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務人員道德規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第一條 為加強衛生系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改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特製定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規范」)。
第二條
醫德,即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醫德規范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的准則。
第三條 醫德規范如下:
(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六)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
(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第四條 為使本規范切實得到貫徹落實,必須堅持進行醫德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進行醫德考核與評價。
第五條 各醫療單位都必須把醫德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作為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個單位工作好壞的重要標准。
第六條 醫德教育應以正面教育為主,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效,長期堅持不懈。要實行醫院新成員的上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經上崗前培訓不得上崗。
第七條 各醫療單位都應建立醫德考核與評價制度,制定醫德考核標准及考核辦法,定期或者隨時進行考核,並建立醫德考核檔案。
第八條 醫德考核與評價方法可分為自我評價、社會評價、科室考核和上級考核。特別要注重社會評價,經常聽取患者和社會各界的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第九條 對醫務人員醫德考核結果,要作為應聘、提薪、晉升以及評選先進工作者的首要條件。
第十條
實行獎優罰劣。對嚴格遵守醫德規范、醫德高尚的個人,應予表彰和獎勵。對於不認真遵守醫德規范者,應進行批評教育。對於嚴重違反醫德規范,經教育不改者,應分別情況給予處分。
第十一條 本規范適用於全國各級各類醫院、診所的醫務人員,包括醫生、護士、醫技科室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也要參照本規范的精神執行。
第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和各醫療單位可遵照本規范精神和要求,制定醫德規范實施細則及具體辦法。
第十三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Ⅱ 醫德的評價方式依據
1.三種評價方式
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
2.三種方式的關系
(1)相互區別: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是社會評價方式,是一種客觀評價力量;內心信念是一種自我評價方式,是一種主觀評價力量。
(2)相互聯系:三種評價方式相輔相成、相互補充,起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判、裁決作用;同時,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即醫務人員內心信念的評價離不開醫學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對個體而言,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的評價作用的發揮也必須通過醫務人員的內心信念來實現。 (一)醫德評價的標准
1.醫德評價標準的概念
醫德評價標準是衡量醫德行為善惡的尺度。它是道德的善惡評價標准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活動中的具體化。
2.醫德評價的主要標准
(1)有利:具體看醫務人員的行為是否有利於病人疾病的緩解、治癒和病人康復,是否有利於社會人群的健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否有利於宏章科學的發展。體現了有利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2)自主:具體看醫務人員是否尊重病人的自主權。體現了自主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3)公正:具體看醫務人員是否能公平、合理地分配醫療衛生資源,是否能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中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等。體現了公正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4)互助:具體看醫務人員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和宏章科研活動中是否做到了互相支持、協作和幫助,以保證醫療衛生保健工作的正常進行和促進宏章科學的發展。體現了互助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二)醫德評價的依據
1.醫德評價依據的概念
在評價醫德行為和活動時,用客觀標准衡量什麼以定善惡,即究竟是看主觀動機或是看客觀效果,是看主觀目的或是看客觀手段,還是綜合起來辯證地衡量它們,這里的「什麼」就是醫德評價的依據。
2.醫德行為和活動中兩對主要矛盾
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主觀目的與客觀手段。
3.科學的醫德評價依據觀
醫德評價應堅持動機與效果、目的與手段的辯證統一論,防止片面的動機論或效果論、目的論或手段論。
