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檢測感染者的方法

檢測感染者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3-03-04 17:48:47

⑴ HIV核酸檢測的HIV核酸檢測方法及程序

1.1 方法和試劑
1.1.1 方法
(1)檢測方法為商品化試劑盒和實驗室自建方法,商品化試劑應嚴格按說明書操作。下面介紹的方法是實驗室自建方法,供參考。
(2)檢測血漿或血清樣品使用逆轉錄PCR(RT-PCR)方法,建議第一輪PCR擴增使用RT-PCR一步法;檢測血細胞或組織樣品使用PCR方法。一般使用擴增兩輪的套式PCR方法。
(3)設立陽性、陰性及空白對照。陽性對照為與待測樣品同質、含有目的基因的樣品;陰性對照為與待測樣品同質、不含有目的基因的樣品。陽性和陰性對照樣品應與待檢樣品處理程序一致。陰性對照的設置數量應根據實驗樣品的數量設置在不同的位置。
1.1.2 試劑
(1)PCR引物:一般使用擴增HIVgag和/或pol和/或env和/或LTR等引物。進行RNA逆轉錄時可使用下游特異性引物或隨機引物。引物設計可參考文獻或自行設計,應盡量涵蓋常見的HIV流行毒株,也可使用兼並性引物。
(2)主要試劑:包括核酸提取純化、逆轉錄、PCR所需的試劑。使用商品化核酸提取純化試劑、逆轉錄酶反應試劑和PCR擴增試劑。
(3)抗污染試劑: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可使用抗污染試劑,參考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抗污染方法。
1.2 擴增目的基因片段
1.2.1 樣品的採集和處理
1.2.2 核酸提取
可使用硅膠柱離心、磁性硅膠顆粒分離方法以及自動化儀器等商品化試劑或設備並按說明書操作。提取RNA時應注意防止RNA降解。DNA應置於-20℃保存,RNA和需長期保存的DNA應置於-80℃保存。
1.2.3 逆轉錄合成cDNA
使用商品化試劑並按說明書操作。逆轉錄cDNA合成反應需使用逆轉錄引物、dNTPs、逆轉錄酶、RNA酶抑制劑、DTT、緩沖液和適量無RNA/DNA酶的超純水以及RNA模板。在擴增儀或水浴箱中,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下進行逆轉錄反應。建議使用商品化RT-PCR一步法試劑進行第一輪擴增反應。
1.2.4 PCR擴增反應
使用商品化試劑按說明書操作。PCR反應需使用引物、dNTPs、DNA聚合酶(如Taq酶等)、緩沖液、和適量無RNA/DNA酶超純水、以及模板(DNA或cDNA)。在擴增儀中,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擴增。一般使用二次擴增的套式PCR擴增方法。
1.3 擴增產物分析及結果報告
1.3.1 擴增產物分析
擴增產物常用分析方法是瓊脂糖凝膠電泳法,與分子量標准比較,判斷擴增片段是否在預期的分子量范圍內。其它擴增產物分析方法還有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分析、特異性探針雜交分析以及DNA序列分析等。自動化核酸擴增儀使用酶聯比色分析或熒光探針雜交等原理測定。
1.3.2 結果判定和報告
(1)實驗成立的條件:每一次檢測需同時做兩個陽性對照、兩個陰性對照,只有陽性對照擴增出預期的片段、陰性對照沒有擴增出任何片段、雙份平行樣品結果一致的情況下實驗才成立,可以作出核酸陽性或陰性反應結果的判定。
(2)HIV核酸檢測陽性:使用商品化檢測試劑,發現核酸陽性反應,應該重復採集樣品進行復測,復測結果呈核酸陽性反應則判定為核酸陽性,復測結果為核酸陰性反應則判為不確定結果,需進一步隨訪檢測。
(3)HIV核酸檢測陰性:只可報告本次實驗結果陰性。
(4)應在完成檢測後7個工作日內發出檢測報告。 2.1 方法
HIV核酸定量檢測主要基於靶核酸擴增RT-PCR和信號放大擴增兩種方法。國內常用的方法中,NucliSens Esay Q HIV-1 v1.1採用國際單位(IU/ml),與NASBA的拷貝數關系基本為1:1;Amplicor Cobas 的拷貝數約為1.2~1.5國際單位;bDNA方法的拷貝數約為0.8~1.0國際單位。不同方法的關系與HIV的亞型有關。
2.2 試劑
必須使用經中國葯品生物製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批準的商品化試劑並嚴格按說明書操作。
2.2.1 靶核酸擴增試劑和性能
(1)RT-PCR擴增試劑
1)Amplicor HIV-1 Monitor v1.5(RT-PCR微孔板捕獲比色分析法),核酸手工提取(異丙醇沉澱),比色分析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gag基因區,可擴增HIV-1M組的A-H基因亞型。標准法的檢測線性范圍是400~750,000;超敏法的線性范圍是50~100,000 RNA拷貝/毫升。
2)COBAS Amplicor HIV-1 Monitor v1.5, 核酸手工提取(異丙醇沉澱),儀器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gag基因區,可擴增HIV-1M組的A-H基因亞型。標准法的檢測線性范圍是400~750,000;超敏法的線性范圍是50~100,000 RNA拷貝/毫升。
3)COBAS AmpliPrep/COBAS Amplicor HIV-1 Monitor v1.5 (COBAS Amplicor 分析儀),儀器提取核酸,儀器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gag基因區,可擴增HIV-1M組的A-H基因亞型。標准方法的檢測線性范圍是400~1,000,000;超敏方法的線性范圍是50~100,000 RNA拷貝/毫升。
