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UIUE 是什麼意思
UIUE是:用戶界面體驗。
用戶界面設計(英語:User interface design,UI),又稱用戶界面工程,指的是在用戶體驗和交互的指導下對計算機、電器、機器、移動通訊設備、軟體或應用以及網站進行的設計。
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UE),一詞由美國學者唐·諾曼所提出,所以他共同創辦的尼爾森諾曼集團給的總結定義是最核心的概念。該定義說「用戶體驗」包含用戶與公司的產品與服務交互中的所有面向。
(1)序列效應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用戶界面設計包括不同的設計階段和過程。依據項目的不同,這些階段或過程重要程度也不相同。注意這里所說的系統指的是包括網頁、應用或設備設計在內的所有項目。
1、功能性需求搜集:根據系統所需要完成的項目目標和用戶潛在的需求列出其功能。
2、用戶分析:通過與系統潛在用戶或與其工作的人進行討論來分析這些用戶。一般的問題包括:
3、用戶想要系統做些什麼?
4、系統如何與用戶的工作流程或日常活動相吻合?
6、怎樣的界面外觀和審美感受比較對用戶口味?
7、信息構建:構建系統的程序或信息流(譬如對電話樹系統就是一個選項樹形圖,對於一個網站就是一個顯示頁面層級關系的站點導航圖)。
8、原型(Prototyping):通過紙質原型或簡單的可互動的屏幕內容(screens)創建系統的藍本(wireframes)。這些原型沒有任何外觀審美的元素及具體內容,僅僅針對交互本身。
9、可用性測試:對一個真實用戶測試原型。此過程通常使用出聲思維的方式,即讓用戶把體驗過程中的想法說出來。
10、圖形界面設計:對最終圖形用戶界面(GUI)的界面外觀的設計過程。
B. 裝修後客戶滿意度調查表,趕用
陳列展示的目的和原則
一、 陳列展示的基本目的:
1、 站在顧客的立場:
• 明顯易看,符合人體工程學、顧客視線角度。
• 容易了解,明確分類,區分生活形態。
• 容易選擇,具有商品規定、按照次序陳列。
2、 站在店鋪的立場:
• 良好的效率,賣場空間有效的區分、布置。
• 容易進行商品的庫存管理,容易了解暢銷貨品,防止丟失。
• 降低成本,省力化、標准化、手冊化。
二、 陳列展示的基本原則:
1、 持整體展示的簡潔明了和合理有序,使可能的銷售盡快達成。系列產品的組合形象表現始終佔有主導和核心地位。
2、 少就是多。(Less is More)。化繁為簡,突出重點。形式精煉就是內涵豐富:應將主導和焦點系列產品配置適當且對應的POP,以建立必要和明確的展示視覺感應。營造(空框)效應。注意虛實、點面的對比和統一。
3、 明確樹立主題。圍繞其展開展示內容:以定期更新的中心題材視覺效果暗示、誘導、啟發和感染消費者,強化其對品牌表達的特定層次生活方式的認同意識,激發其購買慾望。
4、 充分和綜合運用各功能要素完善展示效果和風格。現代商品陳列展示的實施需綜合應用消費心理學、社會審美趨向、有關人體工程學、品牌產品設計開發,及其他諸種慣例和共識。
2、 協調色、對比色、補色:
• 首先要讀懂色環,在赤橙黃綠青藍紫的豐富色彩中,紅、藍、黃是基本的三原色,比如綠,是由藍黃兩色調出來的,每兩個顏色之間存在著協調、對比、補色三種關系。
• 在色環上挨得越近的顏色越接近,比如紅與橘便是一對協調色。隔開的便出現差距,比如綠和紫便是一對對比色。對比最強,反差最大的稱之為補色,如紅與綠、黃與紫便是補色。
3、 色彩的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深淺)。不同顏色相比較的明亮度。
如:赤橙黃綠青藍紫中,黃色明度最高,蘭色、紫色則最低;
同一顏色中,加入黑色後,明度降低,加入白色後,明度升高。如淺紅的明度高於大紅,大紅又高於深紅。
4、 色彩的純度:
指色彩的鮮艷程度和顏色中所含彩色成分多少,是顏色的純粹程度。例如:黃色中摻入一點黑,或其他顏色,黃色的純度就會降低,顏色略變灰。
三、色彩的感覺
1、 色彩的冷暖感:
紅色、橙色、黃色為暖色系;藍色、藍綠色、藍紫色為冷色系。綠紫色和無彩色屬於中性色。在無彩色中,白色偏冷,黑色偏暖。
2、 色彩的輕重感:
由色彩的明度決定。明度越高分量越輕;色譜中,黃色最輕,紫色最重。白色輕,黑色重。
3、 色彩的遠近感:
由色彩的純度決定。純度高的往前進,純度底的往後退。可以形成色彩的層次。、同類色相配:
指深淺、明暗不同的兩種同一類顏色相配,比如:青配天藍,墨綠配淺綠,咖啡配米色,深紅配淺紅等,同類色配合的服裝顯得柔和文雅。
2、近似色相配:
指兩個比較接近的顏色相配,如:紅色與橙紅或紫紅相配,黃色與草綠色或橙黃色相配等。近似色的配合效果也比較柔和。
3、強烈色配合:
指兩個相隔較遠的顏色相配,如:黃色與紫色,紅色與青綠色,這種配色比較強烈。
4、補色配合:
