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犯罪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犯罪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0 15:38:10

『壹』 犯罪是怎樣產生的

犯罪是一種社會現象,產生原因是非常復雜的。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對犯罪原因有不同的解釋。舉個例子,經濟原因是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北京人現在很排斥外地人,有他的道理,因為大部分刑事案件都是外來人員乾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要吃飯,要生存。飢寒生盜賊,這是犯罪的基本原因。但是我們古人也說了,貧賤不能移,又怎麼理解呢?說明這些經濟、環境等不一定是犯罪的原因,犯罪的原因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犯罪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有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等等,甚至天氣都有影響。對這些負責的社會原因不進行綜合的整理,只簡單的嚴打是不行的。我們的刑法學大家沈家本,苟不能化其心,而轉任刑罰,民失義放,動立行剛。認為重刑是沒有效果的,教化人民的途徑在於政治治理等,在於教化人心。昨天在會上,香港有一個警務處處長,探討為什麼黑社會治理不了。他談了一個觀點,認為黑社會已經成了犯罪人生存的一個平台,只有在這里他們的就業機會等才能得到保護,因為他們大部分是有前科的。只有黑社會能給他們生活保障。因此我們的社會要反思,要讓這些人不犯罪,需要做什麼。這是從犯罪產生根源上來談。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犯罪的人,往往是為了滿足一種慾望,讓自己變的「充實.」其實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為,按照我國刑法規定,犯罪情節嚴重或多次犯罪可判處死刑,刑法不能完全杜絕犯罪,若人人互相關心,犯罪可能會減小,但還會有人犯罪,其實可以對犯罪做出分析:1、為了有更好的生活條件犯罪。2、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貳』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那些預防的措施有那些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成因

經與辦案人員了解,深入看守所與在押的未成年人交流談心,從未成年人自身和社會兩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是:

(一)主觀原因

1、沒有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觀。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漠視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道德品質教育,一切事情以自己為中心,榮辱觀顛倒,崇尚金錢、講究享樂,貪慕虛榮,好逸惡勞,沒有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優良品德,道德觀、人生觀扭曲,最終不惜以身試法,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2、法律意識淡薄。有的未成年人平時對法制教育不重視,覺得學習成績最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普法教育,沒有用心去學,用腦去記,學校又缺乏具有針對性的引導,導致法制觀念淡薄,罪與非罪的界線分不清,什麼是違法行為,什麼可以為,什麼不可以為,都沒有清醒的認識。有的甚至犯了罪還蒙在鼓裡,不知道自己已經觸犯了刑律。如, 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的羊某某,在審訊時,他說他不知道這是犯罪,只是覺得好玩。

3、文化素質不高。從我院審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看出,初中、小學文化程度的占很高比例,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未成年人,在通常情況下,辨別是非和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都是有所欠缺的,會對一些事情產生錯誤的判斷。再加上如今生活物質條件的提升,一部分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質遠遠跟不上他們的身體生理發育,導致自我約束力差,容易被拉攏、引誘,盲目模仿武俠小說、武打影片中幫派活動,極易受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表現在結伙搶劫、結伙偷盜、結伙斗毆等共同犯罪活動中。

4、過激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作祟。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是未成人心理特徵的突出表現,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就會產生不良的後果。未成年人思想上不成熟,社會閱歷淺,容易被一些不良現象所吸引,並不分好壞地進行模仿;面對家長、學校指責,心理受到打擊和一點挫折時,感情易於沖動,行為難以控制。這樣的心態往往會使未成年人沖破道德、法制的防線,不計後果,不擇手段地進行犯罪活動。主要表現為吸毒、色情暴力等犯罪。

(二)客觀原因

1、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不和、素質低和早期教育失誤是導致一些青少年自暴自棄、墮落犯罪的重要因素。(1)父母離異、父母再婚,或者父母婚姻動盪家庭,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深深的烙印,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傷害,容易產生孤僻、偏激的性格。(2)教育的方法、方式不正確,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縱容或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輒打罵,這些都容易使未成年人產生逆反的心理,極易導致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3)有的貧窮家庭,父母忙於生計而無暇顧及教育,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從不過問,一無所知;有的富裕家庭,父母則對孩子百依百順,盡量滿足孩子對金錢的需求,又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忽視了對孩子品德行為的教養。這些都是孩子染上不良習氣的潛在因素。(4)有的整天吃喝玩樂,作風不正派,行為放盪,甚至違法犯罪,無視道德法律,使他們的孩子從小耳濡目染,養成不良習慣。在我院辦理的案件中,有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案例:未成年人溫某某是一個盜竊慣犯,據他交代,每次盜竊銷贓後,都給10元其父親,作為盜竊工具的借用費,其父親不但沒有訓誡他,而且每次都照收不誤。有了這樣的父親,兒子怎會從良?!

