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鑒別老酒假酒簡便易行的方法
辨別老酒真偽,這4個辦法最實用!
酒評
2018-11-06
關注
老酒鑒別最講究的是整體感覺。一瓶假酒上手後,我們要感覺它的整體是否協調。如果是一瓶瓶身特別干凈的酒,唯獨封口粗劣、臟污不堪,或是一瓶全身上下都是霉跡斑斑,唯一瓶口卻光滑發亮,這都有造假的嫌疑。如果一瓶老酒,整體標簽保存的非常整潔,那麼封口或者瓶蓋也會干凈漂亮。這就是上手一瓶老酒後對老酒整體的把握!
1.看封口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的老酒要麼採用的是壓蓋封口(即啤酒瓶常用的壓蓋,俗稱壓蓋);要麼採用塑料蓋、再加封一層透明封膜;且因當時技術不先進,所以個別老酒會存在少量的揮發。
上圖中的鴨溪窖就是批量生產的做舊老酒,經常出現在某寶上,售價9塊9到二三十不等。(而正宗的八九十年代鴨溪窖市場價值一般在900-2000元不等,)不懂的人以為得到了一瓶好酒,酒友會問,喝這種酒沒事吧?也能喝啊!其實小編要說,喝這種酒有沒有事關鍵看您的身體素質!類似的酒有很多。。
另外,老酒封膜是屬於一種塑料化學物質,它長期存放後會發生材料性能的變質:顏色泛黃、表面龜裂、光澤喪失。因此,如果您發現一瓶老酒封膜異常鮮亮、反光率高,比如下面這幾瓶「後封膜」的酒,材料鮮亮,很明顯不是真正的老酒!注意了噢,一定要看清楚顏色。
此外,有些造假者也會根據塑料膜多年陳放後「老舊、失光、泛黃」的特性去模仿,這種假酒的「後封膜」是用「染色劑」處理過,但真正的老酒封膜也只是微微泛黃,顏色是不可能如此誇張的:
即使你不會鑒別封口,憑直覺也可以判斷是不是封口有問題。封口的包漿多與少,厚重與干凈,完整與龜裂與存放環境有很大關系。
比如你在老供銷社的倉庫收的一瓶老酒和在老百姓家裡櫥櫃中收來的一瓶老酒,封口包漿,亮度,是不一樣的。另外,北方和南方環境對老酒的整體老化也有重要影響。北方環境乾燥,容易封口裂口或者干癟。南方環境存放的老酒,封口一般都有韌性或者亮度高一些。
除了封膜外,封口膠套也是鑒別的一個要素。以瀘州老窖特曲酒為例,從90年代開始真酒在瓶蓋封口膠套上印有「瀘州曲酒廠」的字樣。
金屬蓋上印有「瀘州曲酒廠釀制」的字樣。假酒沒有封口膠套,即使用真瓶裝假酒也可以用這個方法鑒別出來。而七十到八十年代中期的老酒封口處則很少出現廠名或者字體。
2.看酒標
酒瓶上的標准酒標,視瓶體而定,應含有:正標、背標或頸標。當年商標印刷和現在有很大區別,名優酒廠所用商標一般都是大廠生產,套色准確,印刷精美,字體不模糊,無毛邊。如下圖所示,左為真品,右為仿品:
同時,早期生產的老酒,大多信息簡單、無容量、無度數、無生產原料,即使有,各種標識的方式也和現在有很多區別。如下圖,瓶身標注的是1983年的老酒,但酒精度標識方式已經暴露了「偽造」身份。
「%vol」是現代標識方式,茅台酒使用的比較早,九十年代就開始有使用,而大部分酒廠2000年以後才可以推廣開來,上世紀80年代常用的是「V/V」酒精度標識。(出口的老酒除外)
3.看生產日期
一瓶酒的生產日期能夠讓我們直接辨別它的年份,但有些老酒由於外觀受損,或年代久遠根本看不清年份,
⑵ 怎麼辨別鴨鳳窖酒真假
鴨鳳窖不是什麼出名的酒,其實就是傍名牌 鴨溪窖的牌
⑶ 鴨溪膏酒1987怎樣鑒別真假
一、眼盯包裝 細觸六面
在買酒時一定要認真綜合審視該酒的商標名稱、色澤、圖案以及標簽、瓶蓋、酒瓶、合格證、禮品盒等方面的情況。好的白酒其標簽的印刷是十分講究的;紙質精良白凈、字體規范清晰,色澤鮮艷均勻,圖案套色准確,油墨線條不重疊。真品包裝的邊緣接縫齊整嚴密,沒有松緊不均、留縫隙的現象。比如五糧液的商標和頸標粘貼採用義大利高溫烤標技術,同時採用金膏邊線,更加牢固。
二、開盒取物 檢查瓶蓋
日前我國的名白酒的瓶蓋大都使用鋁質金屬防盜蓋,其特點是蓋體光滑,形狀統一,開啟方便,蓋上圖案及文字整齊清楚,對口嚴密。若是假冒產品,倒過來時往往滴漏而出,蓋口不易扭斷,而且圖案、文字模糊不清。
