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寶寶斜抱吐奶解決方法

寶寶斜抱吐奶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9 05:57:27

① 新生兒吐奶厲害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新生兒吐奶厲害的原因

新生兒吐奶厲害有生理病理的原因,寶寶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張力低,食物很容易吐出。

當然,新生兒吐奶厲害也可能是感冒便秘等引起,喂養姿勢不對,餵奶過快,過早添加輔食等也是造成新生兒吐奶厲害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因為寶寶的胃是呈水平位的,而不是跟我們大人一樣呈下垂位,所以這就會使寶寶的胃容量小,存放的.食物也就少了。

另外,由於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導致吐奶。

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寶寶再長大一點後,胃垂向下、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和內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漸漸增強,才不會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細菌感染、便秘、幽門狹窄、食管閉鎖、腸閉鎖、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都會造成寶寶異常吐奶。

3、喂養護理不當原因

當媽媽們給寶寶餵奶的時,姿勢不正確或者是餵奶過快的時候,則會導致新生兒出現吐奶情況,同時餵奶時翻動小兒過多或者是過早的添加輔食和奶量過多則也會導致新生兒出現吐奶的情況。

寶寶吐奶時,媽媽們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還是自己喂養不當的原因,從而決定如何解決寶寶吐奶的煩惱。

新生兒吐奶厲害的解決方法

母乳或者牛奶的成分最適合寶寶的生長發育,能夠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降低新生兒死亡率等等。雖然母乳喂養益處不少,但是當媽媽看到新生兒吐奶厲害時,也會懷疑自己究竟該不該繼續讓寶寶喝奶。

其實我遵循一定的規則來哺育寶寶,就可以將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了。各位媽媽們,我們這就來看看,當新生兒吐奶時應該怎麼辦。

1、45°斜抱嬰兒

盡量把寶寶抱起來餵奶,讓寶寶身體呈45°左右的傾斜狀態,這樣奶水會更自然地流入,減少吐奶的幾率。

2、幫寶寶拍嗝

打嗝可以幫助寶寶把吸進胃裡的空氣排出來,寶寶吃奶後打個嗝會有效減少吐奶現象,可以把寶寶豎抱起靠在肩上,輕輕拍打後背。

3、吃奶後適當的側卧

不少媽媽在給寶寶餵奶後很快就把寶寶放到床上。可是這突如其來的換了姿勢會導致寶寶吐奶厲害,應該讓寶寶先側卧以下,然後再慢慢改為仰卧。

4、莫讓寶寶吃太急

奶嘴過大或者寶寶太餓都會讓寶寶吃得太急,從而導致吐奶嚴重。因此媽媽們要注意給寶寶選擇適當的奶嘴,還要注意餵奶量和餵奶的間隔。


② 新生兒吐奶的解決方法

【導讀】 新生兒吐奶是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分都是由於生理性的原因導致,各位家長只需要掌握一些喂養技巧,奶液自然就會乖乖地留在消化道內,而不會跑出來抗議。而如果經常出現嘔吐的情況的話,就要就醫檢查,確定是否為病理性吐奶。

新生兒吐奶是常見的現象,當中大部分都是由於生理性的原因導致,各位家長只需要掌握一些喂養技巧,奶液自然就會乖乖地留在消化道內,而不會跑出來抗議。而如果經常出現嘔吐的情況的話,就要就醫檢查,確定是否為病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多數發生在新生兒身上,而男寶寶發生的概率會比女寶寶要高。這些吐奶寶寶身體一般都比較健康,吐奶前面部無任何痛苦的表情,且吐奶是突然的,奶都從嘴角流出而不是噴出,吐完奶後,臉部仍無任何異常,這種吐奶一般仍屬於「溢奶」即習慣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處理方法一、少量多餐,減少奶量

寶寶的食量增大而胃容量不足是寶寶生理性吐奶的一大原因。食量大的小兒就會發生吐奶,大便次數也增多,小兒體重增加很快。出現這種吐奶時,可適當減少每次吃奶量而增加每天吃奶次數即少食多餐,吐奶一般會好轉。

