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垃圾對人體和環境有哪些危害
1、佔地過多。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現在北京人每人平均年產垃圾440公斤,全市年產400萬噸左右,相當於兩個半景山。
北京的垃圾堆放場地已有4500餘處,佔地超過1萬多畝。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經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龍織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2、污染空氣。垃圾是一種成份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並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機揮發氣體達100多種,這些釋放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3、污染水體。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經雨水沖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垃圾污染源產生的滲出液經土壤滲透會進入地下水體;垃圾直接棄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污染。
保護環境的方法:
1、防止破壞
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
2、自然保護
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
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貳』 生活垃圾對人類生活有什麼影響和危害
生活垃圾的危害及其處理
1. 什麼是生活垃圾?
垃圾,誰都知道,瓜果皮核,菜葉,剩菜剩飯,廢紙,廢塑料,廢織物,廢金屬,廢玻璃陶瓷碎片,磚瓦渣土,糞便,以及廢傢具,廢舊電器,庭園廢物等,都是垃圾。實際上垃圾的含意遠遠大於一般人的想像。那麼,什麼是垃圾呢?垃圾的正式名稱是「固體廢物」。《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附則》明確規定:「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
2. 垃圾的危害
(1)佔用土地,污染土壤
我們每天丟棄的垃圾有的被任意堆放,有的被運到了垃圾填埋場,總之是被堆放了起來。垃圾越來越多,佔用的土地就會越來越多。目前,全國垃圾堆存侵佔土地面積高達5億多平方米,約5萬多公頃耕地,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僅1.3億公頃,這就相當於全國每670公頃耕地就有0.25公頃用來堆放垃圾。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
另外,垃圾污染耕地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居民習慣性地把生活垃圾堆積在田頭、路旁、山腳和溪邊。這些垃圾多數未經處理,或僅經農民簡易處理後用於農田,破壞了土壤結構,其中的有害成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
(2)嚴重污染空氣
我們經過垃圾堆時,總會聞到很臭的氣味,這就是垃圾對大氣的污染。難聞的氣味是垃圾腐化後排放的氨、硫化氫等氣體物質造成的。
(3)嚴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
垃圾污染水體的情況也相當嚴重。垃圾在堆放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酸性和鹼性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是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沒有採取污染控制措施的任意堆放,其中所含水分和淋入的雨水產生的滲瀝水流入周圍的地表水和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例如,貴陽市年夏哈馬井和望城坡垃圾堆放場所在地區同時發生痢疾流行,其原因就是地下水被垃圾滲瀝水污染,大腸桿菌值嚴重超標;安徽巢湖市萬山垃圾場的污水流入當地村民飲用、灌溉用的兩座小水庫,致使年-年,在這一地區突然爆發了乙肝、膽腎結石以及奇怪的皮膚病,久治不愈。
(4)垃圾事件不斷發生
垃圾大量堆放後,垃圾堆中會產生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生產甲烷氣,甲烷氣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發生爆炸。例如,北京市昌平縣一垃圾堆放場年發生了次爆炸事故。另外,由垃圾的過高堆放而產生的事故隱患也相當嚴重。年月日菲律賓馬尼拉市郊奎松的一個高達多米的大型垃圾堆塌方,造成至少人死亡。罹難者大多因窒息而亡,現場慘不忍睹。
垃圾問題的表現很多、很復雜。城市垃圾嚴重威脅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也影響著城市的環境和衛生,成為危害城市的毒瘤和傷疤。由其所引發的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已經沒有了絕對明確的界限。垃圾的簡單填埋加劇了環境污染,引起周圍群眾的不滿;全國城市的垃圾場養活著許多外來拾荒者,他們吃、住、生活在垃圾場附近,處於臭氣、蚊蠅、老鼠、病菌的威脅之中,傳染病盛行。
『叄』 舉例說說垃圾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垃圾危害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污染了大氣和城市的生活環境。
(2)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為一體的污染源,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3)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同時垃圾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這些必然危害著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
(4)侵佔大量土地。據初步調查,2003 年全國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帶所包圍。
全國垃圾存佔地累計 80 萬畝。
(5)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 隨著城市中有機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只採用簡單覆蓋易造成產生甲wan氣體的厭氧環境,易燃易爆。
『肆』 垃圾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對環境的危害: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污染了大氣和城市的生活環境。
2.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為一體的污染源,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3.侵佔大量土地。據初步調查,2003 年全國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帶所包圍。全國垃圾存佔地累計 80 萬畝。
4.6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小區居民的有機垃圾二次污染後所產生的,也就是說,小區有機垃圾的不斷增多是城市生活垃圾不斷增加的源頭。
