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檢測土壤是否中毒
1.水分:燃燒失重法,利用酒精燃燒產生的高溫,蒸發土壤中的水份,通過失水量計算土壤中的水分。
2.有機質:通過硫酸—重鉻酸鉀與水稀釋熱氧化土壤中的有機質後生成的三價鉻離子的量的顏色進行比色測試。
3.有效氮、磷鉀養分
應用聯合浸提劑提取土壤中的有效氮、磷、鉀後,氮應用靛酚藍比色法、磷用鉬銻抗比色、鉀用四苯硼鉀比濁法進行測定。中性、石灰性土聯合浸提劑(北方)的各試劑作用如下:
H20:主要浸提氨態氮;Na2SO4:主要浸提硝態氮
NaOAc:主要浸提速效鉀;NaHCO3:主要浸提速效磷
酸性土聯合浸提劑(南方)的各試劑作用如下:
H20:主要浸提氨態氮:NaF:主要浸提速效磷;
Na2S04:主要浸提硝態氮;EDTA:主要浸提鉀及微量元素Na0Ac:主要浸提速效鉀
(二)操作方法(針對YN型土壤肥料測定儀)
1.水分測定
(1)燒前鋁盒重W1。
(2)樣品(約5g)+鋁盒重W2。
(3)加5~10ml酒精灼燒,待熄滅後再加5ml酒精灼燒,熄滅後樣品+鋁盒重W3。
(4)計算公式: 水分(%)=(w2-w3)÷(W3-W1)×100%
2.pH測定
25g樣+25ml水,攪拌,靜置半小時後用pH試紙測定。
3.有機質測定
(1)空白液制備:吸取水3ml,重鉻酸鉀溶液10ml,濃硫酸10ml至100ml三角瓶中,搖動半分鍾後25℃以上靜置20分鍾,再加水25ml,吸取10ml於另一三角瓶中,加入緩氧化劑2.5ml,搖勻備用。
(2)標准液制備:吸取0.5%的碳標准溶液3ml,其餘同空白液制備。
(3)待測液制備:稱取土壤1g加入三角瓶後加水3ml,其餘同空白液制備後過濾。
(4)比色:①選擇濾光片數值為4,置空白液與光路中,依次按「比色」鍵,功能切換至1,調整顯示至100%。②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3,置標准液於光路中,按調整鍵使液晶顯示值為26。⑧置待測液於光路中,此時顯示的讀數即為有機質含量(‰)。
4,速效養分的測定
(1)速效養分待測液的制備:稱取土壤2.5g至100ml三角瓶中,加入土壤浸提劑25ml,震盪5分鍾,過濾於三角瓶中。
(2)速效磷的測定:分別吸取浸提劑1m1,土壤標准液1ml,土壤待測液1ml於三個小玻璃瓶中,再各加入2ml水,然後依次加入土壤速效磷掩蔽劑5滴,土壤速效磷顯色劑5滴,土壤速效磷還原劑1滴,搖勻,10分鍾後轉移到比色皿中測定。①空白液濾光片選擇6,功能切換至1,調整顯示至100%。②標准液功能切換至3,調整顯示至24。③測定待測液,儀器顯示值即為速效磷含量(mg/kg)。
(3)速效鉀的測定:分別吸取浸提劑2ml,標准液2ml,待測液2ml於3個小玻璃瓶中,依次加入土壤速效鉀掩蔽劑2滴,土壤速效鉀助掩蔽劑6滴,土壤速效鉀濁度劑4滴,搖勻,立刻轉移到比色皿中測定。①空白液濾光片選擇6,功能切換至1,調整顯示至100%。②標准液功能切換至3,調整顯示至140。③測定待測液,儀器顯示值即為速效鉀含量 (mg/kg)。
5.試劑配製
(1)土壤浸提劑的配製:取北方土壤浸提劑一袋,溶解後定容至500mL。
(2)重鉻酸鉀溶液的配製:取重鉻酸鉀8g,溶解後定容至100mL。
(3)0.5%碳標准溶液的配製:取葡萄糖粉一袋,加水40ml,濃硫酸10ml,定容至 100ml。
(4)土壤混合標准液的配製:吸取:土壤混合標准液(儲備液)1ml,用土壤浸提劑稀釋至100ml。
(5)有機質緩氧化劑的配製:取有機質緩氧化劑10g,加水l0mL,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後取上層清液。最好隨用隨配。
二、M3測定法
(一)基本原理
有效磷、鉀、鈣、鎂、鐵、錳、銅、鋅、硼:聯合浸提劑中的0.2mol/LHOAc—0.25mo1/L。NH4N03形成了pH 2.5的強緩沖體系,並可浸提出交換性—K、Ca、Mg、Na、Mn、Zn等陽離子;0.015mol/LNH4F—0.013mol/LHN03可調控P從Ca、Al、Fe無機磷源中的解吸;0.001mol/LEDTA可浸出螯合態Cu、Zn、Mn、Fe等。因此M3法一次浸提,可提取土壤中的有效磷、鉀、鈣、鎂、鐵、錳、銅、鋅、硼等多種養分。提取出的磷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鉀、鈣、鎂、鐵、錳、銅、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硼用姜黃素比色法測定,有效氮:有效氮包括氨態氮和硝態氮,用2mol/LKCI提取,提取的氨態氮用靛酚藍比色法測定,硝態氮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波長210nm處直接測定。
(二)操作方法
1.有效磷、鉀測定
(1)浸提:量取2.50ml風干土壤(過2mm尼龍篩)於塑料杯中,加入25.OmlMehlIch3浸提劑,在攪拌器上攪拌5分鍾。然後干過濾,收集濾液於50.0ml塑料瓶中。整個浸提過程應在恆溫條件下進行,溫度控制在25±1℃。
(2)定量:測磷時,准確吸取2.00~10.00ml土壤浸出液(依肥力水平而異)於5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約30ml,加入5.00ml鉬銻抗試劑顯色,定容搖勻。顯色30分鍾後,在880nm處比色。如冬季氣溫較低時,注意保持顯色時溫度在15℃以上,最好在恆溫室內顯色,以加快顯色速度。測定的同時做空白校正。
工作曲線:准確吸取5mg/L P標准溶液0、1.00、2.00、4.00、6.00、8.00ml,分別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約30ml,加入5.00ml鉬銻抗試劑顯色,定容搖勻。顯色30分鍾後,在880nm處比色。
測鉀時,直接用M3浸出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 工作曲線: 准確吸取l00mg/L K標准貯備液0、1、2.5、5,10、15、20ml,分別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Mehlich 3浸提劑定容,搖勻,即得0、2、5、10、20、30、40mg/L。
