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側旋球的訓練方法

側旋球的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7 11:00:06

Ⅰ 求網球的側旋發球方法。

一、網球側旋發球分析。
網球運動的技術中最主要的就是發球,發球是一場比賽首先運用的技術,也是為自己創造得分機會的有力法寶。如果你的發球質量高的話,就可以在比賽中充分利用發球優勢,通過旋轉獲得進攻、得分的時機,良好的側旋發球是致勝的關鍵。因此,我們必須充分把握側旋發球的技術。
側旋發球雖然在球速、球的落點上都不及平擊發球和上旋發球,但是在球落地後方向改變上和旋轉上卻很有優勢。
再者,如果想要提高發球得分率,運動員就要提高發球的攻擊性。通過觀看職業選手的比賽錄像,本文發現運動員在發球得分方面可分為以下幾點:一是以球的高速度制勝;二是以刁鑽的落點使對方回球困難;三是以球的方向變幻莫測出其不意制勝。這三種制勝方法在第二次發球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在二發中都經常有ACE球出現。在以上三種情況下,落點是發球中最關鍵的因素。球的旋轉可以迷惑對手對來球路線的判斷,進而造成對手回球困難,為自己的進攻創造條件。側旋發球最大的特點是擊球後,球的側旋性相當強。用在一發時,重點是發向外角,二發則是發內角,強烈的旋轉球反彈後路線偏移大,這樣就可以提高得分率。側旋發球在二發是比較常用的,打亂對手的節奏,爭取得分的主動權。

二、網球側旋發球的訓練方法
1.跪式發球
先單膝跪在發球線後,然後進行側旋發球的訓練。練習熟悉後退至底線進行相同的練習。
2.對牆發球
在牆上畫出一條與球網一樣高的線,然後在離牆6米左右的地方練習側旋發球,發出的球要稍稍高於線的高度。
3.定點發球
在球網上標記出6個標記,把左右半場分別分成三個區段,在練習側旋發球時,每一次發球都盡量從區段里經過,並要求落在發球區內。
三、網球側旋發球技術動作
1.握拍方法
側旋發球時大部分人所採用的握拍方法是大陸式握拍。這種握拍方法可以充分發揮手腕的靈活性,並且可以控制發球時的旋轉程度和方向。
2.拋球
側旋發球是好是壞,關鍵是看拋球的質量。拋出的球要在身體重心不發生偏轉側移的區域,拋球的高度不要太高或者太低,最合適的高度是揮拍完成就能擊球。拋球需要稍稍向右——想像有個大鍾在你面前,將球拋到鍾面上1點鍾的位置。
3.引拍動作
我們經常採用的引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大多數人所採用的方式,引拍後擺向後上方引拍;另一種引拍方式則是直接側擺向上引拍。雖然這兩種引拍方式外在表現有所不一樣,但是對發球的動作節奏和動作速度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4.擊球動作
側旋發球的過程是一個「切削」的過程,球拍應該對著想像的大鍾3點鍾位置揮動。接觸球之前,球拍應該在大約45度角的位置向球移動。揮拍時需要身體往高、往外和往前運動,手肘同時向前和向上運動。
5.隨揮動作
球發出後仍然需要內部旋轉。在球發出後,身體傾斜到場內並保持連續、完整的向上伸展的隨揮。球拍揮向左側的身體,向著前方移動重心,以完全自然的跟進和保持著身體平衡。
側旋發球的發球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協調鏈,身體的各個部分的作用猶如這個鏈中的子系統,每個系統的鏈接所產生的能量連續地輸送到下一個環節。不依賴軀乾和手臂的爆發力,地面的反作用力是爆發力的主要來源。

Ⅱ 打乒乓球怎樣拉出側旋球

要練手腕的力量~發球時球摩擦的越薄越實~發出的旋轉更強~
左側上旋是抖動手腕~往左上方抖,撞擊的強一點`球速比較快`
左側下旋是抖動手腕~往左下方切`最後收的動作有點下旋~球速相對來說慢點~
右側如果用反面發`就是往右~上旋就向上摩擦`下旋就向下~
如果是用正面發`也就是所謂的呢旋轉球~

