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橫板握法的橫拍握拍法
1、橫拍握拍法,相對簡單,怎麼握菜刀,就怎麼握拍。優點:握拍簡單,通過手腕控制板型。護台范圍大,正反手適合主動發力,中遠台進攻頗具威脅。易於出成績。缺點是:台內小球處理等台內技術不如直板,橫板的中間偏腋下位置始終是橫板選手的軟肋。
2、延伸介紹
直握法,拇指和食指緊扣拍柄,中指等三指彎曲空握(可以放下一個乒乓球)頂住拍的背面。採用直握的國手有:許昕、王皓、馬琳。優點:通過拇指和食指的調整,實現對板型的靈活控制。易於實現台內挑打、台內擰拉等各項技術,在同一位置擊球時,相對橫板來講,所需要的擊球空間更少。但缺點是:訓練難度大,要達到高水平很不容易,出成績很難。反手始終是弱項,雖然採用了橫打技術,但也沒有解決直板中遠台的相持能力。
3、圖例
B. 如何練習乒乓球橫拍反手撥技術要領
反手撥技術要領:
1、我們在練習反手撥的時候,一般是在反手位,擊球前身體調整到准備的狀態,看到來球進入到飛行軌跡,重心略微往左邊轉移,腰背向左側轉動,前臂往身體內收,手肘略微抬起離開身體。
2、站位離球台不要太近,至少約40cm,球拍不要下垂,保持在檯面上,置於胸前下方。擊球時重心移到右腳,以時為軸,動作不要大,觸球後揮拍至右肩前即可。
3、橫板在反手撥球時,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擺動,拍眼前傾,在球的上升期擊球的後中上部向頂部摩擦,藉助來球的反彈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發力,快撥來球。
4、擊球後前臂繼承擺動,隨後快速還原。揮拍迎球的過程中,要求手腕輕微內曲、放鬆,在觸球瞬間,跟著前臂的向右前方的舒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動作,同時,手腕還應該稍為外轉一些。
(2)橫撥壓拍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反手撥注意問題
1、初練反手撥不要扣腕。碰到反手位來球角度較大時, 一定要養成用腳追球的習慣,保持身體正對來球,不要去伸手夠球,過度橫向拉拍等。反手撥講求動作小,速度快,反應快,擊球不亂。
2、拉拍過大、扣腕、揮拍不足 ; 或是揮拍過大、向上揮拍多等等。一般來說反手撥球,身體是正對著來球,不是側身。假如拍拉到身體左側,拉拍就過大啦。很多人練不好反手撥,都是由於手腕不當用力,擊球前扣著手腕,輕易造成擊球不正,打出右旋球,記住拉或攻才需要扣腕。
C. 橫板怎樣握拍手感最好
1、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拍肩貼近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位置根據使用正反手而做適當調整,正手時虎口位置偏拇指,反手偏食指。 橫拍淺握由於握拍較松可以靈活的運用手腕,台內球處理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運用搓、撇、拉、擰、彈等多種回擊手段。退台後正反手多以拉球為主,這種握拍方法多用於兩面弧圈的打法。由於淺握方法手腕容易運用,所以在擊球時一定要保持好手腕的形狀,否則在扣殺或拉弧圈球時不容易發力。
2、深握與淺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緊貼球拍。深握的最好方法是將右手伸直,食指與拇指水平放置,左手將球拍放置於食指和拇指之間,虎口頂住拍肩位置,其他手指自然握緊。食指與拇指的位置可根據自己習慣自行調整,食指位置偏拍肩利於反手,食指位置遠離拍肩有利於壓拍。
3、深握的優點是握拍較緊,拍形比較固定。進攻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發力比較集中。深握球拍有利於拉高調球和前沖弧圈球,弧圈球的控制也比較好。但由於握拍較緊,手腕無法靈活運用,台內或近檯球回擊手段較少,反手主要以搓球和撥球為主。
4、深握球拍利於正手,由於拍形較固定,命中率較高,但正手貼身球和反手位球是其缺點。淺握球拍手腕靈活,但不容易發力,多適宜反手位選手。在選擇是深握還是淺握時,技術派偏反手打法可以選擇淺握方式,而力量派偏正手打法可以選擇深握方式。
D. 打乒乓球我用橫板,怎麼練球,新手要注意哪些
擺: 台內快搓短球。由於力量較小,有些像平時人們輕輕擺放東西的感覺而得名。常有欲接發球中。具有擊球時間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台的特點,使對手難於上手拉攻,較好地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方法是: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側的力量。擊球時,手腕瞬間有一較小的制動動作,在自己發力的基礎上,適當借對方來球的力量,在過網的前提下,可減少球向前平動的距離,擺出高質量的短球。注意:擺的動作一定要向下發力。即使來球下旋,也要調整拍型,向前下運動。這樣擺過去的球,才會短而低。