2、學校教育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個未成年人的思想走向,在校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一般都認為,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但從目前一些學校的管理機制、教學方法和教師素質上看,對學生的教育還是存在許多弊端。(1)學校重視"應試教育",精力都放在抓學生的學業、抓成績、抓升學率上,重智育輕德育,只教書不育人,特別是進行法制教育,也是泛泛說教多,號召多,缺乏針對性,導致學生只注重學習成績,而不注重品德修養和增強法制意識,產生學習好一切都好的思想,造成法制道德觀念淡薄,對社會上的是非善惡辨別能力差。(2)有的教師素質不高,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缺乏一種尊重、關愛、信任與平等的態度,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准衡量學生的優劣,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對待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往往用簡單的訓,甚至體罰來教育落後生,使部分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自暴自棄,厭學逃學,過早流入社會,容易在被引誘、挑唆和脅迫下違法犯罪。(3)有的學校管理不善,校風不正。一方面校方對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甚至對校內學生勾結校外流氓勒索在校學生等現象的治理無力,使有的學生為了不受欺負而結交壞學生和校外流氓,交朋友不善,從而走上了拉幫結派、打架斗毆的犯罪之路。另一方面,校方對學生逃學、抽煙、酗酒、早戀等問題管教不嚴,聽之任之,導致一些未成年人心靈扭曲滑向犯罪。

3、社會因素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改革開放不斷地深入,一些不健康的音像製品、圖書報刊、網站也隨之出現;一些坑蒙拐騙、唯利是圖、貪污受賄等社會不良現象時有發生,對社會風氣造成了較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未成年人因為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經受不住各種物質享樂的誘惑,很容易被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色情、毒品等不良的社會風氣侵蝕他們幼小的心靈,在好奇心、攀比心的趨使下,貪慕虛榮,講排場、講穿戴、講吃喝等不良習慣應運而生。另外,一些輟學的未成年人,一方面由於家庭和社會關系的原因,不能擇校選擇再教育和尋找到工作,家長對他們的監管又確實存在"真空",管教缺策;一方面由於社會各界對失學未成年人的補救措施不完善,不能提供再接受學校教育和培訓就業機會,被社會稱為"壞孩子",意志薄弱的他們容易產生自甘墮落思想,整天無所是事,游手好閑,沉迷於網路游戲,沉醉於的士高、慢遙吧等娛樂場所,思想被腐化,很有可能就會走上犯罪道路。

三、預防對策

綜上分析,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體現在各個方面,有個人的主觀原因,有受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會負面因素影響等客觀原因,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要切實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社會各界必須達成共識,共築防線,群策群力,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社會、學校和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預防網路,齊抓共管,長抓不懈。

(一)全社會共同參與,齊心協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構建良好的社會環境。首先,各職能部門要在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協調合作,各負其責,依法嚴懲賣淫、嫖娼、賭博等犯罪活動,加大對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電子游藝廳、錄像廳等社會文化場所的監督和管理,堅決查禁傳播淫穢、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活動的出版物,鏟除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文化,創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其次,地方政府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積極開展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綜治辦、民政、團委、婦聯等部門要充分發揮作用,採取未成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法制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和文化知識等教育,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再次,街道、居委會、村委會應負起責任,成立幫教小組,想方設法切實解決未成年人的再就學和就業問題,尤其是對那些無人管的未成年人,真心關心他們的生活,注意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施教,預防各種不良行為的發生,防止走上犯罪道路。第四,各政法部門,一方面要重點打擊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和向未成年人傳授犯罪手法以及嚴重危害未成年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活動;另一方面,要做好保護性的預防工作。在辦案的各個環節,積極實行感化教育,認真執行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案件、與成年人分押、分教、分管等規定,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注意做好社區矯治工作,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為未成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悔過自新的環境。

