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中學生情緒調節的方法。
1)建立適當的需要。教師要幫助小學生確定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奮斗目標,切忌期望過高;要引導他們實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優等生或爭強好勝的小學生,不要為小事而過於自責,凡事要放寬心,想得開。
(2)尋找樂趣。教師要讓小學生保持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對各種活動都傾注熱情,積極參與,享受生活的樂趣。小學生還要培養自己廣泛而穩定的興趣,從中獲得快樂。
(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緒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教會小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學會悅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憐、不自責。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可愛和可造就的一面,要經常肯定他們,鼓勵他們。
(4)多與人交流。許多小學生還不善於與人交流,其實小學生多與家長、教師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長知識,受到啟迪,增進友誼,能給自己帶來意外的收獲和快樂。
2.控制和調節消極的情緒:教師要教會小學生控制和調節自己消極的情緒,主要有以下方法。
(1)宣洩調控。宣洩調控就是當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產生消極情緒時,把它釋放出來。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宣洩即針對引發情緒的刺激來表達情感,間接宣洩是通過其他途徑使情緒得到釋放。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可以自、已痛哭一場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師、家長或好朋友說出來,請他們開導,也可以在他們面前哭一哭,以減輕心理壓力。
(2)遺忘調控。遺忘調控就是當某種事情引起你的消極情緒時,最好能把這件事盡快地遺忘掉,不要老去想這件事。不愉快的情緒郁積於心,耿耿於懷,放不開,丟不下,只能使這種消極情緒不斷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會影響身心健康,影響學習。所以,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善於遺忘消極情緒。
(3)轉移調控。轉移調控就是當人處於消極的情緒狀態時,可做一些別的事情,通過注意力轉移而使消極情緒得到緩解。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不要老想這件事,可以看電影、打球、下棋、唱歌、畫畫等,通過其他活動來緩解消極情緒。
『貳』 大學生如何調節情緒
(1)正確認識自我
正確認識自我的定義主要在於人格、氣質、愛好、智力等方面,對自己的這些方面有清晰的認知,是情緒控制和調節的根本。
心理健康的標准之一是個體能夠正確地理解和接受自己。根據心理學,自我是指觀察自己的存在,了解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自己的智力、情緒、性格、氣質、興趣愛好、道德觀、人生觀,對自我有充分、全面、正確的認識,這有利於自己情緒的有效控制和調節。例如,脾氣暴躁型的大學生,如果意識到這一點,就會有針對性地暗示或控制自己保持一顆平和的心。
『叄』 中學生情緒調節的有效方法
(1)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的事情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這樣就可以使人從消極情緒中解脫出來,從而激發積極、愉快的情緒反應。
轉移注意力可以通過改變注意的焦點來達到目的。當自己情緒不好時,可以做一些自己平時感興趣的事,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通過游戲、打球、下棋、聽音樂、看電影、讀報紙等正當而有意義的活動,使自己從消極情緒中解脫。另外,還可以轉移話題或回憶自己高興、幸福的事,使消極情緒轉移到積極情緒上去。
轉移注意力還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達到目的。當自己情緒不理想時,到室外走一走,到風景優美的環境中玩一玩,會使人精神振奮,忘卻煩惱。把自己困在教室里,不僅不利於消除不良情緒,而且可能加重不良情緒對你的危害。即便不走出去,如果能夠改變一下自己所處的環境,也可以使心理得到轉機。如收拾一下房間、改變一下格局、點綴一些花草,都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看起來是一種消極的調節方法,但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它適合於比較容易排解的情緒。那麼,對待一些難以排解的情緒應該怎麼解決呢?