撥: 動作小、球速快、線路活,借來球的反彈力還擊;當來球為上旋且力量較大時使用;
搓: 常用的搓球技術(一)、慢搓1、特點與運用慢搓動作幅度大,在來球的下降期擊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於增加搓球的旋轉強度。慢搓一般適用於回接旋轉較強,線路稍長的來球。在對搓中,快慢搓結合起來,可以變化擊球節奏,牽制對方。2、要點:①應根據來球的具體情況,控制好拍面的後仰角度。②擊球時,前臂用力為主,轉腕動作不宜過大。③搓加轉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時,應增加前送的幅度。(二)快搓1、特點與運用動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來球的前進力將球搓回,常用於接發球或削過來的近網下旋球,在對搓中,利用快搓變化擊球節奏,縮短對方回球的准備時間。2、 要點:①身體重心前移,身體*近來球。②前臂主動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還擊,若來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三)搓轉與不轉球1、特點與運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轉與不轉球(相對而言),使對方判斷錯誤而直接得分,或為搶攻創造條件。在對搓中,把旋轉變化與落點變化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以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在對付削球時,能使自己從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脫出來。2、要點:①加轉是前提,轉與不轉間差異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轉時,手腕爆發式用力為主。③搓不轉時,要注意回球的弧線(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1.特點與運用倒拍動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擊球,完全改變回球的旋轉性質,使對方難以適應。常用於對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現機會球時。3、方法與要點:掌握熟練的倒拍技術,選擇好換拍面搓球的時機,使對方防而不備,出現失誤,並作好下一板球的應變准備。
帶: 速度快、弧線低、路線活,借力還擊,是手臂借來球反彈力將球"拖帶"擊出;當來球為上旋且旋轉很強時使用;
擋: 動作最小,便於控制;當來球為上旋且力量很大時使用;
擋球 1、特點與應用球速慢,力量輕,動作較簡單,初學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幫助初學者熟悉球性,認識乒乓球的擊球規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2、要點:①擋球是推擋球技術的基礎,初學者應形成正確的動作手法。②引拍時,上臂應*近身體。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調節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鬆
減力擋1、特點與運用回球弧線低、落點低、力量輕。回接對方的大力扣殺或加力推擋時能減弱回球的力量,如與加力推結合運用,可以前後調動對方,是對付中台兩面拉或兩面攻打法的有效戰術,它還常用於接加轉弧圈球。2、要點:①擊球前身體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適的前傾角度。②觸球瞬間,有意識地做手臂和手腕後收的動作。③削弱來球反彈力的同時,借來球的力量將球擋過去,回球速度快。
點: 正手近台攻下旋球,是直板正膠運動員經常使用的技術。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擊,但是比突擊的力量小一些,准確性更容易把握。擊球特點是:出手比較快,動作小,突然性強,如能配合較好的落點,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直板正膠運動員上手爭取主動的非常有效的技術。動作方法是:站位*近球台,向後引拍拉手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摩擦,以製造能夠保證球上台的弧線。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普遍適應直板正膠拉手上旋,因此,增加「點打」的使用率勢在必行。直板在打基礎的初級階段,在對付第一板下旋球時,可以練習「點打」為主,逐步過渡到與「點拉」相結合,以形成較熟練的動力定型,為今後能夠與其它打法進行高水平的對抗打下基礎。
