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中二病
「中二病」指部分人在青春期出現的不恰當認知。
中二病(日語:中二病、廚二病),簡稱中二,是源自日本的網路流行語,泛指一種自我認知心態,用以形容一些經常自以為是地活在自己世界或做出自我滿足的特別言行的人,是青春期特有的價值觀的總稱。雖然稱「病」,但和醫學上的「疾病」沒有任何關系。中文中接近中二病意象的字詞有年少輕狂、少不更事等,但都未能精準地描述中二病。
中二病並不是嚴格的定義詞,不同人在不同途徑接觸下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理解。中二病對於個人比較偏頗,其定義的特徵於群體中都會有這個思想,該定義確有雙重標準的特徵,所以不是學術所承認的名詞。
通常是在正常社會中因為與同儕或是人際之間的關系不好(不一定是個人因素,群體性也一樣有這傾向,因為群體性的思想不良導致該群體有自我價值觀跟他人不同等等),又或許是他抱持價值觀與他人不同,所以開始自我幻想,活在與人不同的時空,以實現自我滿足。
又或者是年齡增長逐漸成形的價值觀與尚未脫離的非現實想法互相混雜,導致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形成,從而活在自己的世界,是有些類似妄想症的病症,不過大多在青春期過後即恢復正常。這種情況常在中學二年級發生,故稱為「中二病」,而把有那種情況的人稱為「中二病患者」。
(1)中二病最簡單鑒定方法擴展閱讀:
起源與傳播——
首次出現在名為『伊集院光のUP'S
深夜の馬鹿力』的廣播節目中。1999年1月11日放送的該節目中,主持人伊集院光有「我剛得了中二病」這樣的發言,從第二周開始增加了名為「得了嗎?中二病」的環節,將向聽眾徵集的各種「病例」(以此為題的素材)系統化。
伊集院本人作為標準的舉的例子有「『因數分解有個啥用啊?』『大人都是骯臟的』」「尋找真正的親友吧」等等。
這是放送時僅在節目聽眾之間使用的名稱,在節目內部環節結束後就很快被忘掉了,但是2005年時卻在網上被再次廣泛使用起來。當時2ch生活全版盡是使用「中二病綜合串」等名稱,自虐意味漸少,嘲笑意味更濃,從「說出過去的糗事引發大家的怪叫串」中名為「邪氣眼」的投稿開始;
成為了思春期的少年們面對對於自己滿溢著愛的空想嗜好之類的蔑視,特別是對於創作物類似「持有與身高不符的過於宏大的設定和過於誇張的世界觀的作品」,進而變為「非現實的特別的世界觀和設定」這樣的奚落時固定使用的黑話。
另外,作為網路上的黑話,有時也將「中」字變成「廚」字成為廚二病這樣的表達。關於如前所述的節目環節結束之後發生的意義的變遷,伊集院本人表示「因為已經不是我創造它時的意義了,對詞彙本身沒啥興趣。」
B.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中二病
中二病(又稱初二症)是日本的俗語,比喻青春期少年過於自以為是的特別言行。青少年轉變成大人的過渡期——青春期特有的思想、行動、價值觀的總稱,把成長過程中發生一種類似「熱病」的精神狀態,比喻為「症狀」。「發病」時期約在中學(初中)2年級前後,故稱為「中二病」,而把有那種情況的人稱為「中二病患者」(初二症患者)。雖然稱為「病」,但沒有看醫生的必要,不是醫學上的「疾病」。
C. 什麼是「中二病」呢到底有哪些表現呢
中二病是啥意思,生活當中什麼樣的人才叫中二病。關於這個網路流行詞,它來相關意思,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的詳細了解一下中二病到底是啥意思?