以上三種試劑均採用基於PCR擴增靶核酸檢測法,僅在設備的使用、自動化程度和樣品制備的方法有所不同。
4)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IV-1 Test(實時熒光探針RT-PCR分析法), 儀器提取核酸,實時熒光探針PCR擴增儀器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gag基因區,可擴增HIV-1M組的A-H基因亞型。檢測線性范圍是40~10,000,000 RNA拷貝/毫升,比上述三種方法的檢測線性范圍要寬,樣品可不經稀釋一次完成檢測。
以上四種試劑均使用一個內部定量標准品,1個陰性、1個弱陽性和1個強陽性外部外部質控品。均使用dUTP/UNG防污染試劑。
5)LCx HIV RNA Quantitative Assay(競爭性RT-PCR微顆粒酶免疫分析法),手工或儀器提取核酸(活化硅膠柱純化),儀器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pol(整合酶)基因區,可擴增HIV-1基因M組的A-G亞型和0組病毒,尤其可檢測M組C基因亞型和一些重組病毒。檢測線性范圍是50~1,000,000 RNA 拷貝/毫升;使用一個內部定量標准品和六個外部定量標准品。
6)RealTime HIV-1 Assay(實時熒光探針RT-PCR分析法),使用獨特的雙鏈熒光探針。手工或儀器提取核酸(磁性顆粒純化),儀器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pol(整合酶)基因區,擴增HIV-1基因亞型是M組的A-G亞型和0組以及N組病毒。檢測線性范圍是40~1,000,000 RNA 拷貝/毫升。使用一個內部定量標准品。檢測結果與LCx HIV RNA Quantitative Assay結果高度相關。
(2)基於核酸序列擴增試劑(NASBA擴增技術):以等溫方式直接擴增HIV-1 RNA。
NucliSens Esay Q HIV-1 v1.1(實時熒光探針分析法), 使用熒游標記的分子信標探針技術檢測擴增子。手工或儀器提取核酸(硅膠純化,異丙醇沉澱),儀器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gag基因區,擴增HIV-1基因亞型是M組的A-G亞型。檢測線性范圍是50~3,000,000 RNA 國際單位/毫升;使用一個內部定量標准品,沒有陰陽性外部外部質控品。每次檢測8的整數倍樣品,直至48個。檢測結果與Versant HIV-1 RNA、和Amplicor HIV-1 Monitor v1.5 方法的結果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國際上已經推薦使用V2.0試劑盒。
2.2.2 信號放大擴增試劑和性能
Versant HIV-1 RNA 3.0.bDNA(分枝狀DNA探針雜交微孔板捕獲比色分析法), 利用分枝狀DNA多級信號放大原理。無需RNA純化和PCR擴增步驟。離心濃縮病毒子並用去垢劑和蛋白酶K消化病毒釋放病毒RNA,儀器測定。擴增靶核酸位置是pol基因區,擴增HIV-1基因亞型是M組的A-H亞型,檢測線性范圍是50~500,000 RNA 拷貝/毫升;使用六個外部定量標准品,1個陰性、1個弱陽性和1個強陽性外部外部質控品。每次可檢測12的整數倍樣品。
以上試劑均可使用EDTA和ACD作為樣品的抗凝劑,NucliSens HIV-1 QT和NucliSens Esay Q HIV-1 v1.1以及Versant HIV-1 RNA 3.0.bDNA試劑還可以使用肝素作為抗凝劑。如果必須使用經肝素處理的血漿樣品進行RT-PCR擴增,則必須在樣品中直接加肝素酶消化肝素。
2.2.3 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
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是指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利用熒光信號積累實時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後通過標准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每個反應管內的熒光信號到達設定的域值時所經歷的循環數Ct值與該模板的起始拷貝數的對數存在線性關系。利用已知起始拷貝數的標准品可作出標准曲線,其中橫坐標代表起始拷貝數的對數,縱坐標代表Ct值)。因此,只要獲得未知樣品的Ct值,即可從標准曲線上計算出該樣品的起始拷貝數。
實時熒光定量PCR擴增的實驗檢測過程可分為:(1)樣品制備,抽提和濃縮目標RNA分子,並除去可能存在的抑制因子。(2)Real-time PCR,檢測PCR的產物使用熒游標記的寡核苷酸探針。檢測的原理基於熒光信號增長曲線與循環數相關。(3)RT-PCR反應,病毒RNA利用逆轉錄酶將RNA逆轉錄為cDNA,然後通過DNA聚合酶對特定片段進行擴增。(4)擴增產物的檢測,基於檢測閾值的設定,當病毒載量高時,低循環數即能檢測到熒光信號,當病毒載量低時,高循環數時才能檢測到熒光。循環數與樣品載量成線性關系。利用標准品製作循環數與載量的標准曲線就能對樣品載量進行定量檢測。 使用集合核酸擴增檢測技術和方法,利用核酸檢測方法的高度敏感性,對高度懷疑感染人群且抗體陰性的樣品進行集合核酸檢測,可及時發現窗口期感染者。該方法較單份樣品的核酸檢測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3.1 樣品集合程序
