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養雞設備使用問題及解決方法

養雞設備使用問題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8 16:19:54

『壹』 如何確保養雞設備使用過程中有效通風

第一:雞舍密封性檢查,夏季,雞舍有效通風的前提是必須保持密閉性,讓新鮮的空氣從要求的地方進入雞舍(側牆通風口或者濕簾處)。所以,要求場區對每個雞舍的密閉性進行檢查,尤其是雞舍中間的門口、擋糞板處、濕簾與雞舍連接處等。縱向通風必須保證空氣都應從雞舍一端的兩側,而不能僅從一側進入雞舍。空氣從兩側進入雞舍可充分混合舍內空氣,不會產生通風死角。

第二:雞舍負壓管理,雞舍內只有形成一定的負壓才能保證進入雞舍的通風口有一定的風速,橫向通風要求風速為每秒3米~5米,縱向通風的濕簾處,過簾風速為每秒1.5米~2米,雞背的風速要求每秒2米~3米。雞背最大風速不能超過每秒3米,超過3米,雞只易出現不良症狀。雞舍的負壓一般為0.05~0.08合適,不能超過0.01英寸水柱。場區要對雞舍的負壓進行觀察和記錄,防止雞舍負壓過大。另外,與負壓控制器連接的進氣管不要放在雞舍中間的工作間內,一定要放在外面,並與大氣壓相連。

第三:雞舍通風口管理,如果晝夜溫差過大或者天氣變化無常,需要使用混合通風來保證雞舍的溫度。所以由橫向通風口過渡到縱向通風口時,一定要注意進風口的管理。即當風機由一級轉為二級或三級啟動時,相應的進風口必須要進行調整,減少雞舍負壓,使雞舍前後風速均勻、溫度一致。例如逐漸打開濕簾的面積,增加通風口的面積,否則雞舍負壓會過大,影響風機使用效率。

『貳』 籠養肉雞飼養管理要點

籠養肉雞是現在飼養肉雞常用的方法,籠養肉雞有什麼飼養管理要點?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籠養肉雞飼養管理要點,一起來看看。

籠養肉雞飼養管理要點

消毒

雛雞進場前5天徹底清洗消毒,避免用火鹼等有腐蝕性的消毒液,防止設備損壞,然後用甲醛熏蒸,並將門窗封嚴,24小時後開窗通風,此時進出雞舍的人員一定要嚴格消毒,以免破壞消毒效果,對料槽、飲水器清洗消毒,雛雞到場後。

每天清掃地面,減少灰塵和雞絨毛對呼吸道的刺激,以後每隔一天要對全場帶雞消毒,可選幾種消毒液交替使用,消毒時要避開疫苗接種期24小時以上。

溫度

立體養殖上、中、下三層雞籠有溫差,而且室外溫度越低,溫差就越大。

育雛一般都在最高層,因為最高層溫度最高,這樣有利於節約熱能。

雛雞進場芝第一天,溫度控制在33~34℃為宜,也可根據雛雞狀態調節溫度。

溫度適宜時,雞群分布均勻,活潑好動,食慾旺盛;

當溫度變低時,縮頸弓背,向熱源集中。

互相擠壓,身體發抖;

當溫度過高時,飲水量增加,食慾減少,呼吸加快,頸部羽毛有水浸樣。

在第一周,溫度降至30~C,以後每周下降2℃,立體養殖密度大,要比平養溫度低1~2~C,應避免造成熱應激而買食量下降。

分群

立體養殖肉雞多採用整體育雛,當雛雞密度過大時要適時分群,確保雛雞體重均勻,第一次分群一般在12~16日齡,分群過早,由於體型太小,容易在育成籠縫隙中鑽出,還會造成空間浪費,從而浪費能源。

第二次分群,在25~28日齡,分群時採取“留弱不留強”的原則,體重大的健雛放在下層,弱雛留下。

夏季由於溫度高可適當提前分籠,冬季由於雞籠上下層溫差大,可適當推遲分籠時間,並且下層籠中多放一隻,以減少上下層的溫差。

通風

養殖成功的關鍵在於通風,合理的通風,能排除有害氣體、控制溫度,降低腹水症、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腸桿菌病等病的發生,立體養殖單位雞舍面積的密度大,所以通風更重要,雛雞進場後24小時內由於整體育雛空間大,可以不通風。

隨著雞齡的增大,逐步增加通風量,調整進風口位置和大小,白天、夜晚,陰天、晴天,春夏、秋冬,要適時不斷調整,達到舍內空氣無異味、不刺眼、不缺氧、較舒適的感覺,給雞只創造良好的生長空間,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疫病的發生。