指兩個相對的顏色的配合,如:紅與綠,青與橙,黑與白等,補色相配能形成鮮明的對比,有時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第四章、陳列展示的功能要素
商品展示的功能要素是商品陳列展示入門的起點和檢測標准,同時也是其最終目的。它包括商品屬性、審美趨向、表現角度、消費行為心理、人體工程原理以及相關慣例和共識等等。上述要素同步綜合作用於整個陳列展示的基本操作過程中。
一、商品的屬性:
包括色系、款式、功能、商標、質料、設計格調、價位、工藝、規格和產地、工序等等。
• 確立目標切入口,務求「知己知彼」。
二、拓展時段界定
1、 商品推廣期——明示商品品質,暗示有關生活格調和方式激發認同。
2、 商品銷售期 ——明示設計造型、色彩變化和質料等。
3、 商品清貨期 ——明示商品品質,渲染「價廉物美」。
三、表現的視角
1、 介紹產品本體(色彩、造型、質料等)
2、 介紹生活活動(娛樂節目、生活層面等)
3、 介紹生活方式(用途、功能、價格等)
4、 強調商店印象(利用商品以外的元素)
5、 場景式(與商品有關的實際生活情形)
6、 偶發式(與商品無關的象徵性幻像)
7、 輕快、莊重、怪異、冷峻、高雅、可愛
8、 男性化、女性化
9、 其他
四、審美取向要素
1、焦點:
• 每一展示面上,率先吸引注意力的視點即為焦點(見圖)。焦點通常位於視平線中心或視平線的正上方。色彩對比強烈的主導POP或產品往往被視為焦點。它可有序的牽制、引導和展開消費者的注意力,並起一定呼應和提點的視感效應,同時直接營造主題。顯示每一展示面的中心「賣點」(Selling Point)。
• 每個展示面務必設定焦點,以突出主題,做到「以點帶面」和「步移景換」。
2、色彩對比和漸變:
1) 色調:冷色 暖色 / 深 淺
2) 明度:暗色 灰色 明色
3) 色彩的質感:凝滯 流動
4) 色彩的性格:冷峻和含蓄 沉靜和平和 熱烈和活力
5) 應用三效應:
• 虹彩效應
商品陳列展示中較多運用色彩對比設定展示面焦點,或營造貨品陳列的色彩漸變效果,這將造成強烈視覺沖擊力。使顧客產生符合心裡和諧取向的視覺運動和層次感,並輕易鎖定目標商品。反之,不經處理的色彩羅列組合,極易引發紛雜、疲勞的視感壓力,從而造成反效果。
• 呈均衡視感的展示面內,一般基部色塊較大,明度較低;上部則色彩明快、色塊相對較小。或周邊明度較低,中心明度較高,類似「框圈」效果。
• 店場外部貨品的色彩鋪排一般較名較淺。由外場至內場,貨品色調逐漸變深,色澤變暗。
3、平衡:
1) 符合人們的心理取向,引致視感上的和諧舒展、穩定有序。
2) 平衡通常以色塊、形體和數量的合理組合、構成等形式來表現。
3) 冷色調、固態的大色塊組合較多應用於平衡展開的基部。自下而上,色調漸暖或色塊相對變小。
4) 每一均衡展示面內,通常以大容量陳列方式形成具穩定視感和較大(暗)色塊的基部。
5) 平衡的三種形式:
• 對稱平衡(鏡面效應)
• 非對稱平衡(色調、色塊、數量對等效應)
金字塔式平衡:1、側視坡狀 2、正視塔狀
4、重復效應:
• 「重復」的兩種形式:(1) 單一展示方式重復(同款服飾以單一疊或掛裝方式陳列)
(2) 多樣展示方式重復(同款服飾同時以疊、掛裝、配襯或其他方式相近位組合展示)
• 重復效應可營造視覺趣味,突出視感韻動節奏和色塊、色調構成效果。注重統一和對比,同時高效能靈活利用空間,表達產品系列設計理念,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有關重點產品或新季產品的展示,尤其應注重操作中多元化重復陳列的效應,最大限度強化產品系列形象。
5、序列效應
•依次以季節、系列、性別、款號、色系、尺碼進行貨品分類,並設定相關顏色和尺碼序列,使消費者視明確、簡潔。
——展示面內應:
1) 新季品居上居前 2) 小碼品居上居前3) 淺色品居上居前4) 焦點品居上居中
五、商品容量企劃:
1、零售環境各單元中合理的貨品承載量。
• 展示容量:零售點內單位面積或單個標准器架基台單元中出樣貨品的合理承載量。
• 庫存容量:零售點內現場必備庫存量。
• 貨品流轉周期容量:零售點單位時段內貨品合理銷售和常備庫存重量。
1) 有效的容量企劃能高效利用空間設置。
2) 減少庫存積壓,降低損耗,完善貨品流轉進程管理和期貨預訂系統。
六、商品配置比例:
合理的比例設置有利於完善系列產品展示的整體形象,掌握銷售節奏,突出主題和焦點,適度調整布局並把握銷售趨向,最大限度開發銷售潛力。
1、 系列產品開發中各配搭單元間比例(譬如上裝和下裝量比、恤衫和外套量比等等)
2、 店場道具和POP展示與貨品陳列各所佔空間比例:一般情況下:20%:80%
3、 店場展示貨品容量與庫存貨品容量比例:一般情況下:65%:35%
4、 店場單位時間內貨品銷售量或與展示/庫存總量之間比例
5、 店場單位時間內貨品補貨量與銷售量或與展示/庫存總量之間比例
七、人體行為工程原理
慣例和共識:以人為本
1、空間設置: 貨品陳列垂直高度與銷售指數比照:• 流向流量引導• 貨品邏輯組合
2、問號原則:顧客自入口步入店場內,從主流向視角觀察到的衣架衣鉤缺口朝向一律向內或向左。