(二)加強管理,重視素質教育,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隨著《九年義務教育法》的深入實施,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數是剛走出校門不久或正在學校讀書,與學校的教育和管理有著緊密的聯系。當前,學校應把重點解決學校管理不完善,重"應試教育",輕素質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學率,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作為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重要途徑,加強管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第一,抓好學生的思想品質教育。要改變教學模式,不僅注重教書還要注重育人,除了傳受科學文化知識外,還要進行系統思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育,使智育和德育並重,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第二,切實加強法制教育。教育部門和政法部門要加強聯系,加強協作,根據社會現狀和學生的思想實際,結合法律工作實踐,有針對性地大力加強學生法制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第三,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要加強對教師上課時間以外的管理,加大教學技能培訓力度,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考核不僅要體現在升學率方面,還要體現在學生犯罪率、中、小學生中途輟學率上,增強教師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責任感。另外,還要組織力量加強對校園環境的綜合整治,遏制校園的不良習氣,樹正氣、壓邪氣,大膽管理。

(三)注重修養,善於引導,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與家長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必須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首先,父母要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學習科學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自身的榜樣力量感染和薰陶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起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志向,使他們遠離不良文化,不良習氣,不良少年。其次,家長要積極主動地支持、配合的學校教育工作,多和老師聯絡,溝通,使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也讓老師了解學生在家的思想動態,有利於老師和家長有針性地開展教育,對學生的錯誤思想傾向和不良行為也能及時糾正。另外,有關組織在舉辦婚前培訓班時,應增加培養教育子女的知識,對未來的父母提前進行教育子女的培訓。

『叄』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家庭原因:實施犯罪的未成年人絕大部分在家庭教育上存在問題。在這些家庭中,父母對子女或粗暴教育,棍棒管理或溺愛嬌慣,袒護放縱、姑息遷就,往往使孩子形成嚴重的人格缺陷。

2、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對未成年人成長起著重大作用,不完整的家庭,孩子往往也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和照顧,這些孩子很容易因此變得孤僻、自卑、抑鬱、任性、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3、學校原因:學校收費過重,輟學人數增加,這些過早輟學的孩子走上社會後容易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周邊環境惡劣,許多學校身處鬧市,門前交通混亂。有的學校周圍大量存在網吧、酒吧、歌廳、舞廳等各種娛樂場所,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未成年人正常學習和健康成長。

(3)犯罪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注意事項:

1、學校應努力開闊學生的視野,開展素質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增強身體素質,提升審美能力,鍛煉勞動能力,對社會產生責任感,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產生友情,學會尊重他人,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2、要在未成年人中開展祖國傳統文化的教育,講解古代具有傳統美德的故事,受到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品德,陶冶情操,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3、要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培養成正常人,在犯罪預防中很重要。因此學校和家庭都要重視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質教育,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

4、家庭、學校和社會一定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挫折教育,樂觀生活,勇敢面對失敗,勇於接受失敗,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這樣就會預防走上犯罪的道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未成年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未成年人犯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違法

『肆』 是如何解決犯罪的問題的

在個體心理學的全部研究基礎上,有一個簡單的道理:犯罪分子對他人不感興趣。他們的合作止步在一定程度上,當合作精神消耗殆盡時,他們就會去犯罪。

解決這些犯罪問題方法:

1、必須教會他們合作。同時,要想改變他們,必須要找出他們思考方式的根源,必須發現他們的失敗開始於何處,以及促使他們犯罪的環境。

2、當犯錯誤時,他們會以種種遭遇來為自己的態度辯護。他們有著自己的視聽方式,通常都會漠視那些與自己對人生的解讀不相吻合的事情。因此,如果不能深掘出他們對世界的解讀和自我樹立的觀點背後的因素,並找出這種態度最早期時的形態,那便無法說服他們。

3、犯罪分子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處理問題,我們應該告訴他們在哪裡犯了錯,以及為何會犯錯,也必須鼓勵他們對他人發生興趣並願意合作。

