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Ⅱ 怎麼種大豆
1、種植密度。大豆的種植密度要因地塊、因地區、因品種而定。一般同品種寒區宜稀,暖區宜密;澇窪冷涼地塊宜稀,高燥溫暖地塊宜密。在確定每畝應保株數的前提下,提倡均勻種植,不提倡雙株或朵豆種植。本研究所推廣的品種種植技術密度為參考數據,各示範戶引種後,根據本地條件制定可行的種植株數,農民再種時提供給農民。
大豆栽培提倡平播,行距30-40厘米不等,各地根據自己地區的實際試驗栽培,畝保苗可增加30-50%(指不分枝大豆)。行距定好以後,按畝保苗侏數,確定株距。四平地區平播試驗,增產30%以上。平播選取品種時,就選熟期前一檔次的品種,不要引種本地滿生育期的品種。
2、重迎茬。重迎茬是影響大豆產量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因為連續種植大豆蟲害加重,主要是大豆線蟲、蠐螬、地老虎等蟲害。病害主要是大豆攝取的磷、鉀、鉬、硼等元素缺乏,導致機體抗病能力降低。如果加大防害蟲,增施磷、鉀等元素,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大豆盡量與其它作物輪作,輪作期3-5年為好。實在換茬換不了,應在滅蟲增肥方面加大措施。
3、地下害蟲防治。一是利用大豆種衣劑拌種;二是隨化肥拌入鉀拌磷或呋喃丹,每畝5斤,能夠有效地防治線蟲和其它地下害蟲。
4、大豆的施肥。常言說得好:「旱谷澇豆」。這說明大豆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份,也說明它需要肥沃的土地,但太窪太澇的地塊也抑制大豆的生長。多少年來,人們的種植觀念總是把大豆種植在薄地上、山地上、邊邊拉拉的地塊上,給大豆披上了一件產量低下蒙冤的外衣。其實大豆很饞,吃飽了能幹活,幹活的勁頭潛力很大。說到它饞,除了它自己擁有的「氮肥廠」——根瘤菌外,取得大豆產量的關鍵,鉀肥,應該根據地塊施足。
化肥到底施多少為宜,還看地塊的肥水條件而定,但是不管什麼地塊種植大豆,必須打破種植大豆不施肥或少施肥的觀念。還想毛驢跑得快,還不喂料不應該。1999年秋天,我研究所專家調查組到各地調查,普遍發現農戶施肥不足。尤其只施氮肥,不施磷、鉀肥,使大豆產量上不來,應引起大家高度重視。有些人認為大豆施多了肥會倒伏,那是您多施了氮肥的緣故,起碼用肥沒合理搭配。要想大豆獲得好的產量,一般1000平方米施尿素10-12斤,磷酸二銨40斤左右,硫酸鉀40斤左右。施入上述化肥,能夠生產出大豆7500斤,管理得當,可達到8000斤以上。這三種化肥連同防治地下害蟲的葯物拌合均勻,一次性深施作為底肥應用。中後期主要葉面被肥,每畝用多氨液肥花前、花扣、鼓粒期噴灑3遍。噴施多氨液肥好,噴施方法請參照「大豆如何應用多氨液肥」一文,能夠增產15%以上。
5、大豆食心蟲的防治。一是用鉀拌磷撒施,每畝4斤,隔4-5壟撒一行,4-5步撒一小堆,邊壟也要撒。一般在蟲蛾亂飛時,從地一走,有灰白小飛蛾飛起時撒葯,7月末就應該經常觀察發現,觀察時間是下午4點鍾。施葯應施在豆根壟面上,施在壟溝里容易被水沖走或淹埋。二是用敵敵畏泡棉球,即用兩節高梁稈瓤,每畝大約用葯2兩,每畝用30根。把棉球或兩節高梁稈一節扒掉外皮的材料浸葯液均插在豆地里。也可用玉米穗軸浸葯夾在豆棵上,5厘米一小段即可。三是及時收割,割完就打場,防止堆垛後早已繼續蠶食,也可用效地降低蟲害程度。
6、草害防除。大豆播種後應趁墒情好的時節,馬上噴施除草葯,最好是先用葯再壓磙子,這樣葯劑會均勻地摻合在土壤表層,防止日曬分解和風刮。大豆除草劑種類很多,在選用時應摻競大豆田闊和雜草的葯劑,達到綜合防除。一般採用乙草胺每畝2兩況豆磺隆一袋,最好詢問農資商店服務人員或詳看說明書
大豆適合在土質肥沃,排灌發病,無病害的地塊開展栽種,對栽種地塊深翻30厘米後將其整平,清除作物殘體,野草及大石頭等後起壟或者做畦。泡種拌種後進行播種,露地大豆一般在夏天播種,早熟大豆條播方法播種,晚熟大豆穴播方法播種,豆苗長到4-5厘米的情況下開展栽種,栽種間距為30-50厘米。
四,栽培技術
栽種一周以後對田間開展補苗或者是補苗,確保苗齊,以後5-7天開展一次培土除草和上肥,與此同時要澆一次水,此次上肥可以用復合肥料和尿素溶液混合後使用。第二次上肥要直到大豆盛開結豆莢的情況下,這時候大豆的生長發育必須一定的營養物質,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是豆莢圓潤因此 能夠 增加一點鉀肥和磷鉀肥。大豆最有可能發生症狀的階段是盛開結豆莢的這一時間,因此 為了更好地不減少生產量,必須對大豆開展保花和保莢防護措施,能夠 用樂果農葯乳開展噴撒。
五,採摘
豆苗上邊絕大多數的豆莢都漸漸地變為淺綠色,與此同時用手掌去摸較為硬並不是扁的或者一碰就碎的同時就可以採摘了。
Ⅳ 種植大豆需要哪些過程
耕地,播種,澆水,除草,收豆