設備使用

大、中型養雞場都具有先進的設備,但光有先進的設備,不一定能養好雞,隨著規模化、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養殖失敗也屢見不鮮,其關鍵在於人和設備的有機結合,操作員不但要熟悉設備的原理,還要勤觀察。

因為溫控器與雞舍內溫度的數值有一定的誤差,要把這個誤差值調到最小,這樣才能使雞舍的溫度調到雞最適宜生長的溫度。

另外,操作員一定要熟練掌握設備的使用方法及雞在各階段的飼養程序,並能及時發現和維修設備出現的故障,一旦設備使用不當或設備出現故障,就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飲水

雞苗進舍後確保2小時內能飲到水,對部分弱苗,可用人工蘸嘴的方法讓其飲水,目的是讓雛雞盡快學會喝水。

另外自動飲水器的高度要適中,滴頭太低,雛雞就會站在滴頭的接水杯中而弄濕,滴頭太高,弱雛飲不上水;

另外還要適當調整飲水線上的減壓閥,壓力太大,雛雞害怕會躲開,也浪費水資源,壓力太小,末端的雛雞飲水量就有可能達不到標准。

隨著雞齡增大,適當增加水壓。

雛雞第一次飲水應用25℃溫開水,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0.1%維生素c,飲水器要經常沖洗,整個育雛期,飲水不能間斷,從育雛的第二天開始,飲水中加入防雛雞白痢的葯物。

開食及飼喂

雛雞入舍後一定要先飲水,後喂料,這樣做有利於雛雞的消化。

飲水後2~3小時,再將飼料放入開食盤中,供雛雞啄食,立體養殖平均25隻雛雞一個小食槽,一定要少喂勤添,以防止飼料污染和霉變。

開食槽一般用七天左右,然後換成長條槽,長條槽面積大,吃到最後時,飼料少了雛雞採食速度開始減慢,所以要勤用毛刷把飼料掃到離雞近的一面,利於雛雞吃料,也防止飼料霉變。

最初10天,每天喂6~8次,為了使雛雞有一個良好的食效,在馬上吃光但尚未吃光時給料最佳。

雛雞前三天嚴格按飼養標準定時、定量給料,防止肉雞生長速度太快,造成免疫器官發育不完整,以至於雞的後期抗病能力差,出欄前三天,可自由採食。

光照

立體養殖雞舍採用人工光照,便於控制光照時間,育雛前七天,一般採用24小時光照,以後逐漸滴為22小時,目的是讓雛雞習慣黑暗環境,不至於因突然停電造成雞群驚慌而發生擠壓傷亡,而後在出欄前一周逐漸增至24小時光照

肉雞養殖場的整改建議

1、嚴把溫度關

溫度控制是關系養雞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雛雞的飲食、活動和休息,造成卵黃吸收不良,抗病力下降,生長發育遲緩,甚至死亡。具體辦法:看雞施溫,在最適宜的溫度時,始終看見有5%左右的雞張口呼吸,雞只在雞舍內分布均勻。控溫的原則是:前期高,後期低;弱雛高,強雛低;小群高,大群低;陰雨天高,晴天低;夜間高,白天低。溫度的變化,應根據日齡增長與氣溫情況逐步平穩進行,絕不可忽高忽低變化無常。與肉雞雞背同高處,不同日齡的溫度要求是:1--3日齡34--35℃;4--7日齡32--33℃;8--14日齡30--31℃;15--21日齡28--29℃;22--28日齡26--27℃;28天以後不低於24℃,嚴寒冬季,可適當提高舍內溫度1--2℃。

2、嚴把濕度關

1—7日齡雞舍相對濕度要求在65%左右,7天後隨著雞的飲水量和排糞量增加,水分也相應提高,一般要求在60%左右。高溫高濕易因雛雞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而悶氣、食慾下降、抵抗力下降、生長緩慢;高溫低濕易引起雛雞腹內蛋白吸收不良,絨毛乾枯發脆,腳趾干癟脫水且易受寒氣侵襲患呼吸道病。

3、嚴把密度關

網上平養時1—2周齡40隻/㎡、3—4周齡30隻/㎡、5—6周齡25隻/㎡、7周齡至上市20隻/㎡;立體籠養時1—2周齡60隻/㎡、3—4周齡40隻/㎡、5—6周齡30隻/㎡、7周齡至上市25隻/㎡。適宜的相對密度,會使雞只有充足的採食、飲水、休息,降低應激反應,確保雞群健康。

