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動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使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激發幼兒敢於探索和勇於發現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互相謙讓的優良品質。
活動准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木頭人》,指出人不動是很難受的。
二、讓幼兒明白人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因為人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
1、聽音樂做動作
提問:剛才,我們跟著音樂在干什麼?是身體的哪些部位跟著音樂在動?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
提問:除了舞蹈是人身體的一種活動外,你還知道人們有些什麼樣的活動?它們分別是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
三、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感知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
1、每組發一個紙娃娃,讓幼兒把認為可以動的部位用筆做上記號,要求互相協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假如你不能確定的話,就可以起來再動一動。
2、請你來動一動,你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會動。
3、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由教師說出一個可以動的部位,請幼兒用此部位做個動作。
四、課後延伸
讓幼兒繼續尋找身體里許多看不見,甚至感覺不到的會動的部位。
❷ 身體各部位的按摩法有哪些
利用上述兩種基本手法,可應用在身體各部位進行按摩法:(所有按摩的方法都必須朝著心臟的方向做按摩,按摩幼童、老弱者時,請採用輕柔的滑動輕撫動作)。
(1)頭部:請用指尖沾按摩油,用指頭按摩整個頭皮。頭痛時,按摩脖子底部的周圍,往上按摩到頭皮的底部,手指要採用滑動的按摩動作,力量要強。讓精油滲透到體內。
(2)頸部:手法是小且強的劃圈動作,以頸椎畫分成兩邊,各自從頸底向上按摩到頭皮底部,頸椎左右各成一個圈圈式的按摩動作。
(3)肩部:使用滑動輕撫及揉捏的手法,利用大拇指和手掌,從肩膀到頸部,重復來回用力按摩。
(4)背部:使用滑動輕撫及揉捏的手法,力道可強可弱,但千萬不要在脊椎上按摩。從背面的腰部內側開始,兩手的動作要連貫順暢,向上按摩到肩膀,再往下按摩背部的外側。
(5)腹部:使用滑動輕撫的手法,自己按摩時,採用順時針方向畫圈動作,為他人按摩時,則是逆時針方向。
(6)手臂:使用滑動輕撫及揉捏的手法,由下往上按摩到腑下。
(7)腿部:使用滑動輕撫及揉捏的手法,由下往上按摩到大腿。
(8)足部:從腳趾到腳後跟的方向按摩,大拇指在腳面上,手指在腳底下,重復按摩。
❸ 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怎麼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
其實可以讓孩子摸著自己的身體部位,然後告訴孩子這是什麼,經常進行這樣的活動,慢慢的孩子就會懂得。
❹ 教小孩認識身體部位,該如何做
引言:家長如果想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平時就要對孩子進行訓練。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花費很多的心思,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有疑問,父母也要及時的去幫孩子進行解決,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❺ 身體各部位的力量訓練有哪些常用手段
力量素質是指肌肉在工作時克服內外阻力所表現出來的能量。力量素質是人體進行體育運動的基本素質之一,是獲得運動技能和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基礎。同時也是其他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因素。據統計,一場激烈的散打比賽,運動員在場上反復快速移動達500次左右,再加上蹬、跳、跨、擊球、跳起扣殺等,對下肢力量的要求很高。無論是在前場的搓、推、勾、撲球、放球,還是在後場的揮拍吊球、扣殺都需要一定的手腕、手背、肩部、腰背肌群的力量。因而,羽毛球運動對上肢、肩部、軀干肌肉群的力量要求也較高。所以,在教學、訓練以及自我訓練中,應科學地、系統地注意增強上、下肢及軀干肌肉群的力量素質。