Ⅳ 種植大豆的時候,提高產量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作物不適合連續作物,大豆也是如此。以前很多農民朋友有過種植樹樁的經驗,這很容易發生病蟲害現象。因為大豆根分泌物對下一個樹樁豆有毒性作用,導致大豆大量減少。那麼,哪些地塊適合種植大豆呢?玉米地、甜菜地等都適合種植大豆。與此同時,大豆種植一般最適合用沙壤土或黏土。通風不好的黏土會影響大豆的產量,所以選擇地塊很重要。
大豆播種太密,水分溫度適中,植物長得好。為了爭取陽光,所有的營養都分配到增長點。大豆田太癢,通風不好,營養增長可能遠遠超過生殖增長。豆類植物枝葉繁茂,植物又高又細,植物開花,莢少,進入北阿爾吉的大豆被田太隱蔽,通風不暢,光合物豆莢分配少,遇到風雨容易倒等原因,導致豆粒不飽滿,產量低。進入開花期的大豆需要一定的水分,對弟子長豆進行適當的水分調節,可以起到促進開花坐果的作用。這是正常植物在太乾燥的情況下影響開花水分,大豆開花後進入鼓裡的時期,也是大豆需要水的最重要時期。水分供應的充足性將直接影響大豆的產量和質量,表明大豆豆莢少,產量低。
Ⅵ 如何種植大豆
一、深層施肥
施肥方式:在一般情況下,肥種分開,施於種側下4-5厘米,化肥用量可以調節。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銨20公斤以上時,可分層施入:上層種肥深度5-7厘米,施肥量佔1/3;底肥深度10-16厘米,施肥量佔2/3。
二、精細播種
1、合理輪作:最好選正茬,不重、迎茬種植。
2、細致整地:根據前茬作物進行伏秋翻,深度22-25厘米,作業時不起大土塊,不出明條、垡塊,要扣嚴、不重、漏。
3、土壤水分:整地後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種時應為22%左右,確保種子正常吸水出芽。
4、適期播種:夏播大豆在小麥收獲後,只要墒情適宜,即可播種。最佳播期為6月10日至25日,最晚不能遲於7月上旬。
三、田間管理
鋤地與中耕:
1、第一片復葉前鋤頭遍地,做到鋤凈苗眼草,不傷苗,松表土。
2、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第二次中耕,做到不傷苗,不壓苗,不漏草。
3、第二次中耕後10天左右,進行第三次,要做到深松多上土。
苗前除草:利用生產上最常用的光譜性除草劑有普施特和廣滅靈,這兩種除草劑對大豆田的多種禾草科雜草和闊葉雜草都有效。
用葯量:5%普施特水劑,每公頃用量1.5-2公斤;48%廣滅靈乳油,每公頃用量2-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廣滅靈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較長時間,要特別注意對後茬作物的葯害。
苗後除草:
1、除草劑的種類 出苗早期適用的除草劑:目前生產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雜草剛出土時施葯,一般不晚於大豆2片復葉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為:5%的普施特水劑每公頃1-1.5公斤,不宜超過1.5公斤。應選擇降雨前後濕度較大的天氣施用,避開高溫乾燥的中午和大風天氣。
2、用量 12%的拿捕凈乳劑,每公頃用葯量為1-1.5公斤;15%的精禾草克,每公頃用葯量為0.75-1公斤;5%的精禾草克乳油,24%的克闊樂乳油,每公頃用葯量為0.33-0.75公斤。
3、施葯時期 出苗後期適用的除草劑一般在大豆2-3片復葉期施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葯可適當早些,用葯量一般採用下限。春季乾旱,施葯可適當晚些,用葯量一般採用上限。
四、夏播技術
1、播前灌溉:對於墒情不好的地塊,有灌溉條件的,可在播前灌水1次,以利播後種子發芽。結合灌水進行大田封閉除草。
2、播期:夏播大豆由於生長季節較短,適期早播很重要。適時播種,保苗率高,出苗整齊、健壯,生育發育好,莖稈粗壯。
3、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當地、當時的具體條件下,正確處理好個體和群體的關系,使群體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個體也得到充分發育;使單位面積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樣的栽培條件下,能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可以在田埂上播種,能增加播種面積,大豆的口感也更好。
五、秋播技術
1、整地:稻田犁翻後進行分廂,廂寬2-3米,行距3米,穴距0.33米。每穴2-3粒種子,密度每畝3萬株左右。