4、嚴把通風關

要求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盡量加大通風量。通風有助於釋放雞舍內的有毒有害氣體。在現代化雞舍一般採用自動環控設置,風速按照0.5m/s控制,能確保雞舍內氨氣濃度在10mg/m³、硫化氫濃度在2mg/m³、二氧化碳濃度在1500mg/m³以內。在冬季通風時一般要求做選擇在外界溫度較高時,且舍內溫度要比要求溫度略高於1--2℃,可以解決通風與保溫的矛盾。

5、嚴把防疫關

一是做好空舍消毒。對耐腐蝕的牆壁、地面,用2-3%火鹼或10%石灰水進行消毒,對雞架飲水設施(飲水器、飲水管道)等用消毒劑進行消毒,最後將所有養雞設備放入雞舍進行密閉薰蒸消毒24-48小時。具體操作是:每立方米用高錳酸鉀14克、甲醛28毫升,分多點設置,用瓷器盛裝,舍溫升到20度以上,濕度達到70%以上熏蒸消毒。二是做好帶雞消毒。每1--3天應用0.2%--0.4%的過氧乙酸帶雞消毒1次,最好在每日溫度最高的晌午進行,10日齡前的小雞要用溫水帶雞消毒,即可除塵除臭,又可調節舍內濕度。三是做好疫病預防。7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2倍量點眼;9日齡刺雞痘(推薦每年在5—10月份)2倍量刺中;12日齡早8點開始全群停水,停水2小時候後用傳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飲水;16日齡禽流感H5N1亞型頸部皮下注射0.3ml/只;21日齡傳染性法氏囊疫苗2倍量飲水;28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2倍量飲水。防疫前後共3天時間不要帶雞消毒、飲水消毒,不要用抗病毒葯物。四是做好人員消毒。養殖場首先嚴禁外來人員出入或竄舍。場區工作人員及工作檢查人員出入,必須進行腳盆、水盆、紫外線全面消毒,穿戴工作服有序進入,不得高聲喧嘩,隨意亂竄。

6、嚴把飲水關

進雞後飲涼開水(26度左右)3-5天,雞一般飲水的溫度26℃左右,水溫達舍溫之後雞寧可挨渴也不喝,同時還有洗澡現象。飲水器應該擺放均勻,在雞1.5m活動范圍內,不能斷水;經常調節飲水器高度,7日齡內使飲水器邊緣與雞背同高,7日齡以上飲水器底部與雞背同高。飲水器必須及時清洗消毒,做到每天一次清洗飲水器。為便於發現雞群的問題,有條件時,每天記錄雞群飲水量。

7、嚴把光照關

光照強度是影響雞群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太強是造成雞只猝死和腹水症多發的主要誘因,太弱又影響採食和生長。一般遵循前期強後期弱的光照原則,建議:1—3日齡為18W/㎡;4—14日齡3W/㎡;15天至出欄1W/㎡。光照實行0—3日齡24小時光照制;4日齡後23小時光照制;全封閉雞舍實行:0—3日齡24小時光照制,以後實行1h黑暗與2h光照間歇制。

8、嚴把喂料關

少添勤添是增加採食量的最主要的方式。添料次數要求30天以後每天喂2次,20-30天每天喂3次,10-20天每天喂4次,1-10天由每天8次逐漸降到4次。料桶數量要充足,料盤按50--80隻/個設置,每次加料為容量的1/3,即減少飼料浪費,又避免飼料變質。

9、嚴把無害化關

死雞、糞污會成為傳播疾病的根源,老鼠、狗、貓、蒼蠅、蚊子、飛鳥和野生動物會成為傳播媒介。目前,對於死雞處置最簡單的方法是深埋,如一次存欄10000隻肉雞場,修建一個直徑為1.85m的圓形化屍池,加蓋密封即可。對雞糞的處理方法是修建1個100㎡且具有防滲、防漏、防雨設施的貯糞棚,內有堆積發酵、涼曬、干糞收集功能即可。