K標准系列溶液。
2.有效氮的測定
(1)浸提:於塑料杯中,加入50.0mL2mol/LKCl浸提劑,在攪拌器上攪拌5分鍾。然後干過濾,收集濾液於50 ml塑料瓶中。
(2)定量:測氨態氮時,取3 ml,濾液,加入4ml。鹼性苯酚溶液於樣品杯中,再加入10ml次氯酸鈉溶液,放置3min後,用分光光度計在630nm處比色測定。同時做空白校正。
工作曲線:准確吸取1000mg/LNH4—N標准溶液0、0.5、1.0、2.0、4.0ml,分別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搖勻。
測硝態氮時,吸取10mL。濾液在,分別在21Onm和275nm處測讀吸光度。A210足N03—和以有機質為主的雜質的吸光度;A275隻是有機質的吸光度,因為N03—在275nm處已無吸收。但有機質在275nm處的吸光度比在210nm處的吸光度要小R倍,故將A275校正為有機質在210nm處應有的吸光度後,從A210中減去,即得N03—在210nm處的吸光度(⊿A)。不同地區有不同的R值,一般取3.6。
『貳』 姜黃與黃姜的區別
黃姜又名穿地龍,土名啞邊姜,學名盾葉薯蕷,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其塊莖有較高的葯用和化工價值,經過加工可提煉皂素、雙稀等醫葯、化工用品,是激素類葯物必不可少的成份,被喻為「激素之母」,並廣泛應用於化妝、保健、避孕鎮痛、麻醉等類葯物,是一種市場需求較為穩定的葯材。
姜黃出自《唐本草》:姜黃,葉、根都似鬱金,花春生於根,與苗並出,入夏花爛無子。根有黃、青、白三色,其作之方法與鬱金同爾。西戎人謂之蒁葯。其味辛少苦多,與鬱金同,惟花生異耳。《本草綱目拾遺》:姜黃真者是經種三年以上老薑。
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根節堅硬,氣味辛辣,種姜處有之,終是難得。西番亦有來者,與鬱金、蒁葯相似,如蘇敬所附,即是蒁葯而非姜黃,蘇不能分別二物也。又蒁味苦溫,主惡氣疰忤心痛,血氣結積。蘇雲姜黃是蒁,又雲鬱金是煙蒁。夫如此,則三物無別,遞相連名,總稱為蒁,功狀則合不殊。
今蒁味苦色青;姜黃味辛,溫,無毒,色黃,主破血下氣,溫不寒;鬱金味苦寒,色赤,主馬熱病,三物不同,所用各別。《本草圖經》:姜黃,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謹案鬱金、姜黃、蒁葯,三物相近,蘇恭不細辨,所說乃如一物。
都下近年多種姜,往往有姜黃生賣,乃是老薑,市人買生啖之,雲治氣為最,醫家治氣葯大方中,亦時用之。《本草蒙筌》:鬱金、姜黃兩葯,實不同種。鬱金味苦寒,色赤,類蟬肚圓尖;姜黃味辛溫,色黃,似姜瓜圓大。《綱目》:姜黃,近時以扁如乾薑形者為片子姜黃,圓如蟬腹形者為蟬肚鬱金,並可浸水染色,蒁形雖似鬱金,面色不黃也。
『叄』 果樹葉片營養狀況的分析要怎樣測定
近些年來,在部分高校科研單位開展了果樹葉片營養狀況分析測定工作,作為果樹營養診斷和提供果樹施肥指導的依據之一和輔助手段之一。
但由於果樹各營養生長發育階段的葉片營養狀況不同,果樹葉片營養狀況分析如何才能正確反映果樹的營養需求,果樹葉片營養狀況分析測定結果如何與果樹營養診斷和提供果樹施肥指導取得較為緊密的相關性,這項工作仍在不斷完善中。
①葉片采樣:採集果樹葉片時,要求採集葉片樣品的時期、標准等條件基本一致,即使是同一個果樹園內,也要求選擇品種、砧木、樹齡、樹勢以及園地的土壤類型等條件基本一致的植株上采樣,以降低測定結果的誤差。
②采樣時間:由於果樹各營養生長發育階段的葉片營養狀況不同,不同生長時期的葉片營養水平與果樹整個個體生長關系較大,因此,果樹葉片采樣具體時間可根據不同水果品種的物候期而定。如為了得出采果肥的需求量,可在水果作物果品採摘收獲後至第一次施肥(有的地區稱為采果肥)前採集葉片樣品,幼樹及未掛果果園,應在清園擴穴施肥前採集。③采樣方法:採集果樹葉片樣品要隨機進行,通常要採集果樹樹冠外圍中部發育中等的5~7月齡的春梢營養枝,從基部數起,第四片以上的葉片作為葉樣。④葉片數量:在採集果樹葉片樣品時,採用對角線方法在每一個采樣單元選擇25株果樹,摘取4個方向葉片,每株4片葉,共採集100片葉。
⑤樣品處理:在採集果樹葉片後,要及時對葉片進行處理。首先是沖洗果樹葉片,去除果樹葉片上的污物、灰塵。
如果是測定氮、磷、鉀、鈣、鎂等大、中量元素,先用清水或肥皂水將葉片清洗干凈後,用蒸餾水漂洗2~3次即可;如果是測定微量元素,則需先將葉片放在3%的鹽酸溶液中浸泡2分鍾,接著用清水沖洗,再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漂洗至中性為止。⑥樣品制備:將清洗干凈的葉片樣品放在烘箱中,在105℃下烘15~20分鍾進行殺酶處理,然後在70~90℃下烘乾。烘乾後的葉片再進行研磨,研磨的細度必須保證大多數的顆粒能通過60目(孔徑0.25毫米)的尼龍篩。如果是分析測定大、中量元素,一般用瓷研缽進行研磨即可;如果是分析測定微量元素,要選擇避免不含微量元素污染的研磨器,最好選用瑪瑙磨具進行研磨。⑦測定方法:測定方法與土壤養分測定方法相同。目前各元素的測定方法很多,通常氮用凱氏定氮法,磷用鉬藍比色法,鉀、鈣、鎂、鐵、銅、鋅等元素用原子吸收法,硼用姜黃素比色法。
『肆』 乳腺癌怎麼治療好的呢
近日,美國FDA批准Piqray(Alpelisib)葯片,與內分泌治療葯物氟維司群(Fulvestrant)聯合,用於治療絕經後女性及男性特定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
些患者為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並攜帶PIK3CA突變,在內分泌治療時或之後出現進展。這也是FDA批準的首個PIK3抑制劑。
同時,FDA還批准了配套診斷測試therascreen PIK3CA RGQ PCR試劑盒,用於組織或液體活檢中的PIK3CA突變。使用液體活檢的therascreen測試陰性患者應接受腫瘤活檢,以明確PIK3CA突變情況。
晚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耐葯
