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種植珠芽魔芋的方法

種植珠芽魔芋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02 16:40:52

A. 魔芋的種植方法

魔芋的種植方法:
1、種植環境的選擇:魔芋性情溫暖濕潤,喜歡濕潤的環境,厭惡乾燥的環境,故應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力較高、通氣性好的土地資源為主。在此基礎上,還要對選好的土地進行全面的翻耕,深度需要達到四十厘米左右。
2、一與高稈的作物進行套作:魔芋是一種半陰性的植物,所以需要做一些遮蔽措施,這時可考慮採用自然的遮蔽效果,而在缺少自然遮蔽的情況下,可以與玉米等高稈的作物進行套作,這也是在合理利用資源的情況下解決萌蔽的方法。據了解,魔芋生長較為健壯的時候是在對魔芋的萌蔽度高達二分之一時。在古代,人們經常採用大魔芋和小玉米的間套作方式進行種植。
3、播種要適時:根據歷史積累下來的經驗,一般採取播種期是三月末,播種的深度大約是五厘米。
4、合理密植:種芋有許多的品種,不同的品種大小也不一,一般白色的魔芋種子需選擇重量為100至150克,花色的魔芋的種子需選擇重量為200至250克的。在播種時,也需注意幾點,首先下種時需注意掌握合理密植的規格,對於魔芋來說,地上部分佔空間的整個面積是地下塊莖平面的十倍多,上部分葉面積和地下塊莖的比例關系確定了下種密度。通常情況下,土地質量越好、越肥沃且留種的塊莖大,那麼密植時應適當的稀疏些,反之,則稠密些。其次,對於魔芋種植時,可以適當把大小不一的種芋互相穿插下種,保證土地上的結構具有層次性,這樣可以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太陽能利用率,有利於防旱保濕。
5、施肥要科學:魔芋擅長在肥料充裕的環境下生長,肥料充裕可以保證魔芋的產量,在施肥時要遵循著一定的原則,即底肥和追肥相輔相成,農家肥和復合肥各有其用,相互結合。

B. 魔芋正確的種植方法

種植時間
魔芋可春播和冬播,春播在三月下旬至清明節前後,這時溫度較為溫度,適宜種植;冬播在12月到春節前後,這時溫度開始回升。魔芋的生長周期較長,要長達半年以及更久的時間才能收獲。
種植方法
1、選土整地
魔芋對於種植環境較為嚴格,要選擇肥沃疏鬆、排水性好的微酸或中性土壤,土壤ph值在6-7之間最佳。魔芋性喜濕潤、半陰環境,種植地最好在有在陰涼和通風性好的地方,對選好的土地深翻,深度要達40cm左右。
2、播種
魔芋繁殖方法有幾種,最常用的是種芋播種,不同品種的種芋大小不一,播種前先對種芋消毒處理,防止病菌侵害。播種時間一般在9月末,採用條播方法,播種深度大約在5cm左右。播種時要注意種芋與肥料不要觸碰,最好相互隔絕。
3、田間管理
魔芋是喜肥的作物,對肥力需求較大,生長是缺肥會導致病害幾率增加和減產,施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足底肥,旱施追肥。魔芋是耐旱的植物,除了在幼苗期需澆幾次水外,基本無需澆水,自然的雨水足夠它生長,這里需注意的時,長期陰雨季節要做好排水措施,以免塊莖腐爛。

C. 魔芋科學種植的方法是什麼

魔芋於冬季11月或早春3月播種育苗的,可於當年秋季移栽。在整好的廂面上按行距40~50厘米,株距25~33厘米,開穴條栽,每穴1株,每667米2植2000~2500株。一般4月上中旬移栽較好。大種稀植,小種密植。穴距25~33厘米,行距40~50厘米。若溝播時株距23~26厘米,窄行47厘米,寬行53厘米。移栽時,莖要側放,防止積水爛芽。方法與無性繁殖和苗圃管理相同。