『叄』 養雞的育雛設備主要有哪些怎樣使用

(1)煤爐

多用於地面育雛或籠育雛時的室內加溫設施,保溫性能較好的育雛舍每15~20米2放一隻煤爐。煤爐內部結構因用煤不同而有一定差異(圖10-14)。

圖10-189QZ型斷喙機

1.斷喙機2.腳踏板

『肆』 養雞常用的飼料加工、集蛋、降溫、採光、通風、清糞設備有哪些怎樣使用

(1)飼料加工設備

飼料加工設備是用來生產配合飼料的,主要包括粉碎設備、配料設備、混合設備、制粒設備等,大中型飼料加工廠還有除塵設備、輸送設備和打包設備。

1)錘片式飼料粉碎機

錘片式飼料粉碎機是利用高速旋轉的錘片來擊碎飼料。根據進料方向可分為切向進料式(簡稱切向粉碎機,飼料由轉子的切線方向進入)、軸向進料式(簡稱軸向粉碎機,飼料由轉子的軸線方向進入)和徑向進料式(簡稱徑向粉碎機,飼料從粉碎機頂部沿轉子的徑向進入)。切向粉碎機的構造由進料、粉碎、出料三個部分組成(圖10-43)。作為單機使用時配備風機、集粉筒和集塵布袋等出料裝置。粉碎室由轉子、齒板、篩片構成。轉子由錘架板和錘片組成,錘片通過軸銷連在錘架板上。

圖10-50帶式清糞機(一層)

1.輸送帶2.被動輥3.托輥4.主動輥

『伍』 養雞常用的飲水設備有哪些怎樣使用

養雞場的飲水設備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設備能夠保證隨時提供清潔的飲水,而且工作可靠、不堵塞、不漏水、不傳染疾病、容易投放葯物。常用的飲水設備有真空式飲水器、吊塔式飲水器、乳頭式飲水器、杯式飲水器和長水槽等。

(1)塔形真空飲水器

多由尖頂圓桶和直徑比圓桶略大些的底盤構成。圓桶頂部和側壁不漏氣,基部離底盤高2.5厘米處開有1~2個小圓孔(直徑0.5~1.0厘米)。使用時,先使桶頂朝下,水裝至圓孔處,然後扣上底盤翻轉過來。這樣,開始空氣能由桶盤接觸縫隙和圓孔進入桶內,桶內水能流到底盤;當盤內水位高出圓孔時,空氣進不去,桶內頂部形成真空,水停止流出,因而使底盤水位始終略高於圓孔上緣,直至桶內水用完為止。這種飲水器構造簡單,使用方便,清洗消毒容易。它可用鍍鋅鐵皮、塑料等材料製成,也可用大口玻璃瓶等製作(圖10-36),取材方便,容易推廣。

圖10-36塔形真空式飲水器

1.水罐2.飲水盤3.出水孔

(2)V形或U形飲水槽

V形飲水槽多由鍍鋅鐵皮製成。籠養雞過去大多數使用V形飲水槽,但由於是金屬製成的,一般使用3年左右水槽腐蝕漏水,迫使更換水槽。用塑料製成的U形水槽解決了V形水槽腐蝕漏水的現象。U形水槽使用方便,易於清刷,壽命長。

1)長流水式飲水槽

水槽的一端安裝一個經常開著的水龍頭,另一端安裝一個溢流塞和出水管,用以控制液面的高低(圖10-37)。清洗時,卸下溢流塞即可。

圖10-42杯式飲水器

1.觸板2.板軸3.頂桿4.封閉帽5.供水管

『陸』 養雞需要哪些基礎設施

對於一般規模的雞場或養雞專業戶來說,養雞必須具備以下設備和用具。
(1)飼料加工設備 主要有粉碎機、攪拌機、顆粒機和青飼料切碎機等。
(2)喂料設備 主要有長形飼料槽或自流式乾粉料桶和飼料箱等。
(3)飲水設備 主要有長形飲水槽、普通塔式或懸掛式自動飲水器等。
(4)育雛保溫設備 主要有保溫傘、紅外線燈、地下煙道、火坑及育雛籠等。
(5)雞舍通風降溫設備 主要有風扇或風機、濕簾等。
(6)其他設備 主要有雞籠、產蛋箱、斷喙器、棲架、注射器,以及常用於捕雞、裝雞和稱雞的用具。

『柒』 養雞需要什麼設備

養雞場需要育雛設備、飲水設備、飼喂設備、消毒設備和環境控制設備,建立養雞場時,需要將地址選擇在排水性良好且地勢較高的地方,並且要每天打掃一次養雞場,每周對設備進行一次消毒處理,以免雞群生病。

養雞場需要哪些設備

養殖雞時,需要每天晚上打掃一次衛生,可以將雞舍中的雞糞和雜物清理掉,以免雞糞發酵放出大量的氮氣,並且要每隔一周消毒一次雞舍,可以向地面上潑灑漂白粉,而且要將飲水和飼喂設備進行單獨清洗。

