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抽搐的治療有哪些方法

抽搐的治療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0 09:58:51

1. 抽動症的物理治療方法哪些

物理治療是一種治療抽動症有效的方法,但是還是建議你去醫院進行治療,我家孩子就是在京城國丹給治好的。

2. 肌肉痙攣的治療方法

肌肉痙攣治療的目的是緩解肌肉抽搐造成的疼痛或不適感,也可改善或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肌肉痙攣的治療包括:
1、緩解誘因,一些痙攣與各種外部刺激有關。因此,引起肌肉痙攣的因素,如發燒、結石、尿路感染、壓瘡、疼痛、便秘和加重肌肉痙攣的葯物,在治療前應盡可能消除。通常,在誘因消除後,肌肉痙攣會明顯緩解。
2、習慣姿勢:某些姿勢習慣可以減少肌肉痙攣。病人在急性期應該採取某些反抗痙攣的姿勢,這可以抑制異常增加的肌肉張力。例如,在腦血管意外和顱腦損傷的急性期,卧位抗痙攣姿勢可以減少肌肉痙攣。脊髓損傷患者也可以通過站在傾斜的木板床上來減少下肢肌肉痙攣。
3、理療
(1)冷療:用冰或冰水浸泡痙攣肢體5~10s,可使肌肉痙攣產生暫時鬆弛。
(2)水療:水壓持續壓迫和按摩肌肉有利於緩解肌肉痙攣。室溫應該保持在25度,水溫應該在30度左右。
(3)導熱:如利用蠟、泥、沙等進行導熱,輻射熱(紅外)和熱療的內生熱(超短波)。
(4)痙攣性肌肉及其拮抗肌的替代電刺激療法:是用兩組具有相同波寬和頻率,依次發出第一和第二波頻率的方波分別刺激痙攣性肌肉及其拮抗肌,使肌肉交替收縮。互動抑制和高爾基肌張力刺激引起的抑制用來抵抗痙攣。
生活中建議適量增加維生素D的攝入,可效預防痙攣,增加鈣攝入量也可以減少痙攣。這些營養素主要來自牛奶、乳酪、酸奶、綠葉植物和罐裝魚等。

3. 腳抽筋的因素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在抽筋的處理方法上,可分為兩部份,一為急性期的處理,一為治本的處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發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沖動傳至大腦,大腦為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息放鬆抽筋的肌肉。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 。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後即可繼續工作,但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仍很高。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噴灑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葯水或葯膏也很有效。
萬一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後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發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了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動(工作)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角、自由車、或劍術選手所發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經 從事的運動種類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須了解的項目。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後,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若你經常性的發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生做徹底的檢查,腳部肌肉經常酸痛抽筋,很有可能是靜脈曲張的原因,由於長期的站立與久坐工作導致血液不流暢引起的腳部麻木與抽筋。‍‍

4. 治抽搐有什麼好方法

建議到醫院檢查,如果是缺鈣就補鈣,如果是癲癇就盡快治療

5. 輔助治療抽動症的方法有哪些

抽動症的最佳治療方法首先是葯物治療,葯物治療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同時也可以進行心理治療,葯物治療最典型的用氟哌啶醇治療,當然有些也可以用泰必利或者其它葯物,但最主要的還是氟哌啶醇治療,經過訓練的、專業的兒科醫生還有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的醫生都可以治療,葯物控制效果相當好,當然葯物有一點副作用,主要是鎮靜作用比較明顯。心理治療包括認知治療和家庭治療及行為治療。家庭治療包括要調整家庭結構,如果家庭有矛盾、有問題必須及時調整,要讓患者包括家屬了解這個疾病的一些基本的情況或者基本的病因,還有消除人際關系當中對病人產生不良影響的一些因素,減輕抽動障礙繼發的一些焦慮因素,提高患兒的社會適應功能。目前有些物理治療也可以對抽動症有幫助,比如經顱磁刺激治療。