3、視聽:營業時間內要播放明快或輕柔、舒緩的經典音樂和英文歌曲。若條件許可,應放送公司指定的錄像。注意:音量輸出不宜過大。
4、燈光: 應注重光源光度的充分和完備,強調對產品色彩、質感的還原表現能力,自然、和諧且富有趣味的開發商品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照明應避免形成眩光和不必要的光斑。以免導致錯覺和視感壓力等反效果。同時應及時撤換、調整和補充以殘損的光源。燈光應直接投射於有效展示面,以襯托貨品。應避免貨品表面光度、照度參差不勻而造成大范圍斑駁感或暗角位,最終干擾、渙散消費者注意力。
• 店場照明應隨展示變更而作相應調節,確保最大限度發揮效應。
第五章、商品陳列展示的步驟與操作
一、陳列展示的基本步驟:
1、 根據空間布局設定各展示面焦點,以此明確主體和主導,有序引導消費者注意力。
2、 物以類聚。將產品按季節、系列、性別、款號、色系、尺碼等首先分類,綜合運用各功能要素對系列產品各單元進行合理組合、構成,並調配各展示單元比例容量。避免形成視覺壓力,導致反效果。
3、 以產品為主導,對應配置使用適量POP。虛實對比,點面結合,以強化品牌內涵和產品魅力,提高其價值感。
4、 突出主題:表達氛圍和格調故事,以鮮明風格和針對性、適應性、強化整體系列形象。
5、 綜合檢測:應用各功能要素和《店場展示日常維護檢查表》(後附)進行全面評估、解析。
6、 維護、跟進和相關培訓。
二、服飾陳列展示規范操作
1、 疊裝:
節約有效空間,擴充容量,並配合掛裝展示,以增加視覺趣味
和變化統一。
• 折疊法
• 折疊方式
1) 常規式
2) 寬幅式(多用於較厚質料的服飾疊裝展示)
3) 圖案式(多用於有圖案的體育休閑服飾於焦點位或櫥窗的展示。著重強調其平面、立體構成的視覺趣味,渲染賣點。)
• 疊裝標准:
1) 同季同類同系列產品陳列於同一區域單元。
2) 拆去包裝,薄裝每摞4件(梭織類襯衣領口上下交錯擺放),厚裝每摞3件。
3) 每摞常規式、圖案式疊裝原則上佔位不超過12×12英寸。
4) 每摞疊裝間距設定在10cm至13cm左右。
5) 每摞尺寸序列為自上而下,應由小至大。
6) 價簽需統一置入疊裝內里。
7) 下裝經折疊後應展示尾袋、腰部、跨位工藝細節特徵。(應避免西褲折疊成摞展示)。
8) 每摞疊裝需基線平直。肩位、襟位、褶位等齊整。
9) 疊裝有效陳列高度應介於60cm至180cm之間,避免60cm以下的疊裝展示。尤其要避免暗角位的深色調疊裝展示。可頻繁變位以免造成滯銷。
10) 若缺貨,可找不同款但同系列且顏色相類的貨品墊底。
註:一般應將暗色調品種置於下部。例如:上鵝黃下棕
黃等。
11) 不同性別服飾疊裝應有明確區界。一般以貨架、台櫃為單元獨立分列。
12) 疊裝服飾就近位應同時有相關的掛裝展示。
13) 避免滯銷貨品的單一疊裝展示。應考慮同時於就近位配襯配搭重復掛裝展示。
14) 疊裝的色塊漸變序列應依據顧客流向,自外場向內場,由淺至深,由明至暗。同時需注意各展示單元內的色塊間隔、漸變和對比(運用彩虹/琴鍵/近似效應)。
15) 過季品或減價貨品疊裝應規劃有獨立區域,並以專門器架陳列展示,同時配置明確標識。不得將過季和減價貨品與全價應季品疊裝混成錯雜陳列。
16) 在疊裝區域就近位置,應盡量設置全身或半身模特展示其中代表性款式或其組合配襯效果,並需呼應所配置的P.O.P.圖示內容。
2、掛裝
充分展示服飾自然形態和細部特徵,易於形成色塊視覺沖擊和
氣氛。
• 掛裝法:
1) 常規單件掛裝法
2)側邊夾掛法:(多適用於下裝出樣)
• 掛列方式:
a、 側列式:
b、 正列式:
• 掛裝標准:
1) 每款服飾應同時連續相鄰掛列2至3件。
2) 掛件應保持整潔,無摺痕(必要時需整燙)。清除所有別針。
3) 紐扣、拉鏈、腰帶等應全部就位。
4) 無對襟羅圈領針織貨品掛裝時衣架務必從下擺口探入。
5) 問號原則:顧客自入口處步入店堂內,從主流向視角觀察到的衣架衣鉤缺口朝向一律向內或向左。
6) 同一種系列款式不得使用不同種衣架。
7) 同一展示單元內,不得同時使用不同種上裝衣架或下裝衣架。
8) 側列式掛裝寬幅不宜超過1200mm。需考慮間以其他陳列展示方式,如正列或疊裝等,以避免造成視覺壓力。
9) 側列式、正列式掛裝應同步應用,以增加展示趣味和變化,強化視覺沖擊力。充分利用空間。
10) 同一展示單元區域內,下裝不得同時正面夾掛和側面夾掛。
11) 同一展示單元區域內,同款下裝不得同時全幅展開和半幅展開夾掛。展示區下部基線應保持平直、均衡。
12) 掛裝尺碼序列應為:自前向後,由小碼至大碼:自外向內,由小碼至大碼。
13) 正列式掛裝色彩漸變從外向內,從前向後,由淺至深,由明至暗。側列式掛裝色彩漸變從前向後,從外向內,由淺至深,由明至暗。
14) 掛裝水平方向色調漸變應依據顧客流向視角,自外場向內場,由深至淺,由明至暗。
15) 避免滯銷貨品單一的掛裝展示,可適當配襯掛示已形成趣味互補和賣點聯想,並顯示格調故事。
16) 同類、同系列貨品應首先計劃掛列在同一展示區域內。男女服飾群應明確界定並分列掛示。
17) 過季品掛裝應選擇獨立區域單元進行掛列,並應同時配置有明確標識。
