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花卉鴨腳木如何養
1、土壤:鴨腳木生長需要土質肥沃的土壤,家庭養殖可以用腐殖土、園土和珍珠岩均勻配製。在栽培之前還可適當添加些餅肥作為底肥。
2、澆水:養護時不能出現缺水的情況,不然就會發生葉子掉落的情況。越冬的適合的可少澆水,水溫不能和室溫相差太多。空氣乾燥可用噴壺向植株噴灑水,可以提高養殖環境濕度,雨季應避免盆中有積水。
3、光照:適合放置在明亮的散光處,春天和秋天需讓它接受適當的光照,夏季要防止被陽光直曬,會導致葉子變黃。冬季要多見陽光,可將其放在室內朝南的地方養護。
繁殖方法
1、播種:在採收果實後將種子取出,等到第二年播種,等它的幼苗生長到5-7cm左右,就可以定植了。
2、扦插:剪取當年生的枝條進行繁殖,把下部的葉片都摘除,保留上部2片葉子,並將其剪掉一半。小心的將它插到土壤中,大約40-60天長出根了。
園林用途:這種野生花卉形態伏美,耐蔭常綠,有層次分明的葉片。汕頭面石園林風景區對這種花木進行盆栽成功,可作為室內理想的常綠觀葉盆景。為適應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
❷ 水生馬蹄蓮的養殖方法
馬蹄蓮,又名慈姑花,為多年生常綠宿根草本,具有肉質地下塊莖。葉基生,葉片卵狀箭形。佛焰苞呈馬蹄形。天南星科馬蹄蓮屬。陸生(濕生)植物,原產非洲南部,性喜溫暖、潮濕和稍有遮陰的環境,不耐寒冷和乾旱。生長適溫為15℃至25℃,越冬溫度10℃以上。近代分類學認定,馬蹄蓮屬與同科內的水芋屬、菖蒲屬、大薸屬等水生植物有姐妹群親緣關系。馬蹄蓮為濕生植物,其根莖保留有水生植物遺傳基因,水生維管束通氣組織較發達,在無污染栽培條件下能適應室內容器靜止水培。 陸生(包括濕生、中生和旱生)植物靜止水培實質是缺氧栽培,其前提是必須做到無污染栽培。因為如果營養液受到有機物質的污染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這些有機污染物質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當污染較為嚴重,氧化作用進行得很快,而營養液又不能從空氣中吸收充足的氧氣來補充氧的消耗時,就會使水中溶解氧逐漸減少,甚至會接近於零。此時,厭氣細菌便繁殖並活躍起來,使水中有機污染物質發生厭氧腐敗分解。這種分解會產生出硫化氫、氨等不良氣體並散發臭味。因此始終維持營養液的潔凈狀態和無機性質,以保持液中必要的溶解氧水平,是栽培成功的決定因素。否則,必然導致栽培植物根系腐爛、死亡。 空氣比較乾燥的地區,如何使馬蹄蓮長得葉色蔥綠、花苞碩大,採用加淺盤水養的方法,簡便易行,效果極佳。 將已孕苗的盆栽馬蹄蓮植株,放置於一口徑較花盆底徑稍大的淺瓷盤中,再在盤內注入深約0.5厘米的清水,日常則以盆土澆水為主,維持盆土濕潤。當氣溫回升到15℃左右,花苞進入迅速生長期,可於盆土施入片狀或顆粒狀無刺激氣味的復合肥,以促進植株的生長和花苞膨大。這樣馬蹄蓮在開花期間,植株不僅有見夠的營養,而且植株始終處於比較濕潤的小環境中,能夠確保其長得葉片水靈、花苞晶瑩,且能萌生出較多的子株。 加淺盤水養馬蹄蓮,既可避免盆土澆水時玷污桌幾之憂,又可在短期無人照管盆花時不因缺水而影響生長。採用此法蒔養傘草、文竹、龜背竹、春羽、蜘蛛抱蛋等喜濕類觀葉植物,都是非常可取的。 馬蹄蓮有什麼特徵和習性? 馬蹄蓮又名慈姑花,野芋,水芋,為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60-70厘米具肉質塊莖。