6. 抽搐治療最好的辦法

抽搐是不隨意運動的表現,是神經-肌肉疾病的病理現象,表現為橫 紋肌的不隨意收縮。高熱、癲癇、破傷風、狂犬病、缺鈣等都可引起抽筋,這屬全身性的,還有局部性的如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子)痙攣,常由於急劇運動或工作疲勞或脛部劇烈扭擰引起 ,往往在躺下或睡覺時出現。檢查:除詳細病史、症狀及體格檢查外,血、小便、大便常規檢查多 屬必要。其他實驗室檢查根據病情有選擇性進行,如腦脊液、血糖、尿素氮、二氧化碳結合力等檢驗,以及X線、B型超聲波、心電圖、CT等檢查,以協助診斷的確立。絕對安靜環境,卧床休息,禁食。常用中成葯: 清開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清氣解毒注射液、復方魚腥草注射液等,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 紫雪丹、牛黃涼風片[牛黃抱龍丸]、琥珀驚風片[琥珀抱龍丸]、牛黃鎮驚丸、止痙散、猴棗散、瓜霜退熱靈、安腦丸等,口服。針炙療法: 體針治療:人中、素髎、百會等為首選穴,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穴位注射療法:地龍注射液,大椎、合谷、曲池穴位注射,每穴0.5-1.0mL。耳針療法:取神門、皮質下,用強刺激。燈火蘸療法:用燈草蘸清油點燃,以明火對准印堂、人中、頰車、角孫、神闕、大椎等穴,一觸及起可聽到「啪」聲,止痙速效。常用止痙中葯:羚羊角(山羊角)、全蠍、鉤藤、地龍、蜈蚣、白僵蠶、烏梢蛇、白附子、南星、蟬蛻等,可在辨病、辯證基本上選用。預防就多吃魚肝油,曬太陽OK科室的話,神經科就好,滿意請採納啊

7. 兒童抽動症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應該如何治療

膠東半島
抽動症
治療
康復中心

青島第九人民醫院
抽動症康復中心)專家姜主任指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了上述症狀,要爭取盡早咨詢專家,到
正規醫院
檢查治療,幫助孩子盡早恢復健康!