4、我們還應當培養孩子更好地為將來的職業做准備,讓他們更有準備的面對生活,並且有更廣泛的工作選擇。

5、還應該在社會中盡可能消除所有可能誘惑犯罪分子和貧困人群的食物。貧富差距如果過大,會讓低收入者感到不滿,因此,盡量避免高調炫富。

『伍』 政治: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的原因是什麼怎樣解決

原因淺析

犯罪原因,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概念,是指各種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層次、力度及其作用機制所構成的能引起犯罪行為發生和犯罪現象存在與變化的罪因系統。狹義的概念,是指處於犯罪原因系統中,具有較大致罪力量,能夠相對獨立地引起犯罪結果發生和犯罪現象變化的現象及過程。但「犯罪行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現,這些因素既是個別的,又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並且交織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這些因素,就一定會歪曲其性質。」
「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決定性因素,都不能發生犯罪,犯罪的產生不僅要具備許多決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備一定的環境條件、個人的人格特徵,尤其是不同類型犯罪的巨大差異。」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過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我們要對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便探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科學、有效對策。
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這里談的「自身原因」是內因,後面要談的家庭、學校、社會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質的好壞是決定其是否違法犯罪的關鍵。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質不高,抵禦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游手好閑、好逸惡勞、無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嚴得不到滿足,加上法制觀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個性的基礎,正如古人所言:「養不教,父之過。」這主要有幾種情況: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會管,出了問題,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二是子女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性,父母管不了,因為沒有從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對子女喪失信心,不願管,順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離異後,孩子無人管,為了自己而不顧及或無暇顧及孩子,使之浪跡社會;五是父母自身行為不端直接影響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毆。人們總結的一句話:「問題家庭出問題少年」,確實不無道理!前文談到的我所曾承辦的三名未成年人強奸案,三個被告人的家庭都是離異家庭,其共性是對孩子缺乏關愛。法庭教育時,這三個父母都痛哭流涕,說對不住孩子,表示以後要加強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
學校原因
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至關重要。學校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會、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現在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
盡管我國早已確立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也有「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但現在很多學校仍然存在著嚴重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一個地方教育工作的好壞,一個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一個學校領導的政績如何,一個教師的水平怎麼樣,都要由「升學率」來衡量,來體現。學校有快、慢班之分,學習好的學生往往受到青睞,可以吃小灶,學習差的學生則受到歧視和排擠,結果是差距越拉越大。好學生一旦考試落榜,則感前途無望,萬念懼毀;差學生則破灌破摔,厭學、輟學,這兩種情況都容易出現問題。他們一旦流向社會,受到不良因素的誘發和影響,就會發生違法犯罪行為。
2、對學生處分缺乏慎重考慮和處分後對處分生放棄教育。
