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纖維長度分布有幾種形式
纖維長度分布有2種形式。
短纖維的纖維長度都按一定規律分布,分布曲線通常為偏態的近高斯分布或泊松分布。常規手排法纖維長度實驗是在黑絨板上將纖維試樣整理成一端平齊、密度均勻並由長到短順次排列的纖維束。
長度分布圖有三種形式,即長度頻率分布、長度一次累積頻率分布和長度二次累積頻率分布,三者之間存在一定數學關系。
紡織纖維長度測量方法
1、長絲纖維一般採用測長的方法,包括測化纖長絲的長度和蠶繭的可解舒絲長等。但對於成筒的長絲,一般按筒重和絲的線密度計算長度。
2、天然短纖維和化學纖維的切銜纖維或牽切拉銜纖維。
①逐根測量法:有人工或螺桿儀器協助逐根伸直測量、鋪纖器鋪於逆向黑色鼠皮絨布上人工測量、分散平面上投影放大測曲線軌跡長度、氣流輸送中測遮光時間等。積累一定數據量後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計數平均長度、計數長度標准差、計數長度變異系數、短絨率、倍長纖維率以及其他指標(主體長度、長度整齊度、交又長度等)。
②成束一端排齊測量法:將纖維樣品用人工或儀器運用梳片梳理等方法排成伸直、平行、一端平齊的纖維束後利用壓縮測截面面積,或利用電容介電系數法測截面面積,或利用遮光法測截面面積,測出計數一次累積(積分)曲線,經電子計算機微分後,求出各種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
③平行排列測量法:對已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端平齊的纖維束,從不整齊的一端逐步抽拔出纖維,在黑絨板上依次排列成纖維長度排列圖,利用作圖法計算各種長度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
④分組稱重測量法:對已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端平齊的纖維東,從不整齊的一端,按長度逐步抽取出不同長度的組(利用梳片式儀器、羅拉式儀器或滾車式儀器等),再分別用稱重法或反光強度法測量各組的質量,得到計重頻率分布曲線,然後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各種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
⑤計數二次累積曲線測量法:從纖維樣塊中或均勻4維條中用梳夾拔取纖維束,使纖維伸直平行後,採用遮光法或切斷稱重法獲得計數二次累積曲線,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