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角星風箏做法
1、准備好做風箏的物品,比如紙;細棍子;粘合劑等。
2、用粗旅草稿紙畫一個大的五角星,用細棍子搭建成一個五角星的輪廓。注意介面處用線綁牢。細棍上也可以包裹一層紙,方便一會兒貼封面。
3、給風箏骨架糊穿上衣服,包括選材、剪裁、裱糊、矯正等步驟
4、為風箏貼封面。通過顏色選擇、底色、毀凳昌描線、修飾美化等步驟給風箏上圖案
5、為風箏做三條尾巴,先貼還是不貼,看飛的時候的實際情況。纖扒
6、為風箏綁線和試飛,線最好用牢固一點的,飛高了好收回來。綁線的位置可能會影響風箏起飛,所以要注意調整。
7、最後是綁風箏的牽拉繩,綁上面大約佔2份之1的位置左右,不能綁太上面,綁下面的位置大約是弓形竹絲兩端的水平位置或稍微下面一點點。綁好用手拖住繩子拉起風箏跑一下,試試風箏的受力情況。
除了五角星、三角形,還可以做成菱形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形狀稍有變化。
風箏的製作有些簡單,有些也比較復雜,關鍵看對外形和質量的要求高低。美觀而且飛的高,那就要花功夫設計和精心製作。一般的風箏製作起來就沒有那麼困難。
Ⅱ 風箏的製作方法,要簡潔!急!!!!!!!!!!!!!!!!!!
教你如何親手製作風箏
風箏的形狀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後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做風箏的工具:漿糊, 紙刀
做風箏的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1) 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 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東西.
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Ⅲ 風箏的簡易做法
做風箏的工具:漿糊, 紙刀 做風箏的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1) 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 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東西. 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這個不一定有綁三角形的3根線,還有中間綁一根線的。。。!
幾根竹片一點薄紙能有多大份量呀只要結構合理,按照方法去扎放的時候掌握技巧。。都可以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