『捌』 電腦自動喂肉雞設備養雞要注意什麼

一、上雞前的准備
1、 檢查水線:確保管道不漏水、滲水,每個乳頭都完好,保證供水。
2、 檢查籠具:確保每個籠門開關自如,確保每個籠底及四壁用底網封閉完好,防止小雞鑽出籠外。
3、 試溫:檢查鍋爐、散熱器、溫控電腦及輸水管道是否完好,將溫控探頭置放在二層雞背水平線上。然後關閉天窗及所有通風口,點火升溫。觀察室溫達到30度需要多長時間,同時根據棚室結構、布局按左、右、前、後、中,上、中、下三層等不同部位放置精確溫度計、濕度計,檢查每個部位的實際溫度、濕度,與溫控電腦有多大差距,做到心中有數並做好記錄。
4、 檢查燈光:要求光線柔和明亮,能達到各個部位,不要有黑暗死角。
5、 檢查用電線路:各用電器線路須仔細檢查,防止漏電連線,籠養雞舍金屬較多,一旦漏電後果不堪設想。
6、 消毒:提前一星期封閉雞舍進行熏蒸消毒24—48小時,放風2—3天後,進行噴灑消毒,消毒葯要選擇對金屬沒有腐蝕性的產品。
二、育雛
入雛前室溫要達到30度左右,入雛後室溫逐漸升至33—35度左右。籠養肉雞一般在最上層育雛,每籠育雛27—30隻。開食用小料盤,提前加滿飼料放置籠內。水箱提前加水,以便預溫(和室內溫度一致),雞苗到場要迅速將雞苗箱移至室內,擺放均勻,然後點數入籠。育雛前3—5天,飲水中應添加:葡萄糖、電解多維、抗菌葯物、黃芪多糖。目的是緩解應激,恢復體力,殺滅垂直傳播疾病,同時促進免疫器官發育,提高雞只抗病能力。育雛前三天,要24小時強光照,便於雛雞迅速適應環境,盡早飲水採食。
三、飼喂管理
每天早晨上料較好,自動加料機的一天三次上料最為理想。使用料槽的,人工添加要注意添加均勻,並且要喂料及時,防止飢餓的雞只因搶食而出現踩踏現象,每天下午飼養員要檢查是否有已經吃空的料槽,應及時補料。技術人員應每天檢查料槽的進食情況,剩料較多的應及時判斷是否有以下情況:1、乳頭是否缺水,2、籠內雞只是否較少,應及時補員。3、是否有病號出現,應及時挑出淘汰或個別治療。4、是否採光不足,要及時調整。
四、飲水管理
除因用葯或做苗需控水之外,應保證24小時供水正常。應經常檢查水線是否發生堵塞,這個問題是每個雞場都頭疼的問題,早發現,早維修非常重要。乳頭漏水是非常討厭的,流出的水不但浪費葯物,而且進入接糞盤將糞便稀釋最終會流入料槽,一是浪費飼料二是有可能引發腸道疾病。
五、及時清糞
及時清糞非常重要,特別是使用接糞盤的雞場更是如此。雞糞積聚過多會發酵產生氨氣,這是發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雞糞積聚過多會發酵產生熱量熏蒸著雞只,突然清糞,雞只一旦失去這個熱量,就會產生相對的寒冷刺激,常會引起感冒。另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往室外推糞時應保持雞舍兩端的門有一門關閉,兩門洞開,穿堂風猛烈,這是雞群發生感冒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沒有哪一個養殖戶不怕感冒的。再者,清糞的時候會有一些糞便落地,清掃的時候應灑點水防止塵土飛揚。有自動刮糞機的會減少很多麻煩。
六、溫度管理
管理溫度的最高境界是「恆定而且平穩過渡」。育雛溫度一般掌握在33—35度,以此為基準,隨著雞只日齡的增長,每周降兩度,忽冷忽熱是養雞之大忌。飼養員、技術員要密切關注天氣情況,時刻掌握外界溫度,同時根據所需溫度適度調整通風量;司爐工應保證鍋爐正常工作,期間不能有任何疏漏。夏天養雞要防止高溫中暑,尤其是30天以後的雞群,及時啟用濕簾非常重要,環境溫度超過33度時噴水降溫設備一定要具備。合適的溫度是雞只快速生長的保證,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對高一點,生長就會快一點。
七、通風管理