D. 珠芽魔芋的缺點

1.珠芽魔芋品種特點 珠芽魔芋屬大型魔芋,其莖稈粗壯,葉面積大,整張葉片伸張後表面直徑可達1.5米左右,植株高度可達2米,並有多苗同體、多苗異體及花葉現象,三年生塊莖重達4~6公斤。一般每畝產量2噸,高的可達4噸...
2.珠芽魔芋品種繁殖方法 白魔芋和花魔芋自身繁殖系數低,鮮芋收獲總量30%~50%是小球莖和根狀莖,用它來作為第二年種植的種芽,種1...
3.珠芽魔芋品種適宜種植區域 熱帶雨林氣候是珠芽魔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

E. 珠芽魔芋海拔2000能不能種植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F. 魔芋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

一、種植時間
通常情況下,種植魔芋的時間最好選在3月份的末期到4月份的初期。這段時間的氣候條件比較適宜它種芋的生長。播種後只需要2個周左右,就能夠見到它出苗了。

二、種植方法
1、選擇種芋:種植它應當選擇相對飽滿、外表比較光滑、沒有明顯傷口的種芋。在種植前,還需要將它們用消毒劑處理一下,以殺掉其附帶的細菌。

2、准備花土:它比較喜歡PH在6.5-7.0之間、具有較好排水能力的花土。在種植前,應在選好的花土上縱向挖溝,溝的深度控制在5cm左右即可。



3、進行種植:將種芋傾斜著放到溝里。注意兩顆種芋間要保持5cm左右的距離,這樣可以防止它們離得太近,互相阻礙生長。放好後,用土將溝填好,並在其上覆一層薄膜。

4、等待出苗:通常情況下,在播種後的15天左右,它們就能夠順利出苗了。在大部分種芋出苗後,需要揭去覆蓋在幼苗上的薄膜。

G. 在種植珠芽魔芋時,如何進行有效的施肥

在種植珠芽魔芋時,有效的施肥方法如下:

1、選肥:施用有機肥的珠芽魔芋產量較高,魔芋生長期長,產量高,肥料需求量大,所以一般選擇有機肥。

2、種子肥的施用: 在種植珠芽魔芋時,每畝施熟化農肥7000公斤左右,此外還需施加磷酸鈣鎂肥或普通鈣,鉀肥,三元復合肥。其中一半用作溝渠或池塘的基肥,另一半用作覆蓋種子的肥料。



3、注意每次施肥後,應每隔1-2天左右澆水一次,使肥料能充分發揮其作用。第二次追肥是魔芋塊莖生長的時候。此時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促進魔芋塊莖的加速生長。這個時候珠芽魔芋的根比較豐富。挖溝施肥時,一定要與植物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傷魔芋根。



H. 魔芋種植方法

種植時間
魔芋可春播和冬播,春播在三月下旬至清明節前後,這時溫度較為溫度,適宜種植;冬播在12月到春節前後,這時溫度開始回升。魔芋的生長周期較長,要長達半年以及更久的時間才能收獲。

種植方法
1、選土整地
魔芋對於種植環境較為嚴格,要選擇肥沃疏鬆、排水性好的微酸或中性土壤,土壤ph值在6-7之間最佳。魔芋性喜濕潤、半陰環境,種植地最好在有在陰涼和通風性好的地方,對選好的土地深翻,深度要達40cm左右。

2、播種
魔芋繁殖方法有幾種,最常用的是種芋播種,不同品種的種芋大小不一,播種前先對種芋消毒處理,防止病菌侵害。播種時間一般在9月末,採用條播方法,播種深度大約在5cm左右。播種時要注意種芋與肥料不要觸碰,最好相互隔絕。

3、田間管理
魔芋是喜肥的作物,對肥力需求較大,生長是缺肥會導致病害幾率增加和減產,施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足底肥,旱施追肥。魔芋是耐旱的植物,除了在幼苗期需澆幾次水外,基本無需澆水,自然的雨水足夠它生長,這里需注意的時,長期陰雨季節要做好排水措施,以免塊莖腐爛。

