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學好初中生物的方法
要學好初中生物課,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還要有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針對生物科學的特點,我覺得學好生物課應做到以下幾點:1、對學生物要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不會投入,不投入就不能理解,更不能記住。死記硬背只能越學越枯燥,越記越難記。投入精力很多,學習效果卻很差。2、學習生物學知識要理解、多思考。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也具有密切聯系。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單純的記憶,而是要深入理解,融會貫通。只有理解的記憶才能長久記憶。才能運用自如。多思考就是要找出生物學習中的知識點間的聯系,要確定知識框架。漫漫學,泛泛記,只能是知識越學越多,越學越亂。時間長了,就不能抓住重點,難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3、 搞好預習。預習是把課堂上老師講解內容進行粗略的了解,要把握哪些是重點,那些是已經理解的,哪些是還不理解的,知道哪些是難點。在上課時就能做到聽課重點突出。4、 學會聽課 課堂是我們學習知識的主要環節,聽課認真程度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聽課並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情、聽、想、問、記等相結合,主動地探求知識。上課時要精神飽滿,充滿熱情,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聽」就是要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務必把老師講的內容聽清楚。 第二:在聽的過程中進行分析、綜合。第三:在聽的過程中學會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習就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認識過程,由對課本知識的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和消 化吸收。 「問」就是要對於沒有聽明白的或產生不同看法的地方提出質疑,敢於提出與老師不同的觀點想法。 「記」記入要有重點,不能影響聽,更不能把記錄當成聽課的主要部分,這樣效果適得其反。關鍵是要聽明白。只記重點和難點。如果聽課、思考與記筆記發生矛盾,要先跟隨老師的思路聽課,避免老師講授的內容無法理解,沒有記好的筆記先寫下標題或作出標志,課後再補充完整。5、做好課後的復習整理。要學好生物課,課後的及時復習鞏固也是不可少的。上課後應及時對照教材對課堂筆記進行梳理、補充、拓展,課後要及時整理歸納。即是復習,又是強化記憶。不能把知識寄希望於聽明白,要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6、多接觸自然,生物是自然學科,把課堂上學的知識用於自然的觀察,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以上是我的淺薄體會,不一定適合每個同學,但希望這些東西對同學們的學習有點幫助。其實勤奮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投入是最好的學習學習途徑。
② 初中學習方法指導之如何學好初中生物
其實要學好初中生物,光是上課聽講還是不夠的,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深有體會,我覺得首先要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因此你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 有可能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你就要 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果還不行的話你網上搜李曉鵬的新浪博客,博主曾是中考狀元 ,我覺得博客里講到的生物學習方法,結合了學生很具體的經驗感受,方法非常實用,還有各科的學習方法 和解題技巧等,都是他的經驗總結,我自己也是參考他博客里的方法學習的,成線就一直很好,我希望對你也有幫助,加油吧!
③ 初一學好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現象及其活動基本規律的科學。下面是總結的學習生物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參考。
一.歸納整理、對照比較、重視圖解
充分理解專有名詞、現象原理和課本筆記,再將相關概念進行綜合分析整理。用心比較各種生物、現象之間的聯系和差異,進行分類歸納,如此才能融會貫通。生物學有非常豐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圖片資料,配合圖片的說明,可以使你迅速了解生物現象的來龍去脈。
二.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一方面,生物學研究的東西都是活生生的。「活」的東西,重在理解,所以,切忌「死」記硬背!這就稱之為活學;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門生活科學,她來源於自然、源於生活。緊密地聯系生活實際,知識就會「為我所用」,這就稱之為活用。
三.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
1.簡化記憶法: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聯想記憶法: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綱要記憶法: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四.注意聽,認真記
注意聽不僅僅是要求同學們集中精力,更重要的是聽課要聽思路,注意聽老師是如何引入新課,怎樣展開講解的,最後又是怎樣歸納小結的。特別要注意理解教師在講課中反復強調的重點和難點,並在不影響聽課的前提下記些要點。
④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有哪些