(4)垃圾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和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 食品是構成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類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如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等,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烹調過程中,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
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生產、運輸、加工、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參考資料:網路-垃圾
『伍』 垃圾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垃圾的危害 垃圾危害環境 1侵佔地表 垃圾擠佔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生存空間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大批垃圾破壞地球表面的植被這不僅影響了自然環境的美觀更破壞了大自然生態平衡。 2污染環境 固體廢物含有各種有害物質處理不當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氣和水源並最終對各種生物包括人類自身造成危害。 3傳播疾病 垃圾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害蟲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嚴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4污染土壤和水體 垃圾滲出液改變土壤成分和結構有毒垃圾會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垃圾破壞了土壤的結構和理化性質使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大大下降。 垃圾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機污染物和有毒的重金屬等在雨水的作用下它們被帶入水體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 5污染大氣 細小固體廢物會隨風飛揚加重大氣污染。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場區臭氣熏天老鼠成災蚊蠅孳生有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向大氣釋放僅有機揮發性氣體就多達 100多種其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 三、垃圾處理的方法 目前國內外廣泛採用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填埋法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但長期以來中國大部分城市都是採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溝和填坑等方式處理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使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滲入地下對城市環境和地下水源造成嚴重污染因此這種垃圾處理方式已漸漸被淘汰。 2 焚燒法焚燒法是將垃圾置於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於發電和供暖。這種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在焚燒垃圾時產生二惡英氣體因而只有對焚燒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一系列的處理該法才能實現環保。同時焚燒處理的前期投入較大建設一個日處理垃圾1000噸的焚燒爐及附屬熱能回收設備大約需要7-8億元人民幣。 3 堆肥法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保溫70℃儲存、發酵藉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後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既解決垃圾的出路又可達到在資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養分含量低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所以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 4 資源化處理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仔細分類然後根據分類後垃圾的不同性質分別採用適宜的方法處理使不同種類的垃圾均能加以利用從而真正做到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一般將城市垃圾分為以下四組 1 材料垃圾組玻璃、磁性或非磁性金屬、廢紙、橡膠、塑料 2 有機垃圾組廚房垃圾、生物垃圾 3 無機垃圾組爐灰渣、磚瓦、陶瓷等 4 有毒有害垃圾組廢舊電池、廢熒光燈管、殺蟲劑容器、過期葯物、醫療廢物以及廢電視機、電話、電腦等廢舊電器的電子垃圾。 四、我國垃圾危害分類 目前世界上對垃圾處理分為衛生填埋、垃圾焚燒和堆肥生化處理三種方式。但大部分城市採用衛生填埋和堆肥生化處理。我國對垃圾處理提倡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我市當前日產生垃圾800餘噸垃圾處理方式為衛生填埋和堆肥生化處理。 大量生活垃圾產生的同時也伴隨著大量的危害如果處置不當後果可以用「嚴重」兩個字來形容。 垃圾處理的最好辦法是垃圾不出門、不出樓、不出區、不出城對垃圾進行層層攔截、分解、利用。生活垃圾不出大門經過垃圾分類就地被處理消化並再進行生活垃圾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處理。垃圾分類的過程是一步步減輕後端壓力的過程而不是日益加重垃圾混雜和後端處理負擔的過程。 倡導在社區設置可回收不可回收玻璃、塑料等其他垃圾三種垃圾收集容器分類收集。垃圾分類創造的是一個無垃圾的社會一個使資源循環再生的社會而這一切只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 五、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進行處置前的重要處理環節。 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如紙張、塑料、橡膠、玻璃、瓶罐、金屬以及廢舊家用電器等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既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可減少垃圾處置量。它是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垃圾通過分類收集後便於對不同類垃圾進行分類處置。如對有機垃圾進行堆肥發酵處理把有機垃圾製成農田用肥和綠化用肥對沒有回收利用價值的無機垃圾進行填埋處置對熱值較高的可燃垃圾進行焚燒處置。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