葉心狀箭形,全緣,綠色或有時具白色斑點,葉柄長,上部具棱,下部呈鞘狀折疊桅莖。花莖高出於葉,肉質花穗黃色,園柱形,其觀賞部分佛焰苞有白黃粉等色。漿果多不易成熟。花期3-5月,常見栽培品種有:白色馬蹄蓮,葉綠色,花白色,花期自冬至春;黃花馬蹄蓮,葉鮮綠色,具有白紅色透明斑點,花莖矮於葉,花期夏季。 馬蹄蓮原產於非洲南部。性喜溫暖,陰濕環境,生長期間需要適當光照,特別在開花後,需充足陽光不然佛焰將呈現綠色。生長適溫為:10月至翌年3月,溫13-19℃,3月至10有為19-25℃。它不耐寒冷,要求最低溫不低於10℃。我國多作盆栽,霜降時節移至室內防寒。它不耐旱,在乾燥的環境中生長,易出現葉枯黃現象。開花期需要較多的水分。適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馬蹄蓮怎樣盆栽與養護? 馬蹄蓮為盆栽觀葉兼觀花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盆栽時,宜選擇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並施足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餅肥、豬廄肥為好。於早春第一次開花後(或秋季),挖取母株根莖四周萌發的芽球,單獨栽入盆中。栽好後,澆足水,放遮蔭處,保持盆土濕潤。出芽後移至蔭棚下、有散射光處養護,注意不要直接日曬,也不可全部蔽蔭。除栽植前施基肥外,生長期內,每隔20天左右追施一次液肥。肥料可用腐熟的餅肥水,生長旺季可每隔10天左右增施一次氮磷鉀混合的稀薄液肥。施肥時切忌將肥水澆入葉鞘內,以免引起腐爛。 此外,生長期需經常澆水,並且早、晚用水噴灑花盆周圍地面,以增加濕度,最好5 -7天用海綿蘸水揩抹葉面,以保持葉片新鮮清潔。葉子繁茂時應及時疏葉,以利花梗抽出。馬蹄蓮始花於春節,3-4月為開花盛期,花謝後應及時剪去殘花和花葶,以免消耗養分。花可延續到5月份。5月後至7月,進入休眠期,應少澆水,並盡是為其創造一個較為乾燥的環境,待葉全部枯黃後,取出球莖,置於通風陰涼處貯藏,待秋季再栽於盆中。 如果不讓馬蹄蓮休眠,可於6月下旬將其旋轉到完全遮蔭且通風極好的地方養護。每天中午、下午都要向地面噴水2-3次,以降低溫度,在白天氣溫不超過30℃的情況下,馬蹄蓮仍可繼續開花。 一般10月份寒露節前,將馬蹄蓮移入室內,控制澆水,保持室溫不低於10℃。每周用接近室溫的淺水洗葉面一次,保持葉片清新鮮綠。如空氣乾燥時,應用水向花四周噴霧增濕。冬季注意增加光照。為促進早春開花,可在12月份澆1-2次稀薄肥水。 馬蹄蓮在生長季節通風不良時,最易發生蚜蟲危害。發生蟲害時可噴灑40%氧化樂果1500-2000倍液防治,並注意改善通風條件。 馬蹄蓮局發生什麼生理病害? 馬蹄蓮喜潮濕生長發育期間需充足的水分。如澆水過少,葉柄就會因失去水分而折斷;水量過大,也會爛根,施由少,營養不足,葉片變黃;肥量過大,又會引起黃葉,因此肥水要適量。生長期間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馬蹄蓮宜傘陰和空氣濕潤。夏季如不採取降溫增濕和防止強光照射等措施,最易出現葉色變黃或萎蔫現象。此外,馬蹄蓮易受煙害。如將其放在用煤火爐做飯或取暖的房間,經常受到煙熏,大量煙霧覆蓋葉面,就會引起黃葉,影響開花。因此應注意安裝好煙筒並使空氣流通,防止煙熏。
❸ 鴨爪花怎麼養 鴨爪花的養殖方法