生理性吐奶處理方法二、抱著總比躺著好

嬰兒平躺著吃奶容易導致生理性吐奶的發生。餵奶的時候最好要讓寶寶的頭斜向上方斜抱著餵奶,喂完奶後再將嬰兒豎著抱起靠在大人肩上並輕拍背部,過5~10分鍾再讓嬰兒躺下。

病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可以發生在任何月齡的寶寶身上,吐奶時間一般在餵奶半小時以上,吐出量大,吐出物為半消化狀態。此外寶寶有可能伴有發燒、精神差、哭鬧等其他情況。

什麼新生兒會吐奶

嬰兒容易吐奶同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第一、生理性胃部解剖位置決定。

因為新生兒的胃是水平的,並且通俗的講胃的入口處比較鬆弛,並且胃容量小,所以容易溢乳。

嬰兒的胃並非與幼兒以及成人那樣下垂,像一個皮水壺一樣。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就會令孩子的胃容量變小,食物儲存功能小,食物也就容易返回到賁門處。由於上述種種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況下,因進食過多,吃奶後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沖開賁門,經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此外,新生兒的喉頭位置相對來說要比成人的高,再加上他們含乳的姿勢還沒有熟練掌握,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嬰兒的消化道功能在3個月以後逐漸發育成熟,所以3個月前的寶寶容易出現吐奶現象,特別是新生兒時期,3個月後這種吐奶的現象就會不葯而愈。

第二:吃奶時吞進空氣也會導致嬰兒吐奶

寶寶吃奶的時候或者哭鬧過度吞入大量空氣也會導致吐奶。空氣進入胃後,因氣體較液體輕而位於上方,容易沖開賁門而出,同時也會帶出一些乳汁,這樣就引起漾奶。

第三:消化不良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嬰兒吐奶

可以引起嬰兒吐奶的疾病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腸道的一些感染、腸梗阻、腸套疊、神經系統的一些病變(腦膜炎)、消化道一些畸形(如先天性幽門肥厚、環形胰腺)等。

如何護理新生兒吐奶

由於寶寶胃部呈現橫位,加上喂養姿勢、喂養時機、環境不對,所以寶寶吃奶後就會容易出現吐奶的情況。寶寶吐奶怎麼辦?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應該這怎樣護理呢?

1、預防窒息最重要。寶寶吐奶後最嚴重的並發症就是窒息致死。寶寶吐奶後如果奶液反流入呼吸系統,輕則會引起肺炎,重則會導致寶寶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抱著寶寶餵奶有助於減少寶寶吐奶的幾率。餵奶的時候讓寶寶半躺,讓寶寶的頭抬高,身體降低一點,這樣有助於排出吃奶時進入體內的空氣。如果是躺著給寶寶餵奶,餵奶後就不宜立即讓孩子平卧,而是側卧半個小時,再轉身為仰卧。如果寶寶吐奶時,有可能是肚子里喝進空氣了,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媽媽在給寶寶喂完奶後不要立刻改變抱姿,讓寶寶打個嗝,這樣不容易引起吐奶。

2、吐奶後不宜即時補水。寶寶吐奶後身體水分容易流失,要注意及時為寶寶補充水分,但是補水宜在吐奶30分鍾之後進行。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3、多注意觀察寶寶臉色和精神狀況。要判斷寶寶吐奶是否帶來嚴重影響,或者判斷是否由於疾病導致的吐奶,就要注意留心觀察寶寶嘔吐物性質以及吐奶後的'臉色、精神情況了。 ...

怎樣防止新生兒吐奶

1、選擇適合大小的奶嘴

奶嘴孔如果過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從而導致空氣與奶汁被一起吸了進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過大,孩子吸吮時就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所以,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2、把握正確的餵奶姿勢

新手媽媽們給寶寶餵奶時,一定要把寶寶抱在懷里, 讓寶寶的身體與水平線處於45°角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就會很自然地流入小腸, 這樣就會大大減少吐奶的概率。媽媽們千萬不要圖省事,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吃奶,這可是預防寶寶吐奶的大忌哦。

3、餵奶時不要太急

注意不要讓寶寶吃的太急,如果奶脹、噴射出來,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4、幫助寶寶拍背、打嗝

給寶寶喂完奶後,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寶寶通過打嗝排出吃奶時吸進胃裡的空氣,一般輕拍5分鍾左右就可以了。這可是防止寶寶吐奶的最好辦法哦。