一、「先記憶,後理解」 , 掌握基本知識要點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初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學科不一樣的特點:面對生物學,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這時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自然、生產、生活都有較密切的關系,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聯系這些實際。聯系實際的學習,既有利於扎實掌握生物學知識,也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聯系自然實際。居住地附近的農田、草地、樹林、公園、花園、動物園、庭院、路旁都會有許多動植物在那裡生活,學習有關知識時,到這些地方去參觀考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處。當學到生物與環境的知識時,更要想到保護當地的動植物資源和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 3.聯系生活實際。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關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就更為重要。生活實際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識和未來的生活行為兩類。生活常識可幫助我們理解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知識也可以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 三、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簡化記憶法。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 2.聯想記憶法。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 4.綱要記憶法。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 5.衍射記憶法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系。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 四、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有利於知識形成整體網路 在生物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比較和歸類的方法、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 2.比較和歸類的方法。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准,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採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3.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採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制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於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系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五、用生物學的基本觀點統領生物學的學習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可以更迅速更准確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樹立以下生物學觀點: 1.生命物質性觀點生物體由物質組成,一切生命活動都有其物質基礎。 2.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3.生物的整體性觀點系統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不論是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器官水平,還是個體水平,甚至包括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體現出整體性的特點。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生物的諸多生命活動之間,都有一定的關系,有的甚至具有對立統一的關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生命活動。 5.生物進化的觀點生物界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所謂產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謂發展就是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規律。 6.生態學觀點基本內容是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⑤ 如何學好初一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初一生物的七大學習方法
一、課前預習的方法
課前預習是上課的基礎和准備,有利於學生主動學好課程和自學能力的提高,特別是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課前預習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閱讀教材,理解教材的含義,對重點內容、名詞概念要畫出來,進行比較、分析。例如:《細胞的結構》中,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雖然字面比較接近,但各指不同的結構,各自作用不同,應通過預習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區別與聯系。
預習是將下次課要學的內容事先熟悉一下,做到心中有數即可,不必花費大量時間,遇到難於理解、理論性比較強的問題,可在書上做一記號,以便上課時注意聽老師的講解、分析。例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遺傳和變異等這些都是比較難於理解的問題,可以等待課堂上注意聽教師講解。
預習時可以寫預習筆記,可以把書上的內容歸納成幾個問題。如對《顯微鏡使用方法》一節預習時可以歸納成:顯微鏡由哪幾部分組成,每個部件的名稱及作用,每個部件的位置,能夠區別目鏡和物鏡。預習後,看書後面的習題是否會做,檢驗一下預習的效果。實際上對生物課感興趣的學生在上課前五分鍾左右就能把上述內容預習完。
二、如何提高聽課效率
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上課佔了大部分的時間,無論哪個學生要想學習好,都要寄希望於課堂。怎樣提高聽課的效率呢?
上課的目的性要明確,要帶著預習時不懂的問題聽講;聽課時精力一定要集中,跟上老師的思路,特別要注意老師的語氣和所強調的關鍵內容;認真記筆記,筆記要記重點、要點。板書既能反映知識的要點,又能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是應該記錄的。如果聽課與記筆記發生矛盾,應該先以聽懂為目的,可以暫時不記,課後再回憶、補充、整理;上課要動腦筋、想問題,特別是老師提問,要積極思考,舉手回答,一個經常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敏性、流暢性,都比不舉手回答的同學強得多;聽課要抓住重點,一節課講的知識太多,但對每個知識點要求不同,老師會教給學生區分重點和非重點的方法,對於重點內容學生要很好掌握,學好教材最基本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時掌握基本觀點和原理,比如"進化"的原理:進化規律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統一的原理:生物與環境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結構與功能的統一;矛盾的原理: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等。