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腫瘤已擴散到乳腺以外的其他器官,通常是骨骼、肺部、肝臟或大腦。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目的在於維持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約70%的乳腺癌患者為激素受體陽性,癌細胞生長通常依賴激素活性,因此,內分泌治療(也稱抗激素治療)是這類患者主要的治療手段。國內外指南和共識均指出,這類患者應優先推薦內分泌治療。然而,隨著內分泌治療的發展,耐葯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PI3K通路的改變是腫瘤惡化、疾病進展和發生治療耐葯的最常見原因。大約40%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攜帶PIK3CA基因突變。Piqray的獲批給這些患者帶來了新的選擇。
「Piqray是第一個被證明對此類乳腺癌患者具有臨床益處的PI3K抑制劑。」FDA腫瘤卓越中心主任、FDA葯物評價和研究中心血液和腫瘤產品辦公室執行主任Richard Pazr博士評價道,「在癌症治療中,針對患者特定基因突變或生物標記物的精準醫療越來越普遍。配套診斷測試則有助於腫瘤專家選擇可能受益於這些靶向治療的患者。」
SOLAR-1臨床試驗
一項名為SOLAR-1的隨機臨床試驗驗證了Piqray的療效。該試驗招募了572名絕經後婦女及男性HR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其腫瘤在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劑期間或之後發生進展。結果表明,攜帶PIK3CA突變的患者在接受氟維司群治療時額外添加Piqray,可顯著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FS),中位PFS分別為11個月和5.7個月。無PIK3CA突變患者的PFS無顯著差異。
Piqray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血糖水平升高、肌酐增加、腹瀉、皮疹、血液中淋巴細胞計數減少、肝酶升高、惡心、疲勞、紅細胞計數低、胰腺分泌的脂肪酶增加、食慾下降、口炎、嘔吐、體重減輕、低鈣含量、aPTT延長(即凝血時間比正常時間長)和脫發等。
FDA建議,在患者服用Piqray時,醫生應注意監測嚴重過敏反應(不耐受)。此外,應警告患者可能發生嚴重的皮膚反應,如導致皮膚或嘴唇和牙齦等黏膜脫皮或起泡的皮疹。對於有嚴重皮膚反應史的患者,如Stevens-Johnson綜合征、多形性紅斑或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不建議給予Piqray治療。
Piqray是實時腫瘤學審查(RTOR)試點計劃批準的第一個新分子實體新葯申請(NDA),並被授予優先審查稱號。
『伍』 水質硼的測定姜黃素法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鋅GB/T 7467 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水質 總汞的測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丁7479 水質 銅、鎘的測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丁7484 水質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 GB/T 7485 水質 總砷的測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 GB/T 7486 水質 氰化物的測定 第一部分 總氰化物的測定 GB/T 7488 水質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 稀釋與接種法 GB/T 7490 水質 揮發酚的測定 蒸餾後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4 水質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 GB/T11896 水質 氯化物的測定 硝酸銀滴定法 GB/T11901 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 GB/T11902 水質 硒的測定 2、鉛,3—二氨基萘熒光法 GB/T 11914 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 GB/T11934 水源水中乙醛
『陸』 硼砂和硼酸混合液中,各組分濃度的測定 帶上原理方程最好
可參考 《食品中硼酸(硼砂)的測定方法研究及其應用》
你把「食品中硼酸(硼砂)的測定方法研究及其應用」達到網路搜索,豆丁網的那個就是.
1.採用干灰化法處理食品樣品.
2.建立灰化一姜黃素分光光度法:改進GB/T8538.1995姜黃素分光光度法的 水分蒸干步驟和脫水溫度,研究方法的標准曲線、線性范圍、精密度和准確度等,並與GB/T8538.1995姜黃素分光光度法進行比較.
3.建立EHD萃取.姜黃素分光光度法:研究配合物吸收光譜曲線,萃取時 間,顯色時間,方法的標准曲線,線性范圍、最低檢出濃度、精密度和准確度等,並對灰化一EHD萃取一姜黃素分光光度法、EHD直接萃取.姜黃素分光光度法與GB/T8538.1995姜黃素分光光度法檢測結果進行多重比較.
4 .建立3一甲氧基-甲亞胺H法:研究配合物吸收光譜血線,緩沖溶液的影 響,pH值的影響,顯色劑用量的影響,配合物穩定性,溫度的影響,干擾實驗,標准曲線,線性范圍,最低檢出濃度,精密度和准確度等,並與GB/T8538.1995 姜黃素分光光度法進行比較.
5.選用EHD萃取一姜黃素分光光度法,對醬油中硼酸本底值含量進行調查,對醬油中硼酸來源進行研究.