3.1.1 根據預處理樣品量,計算預形成一級和二級集合數量,在登記表格上記錄一級和二級集合及對應的原始樣品編號。
3.1.2 吸取130mL樣品,移入標記二級集合的離心管中;10份樣品形成一個1300mL的二級集合樣品,充分渦旋震盪混勻。
3.1.3 從5個二級集合管中分別吸取210mL樣品,移入標記有一級集合的離心管中,形成由50份樣品1050mL體積組成的一級集合樣品,充分渦旋震盪混勻。
3.1.4 從每個一、二級集合管中吸取500mL集合樣品,分裝至另一相應標記的離心管,用超敏感核酸檢測試劑進行檢測。
3.1.5 制備陰性集合外部質控品:使用50份HIV抗體和核酸陰性樣品,按上述步驟,分別集合成5個陰性二級集合外部質控品和1個一級集合外部質控品。
3.1.6 制備陽性集合外部質控品:從9份HIV抗體和核酸陰性樣品和一份至少含有HIV RNA10c/ml陽性樣品中,分別移取130mL加入離心管中,形成一個1300mL的陽性二級集合外部質控品。再分別從4個已制備好的陰性二級集合外部質控品和上述陽性二級集合外部質控品中,移取210mL至標記為一級陽性集合外部質控品的離心管中,形成一級陽性集合外部質控品。
3.1.7 一級和二級陰、陽性集合外部質控品分別用於RT-PCR中每一輪一級和二級集合樣品的檢測。
3.2 集合樣品的檢測和分解路線
使用商品化核酸檢測試劑,應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按照各商品化核酸試劑集合PCR的方案進行檢測,集合樣品的數量根據各試劑方案操作。方法簡述如下:
3.2.1 用HIV RNA RT-PCR超敏檢測方法對一級集合樣品進行檢測,陽性反應的一級集合樣品進入下一檢測步驟。
3.2.2 用HIV RNA RT-PCR超敏檢測方法對所有組成陽性一級集合的二級集合樣品進行檢測,陽性反應的二級集合樣品進入下一檢測步驟。
3.2.3 用HIV RNA RT-PCR標准檢測方法檢測所有組成陽性二級集合樣品的的10份單個樣品,確定核酸陽性的單個樣品。 HIV感染產婦所生嬰幼兒在出生後18個月內可應用HIV核酸(DNA或RNA)檢測進行早期HIV感染診斷。盡管HIV RNA檢測敏感性在感染早期較高(出生後1個月內),但是HIV DNA檢測不受母親圍產期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和人乳汁中抗逆轉錄病毒葯物以及嬰幼兒預防性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干擾而影響早期診斷。另外,考慮母親血液污染因素,不推薦使用臍帶血進行HIV核酸檢測。嬰幼兒的抗體檢測流程和結果判斷見第二章(HIV抗體檢測)。
4.1 適用范圍
未滿18個月的HIV感染產婦所生嬰幼兒;未滿18個月的嬰幼兒,其母親HIV感染狀態不詳,兒童出現HIV相關臨床表現,臨床懷疑HIV感染者。
4.2 檢測程序及結果報告
4.2.1 於嬰兒出生後6周(42天)採集第一份血樣本(血樣本可制備成DBS或EDTA抗凝全血),送檢。
4.2.2 若第一份血樣本檢測呈陽性反應,盡快再次採集第二份血樣本進行檢測。若兩份血樣本檢測均呈陽性反應,報告「嬰兒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結果陽性」,診斷兒童HIV感染。及時對HIV感染兒童進行追蹤和病情監測,將其轉介到兒童抗病毒治療醫療服務機構,並為其提供機會性感染預防等服務措施;若第二份血樣本檢測呈陰性反應,待嬰兒滿3個月再次採集血樣本進行檢測。若第一份血樣本檢測呈陰性反應,繼續提供兒童保健和隨訪服務,待嬰兒滿3個月再次採集血樣本進行檢測。
4.2.3 若嬰兒滿3個月再次檢測呈陰性反應,報告「嬰兒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結果陰性」,按照未感染兒童處理,繼續提供兒童保健隨訪服務;於兒童滿12個月時,按照「HIV感染產婦所生兒童HIV抗體檢測流程」(圖4),開始HIV抗體檢測,最終確定兒童感染狀態。若嬰兒滿3個月再次檢測呈陽性反應,盡快再次採集血樣本進行檢測。第三份血樣本檢測呈陽性反應,報告「嬰兒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結果陽性」;若第三份血樣本檢測呈陰性反應,報告「嬰兒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結果陰性」;分別按照前述流程提供相應服務。
4.2.4 不同時間「嬰兒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均呈陰性反應的喂哺母乳的兒童,應在完全停止喂哺母乳後的6周和3個月(若6周時檢測結果為陽性可盡快)再次采血進行核酸定性檢測,進行早期診斷。兒童滿18個月後則可直接進行抗體檢測。
4.2.5 如果嬰兒第一次采血時已滿3個月,但未滿12個月,則應盡快在不同時間採集兩份血樣本;同時將兩份血樣本送檢,按照前述流程進行檢測。如果兒童第一次采血時已滿12個月,則應首先按照「艾滋病感染產婦所生兒童HIV抗體檢測流程」( 圖4)進行HIV抗體檢測。若兩種不同原理或廠家生產的HIV抗體檢測試劑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則排除兒童感染;若HIV抗體檢測試劑檢測結果呈陽性反應,不能通過抗體檢測確定兒童感染狀態,則可在不同時間採集兩份血樣本,按照前述流程進行「嬰兒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如果兒童第一次采血時已滿18個月,則應按照HIV抗體檢測流程(圖1)進行HIV抗體檢測,無需進行「嬰兒HIV感染早期診斷」檢測。