18) 同一掛通和掛鉤上每一掛裝間距為一英寸。
19) 當套裝配搭配襯展示時,一般將其中長褲側面夾掛。
20) 服飾掛裝時,距離地面高度不得少於5英寸。
21) 側列掛裝區域的就近位置,應擺放全高或半高模特展示側列掛裝中有代表性的焦點款式,或其組合陪襯。同時需注意呼應所配置的P.O.P.內容。
22) 應盡可能將規范配襯配搭的內外套或上下裝以專用衣架組合掛示,以營造格調和主題,開發聯想,烘托賣點,最大限度感染消費者。
23) 季末缺貨時段,應盡可能收縮疊裝區面積,擴增掛裝區范圍。
24) 並將原疊裝貨品展開掛示,尤其以正列式為主以充填空面,形成色塊視覺沖擊。
25) 均衡展示面下部,通常以側列式集群掛裝為主。
三、配件的陳列與展示:
1、領帶的展示
• 以百鴿架式陳列為主。就近位可考慮正列垂掛展示。同時應特別注意相關展示位與恤衫的配襯配搭可能,造成產品形象互補和呼應,引發消費者的聯想。
• 同一展示面內,暗色領帶至於下方或外圍,亮色領帶至於上方或中心。
• 季初,可將最好銷領帶及配襯陳列於視平線焦點位置,價高者居中居上,價低者居側居下。
• 季中和季末,應著意將滯銷領帶通過多元化配搭配襯,提升其形象和格調,形成視覺沖擊力,開發顧客想像力。
• 物以類聚。以色系、格調、質料、價格和設計理念等明確區界相關領帶。
• 經可能將領帶與襯衣、西裝連帶專區陳列。
• 不得將內褲、襪子等與領帶陳列於同一展示單元內。
、 絲巾結飾:
• 方絲巾結飾實例(一):模特展示服裝時,部分款式需要用絲巾來裝飾(夏季除外),但絲巾結飾要藝術,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 絲巾結不要完全遮蓋服裝的領形,避免傳達錯誤的銷售信息,大的絲巾結可轉到左肩上。
3、 襪子:
• 以質料、工藝和價位分類後,考慮其色調因素進行陳列,價高和明色品居上居中,價低且暗色品居邊居下。
1) 琴鍵效應
2) 邊框效應
原則上應將襪子與內前類貨品同單元連帶組合展示。
• 襪子一般不佔用各主要展示單元的焦點位置。
4、精品系列:
• 精品櫃應配置專用內置光源,用以強化精品質感和光感,突出其感染力。
• 精品展示高度應在1200cm至1600cm之間。尤其注意成套或分類陳列。切忌隨意羅列、堆放。
• 應確保所陳列精品的包裝完好無損,並渲染其附加價值。
精品展示台
中間的玻璃櫃用於陳列精品。如襯衫、領帶、皮件等,櫃檯面上除擺放POP外,一般不擺放物品。以便導購人員操作日常工作。如開票、作報表等。
四、商品陳列展示中應注意避免的問題
1、 P.O.P殘損、過季並仍未替換。
2、 產品無系列性配襯,單款盲目零散銷售。無主題且無感染力。未引發概念消費。
3、 硬性將貨品與無關道具、物料和P.O.P.進行配置,充斥展示空間,喧賓奪主,主題含混、牽強。
4、 以我為本、以貨為本。按盤點復雜度高低決定貨品組合陳列方位。
5、 場內器架列陣龐大,排向單一,強迫流向,引致視覺壓力並制約流量。
6、 獨立貨架上方面1350cm至1650cm間,視面無焦點、無展示。
7、 刻意營造均衡而「湊數」 ,盲目增加單元區域內商品數量和品種,忽視「容量」和「比例」 。
8、 刻意營造色塊間隔,導致「琴鍵」反效果。
9、 在牆體、鏡面、器架面等處隨意貼飾紙質告示或P.O.P.。
10、 太多零散和獨立的點綴式擺設,與主題脫節,且刻意營造「情趣」和「格調」。流於誇張並失真,不產生感應。
11、 無明確界定特價品和正價品展示區域單元,且無明確標識。
12、 櫥窗展示未同時考慮遠視及近視效果,顧此失彼。且白天反光嚴重,補光遮光不足。
13、 櫥窗出樣貨品未經處理且配襯失誤,無模擬、場景效應,導致反效果。
14、 櫥窗內同時使用不同質地和不同類型的模特。
15、 櫥窗涉及宗教題材。
16、 櫥窗展示「多多益善」心態:貨品羅列、堆砌、龐雜,且刻意配置點綴大量物料,無明確主題, 無形象互補效應,無趣味和意境。
17、 光源失調、殘損、無表現力。照明無自然還原效果,造成錯覺和干擾,誤導消費者。
18、 照明形成光斑、炫目、高溫或大范圍暗角位。
19、 器架間距小於1200cm。造成擠迫感和大量盲區。
20、 連續大范圍、大跨度單一陳列展示方式,缺乏重點和變化,導致視感單調、疲憊,造成反效果。
21、 展示面羅列鋪排貨品,單純以操作繁簡為基準,隨即組合商品,無趣味焦點、無細節跟進且無主題,阻礙顧客聯想。
22、 展示容量失調:多則逼沓擁擠,少則寥若星辰,未經必要調整和變通。
23、 產品陳列方位長期未經調整。季初、季中、季末陳列方式保持不變,導致空間失衡和滯銷可能。
24、 精品櫃無內置燈光,且視面過低,散品隨意羅列、堆放。
25、 貨品陳列方位無明確性別區界。男女服飾混成錯雜擺放。
26、 女性系列未經配襯展示,且未有系列組合陳列:配襯失誤、配搭失調,游離於整場貨品格調氣氛之外。
27、 促銷活動為配置相關圖文標識,有關資料僅由導購口頭傳達。
28、 音響播放嘈雜、尖銳、激烈,影響顧客的下意識判斷和感性心態變化節奏。
五、陳列展示的保持和更新:
1、 各展示面設立新焦點,使用新款P.O.P.