8. 痙攣性好的治療方法有嗎

痙攣性斜頸的治療包括這么幾個大的方面,第一個早期我們叫康復治療,康復治療包括的面很廣,就是自己在早期發現這個疾病的時候,要做頸部的一些運動,比方說轉頭收下巴,或者是做頸部的一些保健操,輕度的按摩。但是按摩的時候,一定要去正規的康復醫院進行治療。有一些患者在早期的時候做康復,到一些小的門診做按摩,有的按摩師的力度是控制不好的,有的力度大,有的力度小,力度大的時候容易導致頸肌的損害,反而加重這種痙攣性斜頸,早期如果得到正規的康復,疾病的進展會減緩,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當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患者需要保持一個正常的頭位,那我們可以應用葯物來治療,葯物治療的種類也比較多,還是希望大家到正規的這種專業的門診進行治療。第三個,當葯物治療的效果也不理想的時候,可以進行多點注射肉毒素來進行治療,那麼這種肉毒素治療,很多患者都能得到一個明顯的改善,但是它的治療的一個有效期,往往局限在半年之內,也就是說患者需要反復的做治療,當肉毒素效果不理想的時候,最終還有手術治療,我們講的就是DBS手術,也叫腦深部電極刺激術。因為什麼呢?因為痙攣性斜頸它本身是一個錐體外系疾病,也就是肌張力障礙的疾病。它是顱內的一個電生理信號傳導出現問題,那麼需要這種腦深部電極刺激來進行一個信號的一個調控,來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9. 面肌抽搐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面肌痙攣的治療首先選用葯物治療,但是由於葯物治療效果不佳,目前微血管減壓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面神經分支的肉毒素注射治療也較常用。
1.一般治療
(1)葯物治療:卡馬西平、苯妥英鈉、巴氯芬及各種鎮靜安定類葯物,如苯巴比妥等,對少數病人可減輕症狀。與三叉神經痛不同,這些葯物對面肌痙攣的療效不佳。
(2)理療或針灸:應用鈣離子透入療法或平流電刺激,可減輕症狀,不能根治。
(3)微血管減壓術:適應證:①葯物、針灸、理療等治療無效者;②CT和(或)MRI不能除外繼發性面肌痙攣;③排除Bell面肌麻痹或面神經外傷後的面肌痙攣。
2.手術方法麻醉同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
(1)體位:同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
(2)切口與骨窗:基本同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但骨窗略偏下和偏大。除顯露乙狀竇始段外,還應更接近顱後窩底。
(3)面神經顯露:經腰穿放腦脊液或20%甘露醇脫水後,剪開硬腦膜。應從小腦外下側入路暴露面神經根部,不應採用小腦外上側入路(即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入路)。用後者僅暴露面聽神經小腦腦橋角段,而且易牽拉損傷聽神經。用腦壓板把小腦外下部輕輕抬起,把雙極電凝鑷電凝後切斷1~2支橋靜脈。打開小腦延髓池側角,吸去腦脊液,探查小腦腦橋角有無異常。然後辨認副神經、迷走神經和舌咽神經,進一步抬起小腦,將小腦與後組腦神經之間的蛛網膜束帶用雙極電凝鑷電凝後切斷。顯露第四腦室側隱窩脈絡叢,抬起小腦絨球,即見腦乾和面聽神經。安放自動牽開器。
(4)面神經減壓:通常面神經位前內側,聽神經位後外側,前者灰色,後者為淡黃色。幾乎所有動脈壓迫發生在面神經出腦干5mm之內,大多為小腦後下動脈、椎動脈、小腦前下動脈或其分支,少數為靜脈。多為單根血管壓迫,少數為多根血管壓迫。由於側卧可使腦和血管的關系發生變化,因此距面神經根1~2mm的血管均視為對神經有壓迫。典型面肌痙攣者常為面神經的前下面受壓,非典型者則為後或上面受壓。用微型剝離子把血管與神經分開,並用吸收性明膠海綿(明膠海綿片)嵌於血管和神經之間,用滌綸片將面神經出腦段包繞。如靜脈壓迫難以分離,可用雙極電凝鑷電凝後切斷。應小心不要損傷進入腦乾的血管穿通支。妥善止血,嚴密縫合硬腦膜,分層縫合肌層、皮下組織和皮膚。
(5)術後處理:同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術後面肌痙攣的消失是逐步的。如術後30天面肌痙攣仍同術前,往往需要再次手術探查。
3.肉毒素注射法痙攣的肌肉中注射肉毒素正逐漸地被廣泛應用。治療的機制是運用肉毒素阻斷神經肌肉的傳遞,降低面肌痙攣的程度,不影響正常的神經傳導。
(1)注射方法:面神經在通過腮腺後分成末梢分支,呈扇形分布於面部表情肌肉。注射時用皮下注射針頭在這些部位或其鄰近刺入皮下組織。注射的范圍可根據面肌痙攣的部位選擇。
(2)療效:目前報道的隨訪時間較短,早期完全緩解達80%~100%,但一般12~16周,肉毒素代謝後症狀復發,需重復注射。某些病人經注射後會產生肉毒素抗體,會影響重復注射肉毒素的療效。常見的並發症有:面癱、眼球干澀、復視、吞咽困難等,這些並發症的每次注射的發生概率較低,但累積注射3年後,發生率達60%~75%。
4.乙醇注射法用不同濃度直至無水乙醇注射於面神經干可暫時中斷面神經的傳導功能,使面肌抽搐解除。注射後面神經功能傳導障礙,面肌立即出現癱瘓或不全癱瘓,此種面肌麻痹在數月內可以恢復。療效維持時間較短,大部分病人於6個月左右復發,需再次注射治療。該方法目前已較少採用。
5.其他手術方法如面神經主幹或分支切斷術,可破壞面神經的傳導功能,以癱瘓代替抽搐,目前基本不用。
(二)預後
面肌痙攣如不給予治療,一般不會自然好轉,面肌抽搐逐漸發作頻繁,持續時間延長,嚴重影響病人的心身健康。部分病人數年後可出現患側面肌麻痹。648例面肌痙攣的患者經微血管減壓手術後5年隨訪率92%,10年隨訪率88%。術後1個月內的早期療效完全緩解86%,部分緩解5%,無效9%。10年後的效果,完全緩解79%,部分緩解5%,無效16%。對於早期無效的病例行早期再次手術,同樣可獲得長期的完全緩解。