⑵ 艾滋病哪些方法能查出

我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按照《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2004)
5.1.2 篩查方法
5.1.2.1 常用的篩查方法是酶聯免疫試驗(ELISA)
目前國內外主要使用第三代(雙抗原夾心法)試劑,少數使用第二代試劑。血源篩查仍以第三代ELISA為主,國際上有些國家和地區已將線性免疫酶測定(第四代ELISA試劑)用於血源篩查。第四代ELISA試劑是最近發展起來的HIV抗原抗體聯合測定試劑,可同時檢測P24抗原和抗HIV-1/2抗體。與第三代抗HIV-1/2試劑相比,檢出時間提前了4~9.1d。其優點在於能同時檢測抗原抗體,降低血源篩查的殘余危險度。
5.1.2.2 快速檢測(RT)及其它檢測
隨著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進展,及對無症狀HIV感染者提供自願咨詢檢測(VCT)的迫切需求,簡便、快速的HIV檢測方法被廣泛應用。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明膠顆粒凝集試驗(PA):PA是HIV血清抗體檢測的一種簡便方法,是將HIV抗原致敏明膠顆粒作為載體,與待檢樣品作用,混勻後保溫(一般為室溫)。當待檢樣品含有HIV抗體時,經抗原致敏的明膠顆粒與抗體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根據明膠顆粒在孔中的凝集情況判讀結果。PA試劑有兩種,HIV-1和HIV-2抗原共同致敏的PA試劑(AFD HIV-1/2 PA),已經我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SFDA)注冊批准;HIV-1、HIV-2抗原分別致敏的PA試劑(SERODIA-HIV-1/2)可初步區分HIV-1型和HIV-2型,目前我國尚未引進。
(2)斑點EIA或稱斑點ELISA(dot-EIA):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將HIV抗原滴在膜上成點狀,即為固相抗原。加血清樣品作用,以後步驟同ELISA。陽性結果在膜上抗原部位顯示出有色斑點。反應時間在10 min以內,使用抗原量少。
(3)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快速試驗:與斑點EIA相似,也是以硝酸纖維膜為載體。區別在於不用酶標記抗體,而代之以紅色的膠體金(或膠體硒)A蛋白,用滲濾法作為洗滌方法。試劑穩定,可室溫長期保存。試驗時不需任何設備,迅速、簡便、特異性較好,敏感性約相當於中度敏感的ELISA,適用於應急檢測、門診急診個體檢測。目前已有在國內被SFDA批准注冊的國外進口試劑和國內產品。一般可在1030min內判讀結果。
(4)艾滋病唾液檢測卡:在硝酸纖維膜上包被人工合成的HIVgp41/gp36蛋白抗原,可同時檢測含在唾液中的HIV-1/HIV-2抗體,原理為酶免疫間接法。主要檢測唾液中的HIV IgA與IgG抗體,敏感性特異性與ELISA相近,可避免靜脈穿刺。但樣品預處理時間長且售價較高。以唾液為樣品測定HIV抗體的ELISA、免疫印跡法(WB)試劑已經美國FDA批准。
(5)其它快速篩查試驗方法:家庭HIV檢測(Home Access System)等。
5.1.2.3 尿液HIV抗體檢測
1996年美國FDA首次批准HIV-1尿液ELISA試劑,我國也正在研製尿液HIV抗體檢測試劑。主要適用於靜脈注射毒品(IDUs)人群和其它高危人群的大面積流行病學調查、監測。篩查陽性者仍需采血做確認試驗才能確定。
5.1.3 篩查試驗
根據檢測目的選用符合要求的篩查試劑對樣品進行初篩和重復檢測(復檢)。
5.1.3.1 初篩試驗:以第三代ELISA(雙抗原夾心法)為例。
(1)實驗准備:試驗開始前將試劑和樣品放置在室溫(1823℃), 按實驗室SOP做好試劑准備。
磷酸鹽緩沖液:若液體內有結晶,應放置在37℃直至溶解,用蒸餾水1:25稀釋濃縮液,4℃保存2周。
TMB底物液:使用前配製,TMB液和過氧化脲液等量混勻。
1M硫酸終止液:85 ml蒸餾水中加入5 ml濃硫酸。
備好試劑盒、待檢樣品和外部對照質控血清後,按試劑盒說明書以及質控和安全防護要求進行篩查檢測。
(2)實驗操作