通風換氣工作是養殖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敢通風,會通風才能養好雞。籠養雞舍一般需要有天窗、邊窗、縱向風機,這是通好風的基本條件。通風的目的是:1、及時排出舍內有害氣體,2、輸入新鮮空氣(氧氣),3、適度調節舍內溫度。籠養肉雞是立體養殖,雞只較多,密度較大,通風不良會造成缺氧,這是後期腹水的種原因。通風從第一周就開始,天窗部分開啟,適度打開部分邊窗,風口呈一定角度向上,在保證溫度的情況下,通風量寧大勿小。隨著雞只日齡的增長,逐漸增大通風量,接近二十日齡的時候,邊窗的通風量已不能滿足需要,縱向風機需開啟。根據季節、外界溫度、室內空氣質量、所需通風量的大小,應加裝調速器,風機轉速、時間長短量情而變,防止風量過大引起感冒。夏天啟用濕簾的時候,進風處要有遮擋,嚴禁冷風直吹附近的雞只。當天氣突變,大風突起,要暫時關閉邊窗。
八、濕度管理
養殖過程中不要忽視濕度的管理。空氣過於乾燥會引起塵埃飛揚(塵埃上一般都有細菌、病毒附著),飛揚的塵埃進入上呼吸道會引發呼吸系統疾病;還會引起雞只脫水(尤其是一周齡內的雛雞),導致上呼吸道黏膜乾燥,天然屏障作用降低。濕度過大,舍內風速降低,影響雞只散熱,這是夏天中暑的主要原因;濕度過大有利於細菌、球蟲的繁殖。一般情況下育雛期間濕度應掌握在65%—70%左右,以後濕度逐漸降低大致掌握在60%左右即可。籠養肉雞室內(尤其是鍋爐煙囪通過的地方)很容易出現濕度不足的現象,採取溫水噴霧帶雞消毒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如果濕度多大,提高溫度同時加大通風量是必要的。
九、及時分群
第一次分籠在十日齡較好,分籠太晚會導致雞只生長不均勻,弱小往往會被擠壓致死,分籠太早,由於底層溫度較低,不利於生長。第一次分籠要求先從上層分出9—10 只到中層,第二次分籠要求再從上層分出9—10隻到底層。至於何時分群不是太過嚴密,根據各自雞群生長情況靈活掌握。
十、及時挑出病殘,淘汰或個別治療。
這項工作很重要,不能忽視。雞群會不可避免地不斷地出現一些殘弱雞只,這些個體是細菌、病毒的攻擊對象,最終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及時挑出會大大減少大群發病的機會。
十一、消毒管理
有規律的帶雞噴霧消毒是防控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手段。帶雞消毒應選擇無氣味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並且幾種成分交替輪番使用。一般情況下,冬天一周一次,春秋一周兩次,夏天可一日一次。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消毒用水應在雞舍預溫後使用。消毒的效果在室溫25度左右的時候最好,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殺滅空氣中的細菌、病毒,所以噴出的霧滴是越細越好,不要理解為噴在雞身上才是消毒。消毒的另一個作用是能凈化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所以僅為這一項作用,你也得消毒。
十二、技術員、飼養員應做好「一記、二聽、三看、四觀察」。
「一記」:記錄每棟雞舍的日採食量,記錄每棟雞舍的死淘雞只數,記錄每日的天氣情況,室內溫度、濕度。
「二聽」:每天晚上去雞舍聽取雞只的呼吸聲、排糞聲。
「三看」:每天早晨去觀察雞只的糞便情況,包括狀態、顏色。
「四觀察」:每天數次到集群觀察集群的活動情況,羽毛及外部暴露器官的顏色、狀態。
做好以上四方面的工作,便於提前發現問題,不至於貽誤病情,做到防患於未然。
十三、用葯管理
