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荔枝如何繁殖方法

荔枝如何繁殖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8 11:14:30

A. 怎麼種荔枝

我家種荔枝已經將近30年了,已經賣出的荔枝苗、龍眼苗有40多萬株。不是什麼荔枝核都能培育的,糯米糍、三月紅、妃子笑的核是培育不了的,只有槐枝荔枝的核才是培育荔枝苗的最好選擇。
1、把荔枝肉吃掉取核,埋放在事先准備的一堆沙子裡面,淋濕沙子,沙子要放在潮濕避光的地方,看見沙子開始干就加點水,過一周左右,荔枝核開始發芽,見發芽就可以往地里種植,種植地方的不宜太干不宜太濕,種植前需鬆土並被太陽曬2天,曬土2天後,在傍晚時分把荔枝核埋土約一食指深就可以,種後記得早晚淋水,早苗不用施肥的,待長到30CM高可以適當施肥。長到40-50CM高就可以嫁接,喜歡什麼品種就嫁接什麼品種就可以了。
2、樓主說的空心葡萄我知道,那個核很容易發芽的,可以跟荔枝一樣培牙後種,也可以直接往地里種,它長大後可以自然結果,可以不用嫁接,種植地要求潮濕近水,不然很難結果。我們這邊現在很少能見了,主要長在池塘邊和水田邊的。空心葡萄有葯用效果,把成熟的果切條曬干,泡茶喝對身體有一定好處,具體的請網上搜。
以上如有錯漏請各位指點。

B. 荔枝核可以種出荔枝嗎

荔枝核能種出荔枝來,不過需要很長時間才行,最短也要六七年的時間,甚至可能要十年以上才行。如果是想要它更快結果,建議用嫁接的方法進行繁殖,大概種植兩三年的時間就能開花了。此外,它的結果時間還要根據栽培管理來定,在管理期間必須要保證它的養分充足,所處的環境適宜,這樣才會更好更快的結果。

C. 荔枝苗怎麼培育

1、施肥

定植後一個月即可開始施肥。兩三年內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梢為主。掌握「一梢兩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梢頂芽萌動時施入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長和長葉;當新梢生長基本停止,葉色由紅轉綠時,施入第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轉綠,增粗枝幹。

新梢轉綠之後施入第三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定植後第一年根少樹小,每株每次用復合肥25克,尿素約15克,氯化鉀10克,過磷酸鈣50克混合施用。幼樹根系少,吸肥能力弱,每年可噴施葉面肥5-6次。

2、澆水

灌水、排水:水分是荔枝樹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年荔枝樹根少且淺,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大,在土壤乾旱,大氣乾燥的條件下,應注意淋水保濕。雨季防止植穴積水,下沉植株宜適當抬高植位,以利正常生長。

3、除草

荔枝菌根好氣,除草、鬆土有助於土壤疏鬆通氣,能促進根系的發育。幼齡樹可結合間作物的管理進行除草鬆土。夏秋季高溫多雨,雜草生長快,土壤也易板結,除草鬆土次數宜多;冬春氣溫低,乾旱,雜草生長慢,除草鬆土次數較少。

幼樹根淺,因此,根據范圍內鬆土應淺,8-10厘米為宜,根際范圍以外可深至15厘米左右。

4、整形

當主桿高30-60厘米時即摘(截)頂,促使分3-4條方位分布均勻的一級分枝(主枝);一級分枝長40-50厘米時再摘(截)頂,促使分生2-3條二級分枝(副主枝),其中前端一條不截頂,使其向外延伸,其下2條再摘(截),形成三級分枝(側枝)。

主枝和許多大側枝構成樹冠的骨架,故稱為骨幹枝。三級分枝再摘(截)頂,分生四級分枝。如此再進行2-3次,形成緊湊的樹形,增加結果母枝的數量。

5、修剪

幼年荔枝樹整形修剪要求幼樹能培養出30-40厘米高的主幹,3-4條分布均勻的主枝,使其著生角度合適,因此修剪的對象是:交叉枝、過密枝、弱小枝,以及不讓其結果的花穗。修剪可用修枝、摘心、拉枝、吊枝、撐開等方法,可剪可不剪的枝條暫時保留,使養分有效地用於擴大樹冠。

應在每年的冬季進行一次修剪,將過密的陰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弱枝、枯枝剪掉,使養分有效地用於擴大樹冠,並使樹冠內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每次新梢老熟後而下一次新梢未萌發之前,把生長過旺的徒長枝、直立枝留20-30厘米進行短截。