(2)合理發泄情緒。
合理發泄情緒是指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來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緒,發泄是一種情緒表現的方式,它可以防止不良情緒對人體的危害。發泄,應該是合理的,要表現得有理、有度,既不損害自己,也不損害他人。
①哭——適當的哭一場。
從科學的觀點看,哭是自我心理保護的一種措施,它可以釋放不良情緒產生的能量,調節機體的平衡,促進新陳代謝。哭是解除緊張、煩惱、痛苦的好方法。許多人哭一場過後,痛苦、悲傷的心情就會減少許多。
②喊——痛快地喊一回。
當受到不良情緒困擾時,不防痛憐惜地喊一回。通過急促、強烈的、無拘無束的喊叫,將內心的積郁發泄出來,也是一種方法。它可以使人人的心理達到平衡,有助於培養自信心。
『肆』 大學生情緒調節的方法有哪些
1、渲泄法
不愉快的情緒是不可避免的,採取適當方法加以宣洩可以釋放心中的郁積,有利於身心健康。渲泄法有兩種:直接渲泄和間接渲泄。直接渲泄是直接針對引發情緒的刺激來表達情緒。如對知心朋友訴說、寫日記、大哭一場或者大聲唱歌、劇烈運動等都是間接宣洩的好方法。
2、分散轉移注意力法
有時候,不良情緒不太強烈,甚至有時找不到明確的誘發原因,但是它卻彌漫在幾乎所有的活動當中,表現為一種混雜的焦慮心境,時間一長,也會令人感到難以忍受。針對這種館況,最好的選擇是不必關注自己的心情,做自己該做或喜歡做的事情,如學習、工作、娛樂、社交、運動、生活瑣事等等。目的是轉移注意力,不讓自己有空閑去想不愉快的事情。
3、運用心理防禦機製法
心理防禦機制是人在面對挫折時自發產生的心理反應,它能幫助人們暫時地緩解不良情緒。因此,有意識地運用心理防禦機制,可以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調節,從而消除不良情緒。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有:退化、想像、否認、認同、壓抑、升華、幽默、反向等。
4、自我暗示法
積極的自我暗示,常常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自我暗示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利用語言的自我暗示、利用環境的自我暗示、利用動作的自我暗示、利用自我「包裝」的自我暗示、利用心理圖像的自我暗示等。
如學生可以通過抄錄、朗誦自我激勵的句子,來振奮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情煩躁時可以多聽聽舒緩的音樂;緊張不安時,可以擴胸做深呼吸來安定情緒;當學生身處逆境、信心動搖時,可以想像成功人士艱苦奮斗的情景,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有激勵作用的心理圖像,在內心反復觀看。
5、表情調節法
通過外部表情的改變相應改變內部的情緒。情緒的產生,一方面能夠引起一系列生理過程的變化,另一方面也能引起面部和體態等外部表情的變化。例如,當學生興高采烈時便會手舞足蹈、滿面笑容;當學生心情沉重時會垂頭喪氣,肌肉鬆弛無力。既然內部情緒與外部表情有著如此密切的聯系,那麼,通過外部表情的有意識改變就能夠起到調節情緒的作用。
『伍』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做好學生的情緒調節
01 吸引學生注意力,使教室安靜下來
1.嘗試先什麼也不做。靜靜地站著,完全平靜。靠得最近的學生會注意到,漸漸地其他學生也將注意到。在講課之前留出一兩分鍾的時間。
2.不要大聲叫!如果還是沒有安靜下來,請一定要剋制住大聲叫出「安靜點」的沖動。先跟幾個看上去已經准備好聽課的學生安靜地聊上幾句。
3.利用人類的好奇心。有時小聲說話是個好主意!人類天性里也包括了不肯錯過任何事的好奇心。與離你最近的幾個學生小聲說話,剩下的很多學生也將會停止談話,以便能聽到你們在說什麼。
4.先布置一點任務。上課前先找點事情讓學生們做。把這些任務印在紙上發下去,或者是題簽寫在黑板上。
5.不要把學生的混亂當成是對你的不敬。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人類天性,除非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情發生。
02 應付干擾
1.接受你也被干擾的事實。想要忽略掉干擾的來源繼續上課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因為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已被干擾破壞。或者他們在注意著你將如何反映,而不再集中精力於你正在說什麼或者正在做什麼。
2.注意有些干擾事件是不可抗拒的。如此的話,切忌這時不要批評產生干擾的學生或使他們難堪。
3.耐心對待同事。在被同事或其他的老師打擾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即使他們的打擾很不受歡迎,而且也不是因為很著急的事情,但你也一定要輕聲對待來者,千萬不要讓學生看到你有一點點的不耐煩。
4.變干擾為積極的學習經驗。如果可能,從學生的干擾中找出值得學習的地方。越是讓他們認為自己的干擾受到了重視,他們就越是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干擾。
