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問一下,虎平板凝集試驗會出現假陽性的情況么~布病初篩用這個方法好,還是PCR核酸檢測更准確呢~謝謝~
會出現假陽性的,當然能夠做PCR更好了它是針對病原學的,而你說的虎紅平板是針對抗體的,出現陽性後最好在做一個試管凝集試驗。
分離:
稀釋倒平皿法
平板劃線法
單細胞挑取法
利用選擇培養基分離法
純化:
1、若是你不知道你所要純化的微生物的特徵,最簡單的不知道它的菌落特徵和形態大小,那現根據你要分離菌的特性,找適合的初篩培養基,找到你要純化的菌。如纖維素菌,你在培養基中加纖維素粉或CMC-Na作碳源,這樣就可以篩選出分解纖維素的菌。然後再用下面的方法繼續純化。
2、若你知道目標菌的形態,可以直接挑混合菌劃平板,直到長出當個菌落,並且在鏡下沒有雜菌即可;或者挑菌稀釋塗布得到當個菌落也行。
⑶ 學生平板電腦常用的操作系統有哪些
平板電腦操作系統
目前,平板設備重新成為巨頭紛爭的焦點,進入了最好的時代:成百上千的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內容提供商大舉進入,給予用戶盡可能多的選擇;這又是最壞的時代,業界巨頭們為了平板電腦操作系統逐鹿中原,將新生的市場推入「戰國」時代。
蘋果的崛起:iOS
蘋果的 iPad,讓「平板電腦」的概念重現人間。它沿用 iPhone、iPodtouch 的操作系統 iP
honeOS(已正式更名為 iOS)——作為一款早先為移動設備量身定製的系統。蘋果大刀闊斧地砍掉鍵盤、外設介面,強化網路接入,專注於內容的獲取與閱讀,為我們展現了 「平板」的另一層含義。
Google 的獨立:從 Android 到 Chrome,OS
直到 Android 的出現,Google 明白必須具備自己的發言權。無論智能手機,或平板設備,Android 成為了 iOS 的敵人。盡管 Android 在用戶體驗上與後者尚有距離,但篤信勤能補拙的 Google 不斷改進,免費、開放、開發資料充足的 Android 攜領域第二的 AndroidMarket,逐漸成為不可小覷的勢力。
不過對於依靠互聯網應用發家的 Google,Android 至多是制衡對手的權宜之計,它的理
想在 ChromeOS。ChromeOS 完全貼合時髦的雲概念,拋棄本地應用與存儲,運行諸如 GoogleDocs、Photoshop.com 之類的網路應用,數據也全部存儲於網路伺服器端。
Nokia 和 Intel 的反擊:MeeGo
作為智能手機的王者,Nokia 的 Symbian 操作系統在 iOS、Android 等對手面前疲態盡顯。Nokia 的反擊,同樣是 Intel 的反擊,Atom 架構上網本沖擊了傳統筆記本市場,iPad 等觸摸屏平板設備又橫空殺出。所以去年 6 月,兩家企業將各自初出茅廬的 Maemo、Moblin 合二為一,推出操作系統 MeeGo。
MeeGo 囊括手機、平板、上網本、車載設備、聯線電視等幾乎所有需要網路連接的設備,目標在於創造完全統一的垂直化互聯網設備體驗,比 Android 更開放,比 iOS 更強調用戶體驗。
微軟的迷思:Win 7,Win 7, Win CE,或者WIN10
作為平板電腦的推出者,微軟暫時只能繼續依靠 Win7 來沖鋒陷陣。事實是 Win7 尚未
做好遷移至平板的准備。有一些預裝 Windows7 的平板設備已經發布,但用戶似乎更期望電池技術能有長足發展。
此外,Courier 平板設備堪稱近年來微軟最出色的產品,即使面對各式各樣的平板成品,
仍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系統方面則改用定製性更強的 WinCE。 惠普的秘密武器:WebOS, 2010 年 4 月,惠普收購了當年紅極一時的智能手機生產商 Palm,以及它的 WebOS 操作系統。如果評選觸摸屏智能手機中最舒適的操作系統,Palm 的 WebOS 與 iOS 恐怕難分伯仲。出色的執行效率、優秀的內存控制、良好的電源管理、強大的信息整合以及優雅的卡片式多進程管理,WebOS 幾乎塑造了一個完美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
⑷ 平板載荷試驗的基本方法
一、試驗儀器設備
載荷測試設備由:①承壓板;②加荷裝置;③沉降觀測裝置等部件組成(圖2-1)。
1.承壓板