Ⅲ 醫院績效考核方案的醫德考評工作
一、確定對醫療糾紛的醫德考評扣分問題
(一)對2009年度結案的醫療糾紛進行確認
(二)細化醫德考評扣分標准
(三)對醫療糾紛的績效考核問題
二、進一步明確醫德考評加、扣分問題
(一)突發事件醫療搶救的加分界定
(二)表彰加分的界定
三、確定出勤率的年度考核問題
(一)病假
(二)事假
(三)全年病、事假累計或超過180天的,不參加年度考核。
四、補增醫德考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考評方法
第三章 月度考評
第四章 年度考評
第五章 申訴及其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篇 實施細則
第七章 具體實施辦法和考評評分表設計
一、高層管理人員
二、部門負責人
三、部門副職、基層管理人員
四、一般員工
第八章 部門考評
第九章 考評評分表填表說明
第十章 特別罷免條例
附件一: 員工態度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二: 員工能力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三: 周邊績效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四: 管理績效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五:各部門周邊績效考核權重表
附件六:部門負責人周邊績效考評評分表(月度)
第三篇 附件
附件一: 員工態度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二: 員工能力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三: 周邊績效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四: 管理績效考評指標評定表
附件五:各部門周邊績效考核權重表
附件六:部門負責人周邊績效考評評分表(月度)
最新醫院績效考核方案
醫院績效管理
咨詢方案
2012年版
******醫院
二0一二年十月
第一章收入、成本核算...3
第一條收入項目核算3
第二條成本項目核算6
第二章質量考評...9
第一條專業質量(600分)9
(一)護理病區專業質量考評(600分)9
(二)臨床醫療專業質量考評(600分).95
(三)非臨床科室專業質量考評(600分).108
(四)門急診專業質量考評(600分).110
(五)機關工作專業質量(600分).111
第二條黨建質量考評(100分)120
第三條總務後勤行政質量(100分)121
第四條財經管理質量(100分)123
第五條共同部分質量(100)126
第三章附則...129
第一條特殊科室績效獎勵129
第二條分配比例表129
第三條臨床科主要效率指標131
第四條綜合質量評價指標133
(a)服務質量指標.133
(b)醫療質量指標.133
(c)醫療效率指標.134
(d)醫療效益指標.134
(e)輔助診療質量指標.134
(f)護理質量指標(護理部).134
(g)教學質量目標(醫務處訓練隊).135
(h)年度訓練質量目標(醫務處綜合計劃辦).135
(i)年度科研質量目標(醫務處綜合計劃辦、護理部).135
(j)服務質量目標.135
(k)機關管理質量目標.135
(l)安全保障目標(院務處).136
第五條三級科評價指標體系137
第六條科室固定資產維修院外服務報銷申請139
Ⅳ 醫學道德評價有哪些
主要分為三種:
(1)社會輿論:指一定社會群體或一定數量的群眾,依據道德觀念對人的行為和組織的活動施加精神影響的道德評價手段,是醫德評價的主要方式。
社會輿論的特點:①認知范圍具有一定的群眾性;②對人們的行為具有約束性;③傳播的幅度具有廣泛性。
社會輿論在醫德評價中的作用:①通過社會輿論對醫療思想做出善惡判斷,給予肯定、贊揚、否定、批評的評價,表明社會的傾向性的態度,促使醫務人員按照醫德原則規范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具有指導功能。②社會輿論可以把某一醫德行為的善惡價值及時傳達給當事人,使醫務人員了解社會所要求的行業准則及自己行為所產生的社會後果。在某種意義上發揮著「道德法庭」的「強制」作用。③社會輿論是外在的力量,反映了人民的意願和呼聲,醫務人員在輿論的贊揚、規勸或譴責下,堅持或改變自己的思想行為方向,具有疏導調整作用。
(2)傳統習俗:即人們在漫長歷史發展中逐步積累形成的行為規范傾向及價值評價。其特點為:①形成過程的悠久性;②支配人們行為的普遍性;③作為衡量人們行為標準的穩定性。
(3)內心信念:即醫務人員發自內心的對醫學道德義務的真誠信仰和強烈的責任感。內心信念在行為前對醫德行為有預測作用;在行為中對醫德行為及後果有自我監控作用;在行為後對醫德行為及後果有審視、評判和自我校正作用。它是對醫德行為評價的內在力量。其特點為:①觀念形成的理智性;②把握、校正行為的自尊性;③追崇所信賴的道德價值目標的自覺性。
Ⅳ 醫德考評的考評方法包括司法考核嗎
摘要 包括哦,親
Ⅵ 醫學道德評價是:
D 實際上B D 有所取捨,B 缺少根據 D缺少評價的對象 但是個人傾向於D 你自己也可以做出取捨
相關概念:
醫德評價是指病人、社會其他成員以及醫務人員依據一定的醫德理論、規范,對醫務人員的行為和醫療衛生保健單位的活動之道德價值所做出的善惡評判。
依據評價主體的不同,醫德評價可分為兩種: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社會評價是指病人和社會其他成員對醫務人員的行為、醫療衛生保健單位的活動的道德評價。自我評價是醫務人員自身對其醫療衛生保健行為的道德評價。
Ⅶ 醫德評價標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醫德評價的主要標准
1.有利 具體看醫務人員的行為是否有利於病人疾病的緩解、治癒和病人康復,是否有利於社會人群的健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否有利於醫學科學的發展。體現了有利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2.自主 具體看醫務人員是否尊重病人的自主權。體現了自主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3.公正 具體看醫務人員是否能公平、合理地分配醫療衛生資源,是否能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中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等。體現了公正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4.互助 具體看醫務人員在醫療衛生保健實踐和醫學科研活動中是否做到了互相支持、協作和幫助,以保證醫療衛生保健工作的正常進行和促進醫學科學的發展。體現了互助則為善,反之則為惡。