『柒』 怎樣識別姜黃
別名 毛薑黃、姜黃。
來源 為姜科植物姜黃Curcuma longa L.的根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葉2列,長橢圓形,長20~40cm,寬6~15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柄。花莖由葉鞘內抽出,穗狀花序圓柱狀;櫻部苞片粉紅色,下部的綠色,內含數花;花萼綠白色,具3鈍齒;花冠漏斗形,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上面1片較大,長圓形,略成兜狀;唇瓣長圓形,3淺圓裂,黃色;葯隔基部有距。蒴果膜質,球形。花期8~11月。
栽培 主產四川、福建、廣東、江西。
採制 冬季或早春採挖,洗凈,除去細根,煮或蒸至透心,曬干。
性狀 根莖卵圓形、圓柱形或紡錘形,有的叉狀分枝,長2~5cm,直徑1~3cm。表面深黃色,有皺縮紋理和留有葉痕的明顯的環節,並有圓形分枝痕及須根痕。質堅實,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狀,有蠟樣光澤,內皮支環紋明顯,維管束呈點狀散在。氣香特異味苦、辛。
功能主治 行氣破瘀,通經止痛。用於胸脅刺痛、經閉、症瘕、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
【英文名】 RHIZOMA CURCUMAE LONGAE
【別名】黃姜、毛薑黃、寶鼎香、黃絲鬱金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姜黃Curcuma longa L.的乾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時採挖,洗凈,煮或蒸至透心,曬干,除去須根。
【製法】除去雜質,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卵圓形、圓柱形或紡錘形,常彎曲,有的具短叉狀分枝,長2~5cm,直徑1~3cm。表面深黃色,粗糙,有皺縮紋理和明顯環節,並有圓形分枝痕及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內皮層環紋明顯,維管束呈點狀散在。氣香特異,味苦、辛。
編輯本段鑒別
(1)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為1 列,細胞扁平,壁薄。皮層寬廣,有葉跡維管束;外側近表皮處有6~8列木栓細胞,扁平,壁薄,排列較整齊;內皮層細胞凱氏點明顯。中柱鞘為1~2列薄壁細胞;維管束有限外韌型,散列,近中柱鞘處較多,向內漸減少。薄壁細胞含油滴、澱粉粒及紅棕色色素。
(2) 取本品粉末少量,置濾紙上,滴加乙醇與乙醚各1 滴,待干,除去粉末,濾紙染成黃色,加熱硼酸飽和溶液1 滴,則漸變為橙紅色,再加氨試液1 滴,則變成藍黑色,後漸變為褐色,久置,則又變為橙紅色。
【含量測定】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7.0%(ml/g) 。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肝經。
【功能主治】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用於胸脅剌痛,閉經,癓瘕,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
【用法用量】 3~9g ;外用適量。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葯典》
編輯本段臨床應用
1.治心疼(《奇效良方》)治心疼:姜黃、玄索、乳香、沒葯。上各等分為末,好酒用一盞,(心疼如手捉,一方用水煎)。每服6g,不拘時溫酒調服。方中姜黃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為君葯。
2.姜黃散(《雜病源流犀燭》)治風熱蟲牙痛:姜黃、細辛、白芷。上為末,擦牙,須臾吐出,鹽湯漱口。方中姜黃止痛,為君葯。
3.瑞金散(《婦人良方大全》)治婦人血氣樶痛,月經不行,經先嘔吐疼,及月信不通:姜黃120g,牡丹皮、莪術、紅花、桂心、當歸、芍葯、川芎、延胡索各15g。上為末,每服6g,水一盞,酒三分,煎七分溫服。方中姜黃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為君葯。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
姜黃醇或醚提取物、姜黃素和揮發油灌胃,對實驗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都有明顯的降血漿總膽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並能降低肝膽固醇,糾正a-和B-脂蛋白比例失調,但對內源性膽固醇無影響;對降血漿甘油三酯的作用更為顯著,能使血漿中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高蔗糖飲食能引起大鼠產生高脂血症,姜黃素能對抗此高脂血症產生。灌胃姜黃素能降低肝重,減少肝中甘油三酯、游離脂肪酸、磷脂含量及血清總甘油三酯、VLDL+LDL甘油三酯,HDL甘油三酯、VLDL+LDL膽固醇和血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提高血清總膽固醇和HDL膽固醇含量。用肝勻漿體外保溫法,以14C-醋酸為底物試驗,初步結果表明,姜黃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2.抗腫瘤作用:
用鼠Dalton氏淋巴腹水瘤細胞進行組織培養及在體實驗,姜黃醇提物能抑制癌細胞生長。在0.4mg/ml時能抑制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生長,並對淋巴細胞和Dalton氏淋巴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並能減少動物腫瘤的生長,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黃素。在巴豆油促進下,7,12-二甲基苯蒽能誘發小鼠產生乳頭癌,姜黃素可明顯減少在此情況下乳頭癌產生的機會,也能抑制由2O-甲基氯蒽誘導的腫瘤形成。姜黃素還能減少突變原致癌的可能性。姜黃素還能抑制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的誘癌作用。當局部應用10μmol/L姜黃素時,對由5nmol/L TPA 誘發的鳥苷酸脫羧酶活性的抑制率達91%;10μmol/L的姜黃素與2nmol/L的TPA-起局部應用,對TPA激發的3H-胸腺嘧啶嵌合入表皮DNA中的抑制率為49%,其抑制率與濃度有關。因此,姜黃素可能作為一種抗癌劑。