5.注意你與學生的距離。離產生干擾的學生近一點。站在學生的旁邊比站在教室的另一端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要大得多。
6.找尋干擾的動機。如果幹擾持續不斷,那可能是學生們厭倦了聽課,希望能有一些更明確的任務。這時要避免「已經開始,就要完成」的想法。
7.准備一些事情讓產生干擾的學生做。就當天的課堂內容准備一些相關的問題,如果需要的話,有學生干擾的時候就要求他回答一個問題。這對應付那些令人氣餒的干擾很有用處。
03 避免班級混亂
1.明文規定班級的一些行為准則。如有可能,讓學生參與制定規章制度。他們越具有主人翁意識,就越能夠遵循這些制度。
2.立即獎勵良好的行為。給他們一個微笑,幾句表揚和鼓勵的話語。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偶爾表現良好時,一定要及時表揚他們。
3.接受學生發出的信號。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改變上課的方式是一種優點,而不是缺點。
4.某個學生製造麻煩時,立即將其轉到教室的另一個地方。這樣一來可以表明你已經注意到問題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給這個學生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陸』 大學生情緒的自我管理方法有哪些
一、學會控制
大學生的本職工作還是學習,只有在學校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打好堅實的基礎,這樣才能在出社會的時候跟別人進行競爭,才能不被他人所淘汰。所以在校期間一定要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切勿讓自身不良的情緒影響到自己的學業。只要在面對生活的時候擁有一顆從容的心,我想任何壞情緒都無法影響到我們的。
『柒』 小學生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第一、引導小學生保持愉快的情緒
首先幫助小學生建立適當的需要。家長要幫助小學生確定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奮斗目標,切忌期望過高;要引導他們實事求是,不作非分之想,不苛求自己,尤其是優等生或爭強好勝的小學生,不要為小事而過於自責,凡事要放寬心,想得開。
其次讓小學生懂得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家長要讓小學生保持兒童天真活潑的個性,對各種活動都傾注熱情,積極參與,享受生活中的樂趣。小學生還要培養自己廣泛而穩定的興趣,從中獲得快樂。
再者要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緒的重要條件。家長要教會小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學會悅納自己、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憐、不自責。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可愛和可塑造就的一面,要經常肯定他們,鼓勵他們。
最後要鼓勵小學生多與人交流。許多小學生還不善於與人交流,其實小學生多與家長、教師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長知識,受到啟迪,增進友誼,能給自己帶來意外的收獲和快樂。
第二、引導小學生控制和調節消極的情緒
首先讓小學生懂得宣洩自己的情緒。宣洩調節就是當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產生消極情緒時,把它釋放出來。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宣洩即針對引發情緒的刺激來表達情感,間接宣洩是通過其他途徑使情緒得到釋放。家長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可以自已痛哭一場或把心中的不平事向教師、家長或好朋友說出來,請他們開導,也可以在他們面前哭一哭,以減輕心理壓力。
其次讓小學生學會遺忘引起不良情緒的事件。遺忘調節就是當某種事情引起你的消極情緒時,最好能把這件事盡快地遺忘掉,不要老去想這件事。不愉快的情緒郁積於心,耿耿於懷,只能使這種消極情緒不斷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會影響身心健康,影響學習。所以,家長要教會小學生善於遺忘消極情緒。
最後讓學生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方面以擺脫不良的情緒。轉移調節就是當人處於消極的情緒狀態時,可做一些別的事情,通過注意力轉移而使消極情緒得到緩解。家長要教會小學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不要老想這件事,可以看電影、打球、下棋、唱歌、畫畫等,通過其他活動來緩解消極情緒。