對違犯校規校紀的學生進行處分,是教育、挽救學生的一種手段,若運用得好,可以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起到警告、震懾作用,使之不敢、不會再犯;若運用不好,則會使受處分的學生產生悲觀、消極情緒,從此自暴自棄,在邪道上越走越遠,從而滑向犯罪的泥潭。一個18歲的黑幫「老大」——王海,在其自述中談到:「有一次上課遲到,老師罰我在教室的角落裡舉磚頭,我心裡發狠就用磚頭一下砸在一張課桌上。 老師上來就踢了我一腳,我和他打了起來。就這樣,我被學校記大過處分。我認真學習的日子也隨之結束了。我和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混在一起,整天尋釁滋事。」
3、法制教育的缺乏或者流於形式。
學校缺乏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違法犯罪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學生不知什麼是違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識,不知法、不懂法,更談不上遵紀守法。前一段時間,筆者辦理的劉×搶劫案,被告人劉×在學校、網吧門口強行向其他學生索要錢財,以滿足其上網消費。他感覺這些都是小事,壓根沒有和犯罪聯系起來。
社會原因
社會不良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現在人們所說的「黃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對青少年的危害尤其為甚!
1、文化市場的「黃色污染」。
低級、庸俗的文化會侵害、腐蝕人們的靈魂。目前,在文化市場上,圖書報刊、音像製品中充斥著大量的封建迷信、兇殺暴力、淫穢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內容,對社會文化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污染。其中,「黃色污染」對青少年的腐蝕則最為嚴重。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3條)明確規定:「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有關主管部門和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可一些游戲廳、歌舞廳、錄像廳、網吧老闆,利慾熏心,貪圖眼前利益,致使一些青少年沉湎於此,心靈遭受毒害,理想被嚴重扭曲,他們為滿足自己的超前消費和感官刺激,而逐步走向犯罪。筆者曾辦過一起趙××姦淫幼女案,趙××只有15歲,就「糟蹋」、姦淫了8名女孩,這些女孩小的僅有4歲,大的才11歲,趙××年紀不大,但卻花樣翻新,手段殘忍,這些都是他看黃色錄像學來的。他經常光顧的錄相廳老闆也因此案被判刑。正像一位中學校長所發的感嘆:「課堂教育一個鍾頭,不頂錄相廳一個鏡頭」,「老師苦口婆心講一天,抵不上學生書攤轉一圈」。
2、以腐敗現象為代表的「灰色污染」。
腐敗現象對下一代的影響亦不可等閑視之。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和走後門拉關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們受家庭環境影響,相信「權大於法」,依靠自己的家庭勢力而違法犯罪,有些是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3、帶有黑社會性質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這幾年來,我國帶有「黑社會」性質(稱之為「涉黑案件」)也越來越多。一些比較具體的宣傳報道,雖然有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過於細致的宣揚和描寫,使一些青少年紛紛模仿,講「哥們義氣」,跪拜結盟,打打殺殺,危害社會。對此,前文已作了例舉。有專家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類少年犯團伙極易發展成為黑社會勢力」。
司法原因
這里主要談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
1、刑事訴訟制度及其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
應該說,我國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朝著民主化、法制化的進程邁出了一大步,但仍存在一些缺漏和尚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比如,「沉默權」的問題,羈押措施的限制和完善,等等。還有,在執行刑訴法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如「刑訊逼供」、「律師會見難」和「超期羈押」等「老大難」問題。這些都可能使受到不公正對待和遭受枉法追究的人,產生逆反、繼而對社會進行抵抗甚至敵視的犯罪心理。對於青少年來說,更容易產生這種心理。由此,加強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權利保障,盡量減少對其羈押,顯得更為重要。
2、監獄的「交叉感染」。
關於「監獄」的致罪性問題,經過犯罪學家的長期研究和討論,其結論應該是肯定的。正如法國當代犯罪學家所指出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包括法國和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執行監禁刑的可悲現狀,驗證了監獄具有致罪性的論斷。」日本犯罪學家研究後指出:「我國現在的監獄勞動,是用極少量的獎金來約束服刑人的身體……其實際用意不過是避免和防止犯人逃跑而已。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犯罪人得以改善和更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現在,已坐過監獄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又成為再犯者,重新回到監獄。」監獄對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則更強。對此,應引起我們的充分注意。