3.抗炎作用:
姜黃素能對抗角義菜膠誘發的大鼠腳趾腫脹,在30mg/kg范圍內有劑量依賴性,而劑量在60mg/kg 時,則抑制這種抗炎作用。姜黃素鈉可逆地抑制尼古丁、乙醯膽鹼、5-羥色胺、氯化鋇及組胺誘發的離體豚鼠回腸收縮,類似於非固醇類抗炎葯。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體外試驗,姜黃素百分之一濃度時,對細球菌(Micrococuspyogenesvar. Aureus)有抑製作用。揮發油有強力抗真菌作用。姜黃能延長接種病毒小鼠的生存時間。
5.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姜黃素靜脈注射對血壓無明顯影響,對腎上腺素、組胺和乙醯膽鹼引起的血壓亦無明顯影響。用姜黃素灌胃能對抗垂體後葉素靜脈注射引起的大鼠心電圖S-T、T波變化,灌胃還能增加小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姜黃素對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有明顯影響,正常人體外實驗姜黃素濃度為1×10(-4)mol/L,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為35.4%(P<0.01)。大鼠灌胃 5天後(劑量分別為20、40、60、80mg/(kg.天)與對照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減弱,血漿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天)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強,抑制率為34.6%(P<0.05)。繼續增加給葯量,抑製作用未見進行性增強。在低切變率(37.5秒-1)條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漿粘度作用顯著,而高切變率(150秒-1)時,無顯著性差異。
6.利膽作用:
姜黃提取物、姜黃素、揮發油、姜黃酮以及姜烯、龍腦和倍半萜醇等,都有利膽作用,能增加膽汁的生成和分泌,並能促進膽囊收縮,而以姜黃素的作用為最強。
7.對終止妊娠的作用:
姜黃製成100%(生葯1g/ml)和200%水煎劑。小鼠在妊娠早期(6-7天)、中期(10-14天)和晚期(16-18天)分別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黃水煎劑10g/kg,每日1次,連續2天。早、中期妊娠小鼠在給葯1次後,次日清晨可見陰道出血,解剖可見子宮內有壞死、變性胚胎,晚期妊娠小鼠在給葯1次後,大部分在24小時內娩出小鼠。表明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給葯對小鼠各期妊娠都有明顯作用(口服50g/kg無效),終止妊娠率為90-100%,而對照組胚胎發育正常。家兔於妊娠早期(8-10天)、中期(13-15天)和晚期(23-25天)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黃水煎劑8g/kg,每日1次,連續2-3天,8隻早期妊娠家兔和4隻中期妊娠家兔全部終止妊娠,4隻晚期妊娠家兔亦全部流產。對照組6隻家兔全部正常妊娠。以未成熟小鼠子宮增重法,測定姜黃的雌激素與抗雌激素活性,表明姜黃水煎劑10g/kg 腹腔注射 或 皮下注射無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姜黃10g/kg所致的終止動物早期妊娠作用可被黃體酮(1mg/鼠)拮抗,姜黃10g/kg還可明顯抑制假孕小鼠創傷性子宮蛻膜瘤的生長,因此推測姜黃引起動物早期流產作用的機理,可能是由於它具有抗孕激素活性和宮縮作用。
姜黃粉依次用石油醚、95%乙醇和水提取物,於妊娠第l-7天連續灌胃,三種提取物的劑量為100mg/kg時,對雌性大鼠的終止妊娠率分別為100,70和100%。出生的幼鼠無畸形。上述3種提取物對硫酸銅誘發的兔排卵均無影響。
8.抗氧化作用:
以NIH小鼠腦、心、肝、腎、脾等器官製成一定濃度勻漿液,以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成過氧化脂質時,過氧化脂質很快又轉變成丙二醛,在加熱條件下丙二醛與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生成紅色化合物的原理進行檢測,結果姜黃素對五大臟器的脂質過氧化作用都有明顯對抗作 用。各臟器勻漿濃度分別為,腦3.39%,心1.16%,肝(1)3.97%,肝(2)3.94%,腎2.08%,脾1.67%;姜黃素劑量(mg/100ml)分別為,腦0.31-0.123,心20.4-0.8,肝(1)20.4-0.8,肝(2)0.8-0.128,腎20.4-0.8,脾0.8-0.123,與空白對照比較,除脾中劑量0.32、低劑量0.123P>0.005,腦高劑量0.32 P<0.01外,其餘均為P<0.001。亦有報道,姜黃素 和4-Hydroxycinnamoyl(geruloyl)methane,bis(4-Hydroxycinnamoyl)methane均有抗氧作用,以姜黃素最好,對亞油酸的空氣氧化的50%抑制濃度為1.83×10(-2)%(硫巴比妥值)和1.15×10(-2)%(過氧化物值),均高於維生素E。
9.光效應作用:
姜黃素在通常情況下殺菌能力較弱,但當給於光照射時,微克量的姜黃素就顯示出很強的光毒性反應。革蘭氏陰性菌對於姜黃素光毒性的抵抗力比革蘭氏陽性強。姜黃素的這種光毒性只有在有氧情況下才能產生。因此姜黃素可能作為一種光敏化葯物應用於牛皮癬、癌症、細菌和病毒性疾病的光療。姜黃素還能對易光解的葯物起穩定的作用。如對硝苯吡啶的光穩定作用特別強,使它半衰期延長6倍,可增強其療效。
10.其它作用:
姜黃素可抑制PGS的生物合成。姜黃還可殺蠅。姜黃的氯仿和乙醚提取物體外對發癬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有抑製作用。Turmeronol A和B可抑制大豆脂氧合酶,其IC50分別為16和19μmol/L。這二種化合物在-200ppm濃度時可防止亞油酸的自動氧化。
編輯本段中葯化學成分
