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種植芽苗菜
綠豆芽應該選擇子粒飽滿的;灑的水要清潔;蓋的布和木桶都要刷洗干凈;豆芽桶要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但是不能讓陽光曬著,免得豆芽發綠變老;要經常注意豆芽的生長情況,不讓桶里太冷或太熱,灑的水要均勻及時,豆芽才能長得又快又好。
用綠豆(或黃豆)5斤(這里以5斤為標准,多少可以按比例自行增減),先用清水把綠豆洗兩遍,再用溫水浸泡,等綠豆漲開以後,就把它裝在木桶里,用三四層布蓋好。
第一天每隔5小時灑清水11斤,第二天每隔4小時灑清水20斤,第三天豆芽長到大約半寸長了,便要隨時檢查桶內的溫度,只要用手試著有溫熱感,就需灑清水40斤,豆芽長到1寸長就可以了。這樣5斤綠豆芽就能生出50斤左右又鮮又嫩的豆芽菜。
(1)紙上種植芽苗菜的方法擴展閱讀:
芽苗菜的種植價值:
種植芽苗菜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據測算目前種植1平方米芽苗菜相當於種植一畝地的普通蔬菜,甚至更多。而且
技術性能優勢:可不分季節種植,生育期較短,效益高,技術操作簡便易行,只要掌握好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光照,可以天天下種,天天上市。
香椿樹嫩芽俗稱"香椿頭」,為中國特有的、具有天然香味的木本蔬菜,因其含有獨特的芳香味揮發油,不僅口感香脆多汁,而且營養和葯用價值也很高。據測定,香椿芽中蛋白質、鈣、鐵、磷、維生素c、胡蘿卜素的含量是其他蔬菜不能相比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芽苗菜
『貳』 紙上種芽苗菜
可以 把紙打濕後 噴灑EM菌,推薦惠菌聚,網上都有賣的
『叄』 如何種植芽苗菜
1、首先去超市買好各種自己喜歡的種子。
『肆』 紙上種植芽苗菜,底盤需要放水嗎
我剛開始種植芽苗菜時,底盤沒有放水,只是一天噴三遍水,應該說長得還好,後來種植蘿卜苗,雖然長得很茂盛,但盤最外四邊的苗有些發蔫,於是嘗試著往底盤放些水試試,果然有效果,盤中所有小苗都挺立起來了,於是我又嘗試著給種植的其它芽苗(蕎麥苗、豌豆苗等)底盤加水,由於擔心時間長了水變質,每12小時(每天早、晚)換水一次,感覺確實芽苗長勢比只噴水的強,我還沒有試過只在底盤放水而不噴水效果如何,也沒試過底盤只加水不換水會怎麼樣。
『伍』 芽苗菜種植技術 紙上
芽苗菜是利用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營養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條件下直接生長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莖,是近幾年來新興的無污染、食用安全的保健型蔬菜。現介紹豌豆苗、蘿卜苗、綠豆芽苗、種芽香椿等幾種常見種芽菜的無土免營養液生產技術。
選擇生產場地芽苗菜生產對溫度、濕度、光照、水源等條件有較嚴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催芽室20-25℃,栽培室16-25℃;綠化型產品光照強度控制在3-4萬勒克斯以下,半軟化型產品不超過1萬勒克斯;栽培室內應具有通風設施,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還必須有貯水及排水系統。一般來說,廣東地區夏季酷熱,應選擇在光線較暗、降溫容易的房屋內,生產莖稈較細,葉片較少、色澤較淺的半軟化型產品。
准備生產設施芽苗菜的無土免營養液栽培多採用苗盤紙床、多層立體進行。因此選擇適宜的栽培架、栽培容器與栽培基質非常重要。栽培架主要用於栽培室擺放多層苗盤,進行立體栽培以提高空間利用率。為方便管理,一般架高160-210厘米,每架放苗盤4-5層;架長150厘米,寬60厘米,每層放置6個苗盤;栽培容器一般多選用輕質的塑料蔬菜育苗盤,苗盤規格為62×23.6×3-5厘米;栽培基質宜選用清潔、無毒、質輕、吸水持水能力強,使用後殘留物容易處理的紙及白棉布、珍珠岩等;盆、缸、浴缸或水泥池等浸種和苗盤清洗容器應根據生產規模來添置。