中二病這個詞是一個中性詞,嚴格來說中二其實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症狀,一種狀態,中二病的一種表現就是個人意識非常發達,以自我為中心。不論做什麼事,都希望一切都是符合自己的設想,而不會考慮對其他人的影響。中二病的患者不下於以下幾個觀點:「大人都是骯臟的存在」,「我要顛覆整個世界」(但往往沒有實際行動),「我擁有非凡血統」。
D. 中二病有什麼表現
「中二病」起源於日本,通常指的是那些總是活在自己世界,做出一些僅僅讓自己感到滿足的事的人,正常情況下他們的行為在一般人看來都會是比較怪異的。生活中有「中二病」的人通常都會有這樣的特徵:故意與眾不同、總是想要獲得別人的關注、會莫名有一種優越感。身邊有一個「中二病」的人的體驗就是我會隨時都想要遠離他。
我隨時都想遠離身邊有「中二病」的人
高中時班級裡面有一個有「中二病」的人,張口閉口就是一些哲學家的名言,喜歡跟同學辯論,自以為自己什麼都懂。這樣的人慢慢的我就很少跟他說話了,畢竟不是一路人,只能遠離。
E. 什麼是中二病 簡單說
指一種自我認知心態。「中二」是日語對「初中二年級」的稱呼,中二病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初二年級青少年的某些病態自我意識。其實上不限於初二年級,也未必是病,這只是一種帶趣味的稱呼。
F. 如何區分叛逆期與中二病
如何區分叛逆期與中二病呢?叛逆期就是在特定的時期,就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叛逆就是和父母,可能是對著干,有個人的想法了,有自己的思想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代溝,沒有辦法,很好的溝通去,有一個一致的意見,那麼需要換一種方式和孩子溝通,還是可以協商一致的意見呢,但是中二病就不同了,他就是特別固執,就是和父母對著干,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就是讓人感覺很無厘頭的那種,所以這就需要父母去特意的區分了
G. 什麼是 中二病 具體表現是什麼……
指一種自我認知心態。「中二」是日語對「初中二年級」的稱呼,中二病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初二年級青少年的某些病態自我意識。其實它不限於初二年級,也未必算正規意義上的病,這只是一種謔稱。
因為「中二病」並不是個嚴格的定義詞,通過不同途徑接觸它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並且褒貶皆有,爭論不休。這類意識都暗暗地強化自己希望的狀態(如智慧、慈悲、優越、成熟、與眾不同)、並且暗暗排斥不希望的狀態(如愚蠢、惡毒、平凡、中二、無力感)。比如:
——「我與別人是不同的。」
——「錯的不是我,是世界。」
——「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如果有反例,就參看上面三條。」
基本上這是很多人都經歷過(或正經歷)的一種情況。甚至發展出「人不中二枉少年」的誇張說法。
H. 中二病有什麼症狀
主要症狀
編輯
中二病(2張)
這里的「症狀」大體上說是年輕人在青春萌動期的成長過程中面對的情況,對要成為大人、對大人的比較喜歡的「瀟灑的東西」感興趣;而對孩子比較喜歡的東西、年幼時喜歡過的幼稚東西體現出一種無意識的全盤否定的傾向。雖然也有有意識而為的,但這種場合下,對反面的「不行的大人」、「討厭的大人」他們也是同時否定的。他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在心中構建自我認同的世界。但往往他們的判斷基準本身就很曖昧,從成年人看來非常扭曲,看起來很滑稽,是其特徵。
更進一步的,陷入對生死、宇宙、自己、他人和身邊的事物的存在的片面苦思之中,對政治、社會的骯臟進行想當然的批判,還有裝不良的,或許有過偉大的計劃想改變身邊的事物,結果什麼行動都沒有,最終就這樣收斂了。這種性質也算是中二病的病狀。
對外界的看法不一定轉為實際行動,甚至很多人掩藏起來,但內心活動很豐富:幻想以自己為主角的故事、美化的經歷、了不起的表現;樂於獲得贊同,對反對者感到煩躁、厭惡,歸納為不理解;遇到社交上的挫折時從對方缺點上獲得心理平衡,有時會幻想出超越客觀實際的情況來比如外界都是黑的。