(一)上肢力量
羽毛球運動的上肢力量應重點發展、提高揮拍擊球的力量及速度,使出球兇狠,給對手造成威脅。
上肢力量訓練主要是發展手腕、小臂(前臂)、大臂(上杯)肩部等部位的肌肉力量。
1.常用的訓練方法:
(1)持啞鈴練習
啞鈴推舉 啞鈴體前平舉
啞鈴前平舉 啞鈴俯立側平舉
啞鈴擴胸 啞鈴兩臂交換擺動
啞鈴側平舉 啞鈴前臂屈伸
啞鈴體前臂交換推 啞鈴臂環繞
(2)徒手練習
*牆手倒立 *牆手側立臂屈伸
俯卧撐 俯卧撐推起擊掌
指卧撐 仰卧撐
(3)雙人練習
a.牽拉:兩人面對面站立,兩腿前後分開,兩人的同側腳相對頂住,同一側的手互握,兩手同時用力牽拉對方,一方的腳離地為失敗。
b.抗阻力臂屈伸:兩人面對面站立,兩手指交叉互握,做抗阻力的臂屈伸練習20次至30次。練習時兩人的腳均不得離地。
c.推小車:練習者直接俯撐,身體挺直,同伴握其雙腳跟抬起他的身體,做快速的雙手撐地向前爬行練習,也可攀台階。
(4)肋木練習
握肋木兩臂屈伸 側上舉
前倒推起 水平靜力支撐
(5)沙袋球和實心球練習
單手正面推擲球 單(雙)手體前上拋球
單手側向推擲球 雙手向後拋球
單手肩上前甩球 雙手側拋球
(6)杠鈴練習
單手上舉 站立推舉 提鈴上舉
斜上推舉 頸後推舉 直臂上舉
前平舉 坐推舉 卧推舉
上提杠鈴 轉動杠鈴桿 俯卧擴胸
擴胸:雙手各持一杠鈴片,做直臂擴胸動作
(7)單杠引體向上
2.常用的上肢專項力量練習方法:
(1)連續揮羽毛球拍:按羽毛球運動的各種擊球動作,做快速揮拍和用力揮拍。
(2)揮網球拍:方法同上。
(3)持輕量的啞鈴,連續、快速地做揮拍練習。
(4)對牆連續揮拍擊球。
(5)對牆擲壘球。
(6)拉橡皮條上擺、下擺。
(二)下肢力量
下肢力量訓練是關鍵。羽毛球運動員的負擔量主要是在下肢,而下肢運動的特點是前、後、左、右等方面的轉換步法。因此,加強下肢力量訓練,能夠為快速移動步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下肢力量訓練主要是發展髖部(骨盆部)、腿部(大、小腿)、足部(踝關節)。
1.常用的訓練方法:
(1)徒手練習
靜力半蹲
單腿蹲起
蹲起
單足跳
縱跳
屈體跳
側向跳
挺身跳
立定三級跳、多級跳
蛙跳
跳起抱膝
跳起轉身
(2)雙人練習
馱人跳
小腿力量對抗
拉手單足跳
側弓步交換跳
掛肘跳
跳人馬
(3)沙袋球、實心球練習
俯卧雙腳夾球後擺起
俯卧雙腳夾球腿屈伸
雙腳夾球上拋
雙腳夾球前拋
雙腳夾球後拋
雙腳夾球側拋
雙腳夾球向前蹲跳
跳躍沙袋球、實心球
(4)杠鈴練習
肩負杠鈴提踵
肩負杠鈴蹲起
肩負杠鈴半蹲起
肩負杠鈴弓箭步換腿跳
肩負杠鈴半蹲跳
肩負杠鈴左右側跨跳
肩負杠鈴前、後、左、右跳
肩負杠鈴弓箭步走
肩負杠鈴蹬上台階
2.常用的下肢專項力量訓練方法:
(1)弓箭步交叉跳。要求動作幅度大的,要向上蹬力強;動作幅度小的,要動作頻率快。
(2)前後左右並步跳。要求蹬地快,前後左右變向時要有隨髖動作。
(3)墊步半蹲向前、後跑。要求兩腿配合協調,後腿提起,頻率快。
(4)並步半蹲,左、右移動跑。要求左右起動快。
(5)弓箭步起蹬、回蹬。要求中等速度完成動作,節奏明顯。
(6)膝關節彎屈左右蹬地。要求後跟提起,中速完成。
(7)全蹲前、後、左、右弓箭步跳。要求變換方向時,髖的動作要明顯。
(8)沙坑練習。上述練習方法可在沙坑中進行。
(9)負重練習。上述練習方法可身穿沙衣,腿綁沙袋進行。
(三)軀干肌肉群(腹、背肌)力量
羽毛球運動中的轉體步法,各種扣殺動作以及上網救球後回中心等多種動作,都需要強有力的軀干肌肉力量。因此,對羽毛球運動員來說,不能忽視提高軀干肌肉群(腹、背肌)的力量。
軀干肌肉群(腹、背肌)力量的一般訓練方法和專項訓練方法基本相同。常用方法有:
(1)徒手練習
仰卧起坐
仰卧舉腿
仰卧兩頭起
仰卧蹬伸
俯卧體後屈
仰卧起坐轉體
俯卧體後屈轉體
(2)肋木練習
背懸垂直腿上舉
背懸垂屈腿上舉
背懸垂側舉腿
背懸垂舉腿繞環
(3)沙背心、沙護腿練習
背屈伸轉體
側屈體
馬頭仰卧舉腿
斜板仰卧起坐
俯卧舉腿
仰卧兩頭起
(4)靜力腹肌和背肌
(5)凳上徒手或負重俯卧體後屈
(6)徒手或負重轉體
(7)多球練習殺球
(8)徒手練習揮臂,結合轉體,前屈動作明顯。
羽毛球運動的速度主要指動作完成速度、反應速度、場上移動速度等。強調速度是為了在比賽中爭取主動,使進攻與防守、前場與後場、拍與拍之間體現出一個快字,使之連貫、銜接緊湊,以防止脫節、鬆散。因此,必須重視速度素質的訓練。
速度素質是指機體(或機體某部位)快速運動的能力。它包括三個方面:快速通過某一距離的能力;對各種刺激快速反應的能力;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速度素質是運動員基本素質之一,在身體訓練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一)一般速度訓練
常用的方法:
(1)原地或行進間快速小步跑;
(2)原地或行進間快速後蹬跑;
(3)原地或行進間快速高抬腿跑;
以上(1-3)可以合為一個綜合項目,反復練,按時間練,一般可以練20分鍾一組,練兩組就可以了.
