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簡單的化學方法鑒別各組化合物
1、加托倫試劑,有銀鏡的是甲酸,其餘沒有。另外兩個中加三氯化鐵,顯紫色的是水楊酸,無現象的是苯甲酸。
2、加溴水,不褪色的是丁烷,另外兩個都褪色。加托倫試劑,有白色沉澱的是1-丁炔,無現象的是丁烯。
3、加盧卡斯試劑,立刻產生渾濁的是叔丁醇,片刻產生渾濁的是仲丁醇,加熱後產生渾濁的是正丁醇。
4、加托倫試劑,有銀鏡的是麥芽糖,無現象的是蔗糖。
5、加金屬鈉,有氣泡的是丙醇和異丙醇,其餘無。丙醇和異丙醇中加碘/氫氧化鈉,有黃色沉澱的是異丙醇,無現象的是丙醇。丙醛和丙酮中加托倫試劑,有銀鏡的是丙醛,無現象的是丙酮。
2. 用簡單並有明顯現象的化學方法鑒別1—己炔、2-己炔、2-甲基戊烷
分別滴加
硝酸銀
有白色沉澱的是1—己炔,余者中加入
溴水
,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2-己炔
。余者為
2-甲基戊烷
。
原因:1—己炔三鍵碳上的氫具有弱酸性,將其通入
硝酸銀溶液
,立即生成白色炔化銀沉澱;2-己炔沒有三鍵碳上的活潑氫,但它有不飽和碳碳鍵,可以與溴水加成;2-甲基戊烷無不飽和碳碳鍵,所以不能與溴加成。
3. 如何鑒別烷烴,烯烴,炔烴和環丙烷
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烯烴和炔烴,沒有顏色變化的是烷烴和環丙烷。
鑒別烯烴和炔烴:則加入銀氨溶液,有銀鏡反應的是炔烴,沒有銀鏡反應的是烷烴。
鑒別乙烷和環丙烷:加入溴水,溴的紅棕色消失的是環丙烷,沒有現象的是乙烷。
常見的銀鏡反應是銀氨絡合物(氨銀配合物,又稱托倫試劑)被醛類化合物還原為銀,而醛被氧化為相應的羧酸根離子的反應,不過除此之外,某些銀化合物(如硝酸銀)亦可被還原劑(如肼)還原,產生銀鏡。
(3)適應簡單的化學方法鑒別伐烷擴展閱讀:
鑒別方法:
干法系指將供試品加適當試劑在規定的溫度條件下(一般是高溫)進行試驗,觀測此時所發生的特異現象。常用的方法有焰色試驗和加熱分解試驗。
(1)焰色試驗:利用某些元素所具有的特異焰色,可鑒別它們為哪一類鹽類葯物。方法為:取鉑絲,用鹽酸濕潤後,蘸取供試品,在無色火焰中燃燒,使火焰顯出特殊的顏色。
如鈉鹽通常使火焰顯出特殊的鮮黃色,而青黴素類葯物和頭孢菌素類葯物大多為鈉鹽或鉀鹽形式,鑒別時可以利用鈉、鉀的焰色反應。
(2)加熱分解法:在適當的溫度條件下,加熱使供試品分解,生成有特殊氣味的氣體。如:舒林酸的加熱分解,產生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氣體,並能使濕潤的碘-澱粉試紙藍色消退。
濕法:系指將供試品和試劑在適當的溶劑中,於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發生易於觀測的化學變化,如顏色、沉澱、氣體、熒光等。
(3)呈色反應鑒別法:系指供試品溶液中加入適當的試劑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反應,生成易於觀測的有色產物。
(4)沉澱生成反應鑒別法
(5)熒光反應鑒別法
(6)氣體生成反應鑒別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錳酸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鏡反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化學鑒別法
4. 怎麼用化學方法鑒別1-戊炔,戊烷和1-戊烯
一般烷類無還原性,炔類和烯類有還原性,將他們和高錳酸鉀溶液反應是否褪色即可分出烷類,而烯和炔的話一般難用簡單的化學方法區分,常用物理方法,如密度、燃燒溫度等。
戊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正戊烷鍵線式
C5H12+ 8 O2→ 5 CO2+ 6 H2O
與其他烷烴類似,戊烷也可發生自由基氯代反應:
C5H12+ Cl2→ C5H11Cl + HCl
此類反應無選擇性,產物為1-、2-、3-氯代戊烷,以及多取代衍生物的混合物。其他鹵素也可與戊烷發生自由基取代反應。
除正丁烷外,正戊烷也可製取馬來酐:
CH3CH2CH2CH2CH3+ 5 O2→ C2H2(CO)2O + 5 H2O + CO2。
(4)適應簡單的化學方法鑒別伐烷擴展閱讀
1-戊炔理化常數
1、國標編號 31018
2、別名:丙基乙炔;正丙基乙炔
3、英文別名:1-Pentyne;AI3-37709
4、分子式 C5H8;外觀與性狀:無色易燃液體
5、分子量 68.11 ;閃點 :-34℃
6、熔 點 -95℃ ;沸點:40℃
7、溶解性:不溶於水,易溶於乙醇、醚
8、密 度 相對密度(水=1)0.69;相對密度(空氣=1)2.35 ;穩定性:穩定
9、危險標記:7(低閃點易燃液體) ;
10、主要用途:用於有機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