五糧液的瓶蓋受到當今的技術保護,貼有「3M回歸反射防偽膠膜」, 而且它很方便一般消費者用肉眼識別:在自然光下,消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白底紅字的五糧液防偽標記,然後手持五糧液專用防偽小手電筒,就可以看到原有紅字五糧液標識隱去標識反射出耀眼奪目的五糧液酒廠廠徽,真偽立即可辨。
三、顛倒乾坤 玩轉酒瓶
若是無色透明玻璃瓶包裝,把酒瓶拿在手中,慢慢地倒置過來,對著光觀察瓶的底部,如果有下沉的物質或有雲霧狀現象,說明酒中雜質較多;如果酒液不失光、不渾濁,沒有懸浮物,說明酒的質量比較好。從色澤上看,除醬香型酒外,一般白酒都應該是無色透明的。若酒是瓷瓶或帶色玻璃瓶包裝,稍微搖動後開啟,同樣觀其色和沉澱物。
有的假酒雖然外包裝能以假亂真,但酒的度數不一定與正品相符,可以通過搖晃的方法進行辨別。搖動酒瓶後,如果出現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時間在15秒鍾左右,酒的度數應該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時間在7秒鍾左右,酒的度數約為57度-60度。
⑷ 如何鑒別鴨溪窖酒
鑒別鴨溪窖酒技巧
1、鴨溪窖酒聞起來香氣清純而飽滿,酒精勾兌的白酒聞起來則是很沖鼻子。純糧酒口感柔和,飲後不口乾、不嗆嗓、不上頭、不難受。
2、如果顏色很淡那就是酒不純,含有酒精勾兌成分。不變色為純酒精勾兌酒,因為劣質的白酒是酒精加香料甜味劑勾兌的,遇到燒鹼不會起化學反應。
酒類分析
1、醬香型酒、所謂醬香,就是有一股類似豆類發酵時發出的—種醬香味。這種酒的特徵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豐富醇厚,回味悠長,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茅台酒就屬此類酒的典型代表,且具有隔夜留吞、飲後空杯香猶存的特點。
2、濃香型酒、例如瀘州特曲,五糧液酒屬此類之代表,它們的主要特徵是: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凈余長。它以己酸乙酯為主體香。很受消費者喜愛,這種香型酒在市面上較多,貴陽大麴、習水大麴,鴨溪窖酒等都屬於濃香型白酒。江蘇地方的三溝一河也都是這種酒。
⑸ 網上好多1988年的老鴨溪窯酒叫買才65元。請問是真是假怎麼認真假
當然是假的
⑹ 假酒的鑒別方法及酒的分類種類
宴請賓客,酒水肯定是少不了,如果在酒宴上發現酒是假酒就很尷尬。這時在購買酒的時候應該要如何進行鑒別清楚酒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假酒的鑒別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1、鑒別酒水應當主要著重於酒的色澤、氣味與滋味的測定與評價
對瓶裝酒還應注意鑒別其外包裝和注冊商標。在目測酒類色澤時,應先對光觀察其透明度,並將酒瓶顛倒,檢查酒液中有無雜質下沉,有無懸浮物等,然後再倒人燒杯內在白色背景下觀察其顏色。
2、從酒的色澤上鑒別
白酒的正常色澤應是無色透明,無懸浮物和沉澱物的液體。將白酒注入杯中,杯壁上不得出現環狀不溶物。將酒瓶倒置,在光線中觀察酒體,不得有懸浮物、渾濁和沉澱。冬季如白酒中有沉澱可用水浴加熱到30~40℃,如沉澱消失為正常。
3、從氣味上鑒別
在對白酒的香氣進行感官鑒別時,最好使用大肚小口的玻璃杯,將白酒注入杯中稍加搖晃,即刻用鼻子在杯口附近仔細嗅聞其香氣。或倒幾滴酒在手掌上,稍搓幾下,再嗅手掌,即可鑒別香氣的濃淡程度與香型是否正常。
4、從味覺上鑒別
白酒的滋味應有濃厚、淡薄、綿軟、辛辣、純凈和邪味之別,酒咽下後,又有回甜、苦辣之分。白酒的滋味評價以醇厚無異味,無強烈刺激性為上品。感官鑒別白酒的滋味時,飲入口中的白酒,應於舌頭及喉部細細品嘗,以識別酒味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優劣。