三、課上注意鞏固
教師授課如果用15~20分鍾,剩下的時間留給學生鞏固復習。鞏固內容可以由教師帶領,也可以由學生自己復習。學生自己復習時,對教材內容要先理解,再嘗試記憶。學會識圖,對圖是否理解,是否會畫,各部分名稱是否記住了。覺得自己對教材問題不大,可以做題檢驗效果。
四、要注重觀察和實驗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學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不重視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做每個實驗之前,要認真閱讀實驗指導。在做每個實驗時,要仔細觀察、如實記錄,認真分析,得出結論。
五、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生物知識跟實際生活相聯系。例如,我們在學習食物鏈的時,首先要搞清楚「食物鏈」的定義是什麼?誰是被食者?誰是捕食者?他們之間是怎麼樣構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的?然後再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列舉出2個簡單的食物鏈。如果忘記了,你便可以及時地看書回憶,這樣又就鞏固了知識。 學習生物科學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義是事情。
⑥ 初中生如何學好生物
我生物不錯,我把我學習生物的方法告訴你,第一,最主要的就是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盡量將老師所講的都記住,但注意不是死記硬背,要理解記憶,分出層次記憶。如果感覺學起來比較困難,就要課前預習。第二,要對生物有興趣,如果對某一個東西有興趣,自然就會努力去做。如果實在做不到有興趣,那也至少不能討厭。
⑦ 學好初中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要想學好生物並不需要你投入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但下面這五個方法你不得不掌握。
即:會聽課、善閱讀、抓規律、歸納運用、觀察比較。
1會聽課
聽課的時候不僅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還要做到眼到、耳到、腦到、手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老師講課尤其是講新課的時候,一般是分塊的,但各塊各知識點之間有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各年級生物知識是連貫的,是一個整體。
學習時要將分散的知識聚集起來,歸納整理成為系統的知識,這樣易理解好記憶。
生物知識的學習有著本學科的特點,因此在聽課時要有下面這三個觀點:
(1)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
(2)生物與環境相適應;
(3)生物進化、發展。
上課時要注意老師是怎樣運用這些基本觀點去分析生命現象和生命本質的。
例如:
在消化系統一章的教學中、注意老師如何分析各段消化道的結構,特別是小腸的結構與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2善閱讀
讀是學習最基本的一種學習方法,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標志。閱讀時可以用下面這幾種方法:
出示提綱導讀:可以將要學習的內容事先精心准備閱讀提綱,這個提綱可以根據課後習題來列,然後以此有目的的閱讀相關課文,以便抓住重點,使自己讀有所得。
聯系實際閱讀:聯系實際問題,閱讀與思考相結合,能很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比如:
在學習對水分的吸收一節時,可思考一下植物的根是在什麼情況下,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一次施肥太多時,為什麼會發生「燒苗"。
帶著問題閱讀有關的內容,會很清楚地掌握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成熟植物細胞的結構。
聯系課本插圖閱讀:課本內容包括知識系統、插圖系統、練習系統。同學們往往忽視有意識地查看插圖。如:
被子植物的雙受精過程。通過抓識圖,先認識花粉的萌發,花粉管的形成和胚珠的結構圖,再認識雙受精作用圖,對雙受精的作用就容易理解了。
概念原理重點讀:生物學科中的概念原理用詞嚴謹、科學,必須通過思維活動加以錘煉,才能把握其本質內涵。如:
被子植物體一般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構成,其中「一般」是指絕大多數被子植物有這六種器官,少數不完全具有。
3孤規律
規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生物有自身的規律,如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生物與環境相協調,以及簡單→復雜、低級→高級、水生→陸生的進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
掌握這些規律將有助於生物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學習線粒體就應緊抓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規律:
①外有雙層膜,將其與周圍細胞質分開,使有氧呼吸集中在一定區域內進行;②內膜向內折迭成嵴,擴大了面積,有利於基粒、酶在其上有規律地排布,使各步反應有條不紊地進行;③內膜圍成的腔內有基質、酶;④基粒、基質、內膜上的酶為有氧呼吸大部分反應所需,因而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並記住其結構與功能了。
學習生物同其他學科一樣,也要遵循認知規律、大腦活動規律。學習不能急於求成、一步到位。如:
減數分裂過程的學習,開始只要弄清兩次分裂起止、染色體行為、數目的主要變化,而不能在上新課時對於染色體行為、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目,與遺傳三定律關系,與有絲分裂各期圖相區別等一並弄清。後者只能在練習與復習中慢慢把握。
其實,生物學學習大體上也要遵循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等步驟,有規律地進行學習。
如預習弄清知識結構,初步確定重點,找出疑難處,上課就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4歸納運用
一本書的內容上完了,這本書中到底講了些什麼,你有沒有想過對它們進行歸納、概括呢?