放(高,短) 正手放短球:1。特點與作用:指擊球員利用近網短球的落點變化對付下旋球的正手攻球動作。具有站位近、回球快、落點短、隱蔽性強的特點。在比賽中,以長球為主結合放短球前後調動對方,配合大力扣殺破壞對方的擊球節奏和步法,爭取主動。它是對付削球打法的有效戰術。2.動作要點:站位近台,用近似攻球的動作小幅度引拍至體側,以便迅速向前迎球。當來球下旋較強時,拍形稍後仰,在上升期前臂和手腕稍向前用力擊球的中下部。來球下旋較弱時,拍形接近垂直並稍向下用力擊球的中部。發力方法均以接力為主,擊球後手臂迅速制動並立即還原。
正手放高球:1.特點與作用:此為乒乓球主攻技術。指擊球員利用回球弧線變化進行防禦力爭主動的正手攻球動作。具有站位遠台、回球弧線曲度大。打出距離長的特點。在比賽中,運用球飛行高度和落點長力爭取時間,造成對方回接困難或消耗其體力,伺機有守轉入進攻。2. 動作要點:站位離台1米以後,引拍至身右側後方。擊球時,上臂由後下方向前上方揮動,前臂和手腕用力向上提拉轉動,在來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山部。擊球後,隨勢揮拍迅速還原。
攻; 常用的攻球技術:
(一)正手近台攻球1、特點與運用站位近台,擊球時間早,球的速度快,動作幅度小,是我們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術之一。常用於還擊正手位的發球,推檔球、一般的上旋球等,使對方措手不及,在對攻中以線路、落點變化相結合,調動對方,伺機扣殺。2、要點:①充分利用全身協調用力(蹬地、轉腰、移重心)。②前臂發力為主,手腕輔助用力。③擊球點在身體右前側(大約為前臂的長度)。觸球瞬間向前打為主,略帶向上摩擦
(二)正手中遠台攻球1、特點與運用站位稍遠,動作幅度大、力量重,進攻性強,但步法移動的范圍較大。多用於對攻中,以力量配合落點變化直接得分或為扣殺創造條件,也用於側身後撲正手打回頭,防禦時,在相持中尋找機會;削球選手的削中反攻。2、要點:①加大向右手方引拍幅度,是為了增大擊球的動作半徑。②上臂帶動前臂發力。上臂向前,前臂和手腕向上發力為主。③身體其他部位的協調用力不可缺少。
(三)正手扣殺 .1、特點與運用動作幅度大、力量重、球速快、攻擊性強,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常用來對付著台後彈起比網高的機會球或前沖力不大的半高球。2、要點:擊球點離身體稍遠;球拍應與球同高②在高點期擊球,不宜打「落地開花球」。③擊球瞬間,整個手臂應發揮到最大力量,配合腰部轉動及蹬地的力量。④如來球帶有下旋,球拍略低於來球,觸球瞬間手腕向上抖動發力。
(1)站位視來球長短而定,來球較短,站位*近球台,來球較長,應稍向後移位.(2)整個手臂應隨腰的轉動向後引拍,適當加大引拍距離,以提高觸球瞬間的揮拍速度.(3)擊球動作主要是借腰,髖的轉動及腿的蹬力,帶動手臂向前發力.手腕除控制落點的作用外,還應輔助手臂一起向前下方發力.(4)擊球時間,一般在來球的高點期;若位置合適,亦可在上升期擊球.(5)打一般球,拍面稍前傾,擊球的中上部;打強烈下旋球,拍形於檯面垂直,擊球中部,擊球時間在高點期.(6)用力方法以撞擊為主,略帶摩擦.若來球高切近網,亦可直接將球扣之.(7)球擊出後,應注意還原或調整重心,准備連續扣殺.
(四) 正手拉球1、特點與運用站位近、速度快、動作小、線路活和穩健性好。是回擊發球、搓球、削球等下旋球的一種必備技術。常用於接發球搶位,對搓中搶位;對付削球時穩拉,以落點、弧線和旋轉程度的變化,伺機進行突擊。2、要點:①身體重心略下降,右肩稍下沉。②在球的下降前期擊球,不可過於低於檯面。③觸球時應盡量增大摩擦球體的面積和時間。
(五) 正手台內突擊1、特點與運用站位近、動作小、速度快、突擊性強,是處理近網短球的一項重要技術,是我國快攻打法運動員掌握的特有的進攻技術。常用於還擊彈跳不出台的下旋球,或在對搓中突擊起板,或在對付削球時,利用這一技術直接得分及為扣殺創造機會。2、要點:①擊球前持拍手臂不宜伸得太直。②用中等力量擊球較為合適。③應根據來球的旋轉性質與強度,調節好拍面角度、擊球的部位和發力的方向
(六) 正手殺高球1、特點與運用動作幅度大、擊球點高、力量重,配合落點的運用,能給對方致命的打擊,多用於對付彈起較高的來球。2、要點:①要集中全身的力量於觸球的一瞬間②擊球點適當離身體稍遠一點(增大揮拍動作的半徑)。③近網高球只需向下用力,但殺落點遠、落點後有一定前沖力的高球,應保持足夠的向前力量。殺高球可細分為兩種 慢殺 來球彈至最高點或在高點稍下降期擊球,具有穩健和利於發揮全身之力的優點.所以,一般人在殺高球時多用此法.快殺 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俗稱"落地開花".因擊球節奏突然改變,常使對手措手不及.但這種殺法必須掌握好擊球時間,稍有不慎,則易失誤..