『陸』 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如何處理
垃圾污染的危害有:對水環境的污染、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侵蝕土地、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1、對水環境的污染
垃圾在堆置或填埋工程中,產生大量酸性、鹼性,有毒物質、生活排放出來的垃圾含汞、鉛、鎘等廢水,滲透到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水體黑臭、地下水淺層不能使用、水質惡化。
2、對大氣環境的污染
在垃圾區,由於焚燒或長時間的堆放,垃圾腐爛霉變,釋放出大量惡臭、含硫等有毒氣體,粉塵和細小顆粒物隨風飛揚,致使空氣中二氧化硫懸浮顆粒物超標。酸雨現象揚塵污染頻頻發生。
3、侵蝕土地
據統計,中國每年產生垃圾30億噸,約有2萬平方米耕地被迫用於堆置存放垃圾。土地退化,荒漠化現象非常嚴重。更是由於大量塑料袋、廢金屬等有毒物質直接填埋或遺留土壤中,難以降解嚴重腐蝕土地,致使土質硬化、鹼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農作物減產,甚至絕產影響農作物質量。
4、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垃圾中,有毒氣體隨風飄散,空氣中二氧化硫、鉛含量升高,有害人體健康。
5、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據調查,中國70%的垃圾存在著利用價值,如果全部回收利用,每年可獲利160億元,對於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崗位極為有利。反之,則會造成資源的更大浪費,資源緊張和生態失調局面日趨加重。最終,勢必將影響與阻礙經濟的順利發展。
『柒』 垃圾對人體什麼危害
垃圾侵佔土地,堵塞江湖,有礙衛生,影響景觀,危害農作物生長及人體健康的現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兩部分。工業廢渣是指工業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製品等等。在城市,由於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嚴重危害,首先是侵佔大量土地。二是污染農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氣。工業廢渣中的有些有機物質,能在一定溫度下通過生物分解產生惡臭,從而污染大氣。五是傳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蟲,如果直接用來作為農家肥料,人吃了施用過這種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傳染病。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處理已成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緊迫問題。
食品污染
食品是構成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類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們吃的各種食品,如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等,在生產、運輸、包裝、貯存、銷售、烹調過程中,混進了有害有毒物質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為生物性污染和化學性污染兩大類。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寄生蟲污染食品。屬於微生物的細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雞蛋變臭,蔬菜爛掉,主要是細菌、真菌在起作用。細菌有許多種類,有些細菌如變形桿菌、黃色桿菌、腸桿菌可以直接污染動物性食品,也能通過工具、容器、洗滌水等途徑污染動物性食品,使食品腐敗變質。真菌的種類很多,有5萬多種。最早為人類服務的黴菌,就是真菌的一種。現在,人們吃的腐乳、醬製品都離不開黴菌。但其中百餘種菌株會產生毒素,毒性最強的是黃麴黴毒素。食品被這種毒素污染以後,會引起動物原發性肝癌。據調查,食物中黃麴黴素較高的地區,肝癌發病率比其他地區高幾十倍。英國科學家認為,乳腺癌可能與黃麴黴毒素有關。我國華東、中南地區氣候溫濕,黃麴黴毒素的污染比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絛蟲、旋毛蟲等,這些寄生蟲一般都是通過病人、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後再使魚類、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後會引起寄生蟲病。
化學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學物質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種農葯是造成食品化學性污染的一大來源,還有含鉛、鎘、鉻、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廢氣及廢渣;食用色素、防腐劑、發色劑、甜味劑、固化劑、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作食品包裝用的塑料、紙張、金屬容器等。如用廢報紙、舊雜志包裝食品,這些紙張中含有的多氯聯苯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從而引起病症。多氯聯苯是200多種氯代芳香烴的總稱,當今世界生產和使用這種東西的數量相當大。有資料證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氣、野生動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極的企鵝、北冰洋的鯨體內,都發現了多氯聯苯的蹤跡。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鮮艷色澤。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生產、運輸、加工、貯藏、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類的衣食之本,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土地卻遭受到空前的破壞。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軟刀子,正在剝奪大片肥田沃土的生產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質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無法消除這些有害物影響的現象。嚴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導致農作物生長發育的減退甚至枯萎死亡,這些污染後果是可以及時發現的。更多的土壤污染並無明顯表現,卻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特別是通過農作物對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裡危害牲畜和人體健康,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廢氣、廢渣以及化肥和農葯。生活污水和人畜糞尿中含有許多植物需要的養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糞肥一般會使農作物增產。但這些廢水、廢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蟲及蟲卵等則進入農田,沉積於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觸了污染的土壤和農產品,會引起破傷風、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等。