①裝好所需使用數目的孔條,每孔均加入100μl樣品稀釋液。設3個陰性對照孔,1個HIV-1陽性對照孔,若需要可再設1個HIV-2陽性對照孔。
②每孔加入50μl待檢樣品及對照(對照要後加),未用孔用樣品稀釋液加滿以溶解結合物球,以免堵塞洗板機孔。可震搖15S,37±2℃孵育60±5min。
③置洗板機上洗滌6遍(用洗液將反應孔完全加滿,靜置3060S,共洗滌6遍,洗完後孔上方及底部不應殘存液體,禁止在濾紙上拍干)。
④每孔加入100μl底物液,勿攪動,室溫避光孵育30±2min。
⑤每孔加入100μl 1M硫酸終止反應,充分混勻。
⑥在2h內置於酶標儀讀數,單波長450nm,或雙波長450/630nm測OD值。
(3)實驗結果
①陰性對照(NC),HIV-1陽性對照(PC1),HIV-2陽性對照(PC2)
NC 必須<0.25方可用,排除NC≥0.25的值,計算NC平均值。
NC界限范圍:0.6倍NC均值<NC<1.4倍NC均值。
②符合以下條件的實驗成立:
兩個以上的NC可用。
PC1-NC均值 ≥ 0.4,PC2-NC均值 ≥ 0.4
③Cut off值 = 陰性對照均值 + 0.100
小於Cut off為陰性,大於或等於Cut off為陽性
(4)報告:對呈陰性反應的樣品,可由實施檢測的實驗室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對呈陽性反應的樣品,須進行復檢,不能出陽性報告。
5.1.3.2 復檢試驗:對初篩呈陽性反應的樣品用原有試劑和另外一種不同原理或不同廠家的篩查試劑重復檢測。如兩種試劑復測均呈陰性反應,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均呈陽性反應,或一陰一陽,需送艾滋病確認實驗室進行確認
5.1.4 初篩試驗結果的報告
對HIV抗體篩查試驗,呈陰性反應者可出具「HIV抗體陰性」報告(可用附表1);對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者不能出陽性報告,可出具「HIV抗體待復查」報告(附表1)。
5.1.5 初篩試驗呈陽性反應樣品的轉送
如需送上級實驗室進行復測或確認,需要填寫「HIV抗體復測送檢單」(附表2),經1名檢驗人員和1名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審核簽字。送當地艾滋病篩查中心實驗室,再轉送艾滋病確認實驗室,或在本實驗室復檢後直接送確認實驗室。
5.1.6 對篩查陰性和陽性者,均需做好檢測後咨詢。
5.2 HIV抗體確認試驗
5.2.1 確認試驗的試劑
必須是經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批准、在有效期內的試劑。
5.2.2 確認試驗方法
包括免疫印跡試驗(WB)、條帶免疫試驗(LIATEK HIVⅢ)、放射免疫沉澱試驗(RIPA)及免疫熒光試驗(IFA)。國內常用的確認試驗方法是WB。
5.2.3 確認檢測流程
有HIV-1/2混合型和單一的HIV-1或HIV-2型。先用HIV-1/2混合型試劑進行檢測,如果呈陰性反應,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1抗體陽性;如果不滿足陽性標准,則判為HIV抗體檢測結果不確定。如果出現HIV-2型的特異性指示條帶,需用HIV-2型免疫印跡試劑再做HIV-2的抗體確認試驗,呈陰性反應,報告HIV-2抗體陰性;呈陽性反應則報告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並將樣品送國家參比實驗室進行核酸序列分析
5.2.5 確認試驗結果的判定
下面是我國使用WB確認HIV感染的判定標准和判定結果的基本原則。在實際工作中還應參照所用試劑盒說明書綜合判定,遇疑難情況應報上級實驗室解決。
5.2.5.1 HIV-1抗體陽性(+)
至少有2條env帶(gp41和gp160/gp120)出現,或至少1條env帶和p24帶同時出現。
5.2.5.2 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
同時符合以下2條標准可判為HIV-2抗體血清學陽性:
(1)符合WHO陽性判定標准,即出現至少2條env帶(gp36和gp140/ gp105)。
(2)符合試劑盒提供的陽性判定標准。
5.2.5.3 HIV抗體陰性(-)
無HIV抗體特異帶出現。
5.2.5.4 HIV抗體不確定(±)
出現HIV抗體特異帶,但不足以判定陽性。