承壓板是模擬基礎傳力給地基的設備,為了獲得比較准確的地基測試參數,理論上承壓板的剛度和尺寸應盡量與基礎相近。在實測中,剛度相近比較容易達到,採用剛性大的加筋厚鋼板或鋼筋混凝土板即可;但承壓板尺寸與實際基礎相近則難於達到,由於整個地基土的測試面積太大,其上施加的總荷載勢必加大,既造成試驗設備龐大又使試驗條件難以達到。而承壓板面積太小,則影響地基土沉降量預測和極限荷載值的准確性。
圖2-1 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
1—承壓板;2—量測系統;3—堆載;4—地錨反力系統;5—載荷台;6—混凝土載荷台;7—桁架;8—千斤頂;9—反力拉桿;10—傳力柱
國內外對承壓板尺寸效應作了大量研究,當承壓板面積在一定范圍內時,沉降值S隨承壓板直徑D增加而加大,但當承壓板直徑D過小,則出現沉降值S隨D減小而增加的現象。而當承壓板直徑D大於一定值後,沉降值S隨D值增加而加大的趨勢變得不明顯。處於上述兩個明顯轉折點的承壓板直徑D值分別為30cm和50cm左右,這也是靜力載荷試驗中經常選用直徑30~50cm承壓板的原因。
承壓板是平板載荷試驗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一般為鑄鋼件。受現場條件限制,承壓板也有採用現場混凝土澆築和預制兩種,其底面一般用厚鋼板。對承壓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夠的剛度;滿足在加荷過程中承壓板本身的變形小;而且其中心和邊緣不能產生彎曲和翹起的要求,故其形狀一般為圓形(也可為方形)。根據經驗,土質松軟(如:軟土、新近沉積土、人工雜填土)或上硬下軟的雙層地基土,宜採用較大尺寸;土質較硬時,承壓板宜選用較小尺寸;對密實粘性土和砂土,承壓板面積一般為1000~2500cm2;對一般土,承壓板面積多採用2500~5000cm2。
為計算方便,我們給出幾種常用不同面積的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值(表2-1)。
2.加荷裝置
加荷裝置包括:壓力源(千斤頂、堆載物);載荷台架;反力構架等。加荷方式有兩種,即:重物靜力加荷和液壓千斤頂加荷。
重物靜力加荷法:在載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鋼錠、鉛塊、建築砌塊等),以此向地基土加荷載。此法雖顯笨重,勞動強度大,但其荷載穩定,常在大荷載測試時採用。
表2-1 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表
液壓千斤頂反力加荷法:用液壓千斤頂加荷,用地錨系統提供反力,其加荷控制及搬運方便,勞動強度相對較小,但可提供的反力有限,故適於小荷載測試。採用液壓千斤頂加荷,必須注意兩個問題:①液壓千斤頂的行程必須滿足地基沉降量的要求,必要時,可採用上、下兩個千斤頂重疊放置,以增加液壓千斤頂行程,來滿足特殊地基沉降量要求;②地錨系統反力要大於最大加荷。由於受力後地錨上拔,設備本身變形,千斤頂漏油和承壓板下沉,使試驗過程中千斤頂的壓力不易穩定,會出現壓力減退現象。為保持相對恆壓,一般採用千斤頂液壓自動伺服系統,以保持壓力穩定。
地錨系統、反力構架或載荷台架,其構件和總體組合強度不能過低,應是試驗最大荷載1.5~2倍。
3.沉降量測系統
沉降量測系統由千分表(以前多使用指針式千分表,現在一般使用帶計算機數據介面的電子千分表,既可以觀測,又可以實現數據自動採集)及固定支架或沉降感測器及自動記錄儀組成。其量測精度不應低於±0.01mm。
二、試驗要點和要求
載荷試驗設備重、部件多、試驗周期長,因此,要格外注意人身和設備安全。不同類型的儀器都配有其性能和使用說明書,使用前應仔細閱讀並要配有專人掌握使用。試驗步驟如下:
1.檢查儀器及配套件性能
試驗前檢查儀器設備的性能是否正常;准備好電源、照明和試驗用的各種工具。
2.試驗點選擇
要考慮建築物需要和地基土的特點以及場地條件,進行試驗設計和選用適合的試驗方式及其承壓板面積。載荷試驗宜採用圓形剛性承壓板,根據土的軟硬不同選用合適的尺寸:土的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不應小於2500cm2;對軟土和粒徑較大的填土不應小於5000cm2;土的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宜選用5000cm2;試驗點一般應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點、二級以上工程建築物的重要部位、地基土主要持力層及能夠發揮地基潛力的關鍵土層上。每個場地的試驗點不宜少於3個,當場地內土體不均時,應適當增加。
