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黑色素瘤能做檢測嗎
黑色素瘤的檢查有以下幾種:
1.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間接免疫熒游標記黑色素組織,當抗血清稀釋為1∶2時,最高陽性率可達89%。
2.用Vacca雙PAP免疫酶標記法標記測定,當抗血清稀釋度為1∶400時,82.14%呈陽性反應。
3.色素原檢查黑色素原經腎排出後氧化,使尿液呈暗褐色,稱黑色尿。若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鐵、重鉻酸鉀、硫酸,可促進其氧化,再加硝酸鈉,尿液呈紫色;先加醋酸,再加氫氧化鈉,尿液呈藍色。
若感覺身體上的黑痣有異常情況,須盡早去醫院做一下詳細的檢查,也可以服用一些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提高免疫力,其主要成分是人參中最有效的抗癌元素人參皂苷Rh2,含量高達16.2%,對於黑色素瘤具有明確的預防與輔助治療作用,它對於黑色素瘤比較敏感,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Ⅱ PETct可以檢查黑色素瘤嗎
病情分析:
PET全稱為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是反映病變的基因、分子、代謝及功能狀態的顯像設備。對許多疾病(尤其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等疾病)具有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價值。因此,PETct可以檢查黑色素瘤的。
指導意見:
如果懷疑自己有黑色素瘤,或了解術後的治療情況,做PETct檢查,效果是很好的。祝安康!
Ⅲ 葡萄膜惡性黑色素瘤的檢查
1.體格檢查
重點檢查眼底。
2.輔助檢查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B超聲掃描、MRI檢查,有助於確診。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是當前眼科診斷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檢查方法之一,對眼底病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選擇、預後的推斷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在這一檢查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個別病例還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PET/MRI檢查與目前常用的PET/CT比較,放射對人體的損傷可以大幅度減低,因為不像CT,MRI對人體無任何放射損傷。過度CT檢查可能導致癌症。因此,PET/MRI是最佳的體檢和診斷設備。在國外,PET被視為健康體檢的最佳手段,定期的PET/MRI檢查可發現一些無症狀的早期患者。一般來說每年做一次PET/MRI檢查比較合適。PET/MRI檢查與目前其他手段相比,它的靈敏度高、准確性好,對許多疾病(尤其是腫瘤和最為常見的心腦疾病)具有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價值。
Ⅳ 黑色素瘤做哪些檢查
黑色素瘤做哪些檢查?對於色素性損害用皮膚鏡(一種改良的浸油的眼鏡)檢查有助於區別黑素瘤和良性病損。
組織學判斷治療和預後主要通過顯微鏡觀測黑素瘤組織學上的浸潤深度而決定。組織學分級需要進行充分的活檢。中樞神經系統和甲床下黑素瘤一般不用這些系統進行分類。
Ⅳ 怎樣確診黑色素瘤
1、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間接免疫熒游標記黑色素組織,當抗血清稀釋為1∶2時,最高陽性率可達89%。
2、用Vacca雙PAP免疫酶標記法標記測定,當抗血清稀釋度為1∶400時,82.14%呈陽性反應。 3、色素原檢查 黑色素原經腎排出後氧化,使尿液呈暗褐色,稱黑色尿。若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鐵、重鉻酸鉀、硫酸,可促進其氧化,再加硝酸鈉,尿液呈紫色;先加醋酸,再加氫氧化鈉,尿液呈藍色。
掛皮膚科,很有可能是和色素瘤,你不要動他或是損傷他,到醫院做個病理再處理
Ⅶ 懷疑自己得了黑色素瘤想去醫院檢查,請問黑色素瘤一般怎麼診斷難不難的
您好,黑色素瘤診斷一般不難,少數不典型者,要靠病理檢查證實。間接免疫熒游標記黑色素組織、雙PAP免疫酶標記法標記測定及色素原檢查有助於診斷,對「無色素」或少色素黑色素瘤的診斷以及鑒別良性痣細胞瘤及其是否惡變均有幫助。早期惡黑患者可以服用中葯今幸護命素,又稱護命素,可以縮小瘤體,減小手術范圍,為治療爭取條件。也能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增強抗癌能力,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期限。趕緊去醫院檢查吧,希望是虛驚一場,祝您健康!