2、適時播種:一般在8月10日前播種,每畝播種量為8-10千克。
3、合理施肥:每畝用25公斤鈣鎂磷肥拌500公斤土雜肥作蓋種肥;初花期視苗情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結莢期用2%過磷酸鈣澄清液每畝用40-50公斤,鉬酸銨0.05%濃度稀釋液每畝用30-40公斤,兩者混合噴於葉面;或用0.1%硼砂溶液噴於葉面,以提高籽粒飽滿度。
4、田間管理:播種時遇高溫時,應先做廂後灌水,若播後水分不足,可在傍晚灌跑馬水。在3葉期及時間苗、定苗,一般定苗密度為每畝3-4萬株,定苗後每畝及時追施尿素6-8公斤。及時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2-3次,還要進行培土。
(6)關於大棚種植大豆的方法擴展閱讀:
不同區域種植大豆時間存在著差異,以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居多,部分區域還會有秋播大豆、冬播大豆。
1、春播大豆,種植時間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間,9月下旬左右收獲。
春播大豆種植區域:一般為一年一季的種植區,主要有東北三省(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古、西北部分區域(新疆、甘肅寧夏、青海等一些地方),還有一些二年三熟的區域,也會種植春大豆,比如河北中北部,山西和陝西的一些地區。
2、夏播大豆,種植時間一般是在上茬作物收獲後播種,最常見的就是冬小麥,冬小麥一般在6月上旬收獲,所以夏大豆的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中旬,收獲時間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之間。
夏播大豆種植區域:夏播大豆區域比較廣,以黃淮流域和長江流域居多,比如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夏播大豆的種植區,一年兩熟作物為主。
3、秋播大豆,種植時間在8月中下旬左右,到11月份收獲。
秋播大豆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一些地方,比如湖南、廣東、江西、福建的一些區域,種植中稻,等到中稻收獲後,不種植晚稻,而選擇種植大豆。
除了以上說的春、夏、秋播大豆外,還有極少地區會有冬播大豆,主要集中在氣溫高,常年無霜的區域,種植時間在11月份,到第二年的3-4月份進行收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豆
Ⅶ 種植黃豆的方法
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
黃豆的適應能力很強,什麼土地都可以種,而且在農村很多人連地都不翻就是每隔那麼遠打個洞進行播種就行啦,所以說明它還是挺好養活的。那麼要想有高產量和高質量的黃豆的話,我們還是得按照規矩一步一步的來。首先我們要進行整地,整地的時候盡量深耕,因為黃豆做大的敵人就是田鼠,所以這樣可以預防田鼠,至少在整地的時候可以挖出一些都藏起來的田鼠。黃豆不需要很多的養分,所以在整地的適合撒上適量的農家肥做基肥就好了。
2、播種育苗
黃豆的播種方式有兩種,分直播和移栽,直播也就是剛剛所說的按照每株間隔三十到五十厘米打洞播種就好,移栽的話我們首先得在苗床上進行育苗,在播種前將苗床澆濕,然後播種下去,用土將種子掩蓋,然後等待發芽即可。等到豆苗長到四五厘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移栽的間隔和直播的間隔一樣。
3、田間管理
栽種完之後要對田間大概的澆一次水,盡量每株都要澆到,然後一周之後對田間進行間苗或者是補苗,保證苗齊,完成定植,之後五到七天的時間要對黃豆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和施肥,同時要澆一次水,這次施肥一般就是使用符合肥和尿素混合。第二次施肥要等到黃豆開花結豆莢的時候,這時黃豆的生長需要一定的養分,同時為了是豆莢飽滿所以可以施加一點鉀肥和翠姆磷肥。然後就可以等待果實成熟了。
4、病害預防
黃豆最有可能出現病症的時期是開花結豆莢的這個時間,所以為了不降低產量,我們會對黃豆進行保花和保莢防護措施,一般會使用樂果乳進行噴灑。
5、適時採收
黃豆成熟的時間會不一致,所以在採收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一般是豆苗上面大部分的豆莢都慢慢變成黃綠色,同時用手去摸比較硬不是扁的或者一碰就碎的時候就可以採收了,在收割完之後就要進行晾曬,最後就是脫粒,脫完粒之後會有很多雜物,將雜物清理出來就可以打包了。
