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皮膚發黃,別擔心,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大約50%~60%足月出生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那麼新生兒黃疸有哪些症狀?怎麼檢測黃疸?怎麼治療呢?本文是我整理的新生兒黃疸症狀,僅供參考。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表現為: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
病理性黃疸症狀表現為:
小兒黃疸可能發生在生後24小時以內,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後又出現黃疸,或黃疸進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後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部分患兒死於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後遺症。 以上就是新生兒黃疸症狀的介紹,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家長可以喂葡萄糖水幫助退黃。黃疸較重時,應及時將患兒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可延遲致3周—4周消退。雖有黃疸,但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好。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了。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於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對於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對於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後可以繼續用母乳喂養。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4、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5、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此外,還有葯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葯物引起者。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也可引起黃疸。
不論是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較差,除了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著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平時注意仔細觀察,精心護理。
新生兒黃疸檢測方法
新生兒黃疸是可以檢測的。寶寶出生時,醫務人員會給他做一次膽紅素水平的檢查。有條件的話,還應該在出生後3~5天內再次檢查(跟蹤化驗),因為寶寶的膽紅素水平一般這時會達到最高。 如果醫生懷疑是新生兒黃疸,會給寶寶做一個經皮膚的(不用取血)膽紅素水平檢測,或從手指或足跟取微量血做膽紅素水平檢測。有些醫院不具備這兩種檢查手段,就需要在新生兒黃疸顯著時取靜脈血檢查膽紅素。
如果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有新生兒黃疸跡象,醫生一定會給寶寶做這個檢查。因為這個時候出現黃疸,多數有疾病的因素存在,而且很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
當寶寶的黃疸在正常時間內沒有消退,或者退了又重新出現黃疸,也需要去醫院做相應的膽紅素水平的測定。
如果寶寶出生後你們很快就出院了,寶寶也許會在家中出現黃疸,你可能就是第一個發現新生兒黃疸症狀的人。請參考下面的方法判斷是否是新生兒黃疸:
把寶寶帶到有充足自然光線或日光燈(熒光燈、白熾燈)的屋子裡,如果寶寶的皮膚挺白的,用你的手指輕輕地按壓寶寶的前額、鼻子或胸部,仔細觀察當你放開手指時按壓處的皮膚是否顯黃色。如果寶寶的膚色偏暗,那就檢查他的眼白(鞏膜)是否黃染。
新生兒黃疸不能掉以輕心
大多數新生兒黃疸均為生理性黃疸,在2-3周內會自然褪去,不會對寶寶有太大影響,但媽媽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最新研究發現,黃疸如果治療不但會影響聽力。
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症狀,50%-80%的新生寶寶生後一周內(通常是生後2-3天)會出現生理性黃疸,以後自行消退。生理性黃疸不會對新生寶寶的身體造成影響,不需要特殊處理。但如果寶寶的黃疸在生後24小時就出現;或黃疸濃度太高,超過生理黃疸的水平;或黃疸濃度上升速度太快那就是病理性黃疸信號。
病理性的高濃度黃疸能透過寶寶的血腦屏障,滲入腦細胞,抑制腦的氧氣消耗,抑制氧化磷酸化反應,損害神經功能。醫學研究表明,高濃度膽紅素所致的神經系統功能損害以聽覺系統最先受累,醫學上也將聽覺系統反應作為監測中樞神經系統的客觀窗口,作為膽紅素腦病的早期預測指標。2007年1月~2008年12月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對6345例黃疸新生兒進行聽力檢測,有443例出現聽力障礙,聽力障礙發生率為6.98%。
早期膽紅素所致的神經系統損害為暫時性、可逆性,經治療後一般能恢復正常,但高濃度黃疸如未及時治療,可發展為永久性神經系統損害,表現為聽力喪失、舞蹈手足徐動症、智力落後等。因此,當寶寶出現黃疸時,必須找新生兒專科醫師鑒別,以防傷了寶寶的耳朵。
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中葯方
濕熱蘊郁中焦,發為陽黃
【新生兒黃疸症狀】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惡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黃。
【新生兒黃疸治法】清熱利濕
【新生兒黃疸方葯】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鬱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❷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檢驗有哪些黃疸檢查抽血是必要的么
1.膽紅素檢測
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採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於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 懷疑黃疸由於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 正常>75%,G-6PD(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 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 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鹼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症時均可升高。
(7)超聲 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 包括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於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症的診斷。
❸ 新生兒如何測黃疸
新生兒出生之後是需要多觀察的,因為很多時候新生兒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疾病的病症,這樣一些疾病有一些是比較嚴重的,有一些就是屬於較為普通的,及時發現才不會導致出現一些不好的結果,那麼新生兒如何測黃疸?