養鴨爪花時,配製盆土很重要,這種植物喜歡土質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平時人們配製盆土時,最好選擇腐葉土或者泥炭土以及田園土再加入適量的河沙,另外在配製盆土時還要加入適量的餅肥做為基肥。
2、栽種方法
養殖鴨爪花栽種方法特別重要,栽種時一定要選擇根系發達的小苗,而且選擇在秋末或者春季時進行移栽上盆。上盆以後應該澆足水分壓實土壤,然後把它放在半陰的環境中緩苗,一周以後等它長出新根以後再把它移動到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才可以。
3、肥水供給
養殖鴨爪花時肥水功底很重要,它在生長期間對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特別是在它生長旺季時,要及時澆水,但澆水時要澆足澆透就可以,絕對不能讓花盆中出現積水,進入冬季低溫天氣以後,要及時控水,減少澆水次數。鴨爪花對肥料的需求也比較大,平時每月應該是肥1到2次,肥料應該選擇稀薄的液體也可以施用長效復合肥。
4、陽光和溫度
陽光和溫度是人們養殖鴨爪花的兩個重要條件,這種植物喜歡半陰的環境,但也適合擺放在有充足散射光的環境中養殖,如果長時間把它擺放在陰暗的環境中,它的葉片會變小有時還會變黃觀賞價值會下降。另外這種植物在養殖期間還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調節,它喜歡生長在二十度左右的溫暖環境中,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對它的生長不利。
❹ 馬蹄蓮的養殖方法
養殖馬蹄蓮的土壤應以沙壤土為主,然後加入腐葉土、菜園土、細沙,根據6:3:1的比例進行配製,配製完成再加入1/5的有機肥。同時還應做好土壤消毒工作,等消毒完成之後才可以進行種植。
這種花並不需要全天放在陽光底下,每天大概接受3~5小時的光照就可以了,其他時間可以放在散光處進行養殖。如果是在夏季,光照太強馬蹄蓮容易出現只抽苞而不開花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及早做好避光准備。
雖然說馬蹄蓮不怕水,也沒有出現澆死馬蹄蓮的先例。但是千萬不要因為它不怕死就不斷地給它澆水,因為即使不死也可能爛根。
具體的話建議根據土壤表面的濕潤度決定,只要確保土壤不幹就行。一般來講,春秋兩季建議每隔3~4天澆一次水;夏季每隔兩天澆一次水;到了冬季只需保證一周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4)鴨爪蓮花卉的養殖方法小苗怎麼養擴展閱讀
如果室內光照條件實在差的話,我們可以定期半個月的時間用一次矮壯素,能夠讓植株達到矮化的效果,能夠讓他提前開花。
對於這些根莖類的植物,它有塊根,養護是非常簡單的,只需要配置透氣性好的土壤,保證好澆水的頻率,定期的補充一下磷鉀元素含量高的肥料,再去把它放到太陽光底下去,它就能夠直接長出葉片來。
❺ 如何栽培鴨腳木苗
你是要繁育鴨腳木小苗還是已培育出來進行養護啊??
鴨腳木家庭繁育可以扦插進行,方法是在環境溫度為20~25℃條件下,剪取一、二年生健壯枝條,長度為15~20cm,去除下部葉片,扦插於事先准備好的凈沙或泥炭+珍珠岩混合基質中,插入3厘米左右,稍加壓實,淋透水,有條件的最好套上透明的塑料薄膜,以利於保溫保濕!
以後經常向其噴水,保持葉片不萎蔫,約3周即可生根,4~5周即可移植。
當然,夏季一定要放於散射光照處,不可讓陽光直射,否則成活率低!!!!
