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葯殘留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農葯噴灑到作物或土壤中,經過一段時間,由於光照、自然降解、雨淋、高溫揮發、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謝等作用,絕大部分已消失,但還會有微量的農葯殘留。殘留農葯對病蟲和雜草無效,但對人畜和有益生物會造成危害。因此,控制農葯殘留須做好以下幾點。
(1)合理使用農葯
應根據農葯的性質、病蟲草害的發生、發展規律,辯證地使用農葯,力爭以最少的用量獲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在合理用葯方面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對症用葯:根據病蟲草害的發生特點,選用最有效的農葯產品。抓住病蟲草害發生最關鍵時期和薄弱環節適時使用農葯。
②嚴格掌握用葯量:按照農葯標簽所規定的用量噴葯,要求把葯劑均勻地噴施於作物上,避免重噴和漏噴。
③改進農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劑以改善葯液的展著性能。
④合理混用農葯:在使用農葯時,必須合理地輪換交替用葯,正確混配、混用,防止單一長期使用一種農葯。
(2)安全使用農葯
要嚴格按照《農葯安全使用規定》《農葯合理使用准則》要求,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葯在果樹、蔬菜、中葯材、煙草等作物上使用。施用時一定要在安全間隔期內進行。
(3)採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農葯污染較嚴重的地塊,一定時期內不栽種易吸收農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蟲作物新品種,以減少農葯的施用。
(4)綜合防治
積極開展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實行農作物的合理輪作和倒茬。
(5)掌握收獲期
不允許在安全間隔期內收獲和利用栽培作物。各種葯劑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長趨勢和季節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間隔期,收獲時該作物離最後噴葯的時間越長越好。
(6)進行去污處理
對殘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農葯可做去污處理,如通過曝曬、清洗等方法,也可減少或去除農葯殘留污染。
(7)加強宣傳教育力度
由於農民欠缺有關農葯法律、法規及農葯毒性科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必須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和發放有關資料,來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培養其責任感,營造一個控制農葯殘留污染的氛圍。
(8)加大農葯監督管理
控制農產品殘留,必須加強農葯市場管理,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葯產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高毒農葯和農葯復配製劑中摻雜高毒農葯成分的違法行為。加大農產品監測力度,完善農產品檢測手段,對農葯殘留超標的農產品要嚴格控制銷售,從而達到控制農產品農葯殘留的目的。
B. 怎麼檢測蔬菜和水果的激素農葯殘留
農葯殘留的檢測技術,常見的有化學速測法、免疫分析法、酶抑製法和活體檢測法等。
化學速測法,主要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水解產物與檢測液作用變色,用於有機磷農葯的快速檢測,但是靈敏度低,使用局限性,且易受還原性物質干擾。
免疫分析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是酶聯免疫分析(ELISA),基於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識別和結合反應,對於小分子量農葯需要制備人工抗原,才能進行免疫分析。
酶抑製法,是研究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快速農殘檢測技術,主要根據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對乙醯膽鹼酶的特異性抑制反應。
活體檢測法,主要利用活體生物對農葯殘留的敏感反應,例如給家蠅餵食樣品,觀察死亡率來判定農殘量。該方法操作簡單,但定性粗糙、准確度低,對農葯的適用范圍窄。
C. 如何快速檢測出農葯殘留
關於農殘快速檢測的方法,百檢為你解答。農葯殘留在蔬菜瓜果之類的農產品中較為常見,農殘檢測也是消費者熟知的一種食品安全檢測項目。
在傳統式農殘檢測中,運用大中型色譜分析儀器設備開展農殘檢測,現場采樣一般位數鍾頭,通常會耽誤稽查步驟;而《新食品安全法》中要求能夠在稽查檢測中應用快速檢測方式並做為行政許可的根據以後,農殘快速檢測儀早已變成了食品衛生安全監督機構稽查時的標准配置,在開展食品類檢測服務時十多分鍾內就可以得到檢驗結果,因而也催生出很多的迅速農殘的無損檢測技術,普遍的有有機化學速測法、免疫力分析方法、酶抑止法和人臉檢測法等。
