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過秦論的寫作方法有哪些

過秦論的寫作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02 14:25:02

Ⅰ 過秦論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結合課文簡要分析

①以史實為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
作者所謂「攻守之勢異」,指的是秦要統一全國,自然要對山東(崤山以東)諸侯採取攻勢,逐步消滅它們;而在統一全國之後要防止人民顛覆它的政權,這就轉入守勢了。處於攻勢「尚詐力」,處於守勢「貴順權」。「順權」,就是施行仁義以收攏民心。秦滅六國後依舊殘酷地壓迫人民,不施仁義,故而迅速滅亡。這是賈誼的基本觀點。要講清這一點,就必須以史實為據,說明秦的興亡過程。
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卬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東諸侯曾多次合縱抗秦,皆被張儀等人的連衡術所破,韓、魏、楚三國多次獻地於秦,秦土日廣,這是秦的「詐力」策略的勝利,作者把所有這些史實都集中到九國之師攻秦失敗一事上來加以表現。說到秦統一全國後,則著重揭露秦始皇壓迫人民的政策——這其實是「詐力」策略的繼續。這個事實充分說明:秦在轉入守勢之後,「其道不易,其政不改」(《過秦論》中篇語),它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
從上面的分析還可以看出,政論敘史所看重的是歷史過程的本質,而不講求細節的准確。
②對比論述
本文的對比論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說明。這里只作一點補充:必須把這種對比放到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來看。

Ⅱ 《過秦論》中那幾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有啥作用

《過秦論》上篇中,作者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了他的論點。

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這樣通過對比論證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構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觀形勢的不同,強弱盛衰難易的不同,都從幾方面的對比中顯現出來。而文章氣盛的道理,也就不難理解了。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

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鑒,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

(2)過秦論的寫作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西漢文帝時代,是漢代所謂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賈誼以他敏銳的洞察力,透過表象,看到了西漢王朝潛伏的危機。當時,權貴豪門大量侵吞農民土地,逼使農民破產流亡,苛重的壓迫剝削和酷虐的刑罰,也使階級矛盾日漸激化。國內封建割據與中央集權的矛盾、統治階級與勞動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間的矛盾都日益加劇,統治者的地位有動搖的危險。

為了調和各種矛盾,使西漢王朝長治久安,賈誼在《陳政事疏》《論積貯疏》以及《過秦論》等著名的政論文中向漢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時弊的政治主張。

本文就是以勸誡的口氣,從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敗得失,為漢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鑒。在談到寫作目的時,賈誼說過他之所以要「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主張「去就有序,變化因時」,其目的是求得「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過秦論》一文總結秦朝興亡的教訓,實為昭漢之過。

《過秦論》三篇中,其中寫得最好、影響最大的是第一篇。

它最早附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篇末,列為第二篇;後來褚少孫補《史記》,又把它單獨附在《陳涉世家》的篇末。《漢書》《文選》也都選錄了這一篇。今傳賈誼所撰專著《新書》,當由後人搜輯而成,對此文則明確標出它是三篇中的「上篇」。在《史》《漢》《新書》《文選》四部書中,本篇凡五見,文章字句頗有出入。

從明、清到當代,幾乎所有的古文選本都選了這篇《過秦論》(上),因此前人對它的評語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辭類纂》中評它為「雄駿宏肆」,近人吳闓生在《古文范》的夾批中評它「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

歸納大多數評論者的意見,主要說這篇文章氣勢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因此吳闓生的意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Ⅲ 《過秦論》的藝術特色

此文最突出的寫作手法就是對比的運用。為了使文章主旨鮮明顯豁,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作者無論在敘述還是議論時,都採用了帶有誇張意味的對比手法,使矛盾更為突出,觀點更見鮮明,從而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過秦論》兼及辭賦的文采輝耀、語勢騰縱和政論的見解精闢、雄辯有力,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成為一篇別具一格的政論。

其題為過秦,但開篇不言秦過而歷舉秦之功,盡書秦之盛,直至篇末才點出秦過之所在。一篇政論,卻以敘為主,以敘代議,是這篇文章奇妙之一。語言上也明顯地帶有賦的特色,講究鋪排渲染。

(3)過秦論的寫作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該篇之所以氣盛而傳誦不朽,之所以使人覺得有說服力,最主要的,即這篇文章雖是議論文,其中卻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來敘事。用敘事來議論,是本篇最大的特點。