總而言之~發球一定要練~

Ⅲ 乒乓球側旋球怎麼打簡單

怎樣發側旋球:
想要球旋轉,就要施加摩擦力。而摩擦力是需要速度的,即:手腕發力,可以提高拍子與球接觸時的瞬間速度。靠手腕發力發球的瞬間拍子做的是弧線運動,根據你弧線的軌跡,球接觸拍子不同的點會發出不同的旋轉。大多數人發球拍子軌跡是向下並往內側(身體方向為內側)做弧線,那麼若球接觸的是拍子外側邊緣,此球為下旋;內側則為上旋。理論如此,但實際上每個人的發球姿勢不同,所以效果也不一樣。
怎樣接側旋球:
左側旋:拍面垂直,觸球中部偏右側,向前用力的同時由右向左摩擦。如發球和搓球。
右側旋:拍面垂直,觸球中部偏左側,向前用力的同時由左向右摩擦。
左側上旋:拍面垂直,觸球中右側偏上部,向前用力的同時向左上方摩擦。
左側下旋:拍面略後仰,觸球中右側偏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右側上旋:拍面垂直,觸球中左側偏上部,向右上方摩擦。
右側下旋:拍面略後仰,觸球中左側偏下部,向右下方摩擦。

側旋球是乒乓球和網球中的一種擊球。擊球時球拍由後部向內側平行揮動(也稱"滑擊"),使球產生由外向內的側旋轉,所以叫側旋球。這種球飛行路線呈水平向外側的弧線飛行,落地後向外跳,常用於正拍直線進攻。在實踐中,球的旋轉常是混合性能的,球的旋轉與來球的方向、力量,旋轉速度和擊球時的揮拍路線、觸球時的拍面角度等因素有關。因此,要掌握正拍擊球的不同旋轉球方法,需要在平時訓練中反復練習。

Ⅳ 怎樣發好側旋球

其實在你發上旋和下旋或多或少的帶有側旋成分,只不過不太明顯罷了。側旋球分為順側旋和逆側旋兩種,顧名思義,順側旋就是順時針方向轉的側旋球,這種側旋也是大家一般使用的一種,即發球時球拍向里抖,摩擦球的左側部,(右手為例);而逆側旋一般的發球方式就是勾手發球,比如郭躍、王浩等人較經常地使用,發球時球拍先內收摩擦球的右側部,瞬時摩擦時球拍向外逆時針轉動即可。還是多看看國際比賽吧,注意一下國手們的動作,會學到很多的。謝謝!~

如何接好側旋球

如果是側上旋,你用力推擋就行了,趁機推向發球者的死角位更能反而殺他一個措手不及!如果位置好甚至抽板都可以!
如果是側下旋,不宜推擋,必須用削球。一般不能佔先機~~~
補充:
接下旋球可用穩搓、擺短、劈長、挑、拉沖等方法/
對於初學者,回接下旋球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穩搓,要求搓穩、搓低、不能下往。對具備一定水平的乒乓球運動員,接下旋球時,一定要積極主動,要加大回接難度質量。如對方發球旋轉很強,就要用擺短、劈長方法回接,還要加大回接的旋轉和落點難度。由於下旋球具有速度不是太快而旋轉變化較大的特點,因此,接發球的准備時間較充足,而在判斷旋轉強度和回接球的手上控制難度要加大。強烈下旋球一般都用手法相似的不轉發球相配套。這就要求接發球者判斷要准確,看清來球旋轉強度和落點後,敢於上手。如果沒有膽量,求穩搓接,甚至托球,多半會被對方搶攻。搓接不轉球,不會使球產生較大的旋轉變化,容易被對方搶攻,造成被動或失分。在運用反手拉球技術回接反手位側下旋長球時應注意:如對方發球的速度不是太快、角度不大、旋轉一般時還比較容易回接。但如果對方發球質量較高,就要求兩面拉球或沖球時手感要強,用摩擦旋轉來克制對方的旋轉。讓位要充分,搶沖對方兩大角。如能對來球判斷准確,用搓擠的方法回接也很有效。如對方的發球是急下旋,用正常的搓球方法回接容易出高球,用推、撥的方法回接又容易下網。這時可用搓擠回接,還可使回球產生一定的急下旋,但要注意掌握好擊球時間、拍形及用力方法。