根莖含姜黃素類化合物:姜黃素(curcumin),對,對-二羥基二桂皮醯甲烷(p,p-dihydroxydicinnamoyl methane),即雙去甲氧基姜黃素(bisdemethoxycurcumin),對-羥基桂皮醯阿魏醯基甲烷(p-),即去甲氧基姜黃素(demethoxycurcumin),二氫姜黃素(dihydrocurcumin);倍半萜類化合物:姜黃新酮(curlone),姜黃酮醇(turmeronol)A、B,大牻牛兒酮-13醛(germacrone-13-al),4-羥基甜沒葯-2,10-二烯-9-酮(4-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4-甲氧基-5-羥基甜沒葯-2,10-二烯-9-酮(4-methoxy-5-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2,5-二羥基-甜沒葯-3,10-二烯(2,5-dihydroxybisabola-3,10-diene),原莪術二醇(procurcumadiol),莪述雙環烯酮(curcumenone),去氫莪述二酮(drhydrocurdione),(4S,5S)-大牻牛兒酮-4,5-環氧化物[(4S,5S)-germacron-4,5-epoxide],α-姜黃酮(α-turmerone),甜沒葯姜黃醇(bisacurone),莪述烯醇(curcumenol),異原莪述烯醇(isoprocurcumenol),莪述奧酮二醇(zedoaronediol),原莪述烯醇(procurcumenol),表原莪述烯醇(eiprocurcumenol),4,5-二羥基-甜沒葯-2,10-二烯(4,5-dihydroxybisabola-2,10-diene);酸性多糖:姜黃多糖(utonan)A、B、C、D。揮發油(4.2%),其主要成分有姜黃酮,芳香-姜黃酮(arturmerone),姜黃烯(curcumene),大牻牛兒酮(germacrone),芳-香姜黃烯(ar-curcumene),桉葉素(cineole),松油烯(terpinene),莪術醇(curcumol),莪述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述二酮(curdio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檸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丁香烯(caryophyllene),龍腦(borneol)等。還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膽甾醇(cholesterol),脂肪酸及金屬元素鉀、鈉、鎂、鈣、錳、鐵、銅、鋅等,鋅/銅=3.7。
編輯本段考證
出自《唐本草》:姜黃,葉、根都似鬱金,花春生於根,與苗並出,入夏花爛無子。根有黃、青、白三色,其作之方法與鬱金同爾。西戎人謂之蒁葯。其味辛少苦多,與鬱金同,惟花生異耳。
1.《本草綱目拾遺》:姜黃真者是經種三年以上老薑。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根節堅硬,氣味辛辣,種姜處有之,終是難得。西番亦有來者,與鬱金、蒁葯相似,如蘇敬所附,即是蒁葯而非姜黃,蘇不能分別二物也。又蒁味苦溫,主惡氣疰忤心痛,血氣結積。蘇雲姜黃是蒁,又雲鬱金是煙蒁。夫如此,則三物無別,遞相連名,總稱為蒁,功狀則合不殊。今蒁味苦色青;姜黃味辛,溫,無毒,色黃,主破血下氣,溫不寒;鬱金味苦寒,色赤,主馬熱病,三物不同,所用各別。
2.《本草圖經》:姜黃,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謹案鬱金、姜黃、蒁葯,三物相近,蘇恭不細辨,所說乃如一物。都下近年多種姜,往往有姜黃生賣,乃是老薑,市人買生啖之,雲治氣為最,醫家治氣葯大方中,亦時用之。
3.《本草蒙筌》: 鬱金、姜黃兩葯,實不同種。鬱金味苦寒,色赤,類蟬肚圓尖;姜黃味辛溫,色黃,似姜瓜圓大。
4.《綱目》:姜黃,近時以扁如乾薑形者為片子姜黃,圓如蟬腹形者為蟬肚鬱金,並可浸水染色,蒁形雖似鬱金,面色不黃也。
編輯本段葯(毒)理學
小鼠可只灌胃姜黃醇浸液40-100g(中葯),觀察3天,未發生死亡。以姜黃浸膏5、2和0.5g/kg(相當於臨床用量的50、20和5倍)拌入飼料中喂大鼠,共30天,體重、食量和活動未見異常。取心、肝、腎、主動脈、腎上腺作病理組織學檢查,均未見明顯病理改變,姜黃素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大於2g/kg。
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姜黃,性熱不冷,《本經》雲寒,誤也。
2.《綱目》:姜黃、鬱金、蒁葯三物,形狀功用皆相近,但鬱金入心治血,而姜黃兼入脾,兼治氣,蒁葯則入肝,兼治氣中之血,為不同爾。古方五痹湯,用片子姜黃治風寒濕氣手臂痛。戴原禮《要訣》雲,片子姜黃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氣可知。
3.《本草經疏》:姜黃,其味苦勝辛劣,辛香燥烈,性不應寒。,苦能泄熱,辛能散結,故主心腹結積之屬血分者。兼能治氣,故又雲下氣。總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風熱,消癰腫,其能事也。《日華子》謂其能治症瘕血塊,又通月經及撲損瘀血,蘇頌謂其祛邪辟惡,治氣脹及產後敗血攻心,何莫非下氣破血辛走苦泄之功歟。察其氣味治療,乃介乎京三棱、鬱金之葯也。
4.《本草述》:姜黃,試閱方書諸證之主治,如氣證、痞證、脹滿、喘、噎、胃脘痛、腹脅肩背及臂痛、痹、疝,雖所投有多寡,然何莫非以氣為其所治之的,未有專為治血而用茲味,如《本草》所說也。且此味亦不等於破決諸劑,此味能致血化者,較與他血葯有原委,不察於是,而漫謂其破血,詎知姜黃不任受'破'之一字也。
5.《本草求真》:姜黃,功用頗類鬱金、三棱、蓬術、延胡索,但鬱金入心,專瀉心胞之血;莪術入肝,治氣中之血;三棱入肝,治血中之氣;延胡索則於心肝血分行氣,氣分行血;此則入脾,既治氣中之血,復兼血中之氣耳。陳藏器曰:此葯辛少苦多,性氣過於鬱金,破血立通,下氣最速,凡一切結氣積氣,症瘕瘀血;血閉癰疽,並皆有效,以其氣血兼理耳。
6.《本草求原》:姜黃,益火生氣,辛溫這火化氣,氣生化則津液行於三陰三陽;清者注於肺,濁者注於經、溜於海,而血自行,是理氣散結而兼泄血也。
7.《本草正義》:姜黃始見《唐本草》,稱其辛苦大寒,藏器已辨其非,謂辛少苦多,性熱不冷,則《唐本》寒字,蓋亦傳寫之誤。石頑謂有二種。按:今市肆姜黃,確有二種,名片姜黃者,是本巳切為厚片,而後曬干,形似乾薑,色不黃,質亦不堅,治風寒濕者即此。又一種則堅實光亮,其色深黃,乃如鬱金,是為染色之用,不入葯劑者。《唐本》謂治心腹結積,疰忤,下氣破血,蓋辛能散,溫能通,故可破結辟惡,消痰下氣,是物功用,即在此數者之中。然又謂除風熱,消癰腫,功力烈於鬱金,則正以入血泄散,故癰瘍之堅腫可消,瘍科普通敷葯之如意金黃散用之,即是此意。固非疏風清熱之作用,而乃竟以為除風熱,宜乎有辛苦大寒之誤矣。
編輯本段選方