D. 如何辨別蔬菜是否有農葯殘留
(一)近年來,一些菜農,為謀利不按國家規定超量施農葯與化肥,致使一些人食後中毒,現在買菜可要仔細選擇。
西紅柿頂部長著桃子似的凸起,那是點過激素的標志;青菜太綠,綠得都發黑了,那肯定是化肥過量;
因為給韭菜灑的農葯會在韭菜葉內積累,所以最好一般不買;
綠豆芽光溜溜地不長須根,是因為施過尿素;西瓜瓤長一團一團的莖,是濫施氮肥所致。
有人對帶蟲眼菜情有獨鍾,認為有蟲眼表明沒施過農葯,這其實並不保險,因為菜農情況各不相同,有的菜農見菜有蟲了,可能提早拔菜,有的則可用重葯施治。
其實我們可以選購含農葯幾率較少的蔬菜水果,例如具有特殊氣味的洋蔥、大蒜;對病蟲害抵抗力較強的龍須菜;需去皮才可食用的馬鈴薯、甘薯、冬瓜、蘿卜,或有套袋的蔬果。
殘留於蔬菜水果中的農葯,雖然無法以肉眼來辨識,但當發現蔬菜水果表面有葯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學葯劑味道時,表示可能有殘留農葯,消費者應避免選購這類蔬果。
連續性採收的農作物如菜豆、豌豆、韭菜花、小黃瓜、芥藍菜等,為防止未成熟的蔬菜水果遭受蟲害,必須長期且連續地噴灑農葯,所以,連續性採收的農作物,其農葯殘留的問題,高於非連續性採收的農作物。消費者應加強清洗次數及時間,以降低這類農作物的農葯殘留量。
(二)下面再介紹怎樣洗菜去除農葯殘留:
清水浸泡洗滌法:主要用於葉類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沖洗掉表面污物,然後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於10分鍾。必要時可加入果蔬清洗劑,增加農葯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至3次,基本上可清除絕大部分殘留的農葯成分。
鹼水浸泡清洗法:大多數有機磷殺蟲劑在鹼性環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用鹼水浸泡是去除蔬菜殘留農葯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鹼5至10克配製成鹼水,將經初步沖洗後的蔬菜放入鹼水中,根據菜量多少配足鹼水,浸泡5至10分鍾後用清水沖洗蔬菜,重復洗滌3次左右效果更好。
加熱烹飪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的升高,分解會加快。所以對一些其他方法難以處理的蔬菜可通過加熱去除部分殘留農葯。常用於芹菜、圓白菜、青椒、豆角等。先用清水將表面污物洗凈,放入沸水中2至5分鍾撈出,然後用清水沖洗1至2遍後置於鍋中烹飪成菜餚。
清洗去皮法:對於帶皮的蔬菜如黃瓜、胡蘿卜、冬瓜、南瓜、茄子、西紅柿等等,可以用銳器削去含有殘留農葯的外皮,只食用肉質部分,既可口又安全。
儲存保管法:農葯在空氣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緩慢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物質。所以對一些易於保管的蔬菜,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存放,來減少農葯殘留量。適用於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爛的品種。一般應存放10至15天以上。同時建議不要立即食用新採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以上方法對於蔬菜殘留農葯清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既可確保蔬菜的營養成分,也維護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E. 怎樣快速檢測蔬菜水果農葯殘留
簡單的,就是用一些所謂的快速檢測儀,或者試紙,這些東西都只能顯示有無某些農葯的殘留(現在的農葯結構五花八門,不是說一個試紙就能都檢測出來的),至於殘留量多少,十分不準確。
想要確切了解是什麼農葯殘留,殘留量是多少,最好是能使用LC-MS/MS檢測,但是這對儀器和試驗技術要求較高,一台儀器就好幾百萬,檢測過程快的話,也需要一兩天,做個試驗下來,費用不便宜。
F. 很多蔬菜都打過農葯,怎樣判斷蔬菜當中是否有農葯殘留
很多蔬菜中,有些特別受害蟲歡迎,可以稱為「多蟲蔬菜」。有些蔬菜害蟲不太喜歡,可以叫它「小蟲子蔬菜」。是由蔬菜的其他成分和氣味的特異性決定的。多沖蔬菜中「有名」的有蔬菜、白菜、捲心菜、花菜等,少沖蔬菜有艾草、生菜、芹菜、胡蘿卜、洋蔥、大蒜、韭菜、大蔥、香菜等。多蟲蔬菜因害蟲多,要經常噴葯預防,一定會成為污染嚴重的「多葯蔬菜」。平時要盡可能選擇「小蟲子蔬菜」。但是在溫度較低的季節,害蟲休眠,渡過冬天,農葯噴灑也停止,這時吃少量的「多蟲蔬菜」也無妨。