(七) 正手快攻:(1)引拍動作:兩腳與肩同寬或稍寬,兩膝微屈,右腳稍後;身體略右側,重心在右腳。前臂在腰的帶動下橫擺,引拍適度。體臂夾角,約35~40度;前臂自然彎曲,越120度。拍形與檯面垂直或略前傾,手腕自然放鬆,球拍呈半橫狀(2) 擊球動作 :球漸進身前,右腳稍用力登地,膝髖稍向前挺,腰向左轉,帶動手臂向前揮動迎球。觸球瞬間,前臂用力收縮,向前打為主、略帶摩擦;在來球的上升或高點期除球,擊球的中上部。手腕輔以發力,調節好拍形,觸球瞬間有一摩擦球的動作。直握拍者,拇指稍用力壓拍,控制拍形,中指和無名指輔以發力,並決定發力放向,橫握拍者*食指調節弧線。(3) 結束動作:球出手,整個手臂立即放鬆;因慣性作用,球拍至頭左側才濺止;身體重心已移至左腳,身體前傾角度增加。此時,應迅速轉入回擊下板球的准備,注意對方的擊球動作,迅速調整自己身體重心和步伐。
(八) 正手快點(1)上身,右足和前臂在同一時間里到達球台右前方,上身*近球台,前臂伸進台內,舉拍稍高,將擊球時,手腕配合小臂先向後有一小繞環動作,再向前上方揮動,將球擊出.一般擊球的最高點.應注意根據來球的旋轉,高低,調節好拍形和動作,以製造合理的弧線.手腕動作尤為重要.(2)來球下旋強烈,拍面可適當後仰,觸球中下部,手腕配合前臂向前上方揮動;來球略帶下旋,拍面基本與檯面垂直,觸球中部,手腕在向前發力的同時稍向上摩擦;來球上旋,拍的位置應稍高於來球,或於來球在同一水平線上,拍面可適當前傾,觸球中上部,手腕以向前發力為主.(3)來球越偏球台右方,右腳跨出的步子亦越大;來球位於球台中右方,左足可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右腳跟著移半步.
(九) 正手快拉 快拉與快攻動作的不同之處是:引拍時,身體重心稍下降,球拍略低與球,觸球瞬間撞擊結合摩擦,觸球中部(來球下旋強烈時,觸球中下部),擊球時間為下降前期,觸球瞬間手腕有一向上摩擦球的動作.
(十) 正手突擊(1)視來球的高低和下旋的強弱,決定拍形和發力方向.來球下旋強烈,拍形可稍後仰,觸球中下部,在向前打球的同時,多向上用力摩擦球;來球稍下旋,拍形可與檯面垂直(或稍稍後仰)觸球中部或中部偏下,向前上方用力,來球不轉,拍形可稍前傾,觸球中部略偏上,用力方向以向前為主.(2)擊球時間為高點期或上升後期.(3)在腿,腰和大臂協調發力的基礎上,以前臂發力為主,觸球瞬間一定要有爆發力.手腕除輔助發力外,還要有一摩擦球的動作,幫助製造弧線和控制落點.(4)發力一般掌握在50~70%左右.來球低切下旋強烈,用50%的力量就行了;來球高或下旋不強,可適當加大力量.