2、 變更產品原先的出樣展示方式並局部或全部互換位置
3、 每2—3周重新設定正常貨品陳列格局、配襯方案及櫥窗展示。
4、 每三天更換一次模特支架及掛裝區服飾組合配襯效果。
5、 季末缺貨時段,可將場中出樣貨品盡可能全幅展開掛列,並多元化組合配襯,避免不必要空檔。同時形成色塊沖擊和飽滿視感,加深消費者視覺形象。
6、 專項促銷:有重點重新布置展示,並掛示專題標識或P.O.P.,營造特種氣氛。
7、 將獨立架台上貨品移位至牆架展示以加強效果。
8、 評估器架台的導向性,並重新設置店場空間布局調整流向和流量。
9、 必要的硬體維修和翻新、整改。
10、 重新設置光源。加強暗角位明度,並營造特等燈光效果。
11、 採用新型道具和硬體配置,營造新的展示格局和陳列效果。
12、 播放新的背景音樂(經典類)和店內錄像,調節顧客逗留時間。
13、 擺設具鮮明個性和時效的圖文、簽名或其他促銷物品。
14、 視聽雙重發布促銷信息和品牌公關資訊。
15、 即使撤換過季P.O.P.。
16、 男女服飾區方位互換,或各時段交替形成性別主題,應季推出新的視覺效果組合。
四、店面視覺推廣及應用
1、店面視覺效果
• 店面視覺推廣目的:向顧客推介商品信息及品牌形象。
• 店面視覺推廣元素:
1) 商品主要背景展板。
2) POP展板。
3) 促銷POP。
4) 夾式POP卡。
2、視覺推廣元素的應用:
• 商品主題背景展板設計標准
1) 商品主題說明:採用現代、時尚的表現手法,使用季節元素,傳達商品信息,烘托店面環境氣氛。
2) 材料:(a)相紙噴繪粘5mm厚輕型展板,加塑料扣邊。(b)相紙噴繪,上下加塑軸懸掛。
3) 位置:展台背板。
4) 靈活性強,更換方便。
• 主題展板製作
1) 相紙噴繪背面帶膠,平粘在5mm厚輕型展板上(塑基苯板),也可使用萬通板。
2) 平粘相紙時,將相紙與展板中的氣泡趕出,表面平滑。
3) 相紙貼平後,用美工刀,裁掉多餘的相紙邊。
4) 將白色或黑色的塑料扣邊,扣在展板四周。
5) 用六個小自攻螺絲,將展板固定在背板上。
3、促銷POP
• POP展板
1) 設計思想:簡潔明了。向顧客推介商品信息和品牌形象。「新品上市、特賣」兩種。
2) 材料:相紙噴繪粘5mm厚輕型展板,加白色塑料扣邊。
3) 製作:同F-2-03頁。
4) 擺放位置:展台之上與模特並列展示。
5) 數量:展板與支架一套,供A類店和部分B類店使用。
6) 註:模特圖形可根據新拍新款照片而替換,也可用圖形代替。
• POP支板
1) 設計思想:簡潔明了。向顧客推介商品信息。「新品上市、特賣」兩種。
2) 材料:即時貼、5mm厚輕型展板、卡紙托、白色塑料扣邊。
3) 擺放位置:(a)箱體式貨櫃木層板。(b)箱體式貨櫃不銹鋼層板。(c)背板式木層板。(d)收銀台。
4) 數量:40平米以下的店面擺放2個,40平米以上的店面擺放3-4個。
• 夾式POP卡
1) 設計思想:簡潔明了。向顧客推及商品信息。「新品上市、特賣」兩種。
2) 材料:列印紙、白色卡紙板、塑料夾托。
3) 擺放位置:(a)箱體式貨櫃不銹鋼掛桿。(b)邊區貨架不銹鋼掛桿。(c)中區組合貨架不銹鋼掛桿。
4) 數量:每個不銹鋼掛桿夾放2個,總數量可根據貨架的多少而定。
• 吊掛式POP
1) 設計思想:向顧客推介商品信息,專供商品打折時使用,折扣書可隨時更換。
2) 材料:即時貼、5mm輕型展板、魚線。
3) 懸掛位置:櫥窗或展台。
4) 數量:根據櫥窗或展台大小而定。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因為沒具體圖紙尺寸服裝風格分類,所以把這個樓主看一下參考
C. 在時間序列的長期趨勢分析中,或者時間序列預測中,在什麼情況下條件下,使用指數平滑法是最合適的
擴展的預測歷史數據,也被稱為歷史隱含的預測。是一個時間序列,可以體現在社會經濟現象和規律的發展,進行擴展外推法來預測趨勢。時間序列,也被稱為時間序列,歷史復雜或列的動態數。它是列在一個統計指標值的數量,按時間順序排出形成。時間序列預測的方法是通過時間序列的制備和分析的基礎上,開發過程反射的方向和趨勢,類比或延伸,以預測的年的下一個號碼的一段時間之後,或者可以到達的時間序列水平。其內容包括:收集和分析的一種社會現象的歷史資料的整理;這些數據識別檢查,串聯排列,時間序列分析,發現社會現象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規律,繪制圖案,這模型預測的社會現象未來的情況。步時間序列預測方法收集歷史數據的第一步,組織,時間序列編譯和繪制基於時間序列圖。時間序列分析,通常可以起到分類作用的各種因素,傳統的分類是基於效果或各種因素的影響分為四類特徵:(1)長期趨勢;變化(2)季節(3)周期的變化;(4)不規則運動。時間序列第二步分析。數值序列中的每個時間段是許多不同因素的綜合結果,而以後發揮作用。第三步是尋找時間序列(T)的季節變化(S)和不規則變動(I)值,並選擇代表他們的近似數學模型的長期趨勢。各種數學模型中的未知參數,利用得到的技術中的值的一個合適的方法。使用獲得的長期趨勢不規則運動,季節變化和數學模型,時間序列數據第四步,你可以用它來預測長期趨勢的未來價值和季節變化值T s,其中在不規則運動可能預測I的值,然後計算出下列模型預測Y中的下一個時間序列:加法模型T + S +我= Y乘法模式T×S×I = Y,如果不規則運動的預測值是很難找到的,它只是長期趨勢和季節變化的預測值,或者乘以2和預測值是時間序列的總和的乘積。如果在經濟現象本身沒有變化沒有季節性或每月每季度的預測數據,預測值的長期趨勢是時間序列預測,即T = Y的值,但要注意這種現象的預測值反映只有未來的發展趨勢,即使它是正確的趨勢線,通過觀察所發揮的作用的年代學方面,在本質上只是一個平均效應,實際值會有波動,其周圍。時間序列分析的基本特徵[1] 1。時間序列分析是根據過去的趨勢來預測未來的發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過去到未來。