5、掌握好每次的餵奶量

為了防止寶寶吐奶,媽媽們還可以採取「少量多次」的辦法,就是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適當增加。

6、寶寶吃完奶不宜馬上仰卧

餵奶後,最好把寶寶豎抱在身上20 ~ 30 分鍾, 不要急著把寶寶平放在床上。把寶寶放在床上時,先讓寶寶側卧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卧。

③ 嬰兒吐奶後,正確應該怎麼做才對

輕微的溢奶、吐奶,寶寶自己會調適呼吸及吞咽動作,不會吸入氣管,只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狀況及膚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可按以下方法處理:
1.平躺時發生嘔吐,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
2.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後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3.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
4.如果仍無效,馬上夾或捏刺激腳底板,使寶寶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時最重要的是讓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費時間想如何把異物取出。
在以上過程中,寶寶應同時送往醫院檢查。
如果嗆奶後寶寶呼吸很順暢,最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觀察哭時的吸氧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等),如有即送醫院。如果寶寶哭聲宏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無大礙。
孩子腸胃嬌弱,消化功能不強,吐奶是正常的, 喂完奶抱直輕輕拍一下後背,睡覺側著 睡,這樣吐奶也不會嗆到的。吃完拍下背,也不要抱太高,就斜抱就可以了喂養中寶寶吐奶的常見原因有:
1、媽媽母乳喂養的時候,寶寶的嘴與乳房沒有緊貼,造成過多的空氣吸入。
2、以奶瓶餵食時,奶嘴的洞口過大造成奶汁流出過快,來不及吞咽。
3、奶量過多或兩餐間隔時間太短。
4、一喝完奶後,寶寶哭、咳嗽、動得太厲害。
5、喝完奶後,就馬上讓寶寶躺下。
寶寶吐奶的處理方法:
1、檢查奶嘴孔的大小,避免孔過大造成寶寶喝奶太大口而吃入空氣或嗆到;(主要指人工喂養)
2、若寶寶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則每吸15—20口時將奶嘴移開,輕拍寶寶的背部以排除過多的空氣,休息一會後再喝;
3、餵奶後要幫寶寶打嗝排氣;
4、餵奶後大約抱半小時左右再將寶寶放在床上;
5、如果媽媽將寶寶放下躺著,請將寶寶頭墊高約15度,稍向右偏;
6、如吐奶頻繁,呈噴射狀,應就醫。

④ 寶寶吐奶該怎麼辦怎麼解決

吐奶是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發生的事情,為什麼寶寶吐奶呢?這我因為我們的胃象一個口袋,上接食道,下通腸道。嘔吐就是由於食道、胃及腸發生了與正常蠕動方向相反的逆蠕動,再加上腹肌強烈的痙攣性收縮,致使胃裡的食物及胃液從口鼻湧出。
寶寶吐奶怎麼辦?
1. 讓小寶寶平躺,臉朝下,清除口內異物。不要馬上再次餵食,以免造成吸入性肺炎。
2. 清潔口腔(漱口或擦拭),清除嘔吐物,換衣服,去除嘔吐味道。
3. 准備小毛巾、塑料袋或容器,以備嘔吐之用。
4. 必要時收集嘔吐物,可以為醫師的診斷提供幫助。

如何預防寶寶吐奶?

1.餵奶後最好讓寶寶趴在你肩上,你用手輕拍寶寶背部5分鍾以上,直至打嗝後再將寶寶輕輕放下;或者讓寶寶坐在你的腿上,手托住寶寶的下巴,然後輕拍他的後背。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減輕胃的壓力。
2.先換尿布後吃奶。當寶寶肚子飽飽的時候,如果被媽媽左翻右翻地拎起雙腿墊尿布,很容易吐奶。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餵奶前,以防餵奶後過多翻動引發吐奶。
3.吃完奶後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最好是右側卧,將寶寶上半身用浴巾墊高一些,這樣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來。
4.奶嘴大小要適合寶寶。如果奶嘴孔過小,寶寶就要用力吮吸,容易導致空氣與奶汁一起吸入,引起吐奶;奶嘴孔過大,寶貝吮吸時又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咳嗽。
5.餵奶時,要讓寶寶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進入嘴裡。用奶瓶喂時,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
6.採用適宜的餵奶姿勢,最好抱起寶寶坐位餵奶。懷抱里的寶貝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排空。
7.適量餵食,切勿過多。餵奶時不能太急、太快,中間讓寶寶休息片刻。掌握好餵奶的時間間隔,一般在3小時左右。若吐奶較頻繁,可讓寶寶少食多餐,以減輕胃部壓力。