栽培與管理
一、浸種種子的質量與芽苗菜生長的整齊度、商品率以及產量密切相關,用於芽苗菜生產的種子一般要求純度、凈度好,發芽率高,籽粒飽滿。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清洗,剔除蟲蛀、破殘、畸形、腐爛、癟粒、特小粒和已發芽的種子。為促進種子發芽,有些種子清洗後還需要進行浸種。一般先用20-30℃的潔凈清水將種子淘洗2-3遍,品種不同,浸泡的時間也不同。一般豌豆、香椿浸24小時,蘿卜浸6-8小時。浸種結束後將種子再淘洗2-3遍,瀝去多餘水分。
二、播種播種前先將塑料苗盤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再用清水沖凈,然後在盤底鋪一層紙,豌豆、蘿卜和綠豆等種子即可播種。此外,在鋪好的紙張上再鋪一層1.5厘米厚的珍珠岩。珍珠岩須提前加水、攪拌後擠去多餘水分。所有種子播種時要求撒種均勻,以使芽苗生長整齊。播種量根據品種而定。
三、催芽播種完畢後,將苗盤疊摞在一起,放在平整的地面進行疊盤催芽。催芽時苗盤疊摞和擺放高度不得超過100厘米,每摞之間要間隔2-3厘米,以利通氣。催芽室內溫度保持20-25℃。香椿要求較嚴格,一般須保持在20-22℃,以提高發芽率。為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一般盤上面要覆蓋濕麻布袋片、黑色農膜或雙層遮陽網。疊盤催芽期間每天噴水一次,水量不要過大,以免爛芽。在噴水的同時應進行一次上下左右苗盤位置的調換,使苗盤所處栽培環境盡量均勻,促進芽苗整齊生長。在正常條件下,4天左右即可結束催芽。
『陸』 芽苗菜的種植方法
凡利用作物種子或營養器官,在黑暗或陽光照射下,培育出的可供食用的幼苗、芽球、幼芽或幼梢,均稱芽苗菜。芽苗蔬菜無污染,生產周期短,技術易掌握。其主要生產技術如下:
一、場地准備。可利用閑置房屋做生產房。為提高場地利用率,可設計多層栽培架,架高2米左右,寬60厘米,每架5-6層,每層間距30厘米,架長2.7米,可排放10個育苗盤。生產芽菜的容器選用輕質塑料育苗盤。長60厘米、寬25厘米、高5厘米。培養架每層擺10個盤。採用潔凈、質輕、持水能力較強的紙張、白棉布、泡沫塑料片以及爐渣、珍珠岩等作基質。
二、品種選擇。用於芽苗菜生產的品種豌豆、蕎麥、蘿卜、香椿等,應選發芽率在95%以上,純度、凈度均高的種子,這樣有利於生產出粗壯、纖維形成慢、產量高、品質柔嫩的芽菜。
三、播種。播前進行曬種和清選,剔去蟲蛀、破殘、霉爛畸型、癟爛的種子。對香椿種子應先去掉翅翼。一般先用清水將種子淘洗2-3次,再用超過種子體積2-3倍水量浸種,浸種時間:豌豆18-24小時,香椿12-20小時,蘿卜6-8小時,蕎麥24-36小時,即可播種。育苗盤待清洗後,在盤內鋪基質(豌豆、蕎麥用紙作的基質,蘿卜、香椿用白棉布或3毫米厚泡沫塑料作基質)。先浸濕基質後,再行撒播種子,並疊盤上架,在每一摞疊盤的上下覆墊保濕盤,送催芽室催芽。香椿等種子發芽較慢,浸種後先行常規催芽,待幼芽「露白」後再行播種和疊盤催芽。
四、催芽。疊盤催芽室溫保持20-25℃,每天定時搞1次噴霧或淋水,並進行「倒盤」,調換苗盤的位置。經2-6天芽苗1-3厘米高時,便可「出盤」,「出盤」時,將疊摞的苗盤,一層層單放的栽培架上,進行培育管理。
五、育芽。根據條件,栽培房可通過暖氣、通風、遮光、噴霧等進行調控,使室溫穩定在18-25℃。生長期間應根據濕度狀況,每天對芽菜進行2-3次噴霧或淋水,水量以噴淋後苗盤內基質濕潤,但不大量滴水為度。同時要噴濕地面,使房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不同種類芽菜對光照要求不同,蕎麥和蘿卜芽菜喜光;香椿和豌豆耐弱光。
六、採收。經10-15天的生長期,採取整盤活體銷售或剪割採收小包裝上市。採收標准:豌豆芽苗高10-12厘米,每公斤種子生產3.5-4公斤產品;香椿芽8-12厘米,每公斤種子生產8-10公斤產品;蕎麥芽12-15厘米,每公斤種子生產5公斤產品;蘿卜芽8-10厘米,每公斤種子生產8-10公斤產品。