最好打破章節界限,列出一些標題,把各種知識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網路或體系。
例如,學了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排泄系統,可以列出如下標題:
四大系統(循環、呼吸、消化、排泄)在新陳代謝中有何作用,來進行綜合復習。
又如,學了運動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可以列出標題:
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包括對運動系統、對循環系統、對呼吸系統、對神經系統等)進行綜合復習。
綜合歸納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系、三抓特點。
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系將其串聯:
神經系統學習可按神經細胞、腦、脊髓、神經的順序關系學習,對生理、生長、發育等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抓聯系,如神經細胞與腦、脊髓神經聯系點在於神經細胞分細胞體、突起兩部分,細胞體組成腦、脊髓灰質等;
突起可以形成神經纖維,再組成白質、神經。
抓特點,就是要抓重點抓主流。綜合歸納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是大雜燴,應該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如神經系統知識網路就可將神經節不列入,眼、耳以外的感覺器官或感受器一筆帶過。
5觀察比較
生物學是實驗科學,觀察是獲得生物知識的重要環節。如觀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生長發育等等。
要想有效地發揮觀察,還必須做到「四有"必備,即:有目的、有順序、有重點、有疑存。
如觀察生物群落:
目的是了解群落的成員、數量及其關系;
順序從植物到動物再到微生物,植物又有喬木。灌木——草本——苔蘚、地衣;
有重點即通過解剖觀察、套袋實驗觀察等看動植物關系;
觀察時多思考,如植物分層、錯落有致有何意義等。
比較是認識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較才有鑒別,生物中能比較的東西很多。
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冬眠與夏眠、應激性與適應性等等。
比較時注意對比較對象全面了解,然後確定比較項目,並做到簡明扼要,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類生理過程,可從場所、條件、過程、結果、意義等進行全面了解。
確定比較項目時過程不能太具體,而是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的反應前後變化,抓住此重點,有利於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實質。
中學生物概念多,易混難記,比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內容可以通過對比、分析。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應激性與反射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四綱心臟動脈血和靜脈血維生素與激素等等
⑧ 初中生物學習方法與技巧
初中《生物》主要介紹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生態知識,側重於生命現象的描述。它與其他學科一樣,也有自己的規律和特點,它既屬於自然科學的范疇,又具有自身的獨特之處。因此,要想學好生物學,首先要搞清楚初中《生物》的特點。
⑨ 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
你主要圍繞學完生物後學會了什麼,懂得了什麼,認識了什麼去寫,最後再寫點我們這個世界多奇妙,大自然的魅力啥的,就行了
這里有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信息,辦理過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找了好久也找不到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真難找啊,到處問到底哪裡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快告訴我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網址吧,我要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後來在這里找到了,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哪裡辦理最穩妥,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找了很多公司,但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都不是很全,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也不是絕對的,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給你地址 裡面有更多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信息,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希望初中生生物學習方法可以幫到你
⑩ 初一學生如何學好生物 初一生物學習方法
一、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同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對於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 X 和加減乘除運算,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既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二、弄清知識內在聯系,「瞻前顧後」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因為生物個體或群體都是內部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如:關於 DNA ,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系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 在比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 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麼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一下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三、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生物知識跟實際生活相聯系。例如,在喝完一包奶後,我便會想,其中的糖、脂肪、蛋白質都會在體內經過怎樣的變化。看到花的葉子黃了,我會想想到底是缺少了哪種礦物質元素。如果忘記了,你便可以及時地看書回憶,這樣又就鞏固了知識。 學習生物科學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義是事情。 四、要注重觀察和實驗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學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不重視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做每個實驗之前,要認真閱讀實驗指導。在做每個實驗時,要仔細觀察、如實記錄,認真分析,得出結論。 五、及時歸納、總結 在課下,經常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是必要的。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以便能夠熟練運用,讓老師所講的內容真正被自己 「同化」 吸收。例如學習了細胞分裂,我會把一個細胞分裂周期中,染色體、DNA、染色單體的數目及關系羅列一下,列成表格,這對以後做題是很有幫助的。例如在細胞分裂中,先有哪些細胞器參與植物的細胞分裂,又有哪些細胞器參與動物的細胞分裂呢?每節課後都把課本仔細地通讀一遍,畢竟有些小知識,需要我們課下來補充。在此基礎上,我還會找一些題目做做,我覺得這樣不僅可以鞏固知識,而且可以拓寬思路、積累總結解決問題的技巧。 最後,我想說,讀書就像掃拉圾。你掃掉的越多,你的思路就會越清楚,做起題目來就會運用自如。學習是靠點點滴滴從書本中學到的。有的同學好高騖遠,想要一步登天。最好能夠一天內把所有的知識都學會。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規律的。「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就是這個道理。在考試中,有的同學往往得不到理想的分數,原因就是你的基礎不牢固,學習的東西沒有熟練地掌握。在生物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當然不是投機取巧而獲得,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書本中涉及的每個知識點。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也就說你付出的越多,收獲的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