時間序列分析,是基於對客觀事物的規律性的不斷發展,利用過去的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並進一步推測未來的發展趨勢。事情過去將持續到未來這一假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驟升不會改變,是一個比較小的進步,二是過去的現象目前的事態發展可能表明當前和未來的趨勢活動。這就決定了在正常情況下,在短期時間序列分析方法,預測近期更顯著,但如果推廣到更遙遠的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局限性,造成了較大的預測值偏離實際決策失誤留下。 2變化系列數據存在規律性和不規則時間序列中的觀察結果為每個大小是變化的各種因素的結果時,同時發揮作用。從這些因素的大小和方向的時間特性中的視圖的變化發揮作用,這些因素引起的變化的時間序列數據被分成四種類型。 (1)趨勢:一個變數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展或改變自變數,呈現出相對緩慢,但持續上升的長期下降,變化往往停留性質相同,但變化幅度可能不相等。 (2)周期性:由於外部影響與交替的波峰和波谷規律的季節性因素出現。 (3)隨機性:個別隨機變化的總體統計法了。 (4)綜合:實際變化疊加,或幾種變化的組合。不規則運動,突出試圖預測過濾除去時,趨勢和周期性變動。的時間序列預測方法,時間序列預測方法分類可以用來預測短期,中期和長期預測預測。根據數據分析方法可以分為:簡單序列當平均法,加權平均股數序列,移動平均,加權移動平均,趨勢預測,指數平滑法,季節趨勢預測法,市場生命周期的預測方法。當簡單的平均法,又稱序列的算術平均值。這是一定歷史時期為觀測值的統計值,根據預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這種方法是基於以下假設:「在過去,這樣的未來將是這樣的」,短期和長期的數據,同化的平均,因此只適用於東西走向的預測變化不大。如果事情表現出一定的上升或下降趨勢,但不應該使用這個方法。一般的方法是每個時期通過短期和長期的影響程度歷史數據加權序列加權平均值的計算方法為預測值的較低者。簡單移動平均法是有一些移動計算作為預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的下一個周期。加權移動平均線即將進行加權簡單移動平均線的計算方法。在確定權重,權重最近的觀察應該更大,權重的長期觀察應該是較小的。雖然上述幾種方法很簡單,可以快速計算出的預測值,但不考慮的新趨勢總體社會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所以精度差。根據新的情況應該是,預測的結果進行必要的修正。指數平滑法是基於歷史數據和預測值的實際數目?預測指數加權方法。這種方法本質上是一種來自於移動加權平均法演變而來,其優勢只要實際值和預測值上期?的數量,我們可以計算出下一期的預測值,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數據和數據的處理,以減少存儲的數據,該方法是簡單的。是一個短期預測方法被廣泛使用在國外。季節性趨勢預測方法的基礎上變化指數周期性經濟事務季節經常性的年度季節性變化趨勢預測。採用不同的方法,季節的常用方法(4月)和其他兩個平均移動平均法計算季節指數:一。旺季(五月)不要平均值。會在每年的季度(或月)的平均數值,由總平均每季度(或月)之分,每個季度(月)指數的結果。此方法可用於分析生產,銷售,原材料儲備和預期的季節性變化和對事物的經濟其他方面的流動資金需求項目;移動平均法。這一比例是使用移動平均尋道時間典型的季節性指數計算。生命周期預測方法,市場分析是產品市場生命周期。例如,在產品的銷售預測的成長階段,最常見的方式是基於統計數據,繪制時間序列圖,然後將曲線延伸,即讓未來的銷售趨勢。最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外延外延,適用於耐用消費品的預測。
D. 時間序列預測方法有哪些分類,分別適合使用的情況是
時間序列預測方法根據對資料分析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簡單序時平均數法、加權序時平均數法、移動平均法、加權移動平均法、趨勢預測法、指數平滑法、季節性趨勢預測法、市場壽命周期預測法等。
1、簡單序時平均數法只能適用於事物變化不大的趨勢預測。如果事物呈現某種上升或下降的趨勢,就不宜採用此法。
2、加權序時平均數法就是把各個時期的歷史數據按近期和遠期影響程度進行加權,求出平均值,作為下期預測值。
3、簡單移動平均法適用於近期期預測。當產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長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節性因素時,移動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預測中的隨機波動。
4、加權移動平均法即將簡單移動平均數進行加權計算。在確定權數時,近期觀察值的權數應該大些,遠期觀察值的權數應該小些。
5、指數平滑法即根用於中短期經濟發展趨勢預測,所有預測方法中,指數平滑是用得最多的一種。
6、季節趨勢預測法根據經濟事物每年重復出現的周期性季節變動指數,預測其季節性變動趨勢。
7、市場壽命周期預測法,適用於對耐用消費品的預測。這種方法簡單、直觀、易於掌握。
(4)序列效應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時間序列預測法的特徵
1、時間序列分析法是根據過去的變化趨勢預測未來的發展,前提是假定事物的過去延續到未來。運用過去的歷史數據,通過統計分析,進一步推測未來的發展趨勢。不會發生突然的跳躍變化,是以相對小的步伐前進;過去和當前的現象,可能表明現在和將來活動的發展變化趨向。