Ⅵ 乒乓球怎樣發側上旋球

1、握拍:
教科書上說發球應該用大陸式握拍或者東方式反手握拍,而我在發球的時候採用的是比
東方式反手握拍角度更大的方式。簡單的說,基本上是在東方式反手和西方式正手之間
的地方——就是如果從拍把跟部向前看,拍面在6—12點方向,那麼虎口大概是對著10點
方向。這樣的握拍可以很容易的發出上旋和側旋球。
擊球時手腕向後仰,與單手反手比較接近,手背與前臂約呈110度。這樣一來可以讓手腕
放鬆,因為放鬆是發力的前提;二來靠關節「鎖」住手腕,避免或減輕運動傷害;另外
還可以為下一步發球時加力做准備,因為練習發球到一定程度後,為了加快球速勢必會
通過手腕的旋轉來加快拍頭的速度(但請注意,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手腕一定不能「甩」
,否則力量不可能傳到球上,還會阻礙以後的進步)。
2、拋球:
正面面對球網,手持拍在面前畫一個圓,球應該拋在12點到2點鍾位置。一般發側上旋球
的時候拋在1點到2點,發上旋的時候球的時候拋在12點到1點。而右手執拍在左區發外角
球的時候球可能會拋在頭頂甚至更靠左的位置。拋球不宜太靠前,為了增加旋轉甚至可
以拋在頭頂後面一些。
拋球其他環節大致相同:身體側對發球方向,用手指輕輕拿住球,手臂自然伸直向上托
起球,在高點將手指放開,球直線上升且不帶旋轉,拋球高度比舉起的球拍頂略高。
3、引拍:
發球前身體側對前方,兩腳尖連線方向為發球方向。兩手分別從身體前後同時展開,左
手從體前將球拋起,右手向後引拍做「撓背」動作——引拍時注意肘關節應高於肩。
引拍同時開始屈膝,身體下沉,後仰,成「反弓」狀——這些非常重要,都是為了進一
步的發力以及讓球產生旋轉。
4、擊球:
腿蹬地,身體向上拔起,用小臂揮拍,球拍擊到球正後面,手腕外旋讓球拍向前運動,
並繼續「包」住球到球的兩點鍾位置。最後將球拍收到身體左側完成發球。
上旋發球練習方法:
1、 擲球:
方法:找個空曠的地方,用力仍三種球:很高但是不遠的球;很遠很平的球;45度又高
有遠的球。
練習目的:發球時腿、肩和手臂的協調。
2、 跪地發球練習:
方法:在發球線(不是底線)後,側向球網,右膝單腿跪地發球。要求感覺球拍從球上
面「包」過去,讓球產生上旋,並且球過網落在發球區里。
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讓球產生上旋的擊球方法。
3、 重扣練習:
方法:站在底線後,身體側對發球方向,兩腿完全直立。將球拋起,手做小幅度引拍,
用肩的小幅度轉動帶動手臂做「鞭抽」動作,手腕內旋,將球用力扣在本方場地後跳過
網。
練習目的:拋球的穩定性;旋腕的動作;「鞭抽」的感覺。
上旋發球注意事項:
1、「上旋」不是靠拍子的摩擦產生的,而是靠整個大的動作產生的。一方面揮臂給球向
前的力,另一方面蹬腿給了球向上的力,而為了不讓球飛太遠,拍面相對其它發球扣得
更低一些。扣得低並不表示是把球向下拍,相反,我發出的球離開球拍時往往是向前並
略向上飛行的。
2、 手腕的內旋的目的是加快拍頭的速度,讓球速更快,所以剛開始並不一定要做到這
樣。
3、 發球前,自己眼睛看的目標不是球網,而是對面的發球線。也就是說發球的目的不
是為了把球發過網,而是為了把球發在發球區內——或者說寧願出界也不寧願下網。球
過網的高度應該在0.5到1米左右,而發球和擊球一樣,球越深,威脅越大。
4、 蹬腿非常重要!我發球要是球不過網就會立刻提醒自己蹬腿動作沒有做好。

Ⅶ 乒乓球中的真正反手側旋球,是怎樣一個動作

落地後,球從接球者的角度向右旋轉,所以我們稱之為右旋球。如果這種球在我們接球時處理不當,碰到後會向左反彈。所以很多人害怕側旋球,控制不了球的旋轉。碰了就出界了。並不是球向下旋或向上旋很強,而是經常吃球的側旋,所以我們要處理好接球。學會側身轉球不僅多了一種發球方式,而且對提高接球能力也有作用反手側旋在整個發球姿勢上幾乎是一樣的。只是指我們在發球純側旋時,不必刻意做向下旋或向上旋,而是將拍面略立在80度左右,整個發球動作都差不多。當球被拋出時,它被引向左後方,然後球落下,然後向右側發力。所以整個發力動作純粹是從左後方向右側摩擦,創造出純側旋和反手側旋發球,也就是從左向右發力,用腰部帶動手臂,橫向發力。