新生兒測黃疸其實是有很簡單的方法的,就是藉助儀器來進行,這個一儀器只是一個皮膚測試,不會導致新生兒的身體有任何的傷口的出現,所以一般如果想要檢測黃疸只需要做這個檢測,就可以知道新生兒是否患上黃疸,但是由於只是皮膚檢測,數據多多少少會有誤差。
檢測黃疸使用血液檢測是屬於比較准確的一種方法,其實就是採集新生兒的血液樣本,然後檢測膽紅素的定量來進行分析。屬於比較嚴重需要治療的新生兒很多時候會採取這一種措施進行檢測,而且可以很好的區分是不是生理性的黃疸,或者說屬於病理性的黃疸。
新生兒黃疸很多時候其實不用儀器進行檢測,新生兒自身也會有一些表現,例如新生兒的皮膚是發黃的,眼睛也是有一些黃色的情況,小便的顏色也不正常。這一些都是媽媽判斷新生兒是否黃疸的特徵,如果發信是手足都有黃染的情況應該屬於重度的,需要及時處理。
❹ 如何檢測黃疸
你好 出現黃疸時,應檢查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以區別膽紅素升高的類型,另外檢查尿膽紅素、尿膽原以及肝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的黃疸,主要見於各類溶血性疾並新生兒黃疸等疾病;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小於35%。 祝你健康
❺ 媽媽可以自己在家裡測試寶寶黃疸嗎哪幾種方法最有效
新生兒黃疸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不是病理性黃疸,則經過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便會自行消退,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則要盡快就醫,尋找醫生的幫助,不要拖延了病情,後果是很嚴重的。在家裡想要測試黃疸,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
三、查血清膽紅素。
查血清膽紅素是測量黃疸最准確的方法,不過要到醫院去抽血,如果總的膽紅素超過34毫克每分升就說明寶寶患有黃疸。如果比較擔心的話就選擇這種測量方法,一般得到的結果是沒有問題的,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膽的害怕了。
我家寶寶在出生時也有黃疸的情況,而且還比較嚴重,但是通過醫生的光照治療,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就痊癒了。黃疸本身不是棘手的疾病,只要照顧得當,孩子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不過不要自己盲目幫助孩子治療,要聽從醫生的話。
❻ 新生兒寶寶黃疸在家怎麼監測
大多數新生兒容易患有黃疸疾病。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而黃疸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血清內膽紅素的升高,從而導致患者皮膚、粘膜等部位發黃。當寶寶出現黃疸症狀時,需要去醫院治療。那麼,新生兒在家怎麼測黃疸?
新生兒在家是不能夠自行測黃疸的,想要測黃疸是需要一種儀器的,而這種儀器只有醫院才有,所以對於黃疸的檢測還是需要到正規的醫院做才行。不過,家長在家時,可以根據寶寶的臉上、手腳等皮膚來觀察寶寶身上病情發黃程度。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那麼家長不用擔心太多。這個時候多注意寶寶的喂養情況,讓寶寶多排便,可以將體內膽紅素排出,讓寶寶黃疸症狀消失。不過家長要注意給寶寶補水,這樣能夠讓寶寶將體內膽紅素排出。而且,寶寶患有的生理性黃疸會在幾周後自行消退。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那麼家長除了需要注意寶寶飲食,讓寶寶身體排出膽紅素外,家長需要帶寶寶去醫院治療。這種情況一般需要進行藍光治療,所以在確定寶寶是病理性黃疸時,需要去藍光恆溫箱內治療。同時需要時刻關注寶寶體內膽紅素變化,方便醫生做好應對措施。
❼ 在家怎麼測黃疸用什麼設備
測黃疸一定需要儀器,在醫院可以有經皮膚的膽紅素監測儀,在家如果沒有設施,只能通過目測,由於新生兒的皮膚較薄嫩,毛細血管較豐富,當血清膽紅素水平達到了85μmol/L或5mg/dL時,通過目測就可以看到黃疸。
寶寶黃疸的出現是從顏面部開始,逐漸波及到軀幹部、四肢,嚴重的手心、腳心也會出現黃疸。但是家長畢竟不是醫學專業,對黃疸的觀察可能有一定的疏漏,建議在家觀察黃疸時應該由同一個人觀察,同時在家庭的同一個場所、同樣的時間,在同樣的光線下,由一個人進行監測,這時觀察較准確。
如果黃疸逐漸地呈上升趨勢,黃疸越來越重,因為家長不能判斷什麼時候是重度黃疸,希望能到醫院尋求正規幫助。
❽ 新生兒黃疸的檢查
1.膽紅素檢測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採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於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非常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懷疑黃疸由於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若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養,血清特異性抗體,C反應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鹼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症時均可升高。 (7)超聲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包括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於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症的診斷。
❾ 新生兒黃疸高怎麼辦 檢測黃疸的2種方法
如果醫院照藍光都不能照好,我的建議是「生理性黃疸」就使用食療!使用食療!