6、防寒

荔枝屬亞熱帶果樹,性喜溫暖,冬季氣溫低易受冷害,尤其是幼年樹,發梢次數多,停止生長晚,寒冷前枝葉未能充分老熟,抗寒力低,需注意防寒護樹。

冬季來歷前用綠肥、雜草等覆蓋於根生長范圍的表土面,以提高地溫,保護根系:用石灰、石硫合劑、植物油、食鹽和水按10:1:0.1:0.1:40的比例配製成塗白劑塗抹樹桿。



(3)荔枝如何繁殖方法擴展閱讀

荔枝分布區氣候炎熱,年平均溫22~25℃,極端最低溫2~5℃,年降水量受地形影響,差異大,在海南東南部的迎風坡上,可達2000毫米以上,氣候濕潤以至潮濕;在西南部為背風面處,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氣候乾燥或半乾燥,旱季長達6~7個月。

土壤為山地磚紅壤,土層深厚,腐殖質豐富,肥力較高,pH值5.5~6.0。荔枝為中性樹種,耐一定的蔭蔽。常見於海南東南部由青皮、蝴蝶樹、坡壘等組成的濕潤雨林中,為第二層喬木的重要成分。生長緩慢,年平均高生長約30厘米。花期2~3月,果期6~7月。

D. 如何培育番荔枝苗

番荔枝育苗一般以實生播種繁殖為主,近年來也在試驗無性繁殖的方法,如靠接、壓條、盾形(丁字形)芽接等。嫁接法常用的砧木有共砧、牛心番荔枝、刺番荔枝等。目前我國番荔枝的主產區,如廣西、福建、雲南、台灣等地仍用實生播種法育苗。

(1)選種

留種母本樹的選擇原則是: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留種所用果必須完全成熟;種果的果個要大、果形要正、品質優良;瘤狀突起扁平;母株首次開花結的果;豐產、穩產且不裂果。

(2)果實處理及種子貯存

果實採收後,放在室內後熟3~5天,然後取種洗凈、充分曬干,除去小粒種子和不飽滿的種子,乾燥後貯存,如此可保存數年,否則,即使放到來年春天也會失去發芽能力。

(3)播種

廣東大部分地區適宜的播種時間在雨水至清明之間;廣州南最好秋季播種,秋季采種後曬干及早播種,能使大苗順利過冬。由於番荔枝種子外皮光滑,角質化,不易吸水。因此,播種前最好曬種或銼擦種臍、種皮,使種胚附近的外皮破裂,從而使種胚容易吸水而發芽。

培育番荔枝的苗圃要選擇排、灌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因番荔枝苗期易感染立枯病而死亡。播種前將土壤深耕曬透,施腐熟的有機肥,每667米2加入石灰15~50千克,然後整地播種。苗圃地朝南,以減輕冬季低溫對番荔枝苗的危害。

(4)苗期管理

播種後用禾稈覆蓋,每天適當噴水,但注意不可太濕;在正常情況下,約20天左右便可發芽出土,40天長出真葉。當大部分種子長出真葉後,要分期分批將禾稈間疏去除,以免壓壞幼苗。苗高約5厘米時,可噴布波爾多液(1∶1∶100)防立枯病。11月以後要搭棚蓋苗防霜,因番荔枝幼苗不耐低溫危害。棚子要早晨揭晚上蓋,到第二年春分後即可拆棚,進行移苗分床。如果加強管理,一年後苗高可達60厘米以上,就可以出圃了。

E. 如何繁育荔枝壓條苗

廣東普遍稱為「圈枝」。方法簡易,成苗快,結果早,並能保持母樹優良性狀。

(1)圈枝育苗時間

我國荔枝主產區幾乎全年四季均可進行,通常以2~4月「隨花剝,隨果落」較好,氣溫逐漸回升,雨水漸多,荔枝漸入旺盛生長活動期,剝皮操作容易,圈枝後發根,成苗均快,在盛暑前落樹假植,成活率較高。在采果以後的秋季圈枝也很好,高溫、多濕有利於發根,至落葉時,氣溫已漸降低,台風也較少,假植成活率也高。

(2)枝條選擇

圈枝育苗用的枝條,應選自果實品質優良、豐產穩產、生勢壯旺、具有該品種特性的壯年結果樹,枝齡二三年生,環狀剝皮部徑粗1.5~3厘米,枝身較平直,生長健壯,皮光滑無損傷、無寄生物附著,能接受到陽光的斜生或水平枝。選用枝條時,還要注意,一株母樹不能一下子圈得太多,以不影響母樹樹冠完整和生長結果為度。

(3)環狀剝皮

在入選枝條上,距離下部分枝7~8厘米,在適宜包泥團的部位,環割兩刀,深度達木質部,兩道割口相距約3厘米,在其間縱切一刀,將兩割口之間的皮剝除。為了促進圈枝枝條早發根、多發根,包泥團之前,可在上圈口及其附近塗上5000毫克/千克的吲哚丁酸,也可塗500~1000毫克/千克的吲哚乙酸或萘乙酸。