基本上中二病只是在第二次性徵期中的自我過於發達。「和別人不同的自己」,「已經不是孩子的自己」,「不是骯臟大人的自己」,是對於他人過於強調自己,自我意識過剩,很有個性並且樂於表現自己有個性,這也是大部分人都會走過的路。
很多成年人對此反感,原因正是他們也經歷過類似的時期:小時候也以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放個屁都與別人不同,長大後才知道自己在社會大眾里不過滄海一栗。但這種需要時間才能證實的世界是無法跨年齡溝通的。
在人際交往中,中二病患者往往無比強調自己的優勢,如高學歷、家境優渥、學識淵博等,同時漠視自己的弱勢,如能力平庸、依賴性強、業績平淡等。遇到社交挫折時,他們會把原因都歸咎於他人,覺得是別人妒嫉、因愛生恨等。自戀到了極致,最終的結局只能是被疏離。[2]
中二病行為方式
編輯
簡單地說,中二病其實就是在青春期時急於想要表現自己來獲得他人認同的心態。
年輕人在青春期成長過程中,因為想快點長大,會無意識地全盤否定幼年喜歡的東西。
這時他們的心理狀態是雖然知道大人們的所作所為是骯臟的,但卻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才正確,因此常常會作出「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但是由於過於缺乏經驗及周詳思考,他們所謂「正確的」行為舉止大都顯得幼稚而且自私,因此在旁人眼裡產生相當負面的印象。
此時還會對生死和宇宙、自己和他人、身邊物體的存在等感到焦慮,批評政治和社會的骯臟等,更可能會想做壞事,但最後什麼都沒做。
甚至是講出「你們誰都不了解我,全世界都不了解我」等語。
近期最常用來形容在日常生活中行為、口語上模仿小說、漫畫、動畫等媒介中假設人物的人,有的甚至自行「設定」而非模仿,這些人行為中直接表露對模仿對象的喜愛,而這些人大多分的清楚現實和虛擬的不同,因此把妄想中毒患者和中二病畫上等號是不當的。[3]
I. 中二病 是什麼東西
首先我們要談到「中二病」這個單詞。「中二」是伊集院光在電視節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馬鹿力》中提出的一種心理病症。 這種病的特徵就是「為得到他人認可而無意義裝酷」、「否定社會」、「過度妄想」等。誰也沒有想到, 「中二病」這個詞竟給 2010 年的日本社會帶來了極大轟動,街頭巷尾,電視電台,它成為了無人不談的熱點話題。部分媒體甚至為爭搶「中二病」患者一手資源而陷入混戰;網路上也興起了眾多討論中二病的論壇、小組;各路專家學者全部聚焦「中二病」 ,對於它的定義、成因以及發展,展開了深入討論。對於「中二病」 ,大家關注點不同、反應不一。心理學家分析後的結論是: 「中二病」的形成源自長期的「御宅」生活方式或意志被壓抑而導致的心理扭曲;當然, 「中二病」中也有正面積極的地方,比如對自己的肯定、自我意識的建立。社會學家認為, 「中二病」是現代社會科技化進程過快的負面作用的體現之一。例如,過於快速和便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減少溝通交流,更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生活過於簡單而思維過於豐富,為「中二病」的誕生提供了溫床。時尚界及藝文界這群本身就很「中二」的人,則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 「中二病」沒什麼不好, 「人不中二枉少年」 , 「中二」才能讓人更加地才華橫溢。漫畫狂熱族群為此說的誕生感動得痛哭流涕,找到歸屬感。……那麼,「中二病」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來的呢?「中二病」出自於日本電視節目《伊集院光•深夜的笨蛋值》 ,指的是人們「由於想讓自己得到他人的承認而無意義地擺酷」或「否定他人、否定社會以保護自身」的行為和思維邏輯。因其症狀有些類似青春期叛逆,故借用 「中二(初中二年級) 」這個概念來生動地形容它。其實, 「中二病」與初中二年級無關。