①治心痛不可忍:姜黃(微炒)、當歸(切,焙)各一兩,木香、烏葯(微炒)各半兩。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煎茱萸醋湯調下。(《聖濟總錄》姜黃散)②治九種心痛,發作無時,及蟲痛不可忍者:姜黃三分,檳榔半兩,乾漆(搗碎,炒令煙出)半兩,石灰(炒令黃色)一兩。上葯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姜黃散)③治胃炎,膽道炎,腹脹悶,疼痛,嘔吐,黃疸:姜黃一錢五分,黃連六分,肉桂三分,延胡索一錢二分,廣鬱金一錢五分,綿菌陳一錢五分。水煎服。(《現代實用中葯》)④治臂背痛,非風非痰:姜黃、甘草、羌活各一兩,白術二兩。每服一兩,水煎。腰以下痛,加海桐皮、當歸、芍葯。(《赤水玄珠》姜黃散)⑤治室女月水滯澀,調順營氣:姜黃、丁香、當歸(切,焙)、芍葯各半兩。上四味,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經脈欲來,先服此葯,不拘時候。(《聖濟總錄》姜黃散)⑥治經水先期而至,血澀少,其色赤者:當歸、熟地、赤芍、川芎、姜黃、黃芩、丹皮、延胡索、香附(制)各等分。水煎服。(《醫宗金鑒》姜芩四物湯)⑦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腹痛:姜黃一兩,當歸一兩(挫,微炒),熟乾地黃一兩,艾葉一兩(微炒),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上葯,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大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聖惠方》姜黃散)⑧治產後腹痛:姜黃二分,沒葯一分。上為末,以水及童子小便各一盞,入葯煎至一盞半,分作三服,通口服,約人行五、七里,再進一服。(《普濟方》姜黃散)⑨治一切跌打:桃仁、蘭葉、丹皮、姜黃、蘇木、當歸、陳皮、牛膝、川芎、生地、肉桂、乳香、沒葯。水、酒、童便煎服。(《傷科方書》姜黃湯)⑩治牙痛不可忍:姜黃、細辛、白芷等分。上為細末,並擦二、三次,鹽湯漱。(《百一選方》姜黃散)11.治諸瘡癬初生時痛癢:姜黃敷之。(《千金方》)
編輯本段動植物形態
姜黃,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莖發達,成叢,分枝呈橢圓形或圓柱狀,橙黃色,極香;根粗壯,末端膨大成塊根。葉基生,5-7片,2列;葉柄長20-45cm;葉片長圓形或窄橢圓形,長20-50cm,寬5-1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上面黃綠色,下面淺綠色,無毛。花葶由葉鞘中抽出,總花梗長12-20cm,穗狀花序圓柱狀,長12-18cm;上部無花的苞片粉紅色或淡紅紫色,長橢圓形,長4-6cm,寬1-1.5cm,中下部有花的苞片嫩綠色或綠白色,卵形至近圓形,長3-4cm;花萼簡綠白色,具3齒;花冠管漏斗形,長約1.5cm,淡黃色,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能育雄蕊1,花絲短而扁平,花葯長圓形,基部有距;子房下位,外被柔毛,花柱細長,基部有2個棒狀腺體,柱頭稍膨大,略呈唇形。花期8月。
編輯本段葯用植物栽培
1.氣候土壤: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
2.整地:一般不須深耕,在種前將土地翻耙2-3次,整平作畦。施足基肥。
3.種植:用根莖繁殖。栽種期在四川、陝西等地,多於夏至前後,浙江地區在清明前後。按行距33-40cm,株距25-33cm開穴,每穴放入姜種3-5個,覆蓋細土2-3cm。栽後約20天左右即可出苗。
4.田間管理:苗高10-13cm時用稀人糞追肥一次;第2次追肥在處暑前後;第三次在白露前3-4天,宜用餅肥及草木灰;每次追肥前,必先鋤草、鬆土。當乾旱少雨時,須於早上或夜晚澆水,使苗葉生長正常。
5.病蟲害防治:蟲害主要為土蠶和蠐螬,可用6%六六六粉在整地時撒入防治,或用人工捕捉或堆草法誘殺。
編輯本段生葯材鑒定
性狀鑒別,姜黃根莖呈不規則卵圓形、圓柱形或紡錘形,常彎曲,表面深黃色,粗糙,有皺縮紋理和明顯環節,並有圓形分枝痕及須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棕黃色至金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內皮層環紋明顯,維管束呈點狀散在。氣香特異味苦、辛。
以質堅實、斷面金黃、香氣濃厚者為佳。
顯微鑒別,根莖橫切面:外方4-10餘列木栓化細胞,常發生在皮層部會,其外有時可見表皮及皮層細胞。皮層寬廣,有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中柱鞘為1-2列細胞;維管束有限外韌形,近中柱鞘處較多,向內漸少。本品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及棕色色素;薄壁組織中散有油細胞。
編輯本段中葯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少量,置濾紙上,滴加乙醇及乙醚各1滴,待干,除去粉末,濾紙染成黃色,加熱硼酸飽和溶液1滴,則漸變為橙紅色。再加氨試液1滴,則變成藍黑色,後漸變為褐色,久置,則又變為橙紅色。
(2)取本品細粉10mg,加醋酐2ml,振搖後加硫酸1-2滴,在熒光燈(365nm)下呈血紅色。
『捌』 土地元素怎麼簡單檢測方法
可檢測土壤、植株、化學肥料、生物肥料等樣品中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鉀、有機質含量,土壤酸鹼度及土壤含鹽量。1.水分:燃燒失重法,利用酒精燃燒產生的高溫,蒸發土壤中的水份,通過失水量計算土壤中的水分。
2.有機質:通過硫酸—重鉻酸鉀與水稀釋熱氧化土壤中的有機質後生成的三價鉻離子的量的顏色進行比色測試。
3.有效氮、磷鉀養分
應用聯合浸提劑提取土壤中的有效氮、磷、鉀後,氮應用靛酚藍比色法、磷用鉬銻抗比色、鉀用四苯硼鉀比濁法進行測定。中性、石灰性土聯合浸提劑(北方)的各試劑作用如下:
H20:主要浸提氨態氮;Na2SO4:主要浸提硝態氮
NaOAc:主要浸提速效鉀;NaHCO3:主要浸提速效磷
酸性土聯合浸提劑(南方)的各試劑作用如下:
H20:主要浸提氨態氮:NaF:主要浸提速效磷;
Na2S04:主要浸提硝態氮;EDTA:主要浸提鉀及微量元素Na0Ac:主要浸提速效鉀
(二)操作方法(針對YN型土壤肥料測定儀)
1.水分測定
(1)燒前鋁盒重W1。
(2)樣品(約5g)+鋁盒重W2。
(3)加5~10ml酒精灼燒,待熄滅後再加5ml酒精灼燒,熄滅後樣品+鋁盒重W3。
(4)計算公式: 水分(%)=(w2-w3)÷(W3-W1)×100%
2.pH測定
25g樣+25ml水,攪拌,靜置半小時後用pH試紙測定。
3.有機質測定
(1)空白液制備:吸取水3ml,重鉻酸鉀溶液10ml,濃硫酸10ml至100ml三角瓶中,搖動半分鍾後25℃以上靜置20分鍾,再加水25ml,吸取10ml於另一三角瓶中,加入緩氧化劑2.5ml,搖勻備用。