Ⅷ 大豆種植技術
大豆的品種之多,也豐富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健康提高保障。現在也是隨處可見大豆的身影,它在我們生活中也起著不同的作用。我們可以種植它來獲得收入,也可以通過它來製成不同的商品美食等等充實著我們。
一、選擇何類大豆
大豆可分為黃豆、青豆和黑豆。可大家都認為大豆只是黃豆。富含蛋白質,大豆磷脂由大豆提取出來的精華,大豆中提取的純磷脂精華物質,對人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幫助,並無副作用。對於黃大豆,它需要較長的生產時間,也非常得能耐寒冷,北方地區的氣候條件適合種植;然而青豆的生長時間較短,適宜把它種植在一年多茬的溫帶地區。我們需要根據本地區的氣候情況出發,根據適宜的地質,氣候,選擇適當的品種進行種植。在選擇種子時,盡量選擇抗蟲抗旱,生長能力強的品種,這樣子可以為你在種植過程中省一半的心。在進行播種之前我們需要篩選出完美的種子,把發霉,殘缺的種子剔除,留下果肉飽滿、顏色鮮麗的種子。對大豆而言,氣候條件的影響很大,會直接影響其蛋白質的含量。相對來說,光照充足、降水量比較少且晝夜溫差比較大的情況下,大豆的品質和產量都會有一定的提高。
二、何時播種
播種要根據當地的氣候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播種時期最好在6月上旬,要求在合理濕度下播種,邊下種邊澆水,利於成活。當大豆長出頭來,要進行檢查苗的生長情況,及時的補充缺失的,清理殘缺死亡的壞苗。
三、合理密植
在種植大豆的時候,同種大豆,通常要在較暖區域種密點,在寒冷區種稀點。如果是在比較乾燥的地區,可以種植地密集一些;在澇窪、冷涼區要種植地稀疏一些。合理的密植務必要採用均勻種植,尤其是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確定種植株數。在種植過程中,還要積極採用平行播種的方式,將種植行間距控制在35厘米左右,並立足於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嚴格調整行距,使株距種植更為合理。
四、整地
整地對於保證大豆植株正常發育和良好生長十分有意義,整地一定得細致,要深翻前茬作物,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翻地,深翻的深度要達到22厘米以上,如果能到達25厘米最好。深翻要細致且均勻,保證到田間沒有大的硬土塊,要土疏鬆。
五、除雜草
大豆生長過程中,我們都知道對於植株的生長養分是極其重要的,它是支撐所以的命脈,因此除草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節,雜草和它爭陽光,水分,爭各種所需的營養物質,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使得大豆在產量以及品質方面都得不到應有的提高,因此要勤奮地對雜草進行清除,要除早,除小。現在多採用化學大方法除雜草,可以噴些適量的除草劑,要在使用上要注意用法和用量,同時要分清田間雜草的類型,針對性的噴葯,如果用葯不得當,不但達不到該有的除雜草效果,而且還可能會引發葯害。現在大多在播種前就先噴曬除草葯,進行封閉式除草,在春整地後播種的前一星期內噴施完,要求均勻噴施、精確控制除草葯量,噴射不重不漏,噴後要將土壤進行順、斜各耙 1次,式葯劑和土壤充分地混合,深度達到8厘米左右,可起到很好的除草效果。如果播前沒有完全除去雜草,可以在出苗時進行噴葯。另外在大豆生育的前期,田間雜草如果過旺,一定要盡快,處理掉這些雜草,可以用化學的葯物除掉雜草。
六、問題整治
待大豆生到後期了,如發現植珠有脫肥的現象,要及時地施肥,選擇拉姆拉優質特種肥。7月中旬,如果發現有徒長至倒伏勢的現象要及時作出處理,進行打葯以矮化植物增強植莖,防止植珠倒伏。
七、防蟲害
大豆植珠會染上一些蟲害,常見的如食心蟲,卷葉螟,造橋蟲,腎毒蛾,豆天蛾。不同類的病蟲有不同的處質辦法。因此,要科學處置,合理用葯。盡量減少病蟲害對大豆的影響,如使用抗蟲害的葯品,在乾旱時還需及時地灌水。
八、儲存須知
在低溫密閉的環境下儲存起,收獲了大豆以後,我們要對其進行晾曬和脫莢處理,然後就可以將大豆放進儲存間進行保存。
利用合理的種植技術,用心的培育,相信通過自己的雙手將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好方法,也希望這篇文章會為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Ⅸ 種黃豆的方法
泡在水盆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