⑤ 嬰兒吐奶怎麼辦

嬰兒吐奶怎麼辦

嬰兒吐奶怎麼辦,有很多的父母發現,當寶寶在吃飽後,很容易會出現吐奶的現象,出現吐奶現象的時候,父母不要驚慌,這是一種很正常的,下面我為大家解答嬰兒吐奶怎麼辦,讓我們一起看看。

嬰兒吐奶怎麼辦1

一、什麼是吐奶?

吐奶和溢奶是兩種常見現象,對孩子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吐奶一般是因為寶寶胃幽門狹窄,同時胃與食管結合部比較鬆弛,當胃強烈蠕動時,胃中的奶從食道返流,由口中吐出,形成吐奶。吐奶時,奶水強有力地從嘴巴吐出,甚至呈噴射狀。溢奶是由於食管末端的括約肌發育不夠完善,致使胃和食管之間不完全閉合,因而進入胃裡的奶水再次返流到食管,從嘴邊溢出。寶寶處於發育時期,對營養的需求很大,因此做好預防工作,為孩子的'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是是媽媽必須做的工作。

吐奶量較多,多發生在餵奶後。寶寶的吐奶前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溢奶量少,一般發生在寶寶吃完奶時,隨意的吐出一兩口奶。

吐奶在寶寶是正常現象,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頭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

二、寶寶吐奶嚴重怎麼辦

1、生理性吐奶

(1)媽媽在孕期的時候,要注意乳房保護,有奶頭凹陷的媽媽,要逐漸把奶頭提拉出來,以便於寶寶出生後吸奶。用奶瓶餵奶時,要注意橡皮奶頭扎眼不要過大,防止寶寶吸奶過急、過沖。

(2)餵奶前不要讓寶寶過於哭鬧。

(3)餵奶次數不宜過多,每次餵奶量不宜過大。

(4)餵奶時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滿奶頭,這樣可以防止寶寶胃內吸入過多的空氣而導致吐奶。

(5)容易吐奶的寶寶,在餵奶後,最好將他的床頭抬高一點,頭側位睡,防止吐奶時發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6)餵奶後不要過早的翻動寶寶,最好把寶寶豎起來,輕輕拍打背部,使其打出幾個飽嗝後,再放回床上,這樣寶寶就不容易發生吐奶現象了。

以上為寶寶生理性吐奶,不需要特殊治療,爸媽只需要合理喂養和加強護理,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和胃腸功能逐漸完善,就會慢慢好轉。

2、病理性吐奶

如果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就開始吐奶,量較多,甚至呈噴射狀吐奶,或者除吐奶外還伴有其他異常的症狀體征,這表明寶寶是因為生病而引起的吐奶,屬於病理性吐奶,爸媽應該及早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病理性嘔吐的常見原因是食管閉鎖、胃食管反流、肥厚性幽門狹窄、腸旋轉不良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確診後應手術治療。

三、如何預防寶寶吐奶

1、45度斜抱孩子。

盡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2、吃奶後側卧一會兒。

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卧,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吐奶,平躺的時候吐奶,奶水很容易從鼻子里出來,這個時候,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幫寶寶清理鼻腔,很容易造成寶寶呼吸不了,造成危險的事情發生。寶寶吃完奶後應當側卧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卧。

3、給寶寶拍背。

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防止寶寶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助寶寶拍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有時候任寶寶怎麼拍隔,寶寶還是沒有隔打出來,家長也不用擔心,一般先抱半個小時,然後再把寶寶放到小床上,先側躺,然後再平躺。