5、驗明酒的注冊商標
對消費者來講,在商店裡購買瓶裝酒時不可能開瓶查驗其質量,僅能憑外觀來鑒別其真假與優劣,這樣就使得掌握白酒注冊商標、特別是一些名優白酒的注冊商標方面的知識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義。
6、從外觀上鑒別
以貴州茅台酒為例,茅台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為大紅色螺紋扭斷式防盜鋁蓋,頂部有“貴州茅台酒”五個白字,瓶口無內塞。整瓶酒外包一張優質正方形皮紙,裝在彩盒中:外包裝彩盒用的是進口白版紙加細瓦楞。盒上字體和色澤與商標、背貼上一致。
一、按原材料
根據釀酒用的原材料不同,可以劃分為三類:
1.糧食酒、就是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生產的酒。例如高梁酒、糯米酒、包穀酒等:
2.果酒、就是用果類為原料生產的酒,如葡萄酒、蘋果酒、桔子酒、梨子酒、香檳酒等;
3.代糧酒、就是用糧食和果類以外的原料,比如野生植物澱粉原料或含糖原料生產的酒,習慣稱為代糧酒,或者叫代用品酒。例如,用青杠子、薯干、木薯、芭蕉芋、糖蜜等為原料生產的酒均為代糧酒。
二、按生產工藝
目前,按照生產工藝的特徵來分,可以分為三大類:
1.蒸餾酒、這就是在生產工藝中,必須經過蒸餾過程才取得最終產品的酒。如我國的白酒,外國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阿拉克酒等;
2.發酵酒、又稱為非蒸餾酒,在生產過程中不經過蒸餾燕便形 成了最終產品。如黃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子酒等;
3.配製酒(又稱再制酒)、顧名思義,配製酒就是用蒸餾酒或發酵酒為酒基,再人工配入甜味輔料、香料、色素、或浸泡葯材、果皮、果實、動植物等而形成的最終產品的酒,如果露酒、香檳酒、汽酒及葯酒、滋補酒等。
三、按發酵特徵
按發酵特徵來分類,也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可分為三種;
1.液態法白酒、即採用酒精工藝來生產的白酒,產品均是普通白酒。
2.半液態法白酒、主要有兩廣一帶的米燒酒和黃酒。
3.固態法白酒、系採用我國傳統固態法發酵工藝釀制的大麴 酒、小曲酒均在此列。
四、按酒精含量的多少
按酒精含量的多少來劃分,習慣將酒分為高度酒(即國外又稱烈性酒)和低度酒兩種。前者包括我國的白酒(燒酒)和用蒸 餾工藝生產的洋酒。後者包括發酵類酒。由於國內外沒有一個統 一的標准來量度,故一般根據發酵酒的酒精度都在20以下來 進行區分。
如對高度酒和低度酒又可進一步劃分:
1.高度酒可分為高度白酒(50°以上)、降度白酒(又稱中度 白酒,40~50°)、低度白酒(40°以下)。
2.低度酒的區分,由於酒種門類多,酒種間的酒度相差很大,還沒有人研究劃分法。但是,啤酒自1980年以來,國外已有效明確的區分方法。一般的啤酒其酒精含量在3.5~5%之間,故國外把含酒精2.5~3.5%的稱稍為淡啤酒,1~2.5%含量的稱為低醇啤酒,1%以下的酒精含量則稱為無醇啤酒。
五、按商品的特性
酒按商品的特性可分為:白酒、黃酒、果酒、啤酒,葯酒和配製酒六類。這六類酒中,根據酒的顏色又可分為有色灑和無色酒。黃酒、果灑、啤酒、葯酒和配製酒屬於有色酒,白酒屬於無色酒。一般,有色酒的酒度比較低,無色酒的酒度要高些。
在有色酒中,從口味上根據甜淡的程度可分為甜型、半甜型、干型和半干型。甜的叫甜型或半甜型;不甜的叫干型或半干型。“干”從英文Dry引出。以葡萄酒為例,“干”型酒含糖帖0.5%以下,口感不甜;“半干”型,含糖0.51.2%,口感極微弱的甜味;“半甜”型,含糖1.25%,口感較甜;“甜”型,含糖5%以上,口感味甜。我國的黃酒,也借用西方對葡萄酒的劃分法分類。啤酒是有色酒,按色澤的深淺又可分為黃啤、黑啤、白啤(小麥製造)三大類。