(4)包生根基質(包泥團或培養土)

凡能通氣、保濕的材料都可用作生根基質。常用的有稻草泥條,或椰糠、木糠、苔蘚、牛屎乾等混合肥泥,也可用疏鬆園土加入牛糞或磷、鉀肥等。預先准備好包裹泥團用的薄膜,長40~50厘米,寬28~33厘米,以及縛扎用的薄膜帶或纖維。

如果用稻草泥條為生根基質,包泥時以上圈口為中心,拉緊泥條纏繞,使泥條緊貼枝條不松動,最後繞成一個橢圓形泥團。注意使環狀剝皮部上圈口生根部位位於泥團近中部或上方1/3處,抹平泥團表面。包好泥團後,最好讓泥團風干一段時間,等到下雨以後,趁泥團濕潤時,在泥團外裹上塑料薄膜保濕。多雨季節,若見薄膜內的泥團積水,應於下側打孔放水,以防爛根。

用椰糠等疏鬆材料作生根基質的,則先將薄膜一端扎緊於圈口下,成喇叭狀。填入生根基質,邊添邊壓實,最後把薄膜包成筒形,扎緊上端即成(圖50)。

圖51 竹筐假植圈枝苗

F. 荔枝可以扦插嗎

荔枝是嫁接。

根據經驗,老品種荔枝對水東、小黑三月紅、妃子笑等品種具有很好的親和性,砧木選擇本地老品種荔枝作為嫁接砧木。

播種規格:株行距18厘米×12厘米為宜。播種方法:實行單核播種,播種時先按行距開播種溝,溝深3厘米左右,按原定株距將種子平放於溝中,淋水後覆土。覆土厚度以2厘米為宜,太淺種子容易乾死,太深幼苗出土困難。

(6)荔枝如何繁殖方法擴展閱讀

荔枝樹喜高溫高濕,喜光向陽,它的遺傳性要求花芽分化期有相對低溫,但最低氣溫在-2至-4℃又會遭受凍害;開花期天氣晴朗溫暖而不幹熱最有利,濕度過低,陰雨連綿,天氣乾熱或強勁北風均不利開花授粉。花果期遇到不利的災害天氣,會造成落花落果,甚至失收。

中國荔枝主要分布於北緯18-29度范圍內,廣東栽培最多,福建和廣西次之,四川、雲南、貴州及台灣等省也有少量栽培。亞洲東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種的記錄。

荔枝主要栽培品種有三月紅、圓枝、黑葉、淮枝、桂味、糯米糍、元紅、蘭竹、陳紫、掛綠、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罌等十三種。當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種,亦是鮮食之選,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