4、餵奶量要適中。

餵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嬰兒吐奶怎麼辦2

新生兒吐奶的處理方法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2、補充水分

要在嘔吐後30分鍾進行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3、減少餵奶量

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4、正確餵奶的方式

正式餵奶時,母親取坐位,把嬰兒放在一側屈曲的時上,嬰兒體位稍側位,然後把母親奶頭或奶瓶奶頭塞入嬰兒口腔,餵奶量要依據日齡特點,新生兒第一天約每次30毫升~40毫升,到一周未逐漸增加到75毫升~100毫升。主要是應符合胃容量,當然每個嬰兒個體也有差異。

5、給嬰兒拍嗝

每次嬰兒吃飽後,將小兒豎抱起,頭放在母親肩上,輕輕拍背,最好等嬰兒打嗆後,即把胃中氣體暖出後再放在床上,有些小兒容易嘔吐者,最好取右側卧位,餵奶後盡量不要多翻動和逗嬰兒,以免奶液溢出。

⑥ 嬰兒吐奶怎麼辦呢

嬰兒吐奶怎麼辦呢

嬰兒吐奶怎麼辦呢,寶寶吐奶是普遍常見的現象,大多數的寶寶都存在這種問題,吐奶的量比較多,可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那麼你知道嬰兒吐奶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嬰兒吐奶怎麼辦呢1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要知道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所以,一旦發現寶寶吐奶,應該馬上讓寶寶的上半身抬高,讓寶寶呼吸通暢。如果寶寶是躺著的姿勢吐奶,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2、觀察並適當補充水分

吐奶後寶寶的臉色可能會不好,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了。另外,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適當地補充些水分,緩解吐奶的不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馬上補充水分,應該在吐奶後的30min左右,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

3、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一半

在寶寶恢復過來又想吃奶時,可以再給寶寶喂哦。但是,要注意喂的量,應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而不能輔食。

再次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你知道該如何處理了吧!

嬰兒吐奶怎麼辦呢2

1、45°斜抱嬰兒

盡量把寶寶抱起來餵奶,讓寶寶身體呈45°左右的傾斜狀態,這樣奶水會更自然地流入,減少吐奶的幾率。

2、幫寶寶拍嗝

打嗝可以幫助寶寶把吸進胃裡的空氣排出來,寶寶吃奶後打個嗝會有效減少吐奶現象,可以把寶寶豎抱起靠在肩上,輕輕拍打後背。

3、吃奶後適當的側卧

不少媽媽在給寶寶餵奶後很快就把寶寶放到床上。可是這突如其來的換了姿勢會導致寶寶吐奶厲害,應該讓寶寶先側卧以下,然後再慢慢改為仰卧。

4、莫讓寶寶吃太急

奶嘴過大或者寶寶太餓都會讓寶寶吃得太急,從而導致吐奶嚴重。因此媽媽們要注意給寶寶選擇適當的奶嘴,還要注意餵奶量和餵奶的間隔。

嬰兒吐奶怎麼辦呢3

嬰兒吐奶是怎麼回事

新生兒的胃部是橫躺著的,不穩定,胃部入口比較松。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入口部位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房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嬰兒吐奶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嬰兒的胃部容量是很小的,所以嬰兒進食的量也是有限的。此外嬰兒的身體發育不全面,肌肉的張力較低,進食之後就很容易出現吐奶的現象。這些現象隨著嬰兒的成長會逐漸減少,直到胃部生長正常,腸胃的分泌和調節功能提高之後這些現象都會緩解。

2、病理原因

感冒、細菌感染、便秘、幽門狹窄、食管閉鎖、腸閉鎖、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都會造成寶寶異常吐奶。

3、喂養、護理不當

給寶寶餵奶的姿勢不正確或是使用奶瓶餵奶的時候,奶嘴孔過大孩子吞咽速度太快等都會造成寶寶吐奶的現象。餵奶的時間間隔過段,在寶寶還不能適應的時候就給寶寶喂輔食也會引起寶寶吐奶哦。

4、其他原因

寶寶出現吐奶的現象也有可能是父母在餵食的時候,一次性給孩子進食太多。進食之後,如果立刻讓孩子平躺在床上的話就容易出現吐奶的現象。這種現象父母不用過於擔心,但是還是要注意是不是給孩子進食的時候控制一下量。