『柒』 芽苗菜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1 芽苗菜類型
1.1 籽菜芽
利用種子貯藏的養分直接培育出的幼苗菜如:黃豆芽、蠶豆芽、香椿芽、花生芽、蘿卜芽、龍須豌豆芽、綠豆芽等。
1.2 體菜芽
利用兩年生或多年生作物的宿根、肉質直根、莖根或枝條中積累的養分培育出的芽球、嫩芽、幼莖等,如:菊苣芽球、苦菜芽、姜芽、蘆筍、蒲公英芽等。
2 芽苗菜栽培體系
2.1 催芽室和栽培室
2.1.1 栽培室的選擇
冬季、早春及晚秋可利用塑料大棚、溫室等設施束時音,還可利用廠房或閑置房屋。當平均氣溫大於18℃時,可露地生產,需用遮陽網遮蔭。
2.1.2 溫度
催芽室溫度20~25℃,相對濕度90%左右;栽培室溫度白天20℃以上,夜晚不低於16℃,避免出現溫差大變化。栽培室相對濕度控制在85%左右。注意室內適當通風換氣,以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清新空氣。
2.1.3 光照條件
催芽室應保持黑暗或弱光狀態,在夏秋強光條件下栽培室應具有遮光設施。以房室為生產室者,要求座北朝南,東西延長(南北寬應小於20m),四周採光,窗戶面積占周牆的30%以上。冬季弱光季節近南牆採光區光照強度不低於5000lux,近北窗採光區不低於1000lux,中部區不低於200lux。
2.1.4 水源
具有自來水、貯藏罐或備用水箱等。地面要防水防漏,並設排水系統。
2.1.5 輔助
包括種子貯藏庫、播種作業區、穴盤清洗區、產品處理區等設施。
2.2 栽培架
立體栽培共4~6層,第一層離地面不小於10cm,層間距40~50cm,每兩架並放為一行,行間距50~80cm,以便於操作。
2.3 栽培容器
用蔬菜育苗盤,規格為60cm×24cm。
2.4 栽培基質
選用潔凈、質輕、無毒、吸水持水力強、使用後殘留物易處理的材料,如:紙張、白棉布、無紡布、珍珠岩、泡沫塑料片等。
2.5 噴淋系統
背負式噴霧器即可。
3 芽苗萊栽培技術
3.1 棚室及生產工具消毒
棚室消毒常採用煙劑熏蒸,以降低棚內濕度。用22%敵敵畏煙劑500g/667m2加45%百菌清煙劑250g/667m2,暗火點燃後,熏蒸消毒或直接用硫磺粉閉棚熏蒸,也可在栽培前於棚室內撒生石灰消毒。注意消毒期間不宜進行芽苗菜生產。此外根據大棚面積大小,適當架設幾盞消毒燈管,栽培前開燈照射30min,進行殺菌消毒。播種前將栽培容器進行清洗消毒,可用5%福爾馬林溶液或3%石灰水溶液或0.1%漂白粉水溶液中浸泡15min,取出清洗干凈。栽培基質應高溫煮沸或強光曝曬以殺菌消毒。
3.2 種子處理
精選籽粒均勻飽滿、種皮厚、發芽率高、無破損的種子,翻曬1~2d。用55~60℃溫水浸種10~15min,也可採用3%石灰水溶液浸種45~60min或0.1%漂白粉水溶液浸泡,攪拌10min後撈出,用清水掏洗2~3遍,清除種子表面粘液。
3.3 播種上盤、催芽
苗盤內鋪新聞紙,上播種子,要求均勻撒播,種子不要有堆積現象。播後噴1遍水,並蓋上塑料薄膜保濕,置於催芽室的架上,每天翻動種子1次,澆水1次,並調換苗盤位置。當絕大部分種子露芽時,用消過毒的鑷子剔除敗芽、爛芽、傷芽、死粒的種子。在18~22℃的適溫下催芽2~3d。芽苗1.5~3cm時,移入栽培室。
3.4 栽培室管理
3.4.1 澆水
整個生長期都要保持芽體濕潤。生長前期每天淋水2~3次;生長中後期要增加澆水量,每天淋水3~4次。每次淋水量以基質濕透為度,不能使栽培盤底部有積水,以免造成爛苗。
3.4.2 溫度
生長適溫20℃左右,12~30℃均可生長,一般控制在19~23℃。
3.4.3 光照
幼苗在黑暗條件下,生長迅速且不易標准化。在採收前保持栽培室散射光狀態,夏天要遮光。
3.4.4 綠化
芽苗長4~5cm時,揭去上面遮蓋物,使其見光綠化。
4 採收
要求芽苗綠色、苗高10cm左右,頂部葉展開,莖端8~10cm尚未纖維化,一般銷售長度8cm,高溫季節7~10d,低溫季節10~20d即可1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