(十一)正手攻打弧圈球(1)高手引拍,拍形稍前傾,相對固定.(2發力以大臂和腰,髖的轉動為主,觸球瞬間前臂有一收縮動作.擊球點一定要在身前.(3)發力方向為向前,向下.(4)擊球時間為上升後期,不快帶略晚
(十二)反手近台攻球1、特點與運用站位近、動作小、速度快、突擊性強。一般用來回擊落在左半台的來球,與反手推擋、正手攻球結合,能加強攻勢,取得更多的主動權,但反手攻球因受身體妨礙,攻球力量不如正手大。2、要點:①擊球過程中要注意收腹,轉髖轉腰。②以肘關節為軸心,前臂發力為主,手腕有一向前上方磨擦球的動作。③保持適宜的擊球點尤為重要,離身體太遠或太近難於發力。
(十三)反手快拔1、特點與運用反手快撥是橫拍進攻型運動員常用的一項相持性技術。具有站位近、動作小、落點變化多的特點。它主要用來對付弧圈球、直拍推擋或反手攻球,雖有一定的速度,但力量較差,應與側身攻或反手突擊技術等結合運用。2、要點:①上臂貼近身體,前臂迅速前伸迎球。②手腕控制拍面前傾,借來球反彈力將球撥回。③掌握好擊球時間。④注意線路落點變化並與突擊結合運用,為進攻創造條件。
(十四)反手快點1、特點與運用反手快點速度快、線路活、具有突然性,是直、橫拍兩面攻打法的一項重要技術,多用於前三板。如發短球後和接近網短球以及相互擺短時,常用它來搶先上手,以爭取下一板的進攻機會,以左推右攻為主的運動員,如能熟練運用反手快點技術,可在前三板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2、要點:①左方近網來球,以左腳向左前方上步;中間偏左來球,則以右腳向前上步。快點斜線時,球拍觸球中部偏左,由後向前、向右揮動;快點直線時,球拍觸球中部,由後向前、向左揮動。②重心及時前移,上體貼近球台,以利於在高點期擊球。
(十五)反手快拉1、特點與運用:反手快拉的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速度較快、落點變化多,是對付下旋來球的一項重要技術。用它找機會突擊,既可加強攻勢,又可避免正手空位過大。橫拍和直拍的反面快拉豐富了反手位的節奏,對搓中或對付削球時運用它能爭取主動或直接得分。2、要點:①根據來球落點、長短,迅速移位。一般多以單步或跨步向左方、左前方或左後方移動,正對來球。②擊球過程中,注意收腹,以增大擊球空間。③須根據來球的下旋強度,調節磨擦球時用力的大小和弧線的高低。
(十六)反手扣殺1、特點與運用反手扣殺的特點是動作大、力量重、球速快、攻擊性強,是還擊機會球的一種方法,是得分的有效手段。它一般在發球、相持中取得機會後運用。2、要點:①擊球點不宜離身體太近。②要以整個手臂和腰的協調配合來增加擊球的力量。③球拍觸球瞬間用力要集中,避免僅用手腕彈擊球。
(十七)側身攻球1、特點與運用側身攻的特點是速度快、力量重、攻勢強,它是各種不同類型打法都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術。側身攻運用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標志著進攻能力的強弱。2、側身攻球應注意的問題:①側身後,要保持上體與球台的合適角度,既能攻斜線,也能打直線,同時不妨礙下一次擊球。②要有足夠的擊球空間(收腹)③應盡量避免在移動過程中擊球。④攻球時要利用右腳蹬地的力量,重心適當前移,前臂稍向前發力。
拱: 有些象正膠推下旋,但拱球時,球拍拍面略微後仰,在上升期或高點期,觸球中下部,手腕調節拍型後要僵,手臂向前下方發力。回球發飄且下沉,使用雖有難度,但得分率較高。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查了資料後增加:拱球的特點和作用:用長膠拱出的球往往具有一定上旋,並會發飄,對方不熟悉它的特點,常會回出高球。用防弧膠皮拱出的球,速度不很快,但球到對方檯面後會有些下沉,對方不小心,容易接球下網。在接發球時或在對搓中突然運用拱球,往往能使對手措手不及,直接得分;或回球過高,為自己進攻創造機會。查閱資料後,我發現我原先的具體使用中需要補充:1。擊球前,站位近台,手臂略提起,向後上方引拍。2。球拍觸球的中下部,是長膠拱球的一個顯著特點3。長而不轉的球,不宜運用拱球。