情緒輔導並不僅僅意味著幫助孩子宣洩排解劇烈情緒,同時還能做到幫助學生正確面對自己,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失常狀況,使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外,學習如何將自己的心理調至最佳狀態。學會寬容,學會交往,繼而可以有更多的朋友,更廣闊的空間。自己也會生活得很快樂。總之,家長在學生情緒失調時若懂得將學生快速引回正常心態,將決定著學生能否更好地學習、生活。
『捌』 學生情緒激動的應如何安撫
尊重他,理解他,肯定他,關心他,為他付出一些時間和精力,取得他的信任和尊敬。才能夠為他指出迷茫中方向,鼓舞低迷期的士氣,有效的調節他的情緒。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教會學生形成適宜的情緒狀態。教會學生調節情緒的緊張度,就要使他們學會按自己的意願形成適宜的情緒狀態。比如,有人用座右銘「忍」字來時刻告誡自己不要感情用事,以防止或緩和激動的情緒;沮喪時,想一想過去愉快的情景,消極的情緒也能得到一些緩解.。
(2)豐富學生的情緒體驗。學生不適宜情緒的產生,往往是由於缺乏一定的情緒經驗引起的。學生考試、公開發言都容易引起情緒波動,這是臨場經驗不足造成的。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種過渡性情景,即從不緊張到較為緊張,最後再到更高一級的緊張環境,使學生積累各種情景下的情緒體驗.。
(3)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不完善,對一個問題往往只從一個角度解釋,所以容易遭受挫折。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以發現問題的積極意義,從而產生健康的情緒。多角度、多側面地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有助於學生的情緒情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4)教會學生情緒調節的方法。教師的「教」最終是為了學生能夠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因此傳授學生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如當學生被不良情緒困擾時,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暫時離開引起不良情緒的情境;如果學生的情緒反應超過了適度的量,這時與其「堵」,還不如「疏」,即可採取合理宣洩法,還可以採取自我暗示法等.。
(5)通過實際鍛煉提高學生情緒調節能力.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克服不良情緒狀態,養成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同時注意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體驗不良情緒的困擾,從而找到合理的宣洩渠道,這也有助於增強其心理抗壓能力.
『玖』 大學生如何調整不良情緒
情緒調節有多種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6種:
1 呼吸放鬆調節法
該調節法中提倡腹式呼吸,它是一種以腹部作為呼吸器言的方法。首先,找一個合適的位置站或坐好,身體自然放鬆;其次,慢慢地吸氣,吸氣的過程中感到腹部慢慢地鼓起,到最大限度的時候開始呼氣;呼氣的時候感覺到氣流經過鼻腔呼出,直到感覺前後腹部貼到一起為止。
2 音樂調節法
該調節法就是指藉助於情緒色彩鮮明的音樂來控制情堵狀態的方法。運用音樂調節法時,應該因人、因時、因地、因心情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音樂。適宜的音樂,常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3 運動宣洩調節法
據心理學專家溫斯拉夫研宄發現,最好的情緒調節方法之一是運動。因為當人們在淚喪或憤怒時,生理上會產生一些異常現象,這些都可以通過運動方式,如跑步、打球、打攀等方式,使生理恢復原狀。生理得到恢復,情緒也就自然正常。有的公司就是利用這一方法來消除職工的不滿情緒的。如某公司專門安排了一個房間,在房間里放著公司高級主管的人體模型當職工對高級主管不滿意時,就可到此房間對著高級主管,大罵一頓或掌打腳踢一陣,發泄完了,心裡感到平衡了,再回崗位繼續工作。這就是運動宣洩調節法
4 理智的調節法
不少消極情緒,往往是由於對事情的真相缺乏了解或者誤解而產生的。這就需要進行辯證思維,多側面、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當發現事情的積極意義時,消極情緒就可以轉化為積極情緒。
5 暗示調節法
語言對情緒有極大的暗示和調整作用。當受消極情緒困擾時,可以通過語言的暗示作用來鬆弛心理上的緊張狀態,使消極情緒得到緩解。
6 升華調解法
把業已產生的消極情緒,像痛苦、怨憤、嫉妒轉化為積極有益的行動,即以高境界表現出來,謂之升華,常說的有「化悲痛為力量」。升華是調節消極情緒的最高的也是最佳的一直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