現代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鹽、硫酸鹽、氯化物等無機物大量殘留在土壤中。它們破壞土壤的理化性質,使土壤板結和鹽漬化,從而使農作物減產。使用農葯則使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有機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動植物和人。
大氣中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塵埃等有害物質會自然地或隨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煉廠和汽車排放的廢氣中的鎘、鉛等有害物也會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因此在工廠周圍和公路兩側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屬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鉻、錳、鎳等還能在人體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屬含量過高也會使植物受害。據實驗,每公斤土壤含銅20毫克時,小麥就會枯死,達到250毫克時,水稻也會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鋅超過50毫克,就會影響作物的生長。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響很難被消除。有機農葯分解很慢,重金屬根本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在不再繼續污染的情況下,三五年內仍含較高的有害物質,並可通過食物鏈富集危害人類。所以,受到嚴重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飼料或肥料
『捌』 垃圾對人有哪些危害簡短一些
第一、佔地過多。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為此,我們既要少製造垃圾,更要注重垃圾的分類,回收利用,變廢為寶。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飯盒等製品,多用可重復使用的製品,減少寶貴的森林資源消耗;少用塑料袋,改用購物布袋,減少城市「白色污染」的危害;購買無氟冰箱、空調等環保電器,保護大氣臭氧層;少用高濃度洗滌劑,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水污染。
第二、污染空氣。垃圾是一種成份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並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機揮發氣體達100多種,這些釋放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體。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經雨水沖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垃圾污染源產生的滲出液經土壤滲透會進入地下水體;垃圾直接棄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污染。您看:頤和園、北海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香山、八大處林間山路上散落著和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麵包紙等,一些遊客只圖自己方便,造成旅遊環境污染。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導致死亡。
第四、土壤渣土化。垃圾直接施用於農田,或僅經簡易處理後用於農田會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理化性質和保水、保肥能力。特別是塑料袋、塑料布,如果埋在農田內,莊稼的根就不能生長,農田就會減產,可供人們食用的糧食就會減少。
第五、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隨著城市垃圾中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而在長期堆存中只採用簡單覆蓋致使垃圾產生沼氣的危害日益突出,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造成重大損失。
『玖』 垃圾對人有什麼危害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污染了大氣和城市的生活環境。
2、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3、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同時垃圾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這些必然危害著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
市民在家中或單位等地產生垃圾時,應將垃圾按本地區的要求做到分類貯存或投放,並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可回收的非生物垃圾,如紙製品、塑料製品、金屬製品、玻璃製品等投放在指定的垃圾桶內。
2、對不可回收的垃圾,如腐爛垃圾、廚房垃圾、果殼、花草、衣服等投放到指定的另一個垃圾桶內。
3、有毒有害垃圾,如廢電池、日光燈管、電燈泡、電子元件、葯品、放射性物質,盛裝有毒物質的瓶罐等,投放在指定的另一個垃圾桶內。
『拾』 垃圾對人的身體健康有什麼危害
第一、佔地過多。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垃圾是一種成份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並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機揮發氣體達100多種,這些釋放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體。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經雨水沖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垃圾直接棄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麵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死亡。
第四、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也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垃圾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在平時的時候當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自然、愛護地球從自我做起,而且在生活當中有了垃圾的情況的一,我們要進行分類處理,把垃圾放到固定的垃圾存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