「蘿崗桂味」,「畢村糯米糍」及「增城掛綠」有「荔枝三傑」之稱。 惠陽鎮隆桂味,糯米糍更為美味鮮甜。

G. 種植荔枝

一)育苗 荔枝的繁殖在過去以空中壓條(俗稱圈枝)為主,近年嫁接育苗發展迅速。
1.嫁接繁殖
(1)砧木苗的培育 慎重選用與接穗品種親和力強的砧木(如糯米糍以懷枝砧為佳),然後催芽播種。種子應隨采隨播,若需貯藏,應將種子洗凈,表面晾乾後用百菌清、托布津處理,裝入塑料袋中,扎緊袋口室溫貯藏,以後注意及時抹下水滴,挑出爛、病種子,經4個月以上仍有相當高的發芽率。一般夏季播種、翌年3~4月移植,按行株距10-15cm×5-8cm,每公頃約播種1875- 3000kg,播後覆土或蓋上充分腐熟的土雜肥1.5-2cm,以後注意淋水保濕。幼苗出土後搭棚遮蔭,防止烈日高溫灼傷嫩苗。第一片真葉轉綠時,施入稀薄水肥,及時噴葯滅蟲保梢。翌年3-4月按大小分級移栽,剪除過長主根,按株行距15-20cm每公頃約植16.5萬-18萬株。移栽後的第一次新梢老熟後殲始施肥.以後每次新梢老熟時都施肥一次,當苗干粗達0.8cm以上時便可嫁接。
(2)嫁接 應從品種純正、豐產優質的結果樹上選擇芽眼飽滿、皮身嫩滑、粗度與砧木相近,頂梢老熟,未萌芽或剛萌發的、二年生枝條作接穗。接穗不耐貯,若需短期保存,可用濕細沙,苔鮮等埋藏,上蓋薄膜保濕。嫁接時間一般以2~1月及9-10月為多,嫁接方法有芽接稈枝接,枝接以合接、切接為普遍。嫁接後30-4Od檢查,未成活的及時補接.抹除砧芽。第二次新梢老熟後,從側邊切割薄膜帶解縛。接穗萌發第一次新梢老熟後可施肥,以後每次梢期施肥1~2次。旱時淋水,及時滅蟲。嫁接苗高40-50cm,砧、穗親和,具3-4條分枝,未級枝老熟,葉色濃綠,便可出圃。
2.壓條(圈枝)繁殖 幾乎四季都可進行,以2~5月為多。選擇2~3年生,徑粗1.5~3cm,生長健壯的枝條,相距約3cn,環割兩刀,深達木質部.將兩割口間的皮層剝除.15-20d後,包上生根基質,外用塑料膜保護。為促進生根,可在上割口及其附近塗上0.5%吲哚丁酸或0.05%-0.1萘乙酸。經80-1O0d後,生根2~3次,末次恨老熟後,鋸離母樹假植或定植。
(二)建園
1.園地選擇及規劃 大面積荔枝園主要建立在山地丘陵和平地,山地丘陵宜在15°~20°以下的斜坡地建園,重點要做好水土保持。平地建國對地下水位較高的圍田或沿海地區,必須重視排灌系統的修建、降低地下水位,起墩種植,設置防風林。建立大型荔枝園,一定要進行園地規劃。做好品種、分區、道路、排灌系統、肥料基地、防護林及輔助建築等等的規劃。栽植密度根據不同的種植方式而定①永久性定植,一般株行距6-7m,每公頃植210株,早期可利用空地間種中、短期經濟作物,達到以短養長;②計劃密植,開始栽植密度為4m×4m,每公頃植630株,以取得早期經濟效益,當枝條交叉、影響水久樹生長結果時即回縮或間疏。目前,每公頃植1500-1800株的小面積試驗已有成功的先例,但要較高的技術水平。荔枝從喬化疏植發展成半喬化或半矮化密植是今後的趨勢,但如品種選擇、樹冠控制等很多技術性問題還待繼續探索。
2.種植 有春植和秋植,春植2~5月春梢萌發前或老熟後,秋值在9~10月秋梢老熟後進行。植前挖穴並分層埋入綠肥垃圾等有機物,然後整成高於地面約20cm、寬約1m的七墩,地下水較高的園地,宜土墩種植,填土下沉後保持墩高約30cm。種植時小心填上,已大力踩踏根部,植後淋足定根水,樹盤蓋草保墒,風力較大地區須立支柱,以後適當淋水防旱。30d後檢查成活情況井及時補種。
(三)幼年樹的管理 應在提高成活率的基礎上,增加根量,大根系生長范圍並增加綠葉層,培養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骨幹枝,擴大樹冠.為早結豐產奠定基礎。
1.施肥 以勤施薄施為原則。土壤施肥在定植後一個月即可開始,二、三年內,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悄為主。宜掌握「一梢二肥」或「一梢三肥」,即枝悄頂芽萌動時施入以氮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正常生長。當新悄伸長基本停止、葉色由紅轉綠時,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轉綠、提高光合效能、增粗枝條、增厚葉片。也有在新梢轉綠後施第三次肥,加速新梢老熱、縮短梢期、利於多次萌發新梢。施肥量視土壤性質、幼樹大小而定,定植後樹小根少,每株每次約施復合肥25-30g,尿索20-25g、氯化鉀15~20g、過磷酸鈣50-75g,單獨施或混合施,混施時份量酌情減少。第二年起施肥量相應提高,比上年約增40%~60%。此外,根據樹體生長情況,枝梢生長迅速期,酌情噴葉面肥,常用的有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3%~0.5%、硫酸鎂0.3%~0.5%、硼砂0.02%~0.05%、硼酸0.05%-0.1%、硫酸鋅0.1%~0.6%以及l%~3%過磷酸鈣浸出液。
