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釣魚鉤綁法方法
今天就把我自己綁制釣鉤的心得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少走彎路,快樂釣魚。
子線長度
子線長度這個問題,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的搭配原則。垂釣小鯽魚選用1號到3號袖時子線長度會定在55厘米對折,3.5到5號袖時選擇60對折,6號袖以上基本都是65對折,當垂釣鯽魚個體大時也會放到70對折,而大部分混養子線長度都是會選擇在80厘米對折。
這樣搭配的一個原因也是經過實戰檢驗,然後經過分析得出的。因子線的長短,是由垂釣魚情決定的,當魚個體小時,子線過長就容易造成丟口的現象,也就是平常說的有口不中魚的情況。並且垂釣鯽魚時漂型和長度復雜多變,很多時候子線長度也是根據浮漂進行一定的調整。混養垂釣在大概率選用50公分長度的浮漂時,也就決定了子線長度也是固定的,所以我平常無論黑坑還是競技混養基本都是選用80公分對折的混養子線,在極少數魚情條件下也會降低或者增加10厘米垂釣。
搭配技巧
綁鉤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把鉤子綁上就好了,鉤子大小和子線的粗細同時也要搭配合理,比方說當用2號的子線去綁制3.5號的袖鉤,就顯的不那麼合理了。而平常垂釣魚情條件下,也不會出現這么極端的一個搭配要求,更多的是有一個合理的條件范圍。
我平常搭配的原則就是同鉤型綁三種型號子線,同子線綁三種型號鉤子,就好比,4號的袖鉤,我就會綁制0.25,0.3和0.4這么一個子線線號的搭配。同子線綁三種型號鉤子也是一樣的,比方說0.5的子線,我會綁5號,6號和7號袖這個搭配。用這樣的搭配方法可以有效的涵蓋垂釣的魚情條件,就算是垂釣陌生魚情的條件下,你子線盒裡永遠都有那麼幾十副合理的線組搭配,並且這幾十副線也足夠使用了。
綁制圈數
很多釣友不會去重視這個綁制的圈數的問題,就像我自己剛開始垂釣一樣,基本是沒有固定的綁制纏繞圈數的,都是纏上綁幾圈就覺得已經很完美了,其實不然,這樣會造成綁的鉤子長度不一,拉力強度也不一樣的情況,這也是我自己剛開始打比賽吃虧打不好的原因。
在綁制釣鉤的時候,纏繞的圈數太少則會造成子線和鉤柄摩擦力不夠,產生打滑轉頭的現象,而纏繞的圈數過多,則會造成在拉緊子線的時候,對子線造成過多的摩擦,從而降低子線拉力。所以我一般魚情條件下就纏繞9圈就足夠了,無論大鉤還是小鉤,這都已經足夠了。因為用的鉤子大了子線也必然會粗一點,所以纏繞的圈數也不必跟隨鉤子增大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