3.開挖試坑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於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井直徑應等於承壓板直徑。當試井直徑大於承壓板直徑時,緊靠承壓板周圍土的高度不應小於承壓板直徑;當挖至距試驗深度15~20cm處預留防擾動保護層,停止快速開挖,用平鏟修整至測試深度後,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要求盡快安裝試驗設備,並減少對土的擾動。
4.安裝設備
現以拉錨(桿)式千斤頂加荷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為例,簡要介紹試驗系統的安裝:
(1)確定建築場地中的試驗點位置,標出試驗點的中心位置。要求試驗點以2m為半徑的場地平整,以便操作和保證有足夠和均衡的反力;
(2)按照地錨水平拉桿長度,確定各個地錨安裝位置並組織安裝。安裝地錨時,逐一安裝地錨水平拉桿並緊固之。施工時,切忌雨水流入試坑。一般應先架設防雨、防曬帳篷,並在帳篷外挖好排水溝;
(3)按要求開挖試坑、取樣;平整坑底並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
(4)用拉線法找出試驗中心點,安裝承壓板(應使承壓板輕輕就位,既要水平,又要垂直、居中,最終通過傳力柱把試驗施加的載荷呈中心荷載方式作用在承壓板上)→安裝位移感測器→千斤頂→傳力柱和拉桿帽→在地錨和傳力柱間安裝反力拉桿並使之均勻受力→安裝電子千分表;
(5)進行試驗前的全面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後,便可開始試驗。
試驗須填寫原始記錄(表2-2):
表2-2 淺層平板載荷原位試驗記錄表
(1)加荷方式:載荷試驗加荷方式應採用分級維持荷載沉降相對穩定法(常規慢速法)。有地區經驗時,可採用分級加荷沉降非穩定法(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加荷等級宜取10~12級,不應少於8級,荷載量測精度不應低於最大荷載的± 1%;
對慢速法,當試驗對象為土體時,每級荷載施加後,以間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後每間隔30min測讀一次沉降;當連續兩小時每小時沉降量都小於0.1mm時,可認為沉降已達相對穩定標准,可施加下一級荷載。
按照經驗,各類土的加荷等級增量,可參考表2-3。
(2)最終荷載的確定:應根據試驗目的、設備條件等而定。如:為了確定地基變形參數、比例界限承載力,或因設備條件限制,則在比例界限壓力點出現後,再加壓2~3級即可終止;又如,在設備條件允許情況下,為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最好做到破壞階段,以求出地基的極限荷載值。
表2-3 各類土加荷等級增量表
(3)終止試驗條件:當出現下列現象之一者即可認為地基土達到破壞階段,並可終止試驗:①承壓板周邊的土出現明顯側向擠出,周邊土出現明顯隆起或徑向裂縫持續發展;②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於前級荷載沉降量的5倍,荷載與沉降曲線出現明顯陡降;③在某級荷載下24h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定標准;④總沉降量與承壓板直徑(或寬度)之比超過0.06。
⑸ 臨床上常用的血清學檢查方法有哪幾種
主要有沉澱試驗、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及與標記抗體有關的試驗。
(1)凝集試驗
包括玻板凝集法、全血平板凝集法、試管凝集法和瓊脂擴散法。
①全血平板凝集反應
此法常用於傳染性鼻炎、雞白痢、雞傷寒、雞慢性呼吸道病等禽病的檢疫和監測。
②瓊脂擴散反應
當適當比例的抗原抗體在含有電解質的瓊脂網狀基質中自由擴散相遇時,形成肉眼可見的白色沉澱線。此法常用於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雞馬立克氏病、禽流感、禽腦脊髓炎、禽腺病毒感染等病的診斷,還常用於抗體監測和血清學流行病學調查。