Ⅷ 如何採用化學方法鑒定黑色素
黑色素其實是一種蛋白質,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它們存在於皮膚基底層的細胞中間,此時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色素,而是一種叫「黑色素原生物質」的物質,也叫做「色素母細胞」。色素母細胞分泌麥拉寧色素,當紫外線(B波、A波)照射到皮膚上(B波即UVB作用於皮膚基底層,而A波更厲害,作用於皮膚的真皮層),肌膚就會處於「自我防護」的狀態,藉由紫外線刺激麥拉寧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來保護我們的皮膚細胞。酪氨酸酶與血液中的酪氨酸反應,生成一種叫「多巴」的物質。多巴其實就是黑色素的前身,經酪氨酸氧化而成,釋放出黑色素。黑色素又經由細胞代謝的層層移動,到了肌膚表皮層形成雀斑、曬斑、黑斑等形狀了。
化學檢測的話,只好用一般蛋白質常用檢測方法。像電泳啦,取好標准品做個對照就可以了。色譜法都可以的。
Ⅸ 惡性黑色素瘤基因怎麼檢測
一、用基因晶元;
二、設計該基因的引物,再RT-PCR就可以了
Ⅹ 黑色素瘤的診斷
(1)查體
黑色素瘤的診斷主要依靠視診。顏色或形狀不規則的色素痣、既往色素痣近期出現增大或形態改變均需引起注意。推薦採用上述「ABCDE」標准對既存色素痣進行規律自查,或前往醫院就診咨詢。
(2)活檢
若就醫後懷疑皮損為黑色素瘤,則應進行病灶完整切除活檢術,術後送病理學檢查,獲取准確的T分期,切緣0.3~0.5cm,切口應沿皮紋走行方向(如肢體一般選擇沿長軸的切口)。避免直接的擴大切除,以免改變區域淋巴迴流影響以後前哨淋巴結活檢的質量。在顏面部、手掌、足底、耳、手指、足趾或甲下等部位的病灶,或巨大的病灶,完整切除無法實現時,可考慮進行全層皮膚的病灶切取或穿刺活檢。如果腫瘤巨大破潰,或已經明確發生轉移,可進行病灶的穿刺或切取活檢。
(3)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患者經濟情況決定,必查項目包括區域淋巴結(頸部、腋窩、腹股溝、腘窩等)超聲,胸部X線或CT,腹盆部超聲、CT或MRI,全身骨掃描及頭顱檢查(CT或MRI)。經濟情況好的患者可行全身PET-CT檢查,特別是原發灶不明的患者。PET是一種更容易發現亞臨床轉移灶的檢查方法。大多數檢查者認為對於早期局限期的黑色素瘤,用PET發現轉移病灶並不敏感,受益率低。對於Ⅲ期患者,PET/CT掃描更有用,可以幫助鑒別CT無法明確診斷的病變,以及常規CT掃描無法顯示的部位(比如四肢)。
(4)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和LDH,這些指標主要為後續治療做准備,同時了解預後情況。盡管LDH並非檢測轉移的敏感指標,但能指導預後。黑色素瘤尚無特異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不推薦腫瘤標志物檢查。
(5)分期
2010年黑色素瘤AJCC第7版分期 原發腫瘤 區域淋巴結 T分期 厚度 N分期 轉移淋巴結數目 細化 TX
T0
Tis原位癌
T1
T2
T3
T4 原發灶無法評價
無腫瘤證據
原位癌
≤1.0mm
1.01~2.0mm
2.01~4.0mm
>4mm N1 1 a 病理診斷s
b臨床診斷t N2 2~3 a 病理診斷s
b 臨床診斷t
c 移行轉移灶/無轉移結節的衛星灶 N3 ≥4個或者移行轉移灶、衛星灶、轉移結節等 註:s指前哨淋巴結或淋巴結清掃後,由病理醫師確定的轉移
t 臨床查體發現的轉移淋巴結(經治療性手術切除後病理證實轉移)或者表現為結外侵犯性生長的轉移淋巴結 T分期的細化(依據:a無潰瘍,b有潰瘍,有絲分裂率數目) 遠處轉移 T1a 有絲分裂率0/mm 無潰瘍 M分期 部位 LDH情況 T1b 有絲分裂率≥1/mm 有潰瘍 M1a 遠處皮膚、皮下或結節狀轉移 正常 T2a,T3a,T4a 無潰瘍 M1b 肺轉移 正常 T2b,T3b,T4b 有潰瘍 M1c 其他內臟轉移 正常 任何遠處轉移 升高 TNM分期 臨床分期 T N M 0期 Tis N0 M0 ⅠA期 T1a N0 M0 ⅠB期 T1b N0 M0 T2a N0 M0 ⅡA期 T2b N0 M0 T3a N0 M0 ⅡB期 T3b N0 M0 T4a N0 M0 ⅡC期 T4b N0 M0 Ⅲ期 任何T ≥N1 M0 Ⅳ期 任何T 任何N M1 病理分期 T N M 0~ⅡC期 與「臨床分期」相同 ⅢA期 T(1~4)a N1a, N2a M0 ⅢB期 T(1~4)b N1a, N2a M0 T(1~4)a N1b,N2b,N2c M0 ⅢC期 T(1~4)b N1b,N2b,N2c M0 任何T N3 M0 Ⅳ期 任何T 任何N M1 l 臨床分期包括原發灶微分期和臨床/影像學所確認的轉移灶。常規來說,應在原發灶切除和分期檢查完成後確定分期
l 病理分期包括原發灶微分期,部分或全部區域淋巴結切除的病理情況
l 登陸www.springer.net 可獲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