(2)標准液制備:吸取0.5%的碳標准溶液3ml,其餘同空白液制備。
(3)待測液制備:稱取土壤1g加入三角瓶後加水3ml,其餘同空白液制備後過濾。
(4)比色:①選擇濾光片數值為4,置空白液與光路中,依次按「比色」鍵,功能切換至1,調整顯示至100%。②按「比色」鍵,功能號切換至3,置標准液於光路中,按調整鍵使液晶顯示值為26。⑧置待測液於光路中,此時顯示的讀數即為有機質含量(‰)。
4,速效養分的測定
(1)速效養分待測液的制備:稱取土壤2.5g至100ml三角瓶中,加入土壤浸提劑25ml,震盪5分鍾,過濾於三角瓶中。
(2)速效磷的測定:分別吸取浸提劑1m1,土壤標准液1ml,土壤待測液1ml於三個小玻璃瓶中,再各加入2ml水,然後依次加入土壤速效磷掩蔽劑5滴,土壤速效磷顯色劑5滴,土壤速效磷還原劑1滴,搖勻,10分鍾後轉移到比色皿中測定。①空白液濾光片選擇6,功能切換至1,調整顯示至100%。②標准液功能切換至3,調整顯示至24。③測定待測液,儀器顯示值即為速效磷含量(mg/kg)。
(3)速效鉀的測定:分別吸取浸提劑2ml,標准液2ml,待測液2ml於3個小玻璃瓶中,依次加入土壤速效鉀掩蔽劑2滴,土壤速效鉀助掩蔽劑6滴,土壤速效鉀濁度劑4滴,搖勻,立刻轉移到比色皿中測定。①空白液濾光片選擇6,功能切換至1,調整顯示至100%。②標准液功能切換至3,調整顯示至140。③測定待測液,儀器顯示值即為速效鉀含量 (mg/kg)。
5.試劑配製
(1)土壤浸提劑的配製:取北方土壤浸提劑一袋,溶解後定容至500mL。
(2)重鉻酸鉀溶液的配製:取重鉻酸鉀8g,溶解後定容至100mL。
(3)0.5%碳標准溶液的配製:取葡萄糖粉一袋,加水40ml,濃硫酸10ml,定容至 100ml。
(4)土壤混合標准液的配製:吸取:土壤混合標准液(儲備液)1ml,用土壤浸提劑稀釋至100ml。
(5)有機質緩氧化劑的配製:取有機質緩氧化劑10g,加水l0mL,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後取上層清液。最好隨用隨配。
二、M3測定法
(一)基本原理
有效磷、鉀、鈣、鎂、鐵、錳、銅、鋅、硼:聯合浸提劑中的0.2mol/LHOAc—0.25mo1/L。NH4N03形成了pH 2.5的強緩沖體系,並可浸提出交換性—K、Ca、Mg、Na、Mn、Zn等陽離子;0.015mol/LNH4F—0.013mol/LHN03可調控P從Ca、Al、Fe無機磷源中的解吸;0.001mol/LEDTA可浸出螯合態Cu、Zn、Mn、Fe等。因此M3法一次浸提,可提取土壤中的有效磷、鉀、鈣、鎂、鐵、錳、銅、鋅、硼等多種養分。提取出的磷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鉀、鈣、鎂、鐵、錳、銅、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硼用姜黃素比色法測定,有效氮:有效氮包括氨態氮和硝態氮,用2mol/LKCI提取,提取的氨態氮用靛酚藍比色法測定,硝態氮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波長210nm處直接測定。
(二)操作方法
1.有效磷、鉀測定
(1)浸提:量取2.50ml風干土壤(過2mm尼龍篩)於塑料杯中,加入25.OmlMehlIch3浸提劑,在攪拌器上攪拌5分鍾。然後干過濾,收集濾液於50.0ml塑料瓶中。整個浸提過程應在恆溫條件下進行,溫度控制在25±1℃。
(2)定量:測磷時,准確吸取2.00~10.00ml土壤浸出液(依肥力水平而異)於5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約30ml,加入5.00ml鉬銻抗試劑顯色,定容搖勻。顯色30分鍾後,在880nm處比色。如冬季氣溫較低時,注意保持顯色時溫度在15℃以上,最好在恆溫室內顯色,以加快顯色速度。測定的同時做空白校正。
工作曲線:准確吸取5mg/L P標准溶液0、1.00、2.00、4.00、6.00、8.00ml,分別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約30ml,加入5.00ml鉬銻抗試劑顯色,定容搖勻。顯色30分鍾後,在880nm處比色。
測鉀時,直接用M3浸出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 工作曲線: 准確吸取l00mg/L K標准貯備液0、1、2.5、5,10、15、20ml,分別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Mehlich 3浸提劑定容,搖勻,即得0、2、5、10、20、30、40mg/L。
K標准系列溶液。
2.有效氮的測定
(1)浸提:於塑料杯中,加入50.0mL2mol/LKCl浸提劑,在攪拌器上攪拌5分鍾。然後干過濾,收集濾液於50 ml塑料瓶中。
(2)定量:測氨態氮時,取3 ml,濾液,加入4ml。鹼性苯酚溶液於樣品杯中,再加入10ml次氯酸鈉溶液,放置3min後,用分光光度計在630nm處比色測定。同時做空白校正。
工作曲線:准確吸取1000mg/LNH4—N標准溶液0、0.5、1.0、2.0、4.0ml,分別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搖勻。
測硝態氮時,吸取10mL。濾液在,分別在21Onm和275nm處測讀吸光度。A210足N03—和以有機質為主的雜質的吸光度;A275隻是有機質的吸光度,因為N03—在275nm處已無吸收。但有機質在275nm處的吸光度比在210nm處的吸光度要小R倍,故將A275校正為有機質在210nm處應有的吸光度後,從A210中減去,即得N03—在210nm處的吸光度(⊿A)。不同地區有不同的R值,一般取3.6。
『玖』 姜黃色素的含量的測定
對姜黃色素的定量測定主要有以下方法 :
(1)分光光度法:此種方法主要是利用姜黃色素溶於有機溶劑或與硼酸、冰醋酸等作用生成有色物質,然後在一定的波長下測其吸光度值來測定姜黃素的含量。該法操作簡單,所需儀器造價不貴,但不足之處是過程煩瑣,且所測數據有較大波動。
(2)HPLC法:此種方法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數據精確,不受工藝條件影響。
除上述方法外,還可採用極譜分析法測定姜黃色素,該法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簡單、快速。有人採用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姜黃素的含量,激發波長和發射波長分別為442nm、475nm。還有研究者採用雙波長掃描法測定姜黃素的含量,此法准確、快速,但所需技術性強。
『拾』 二、姜黃質變現象與檢查方法及防治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