(2)血凝與血凝抑制試驗
試驗原理:某些病毒能夠與人或動物的紅細胞發生凝集,稱為血凝反應(HA)。這種凝集反應可被加入的特異性血清所抑制,稱為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即血凝抑制反應(HI)。
此方法常用於雞新城疫、禽流感、雞產蛋下降綜合征等病毒的診斷和血清學監測。
⑹ 平板電腦(安卓系統)主要有什麼常用功能
您好
平板電腦可以支持上網、看電影一類的,就是僅是娛樂使用的,說白了點就是手機的升級版的,但是不支持通話功能的,性能和筆記本是無法相比較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⑺ 什麼是平板凝集試驗
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是用來診斷布氏桿菌病。
正常值:陰性,具體滴度需要看有關單位提供的參考范圍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陽性(50%)凝集:診斷布氏桿菌病符合率為95.92%。
需檢測人群:感染,常發熱,多汗,虛弱,全身痛者
⑻ 平板初篩的定義
通過點接菌株的方式,將大量菌株樣本接種至固體平板,通過菌落的形態特徵不同,對菌株做初步篩選。
⑼ 微生物接種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劃線法和什麼
菌種分離純化的方法有:稀釋混合倒平板法、稀釋塗布平板法、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搖管法、液體培養基分離法、單細胞分離法、選擇培養分離法等。
其中前三種方法最為常用,不需要特殊的儀器設備,
分離純化效果好,
⑽ 菌落計數有哪些的方法
測定微生物細胞數目方法有多介紹幾種
1.血細胞計數法
稀釋菌液樣品滴血細胞計數板上顯微鏡下計算4~5格細菌數並求出每小格所含細菌平均數再此依據估算總菌數
①此法缺點能區分死菌和活菌
②對壓小方格界線上細菌應當取平均值計數
③此法用於測定培養液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
2.稀釋塗布平板法
原理:每活細菌適宜培養基和良好生長條件下通過生長形成菌落培養基表面生長菌落來源於樣品稀釋液活菌
①方法常用來統計樣品活菌數目
②統計菌落數往往比活菌實際數目低原因當兩活多細胞連起時平板上觀察只菌落因此統計結般用菌落數而用活菌數來表示
③土壤、水、牛奶、食品和其材料所含細菌、酵母、芽孢與孢子等數量均用此法測定適於測定樣品絲狀體微生物例放線菌或絲狀真菌或絲狀藍細菌等營養體等
④此法若培養成菌落通過定量菌液均勻地塗布玻片上定面積上經固定染色顯微鏡下計數樣又稱塗片計數法染色用台盼藍台盼藍能使死細胞染成藍色分別計數死細胞和活細胞
3.濾膜法
濾膜法當樣品菌數低時定體積湖水、海水或飲用水燈樣品通過膜過濾器濾膜乾燥、染色並經處理使膜透明再顯微鏡下計算膜上(或定面積上)細菌數
此法也通過培養觀察形成菌落數來推算樣品菌數例測定飲用水大腸桿菌數目:已知體積水過濾濾膜放伊紅美藍培養基上培養該培養基上大腸桿菌菌落呈現黑色根據培養基上黑色菌落數目計算出水樣大腸桿菌數目
此法也統計樣品活菌數目
4.比濁法
原理定范圍內菌懸液細胞濃度與混濁度成正比即與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藉助與分光光度計定波長下測定菌懸液光密度光密度表示菌量實驗測量時定要控制菌濃度與光密度成正比線性范圍內否則准確
5.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課本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P22除了上述活菌計數法外顯微鏡直接計數也測定微生物數量常用方法里說顯微鏡直接計數我認應該稀釋塗布基礎上培養成菌落而通過染色方法顯微鏡下直接計數再濾膜法也樣有兩種情況
另外微生物計數法發展迅速多種多樣快速、簡易、自動化儀器和裝置等方法用來統計微生物數目。
來源:http://..com/link?url=ZF7Dq5chhYTeO1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