2.時間序列數據變動存在著規律性與不規律性
時間序列中的每個觀察值大小,是影響變化的各種不同因素在同一時刻發生作用的綜合結果。從這些影響因素發生作用的大小和方向變化的時間特性來看,這些因素造成的時間序列數據的變動分為四種類型:趨勢性、周期性、隨機性、綜合性。
E. 檢測mirna與dna序列直接作用用什麼方法
microRNAs(miRNA)是一種大小約21-23個鹼基的單鏈小分子RNA,是由具有發夾結構的約70-90個鹼基大小的單鏈RNA前體經過Dicer酶加工後生成,不同於siRNA(雙鏈),但是和siRNA密切相關。據推測,這些非編碼小分子RNA(miRNA)參與調控基因表達,但其機制區別於siRNA接到的mRNA降解。第一個被確認的miRNA是在線蟲中發現的lin-4和let-7,隨後多個研究小組在包括人類、果蠅、植物等多種生物物種中鑒別出數百個miRNA。
miRNA有高等生物基因組編碼,通過和靶基因mRNA鹼基配對引導沉默復合體(RISC)降解mRNA或阻礙其翻譯。其在物種進化總相當保守,在植物、動物和真菌中發現的miRNAs只在特定的組織和發育階段表達,miRNA組織特異性和時序性,決定組織和細胞的功能特異性,表明miRNA在細胞生長和發育過程的調節過程中其多種作用。
microRNAs的作用機制
miRNA是一類多細胞動物或植物基因組的前體mRNA內含子,miRNA獨立轉錄單位或miRNA基因簇編碼的19-25個核苷酸大小的內源性單鏈RNA,他們在轉錄後水平沉默特定基因從而對生物體基因表達起到精細調節的作用[1]。絕大多數miRNA基因在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形成較長的莖環結構,稱為初級miRNA(primary miRNA ,pri- miRNA)。pri- miRNA在Drosha-DGCR8復合體的作用下形成長度約60-70個核苷酸的發夾狀RNA,成為前體miRNA(precursor miRNA,pre-miRNA)。隨後,pre- miRNA在Exprotin-5復合物[2]的作用下被轉運出胞核,在胞漿中由Dicer剪切成為miRNA復合體, miRNA復合物(RNA-inced silencing comlex,RISC)[1]與該miRNA的3』翻譯區(3』UTR)結合到位於胞漿的P-body(processing bady)中[3]:如果miRNA與靶mRNA匹配完全,則該復合體降解mRNA;若兩者序列部分匹配,尤其是miRNA的5』端2-8個被稱為種子序列(seed sequence)的核苷酸與靶mRNA匹配完好,則通過抑制靶mRNA的翻譯來沉默特定基因。此外,某些miRNA,如miRNA-16能夠特異結合於某些基因3』UTA的富含AU元件(AU rich element,ARE),指導Ago等組成RISC區的蛋白與TTP結合,從而改變相應mRNA的半衰期,加速靶mRNA的降解。
此外,miRNA也可能抑制5』UTR含有內部核糖體進入位點(int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s)的靶標分子[4]。
miRNA的表達調控機制
①順時調控元件 大多數miRNA基因的核心啟動子區域含有TA盒,並且含有影響miRNA表達的細胞特異轉錄調節元件。miRNAs作為轉錄因子重要的靶分子在細胞功能調控中發揮核心作用。
②表觀遺傳學 最近一些研究提示,表觀遺傳學變化會影響miRNA 基因,從而調節miRNA表達。分析基於miRNAse(release 8.0)資料庫的332個人miRNA基因序列時,發現其中155個miRNA的基因序列上游或下游2000bp處含有CG島在miR-127[6],miR-24a[6],let-7a-3[7]和miR-370[8]基因中,均含有CpG島,並且在相應地腫瘤組織中呈現高度甲基化,這些miRNA在腫瘤中的甲基化沉默將導致他們的靶基因-原癌基因(BCL6,CDK6和MAP3K8等)的表達,從而促進腫瘤發育。轉錄因子PRDM5可能參與了調解miRNAs基因的表觀遺傳學變化。在HEK293細胞中,PRDM5可以募集蛋白甲基化轉移酶G9a和一類組蛋白去乙醯基酶等組蛋白修飾到has-mir-135b基因的啟動子區域,行使抑制功能[9],miRNA在癌症細胞中的表達一般低於正常組織細胞,這表明多數miRNAs可能作為腫瘤抑制因子而發揮作用。原癌基因的低度甲基化和腫瘤抑制基因的高度甲基化被認為是癌症表觀遺傳學的主要決定因素。miRNAs基因在腫瘤中的異常甲基化使表觀遺傳學調控癌症機理更加復雜。
③單核苷酸多態性 存在於pri-mRNAs,pri-mRNA或成熟miRNAs基因序列中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能夠潛在地影響miRNA調節的細胞功能網路。miRNA基因或靶結合位點及其臨近靶位點區域的多態變化時,於miRNA的生物合成及靶位點選擇和抑制效應據重要的意義。
④RNA編輯 (RNA editing)是基因在初級轉錄物上增刪或取代某些核苷酸而改變遺傳信息的過程,從而可調節基因的表達。RNA編輯在miRNA調控基因默過程中其重要作用,不僅影響miRNA表達,而且影響特異miRNA的靶向分子的調控。此外,At編輯也有可能存在於靶分子的種子互補區域。
F. 在心理學實驗中,常用的抵消平衡法有哪些
1.排除法排除法(elimination method)是把額外變數從實驗中排除出
去.如果外界的噪音和光線影響實驗,最好的辦法是進入隔音室或暗室,這
樣可把它們排除掉.霍桑效應和實驗者效應會影響實驗結果,最佳的辦法是
採用雙盲實驗(double blind experiment).從控制變數的觀點來看,排除
法確實有效.但用排除法所得到的研究結果卻缺乏推論的普遍性.例如,如
果顧慮主試者與被試者的彼此接觸會影響實驗結果,而採用自動呈現刺激及
自動記錄實驗結果的方法,則所得結果便不能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同類行為
作出推論和解釋.