嬰兒吐奶怎麼辦

1、側向一邊

如果平躺時發生嘔吐: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因重力而向後流入咽喉及氣管。切記,千萬不要試圖阻止或是中斷嘔吐。

2、拍打背部

如果發現寶寶憋氣不呼吸或臉色變暗時,表示吐出物可能已進入氣管了,馬上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硬質床),用力拍打其背部,使其能咳出或是吐出。

3、注意觀察寶寶的臉色和呼吸

在以上處理過程中,如果寶寶出現臉色漲紅變暗或是發紫,呼吸急促有雜音,哭不出來等,寶寶應同時的向醫院或診所轉送,讓的兒科醫師再做進一步處理或檢查才能完全放心。

4、吐奶後想辦法讓寶寶用力哭泣幾分鍾

哪怕嗆奶後寶寶呼吸很順暢,好還是想辦法讓他再用力哭泣(哭泣即是大量的呼吸)一下,藉以觀察寶寶哭泣時的吸氣及吐氣動作,看有無任何異常(如聲音變調微弱、吸氣困難、嚴重凹胸),如有則即刻送醫。如果寶寶哭聲洪亮、中氣十足、臉色紅潤,則表示一時並無大礙,可再觀察一陣子。

5、吐奶後呼吸順暢時,豎抱一段時間

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稍後恢復過來了就沒有問題。待呼吸順暢後,索性豎抱一段時間。

6、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鍾進行

寶寶吐奶後,如果馬上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溫開水。

7、吐奶後的幾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餵奶次數可以增加。

總結: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胃容量是很小的,在哺乳的時候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給寶寶餵食太多。用奶瓶的話也要注意奶嘴的選擇,餵奶的時候注意孩子的姿勢等都能減少寶寶吐奶的現象出現。

⑦ 嬰兒吃完奶後抱著吐奶怎麼處理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我們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 2、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 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 3、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鍾進行 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我們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⑧ 寶寶吐奶怎麼處理

寶寶打嗝吐奶的情況幾乎是每個媽媽在幼兒喂養階段都會遇到的問題。很多新手媽媽對此都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

寶寶出現打嗝吐奶的情況一般是因為寶寶餵奶方式不當、寶寶護理方式不當、生理方面原因、病理方面原因等4方面的原因,那麼,對於新手媽媽該如何處理呢?

寶寶餵奶方式不當如何處理?

1、在餵奶時,要讓孩子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氣乘虛而入,寶寶吃奶時進入空氣很容易引起打嗝哦。

2、用奶瓶喂時,還應讓奶汁完全充滿奶頭,不要怕奶太沖而只到奶頭的一半,這樣也會容易吸進空氣。

3、在喂完奶後,讓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然後用手輕輕拍寶寶的背部,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

寶寶護理方式不當如何應對?

1、寶寶著涼了可以熱敷肚子,用毛巾包一個剛煮熟的雞蛋,隔著內衣放到寶寶肚子上輕揉可以緩解打嗝吐奶的症狀。

2、豎抱寶寶,輕輕的用手順著脖子向下直到胃部按摩一番,能減輕打嗝吐奶的症狀。

3、多喝溫開水,讓寶寶的胃液分泌正常,壓住嘔吐感,緩解打嗝吐奶問題。

生理方面原因如何應對?

1、每次吃奶後寶寶都要吐奶的話,就要對每次餵奶的量和時間間隔進行調整。

2、餵奶應該少而勤,而且每次餵奶之後都要幫助寶寶拍嗝。

3、如果是躺著時發生吐奶,可以將他的臉側向一邊。

病理方面原因如何應對?

1、抱起來,把寶寶的頭側向一邊,以便奶液順暢流出。

2、如發現咳嗆現象,應快速清理將要吐出的奶水,免得阻礙呼吸。

3、吐奶後發現寶寶有憋氣不呼吸或臉色漲紅等現象,要馬上讓寶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桌子等硬板面上,用力拍打寶寶背部4~5次,促使其咳出嗆入物。

4、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要及時送醫。

寶寶吐奶,寶媽不要著急,找到吐奶原因,針對性進行處理。

⑨ 嬰兒吐奶怎麼辦

嬰兒吐奶的治療方法,新手寶媽的福音,教你如何應對

媽咪坐著抱寶貝餵奶,相對躺著餵奶造成寶貝吐奶的機會要少。因為懷抱里的寶貝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躺著餵奶的寶貝稍一晃動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迴流而吐奶。