長膠的拱 長膠本身具有特殊性能,其技術特點和各種技術手段運用的比例也有其特殊性。拱在長膠打法選手中的普遍運用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項技術。 在乒乓球技術術語中,「拱」這個名稱是專門用在長膠打法中的,其它打法中沒有這一術語。盡管從動作的外形上很有點像正膠和反膠的推擋,但是運用的時機和使球產生的效果卻與推擋有很大差別。推擋技術一般是用來對付上旋球,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特別的變化,推過去的球與來球的旋轉性質基本上是一樣的,也就是過來的球是上旋,回擊過去的球主體上仍然是上旋。而長膠的拱運用最多的是對付下旋球,主要是用在前三板中來對付搓球和帶有下旋的發球及相持中削過來的球。由於整個技術是以自己發力為主,可以粗略地把它算作長膠的進攻型技術。在回球性能方面,由於下旋來球一般速度比較慢,對球板的沖力比較小,這時長膠的性能主要體現在自己發力後的特性。又由於受到拱的技術動作本身的影響,其發力一般屬中等力量。在這種情況下,球作用拍上時,首先是底板膠皮的較小彈力,繼而是齒粒恢復原狀的彈力,於是球彈出的時間、節奏、旋轉與其它球拍相異。與正膠和反膠相比,球在拍上停留的時間略長,顯得出手比較慢,球出手後,前一段感覺速度很快,也很有突然性的感覺,當過網後,球會突然慢下來,而在落台後的第二弧線上,幾乎就沒有什麼沖力,有時感到是直接往上跳,給人造成一種很特殊的節奏感,在用拱回擊下旋球時,過去的球一般都不帶有什麼旋轉,使人產生一種反旋轉的感覺,並且弧線比較平直,球在空中運行中,沒有旋轉的球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產生飄勁現象,有點像排球中的上手飄球。如果不熟悉,常常對不準球,找不到合適的擊球點,造成失誤。 拱的動作要領是,兩腳基本平行站位,當球過網時,向身前引拍,球拍呈半橫狀,板面與地面大約保持90度夾角,當球從本方球台跳動的一瞬間,向前迎球,最好是在球的最高點附近,擊球的後中部,向前右側上方發力(以右手為例),球拍由球的後中部略向右側上方摩擦。使球略帶右側上旋。這樣可以造成一定的弧線,增加准確性。整個動作要領的關鍵點一是要掌握好伸手時機,常犯的錯誤是出拍太早,發不上力;二是以前臂發力主為,手腕相對固定在平時的練習中,隨著水平的逐漸提高,向側摩擦的成分要逐漸減少,增加向前用力的比重,提高球的威脅性。另外,要特別注意拱與其它技術兩板之間的銜接練習,如拱後攻,拱後磕,拱後擋等,因為一般情況下,對方回擊拱球過來的球與上一板來球的性能區別是會非常大的。
E. 怎麼更好練習直拍橫打
直拍橫打技術(整理)2 G! p+ ] G6 @' b
練習順序:從顛球開始練習,要求直拍背面不間斷顛球達到300次為及格,要求全部用球拍前端部分顛球、有一定高度。同時期練習對牆擊球200左右。顛球過關後,再上球台練習背面技術。先練快撥、彈打;直拍背面發球;加轉弧圈、側旋弧圈、前沖弧圈;台內拉側旋、快撕;出檯球反拉。
9 O- r _/ l/ [0 y8 F9 b 手型問題:用大拇指內側壓拍,食指放鬆伸直,橫打時背面兩指基本伸直頂拍,正手時背面三指迭起頂拍,手腕自然下垂,就是基本姿勢時,拍頭與拍柄連線始終與身體橫向平行。
7 Y( }) p/ ^9 Y" c基本站位:站位左半台中間,不用太靠左,兩腳平行,或左腳稍微比右腳前一點。位置不能太近台,因為太近就看不到球是來到正手位還是反手位。一般來說,直拍選手站近台,橫拍選手站中台,而練習直拍橫打的選手則應多練習橫拍選手的站位。 # S X0 e' v0 T H" V9 W
動作要領: 引拍時,腰部向左下方呈弧型轉動,以肘關節為軸,在球的下降前期擊球,摩擦球的中下部。擊球前,膝關節稍彎曲,收腹,身體重心略下沉,在引拍擊球時,前臂、手腕朝前上方摩擦、利用挺腹和兩腳向上的蹬力幫助發力,身體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擊球時主要用拇指和中指發力,食指自然放鬆。
' O: N' M% k; [直拍高吊弧圈:採取以上正確手型,微屈漆收腹,拍面與地面80度,置於左腹部,重心在兩腳間,以肘為中心,向球中部偏上一點全力摩擦。 * E4 R" k+ A! v/ t! _& @/ H
直拍前沖弧圈:基本雷同,主要發力時向前多,還有一種,腰部向左轉,重心在左腳,將拍引至身體左側後方,拉球時轉腰揮拍,不過主要是大臂發力,前臂運動不大,速度很快,但由於動作較大,不適合正手為主的弧快型。