可見農葯的使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多麼頻繁和廣泛。如果沒有科學的使用方法,不注意種類月的合理使用,得到農葯殘留物,不就是只有農業、蔬菜嗎?一些種植者急於追求利益,為了達到預期的目的,急於盲目、濫用、噴灑農葯、化肥。主要使用了禁止孤獨的農葯,噴灑濃度太高,沒有正確的比例、稀釋,無視農葯安全間隔,或連續噴灑,或間隔短,蔬菜內殘留很多,最終生產殘留、「污染」的蔬菜。有文獻表明,番茄蔬菜中辣椒和番茄超額殘留檢出率最高。也就是說,毒性高的有機磷、農葯、甲胺磷、氧化樂果被檢測得最多,殘留最高!可以看出,有規范、科學的農葯使用方法和制度,對人們的健康和社會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G. 果蔬中農葯殘留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農葯殘留在農業生產中施用農葯後一部分農葯直接或間接殘存於穀物、蔬菜、果品、畜產品、 水產品中以及土壤和水體中的現象;農葯殘留是農葯使用後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於生物體、收獲物、土壤、水體、大氣中的微量農葯原體、有毒 代謝物、 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
農葯殘留檢測儀檢測方法分類有:
1、試紙法
2、酶抑制率法
3、酶聯免疫法
4、薄層色譜法
5、光譜分析
6、色譜分析
最快捷的農葯殘留檢測方法
1、紙片法:CSY-N12攜帶型農葯殘留測定儀是根據國標方法---速測卡法(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於水果、蔬菜、茶葉、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於各級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現場執法使用,攜帶型農葯殘留檢測儀還可用於果蔬茶生產基地和農貿批發銷售市場現場檢測,餐館、食堂、家庭果蔬加工前的安全速測等。www.csy17.net/procts-zh-1850.html
儀器檢測原理:採用單片機對溫度和時間等參數進行控制,配合生化反應對蔬菜、水果等食品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進行半定量檢測。
生化反應原理:速測卡中的膽鹼酯酶(白色葯片)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紅色葯片)水解為乙酸與靛酚,由於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對膽鹼酯酶的活性有抑製作用,使催化水解後的顯色發生改變。因此,根據結果顏色的深淺,即可判斷樣品中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殘留情況。
H. 農葯殘留的檢測方法有幾種,
(一)、農葯殘毒速測法
農葯殘毒速測法只限於檢測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殘毒,是依據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抑制生物體內乙醯膽鹼酯酶的活性來檢測上述兩類農葯殘毒的原理。
(二)、酶聯免疫法和色譜快速檢測法
酶聯免疫法是以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可逆性結合反映為基礎的農葯殘留檢測方法,主要檢測方式是採用試劑盒。酶聯免疫法具有專一性強、靈敏度高、快速、操作簡單等優點。由於受到農葯種類繁多,抗體制備難度大(大約50種左右)、在不能肯定樣本中存在農葯殘留種類時檢測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體依賴國外進口等影響,酶聯免疫法的應用范圍受到較大的限制。
(三)、擬除蟲菊酯類農葯速測技術
擬除蟲菊酯(Pyrethroids)是一類合成殺蟲劑,主要應用在農業上,還被廣泛應用於家用殺蟲劑。由於2007年1月1日高毒有機磷農葯在我國全面禁用,菊酯類農葯作為高毒有機磷殺蟲劑的理想替代品便成為農葯發展的主流趨勢。雖然菊酯類農葯相對有機磷農葯來講屬於低毒農葯,但其為神經毒物。研究證明菊酯類農葯具有擬雌激素活性.生殖內分泌毒性,對免疫、心血管系統等多方面均能造成危害。這類化學農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污染、生態平衡的嚴重破壞,從而危害了人類的健康。尤其是茶葉、穀物、水果、蔬菜等食品中殘留的低濃度農葯進入人體所造成的慢性和亞慢性毒性問題,更不可忽視。曾有報道氯菊酯對一些動物如蜜蜂及對人類有益的昆蟲毒性較高,對水生生物如魚、龍蝦等具有明顯的毒性且在有機體中易於富集,並能造成小鼠的肝腎腫瘤。人長期飲用擬除蟲菊酯類農葯殘留量超標的茶水易中毒,甚至存在致癌的隱患。
I. 怎麼檢測蔬果上面有沒有農葯殘留啊
蔬菜水果上的農葯殘留是老百姓普遍擔心的問題,大家都想尋求一種辨別果蔬是否有農殘的簡便方法,但實際上,除非是大量施用某些農葯造成果蔬表面留下葯斑或有刺鼻葯味,一般情況下果蔬上殘留的農葯很難通過常規方法分辨出來,否則,各大實驗室也就無需花重金購買檢測農葯的設備和試劑了。
有些消費者認為有蟲眼的蔬菜就是沒打農葯的,其實未必,很可能的情況是菜農發現種的蔬菜生了蟲後,趕緊施用大劑量農葯來補救,使得有蟲眼的蔬菜中農葯殘留量更高。
雖然消費者購買蔬菜時難以辨別是否有農葯殘留,但也不用過分擔心,目前國家允許用於蔬菜水果的都是低毒農葯,而且有嚴格的殘留量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合理使用農葯是安全的。另外,蔬菜買回家後認真清洗能有效去除部分農殘,清洗時加點食用鹼或小蘇打,或加點果蔬洗滌劑,或是稍微焯一下水去除效果往往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