2.灌水、排水 幼年荔枝根少且淺,受表層土壤水分的影響較大。一年生荔枝幼樹常發生「回枯」現象,尤以定植後已萌發一、二次新梢又放鬆了水分管理的高壓苗,「回枯」更為嚴重,故旱天應注意淋水保濕,雨天防止樹盤積水。
3.鬆土、改土 荔枝菌根好氣,土壤疏鬆通氣才能促進根系發育。幼齡果園的耕作,多數結合間作進行,一年鬆土除草六、七次。從第二年起,丘陵山地荔枝園宜行深翻,結合施入有機質肥擴穴改土。水位較高荔枝園,應注重客土培土,加厚土層。
4.間種和地面覆蓋 幼齡和青年荔枝園,應充分利用空間間種、套種。土壤覆蓋可夏降上溫、冬能保暖、防旱保濕,減少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覆蓋方法可種綠肥和生草,旱季收割後蓋於土面,或埋於根際上層。死物覆蓋通常用田間雜草、作物莖稈等蓋於樹盤,上培薄土。
5.整形修剪 幼年荔枝樹整形修剪著重培養3-4條主枝,使其著生角度合適、分布均勻。修剪原則是宜輕不宜重,主要剪除交叉枝、過密枝、彎曲枝、弱小枝,以及不讓其結果的花穗,使養分有技地用於擴大樹冠。可剪可不剪的枝條暫時保留。修剪時期在新梢萌發前進行。整形修剪可用剪枝、摘心、拉枝、吊枝、撐開等方法。
6.防寒護樹 冬季如氣溫降至-2℃以下,將受凍害.尤其幼樹發梢次數多、停止生長晚、寒冷來臨之前枝葉未充分老熟,抗寒力低。可及早促使末次梢充分老熟,防止11月以後萌發冬梢;幼樹樹冠頂部用稻草遮蓋防霜凍;荔枝園堆積草皮樹葉,根據預測,霜凍來臨前熏煙防霜;用綠肥、作物枝葉或垃圾覆蓋干根系生長范圍的土面,其上再蓋薄泥。
(四)影響大小年結果的因素
1.花芽的形成受內在條件和外界環境的影響 結果母枝良好的生長並積累充足的有機營養,為荔枝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荔枝花芽分化過程中,內源激索發生一系列的變化,花芽內脫落酸(ABA)始終保持在較葉芽含量高得多的水平(侯學瑛等,1986)。花芽細胞分裂素(CTK)的含量逐漸增加,到花器官形成期達到高峰(梁立峰等.1983)。
品種不同花芽分化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同,早熟型如三月紅品種,廣州10月中旬日平均氣溫25.8℃、日平均最低氣溫22.9℃,降雨量全月163mm,即可進入花芽分化:中、遲熟型品種如桂味、糯米糍花芽分化需要比上述溫度低約10℃才能進入花芽分化。廣東省山區氣候資源技術組(1988)根據廣州市郊區、從化、增城、東莞等主產區歷年氣象資料與相應年份產量分析認為:12月上、中旬Tm(極端最低氣溫)≤6℃總日數≥3d,或T(日平均氣溫)≤14℃總日數≥3d,1月上旬Tm≤4℃總日數≥1d.或T≤8℃總日數≥ld則該年為豐收年。
荔枝花序原基體是混合芽,在發育過程中高溫促進葉的生長,低溫有利於花序的發育。水分也是影響花芽分化的重要因素,適當乾旱,抑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分化。兜耀源等報道(1985)。黑葉品種在1月上旬及下旬的旬降水量與雌性比呈密切正相關,與平均每秒總花量和雄花量一般呈負相關。
2.外界條件對坐果的影響 荔枝開花期對溫度反應較敏感,平均氣溫低於20℃時,大花總日數明顯增多,平均氣溫高於22℃時,花期顯著縮短。7℃以下花粉不能發芽.l0-15℃少量發芽.20-25℃最適.30℃以上又有所下降,低溫是提高坐果率的限制因子之一。據陳榮木報道(1985),花粉在20-24℃條件下,2h發芽率達85.8%-91.0%,花粉管伸長速度和精核向花粉管先端移動速度適中,授粉受精效果最好。l8℃以下,花粉發芽率低.精核移動的速度極慢。26-27℃時,雖半小時花粉可萌芽,但花粉管伸長速度慢,精核移動速度快,在花粉管未達到一定長度時,先端破裂,原生質外流,受精無效。「少雨則花液桿膠而小實」,據翁樹章等測定,盛花期懷枝雄花粉在100%、50%、25%的懷枝花蜜中培養5h(27~29℃)發芽率分別為2.06%、69.81%.、4.78%,蜜糖濃度太高或太低對花粉發芽都不利。「雨多則花腐,花粉浸水1h,花粉管先端破裂,原生質外流.