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膽紅素為參考指標的,只要足月兒不超過204μmol/L(12mg/dl),早產兒不超過255μmol/L(15mg/dl)即為正常。另外,生理性黃疸的孩子除了皮膚黃染外,在食慾和精神方面都沒有多大影響,而且一般在一個月內症狀就會自動消除。病理性黃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膚變化,通常還又哭又鬧又拒奶,這種情況下家長必須盡快帶孩子到醫院接受治療,否則可能會引發核黃疸,後果非是常嚴重的。
可以煮「玉米須」、黃銅粉末、(黃)梔子水(有的地方使用「黃果樹枝葉」煮水)洗澡、洗臉、洗眼睛退除黃疸,日後喝護肝的「溪黃草」沖劑可以降低「血膽紅素」。
如果不是「病理性」黃疸就沒有不要(輻)照射蘭光【現在又有「血溶性的」黃疸我就不懂了】。
看看這些物理、植物治療黃疸的介紹,也許你會覺得它對您有用:
八種方法治療黃疸(可能有不止八種方法呢)
有時候光療不小心會使孩子的眼睛致盲,所以除非確診是「病理性」黃疸,一般的說來,我是不建議在醫院進行蘭光治療的,除非是萬不得已,這里例出的方法也許你會覺得它對您有用:
其實不管是「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黃疸如果黃疸高了都應該退除(「病理性」的黃疸相對來說是比較復雜的),這里的食療方法(對治療「生理性」的黃疸有顯著的效果)你可以自己方便選擇參考使用(這是根據中醫博大的理論「以黃治黃」精神實踐的實用方法)。
你需要認真地閱讀這些食療這會對你和你的孩子有很好的幫助,同時結合你的寶寶的具體情況加以選擇以下的方法退除黃疸。
六種方法治療退除黃疸(可能有不止六種方法呢):
1、玉米須:(利濕退黃葯--可能對「病理性」的黃疸有一定的作用)
甘、淡,平。歸膀胱、肝、膽經。
功效:
利膽退黃,利尿退腫,止血。
應用:
現代用於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症等。可大劑量單用,或與金錢草、茵陳、鬱金等配用。
(有的農民朋友懂得給新生兒退除黃疸的做法是把整個【可以是新鮮的】玉米(帶皮須)一起煮,大人吃玉米,小孩喝玉米水或者洗眼睛、洗臉、洗澡;玉米須、黃梔子葯店有售的)
2.(黃)梔子50克煮水1000克20分鍾,冷卻後將其洗眼睛、臉、洗澡;黃疸消退除後再洗三天即可(有的地方使用「黃果樹枝葉」煮水洗澡、洗臉、洗眼睛)。(實際上是通過皮膚吸收葯物成分)
(黃梔子是植物果實,在農村仍廣范的用作食用染色劑,是天然染色劑。各葯店均有售);如果不是 初生嬰兒也可喂一點茵梔黃口服液(黃梔子的中成葯)退除黃疸。
註:(這里的黃梔子使用量是根據我自己當時使用寫下的、另外一個是玉米須它是別的以前是孕婦實踐檢驗證實的,且醫學網站也多有介紹;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希望你盡量能廣傳讓更多的人受益,免除更多有黃疸寶寶的家人的焦慮和痛苦)。
3.刨下黃銅粉末 煮水1000克20分鍾,冷卻後將其洗眼睛、臉、洗澡;黃疸消退除後再洗三天即可。
4、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開些去除黃疸和護肝的「溪黃草」沖劑,或者「茵梔黃口服液」。也可以在醫院或葯店買些黃梔子用黃梔子煮水20分鍾後用溫黃梔子水洗臉、洗眼睛和洗澡。
5、滿月後還可以把小孩抱出去曬曬太陽,太陽光中也含有比醫院的藍光照射微弱。
6、用白蒿和紅棗(切開去核)煮水給寶寶喝幾天就好了,有的孩子月子里(可以不斷奶)就是喝的這個治黃疸,一天喝二十毫升就行 。
7、治黃疸:一燈心草、天胡荽各一兩。水煎,加甜酒少許調服。 二燈心草 五錢,鮮枸杞根一兩,陰行 草五錢;
水煎,糖調服。(江西《中草葯學》)
8、治濕熱黃疸:鮮燈心草一至二兩,白英(鮮)一至二兩。
水煎服。(《福建中草葯》)
最後祝你的寶寶健康成長!
另外有這個知識你們自己看看,「嬰幼兒喂養,尤其是母乳喂養,是兒童營養的重要基礎。加強和促進嬰幼兒時期的合理喂養是控制和減少營養不良的關鍵措施。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純母乳喂養的嬰兒發生腹瀉、呼吸道及皮膚感染的幾率少。作為一項全球公共衛生建議,在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喂養,以實現嬰兒的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之後,為滿足其不斷發展的營養需要,嬰兒應獲得安全的營養和食品補充,同時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以上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嬰幼兒喂養策略》摘錄的資料【特別是在目前國內食品衛生頻繁出現的不安全狀況下更需要引起母親們的警覺】。
其實這是一個雙刃劍,大部分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的孩子,抵抗力高;做母親的日後乳腺增生的幾率也低!
最後祝你的寶寶健康成長!祝你全家身體健康!
❿ 查黃疸怎麼查
一般剛剛出生的嬰兒都會有,護士他們都會定期幫寶寶去查的,一般來說黃疸是沒事的讓寶寶多曬曬太陽,小屁屁對著太陽曬,我們家寶寶今年6月份出生的剛開始黃疸都到19了醫生給開了葯但是回來沒有吃就每天曬太陽 多洗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