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麼
場地平整土方量計算步驟與方法
1、在地形圖上場平的范圍內,按比例畫出方格網,方格越小越精確,通常不復雜的地形為每個方格為10m×10m。
2、找出每個方格的四個角點在地形圖上的高程。
3、用四個角點的高程的平均值減規定的場平高程,再乘以該方格面積,得該方格的工程量,正值為挖方,負值為填方。
4、把所有方格的正值相加為總挖方量,負值相加為總填方量。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是建築工程施工中主要工程之一,包括一切土(石)方的挖梆、填築、運輸以及排水、降水等方面。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場地平整、路基開挖、人防工程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築以及基坑回填。
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盡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時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費用,貫徹不佔或少佔農田和可耕地並有利於改地造田的原則,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調配方案,統籌安排。
② 簡述場地土方量計算的步驟與方法
土方量計算方法的探討
來源:資源網 作者:湯雪茜 陳天偉 發布時間:2008.06.06
土方量的計算是建築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步驟。工程施工前的設計階段必須對土石方量進行預算,它直接關繫到工程的費用概算及方案選優。在現實中的一些工程項目中,因土方量計算的精確性而產生的糾紛也是經常遇到的。如何利用測量單位現場測出的地形數據或原有的數字地形數據快速准確的計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比較經常的幾種計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網法、等高線法、斷面法、DTM法、區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1、斷面法
當地形復雜起伏變化較大,或地狹長、挖填深度較大且不規則的地段,宜選擇橫斷面法進行土方量計算。
上圖為一渠道的測量圖形,利用橫斷面法進行計算土方量時,可根據渠LL,按一定的長度L設橫斷面A1、A2、A3……Ai等。
斷面法的表達式為
(1)
在(1)式中,Ai-1,Ai分別為第i單元渠段起終斷面的填(或挖)方面積;Li為渠段長;Vi為填(或挖)方體積。
土石方量精度與間距L的長度有關,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圍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若是為了減少計算量而加大斷面間隔,就會降低計算結果的精度; 所以斷面法存在著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網法計算
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這種方法是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
③ 工程土方量的計算方法
1、斷面法
當地形復雜起伏變化較大,或地狹長、挖填深度較大且不規則的地段,宜選擇橫斷面法進行土方量計算。
土石方量精度與間距L的長度有關,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尤其是在范圍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若是為了減少計算量而加大斷面間隔,就會降低計算結果的精度;所以斷面法存在著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網法
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正方形格網,然後計算每個四稜柱的體積,從而將所有四稜柱的體積匯總得到總的土方量。在傳統的方格網計算中,土方量的計算精度不高。引入一種新的高程內插的方法,即楊赤中濾波推估法。
楊赤中濾波與推估法就是在復合變數理論的基礎上,對已知離散點數據進行二項式加權游動平均,然後在濾波的基礎上,建立隨機特徵函數和估值協方差函數,對待估點的屬性值(如高程等)進行推估。
土方量計算的作用
土方量的計算是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步驟,工程設計階段必須對土石方量進行預算,它直接關繫到工程的費用概算及方案選優。
一些工程項目由土方量計算的精確性而產生的糾紛也是比較常見的,利用測量單位現場實測出的地形數據或原有的數字地形數據,快速准確的計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比較常用的土方量計算方法有:方格網法、斷面法、DTM法、和平均高程法(散點法)、等高線法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方量計算、網路-土方量
④ 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 l )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 2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 3 )方格網法:方格網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與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方格網法的具體工作程序為:在附有等高線的施工現場地形圖上作方格網控制施工場地,依據設計意圖,如地面形狀、坡向、坡度值等。確定各角點的設計標高、施工標高,劃分填挖方區,計算土方量,繪制出土方調配圖及場地設計等高線圖。土方施工按挖、運、填、夯等施工組織設計安排未進行,以達到建設場地的要求而結束:
⑤ 土方量計算方法的方法有___、___、___。(考試用)
方格網法、等高線法、斷面法、DTM法、區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⑥ 土方量計算的方法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基礎底寬外加工作面,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公式:
(1)、清單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基槽開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寬度;C———工作面寬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長度。.
其中外牆基槽長度以外牆中心線計算,內牆基槽長度以內牆凈長計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開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體積;A—基坑上口長度;B———基坑上口寬度;a———基坑底面長度;b———基坑底面寬度。
⑦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具體概念是什麼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平均高度法和平均斷面法兩種。
1.平均高度法
(1)四方稜柱體法。
四方稜柱體法,是將施工區域劃分為若干個邊長為a的方格網,每個方格網的土方體積V等於底面積a2乘四個角點高度的平均值(圖1-18),即
(2):三角稜柱體法。
三角稜柱體法,是將每一個方格順地形的等高線沿對角線劃分成兩個三角形,然後分別計算每一個三角稜柱體的土方量。
當三角形有填有挖時〔圖1-19(b)〕,則其零線將三角形分成兩部分,
底面為三角形的錐體:
2.平均斷面法
平均斷面法(圖1-20),可按近似公式和較精確的公式進行計算。
⑧ 土方量的幾種計算方法
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1)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2)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3)方格網法:方格網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與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方格網法的具體工作程序為:
在附有等高線的施工現場地形圖上作方格網控制施工場地,依據設計意圖,如地面形狀、坡向、坡度值等。確定各角點的設計標高、施工標高,劃分填挖方區,計算土方量,繪制出土方調配圖及場地設計等高線圖。
⑨ 怎樣計算土方量
土方量計算公式
V坑=(a+2c+kh)*(b+2c+kh)*h+1/3k*k*h*h*h
其中,a、b為邊長,c為工作面,k為放坡系數,h為挖深,不放坡時K按0計算就可以了。 V槽=(a+2c+kh)*h*L。
其中,a為基礎底寬,c為工作面,k為放坡系數,h為挖深,L為基槽長度,不放坡時K按0計算就可以了。
例題:基坑下底長10m,下底寬6m 基坑上底長14m ,上底寬10m 開挖深度3m ,開挖坡率1:0.5 求基坑開挖土方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1、計算你這個土石方有很多種方法,但「計算方法」跟你會CAD軟體沒有什麼關聯,CAD沒有現成的計算場平土石方的功能。
2、要說有沒有其它軟體,回答是肯定有的,如《鴻業土方計算6.0 For R16》就是專門計算像你所說的這樣的土方量了。好不好學不好說,根據不同的學者是不一樣的學習效果。這個軟體它屬於市政道路專業設計軟體《鴻業市政道路》系列軟體之一。
(9)土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主要計算規則
(1)平整場地:按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即
平整場地=底層建築面積+外牆外邊線長度×2+16
(2)挖溝槽:按溝槽長充乘以溝槽截面積以立方米計算。
溝槽長度:外牆按圖示中心長度計算;內牆按(圖示地槽底寬度+工作面寬度)之間凈長度計算。
溝槽寬度:按設計寬度加施工工作面寬度計算。
如有凸出牆面的垛、附牆煙囪等體積並入溝槽內計算。
(3)挖基坑、挖土方:
不放坡時:按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計算。
需放坡時:按H/6(F1+4F0+F2)以立方米計算。
其中,H為挖土深度(m),按圖示坑底至室外設計標高的深度計算;F1為坑上底面積(m2);F2為坑下底面積(m2);F0為坑中截面積(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