觸球後,揮桿面基本垂直於地面,揮桿面的垂直也是為了減少球向下旋轉或向上旋轉。發球的整個動作是通過拋球後腰部的轉動將球引向右後方。揮拍擊球時,腰部和臀部用來帶動手臂發力。擊球時手腕放鬆,肘關節作為支撐帶動整個手臂發力。發力的方向是從左向右搓球,減小向上或向下的力。一般來說,側旋發球少發短球,選擇長球更具威脅性,這樣可以讓球盡量站得住對方。為了更好的控制弧線,擊球點要選得盡可能的低,擊球的高度要盡可能的高或者稍微低一些。

Ⅷ 檯球怎樣打好側旋球

http://jingyan..com/article/f7ff0bfc48d5602e26bb13ac.html看一下這個、
或者,閱讀這個

1、主球的旋轉運動:

主球上雖然有九個基本擊點,初學者練球時,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這三個主要常用的擊點。這三個擊點若能打得好,無論打無袋式或落袋式檯球,基本上都能解決擊球得分的問題。

撞擊主球中上點:球開始延著球桿方向,直線向前奔走得很快、很遠。因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動,滾動旋轉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動能損失很小。撞擊主球中心擊點:開始沒有旋轉,向前滑動瞬間後,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漸漸產生了正旋力矩,使球與檯面接觸點速度減慢,球的頂點速度不變,於是球便向前旋轉起來。球在哪裡開始旋轉,能滾到多遠的距離,依擊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撞擊主球中下點:球一開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則一邊行進一邊倒旋,由於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減緩直到為零,球經過一段滑行,便過渡到正旋前進。直到減慢停止。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這是一種側旋轉球的打法(亦稱偏桿擊球)。技術難度較大,但又是必須學會練好的側旋球技術,並懂得在擊球中會出現需要側旋球的重要作用。當遇到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主球或目標球前進路線的時候,便會體察到運用側旋球的特殊作用。 側旋球是檯球的一種特殊的轉動。這是一種畸形旋轉,在撞擊目標球的前後都能改變球的路線。上面已經講過,打主球中上點所產生的上旋,可以形成跟進球。而打中下點產生下旋,可以形成縮球。側旋是這些技術的延伸發展。

由於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線范圍上的九個擊點,而形成面對主球正面瞄準擊球習慣,一旦使用偏桿,往往是球桿對主球斜著打。打側旋球要求球桿必須與檯面平行,如果養成抬高後手握桿習慣,將會影響擊球效果。還有擊球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較嚴格。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後,主球則以水平方向自轉(左轉或右轉)與向前旋轉的混合轉動方式前進。撞擊主球左中點時,從球的上方看,球是順時針方向自轉,稱左旋;撞擊主球右中點時,球是逆時針方向自轉,稱右旋。 側旋球的主球前進線路不是直線,比如打左旋球時,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動,開始先一點點地向右運動,然後又向左邊轉動。打右旋時,主球開始一點點地向左運動,然後又向右運動。由此可知,側旋球使主球離開直線運動軌跡,因此主球與目標球之間的距離越長,瞄準的判斷越是需要准確。

2、偏球相撞的旋轉運動:

所謂偏球,就是不正面撞擊目標球,主球只撞擊目標球的偏側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變主球和目標球的球路,達到得分的要求。無論開侖還是落袋式檯球,都常用到偏球。我們常聽到的所謂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擊目標球時,偏側的程度。厚、薄或幾分之幾,是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有效撞擊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擊截面大,薄就是撞擊截面小。但習慣說的數字比例,並不是面積之比,而是撞擊截面在直徑上所佔的線度與目標球直徑之比。

厚球與薄球是在實際比賽中的一種擊球技術和戰術,平時練習時,必須熟悉各種厚薄球在擊球中以及撞擊後,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狀況。偏球的厚薄,大體可分為六個類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現分別介紹於下:

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對目標球球心,撞擊截面等於目標球的視圓面。從主球前進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標球完全重合。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離目標球球心,剛好與目標球側面外邊緣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之半。三分之一: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經是相當薄的球。四分之三: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這是相當厚的球,僅次於正面撞擊。無論打什麼厚薄的偏球,瞄準的點都應該是目標球橫直徑延長線與主球縱向(運動方向)延長線的交點。若用這種厚薄度進行瞄準,要打各種偏球時,一定得熟悉瞄準點所在位置和瞄準方法。

偏球的偏轉:主球正面撞擊目標球時,如果主球沒有旋轉運動,則主球的動量全部傳遞給目標球,主球停住,目標球沿主球原來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標球互相換了個位置。即前面已經講過「定位球」事實上由於磨擦力及動量吸收,目標球前進速度要減慢一些。當主球偏側撞擊目標球時,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方向,都偏離了主球原來的運動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動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絕對彈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轉,碰撞後的主球和目標球運動方向的夾角,則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為多少。掌握了這一點,再記住不同旋轉狀態下的偏轉方向影響,就能比較有把握改變球路。偏球越厚,則目標球運動方向越接近主球運動方向,目標球運動速度越高,主球則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則主球運動方向和速度越改變得小,目標球越接近橫向滾出,速度越低。

主球和目標球的運動的瞬間位置,符合以原主球運動方向為對角線的矩形定則。變即瞬間的主球與目標球的軌跡,構成了矩形的兩個邊,這個矩形對角,就是原主球的運動方向。依據這個定則,便可估計主球與目標球碰撞後到達的位置

Ⅸ 如何拉出側旋球

側旋球是乒乓球的一種擊球技術。擊球時球拍由後部向內側平行揮動(也稱"滑擊"),使球產生由外向內的側旋轉,所以叫側旋球。這種球飛行路線呈水平向外側的弧線飛行,落台後向外跳,常用於正拍直線進攻。在實踐中,球的旋轉常是混合性能的,球的旋轉與來球的方向、力量,旋轉速度和擊球時的揮拍路線、觸球時的拍面角度等因素有關。因此,要掌握正拍擊球的不同旋轉球方法,需要在平時訓練中反復練習。
拉側旋球的技術要領(以右手直板為例)
1、對方回球尚未落台即判斷落點,移動步伐調整位置,球的落點在自己正前方略偏左為最佳。
2、球落台時重心換至左腳並略降低,為發力做准備;手臂前伸迎球(不用伸得筆直,也不用做內外旋,自然即可),手腕也不用做內外旋,手背基本與手臂在一條直線上,略有點下鉤;手指自然握住球拍,食指和拇指一起協調用力。
3、球跳起後,身體即向左轉體(約30度),肘部抬高,肘關節連同腕關節內旋,小臂下沉,同時手腕下鉤到與小臂約成90度的狀態,然後快速「甩腕」,在球快跳到最高點時摩擦到球的左側後下部,這時球拍與
檯面的夾角約是50度,手背大約與手臂在一條直線上。
4、繼續「甩腕」,同時小臂、大臂協調運動摩擦球,拍面在球體上大約摩擦了1/4~1/3個圓,發力方向是右下——左上。回球的落點最好是在對方的正手腋下,這樣對手第一感覺是球向正手位來的,於是會轉腰拉手准備用正手進攻,但球落台後突然橫著向反手位跳,在換反手擊球非常容易失誤或出高球。

閱讀全文

與側旋球的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去黑頭水使用方法 瀏覽:742
基礎試驗檢測方法 瀏覽:944
分析化學中數理統計方法 瀏覽:498
安卓手機自動切換wifi設置方法 瀏覽:320
腿部拉伸方法簡單 瀏覽:468
快速急剎車的正確方法 瀏覽:249
銅板與銅板連接方法 瀏覽:122
絲瓜種植方法的圖片 瀏覽:340
超市各種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722
小米手機亮度設置方法 瀏覽:331
魔方快速恢復原樣方法 瀏覽:528
上油泵安裝接頭安裝方法 瀏覽:874
用彩泥捏凳子的簡便方法 瀏覽:354
教具使用情況研究方法 瀏覽:595
手機淘寶猜你喜歡推廣方法介紹 瀏覽:995
胡夫金字塔用作比較的方法怎麼寫 瀏覽:22
蘇州牛皮癬中葯治療方法 瀏覽:714
正確的供奉方法圖片 瀏覽:393
練微笑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154
茅台vip用酒查真偽鑒別方法 瀏覽:144