10. 治療驚厥的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療立即將病人側卧位,用多層紗布、手帕折疊或用壓舌板裹以紗布,塞在上下牙之間,防止唇、舌咬傷。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

2.止驚葯物的應用

1)常用的制止驚厥的葯物

(1)苯巴比妥鈉(魯米那鈉)成人一次用0.15~0.2g,小兒每次5~7mg/kg肌注,必要時4~6小時後重復應用。

(2)異戍巴比妥鈉成人每次0.5~0.75g,小兒每次10mg/kg,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體中,緩慢靜注。止驚後立即停注,注射速度1ml/min。

(3)苯妥英鈉成人0.25g加入生理鹽水配成5%溶液緩慢靜注(不超過每分鍾1mg/kg),後成人以300~500mg/d分次口服。

(4)安定成人可用10~20mg靜脈緩注。兒童酌減。1~4小時後可重復應用。

(5)10%水合氯醛成人每次15~30ml,小兒每次0.3~0.6ml/kg加水2倍稀釋後灌腸或鼻飼。必要時30~60分鍾重復半量。與苯巴比妥鈉聯合應用,葯量宜減少。

2)注意事項:選擇止驚葯物,以速效、毒性小,不影響呼吸和循環為宜。劑量必須適當,以免發生過度抑制。病情危重者可聯合應用兩種,爭取短時間內制止驚厥。對於中樞神經系統受到直接刺激而引起的驚厥,可應用麻醉劑。如利多卡因每次50~100mg,小兒1~2mg/kg緩慢靜注(4~5mg/min)。

3.病因治療

(1)排毒及解毒經口中毒時間短者,可催吐、洗胃,時間已久,補液利尿,促進排毒,應用解毒劑。

(2)中毒所致中樞神經系統缺氧發生驚厥時,吸氧可止驚。

(3)胰島素過量發生的驚厥,靜脈注射葡萄糖液可迅速止驚。

(4)腦水腫所致的驚厥,應給脫水劑及其它相應措施。

(5)中毒引起的高熱驚厥時,可給物理降溫,必要時應用退熱劑。

(6)低血鈣、水中毒、高鈉血症等引起的驚厥,採取病因治療即可制止。

4.驚厥持續狀態的治療驚厥持續狀態或反復發作,常可致死。因此要及時搶救。

(1)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內分泌物及吸痰,必要時氣管插管等。

(2)迅速止驚:詳見本節止驚葯物的應用,仍不能控制可考慮利多卡因靜脈滴注麻醉。

(3)降低顱壓,防止腦疝。

(4)對症治療,預防感染發生。防治並發症。

(5)加強營養及支持療法,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6)找出病因,給予相應治療。

閱讀全文

與抽搐的治療有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2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
男士戴項鏈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39
雞蛋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1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8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
乾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瀏覽:472
食用菌糖製品製作方法 瀏覽:330
如何克服怒氣的方法 瀏覽:945
pro胸肌訓練方法大全集 瀏覽:350
筆記本電腦開機鍵失靈的解決方法 瀏覽:660
如何做爆米花兒童簡單方法 瀏覽:329
嬰兒兩個月不喝奶瓶的解決方法 瀏覽:155
我的世界模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767
熱冷交換方法有哪些 瀏覽:898
牛油果柑的種植方法 瀏覽:950
肝多發性治療方法 瀏覽:530
網課培訓的課時計算方法 瀏覽: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