3.果實脫落 荔枝有多次落果:a.幼果期落果,果綠豆大時大量脫落,主要原因是受精不完全,胚胎發育不良。b.中期落果,果肉生長至種子長度1/3-2/3時,達到高峰.主要原因是激素失調,養分缺乏。c.采果前落果,果實成熟,糖分迅速提高,連日下雨或晴遇驟雨,引起裂果落果。
據向旭等研究(1993),糯米糍荔枝子房ABA從開花當天的最高水平急劇下降,而GAs、IAA和CTK水平在花後不斷升高,花後12d達最高值,此時的生理落果與授粉受精不良以及CTK和CAs產生機制未能啟動有關,花後17d.正常發育果ABA水平顯著升高,時值珠心細胞、珠扎塞消失,胚乳開始解體階段。至花後22d的幼果生理落果高峰期,肛乳已解體,原胚形成,即將脫落果內源IAA和GAs下降更為劇烈,是導致幼果落果高峰的主要原因。花後40d.部分幼果內源IAA、GAs和CTK水平下降過低,使ABA/ (IAA+GAs+CTK)失去平衡而導致中期落果。花後55d,即將落果的ARA水平以及ABA,(IAA+GAs+CTK)均極顯著高於正常發育果,使部分果實的生長發育受嚴再抑制,從而導致果實發育後期嚴重的生理落果。張開太(1979)用P32檢查址實,幼果因營養失調胚中途死亡者佔54%-76%,落果與缺氮、磷有關,如磷素不足,日間溫度過高,失水過快,即使發育良好的幼果也會脫落。
(五)結果樹的土壤管理
1.營養與施肥 近年我國對荔枝礦質營養的研究增多,並在生產上逐步實施科學用肥。據廣東、廣西、福建等主產區分析,荔枝老熟秋梢葉片干物質含-1.42%~2.03%、P0.15%-0.38%、K0.78%-l.05%,其比例為1:0.08-0.18:0.51-0.57;花干物質三要素含量分別為N1.8%-2.5%、P 0.3%-0.7%、K l.2% -1.7%,其比例為1:0.27:0.72.果實不同發育階段營養水平不同,幼果期需N量較多,果宴發育後期剛需K量明顯增加。不同品種果實各部分所佔比例不同,礦質營養的分配水平也有很大差異每100kg鮮果所含純量的N為0.14-0.16kg、P0.03kg、K0.13-0.15kg。根據對礦質營養的分析和各主產區荔枝豐產園的施肥經驗,近年我國總結出.「以產定肥」的施肥量,如廣東提出30年生植株每產100kg鮮果,全年施肥量為:N 1.38kg,P0.8kg、K201.5kg;廣西提出15-20年生植株每產100kg鮮果,全年施肥量為:N 1.6~1.9kg、P20 0.8~1.0kg、K20 1.8~2.0kg。
全年施肥主要分為三個時期。①花前期:促進花芽分化、花穗發育、改善花質、提高坐果率、延遲春季老叫衰退,此期氮、磷、鉀配合,氮、鉀約佔全年施用量的20%~25%,磷佔25%-30%。②壯果肥:及時補充開花時的消耗、保證果實生長發育所需養分、減少第二次生理落果、促進果實增大、並避免樹體養分的過度消耗、為秋梢萌發打下良好基礎,此次以鉀為主,氮磷配台,鉀約佔全年施肥量40%-50%,氮、磷佔30%-40%。③采果前後肥:恢復樹勢、促發秋梢、培養壯健結果母枝、奠定翌年豐產基礎,此期以氮為主,磷、鉀配合,氮施用量約佔全年施肥量45%-55%,磷、鉀佔30%~40%。應重視有機肥的使用,在秋季采果後和冬末春初施入。荔枝以土壤施肥為主,並根據各物候期的實際需要,輔以葉面噴肥。如用0.3%-O.4%尿素.0.3%-O.4%磷酸二氫鉀,0.03%-0.05%復合型核苷酸,0.05%-0.1%硼酸,0.02% -0.05%硼砂,0.3%~0.5%硫酸鎂。
2.中耕和鬆土 ①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采果前或采果後結合施肥進行,可促發新梢、加速樹勢恢復,宜淺耕約l0-15cn。第二次在秋梢老熟後進行,深可15-20cm,以切斷部分吸收根、減少根群吸水能力、利於抑制冬梢萌發。第三次在開花前約一個月進行,宜淺,深約10cm。可疏鬆土層、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吸收。②培土客土,在秋、冬季結合清園進行。於樹冠下土面培泥,厚約6-10cm。圍田地區用河泥鋪干畦面,厚約3-4cm。濕泥切忌堆積過厚,以防生根土層積水缺氧傷根。③深翻改土:於樹冠外圍土層挖溝,深50-70cm,分層壓入雜草、綠肥、垃圾,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促進根群生長。
3.灌水和排水 水分管理原則上應按關鍵物候期掌握以下幾點:花芽分化前期土壤要較乾燥,後期適量供水,以利於花芽的分化和發育;開花期宜少雨多晴,久旱應灌水;果實發育期應保證水分供應,成熟期注意排除果園積水;秋梢萌發期遇早要潛水促梢壯梢。
(六)結果樹的樹冠管理