2.恆定法恆定法(constant method)就是使額外變數在實驗的過程中保持固定不變.如果消除額外變數有困難,就可以採用恆定法.不同的實驗場
所、不同的實驗者、不同的實驗時間都是額外變數.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在同
一實驗室、由同一實驗者、在同一個時間對實驗組和控制組使用同樣的實驗
程序進行實驗.如果實驗時強度變化的噪音無法消除,則可以用噪音發生器
發生恆定的噪音來加以掩蔽.除上述實驗條件保持恆定外,實驗者和控制組
被試者的特性(如年齡、性別、自我強度、成就、動機等)也是實驗結果發
生混淆的主要根源,也應保持恆定.只有這樣,兩個組在作業上的差異才可
歸於自變數的效果.用恆定法控制額外變數也有缺點:(1)實驗結果不能推
廣到額外變數的其他水平上去.例如,如果只用男性成人作為被試者進行實
驗,其結果不能推廣到女性成人.(2)操縱的自變數和保持恆定的額外變數
可能產生交互作用.例如,如果被試者是男性,實驗者是富有魅力的女性,
實驗時,實驗者可能使被試者分心.這是交互作用產生的額外變數.
3.匹配法匹配法(matching method)是使實驗組和控制組中的被試者的
特點相等的一種方法.使用匹配法時,先要測量所有被試者和實驗中要完成
的作業具有高相關的特點;然後根據測得的結果把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被試者
的特點匹配成相等的.若要做「練習對學習射擊成功影響」的實驗,先預測
一下被試者打靶的成績,然後把兩個預測成績相等(擊中環數相等)的被試
者分別分到實驗組和控制組,匹配成條件相等的兩組被試者參加實驗.這種
方法在理論上雖然可取,但在實際上很難行得通.因為,如果超過一個特性
(或因素)以上時,實驗者常感到顧此失彼,甚至無法匹配.例如,實驗者
要同時考慮年齡、性別、起始成績、智力等因素,力圖使所有因素均匹配成
相等而編為兩組就很困難了.即使能解決此困難,也將使很多被試者不能參
加這個實驗.更何況,屬於中介變數的諸因素,如動機、態度等,更是無法
找到可靠的依據進行匹配.因此,匹配法在實際上並不常用.
4.隨機化法隨機化(randomization)是根據概率理論,把被試者隨機地
分派到各處理組中.從界定的被試者總體中用抽簽法或隨機數字法抽取被試
者樣本,由於隨機取樣使總體中的各個成員有同等機會被抽取,因而有相當
大的可能性使樣本保持與總體有相同的結構.隨機取樣後,再把隨機抽出的
被試者樣本隨機地分到各種處理中去.例如,有三種處理組:實驗一組、實
驗二組、控制組.給每一處理組指定一個數字,如0、1、2,並定好先分給
樣本A,再分給樣本B、C.如果在隨機表上遇到「2」,就把樣本組A 定為控
制組;再遇到「0」,就把樣本組B 定為實驗一,依此類推.從理論上講,隨
機法是控制額外變數的最佳方法,因為根據概率理論,各組被試者所具備的
各種條件和機會是均等的,不會導致系統性偏差.它不僅能克服匹配法顧此
失彼的缺點,還能控制難以觀察的中介變數(如動機、情感、疲勞、注意等).
隨機法不僅能應用於被試者,也能應用於呈現刺激的安排.例如,如果有許
多處理施加於被試者,為了消除系列效應(即前面的處理對後面的處理的影
響),可以用隨機法安排各種處理出現的順序.
5.抵消平衡法抵消平衡法(counterbalancing method)是通過採用某些
綜合平衡的方式使額外變數的效果互相抵消以達到控制額外變數的目的的方
法.這種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序列效應(sequence effect).如果給被試
者施加一系列以固定順序出現的不同處理,被試者的反應將會受到時序先後
的影響.如果先後兩種處理在性質上無關,就會產生疲勞的影響.這兩種影
響都可以使實驗發生混淆,因而要加以抵消.如果只有A、B 兩種處理,最常
用的抵消序列效應的方法是用ABBA 的安排.即對同一組被試者先給予A 處
理,再給予B 處理;然後倒過來,先給予B 處理,再給予A 處理.如果對幾
組被試者給予兩種以上的處理,為了抵消序列效應則可採用拉丁方實驗
(Latin square experiment).
6.統計控製法上述各種方法都是在實驗設計時可以採用的.這些方法統
稱為實驗控制(experimental control).但有時候由於條件限制,上述的
各種方法不能使用,明知有因素將會影響實驗結果,卻無法在實驗中加以排
除或控制.在這種情形下,只有做完實驗後採用協方差分析(或共變數分析)
(analysis of covariance),把影響結果的因素分析出來,以達到對額外
變數的控制.這種事後用統計技術來達到控制額外變數的方法,稱為統計控
制(statistical control).例如,在對兩班學生進行實驗以比較兩種教學
方法的好壞時,雖然實驗者事先知道此兩班學生的智力不等,但限於條件,
實驗前卻無法對智力因素加以控制使兩班學生的智力水平相當.顯然智力是
影響實驗結果的重要因素.實驗後,使用協方差分析將智力因素所產生的影
響排除後,就可以比較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劣了.統計控製法除協方差分析外,
還可用偏相關等方法
G. 短時記憶的序列效應是什麼,如何用干擾理論去解釋
系列效應即最後呈現的項目最先回憶起來,其次是最先呈現的項目,干擾學說認為是由於前涉抑制和倒攝抑制兩種機制的作用,顧名思義,前涉抑制即最先學習的材料對後來學習的材料產生了干擾
H. eviews中怎麼確定殘差序列是否存在ARCH效應
操作方法:在proc/equation後得到結果,再點擊proc/make resial series就可以做殘差序列檢驗,想看殘差序列圖點擊view/gragh就可以。
Eviews是Econometrics Views的縮寫,直譯為計量經濟學觀察,通常稱為計量經濟學軟體包。它的本意是對社會經濟關系與經濟活動的數量規律,採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與技術進行"觀察"。另外Eviews也是美國QMS公司研製的在Windows下專門從事數據分析、回歸分析和預測的工具。使用Eviews可以迅速地從數據中尋找出統計關系,並用得到的關系去預測數據的未來值。Eviews的應用范圍包括:科學實驗數據分析與評估、金融分析、宏觀經濟預測、模擬、銷售預測和成本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