
2.某些花朵顏色的變化
3.熱敏電阻阻值的變化
8. 測量室溫溫度的工具和方法
測量室溫溫度用普通的溫度計就可以啊,當然不是測體溫的水銀溫度計,在室內放置溫度穩定後讀數就可以。
9. 怎麼測室溫
1、空調是通過室內溫度感測器測量室內溫度的,通常它被放置在室內機面板的進風位置。
2、室內溫度感測器為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簡稱NTC,其阻值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隨溫度降低而增大。25℃時的阻值為標稱值。
3、溫度感測器隨溫度變化的電阻值,經過電路轉換成電信號,將溫度變化轉變為電壓變化輸入到室內電控的微處理器(CPU),經過處理運算而輸出相應的信號來控制相關電器器件(如壓縮機)的運行,從而達到控制溫度的作用。
(9)測室溫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測量室內溫度的相關注意事項:
測量精度是濕度感測器最重要的指標,每增加-1%,濕度感測器就增加一個台階,甚至一個級別。由於達到不同的精度,其製造成本差別很大,價格也差別很大。所以用戶一定要訂做,不要盲目追求「高、精、尖」。
如果在不同溫度下使用濕度感測器,還應考慮溫度漂移的影響。眾所周知,相對濕度是溫度的函數,在給定的空間內,溫度嚴重影響相對濕度。溫度的每一次變化都是0。1℃。將出現0.5%RH的濕度變化。如果在使用中難以實現恆溫,則不宜提出較高的濕度測量精度。
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精確的溫度控制,或者被測空間沒有密封,那麼±5%RH的精確度就足夠了。對於需要精確控制恆溫和濕度的局部空間,或需要隨時跟蹤和記錄濕度變化的局部空間,選擇精度在±3%RH以上的濕度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