I. 珠芽魔芋種植技術

魔芋以葡甘聚糖為其特有的主要成分,僅在亞洲有規模化種植,我國在全球魔芋市場中排名第一。因種植周期長、繁殖系數低、病害嚴重,傳統種植的魔芋品種屬典型的低產作物。而珠芽類魔芋是染色體屬三倍體的極少數魔芋種(約有16個品種) 之一,其與國內傳統種植品種花魔芋和白魔芋染色體組為26或28截然不同。珠芽魔芋植株外觀獨特,葉面上長有大小不一的棕色扁球形或長形氣生葉面莖,是主要的繁殖用材料。珠芽魔芋葉面球莖獨有的多苗接力生長特性,突破魔芋是獨苗作物的現有概念,可大幅度提高植株的葉面積指數,巧妙延長植株的生長周期,顯著增加魔芋的生物產量。用葉面球莖作為種植用種,植株具有抗性強、耐高溫高濕、優質高產等優勢,且其繁殖系數比傳統白魔芋、花魔芋提高8~10 倍以上,改變了花魔芋、白魔芋僅能以小球莖或繁殖根作為種芋的傳統低效途徑。

因珠芽魔芋葉面球莖最高膨大系數約達100倍,是地下小球莖膨大率的20倍以上,且儲運方便。因此,成本低廉且能豐產葉面球莖的方法成為提高珠芽魔芋生物產量的關鍵技術之一。對珠芽魔芋植株進行化學矮化,可達到大幅度增加葉面球莖數量及其成熟度的目的,能顯著增加魔芋繁殖系數,方便獲得批量生產用種。現將珠芽魔芋葉面球莖豐產技術介紹如下。

珠芽魔芋生長需要蔭蔽環境

珠芽魔芋適宜在低海拔、高溫高濕環境中生長,否則其生物學特性難以充分展現。在無蔭蔽環境下,魔芋球莖生物產量最低,隨著蔭蔽度增加,地下球莖個頭亦增大,在蔭蔽度75%時達最大,之後球莖生物產量會隨蔭蔽度的進一步增加而呈現下降趨勢。這是由於在較強光照環境中,葉片易出現日灼傷害,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導致干物質量減少。與花魔芋不同,缺乏高溫高濕條件的較高海拔區域不適合珠芽魔芋生長,而要滿足其在低海拔生長的氣候特徵,適當蔭蔽成為不可或缺的環境要素。因此,上坡入林尋找適宜的蔭蔽環境是種植珠芽魔芋的理性選擇。若無高稈作物蔭蔽,可利用遮陽網輔助。

高蔭蔽度導致的問題及其控制

1.植株較高易倒伏。魔芋獨特的生長方式是,新植株的長出必然伴隨母體球莖的「換頭」過程,即母體在供養過程中原球莖快速萎縮並與新植株脫離,完成「新老交替」生長循環。在此進程中,因外部環境的溫濕度參數已適宜魔芋頂芽的萌發生長,母體中養分開始快速分解,從而使得魔芋頂芽出現生長優勢;而一旦頂芽出土後,新植株根系所覆蓋的面積亦開始快速延伸,促使「魔芋筍」葉柄急速向上生長,即使在無蔭蔽的環境,魔芋亦多呈現高植株的外部特徵。由於在高蔭蔽度環境下高大植株頻現,葉片的蒸騰作用亦會顯著加快,極易出現植株失水倒苗現象,尤其當遇到大風天氣時,植株成片倒伏造成生長中斷,致使魔芋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2.養分分散致葉面球莖數量少、干物質含量低。珠芽魔芋高植株對應的是偏小的葉面積,葉面球莖數量稀少且個頭偏小。相反,一些葉柄較細且高僅50~60厘米的植株卻長有較多葉面球莖,有些甚至出現葉柄無法承受過多葉面球莖的現象。從能量守恆原理方面分析,營養物質過多地耗費於植株長高,致使用於葉面球莖生長的養分不足,導致葉面球莖數量稀少(一般不超過10 枚)且個頭較小,其中往往干物質含量不足,在儲存期間葉面球莖易發生脫水干癟,致使種芋數量進一步受到制約。