無色酒如茅台酒、董酒、西鳳酒等因無色透明,通常稱為白酒。其實,白酒井非白色的酒。無色酒根據酒精含量可分為低度酒、中度酒、高度酒。酒精容量的百分比稱為酒的度數,每含1%稱為一度。一般,40度以下的稱為低度白酒,含40~50度的稱為中度白酒(亦稱降度酒),50度以上的稱為高度白酒。
六、其它分類法
前面已經介紹,按生產工藝分類,可分為蒸餾酒、發酵酒,配製酒。就蒸餾酒而言,從世界范圍來看,又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按原料為主、兼顧生產工藝,另一種則是按糖化發酵劑來分類。按原料分類可分為澱粉類和含糖類。按糖化發酵劑分則可分為三大類。
1.是用曲作糖化發酵劑。這類酒用澱粉質原料來釀造,稱為東方傳統燒酒,茅台酒、日本燒酎等均用此。
2.是以麥芽為糖化劑,然後加入發酵劑來制酒。這種生產方法,西方各國用得比較多,例如英國的威士忌就是此法釀制的。
3.是在原料中只加入發酵劑而得的酒。如以果類為原料釀制的各類白蘭地,以甘蔗為原料的蘭姆酒,以及最有名的法國科涅克白蘭地等都是採用這種工藝生產的。
此外,還有按商品價值來分的高級酒、中級酒、大路酒(普通酒),按酒液是否能產生氣泡來分的起泡酒(又稱發泡酒,如啤酒、香檳灑)、非起泡酒(又稱非發泡酒)等等。
總之,我國酒的分類還沒有定型的法規、統一的標准或模式,只能憑傳統習慣和經驗作粗略的劃分,而且多是從定性分類;要進行定量的、准確的、科學的分類,還有待於釀酒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和科研、技術人員的不斷探討、總結和實踐:把酒的分類更一步科學化、標准化和群眾化,以滿足消費者識酒,選酒、購酒的需要。
按生產工藝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即液態法白酒、半液態法白酒、固態法白酒。在固態法白酒中,又可按使用酒麴塊大小,劃分為四類:即大麴酒、小曲酒、大小曲混用酒及麩曲酒。大麴酒是指用大麴釀的酒,如窖酒、雙溝大麴、貴陽大麴、洋河大麴等等。小曲酒多以大米、小麥為原料製成的曲釀的酒,在制曲中往往要加些葯材,所以也叫作“葯曲”或“酒葯”。釀酒中小曲用量少,只有原料的百分之一、二。麩曲酒是以麩皮為原料做的曲釀的酒。 按酒的香型可劃分為五種。
1.醬香型酒、所謂醬香,就是有一股類似豆類發酵時發出的種醬香味。這種酒的特徵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豐富醇厚,回味悠長,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茅台酒就屬此類酒的典型代表,且具有隔夜留吞、飲後空杯香猶存的特點。
2.濃香型酒、例如瀘州特曲,五糧液酒屬此類之代表,它們的主要特徵是: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凈余長。它以己酸乙酯為主體香。很受消費者喜愛,這種香型酒在市面上較多,貴陽大麴、習水大麴,鴨溪窖酒等都屬於濃香型白酒。
3.清香型酒、這種香型的酒以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兩者的結合為主體香。它的主要特徵是:清香醇正,諸味協調,醇甜柔和,餘味爽凈,甘潤爽口,具有傳統的老白乾風格。山西杏花村汾酒是這類香型的代表。其它如寶豐酒,特製黃鶴樓酒也是清香型白酒。
4.米香型酒、如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廣東長樂燒等屬於此類白酒,以清,甜、爽、凈見長,其主要特徵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冽,回味怡暢。如果聞香的話,有點象黃酒釀與乳酸乙酯混和組成的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