註:①HIV-1抗體特異帶包括:env帶:gp160/gp120、gp41;gag帶:p55、p24、p17(或p18);pol帶:p66(或p65)、p51、p31。②HIV-2抗體特異條帶包括:env帶:gp140/gp105、gp36;gag帶:p56、p26、p16;pol帶:p68、p53、p34。(由於使用的毒株不同,HIV-2 env帶也可為gp125/gp80、gp36)。
5.2.5 HIV抗體確認試驗結果報告
確認試驗由確認實驗室根據檢測結果出具「HIV抗體確認檢測報告單」(附表3),報告HIV抗體陽性(+)、HIV抗體陰性(-)及HIV抗體不確定(±)。
5.2.5.1 符合HIV-1抗體陽性判斷標准,報告「HIV-1抗體陽性(+)」,並按規定做好檢測後咨詢、保密和疫情報告工作。
5.2.5.2 符合HIV抗體陰性判斷標准,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近期有高危行為,如性亂、注射毒品等,或有急性流感樣症狀等情況,為排除因「窗口期」而出現的假陰性結果,建議高危行為後3個月時再做抗體檢測。也可進行HIV-1 P24抗原或HIV核酸檢測,作為輔助診斷。
5.2.5.3 符合HIV抗體不確定判斷標准,報告「HIV抗體不確定(±)」,在備注中應註明「3個月後復檢」,同時進行以下處理:
(1) 隨訪復檢:每3個月隨訪復檢1次,連續2次,共6個月。如果檢測時暴露時間已超過3個月,則在3個月後隨訪1次即可。將前後2份樣品同時檢測,仍呈不確定或陰性則報告HIV抗體陰性,如果在隨訪期間發生帶型進展,符合HIV抗體陽性判定標准則報告HIV-1或HIV-2抗體陽性。
(2) 必要時可做HIV-1 P24抗原或HIV核酸測定,但檢測結果只能作為輔助診斷依據,確認報告要依據血清學隨訪結果。
5.2.6 發出確認報告的同時要做好檢測後咨詢。
5.2.7 HIV抗體確認報告由1名具有高級衛生技術職稱的人員復核簽字,按原送檢程序反饋。如確認對象戶口不屬於本轄區,確認報告應同時抄送HIV感染者戶口所在地的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其它系統確認的地方人員(包括本地和外地),也應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報告。
5.2.8 省艾滋病確認中心實驗室難以確認的樣品,送國家艾滋病參比實驗室確認。同一受檢對象的樣品在不同實驗室得到不一致的確認結果時,由國家艾滋病參比實驗室和艾滋病確認實驗室審評及技術指導專家組予以仲裁。

⑶ 核酸檢測有哪幾樣檢測

核酸檢測採用咽拭子檢測,有口咽拭子采樣和鼻咽拭子采樣兩種方式。

口咽拭子采樣就是在咽喉部位用棉簽塗擦,刷取咽喉部位上皮細胞的檢測。受檢測者只要放鬆心情,張口發出「啊——」的聲音就可以了,檢測過程並沒有創傷風險,是非常安全的檢測。

檢測時可能會有惡心、想要嘔吐的不適感覺,不過這些不適症狀通常只需要半分鍾到兩分鍾左右就可以完全緩解了。鼻咽拭子采樣是將一根細棉簽深入鼻孔,從下鼻道深入抵達鼻咽後壁,然後捻轉棉簽取樣。棉簽進入鼻腔的深度約為鼻尖到耳垂的距離。