目前禽病非常復雜,老病新發、新病出現、怪病常見、已經沒有有效固定的程序可尋。往前推五年我可以給大家奉獻一用葯預防程序,包你養雞滿意。現在我只能根據目前的疾病現狀寫一點用葯意向供大家參考。預防用葯可以下幾方面著手:
1、 促進免疫器官發育,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外在粘膜。可考慮的葯物如下:Ve、VA、左旋咪唑、黃芪多糖、糖帖素等。本次用葯可從第一周開始,兩周內完成,期間兩個療程,每次3—5天。本方案對預防和控制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有不錯的效果(如傳染性貧血)。
2、 育雛。應選擇毒性較小的葯物,可考慮使用:諾氟沙星、沙拉沙星、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等。目前小雞多出現黃色腹瀉,同時可考慮青黴素鈉的使用。
3、 控制疫苗反應。肉雞飼養目前一般都進行三次活疫苗的接種。由此帶來的疫苗反應非常討厭,我們要嚴加防範。泰樂菌素成分的葯物可在疫苗接種後的六小時後使用,每晚一次,連用3—4天。
4、 做一次小腸球蟲的預防。本次用葯選在10日齡左右比較合適。葯物可考慮:地克朱利、青黴素、妥曲朱利等。
5、 防控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杜絕大腸桿菌發病的條件(也就是搞好飼養管理、控制原發病如支原體病、禽流感等)是防止該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最有效的葯物也就是:頭孢噻肟鈉、頭孢曲松鈉、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黴素、左旋氧氟沙星等。一般情況下中等毒力的法氏囊疫苗做完後防一次該病是有必要的。有一點需提醒大家注意:包心包肝不一定都是大腸桿菌病,如果用以上葯物屢試不爽時,請不要再繼續頑固下去,一是要先要治好原發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再是確認沒有病毒病,就要另闢新徑。我有絕招,不知你們信否。
6、 全程關注溫和型禽流感。可以說溫和型禽流感何時發病沒有規律可循,何時發病由疫情和誘因決定,該病發病不分日齡,何時發病何時治療,要不遺餘力。方案可考慮:植物血凝素、雙黃連、金剛乙胺。呼吸道症狀嚴重者,添加麻黃桂枝湯或止咳化痰葯物。同時不要忘記控制激發感染。
7、 防空新城疫。新城疫的預防主要要靠接種疫苗,葯物預防是徒勞的。首免最好是二倍量或點眼,同時新流二聯滅活苗頸部注射是必要的。二免是3—4倍量集中飲水。這里有一點必須提醒大家注意:該新城疫二免時,如果發現溫和型禽流感跡象,該次疫苗是萬萬不可進行的,否則後患無窮。治療該病,大劑量干擾素、核酸、植物血凝素或者某些清瘟敗毒的中葯制劑是有一定效果的。
8、 腺胃炎、肌胃炎是一種新病,做一下探討。本病發病原因、機理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來源於植物的真菌及其毒素是發生本病的原因之一,我近段時間以來在22—27日齡使用腺胃腸康拌料獲得不錯的效果。
9、 目前肉食雞肝腫腎腫現象較常見,其原因不是三兩句能夠解釋清楚的。治療可考慮龍膽瀉肝散。
10、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難免各種應激情況出現,及時添加電解多維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玖』 農戶養雞常見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