因為「中二病」它根本不管性別年齡職業體重學歷長相和血型,它來勢洶洶、覆蓋面廣,目的是侵襲一切可能接近它的人類。在日本,它成功了,此刻,它越過日本以西洋面,正直沖沖地向我們奔來……「中二病」主要被分成以下三種:邪氣眼系堅信自己體內隱藏著某種力量(或者努力地裝出擁有力量的樣子)的人。他們憧憬著各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邪氣眼」這一詞源自某大型論壇的某個帖子。也有人稱這種類型的人為「妄想系」人群。DQN 系總是採取違反世間常理的行為,企圖扮演不良少年的人。由於DQN系人群通常都是些心思耿直或謹慎膽小的孩子,因此他們絕對不會成為真正的不良少年。他們雖然整天都把打架犯罪掛在嘴邊,但是基本上都是胡吹。當然他們也不可能真的去上門挑釁或實施犯罪行為。DQN為網路用語,指「看來蠢蠢的人」 、 「凈給人添麻煩的不良系」 。亞文化系完全不跟著當今流行走,喜歡和別人走相反的路線,企圖和他人劃清界限的人。他們雖然打心底來說根本不喜歡什麼亞文化,但是一想到自己有著和大眾不同的興趣就覺得自己鶴立雞群。細看上述三種分類,相信大家不難發現它們當中都隱藏著「想要大家來關注特別的自己」這一要素。 「中二病」的患者大多抱著這樣的想法: 「其實我是很厲害的,不過周圍的人怎麼都對我不感冒呢?就沒半個人來捧我一下。看來為了大家對我有所評價,我得想法子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那樣的話,就通過採取和他人不同的行為來展示自我吧。 」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對於他們所採取的行動,大多數人都會搖頭,覺得帥氣無比的只有他們自己。對於周圍的人來說,這樣的行為根本就是給他人添麻煩。這就是「中二病」患者被大家當作白痴的根本原因。 咱們還是主要關注邪氣眼系這個派系。實際上在ACG愛好者中,邪氣眼系是最最常見的一類中二病種。 其特徵包括: 堅信自己體內寄宿著某種力量並憧憬著不可思議的力量。「邪氣眼」一詞應該是出自日本論壇,通常這類病人被稱為「妄想人群」。 而黑貓可以說是邪氣眼系的絕對典型代表,「我的身體會釋放出妖氣、抵禦陽光」,「我能看見妖精」之類的話,只有這類病人才會說。 本人認為,桐乃對黑貓的概括還真是異常得貼切啊~~~ 看看下面的症狀你有沒有,咱們也來測一測自己是否為邪眼系患者吧!由於手很酸,所以我刪掉了好多。括弧內為無責任吐槽 1、自己身體里寄宿著邪惡的東西 2、「討厭,又開始發作了嗎」 3、說不定自己是外星人 4、對單純的人類沒有絲毫興趣(我不是涼宮) 5、假裝自己有二重人格 6、不,說不定自己有八重人格 7、夢想是征服世界(我倆開始征服世界) 8、終有一日要侵入美國國防部電腦系統並征服世界(CANAAN笑而不語) 9、自己是有高靈力的靈能力者(明天開始除靈吧) 10、任何不好的事情都歸結到惡靈身上 11、懷疑自己在被某個組織追殺 12、能看到妖精或死靈(八雲內牛滿面) 13、我可能要被FBI挖走了(FBI只是浮雲、真的) 14、給自行車取名 15、其名為「流星號」(我無力吐槽) 16、看動畫時在想「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怎麼辦」(這個情況應該不少人有吧) 17、而且越想越爽、根本沒法停…… 18、感冒=結核=沖天總司(我果然是新選組的) 19、認為穿黑衣服就很強(黑貓) 20、故意淋雨 21、「別惹我發火,到時候死的是你」 22、以雨傘為劍(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我有誓約勝利之劍!) 23、其實我可以發出××必殺技(龜派氣功!!!) 24、過幾個月,世界就將迎來末日 25、我將成為新世界的神(夜神月你好,夜神月再見) 26、喜歡「血、死亡、黑暗」等詞彙 27、遇到人山人海時會忍不住喊「垃圾們,給我去死!」(魯魯修靈魂附體!) 28、「錯的不是我,是世界」(魯魯修您走好~渣誠您走好~世界您走好) 結果鑒定: 幾乎全有——我知道,您隱姓埋名保護著世界 八成都有——看樣子你是能力高超的能力者,希望終有一天你能保護世界 三四成都有——你在現實和黑暗的世界邊緣徘徊著 一成左右——你是普通人,打怪獸什麼的還是交給專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