. z1 A% B6 Y% D+ |1 H1 P, d3 Q易犯錯誤: 1 P% S+ D2 z; D$ q- X+ v
1、拍形錯誤:主要是手腕沒後屈內旋,球拍的方向偏右,反打易出右邊線;前傾角度過大,球易下網 B F+ U0 U: O
2、台肘送肘:影響動作的發力
8 t- E9 w W& {( Y3、手腕、小臂僵硬:影響對球的調節和控制及最後發力 3 U7 e) W( q, O
4、引拍位置錯誤:引拍偏左,影響擊球後的方向 3 V' I- o7 U y3 k o) F9 a
5、拇指未壓拍:拇指不壓拍,影響擊球的正確部位和擊球角度 : Z, x; n& n4 m; I
6、揮臂沒有弧線:處理與網齊高或低於球網的球,一定要有弧線,否則球就不易過網 2 A) A- W( n/ c! f* }3 B3 I: q
7、選位移動不及時:直拍反打的擊球位置、調節能力相對正手要小,由於到位不及時,極大地影響了擊球正確的動作發揮
2 d& S* |' T& l2 K糾正方法: ! A# c( m0 s) m; i- f- O) i
1、講解、示範法
+ h( x: Q$ o# V, ]* F(1)強調動作要領。站位、引拍:平行或右腳在前站位,手腕內屈、內收,拇指壓拍,拍引左側後;揮臂、擊球:在球的上升中期,內收肘關節,外擺小臂、伸腕、轉腕向右側前上揮臂發力,擊球的後中上部,拍形略前傾,重心由後到前;緩沖、還原:擊球後隨勢向右側前揮擺,隨即還原球拍和重心 3 V% V# f7 I' ? N) G" H
(2)正、側面多次反復示範。 9 Y9 y( e* J9 U5 M# Y. P) g
2、正誤對比示範
+ b0 ~" `: F! k' v3、表象法
% A N" v. h+ T3 H(1)徒手模仿揮拍練習 4 I' W+ U$ s) M) Z" y
(2)對鏡揮拍練習 9 `/ A8 R T, N" o: Z: v
4、變換法
4 ~/ R9 h7 @4 k2 \9 D# u3 U3 v(1)原地打固定球反打練習 : c# o% e( ^& C* ] Z) W
(2)直線反打練習 糾正手腕不屈的錯誤 & x+ Z0 V: s: D8 Q) J
(3)直、斜線交替反打練習 糾正手腕不能屈伸的錯誤 " i% D9 _ v# c/ C; A' Y8 e8 y
(4)反手小范圍移動反打練習 糾正不移動打球的錯誤 3 [# i+ Y+ ~* H4 e @
(5)增加網高練習 糾正手腕僵硬(不能上下擺動)和揮臂沒有弧線的錯誤 $ ~+ e9 w! p0 {5 h* f5 Q
(6)多球強化練習 糾正擊球時機、部位、身體不能協調用力的錯誤 (以上都是右手直拍)
F. 如何訓練直拍橫打
直拍橫打指直拍運動員使用球拍反面的覆蓋物擊球。特點是能增強拍面控制的靈活性,充分發揮前臂的力量。與傳統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這種打法的反手技術(如拉、抽、彈、撥、挑等)更為豐富多樣,反手位的攻擊力也更強。由中國運動員發明。
握拍法:
相對於通常的直拍握法而言,運用橫打時拇指要往裡握的深一點,適度用力壓拍,而食指則略微上移至球拍邊緣處,稍微放鬆,使球拍背面前傾,握拍不能太緊,以免影響拍形的調節,背後的其餘三指,包括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應該略微伸開些,這樣有利於發力和穩定拍形。
反面平擋:
准備姿勢與快推類似,但引拍時前臂稍內旋,手腕略屈,重心更多的放在右腳上。注意拍頭不要刻意下垂。以轉腰帶動手臂自然前迎,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略向上擊球中上部,以前臂為主,手腕保持相對固定,借力還擊。
反面快撥:
拍面稍前傾,引拍略低,擊球的上升期,觸球的中上部,以腰帶動前臂及手腕,向前略向上發力,稍帶摩擦。
技巧:
上身重心放低,左腳前,右腳後,前臂端起,自然放鬆。
腰部左轉,帶動手臂引拍,前臂以及手腕內收。
擊球時,向右轉腰,帶動手臂自然迎前,在來球的上升期向前上方擊球。
擊球瞬間,前臂以及手腕向外展,觸球中上部。
G. 如何打好乒乓球 橫拍