餵奶前媽咪先看一下寶貝是否鼻腔阻塞,如果是,最好先清潔鼻腔再餵奶,避免寶貝吃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難受。要避免寶貝過餓或大哭後餵奶。還有一點是媽咪在給寶貝喂完奶後,別急著逗寶貝玩兒或者大笑,否則也容易導致寶貝吐奶。

1、嬰兒吐奶的治療方法

補充水分要在嬰兒嘔吐後30分鍾進行,嬰兒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嬰兒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鍾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嬰兒喂些白水。

將嬰兒頭側向一邊嬰兒突發吐奶時,家長應立即將嬰兒頭側向一邊,以促使口腔內奶液能及時從嘴角往外流;切勿採取仰卧位,以免吐出物倒吸誤入氣管或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可窒息。

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嬰兒的狀況在嬰兒躺著時要把嬰兒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嬰兒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嬰兒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

改善喂養方式吃奶的方式不得當是引起新生兒嘔吐的原因。常見媽媽奶頭過小或凹陷,或給嬰兒吸假奶頭,或用奶瓶餵奶時,奶頭未能充滿奶水,這樣嬰兒在吸奶時吸入過多的空氣,當喂飽後,隨著嬰兒打飽嗝時把奶水一起帶出來。所以,媽媽在孕期就要護理好乳房,及時將凹陷的奶頭牽拉出來,以便嬰兒吸奶時容易含著奶頭,餵奶後將嬰兒豎起來靠在媽媽胸前,輕輕拍背,待打過飽嗝後再使嬰兒右側躺在床上,就不易嘔吐了。

2、嬰兒老吐奶怎麼辦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所以如果孩子吐奶了,讓他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在孩子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孩子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著時發生吐奶,可以把孩子臉側向一邊。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吐奶後,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補充水分要在孩子吐奶後30分鍾進行,用勺一點點地試著給孩子喂些白水,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引起再次吐奶。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餵奶最好做到少而勤,並且每次餵奶後最好能幫助孩子拍嗝。如果每次吃奶後孩子都要吐奶的話,就需要我們對每次餵奶的數量以及間隔進行適當的調整了。

每次餵奶中及餵奶後,不要讓寶寶馬上平躺,先豎著抱寶寶,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背部,直到打嗝,再緩緩放下,拍背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在餵食之後,不要讓寶寶有激動的情緒,也不要隨意搖動或晃動寶寶。最好讓寶寶豎立20到30分鍾,別急著忽悠寶寶玩兒。一般乳汁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如果餵奶過於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裡,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以至吐奶。

3、如何幫孩子正確拍嗝

防止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給孩子拍嗝。每次餵奶後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將孩子豎著抱起,輕輕拍打後背5分鍾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後背。還可以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後再輕拍後背。因為孩子坐著的時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較容易了。打不出嗝的時候,吸入胃中的空氣,有時會夾在前後吸入的奶汁中,此時如果將孩子上身直立起來,有利於胃中空氣的排出。因此,媽媽可以將孩子豎著抱起來,或者可以給孩子墊高後背使上身保持傾斜30分鍾左右。

4、刺激嬰兒呼吸

咳出異物後,應刺激嬰兒呼吸,以免缺氧。可以拍打嬰兒的腳底,讓嬰兒大聲哭;哭的動作就是大量吸氣及吐氣,以測試呼吸道是否通暢,並可觀察嬰兒是否存在呼吸異常,如哭聲微弱、呼氣困難,胸部嚴重凹陷等,如有即可送醫。

5、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胃食管反流

如果你的寶寶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過東西後會馬上嘔吐,或沒有原因地發生嘔吐,那麼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如果寶寶的食管和胃之間的肌肉沒有正常發揮作用,使胃裡的食物向上反涌到咽喉處,就造成胃食管反流。

雖然寶寶不會表達,但是他也可能會感到腹部難受,或咽喉和胸部有燒灼感或不適感。這個問題很可能到寶寶周歲時,就會自動消失,因為那時候寶寶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經發育得更強壯有力了。