3.蔭蔽度的控制。在0~700 米低海拔高溫高濕環境條件下,魔芋植株具有旺長特性。因此,需在利於魔芋生長的林下蔭蔽度(40%~60%) 環境下對其進行矮化,使植株長勢達最佳狀態,並延長其生長期,最終獲得最大生物產量。若蔭蔽度大於75%,植株矮化效果不佳,亦不利於地下球莖生物產量的積累。若位於1100米以上海拔環境,雖可進行凈種而不必蔭蔽,但過多的光照不利於地下球莖生物產量的積累。

珠芽魔芋矮化種植方法

植物矮化多採用生長延緩劑如多效唑(PP333)、烯效唑(S3307)、矮壯素(CCC)進行,以抑制植株體內赤黴素的生物合成,達到控制植物細胞伸長、縮短節間距、促進分櫱及矮化株高的目的。由於珠芽魔芋繁殖材料多樣,植株矮化方法及特點差異頗大。

1.不同種芋採用差別化矮化方法。對較大地下球莖(500克以上) 應採取去頂抑制與化學抑制結合的方法。即對500克以上的球莖,先進行人工「打頂」,即將頂芽扳掉,再將其浸泡於50毫克/升多效唑溶液10小時;對500克以下的球莖,將其浸泡於80毫克/升多效唑溶液中10 小時,取出後置於15~35℃的蔭涼乾燥處存放,這樣可抑制球莖頂芽過快生長,利於側芽葉芽的萌發及生長。當室外夜間最低溫度高於15℃時即可將球莖下地種植。

魔芋的頂芽優勢過強,大球莖尤其如此。因此,需對500克以上球莖進行人工「打頂」,以利側芽分化,去頂後的球莖一般會長出3~6 棵側芽植株,當側苗長出後,以多效唑抑制植株葉柄的過度生長,並適時加蓋遮陽網以保護葉片免受日光過度照射;將大球莖按株行距80 厘米×80 厘米種植於30~35 厘米深的土壤穴壇或起壠種植;在魔芋筍出土後的展葉期,以100毫克/升多效唑溶液對整個植株進行噴施,即可抑制植株葉柄的過度生長,得到矮化的利於葉面球莖生長的株型。

J. 珠芽麾芋適宜海撥多高度種植

珠芽魔芋屬大型魔芋,其莖稈粗壯,葉面積大,整張葉片伸張後表面直徑可達1.5米左右,植株高度可達2米,並有多苗同體、多苗異體及花葉現象,三年生塊莖重達4~6公斤。一般每畝產量2噸,高的可達4噸以上。

一、珠芽魔芋品種適宜種植區域

熱帶雨林氣候是珠芽魔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它表現出極強的耐高溫高濕習性和抗病性。

在雲南多點種植珠芽魔芋、花魔芋、白魔芋,在7、8月份高溫高濕條件下,珠芽魔芋生機勃勃,長勢旺盛,不感染軟腐病和白絹病或感病甚少,而白魔芋和花魔芋則長勢較弱,且極易感病而倒苗和地下球莖腐爛。珠芽魔芋高抗軟腐病和白絹病的表現是其優良種性之一。

大面積種植過程中,注意追施像沃葉水溶肥,這樣的優質水溶肥。

閱讀全文

與種植珠芽魔芋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性眼袋怎麼消除簡單方法 瀏覽:907
鈦金條有幾種安裝方法好看 瀏覽:828
披薩餅的製作方法和視頻 瀏覽:387
青田玉鑒別方法 瀏覽:913
魅族3夜間模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4
如何清理水垢的好方法 瀏覽:691
塗油漆的檢測方法 瀏覽:910
汽車前蓋間隙檢測方法 瀏覽:787
中考邢台填報志願的方法與步驟 瀏覽:503
翻腕上籃訓練方法 瀏覽:200
自己怎麼測肺活量怎麼測試方法 瀏覽:792
勃起功能障礙治療方法 瀏覽:678
現有檢測甲醛的方法 瀏覽:804
食療手抖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548
經濟學中規避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75
房顫的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763
6缸活塞安裝方法 瀏覽:354
常用應用題解題方法介紹 瀏覽:779
路亞竿魚鉤的連接方法 瀏覽:853
柔性防水膠帶安裝方法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