1.培養壯健結果母株 良好的結果母枝是奪取豐產穩產的關鍵環節之一,良好結果母校的要求:①粗度:早熱品種如三月紅、白蠟、白糖罌,成熟秋梢中部粗度達0.45cm以上為佳:中、遲熟品種如糯米糍、淮枝,以0.4cm以上為佳。枝梢纖弱,開花坐果不良。②長度:依品種、梢次、樹勢而異,早熟種或枝梢疏而長的品種,如三月紅、白蠟等以一次梢15-20cm,二次悄總長25-35cm為宜。中、遲熟品種如淮枝、糯米糍等以一次梢12-18cm,二次悄總長20-25cm為宜。老弱樹枝稍偏短,青壯年樹枝稍偏長,長度超過一定范圍,持果量隨長度的增加而減少。③秋梢葉片:生長正常,數量多,充分老熟,葉果比一般為1~4.5:1.④秋梢老熟後不再萌發冬梢。為了達到上述要求,必須在加強栽培管理的基礎上,促使秋梢適時萌發,具體放梢時間依地區、品種、樹勢而定。
2.控制冬捎,促進花芽分化 冬梢一般都不能成花或結果不可靠。冬梢的蔭發與樹勢、基枝的老熟程度和氣候條什有關,生長狀態也較為復雜,因而要根據其生長狀況及氣候條件分別處理。萌發時期較早、其時氣溫較高,或枝梢壯健的,在南部地區可通過加強肥水管理促進老熟,反之應加以控制。其方法:①葯物控冬梢:常用葯物有40%乙烯利0.08% -0.16%、98% 0.1%-0.12%、或400-500mg/L乙烯利和低濃度B。混合液。②深鬆土、斷細根:對樹勢較旺、芽飽滿、有可能萌發冬梢的樹,深鋤土層20-30cm,以切斷部分水平根、降低吸水能力、提高樹液濃度,利於花芽分化。③環割 一般在「立冬」到」冬至」進行.用利刀在骨幹枝皮層作環狀或螺旋式切割,深達木質部。枝梢生長旺盛,葉色濃綠有光澤的樹.可環割二圈,相距約l0-15cm。環割部位祝樹體而異,初結果幼年樹可在樹干或枝徑6~10cm的骨幹枝進行。壯年樹在枝徑約l0-15cm的第2-4級枝進行。對生長特別壯旺的糯米糍幼年樹,也有采採用螺旋狀環剝的,剝皮帶寬0.2cm,環剝1.5-2圈,對控梢促花保果有一定作用,但需慎用。④鐵絲絞縊:廣東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對可能萌發冬梢的中、遲熟品種,用16號鐵絲扎直徑約3cn.的枝條1--2圈,並扭緊使樹皮略微下陷,1月上、中旬解縛,有控梢促花作用。⑤短截冬梢:對已抽出的冬梢,梢長約8cm以下及時短截,程度依萌發遲早而定,冬梢抽出早宜深,抽出遲宜留基部1.5-2cm,以利於殘梢基部側芽分化花枝。
3.加強授粉工作,提高坐果率 荔枝坐果率高低差異極大,一般為雌花的2%-12%。一株19年生淮枝,雌花約達9萬朵,如坐果率2%計,其產最僅36kg,若坐果率提高到12%,則產量可達200kg以上,可見生產潛力很大,主要措施:①花期放蜂:蜜蜂的傳粉對提高坐果率起重要作用,放蜂的數量與荔枝群體大小成正比,成年荔枝樹每公頃放蜂30群,可滿足傳粉要求。放蜂期應停止噴殺蟲農葯,避免蜜蜂中毒和蜂蜜受污染。②人工輔助授粉:花粉的採集有濕毛巾沾著法,用濕毛巾在盛開的雄花上拖沾,並將沾有花粉的毛巾放入清水洗下花粉,然後噴於盛開的雌花上;脫粉板法,是用打了數個孔的鐵片,孔徑4.5-5mm.安裝於蜂箱門,下方放一小盒,當蜜蜂進入蜂箱通過圓孔時,腳上的花粉團部分被刮落。盛花期每天早上安裝2-3h,每箱可取粉l0-30g;人工採摘法,是人工剪下發育成熟且花葯未開裂的雄花小穗貯藏備用。貯藏方法可放入裝有硅膠、生石灰等於燥劑的密封容器中,也可裝入紙袋放於家用冰箱水果格中,5-12℃貯藏50d仍可使用。人工授粉以氣溫20~25℃為佳。可在每50kg花粉液中加入硼酸5g。③雨後晴天搖花:盛花期遇陰雨時,天放晴即人工搖花枝以抖落水琳,加速花朵風乾和散粉,或防止漚花。④雌花盛開期遇高溫乾燥,宜灌水噴水,提高大氣濕度。
4.保果 荔枝果實在發育過程中落果嚴重,在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等綜合措施的基礎上,輔以其他方法保果。①葯物保果:用GA20-50mg/L、2,4-5mg/L、萘乙酸5-10mg/L。等葯液,分別在謝花後20-40d噴葯。②環割保果:幼年和青壯年樹環割保果較佳,一般在雌花開後和結果約40d左右分別環割一次,老樹弱樹不宜進行。
5.修剪 結果樹修剪分秋剪和冬剪。秋剪在采果後一個月內進行,也有在兩次秋梢的後一次萌發前進行。冬剪在冬末春初新梢萌發前或抽花穗前完成。成年結果樹修剪宜較重,使養分集中,保證枝梢生長壯健並提高坐果率;老年樹視樹勢而定,枝梢多而弱時修剪宜重,促使萌發壯健新梢,枝梢少而弱時修剪宜輕。重點工作還要放在根群的復壯更新上。通常是剪除過密枝、蔭枝、弱枝、重疊枝,下垂枝、嚴重病蟲枝、落花落果枝及枯枝等。修剪方法用短截和疏剪,剪時宜從樹冠內部大枝開始、向樹冠外圍進行。剪後以枝條分布均勻、樹冠下現出「金錢眼」為度。