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對策

一般認為,預防犯罪是一個綜合多種力量,運用多種手段,採取多種措施,以防止和減少犯罪及重新犯罪的舉措體系。這是一種廣義的犯罪預防的概念。當代犯罪學的概念更側重於「預防」,即把先於犯罪的實施而採取的有針對性的措施視為預防活動,即更注重「防患於未然」。這也是基於「預防」的本意,「預防」在漢語中的基本詞義就是「事先防備」;在英語中「prevent」也是指「防止」、「妨礙」(24)。這就是從狹義的角度所理解的「預防」的概念:「是指以消除或限制犯罪行為發生的可能性為唯一的或主要目的的各種措施和行為的總稱。」其實筆者以為,我國一向貫徹執行的群防群治、綜合治理的基本刑事政策是正確的,我們既要重視罪前預防,但也不能忽視罪後治理,以防再犯。
青少年犯罪是一個社會問題,其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綜合症」。我們更應依靠全社會的力量,進行綜合治理。正像《聯合國預防少年犯罪准則》(第2條)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預防少年違法犯罪就需要整個社會進行努力;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條)也明確指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針對前文對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試總結以下預防對策:
自身預防
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增加抵禦犯罪感染的能力,應該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盡管他們還處於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較差的階段,但對於真善美與假惡丑還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們應當培養他們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的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當然,這需要和後面要談的家庭預防、學校預防相結合,才能產生好的效果。
家庭預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應從家庭抓起。1980年聯合國第三屆預防犯罪及罪犯處理大會的有關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國家中都是影響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會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種基本形式,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教育子女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養不教,是父母的失職,教子不善,則是父母的罪惡。一個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對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一個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當,能夠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為的產生。
搞好家庭預防,應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質,優化家庭環境。
為人父母者,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愛好,給孩子做好表率。同時,這也是社會有關部門需要做的一項工作,要提高婚姻質量,加強對父母(家長)的培養,不僅要提高這些家長的科學文化知識,並且要教會他們培養、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當,過分溺愛和縱容,不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訓也是深刻的。武漢一酷愛玩網路游戲的16歲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親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錢。母親的臉、腰上被砍了6刀(後經搶救脫離危險)。當他逃離現場時,母親還追著喊:「伢,你把毛線衣穿上,莫凍著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都是嬌慣、縱容種下的苦果。作為父母,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們如何做人,經常觀察、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關心什麼事,結交什麼人,要平等地與他們溝通,多一分體貼,少一些訓斥;多一分愛護,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專橫。對於失足、犯錯誤的孩子,更應給以家庭的溫暖,絕不可棄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應承擔相應責任。
我國《婚姻法》第23條規定:「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規定父母應當履行對未成年子女所承擔的教育義務和預防未成年犯罪的職責,但並未規定父母教育不力所應承擔的嚴厲的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我國《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條只是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由公安機關對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責令其嚴加管教。」「責令其嚴加管教」,但不管教怎麼辦?尤其是對父母已經離異(且已另外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應增加規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罰款」等行政責任,嚴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在英國就有「孩子逃學、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親因為女兒經常逃學,而被判監禁60天,她上訴後,盡管刑期減半,但仍要執行30天的監禁。在九屆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上,有委員就曾提出建議:針對青少年犯罪,建議在法律責任中加入對父母的處罰條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看來,完善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學校預防
學校作為家庭的延伸,對青少年的成長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處在《綜合性預防犯罪措施匯編》第10條中寫到:「學校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兒童的發育成型有許多年是在為了滿足他們的教育和社會化需要而設立的各種機構中度過的。……學校能提供種種機會來倡導社會平等、文化多元性和個人的親密關系,並幫助青少年獲得道德標准、社會技能和公民的責任感。更具體地說,學校能指導學生了解他們應盡的公民義務、犯罪的性質、遵守紀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種種後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況以及預防犯罪的方式。」一個人如果在青少年時期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那麼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情操高尚,對國家、社會有益的人;否則,如果學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違法犯罪。筆者以為,學校的教育工作應該主要做到: 1、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抓好素質教育和品德教育。
「學校應當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以及社會生活指導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1款)要徹底改變長期以來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做法,真正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學校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是第一位的。學校應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培養學生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個高尚的人;然後才是「授業解惑」,傳授各種知識,增強將來為社會服務的本領。那種只「授業」不「傳道」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尤其應注意抓好「後進生」、「雙差生」的教育。對此,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2款明確規定:「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一般來講,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時的「差」,並不代表全面、永遠的差,經過認真細致的工作和教育,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先進生」,成為將來對社會有益的人 或者國家的棟梁之材。
2、努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注重教師政治素質和師德的培養。
「為人師表」!教師對學生的模範表率和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響是終生受益的。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學生懂法,教師必須先學法,要想使學生做好人,教師必須先做好人,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這須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國現已開始實行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應大膽改進教師制度,使教師能進能出,對那些品質低劣、不能為人「師」的人,要及時將其淘汰出局;對於那些歧視學生,動輒體罰學生的教師,要予以嚴厲處罰,直至追究其刑事責任。
3、要抓好學生的法制教育。
學校,尤其是中、小學,法制課要作為必修課,配備專門的法制課教師,不僅要搞好課堂教學,同時還要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豐富多採的法制教育活動。筆者作為三門峽市依法治市講師團的講師曾被邀請到學校給青少年講法制課,結合自己所辦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實際進行講解,反映效果良好。通過這些法制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知道什麼行為是社會提倡和法律允許的,什麼行為是法律禁止的,什麼行為是違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紀守法。
社會預防
社會預防,主要是指凈化社會環境,給青少年創造一個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會環境,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和保護,以控制和減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 加大打擊力度,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黃色」、「灰色」和「黑色」這「三大污染」對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堅決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

閱讀全文

與犯罪的原因和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生心理發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瀏覽:87
海桿串鉤的使用方法 瀏覽:918
月亮的作文說明方法有哪些 瀏覽:67
孕婦過敏快速止癢方法 瀏覽:551
浸種前處理方法有哪些 瀏覽:319
緊急制動閥的使用方法 瀏覽:687
用簡單化學方法鑒別乙烯 瀏覽:206
華為手機不顯示運營商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72
兒童粗線插肩袖計算方法 瀏覽:960
銀杏有多少種食用方法 瀏覽:205
小腿怎麼瘦方法最有效 瀏覽:584
佐家花園最佳防疫方法 瀏覽:976
四線復邊機安裝方法 瀏覽:580
有沒有什麼方法快速找到錢 瀏覽:300
你如何看待紀昌的學習方法 瀏覽:792
怎麼用香皂洗臉的方法 瀏覽:137
目前減肥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695
籃球基本技巧及訓練方法 瀏覽:464
汽車離線使用方法 瀏覽:868
有哪些預防方法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