(4)快速跨步跑;[60米左右]
(5)上坡或下坡跑;[60米左右]
(6)快速跑台階;[70級台階]
(7)加速跑;[100米最佳]
(8)快速後踢腿跑;[30米左右]
(9)快速擺臂(站立或坐姿);[田徑專業訓練項目,可以不練]
(10)快速拉橡皮條;[田徑專業訓練項目,可以不練]
(11)30至100米全速跑。
以上(4-11)為一個綜合項目,可以每次練兩項,如今天把上坡或下坡跑和快速跑台階拿出來練.每種跑10組就可以啦.若能更多~那可以在加.
(二)專項速度訓練
專項速度是指運動員在單位時間里完成移動的速度和揮拍擊球的速度。
常用的方法:
(1)快速徒手和持拍揮拍練習;[100次*4]
(2)快速對牆擊球練習;[時間訓練:30分鍾]
(3)快速揮網球拍練習;[50次*4]
(4)快速揮輕量啞鈴練習;[50次*4]
(5)快速多球的各種擊球練習;[根據不同單一技術而定]
(6)快速拉橡皮條練習;[如將橡皮條綁在一支撐物上,手拉橡皮條另一端,進行揮拍動作50次*4]
(7)利用羽毛球場地進行快速前後往返跑,快速滑步跑,快速側身交叉跑,快速組合步法移動等;[20次*4/種}
(8)快速跳繩(各種跳繩方法)。[可以分時間或次數聯系,一分種快速跳
❻ 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要如何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
在孩子小的時候,外界的任何東西都是需要了解學習的,而孩子也可以從生活當中各個方面學習到很多知識。例如身體的一些部位名稱就是需要孩子們學習掌握的。那麼父母在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的時候,要如何教孩子正確認識身體部位呢?
游戲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他們童年的時候,家長也可以買一些卡片拼圖,在娛樂活動過程當中可以讓孩子學習這些身體部位的知識。例如選擇一些眼睛、鼻子、嘴等五官的圖片,然後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拼湊出完整圖形。這種拼圖游戲也能夠培養孩子的思維思考能力,同樣也能讓他們了解更多的身體部位名稱。
❼ 幼兒園中班健康課教案《身體哪些部位可以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使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激發幼兒敢於探索和勇於發現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互相合作,互相謙讓的優良品質。 活動准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木頭人》,指出人不動是很難受的。 二、讓幼兒明白人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因為人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 1、聽音樂做動作 提問:剛才,我們跟著音樂在干什麼?是身體的哪些部位跟著音樂在動?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 提問:除了舞蹈是人身體的一種活動外,你還知道人們有些什麼樣的活動?它們分別是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 三、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感知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 1、每組發一個紙娃娃,讓幼兒把認為可以動的部位用筆做上記號,要求互相協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假如你不能確定的話,就可以起來再動一動。 2、請你來動一動,你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會動。 3、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由教師說出一個可以動的部位,請幼兒用此部位做個動作。 四、課後延伸 讓幼兒繼續尋找身體里許多看不見,甚至感覺不到的會動的部位。
❽ 在家用那些方法可以鍛煉身體各部位的肌肉
主要是俯卧撐、仰卧起坐、深蹲、引體向上、硬拉等等 這些都是經典的動作,幾乎能鍛煉90%的肌肉。有對啞鈴就更好。
❾ 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該如何做
當孩子大概5個月或者6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可以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要想讓孩子准確地認識到自己的身體部位,也是有一些方式的,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具體的辦法。
❿ 身體各個部位的鍛煉方法
我不鍛煉腿部,上身的話我是亂鍛煉,鍛煉到爬不起就為止,動作的話我也不知道該叫什麼名字,但是俯卧撐很好鍛煉胸肌和手臂,我差不多天天練到第二天酸軟為止(不知道這樣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