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DIY自種水晶原理
結晶礦物知識小網路
【許願晶靈與魔幻水晶】是利用高溫飽和溶液,
降溫後加上水份蒸發作用會變成過飽和溶液,
過飽和溶液中所釋出的結晶分子將會不斷地被吸附到晶種上,
晶種因此會漸漸地長大,形成所謂的結晶。
將原本費時百萬年才能出現的結晶體,在短時間內迅速成形,
讓更多人可以親手創作出自己專屬的結晶、親眼看見難得一見的結晶世界。
晶體的「攀緣現象」(或稱攀晶現象)
常溫下,結晶槽內側會逐漸產生小晶體。
由於結晶槽內水溶液的表面張力與槽壁上的附著力作用,
加上晶體顆粒細小孔隙多,形成毛細管,三種力量相加成後,
使得水溶液能沿著結晶槽內壁逐漸向上爬升。
再加上水份的蒸發作用,周而復始,
逐漸在結晶槽壁上形成美麗的樹狀結晶,稱為「攀緣現象」。
「攀緣現象」嚴重時會向外擴張而滴落污染桌面,
所以最好不時將結晶槽口上「攀緣」的晶體清除,以確保周遭清潔。
Ⅱ 可以自己種的水晶
那個水晶是材料,不能種植。現在可以用來解鎖漁場的魚幼崽~~
望採納
Ⅲ 如何種水晶
種植水晶是種在水裡的,用含有有效物質的水溶液就可以種出來。應改用玻璃或瓷質的容器,不能用金屬容器,以免溶液中的有效物質和金屬容器中的金屬元素發生反應,使水晶的生長過程無法進行,導致水晶不能形成而形成其他物質。要想讓水晶長得更長,不能增加噴水次數,這樣是不起作用的,應該提高溶液中所含的有效物質(除水之外)的濃度,水晶才會長得更長。多次噴水只能降低溶液濃度,使生長出來的水晶越來越短,甚至長不出水晶來。種植水晶不能用消磁粉,那不是種植水晶的原料,根本種不出水晶。
Ⅳ 水晶冰菜怎麼種植
水晶冰菜的種植方法
先將水晶冰菜在溫水中浸種後再進行點播,播種的過程要注意保持好溫度;遇到低溫可以用保溫箱鎖住溫度,高溫則將通風條件提高。葉片長出後就可以開始定植了,澆水不要太多,保持好土壤濕潤。最後的採收工作也需要細心,完成後進行預冷。
1、浸種
非洲冰草種子需用20-30度溫水浸種2-4小時後播種。
2、點播
在育苗盤里播入一顆,或者是以9厘米為一個點進行3顆一播種。覆土厚的話,會影響其發芽,所以只要輕輕的覆土就可以了。為了使其發芽更好的關鍵是,播種後的溫度管理是以20度左右為目標,在低溫時期,要利用保溫箱等等。秋天播種栽培的話,有時會受到高溫的影響,發芽率會降低。
3、定植
待葉長到第4--5片葉子、播種後約20—40天(因栽培時期而異)的時候就是定值的合適的時期。由於產地不同,也可以進行直播,秀品率的提高或者長期收獲的話,適合育苗栽培。
4、溫度管理
冰菜適宜溫度20--30℃,夏季栽培生長對高溫敏感。
5、澆水
冰菜比較耐乾旱,但操作灌溉時,在土壤表面乾燥時澆水。
6、採收
收獲時,用剪刀徑向擴散,從播種後約兩個月的側枝收獲。在運輸途中因低溫儲藏或做利用清晨溫度低,採收後進行預冷。
Ⅳ 水晶是如何生長的
天然水晶是大自然的產物,它生於地下形成過程需要上億年的時間。
水晶,常常也被翻譯稱為石英 (Quartz) ,其實在物理性及化學性上,都是相同的東西。 基本上,水晶最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 (Sio2) ,而硅 (Silica) 也是佔地球地殼組成成份約 65% 以上的最主要礦物;水晶的硬度介於玻璃和鑽石之間。 水晶的生長環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豐富的地下水來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飽和的二氧化硅,同時此中的壓力約需在大氣壓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溫度則需在 550 - 600 ℃間,再給予適當時間,水晶就會依著六方晶系 (Hexagonal System) 的自然法則,而結晶成六方柱狀的水晶了。 通常,在人為控制的理想環境當中,即是物理、化學條件都符合上述條件的狀況下,水晶的生長速度約是每天 0.8 公釐 (MM) 。☆歡迎光臨東海天然閣☆☆這也是許多人造水晶的實驗室、工廠的標准生產速度。由此所培養出來的水晶,就是所謂的「人造水晶」 (Synthetic Quartz) ,通常多切割為晶元 (Chips) 供作電子、計算機、通訊工業用途;也有人稱為「養晶」 (Cultivated Quartz, Cultured Quatrtz) ,雖是使用不同的名詞,其實講的是相同的東西。 一般,工業用途的人造水晶,其厚度約需三公分左右,即 30MM ,需要約 40 天左右的時間來成長;若要供作珠寶業來磨成十公分 (100MM) 以上的水晶球,通常約需 120 ~ 180 天也就夠了。但是,這都是在人為控制下最理想的環境中,才有可能有這種速度,在自然界中,情形就沒有這幺樂觀,因為原料、水質、溫度、壓力等等的條件一直在變化當中,很難得達到理想狀況,通常都需要數萬倍、或是數百萬倍的時間,才能達到相同的成長。 這也是為什幺「地質年齡」動輒以「百萬年」為計算基數,也是「天然水晶」之所以珍貴之處。 正常的水晶在生長時,多可以發現和柱形尖端軸線平行的生長紋 (Growth Lines) 。由於在地底、岩洞中的生長空間多狹窄,尤其在遇到地震時,或地殼變動時,甚至容易遭到其它礦石的擠壓,常常會壓迫產生不同的「晶面」。還有,當水晶還是在液態狀的時候,常常也會包覆著其它的礦石、泥灰一起結晶成長,如金紅石 ( 稍後變成發晶 ) 、火山泥灰 ( 稍後變成幻影水晶 ) 等等。所有的這些,都是自然的一部份,請不要視為瑕疵。