(3)檢測感染者的方法擴展閱讀:

核酸檢測相關知識:

核酸檢測是檢測病毒的方法,它可以更早發現感染。現在臨床中對乙肝、丙肝、艾滋病都開展了核酸檢測,可以在抗體產生前檢測到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而一些呼吸道疾病可以通過咽拭子或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核酸檢測來判斷是否感染,以及推測是否具有傳染性。

季節性流感、禽流感、冠狀病毒感染等通過咽拭子檢測可以方便地判斷出上呼吸道是否存在病毒成份,從而判斷被檢測者是否屬於感染者。

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了,只要在咽喉部位擦拭幾秒鍾就可以採集到標本。通過分析判斷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成分,可以盡早發現感染者,甚至在感染者出現症狀前就可以檢測到陽性。

感染者經過隔離治療後咽拭子檢測陰性說明病毒已經清除,不具有傳染性了。目前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是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的標准之一。

⑷ 我想了解怎樣檢測感染hpv病毒

Hpv檢測是對付人乳頭瘤病毒的一種手段,性病臨床證實該病毒是一種DNA病毒,人類是HPV唯一的宿主。。。。。。。。。。
檢測方法編輯
「HPV檢測」對尖銳濕疣、女性宮頸癌診斷有重要價值,不僅能判斷是否感染HPV病毒,還能結合臨床症狀檢測出其他可並發感染的因素。測法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
HPV抗原的檢測
HPV感染人體表皮細胞後,在細胞內增殖合成衣殼蛋白而成為HPV抗原成分.免疫酶染色可檢測感染組織細胞內的HPV抗原成分,以了解有無HPV感染。HPV抗原陽性對診斷HPV感染或尖銳濕疣具有重要意義。
HPV抗體的檢測
有學者研究發現,在HPV感染的早期,由於感染時間短,HPV還未誘導出抗HPV抗體的產生,故在血清中可能檢測不到抗HPV抗體。隨著HPV感染時間的延長,HPV誘導產生了抗HPV抗體,故可檢測到血清中抗HPV抗體。這表明抗體的出現發生在尖銳濕疣病期的晚些時候,同時抗體陽性也反映曾感染過這種病毒。
HPV-DNA檢測
HPV的檢查還可以取病變組織和局部組織粘液、分泌物進行HPV-DNA檢測。PCR技術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省時,對待檢原始材料質量要求低等特點。該項技術已在醫學領域以及在皮膚病檢查中廣泛應用。目前認為PCR技術是檢測HPV-DNA及分型的最好方法,是當今用於尖銳濕疣以及HPV感染診斷最常用的

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屬於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表現為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濕疣)等症狀。 隨著性病中尖銳濕疣的發病率急速上升和宮頸癌、肛門癌等的增多,,,
感染途徑
1、性傳播途徑;
2、密切接觸;
3、間接接觸: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
4、醫源性感染:醫務人員在治療護理時防護不好,造成自身感染或通過醫務人員傳給患者;
5、母嬰傳播:是由嬰兒通過孕婦產道的密切接觸。[2
,,,,,,,,,

⑸ 泰國將嘗試用狗篩查新冠病毒感染者,這個方法能奏效嗎

這個方法聽上去不太靠譜,奏不奏效只能靜觀其變了。

如何用狗篩查新冠病毒?

根據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領導的研究項目,狗識別一個樣本只需要不到3秒鍾!每天可以識別200到300個這樣的汗液樣本,准確率高達95%。研究中使用了幾只拉布拉多嗅探犬,通過嗅覺可以做出與核酸檢測結果幾乎相同的判斷。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雖然識別效率很高,但是一天識別的嗅探犬只有幾百隻,准確率可能會下降。

此外,第三種主要檢測方法是肛門拭子。就是通過在直腸取樣,從而進行檢測。與咽拭子和鼻拭子的檢測有很大不同,因為肛門拭子檢測的部分比較敏感,檢測時需要一定的私密性,所以檢測速度和效率不高。

⑹ 無症狀感染者可以通過什麼途徑發現

無症狀感染者主要通過以下四個途徑被發現:

(1)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醫學觀察期發現一些這樣的人;

(2)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在開展的主動檢測過程中,發現部分無症狀感染者;

(3)在新冠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進行主動檢測時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4)在對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的人員主動檢測時,可能會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防範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的措施:

(1)認真做好自身防護。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公用物品以及個人經常使用的一些私人物品(如門把手、電話機、手機等)定期清潔消毒。

(2)少外出,不聚集。不去中高風險地區,不與來自中高風險地區、從事高危職業工作等健康狀況不明的人員密切接觸;不聚會不聚餐、不走親不訪友、不扎堆不聚集,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

(3)講究文明禮儀。咳嗽噴嚏捂口鼻。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4)加強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可疑症狀,盡快前去附近正規醫院就診就診檢查,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5)養成良好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規律作息、科學運動,充足飲水,不斷提高身體免疫力。有條件者,積極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以上內容參考 光明網-無症狀感染者是怎麼發現的?如何不被傳染?一文告訴你→

⑺ 診斷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金標准最常用的診斷方法是哪一種

幽門螺桿菌在我國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總感染率-60%左右;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部的多種疾病有關,包括萎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癌等等;因此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非常重要;但是在根治之前必須明確幽門螺桿菌的診斷。那麼可以通過哪些檢查方法來確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呢?這些方法有什麼優缺點呢?那種方法是臨床最常用的呢?

