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塊體石料的孔隙率和碎石的孔隙率如何測試
孔隙率是塊狀材料中孔隙體積與材料在自然狀態下總體積的百分比,它以P表示。孔隙率P的計算公式為:
(1)渣石料孔隙率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孔隙率可分為兩類:多孔介質中相互連通的微孔隙總體積與多孔介質外部體積之比稱為有效孔隙率,用e表示;多孔介質中所有相互連接且互不相容的微孔的總體積與多孔介質外部體積之比稱為絕對孔隙率或總孔隙率,用t表示。
孔隙率通常是指有效孔隙率,但它易於書寫,通常以phi的形式直接表示。多孔性與多孔介質中固體顆粒的形狀、結構和排列方式有關。
⑵ 岩石的孔隙度如何測量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體積 (或岩石中未被固體物質充填的空間體積)與岩石總體積 的比值.
孔隙度的測定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用的是小塊的岩芯或岩屑(鑽探後取岩樣).此外,還有幾種估計孔隙度的定性方法:電測、放射性測井、微電極測井等.
⑶ 岩石孔隙度的測量方法
你說的是總開孔隙率不?一般不易直接測得,通過其它參數換算,總開孔隙率=岩石天然密度X飽和吸水率X100%
⑷ 碎石路基孔隙率檢測步驟
用水袋法,路基挖坑,將挖出的碎石稱重,除以碎石的實際容重就是挖出的碎石的體積。用水袋將坑填平,稱填滿的水重就得出水體積,也就是坑的體積。孔隙率=1-碎石體積除以坑體積。
⑸ 塊狀石材的孔隙率和碎石的孔隙率是如何測試的了解它們各有什麼工程意義
裝在定體積的容器中,加水。測量等加入多少水,就得出孔隙率了。
塊狀石材則是浸水浸透,然後測量質量變化,根據吸水的質量,測量孔隙率。
意義:有了孔隙率,才能計算石材本身密度;才知道緻密情況;對級配,對夯填都有意義。
⑹ 請問:路基石料壓實後,檢測孔隙率試驗常用的方法、試驗表格
一般是聯系專業試驗室檢測,一是可信度高,二是省力。
如果自己做的話,可參考《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J 051-93)
一般有灌砂法、核子法、灌水法等檢測方法。詳細的操作方法在規程或網上都能查到,就不復制了。
⑺ 石方路基孔隙率怎麼檢測和計算
孔隙率(n)檢測有兩種方法:灌水法試驗和灌砂法試驗。(1)灌水法檢測儀器本試驗採用儀器設備包括:儲水筒、台秤、塑料薄膜袋(由聚氯乙烯薄膜製成)、水準尺、鋼捲尺、鐵鍬、盛土容器等。現場檢測1)將選定試驗坑位置處的地面鏟平,其面積略大於試驗坑直徑150mm,按試坑直徑劃出坑口輪廓線,在輪廓線內下挖至要求深度200mm處,邊挖邊將挖出的土放入盛土容器內,稱土的質量,然後取代表性土樣測定含水率。2)試坑挖好後,將大於試坑容積的塑料薄膜袋沿坑底、坑壁緊密相貼,到地面後翻開袋口,袋口周圍用重物壓牢固定。3)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打開儲水筒的注水管,讓水緩緩流入坑內塑料薄膜內。當袋內水面上升到接近坑口地面時將水流調小,待水面與坑口地面齊平時立即關閉注水管,持續3~5min,記錄儲水筒內水位的高度。如袋內出現水面下降時,應另取塑料薄膜重做試驗。(2)灌沙法檢測儀器本試驗採用儀器設備包括:密度測定器(包括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天平、土樣篩、標准砂、小鐵鍬、小鐵鏟、盛土容器等。現場檢測1)稱土的質量,然後取代表性土樣測定含水率,方法同灌水法1)。2)向容砂瓶內灌滿標准砂,關閥門,稱灌滿標准砂的密度測定器的總質量。3)將密度測定器倒置於挖好的坑口上,打開閥門,使密度測定器內的標准砂流入坑內,當密度測定器內標准砂停止流動時關閉閥門。稱密度測定器和剩餘標准砂的質量,並計算灌滿試坑所用標准砂的質量。計算方法n1=(1- )×100%式中:n1:用顆粒密度計算求得的孔隙率; :土的干密度(g/cm3); :土的毛體積密度(g/cm3)。
⑻ 岩石孔隙度、密度的測定
用地震方法來確定岩層的孔隙度,密度時,要密切結合測井資料。
1.孔隙度的測定
根據聲波測井資料,可以求出岩石的孔隙度φ。由時間平均方程可寫出下式:
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
當岩石骨架成分和孔隙流體的性質已知時,Δtf和Δtm為常量,孔隙度就可求得。
在有井控制的情況下,利用已知井的孔隙度的資料,對層速度進行標定,便可依據層速度與孔隙度的關系來確定井以外地震資料中的孔隙度。
2.密度的測定
通過地震岩性模擬可以反演地震波的層速度和密度。當然,通過密度測井也可以求得密度資料。
Gardner等在不考慮孔隙充填物影響的情況下,統計了大多數岩石的速度與密度的關系,結果發現兩者有相似性的關系,得出了密度與縱波速度的經驗公式:
地震勘探
其中密度的單位為g/cm3,速度單位為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