Ⅵ 許願水晶怎麼種
許願水晶,就是買回水晶粉,植物種子,自己動手種,5~10天就發牙聽說很精緻---
Ⅶ 水晶泥的種植方法
一.准備工作:
1、選擇合適的植物品種
仔細閱讀前章的適用植物選擇適合種植的品種,種植的植物要適應水晶土的環境需要一段時間,可能會出現緩苗現象;
2、剪除爛根、爛葉及清洗
用土栽培的植物先用水潤濕泥土,再把植物移出洗掉泥土,剪除損傷的爛根、爛葉,洗凈後晾乾備用。操作時不要損傷主根。大部分蔭生植物洗凈植物根部晾乾即可用水晶泥種植。少部分植物如果根系不發達,可將植物放置於清水中培養至植物的根系發達後移植(水培時間視氣溫及植物情況而定)。
水培說明:將需水培的植物根部泥土清洗干凈,然後置於水中,以水浸沒其根部為准,4天左右換水一次,水培至植株長出新生根系既可種植。
3、色彩的組合搭配,組合
一個花瓶最好用1-2種色彩的水晶泥分開浸泡後進行組合,最好選擇相近色彩的水晶泥進行搭配如:紅、橙、黃、紫為一系列(任選二種);青、藍、綠為一系列(任選二種)。忌多種顏色混合搭配。
4、浸泡方法
水晶泥干顆粒需用50-100倍的水經2-4小時浸泡(注意:浸泡時切勿攪拌),喜歡乾燥的植物如蘭草類、仙人球、仙人掌等;使用時可適當減少浸泡比例按1:(50-60)左右浸泡,最好選用干凈的水來浸泡水晶泥(如蒸餾水、礦泉水、純凈水、涼開水)發泡前,預留少許水晶泥干顆粒,種植時放在盆底,用來吸干多餘水分。
二、種植
1、將花瓶洗洗凈抹乾,先將預留的水晶泥干顆粒置於盆底,用來吸收多餘水份,再按設計好的顏色在底部鋪放一層水晶泥。將植物放入瓶中,盡量使植物根系散開舒展,在根部四周均勻放入水晶泥(如果用不同顏色則按設計好的顏色順序放入)。
2、水晶泥全部放入後,高度以完全覆蓋住根部到花瓶口處為好,將植物略略上提使根部舒展,再用手輕輕壓實水晶泥。種植後植物穩定無歪斜,澆少量水即可。
3、種植時最好用花卉消毒處理液浸泡後再種植。可以用千分之三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根部10分鍾,將根部用水沖洗干凈,再晾去根部表面水分,選擇合適的瓶子,舒展根部種入即可。
4、部分植物在准備過程中,注意不要讓水滴到葉片上,有水葉面會腐爛,且平時不要噴葉面水。如小天使、龜背竹、金錢樹、瑪麗安、亞馬遜等。
5、種植水晶泥的容器不宜過大,一般以容積為250-2500毫升為宜,適宜栽種矮型室內常綠觀葉植物。
三、護理
1、現象:根系受損爛掉或部分葉片變黃
移栽後無論土種,水培或水晶泥種植,植物都有部份根系會受損爛掉或部分葉片變黃。變黃葉片剪掉即可,根部腐爛會影響生長,應及時剪掉爛根再植入水晶泥中。如爛根較多則需要倒出水晶泥,剪掉爛根並清洗濾干水晶泥後再種植。
2、現象:水晶泥表面沾有灰塵或較臟
可把表層水晶泥取出用水漂洗干凈、浸泡還原後晾乾表面水份再置入花瓶中。
3、其他
使用中可根據植物及植物生長情況,適時添加或更換水晶泥,也可定期添加適量適合植物生長的營養液。大部分植物1-2周需噴灑葉面水(所噴葉面水可適當添加葉面肥),不宜頻繁噴灑,否則葉片容易發黃。水晶泥本身保持水分的能力很強,因此平時盡量不要澆水,等看到水晶泥高度明顯下降時,可少加比正常量減半的營養液的水讓水晶泥重新吸脹,但注意不可加滿致使通氣性降低,多餘的水應倒掉、濾干。
Ⅷ 生長水晶怎麼養
所謂生長水晶就是人工水晶,其工藝就是把晶芽種植在特定的環境下自然生長出來的水晶。
水晶掌原產於南非,株型較小,葉肉肥厚,和多肉植物冰燈玉露較像,是比較常見的多肉植物,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水晶掌多採用分株法進行繁殖,即將側芽掰下另外插入土中,不要澆太多水,引起腐爛,新株長出新根後才能正常澆水。
選土,盆栽的水晶掌宜選用砂土參半的土壤,也可加入些骨粉,以增加土壤磷含量,因水晶掌植株矮小,根系淺宜選用淺盆種植,管理養護。
水晶掌的生長旺季為春秋兩季,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進入休眠,應進行適當的遮蔭,並減少,可向盆內噴水以降低溫度,高溫多濕水晶掌易根部腐爛。
在春秋兩季保持盆土濕潤,每月施一次稀薄的肥水。
水晶掌對光照比較敏感,光照不可太強,強光會導致植株變色,水晶掌宜放置在半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