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拍肩貼近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位置根據使用正反手而做適當調整,正手時虎口位置偏拇指,反手偏食指。 橫拍淺握由於握拍較松可以靈活的運用手腕,台內球處理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運用搓、撇、拉、擰、彈等多種回擊手段。退台後正反手多以拉球為主,這種握拍方法多用於兩面弧圈的打法。由於淺握方法手腕容易運用,所以在擊球時一定要保持好手腕的形狀,否則在扣殺或拉弧圈球時不容易發力。
深握與淺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緊貼球拍。深握的最好方法是將右手伸直,食指與拇指水平放置,左手將球拍放置於食指和拇指之間,虎口頂住拍肩位置,其他手指自然握緊。食指與拇指的位置可根據自己習慣自行調整,食指位置偏拍肩利於反手,食指位置遠離拍肩有利於壓拍。
深握的優點是握拍較緊,拍形比較固定。進攻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發力比較集中。深握球拍有利於拉高調球和前沖弧圈球,弧圈球的控制也比較好。但由於握拍較緊,手腕無法靈活運用,台內或近檯球回擊手段較少,反手主要以搓球和撥球為主。
深握球拍利於正手,由於拍形較固定,命中率較高,但正手貼身球和反手位球是其缺點。淺握球拍手腕靈活,但不容易發力,多適宜反手位選手。在選擇是深握還是淺握時,技術派偏反手打法可以選擇淺握方式,而力量派偏正手打法可以選擇深握方式。
H. 如何練習橫拍反手撥球技術
橫拍反手撥球也稱為反手快撥,動作小,出手快,線路活,一般要借來球的反彈力量還擊。速度和力量中等,多被橫拍選手用來處理上旋球,以及對付直拍的推擋或者反手攻球。另一個方面,如果橫拍選手要想作為陪練給對方穩定的供球,那麼反手撥球一定要練得很熟練才行,有些類似直拍的推擋供球。大家在練習當中也發現,作為業余練習者如果雙方都大力正手拉打,結果肯定是都練的不好,練習必須有主練和陪練。陪練就?要求供球穩定,包括落點和速度,還要有一定的弧線。 橫拍撥球的技術動作: 站位:判斷來球,兩腳平行開立,站位較近。 引拍:手臂自然彎曲並作外旋,使拍面略前傾,手腕內收和屈,將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 揮拍擊球:當來球跳至上升期,前臂加速揮動並外旋,手腕作伸和外展,拍面稍前傾擊球中上部,借反彈力量向右前方撥回來球。 還原:隨勢揮拍不宜太長,以利於還原。 注意事項: 肘部應該自然頂起,手腕略下垂。 擊球時手腕和前臂略用彈擊的方式發力。 球拍與來球的距離不宜太近,以免影響發力。
I. 乒乓球正手如何壓拍
乒乓球正手壓拍的方法如下:
1挑。挑球主要用來回接下旋類台內短球或是台內不轉短球,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後中部,前臂發力撞擊球,觸球瞬間手腕內斂。
2帶。快帶是對付上旋球發球的較好的方法,在快帶過程中為了提高上台率應多用腰部扭轉發力,大臂小臂應盡量減少擺動幅度。
3拉。對付出檯球的一種方法。若球帶有下旋性質可採用高調弧圈球的拉球技術。若無下旋球可採用前沖弧圈球技術。也可根據對方的站位情況採用側拐弧圈球技術。前沖弧圈一般拉直線,高調弧圈拉反手,側拐弧圈拉正手大角。
4打。即所謂的攻打技術,動作與快帶類似,二者區別主要看是否發力。攻打主要是強調球拍與球的撞擊,根據來球性質調整球拍的角度,若來球為上旋球需要壓拍,若來球為下旋球則需要立一下拍子
5劈。劈長是在搓球的基礎上進行加力使球具有線路長、下旋強烈的特點,由於球速較快,劈長一般選擇回球路線最長的線路,即正手大角。
6搓。搓球多應用於接短球,這是乒乓球最基本的技術,但也是最容易被廣大愛好者忽略的一項技術。搓球又有慢搓、快搓、搓長、搓短之分。
J. 如何練習乒乓球橫拍反手撥技術要領
其實打乒乓球需要一定的悟性,有時候看著別人打球挺一般的,覺得不是自己的對手,可是自己一上手就後悔了,低估了對手。你說的橫拍反手撥球,剛開始要先練習反手擋,體會球接觸球拍時的感覺,慢慢就可以練習撥球,撥球的時候要先碰再摩擦,也就說要吃住球,小臂往前送,並且有一定程度的外旋,盡量不要用手腕,等動作熟練了再加上手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