Ⅷ 什麼是醫德的基本原則及醫德基本原則的重要性
醫德的基本原則:是人道主義。
醫德基本原則的重要性:
1、它是醫德體系的核心和統帥;
2、它是醫德評價的最高標准;
3、它是醫德教育和醫德修養的重要內容。
醫德是調整醫務人員與病人、醫務人員之間以及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准則。它是一種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道德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特殊表現。
(8)醫德考核及評價方法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1、精神文明
醫德是醫療衛生領域建設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醫院管理中教育醫務人員,改善服務態度,提高醫療質量必須抓好的極為根本的一環。
醫療衛生工作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標志,它包括醫學科學的建設和醫學倫理思想的建設兩個方面,都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
認為治病只靠業務技術而忽視醫德作用的觀點顯然是片面的,古今中外許多著名醫家所以能博得廣大病人和社會的歡迎,都是同他們的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密切相聯的。醫務人員在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同時,還必須具有醫德和精神文明,並且把它看作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事實表明,樹立良好的醫德風尚,對於促進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優質服務,提高醫療質量,技術上精益求精,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人們的生命健康也產生重要的影響。
2、培養人才
醫德對於培養醫學人才來說,也是重要因素。宋代的《省心錄·論醫》中指出:「無恆德者,不可以作醫」。
明代醫生羅鏈著醫書授給他的兒子,但有一天,他兒子喝醉了酒為人治病,羅鏈發怒說:「奈何以性命為戲?」就把他的醫書燒掉了,沒有再傳給他的兒子。這說明古人在培養醫學人才中對醫德的注重。
高尚的醫德情操是醫務人員開發智力,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追求真理,發展科學的積極促進力量。它能激勵醫務人員為解除患者疾病而積極思考,刻苦鑽研和忘我勞動,使醫療衛生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醫德
Ⅸ 醫務人員進行自我道德評價的方式
醫德評價主要有人們內心信念、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的評價方式。
1.信念的自我評價 指人們依照某種觀念、原則和理想等形成的信念,對自己的醫療行為自覺作出醫德上的自我肯定或否定。是醫務人員進行醫德選擇的內在動機和醫德品質構成的基本要素。它是醫德評價的一種重要的內在方式。當醫務人員真誠履行自己職責,竭盡全力醫治好病人的疾病,就會對自己合乎醫德要求的行為過程及結果感到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享受,形成一種信心和力量並將在今後繼續堅持這種行為。當自己在醫療實踐中出現了某些差錯,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或損失時,即使別人未察覺也會受到良心的責備,由此而感到內疚和羞愧,促使自己進行自我評價和檢討,並在今後避免再發生類似不良行為。可見,作為一種道德的精神支柱——內心信念不輕易形成的,它是通過良心來發揮作用的,是以良心的自我譴責和良心的自我滿足、自我安慰的形式進行醫德評價活動的。信念在道德評價中起著自我完善的重要作用,是醫務人員進行自我調整、自我約束的精神動力。
2 .社會輿論評價 輿論是指醫德是非判斷的多數人意見和態度,包括全社會和醫學領域自身對醫療行為而作的善惡評價。社會輿論評價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感染力和強制力的特點,而且是應用最普遍的醫德評價方式。自我評價只是醫務人員內心的一種自覺激發和制約,而社會輿論評價則可以在行為者不論是自願還是不自願的情況下,迫使其改變自己的行為,抑惡從善。
健康的社會輿論和它所造成的道德氣氛,使醫德原則得以執行和鞏固,激勵和鼓舞醫務人員在道德和事業上的進取心,同時也為每個充分履行道德責任提供良好的社會條件。社會輿論贊賞什麼,鄙棄什麼,往往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趨向,促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
社會輿論評價的途徑很多,如對出院病人進行問卷調查,聘請院外監督員等,以便使醫務人員根據社會輿論和具體措施所表述的意見和態度,了解醫療行為應選擇的標准,提高擇善拒惡的能力,並且在社會輿論的贊揚、規勸或譴責下,堅持或改變自己的醫療行為方向。
3.傳統習俗評價 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歷史形成的一種穩定、慣常的行為趨向。傳統習俗不僅是被人們普遍認可和接受,具有評價道德好壞、善惡的作用,而且實際上成為不同領域道德規范的補充,是社會紀律的一種形式。但是,由於其形成是以一定的歷史條件為背景,故評價其作用時應該注意到積極和消極的重要性。在種種傳統習俗中,只有那些涉及患者健康利益、體現醫務職業道德價值觀念的習俗,才是評價醫德時應該考慮的。在實施中,對傳統習俗應作具體分析,繼承和發揚醫德傳統中的精華,舍棄糟粕,積極樹立新的道德風尚,促進醫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