小苗栽植時,可以抖凈沙子,栽植於事先配製好的營養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中,深度與扦插時差不多即可,然後澆透水,稍加遮蔭(5~7天即可),以後逐漸將光照加強,3周後即可根部施肥正常養護了!!
會了吧???
❻ 馬蹄蓮怎麼養 馬蹄蓮的養殖方法詳細介紹
馬蹄蓮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具肥大的肉質塊莖,高60~70厘米。葉卵狀箭形,肉穗花序黃色,佛焰苞白色馬蹄形,故名。溫室3~4月盛花,北方溫室地栽能開到5月。
原產南非。喜溫暖、濕潤及稍遮蔭的環境,花期要有陽光。秋季分株或分栽小球繁殖,2年可開花。
9月下旬栽植於盆中,冬季10℃以上,15天追肥1次,切忌澆水入葉柄內。生長期內充分澆水。5月枯黃,減少澆水,促其休眠。
秋季去除塊莖底部衰老部分重新上盆。同屬有黃花、紅花馬蹄蓮,要求栽植條件高。馬蹄蓮的佛焰苞潔白如玉,是盆栽和切花的重要材料。
❼ 馬蹄蓮怎麼養 馬蹄蓮的養殖方法
1.上盆
盆栽種植的時間以9月上旬較為適宜。上盆宜用23-30厘米大盆,培養土一般將國土和碧糠灰各半混合就可以使用,要疏鬆。種植時,應挑選粗壯有芽的塊莖,芽要向上放正,盆面覆土可稍厚一些,然後澆足水,把盆放在半陰的地方,以後經常保持盆士濕潤。
發芽長葉後,可使盆株充分接受陽光,秋季,不必遮陰,直到「霜降」前移入室內。無溫室條件的可放在朝南向陽窗檯上,冬季白天溫度保持10℃以上,最低溫度不低於0℃,春節後陸續有花,3—4月份開花最盛。
4.養護
3月以後天氣轉暖,可把盆栽移到室外,如果枝葉繁茂,可將葉片外部黃老葉摘除,這樣便於花梗抽出促使多開花。
5月以後溫度升高,天氣漸熱,植株逐步進入休眠,葉子開始枯黃,這時澆水要減少,將盆側放,使盆土乾燥,促使植株進入休眠期。待葉子全部枯黃後,將盆土倒出,取出塊莖,放在陰涼處貯藏,到秋天再上盆。
❽ 盆栽馬蹄蓮怎麼養 馬蹄蓮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馬蹄蓮性喜溫暖,蔭蔽,濕潤,不耐寒,忌乾旱。盆栽用土以質地疏鬆的腐葉土,加入適量的田園土、沙土、泥炭土和腐熟有機肥混合而成。種植時,挑選粗壯有芽的塊莖,每盆植球4~5芽,削去球底衰老部分和周圍萌發的小櫱芽。最佳種植適期在9月中旬,上盆時,使塊莖上的芽向上放正,否則會影響發芽率或出現回芽等現象。
馬蹄蓮塊莖上盆後,覆土可稍厚一些(2~4厘米)然後澆透水放在遮陽處,出苗後移放至向陽處,經常保持盆土濕潤,7~10天芽就會萌發,長出葉子。霜降前夕移到室溫向陽通風處,一周左右用與室溫相近的清水噴洗葉面一次。生長期間,結合澆水施肥,用腐熟的餅肥或多元復合稀肥薄液澆施,每隔10天施肥1次,注意勿將肥液施入葉柄內或濺入株心,以免引起黃葉或腐爛。開花前宜施以磷肥為主的肥料,以控制莖葉生長,促進花芽分化,保證花的質量。
馬蹄蓮生長期間,除保持盆土濕潤外,還應注意觀察光照、溫度等情況,光照強了會導致葉柄細長,嫩弱,葉面干尖、干邊。光照弱了,植株會出現嫩黃、無力、顏色不正。溫室溫度過高容易引起粉虱為害;溫度偏低直接影響或延長花期。再則,生長期間,葉片如過分茂密,應酌情摘除外部老葉,以利抽生花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