解決辦法:對於很小的寶寶,你可以試著在寶寶進食後30分鍾內,讓他保持半直立的姿勢。你可以豎抱著寶寶,也可以把他放在嬰兒汽車座椅或後背式嬰兒背包里。

如果家裡有嬰兒汽車座椅,寶寶也可以在裡面半躺著睡覺。但要記住:讓寶寶保持完全直立會給他的胃造成壓力,使他再次嘔吐。也不要在寶寶吃過東西後,立刻把他放在腿上顛,或讓寶寶太活躍。

有些寶寶趴著(俯卧)或面向左側躺在抬起30度的床上時,胃食管反流嘔吐會減少,但是嘗試這個方法之前,請先徵求醫生的意見,因為俯卧的睡姿會增加嬰兒猝死(SIDS)的風險,所以你一定要先認真考慮這個方法的利弊,然後再進行嘗試。

如果寶寶滿1歲以後,胃食管反流還沒有消退,那麼你應該帶寶寶去看兒科醫生。持續的反流嘔吐會導致寶寶體重減輕、脫水和其他健康問題,所以兒科醫生可能會建議施行手術治療。

寶寶到幾個月大的時候,胃腸病菌就是最有可能引起寶寶嘔吐的原因了,尤其如果寶寶白天去托嬰機構,或周圍有的大孩子把新的病菌帶到你家時,那就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⑩ 一個月寶寶吐奶的解決方法

一個月寶寶吐奶怎麼辦?新生兒吐奶和一個月寶寶吐奶,原因大致相同。而改善寶寶吐奶現象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出寶寶吐奶的原因。

一、一個月寶寶吐奶原因

1、餵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極易吸入空氣,當空氣由胃內溢出時,將奶帶出而嘔吐;

2、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鍾)或吸吮無奶,以至吸食過多的空氣;

3、人工喂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以致吸入過多空氣(奶嘴孔的大小以倒置奶瓶時奶慢慢滴出為宜,每瓶奶的餵食時間以不超過10~15分為原則);

4、配方奶太燙或太冷;

5、配方奶稀釋過分或奶粉品牌經常更換;

6、餵奶後就將新生兒放平或過多翻動新生兒等。

那麼,如何預防寶寶吐奶呢?

二、預防一個月寶寶吐奶的`方法

1、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2、兩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不用枕頭,但最好床墊是傾斜15度的,頭高腳低。若寶寶的床無法傾斜,可在頭下墊一塊折疊的毛巾,放下時頭偏向一側,以免溢奶時奶水嗆到肺里。

3、喂完奶後,抱起和放下寶寶時動作要輕,不可用力搖晃。

4、如果嘔吐僅是偶爾發生,嘔吐後精神依然很好,不哭鬧,沒有痛苦的表情,一般沒有大問題。在手邊為寶寶准備一些小毛巾或濕巾,一旦寶寶溢奶,及時為寶寶擦凈。

5、吐奶和奶粉是沒什麼關系的,喂養的時候多注意一下吧。

6、採用合適的餵奶姿勢:盡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7、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卧,而是應當側卧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卧。

8、餵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閱讀全文

與寶寶斜抱吐奶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戴隱形眼鏡的方法視頻 瀏覽:44
插鋼絲繩的方法視頻 瀏覽:453
車胎胎壓檢測方法 瀏覽:651
引產方法有哪些 瀏覽:242
鉻釩元素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793
綠茶品種鑒別方法 瀏覽:143
12588怎麼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610
有什麼方法對付噪音不想改的人 瀏覽:412
塑料鐵軌安裝方法 瀏覽:631
粉倉門密封解決方法 瀏覽:739
大理石牆板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308
傷寒最快的治療方法用什麼土方法 瀏覽:236
13種徒手核心力量訓練方法 瀏覽:578
食用瓜子的方法 瀏覽:483
衛生間瓷磚內水管漏水解決方法 瀏覽:654
電腦上橫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2
論撿肥皂的正確方法txt 瀏覽:846
陰陽平衡的最佳調整方法 瀏覽:989
電力電纜鋁芯線的連接方法 瀏覽:368
湖北成品支架的安裝方法 瀏覽: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