H. 荔枝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高嗎該怎麼種植

荔枝對生長環境的要求還是高的。

一、荔枝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荔枝是熱帶植物。荔枝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有利於它的生長發育。陽光能促進同化作用,促進花芽分化,增加果實色澤和風味。但若開花期日照過強,蒸發量大,造成花絲枯萎、柱頭乾枯、授粉困難。因此,開花期的日照時間要長,不能太強。幼果發育期間,天氣宜晴朗,否則日照不足會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造成營養不良和落果。果實成熟期,更需要晴天,否則果實色澤不鮮,香氣淡,含糖量少,品質差。俗話說:「南有荔枝,北有龍眼」,這是果農多年的經驗總結。南方、東南、西南日照較多,有利於花芽分化,果實品質較好。

5、整形修剪:由於荔枝長得很快,需要整形修剪一次。夏、秋、冬均可修剪。荔枝的老枝、枯枝和側枝都需要剪掉,這樣可以減少土壤中養分的消耗,促進果實更加鮮美。否則荔枝會徒長,影響荔枝的生長,果實的口感也會大打折扣。

6、澆水施肥:荔枝喜歡在潮濕的環境中生長,荔枝需要大量的肥料。春秋季每3-5天澆水一次,夏季每天早晚澆水一次,冬季每8-10天澆一次水。沒有必要使用過多的肥料。春秋兩季可每隔一個月施一次復合肥,夏冬兩季無需施肥。

I. 南方荔枝樹怎麼繁殖之環剝脫枝法

南方荔枝樹怎麼繁殖之環剝脫枝法
1.准備泥土。
一般選用沙壤土混合青苔,如果有牛糞可以選擇已經發酵過後的牛糞,按照4:4:2的比例進行加水混合即可。

2.剝皮(圈皮)。
選取枝幹較直的枝條,用小刀在枝條適當部位上下各劃一圈深達木質部,上下距離圈皮3公分左右即可,接著剝去中間的樹皮,用小刀劃去形成層,從而起到截斷養分輸送管道的作用,這樣有利於癒合組織的形成。花卉苗木繁殖皆可用此法:環剝脫枝法,最快20天就可出根
3.包裹泥土。
可以提前准備好包裹需要的膠布,裁剪為長寬各25公分左右,挖取一份適量的泥土,包裹在環剝的位置,注意泥土需要和剝皮處夯實,才有利於後期出根。具體包裹後就如圖所示。花卉苗木繁殖皆可用此法:環剝脫枝法,最快20天就可出根
4.生根後剪苗。
荔枝苗適合夏季環剝,氣溫高些反而容易出根,實踐中荔枝環剝後最快20天左右就可出根,當然這種情況是在氣候比較好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生根後通過觀察就可以看出來,如果生根了那麼外層就有許多白色的須根,這個時候就可以剪取定植了。一般情況下生根都需要二個月左右。花卉苗木繁殖皆可用此法:環剝脫枝法,最快20天就可出根

閱讀全文

與荔枝如何繁殖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環境分析的常見方法 瀏覽:688
中葯制劑葯動學的研究方法 瀏覽:710
扭傷的正確處理方法 瀏覽:439
求解析式主要方法有哪些 瀏覽:613
手機上qq怎麼設置黑名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94
股四頭萎縮鍛煉方法 瀏覽:560
工廠總產值計算方法 瀏覽:167
如何增強投籃力量方法 瀏覽:651
快速的水冷方法 瀏覽:584
掐奶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910
一年級數學的正確書寫方法 瀏覽:14
手機安裝正確方法 瀏覽:63
買麵包的技巧和話術和方法 瀏覽:305
增重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510
兩個帶電荷的計算方法 瀏覽:811
川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978
假發的裁剪方法圖片 瀏覽:297
凝凍使用方法 瀏覽:920
威露士空調清洗劑使用方法 瀏覽:904
維生素e塗臉上正確方法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