作者用千餘字的篇幅敘述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概括地說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象,同時還貫穿了作者本人的觀點來說明其興衰的關鍵所在,這就幫助我們對這一段歷史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這篇文章在當時確實起了積極的影響。賈誼作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立場為漢王朝出謀劃策。但他卻能認識到農民起義的力量,認識到秦王朝滅亡的關鍵在於失掉民心和過分迷信武力,封建統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終於被人民滅亡。

Ⅳ 過秦論採用哪些論證方法

摘要 過秦論運用了以史實為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的論證方法,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卬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

Ⅳ 過秦論的寫作時代

過秦論的寫作時代---漢
阿房宮賦的寫作時代 ---唐
六國論的寫作時代 ----宋

Ⅵ 過秦論的修辭手法

小日本是人!這句話屬於!
A比喻B誇張C擬人D借代!

Ⅶ 過秦論與陳涉世家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司馬遷《史記》的「陳涉世家」的結尾部分引用西漢賈詡寫的《過秦論》作為整篇的總結.

《過秦論》主要在論,說明秦朝先祖秦孝公編發圖強,到後世幾個君主不斷進取直至始皇統一天下,而後陳勝,吳廣起義,後來秦國滅亡,得出了統一國家和治理國家是截然不同的論斷.

而「陳涉世家」,講述了陳勝,吳廣起義的過程,從高潮到被秦朝軍隊消滅的過程,跌宕起伏,並沒有多少議論成分,而結尾處引述賈詡的《過秦論》.

綜上所述,我認為陳涉世家是偏記敘文,而過秦論是偏議論文;另外,陳涉世家只是詳細記敘了陳涉起義的過程,而《過秦論》則記敘了從秦國振興到統一,陳涉起義到滅亡,發人深思的過程.

Ⅷ 過秦論的簡介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著重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經驗,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鑒。 這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上篇先講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漸強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優勢、實行變法圖強的主張、正確的戰爭策略、幾代人的苦心經營等等。行文中採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鋪陳式的描寫方法,造成一種語言上的生動氣勢;之後則寫陳涉雖然本身力量微小,卻能使貌似強大的秦國覆滅,在對比中得出秦過在於「仁義不施」的結論。
主要內容
《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鑒。
寫作特色
1.以史實為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卯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作者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在敘史時所看重的是歷史過程的本質,而不講細節的准確。 2.對比論證方法。本文通篇採用對比論證手法,集中表現在第5段。秦國的過去和現在比,陳涉與九國之師比,秦強盛之久與秦滅亡之速比,這樣通過對比論證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3.語言有辭賦特色,講究鋪排渲染。如開頭寫秦孝公的雄心,連用「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等四語;中間寫九國之師攻秦,四君、九國、謀臣、策士、武將,一一列名,顯得有聲勢;寫秦始皇,則極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內」的形。行文多用駢偶,讀起來鏗鏘有力,且句式變化多端,不顯得單調。
ps.網路上不是有嗎.......................

Ⅸ 過秦論文中用了哪幾種寫法嗎

原、創,提、供、知、網、查、重,確、保、質、量。

Ⅹ 過秦論在表達方式上有何特點

此文最突出的寫作手法就是對比的運用。作者無論在敘述還是議論時,都採用了帶有誇張意味的對比手法,使矛盾更為突出,觀點更見鮮明,從而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這里有三個方面的對比。六國與秦的對比。陳涉與秦王朝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
望採納,謝謝。

閱讀全文

與過秦論的寫作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性眼袋怎麼消除簡單方法 瀏覽:907
鈦金條有幾種安裝方法好看 瀏覽:828
披薩餅的製作方法和視頻 瀏覽:387
青田玉鑒別方法 瀏覽:913
魅族3夜間模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4
如何清理水垢的好方法 瀏覽:691
塗油漆的檢測方法 瀏覽:910
汽車前蓋間隙檢測方法 瀏覽:787
中考邢台填報志願的方法與步驟 瀏覽:503
翻腕上籃訓練方法 瀏覽:200
自己怎麼測肺活量怎麼測試方法 瀏覽:792
勃起功能障礙治療方法 瀏覽:678
現有檢測甲醛的方法 瀏覽:804
食療手抖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548
經濟學中規避風險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75
房顫的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763
6缸活塞安裝方法 瀏覽:354
常用應用題解題方法介紹 瀏覽:779
路亞竿魚鉤的連接方法 瀏覽:853
柔性防水膠帶安裝方法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