農戶養蛋雞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啄癖、脫肛、蛋殼破損率較高、蛋殼變白、蛋黃色素變淡等,生產中要有針對性地解決。
(1)啄癖
出現啄癖現象應採取以下技術措施。①調整飼養密度,蛋雞飼養密度大,食槽和飲水器不足,蛋雞活動空間小,就會出現啄癖。改進措施是調整飼養密度,保證有充足的飲水器和食槽。②防止產蛋雞有外傷,雞喜歡紅色,如果一個雞出血,其他雞就會追啄,所以一旦雞有外傷應立即隔離,等痊癒後再放回雞群。③保證飼料供給量,在限制飼喂時,限制量過多就會造成啄癖,只要取消限飼,添加全價且平衡的配合飼料,就可克服。④供給營養全價平衡的飼料。飼料中蛋白質、氨基酸、能量、維生素、礦物質等含量過高、過低或比例不當均可引起雞的啄癖。故在配合飼料時,要根據雞的生理階段,使礦物質的含量適宜和比例適當。⑤有效控制雞舍環境及光照,在高溫高濕情況下、通風不良時、空氣污濁等,雞極易發生啄癖。另外母雞在產蛋時,泄殖腔外翻呈紅色,在光照強度大的情況下,極易引起啄癖。克服措施是加大通風量,保持空氣新鮮。根據雞的不同階段給予適宜的光照強度。⑥適時斷喙,在育雛或育成期斷喙過晚或斷喙不當,再加上環境條件差,極易引起啄癖。所以在育雛和育成階段適時斷喙,這樣能有效防止啄癖發生。⑦搞好環境消毒,減少體外寄生蟲在雞體孳生。雞出現雞虱時,會自啄體羽,從而引來其他雞一起啄。所以要防止寄生蟲對雞的侵襲。
(2)脫肛
雞產蛋後輸卵管不能正常地回縮體內,而留有一部分在肛門之外,這就稱脫肛。如果預防不及時,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預防脫肛的措施是:①加強飼養管理。在青年期必須嚴格掌握體重標准和光照管理制度,從而使雞體態均勻,適時開產。②預防疾病的發生。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預防接種和消毒,觀察雞群,發現有腹泄的應馬上揀出治療。嚴防飼喂霉變飼料。出現後可採取下列治療方法:將患雞單獨飼養,在頭3~5天減少飼料量,使母雞停止產蛋,並消除誘發本病的原因,然後用0.1%的高錳酸鉀水和2%的溫鹽水清洗與消毒,除去表面的異物及痂皮,倒提母雞將脫出物送入腹腔。
(3)蛋殼破損率較高
導致蛋殼破損率高的主要因素有:①遺傳因素,品種或品系不同蛋殼質量差別較大,一般破損率由低到高為粉殼蛋<褐殼蛋<白殼蛋,產蛋多的雞比產蛋少的雞破損率高。②營養因素,主要是飼料中的鈣、磷、錳和維生素D3。③日齡,隨日齡的增長,蛋殼的質量逐漸下降。④疾病因素。蛋雞生產中的疾病如新城疫、腦脊髓炎、傳染性支氣管炎及敗血型支原體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減蛋綜合征、輸卵管炎、黃麴黴菌病等都可導致蛋殼質量的下降,破蛋增加。大劑量使用磺胺類葯物也可使蛋殼質量變差。⑤喂料方式和時間、光照因素。⑥籠具因素。⑦撿蛋次數和雞的飼養密度。
克服措施:①選種時應選擇飼養蛋殼質量較好的品種。②飼喂時要保證鈣、錳、磷、維生素D3的含量、鈣磷的比例、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平衡,根據採食量的變化進行調整,在喂料時間上建議下午應喂高鈣飼料,上午的飼料鈣含量可低些。③做到定期消毒和預防用葯,防止疾病的發生。④雞籠要選擇淺型雞籠,籠底強度要適宜,不能太硬;籠底中央部分不能鬆弛下垂,籠的底網眼在不漏蛋和雞舒適的情況下,以稍大為好,鐵絲以2.0~2.5毫米為宜,籠底角度以7~8度較好,蛋槽要固定牢。⑤產蛋高峰期,增加撿蛋次數。
(4)蛋殼變白
蛋殼變白會降低蛋的商品價值,尤其是種雞場經濟損失會更大。造成原因:①季節的變化引起的白殼蛋,夏季連續高溫,蛋殼顏色明顯發白,秋冬之際,當溫度突然下降,雞不能適應,影響鈣磷代謝,也可導致蛋殼變白;②營養缺乏引起的白殼蛋;③疫病引起的蛋殼變白,如慢性新城疫、住白細胞蟲病、減蛋綜合征、大腸桿菌病、巴氏桿菌病、禽流感等;④應激和光照造成蛋殼變白。解決措施:保持雞舍溫度適宜,夏季防暑,冬季保溫;在開產前兩周就開始補充鈣質飼料,一般添加鈣以3.0%~3.5%為宜,在產蛋高峰期日糧中鈣的含量增加到4%,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D,以促進鈣的代謝,從而改善蛋殼顏色。治療疾病,清除病原且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D、E、C及蛋氨酸;消除應激因素,光照時間要保持14~16小時,開關燈時間要固定不變,適當加一些營養物質。
(5)蛋黃色素變淺
針對蛋黃色素變淺,應在加深蛋黃色素的同時不影響蛋的品質,主要措施有:①日糧中增加黃玉米用量,一般不少於60%,添加2%的紅辣椒粉、苜蓿粉、松針粉和少量植物油。②添加少量的濃縮穩定的蛋黃沉積素。③添加0.2%的黴菌抑制劑。④每噸飼料中添加125~250克抗氧化劑。雞飼料中添加著色劑量為每噸蛋雞飼料添加金黃色素250~350克,露康定每噸飼料中添加60克。

閱讀全文

與養雞設備使用問題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確的修復方法是 瀏覽:749
喝咖啡的正確方法 瀏覽:209
佛羅蒙使用方法 瀏覽:94
啞鈴使用方法及功能 瀏覽:565
聯系人快捷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95
正確的書寫方法圖片大全 瀏覽:271
百度孢子粉的食用方法 瀏覽:296
鑄鐵管與管件連接方法 瀏覽:439
常用的插頭接線方法 瀏覽:610
科目二左倒庫的簡單方法 瀏覽:631
管理數據和資料的簡單方法 瀏覽:908
惡臭污染物檢測方法 瀏覽:657
whiteclaymask使用方法 瀏覽:384
可調電源好壞測量方法 瀏覽:381
努力的鍛煉方法 瀏覽:287
案例分析法研究方法定義 瀏覽:729
留言審核手機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348
抽油紙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412
血細胞計數用的什麼方法 瀏覽:22
導軌扭轉的測量方法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