一、幽門螺桿菌 (HP) 感染的診斷標准
(一)凡符合下列6項之一者為: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
(1)、胃黏膜活檢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試驗(RUT):陽性;
(2)、胃黏膜活檢組織切片染色法:陽性;
(3)、胃黏膜幽門螺桿菌培養:陽性;
(4)、13-C或14-C BUT(尿素呼氣試驗):陽性;


(5)、糞便Hp抗原(H.Psa)檢測:陽性;
(6)、血清Hp抗體檢測:陽性提示曾經感染,從未治療者可視為現症感染;
上述六項中任一項陽性可判斷為Hp現症感染;

(二)各種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的優缺點:
1、快速尿素酶試驗(RUT) :受環境溫度、細菌數量和觀測時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較大,但是檢測快速、方便,而且具有良好的檢測效果,可在胃鏡檢查時常規進行;
2、活檢組織染色法 :具有敏感性最高,特異性也較高,誤診率和漏診率均極低,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檢測方式,已成為幽門螺桿菌臨床診斷的「金標准",可作為可疑感染者的鑒定標准;但是組織染色法也有很多不足:1、屬於有創檢查;2、,部分患者存在操作禁忌症,3、需要3個工作日才能出結果,且操作過程比較復雜;目前無法用於大樣本量的普查;
3、胃黏膜幽門螺桿菌培養法: 診斷准確率為100%,但因條件苛刻、操作復雜、耗時,且標本的轉送和培養難度大,僅做臨床研究使用,很難在臨床推廣;
4、 碳14尿素呼氣試驗(14C-UBT)和碳13尿素呼氣試驗(13C-UBT): 兩者相似,其中14C-UBT雖操作相對簡單,但是具有放射性;碳13-呼氣試驗(13C-UBT)檢測操作簡單、特異性和敏感性都較高,並能反映全胃Hp感染狀況,在臨床的使用最為廣泛,但缺點是需要特殊的儀器,費用昂貴;


5、糞便Hp抗原(HpSA)檢測 :操作簡單,效果可靠,適於所有患者,常用於Hp治療後的復查,但目前國內缺乏相應的試劑,影響這一方法的推廣使用;
6、 血清Hp抗體檢測 :適於流行病學調查,不用於治療後的復查。
目前臨床上,在無創檢查中多數使用的是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來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因為碳13呼氣試驗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有條件時可作為首選的檢測方式,而其它檢測方式可根據不同的檢測目的和實際條件選用。

⑻ 艾滋病檢測有幾種方法

現階段我國共用三種檢測方式在:
第一種:到醫院檢測(最好到當地三甲醫院)需等待檢測結果。
第二種:私密自檢,通過在tian貓或j東用檢測試紙自己進行檢測(ai wei DPP等產品)最快20分鍾出結果。
第三種:專業機構送檢,自己在家採集樣本快遞到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再通過網路查詢結果;如:ai wei唾液採集器 1+1聯檢服務(包含唾檢和尿檢兩種產品),3-7個工作日出結果。

⑼ 新冠病毒可以採用哪些方式進行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自從去年來就一直席捲著全球,造成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停滯不前或衰退,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直至2021年的到來,我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還在探索階段,對於病毒的研究也頗有成效。

流浪漂泊許多個年頭的人,誰知道他們積攢了多久的思念,卻因為疫情,不得不停下了歸鄉的腳步。全國人們一起加油,我們終將戰勝病毒,重回平靜的生活,向所有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

閱讀全文

與檢測感染者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g80使用方法 瀏覽:509
足根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911
小林退熱貼使用方法貼哪裡 瀏覽:913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
東莞治療痤瘡的方法 瀏覽:230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2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
男士戴項鏈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39
雞蛋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2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9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
乾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瀏覽:473
食用菌糖製品製作方法 瀏覽:330
如何克服怒氣的方法 瀏覽:946
pro胸肌訓練方法大全集 瀏覽:352
筆記本電腦開機鍵失靈的解決方法 瀏覽:661
如何做爆米花兒童簡單方法 瀏覽:329
嬰兒兩個月不喝奶瓶的解決方法 瀏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